常州梳篦作文

时间:2023-11-18 17:05:40 秀雯 好文 我要投稿

常州梳篦作文(通用1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常州梳篦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常州梳篦作文(通用17篇)

  常州梳篦作文 1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学校安排我们来到了武进凤凰谷的美术馆,参加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由常州梳篦第八代传承人刑良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常州梳子的历史沿革。我们认真地听着刑老师讲到:梳篦,又名“栉”,始于1959年,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当年陈七子因为犯了错,进入了监狱,他把受刑罚的竹条捡起来编成一条,擦掉身上的.污垢,将此取名为“篦箕”。刑老师还自豪地告诉我们: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现常州梳篦已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接着我们在刑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做了一把梳子,当了一回“手艺人”,学习“工匠精神”。刑老师告诉我们,“梳子有28道工序,篦箕有72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很重要,一丁点小的差错都会导致整个梳篦做废掉。”大家认真聆听,不时向刑老师探讨制作细节,我被工匠师傅们坚定、踏实、精雕细琢、追求极到的工匠精神所折服。最后,我们在刑老师的帮助下,亲自体验了梳子的制作。

  每一把梳篦精美的制作,靠的是工匠师傅不断追求细节的品质,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体会到了无论哪个行业的工作,“工匠精神”必不可缺。

  常州梳篦作文 2

  秋雨绵绵,漫步在明城墙侧,短小的一段石板路,承载着龙城昔日的繁华,也承载着常州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这繁华的大都市中,这条幽静的小巷显得那么与众不同,虽然它没有人头攒动的喧闹,但却分布着众多的古迹,这里的`梳篦驰名中外,在乾隆年间,这条巷子便被改名为“篦箕巷”。

  百闻不如一见,当我走进“穿越梳饰”,玻璃台中那些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的梳篦散发着异样的光彩,一下子便把我吸引住了,小到手掌大小,大到2米之多,精到毫发之处,巧到拼梳成画,妙到巧夺天工。真无愧于“常州梳篦甲天下”的美名。“四大美女”、“五代仕女”、“京剧脸谱”无所不有,个个惟妙惟肖。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

  其中我最喜欢那神太逼真的西游师徒四人,细细端详,四人虽然身处同一锦盒之中,性格形态却迥然不同:孙悟空一看就有猴子的机灵和顽皮,一双火眼金睛可以看透一切妖魔鬼怪,直瞪着前方监视周围的环境,右手还不忘提着金箍棒时刻防备着妖怪的来袭;唐僧头戴佛冠,锦襕袈裟在他身上闪闪发光,他虔诚地双手合十,仿佛佛主就在他的面前,一看便知是个慈悲为怀的僧人;猪八戒袒胸露乳,眼睛眯成一条缝,一只手不停擦拭着嘴角不经意流下来的口水,一看就是货真价实的大“吃货”,他的模样可爱极了,令人忍俊不禁;大胡子沙僧神情严肃,好像在劝戒“猪兄”:“二师兄,别成天想着吃啦,咱保护师傅要紧啊!”

  望着眼前这些中华瑰宝,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进入了神话的长廊,历史的长河,传说的隧道。常州梳篦迄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了,它远销海外,素有“宫梳名箆”之美誉,一把木梳要经过28道工序,梳篦则更加复杂,在72道漫长工序后,成品才算完成。

  站在高大的文亨桥上,微风拂面,四周围绕着座座古色古香的老宅,望着远处那些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油然而生……

  常州梳篦作文 3

  “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特产,花开并蒂。”这首常州民谣所唱的就是常州有名的特产木梳、篦箕。

  常州梳篦的起源还有一个故事呢!梳篦的祖师是陈七子,因罪入狱,因为在狱中生活艰苦,陈七子头上奇痒无比,在一次狱卒用毛竹板痛揍他后,他发现毛竹变成了一条条篦片,陈七子将其整理后,用于清除头顶上的灰垢,虱子。这就是最初的梳篦。

  常州梳篦绮丽无比,它的工艺也因它的美丽而极其复杂。木梳的选材非常讲究,一般选用上百年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经二十八道工序精制而成,又经雕描刻烫,为常州木梳盖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

  常州梳篦是一种千姿百态的工艺品,有活灵活现的西游记人物梳,有栩栩如生的京剧脸谱梳,还有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少数民族少女梳。其中我最为惊叹的还是那把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梳,只见他搂着自己的大肚子,好像刚刚饱餐一顿,还舔了舔嘴角,回味着刚才吃下的美味,还有那寿星造型梳,他那突出的额头,和蔼的`眼神,手中捧着一个大寿桃,还有白色的胡子垂到了他的胸口,脚底踩着祥云,他那慈眉善目的样子,好似是一个很亲切的人,寓意着寿比南山。

  常州梳篦不仅造型独特,且有很多的功效。如果经常使用,有缓解头痛的效果还可以治疗失眠。起到醒脑、聪目等作用。

  梳篦是我的家乡常州的骄傲。它曾被电影《星辰女娇娃》女主人公作为表演时的胸饰。印尼总统来访中国时,回国时就将两个常州梳篦作为纪念品带回了印尼。就连对物品十分挑剔的西太后也采用常州梳篦作为日常梳妆的工具。

  随着时代变迁这一种精妙绝伦的工艺品已从日用品成为收藏品,常州梳篦还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愿我家乡的特产在日后更绽放出奇丽的光彩。

  常州梳篦作文 4

  星期五,同学王子卿的妈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家长进课堂”课程,主要介绍了常州特产之一“梳篦”。

  梳篦,顾名思义就是梳子和篦子。梳子:齿距比较疏松,用来梳理和整齐杂乱的头发;篦子:齿距比较紧密,用来梳理头上的污垢和虱子。梳篦主要是用黄杨木、楠木、毛竹、金丝木、檀木、牛角等名贵材料制成的。

  传说在2500年前,有一个叫陈七的'囚犯被在关监狱里,他的身上和头上长满了虱子,非常痒。一天,他被监狱的士兵用竹板打的浑身是伤,竹板也落下了许多碎片,他灵机一动,把碎片一个一个的排接起来,用绳子扎紧,这就是第一把梳篦。

  梳篦是常州的特产之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梳篦。每天梳头可以刺激头皮,加强头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

  通过这次的家长进课堂,我了解了梳篦的知识,我为自己是常州人而感到骄傲!

  常州梳篦作文 5

  秋高气爽的周三午后,学校组织我们前往凤凰谷美术馆去了解传承千年的常州梳篦。据老师说,常州梳篦可是我们国家非物质遗产呢,历史非常久远,非常有名。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美术馆。一位气质非凡,留着长发的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梳篦的历史。梳篦总称为“栉”,是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据说在我国的汉代就有了,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古时候女子的梳妆打扮都在用。梳篦分为眉梳,发梳,明梳,牛角梳……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据历史记载,木梳奉赫连、皇甫为祖师,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巧匠。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编造出精美,特色,有韵味的工艺品。老师说:‘梳篦讲究雕、描、烫、刻、磨等工序,制作非常精细,就像画一幅形象逼真的图画,可以点缀古代的宫廷美女,可以刻画形态各异的动物,可以描绘春夏秋冬的植物,仿佛生活中的一切可以呈现在梳篦上”。我听着听着也想亲自尝试。

  轻松愉快的介绍完了,老师让我们亲手制作一把梳子,正合我意啊。老师手把手教我们,首先把梳子的锯齿分出来,然后把长方形梳子变成半圆形,再将梳子的表面磨光滑一点,最后老师让我们选择一幅美丽的图案映画在上面。我选择了三朵鲜艳的牡丹花,在老师的辅导下,我一一为花朵着色。画完了,拿在手上,真感觉梳篦就像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老师画的更加精致,更有特色,不亏是大师级别的。

  放学回家后,我拿着自己制作的梳篦给妈妈梳头,我和妈妈心里美滋滋的。

  常州梳篦作文 6

  “扬州胭脂苏州花,第一家。”常州的梳篦定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梳篦,齿疏为梳,齿密为篦。古人十分注重梳篦的制作,而常州梳篦做工精美,被大量引入宫廷,素有“宫梳名篦”的美称。

  走进篦箕巷,一排排低矮的瓦房内,做工精美的梳篦比比皆是。任意走进一家,形态各异的梳篦琳琅满目,梳篦上的间隙均匀,颜色艳丽,绘画逼真。篦箕博物馆内,更是有许多流传千百年的古代文物。那些篦箕的'齿与齿之间如此之密,好像即将触碰在一起,却又恰到好处地留有只容发丝通过的间隙;梳篦的空白处,或只用斑斓的色块儿绘上小巧精致的“泼墨山水”,没有墨线勾勒,亦幻亦真;或单用墨色描出轮廓清晰的龙凤呈祥,没有绚丽的色彩,连贯委婉的线条颇具中国画的特色。许多现代梳篦也毫不逊色,各式梳篦上融入民间文化:笔调活泼的“唐僧师徒”让人重温吴承恩的经典,故事中的师徒四人即刻呈现在眼前;绘制精细的“四大美女”仿佛让人回到古代,一览她们闭月羞花的美貌;造型独特的“十二生肖”更是融汇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传统……

  常州梳篦如此惟妙惟肖,不仅是艺术的浓缩,更是能工巧匠的精心创造。它的精美既在于严格的选材,如木梳多选用黄杨木,甚至还有选用上百年的古木;而篦箕除篦蔑使用竹制成外,更有使用象牙、犀角、白玉、翡翠等名贵材料作为装饰。它的精美更在于繁复的制作工序,据说,一把篦箕要经过七十二道半工序才能制成;梳篦上的花纹也十分讲究,篦箕梁上均有雕、刻、绘、烫、嵌的图案,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无所不能。窄小的篦箕梁上,出神入化的图案背后,是绘画工人多么精湛娴熟的手艺。

  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常州梳篦,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又一种赏心悦目、陶冶身心的工艺品,它更是常州艺人的劳动结晶。纵观常州梳篦的悠久历史,不禁让我想起班固的名句:抒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

  常州梳篦作文 7

  “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梳篦,其实是两种东西,齿疏的称为梳,齿密的称为篦。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常州的一大特色。因此,每当听到游人们发出啧啧赞叹,身为常州人的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常州梳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振翅欲飞的比翼双蝶,有娇媚可人的四大美女,有憨态可掬的小企鹅,有活泼灵动的红锦鲤……轻轻捧起一幅“双龙戏珠”细细端详,只见原竹的梳脊上爬着两条张牙舞爪的小龙,正大张嘴巴,打算将两龙之间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吞入自己的口中。整个作品简洁明了,线条流畅灵动,造型栩栩如生,虽然没有上色,但两条小龙栩栩如生,仿佛一碰就会飞快地窜上天空,消失不见,使人不得不佩服常州梳篦每一幅都是极其精美的艺术珍品,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大声赞颂。

  常州梳篦不仅类型众多、形态各异,而且历史悠久、作用广泛。 自古以来,梳篦就是进贡朝廷的御用品,所以常州梳篦又有“宫梳名篦”之美称。它形成于魏晋时期,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古时候的常州,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而运河两岸,皆是制作梳篦的作坊和售卖梳篦的商店,这就是现在的木梳街和篦箕巷。试想,站在文亨桥上,头顶皓月,年眼垂花市街、篦箕巷,月光、灯光、波光交映,水声、步声、橹声、劈竹声相汇成乐,该是怎样一幅光景哪!

  梳篦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梳篦制作用料精良,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为毛竹、木材、兽骨等,梳篦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梳篦的木材,都要选用上百年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经28道工序精制而成。从开料到成品,一把木梳需经过28道工序,而一把篦箕则有72道半工序之多,其中极为讲究的雕、描、烫、刻、磨等工序需经传统工艺制作方法才能完成,最终变成了我们手中这么一把小巧精致的梳篦。

  梳篦的用途也很广泛,梳子齿距疏松一些,用于头发的梳理;篦子的齿距的密,用来篦去发间的污垢,保持头发清洁,不长寄生虫,使人焕发容光。它还可以刺激头皮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还能插于发间作首饰,因此,深受人们的青睐。

  常州梳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广泛的用途和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它承载着常州漫长的历史,是我古代常州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常州梳篦作文 8

  “没有传人啦!年轻人都不肯学啊!”做梳篦的潘秀兰奶奶叹息道。我不禁想:难道这有着1600年悠久历史的常州梳篦工艺,真的后继无人?真的会从此失传而成为永远的记忆?……

  “常州梳篦甲天下。”在常州,提起梳篦可谓家喻户晓。“宫梳名篦”的美誉一直流传至今。据说,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馆内还保存着当年慈禧太后使用过的常州梳篦。

  常州梳篦的精致美丽无可挑剔,造型艺术更是巧夺天工,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小小的梳篦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今天的这些梳篦制造者者是如何制作的,常州梳篦制作的这门工艺还在传承吗?……带着这些问题,我来到常州梳篦文化苑,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探访。

  “梳篦的制作工序与方法是非常精细和复杂的,就说这梳子吧,选伐、拉舵、打屯头……二十八道工序一道不能少。”“选料时,所选木材不能有一点伤疤”“篦箕的制作工序更复杂,有72道之多”……梳篦厂的领导详细地为我介绍着,就听听这复杂的制作工序,我已不得不赞叹梳篦精湛的'工艺了。前人那辈心灵手巧,我辈真望尘莫及!然而,有谁能知晓,这来自于民间的传统工艺,流传至今,声名远扬,并作为一个城市的工艺名片,是多么的艰辛不易啊……

  在车间里,我看到工人们个个神情专注,埋头苦干。尽管他们每个月工资不足一千元,仍依旧执着坚守。我想他们心中必定有着一份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迷恋,他们为这民间工艺的发扬和传承,真是有着太多的付出。常州的梳篦作为工艺产品,价值有限,但要作为艺术,却是无价的。就是这可称为非物质文化的常州梳篦艺术,竟少有人愿意传承!想着这宝贵的一门艺术即将失传,工人们何尝不痛心?当我看着那些娴熟灵巧的动作和工人们稍锁的眉头,你不难感觉到就那笑容里也夹着无奈,那喜里也含着悲哀……,猛然间,我领悟了老奶奶的话。

  世上有无数人自称爱国,却少有人愿意传承那些称为国粹的传统民间工艺。当大家随意拿起梳篦梳头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宝贝还能存乎多久?

  常州梳篦作文 9

  梳篦是常州著名的特产,相传始于魏晋时期,迄今已1500多年,由于历史悠久,选料制作精细,素有“宫梳名篦”之称。

  常州梳篦形成于魏晋时期,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常州赋》有“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的记述,“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是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历史上常州梳篦生产盛况由此可见。因为清代苏州织造局每年都要来常定制一批高级梳篦,向朝廷进贡,所以常州梳篦又有“宫梳名篦”之美称,李莲英为西太后梳头用的常州产象牙梳至今留存在北京故宫。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清末民初,随着生漆胶合技术的'发明和产品出口,其知名度更是远播海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和平博览会上获银奖,192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解放后,常州梳篦生产走上了集体化和半机械化的道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雕、描、刻、烫”技艺的同时,揉合日用品、工艺品、装饰品种种特点,不断推陈出新,使梳篦成为富有民族传统风格和艺术魅力的日用工艺品。其中有融艺术欣赏保健功能于一体的“长寿梳”,有“四大美女”、“红楼十二钗”等造型欣赏梳,有蝴蝶、龙凤、脸谱、民族娃等旅游纪念梳,以及如琮似玉玲珑剔透的各式篦箕,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令人爱不释手。美国电影《星辰女娇娃》中,女主人公以常州梳蓖作胸饰,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回国也将两张常州篦箕作纪念品带走。海内外传播媒体赞不绝口,各界旅游人士更是倍加青睐。目前,常州梳篦年产量达到650万张,占全国总产量的3/4,其中70%出口,远销美、英、法、日、澳、德等27个国家和地区。

  常州梳篦选材讲究、精工细作。齿尖润滑、下水不脱。如木梳,选用上百年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经28道工序精制而成;篦箕则选用阴山背后壮竹和上等胶漆、骨料,经72道工序精制而成。这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曾十多次荣获国内外金银质奖,1981年又获国家银质奖

  常州梳篦作文 10

  窗外小雨淅淅沥沥,在这个烟雨迷蒙的日子里,我和妈妈实地参观了常州梳篦博物馆。在这次活动中,我亲手DIY了一把漂亮梳子,并且了解到很多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篦的相关知识。

  据了解,梳篦制作是一项民间艺术。一踏入博物馆,我不禁眼花缭乱,馆里阵列的梳篦造型奇特,图案精美。有的身嵌彩贝,有的洁白如玉,还有的宛如扇面。我和妈妈在一旁看的啧啧赞叹。这时映入眼帘的一套猫咪迷你梳吸引了我,艺术家们在只有婴儿拳头大小的木头上却画出了四种姿态各异的小猫咪,栩栩如生,无比精致。第一只灰白相间的猫正对着我,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笑的.合不拢嘴。第二只猫,竖直耳朵,露出小尖牙,看上去十分高贵典雅。第三只猫,嘴巴下垂,似乎很伤心。最后一只猫,长着一双葡萄般大的眼睛,炯炯有神,肉色的小鼻子拥有一张嫩嘟嘟的小嘴,扬起嘴角的俏模样霎惹人喜爱。瞧着这些琳琅满目的艺术品,我心中早已对那些艺术家的精美手艺敬佩不已啊!

  博物馆里除了梳篦,还有很多乱针绣作品,立体感特强,瞬间就涌入我眼眶,真是大饱眼福了。我迫不及待地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一到家就和外婆分享这些照片,我为常州有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豪,我想不论现在和将来都会好好宣传这些民间艺术,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常州的梳篦,了解常州的非遗文化。

  常州梳篦作文 11

  梳篦,理发的用具,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齿稀的称“梳”,齿密的称“篦”,梳理头发用梳,淸除发垢用篦。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梳篦是古时人手必备之物,尤其妇女,几乎梳不离身,便形成插梳风气。

  云鬓轻梳蝉翼,蛾眉淡拂春山。

  梳篦是常州的一种文化象征,每个省份,每个地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气息,有一些是出名的,有一些则是小众,当地人才知道。中国是从历史一步一步走来的,有独特的“中国气息”。端庄。惊艳。是岁月沉淀的气场,是世人留下的`独创。

  在江南水乡,很多地方是温柔的,似水。柔情。却又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故事。生于常州,虽然不会讲一口流利的常州话,但是知道常州大麻糕,常州萝卜干,这些是老师从小学讲到初中的,是我们地方的特色。我却从来不喜欢,大麻糕吃起来是干的,萝卜干还是爸爸炒的好吃。但我却在意梳篦。过去我从来不会写关于梳篦的文章,因为我不懂什么是梳篦,也单纯的觉得梳篦这个词太难写了,真麻烦呀。挂在心上,不痛不痒。

  垒金梳子双双耍,铺翠花儿袅袅垂。偶然读到诗句,觉得好美,渐渐成长,喜欢上了文字,不知不觉也喜欢上了梳篦,觉得这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词,是一个浪漫的事物。过去存在心上的困惑蠢蠢欲动,特地去查了资料,梳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清代梳篦相传甚多,大都是宋代的形式。江苏常州梳篦最为著名。

  梳子过去是妇女的专属物,有的别在头上,有的随身携带,时不时梳两下,爱美之心人人皆有。那梳子上有没有女孩独特的香气,那梳子有没有划过女孩细长的发丝。据资料记载,梳篦的制工都很精细,而且大多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梳篦仿佛就是一个精致的少女,有着简朴的服装,面容姣好,喜欢站在素水旁,待风吹过,嗅花香,取露珠,长住在山脚的木栈,有几只碗,一口井,自己过着生活。偶尔上山采一些花草药物,像一个植物女子。有多素有多静,亦有多么娇艳与大气。

  梳篦已经是文化遗产了,她代表着常州的故事与个性,秀气,韵味。

  一抹晨光略过,我放下手中的塑料梳子,拿起木质梳篦缓缓抚下······

  常州梳篦作文 12

  暑假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来到了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邢粮梳篦厂,开启了本次“梳篦探秘”之旅。

  梳篦是常州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1600多年,由于历史悠久,选料制作精细,素有“宫梳名篦”之称,是古代八大发饰之一。

  拥有理论知识后,我们便开始“实战”。来到制作工厂,只见制作者快速操作手中的机器,专心致志。首先要制作梳篦的齿,工作人员将木块放在机器下固定好,他帮助我们推拉面前的两个杆子,右手先向前推,紧接着是左手,再将杆子拉回,一个齿便做好,不断重复便可。接下来该切割与打磨。工作人员将木块放在高速运转的机器下,在轰响声中,木块被制成了半圆形。之后,将木块边缘粗糙的地方打磨光滑。最后一步是抛光,把梳篦放在两个圆形转轮之前,左右移动,梳篦就光滑了,质感有些像打了蜡。梳篦也呈现出光泽。制作完后,我们又在梳篦上添加了花卉,终于大功告成。

  我们分别体验了工序:开齿、抛齿、划样、锯背、打磨、抛光、剔齿、手绘8个工序,近距离地感受传统技艺手工艺品的魅力,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涵养心灵。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体会到了梳篦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传承优秀的文化,让梳篦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拥有一席之地。

  常州梳篦作文 13

  “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在我的家乡有一个令人特别自豪的家乡特产,那就是常州梳篦。

  常州梳篦历史十分悠久,战国时期就有了梳篦的雏形。据说那时候,有一个叫陈七子的人被打入监牢,当时狱中条件很差,他的头上长满了虱子,奇痒无比。一天,狱卒用竹板痛打陈七子,事后,陈七子发现竹子都裂成了一长条一长条,他就把这些长条整理整齐,用来梳掉头上的虱子,这就形成了最初的梳篦。在唐代,梳篦得到了发展,妇女们喜欢把梳篦插在头上当装饰品。清代的慈禧太后也十分喜欢用常州梳篦梳头发,直到现在,她一直使用的象牙梳篦还被陈列在故宫博物馆中呢。在清朝,常州梳篦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在运河两边建起了很多的梳篦作坊,形成了“文亨穿月,篦梁灯火”的景观,木梳街,篦基巷就是在那时形成的,一直流传至今。

  那么,为什么常州梳篦这么受人欢迎呢?原来,常州梳篦的原料是木头、兽角或者毛竹,它们经过72道半工序才能够制作成精美的梳篦。人们通过印、刻、烫、染等方法,在梳篦上刻出精美的图案,使梳篦从日常用品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艺术品。我在网上搜了一些梳篦图案,发现每一把梳篦都是那么栩栩如生。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人物梳、鱼群梳和龙凤梳。

  你看,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好像刚刚吃了一顿美餐;眉清目秀的唐僧双手合并放在胸前,一看就是一位得道高僧;孙悟空呢,正爬在金箍棒生四处瞭望,似乎正在侦查有没有妖精;沙僧神态严峻好像有只妖王正在眼前。鱼群梳也是各具特色,有的鱼颜色深沉,令人感到严肃庄重,;有的鱼颜色绚烂,让人感到活泼开朗,看着它们,我仿佛走进了神秘莫测的海洋世界。龙凤梳更是别具一格,龙梳威严霸气,一看就是王者风范,凤梳恰恰相反,慈眉善目,优雅高贵,像是温柔娴淑的皇后。每一把梳篦都形象逼真,每一把梳篦都精妙绝伦,每一把梳篦都使人叹为观止。

  梳篦这么受人欢迎,不仅是因为做工精巧,还因为它有醒脑、聪耳、明目的功效,就连海外游客都赞不绝口。在美国电影《星辰女娇娃》中,女主人胸口就佩戴常州梳篦。印尼总统访华回国,也带回了两把精美的常州梳篦作纪念。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心动了吧,那就赶紧到常州来领略一下浓浓的梳篦风情吧!

  常州梳篦作文 14

  我家乡常州土特产较有名的有:萝卜干、大麻糕、银丝面、梳篦、水蜜桃等,但是最有名的还是要数梳篦了。

  梳篦创主是陈七子,常州梳篦子自魏晋南北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常州梳篦,昔为宫廷御用的宫梳名篦,现已成为百姓家中每日梳头的必需品和收藏品,并且远销海外。常州梳篦由木条、竹子制成。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常使用有缓解头痛,治疗失眠,醒脑、聪耳、明目之保健功效。梳篦还有各种样式如:以四大名著的人物,经典的民间传说的主人公为题材,个个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江南有谚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在妈妈的嫁妆中,就有这么一件。这是一把篦,两边篦齿,一边以红色为主,另一边在竹的本色中相隔几齿加一齿红,在红色一面的.篦齿就很紧密,而另一边就相对比较疏松,中间正面是用篆体写“中国制造常州108名篦”,而反面画的是一只凤凰游戏在花丛中,上面写着“凤川牡丹”十分精美别致。

  可见这梳篦有多精致了,而且梳起来又舒服,又流顺。可妈妈说:“我这把做工很粗糙,真正工艺精湛的,你还未见识到,如当年慈禧太后佩戴过的梳篦,至今已有几百年,价值不菲呀!”我听了妈妈的话,目瞪口呆。

  是呀!古人吟曰:文享穿月,篦梁灯火,时为常州西郊八景之首。常州梳篦做工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不只享誉全国,而且世界闻名,可见常州历史之源远流长!

  常州梳篦作文 15

  说起梳篦,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肯定比较陌生。没有太多的了解,只知它是常州的特产。记忆中很小的时候在外婆的抽屉里见过,中间有梁,两边密齿。这个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民俗用品,如今以退出平常人家的梳妆舞台了。

  记得去淹城那次,我有幸寻访到一排卖工艺品的梳篦店。这些比邻皆是的精美小店,让我第一次置身于琳琅满目的梳篦间大开眼界。跨进仿古的厅堂,我被那形态各异的`梳篦吸引住了。篦齿细密均匀,绘画也相当精美,色彩十分绚丽,还镶嵌了颗颗碎钻。每个图案都巧夺天工,出神入化。这些梳篦惟妙惟肖的展现在我的面前,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

  我听售货员给游客介绍,梳篦已是如今常州人送礼的首选。因为它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而且还能够刺激头皮神经,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呢!这些梳篦可都是纯手工制作的,需要72道工艺,还加上了常州特有的“掐丝珐琅”和“留青竹刻”,具有独特的风格。难怪常州人民总是自豪地说:“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

  妈妈听说我对梳篦感兴趣,便从柜子里找出一个盒子来,让我打开。呀!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对精美梳篦,用中国画的特点,连贯委婉的画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颜色艳丽,绘画逼真,人物一颦一笑仿佛要从梳篦上走下来。绘制精美的古典梳篦让我爱不释手,我轻轻抚摸着它们,感觉十分光滑细腻,质感精美。

  我端详着手中这对精妙绝伦的梳篦,似乎看到了梳篦的过去与现在,虽然它渐渐淡化了梳头的功能,但更是流传为一种艺术。它被越来越多的人收藏者,欣赏着......

  万事从头起,千思梳篦来。梳着曾经往事,也梳着未来梦想。

  常州梳篦作文 16

  7月19号下午两点,我们在常州博物馆开始一项全新的活动:在我们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篦上画画。

  常州梳篦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到我们常州来,也通常都会购买刻画有各种图案的梳篦最为伴手礼呢!

  老师先给我们每个人发下来一个梳篦,我们一眼就认出已经有一只蝴蝶的轮廓在上面,蝴蝶的翅膀一半还在梳齿上,梳篦的中间的正上方有两个空心孔,我猜肯定是蝴蝶眼睛吧!

  接着老师又发给我们水粉颜料和画笔,老师边讲解边带着我们画起来。首先,用大红加白色调成粉红色将整个轮廓都涂上,稍微晾干一会;老师让我们用黑色把翅膀上端2厘米和下端0.7厘米涂上;再在蝴蝶图案的正中间画一个长长的椭圆形,也给涂上黑色,在里面勾上6条白色条纹,再连着白条纹在两边都画上6条约1.5厘米的枚红色条纹;接着老师教我们用明黄色加白色调成淡黄色在下端黑色部分里面分别均匀地画6个点,上端的黑色部分里面在顶头处两边各画一个大大的淡黄色点,之后再拿起之前的`枚红色在黄点下面点一点,挨着玫红点下方再点个大一点的绿色点点,最后,我们用白色、蓝色、黑色、黄色、绿色在相应的位置都分别点上各种大小的点点,我大概数了下足足有116个呢,点得我们都有点头昏眼花啦,不过整体效果还不错,老师还给我们大家都拍照留念,一直夸我们做得好呢!

  梳篦上作画,听起来很好玩,平时我们看到的那些成品梳篦也肯定觉得很漂亮,可做起来可要花很多心血和劳动在上面的,要细心、耐心地慢慢画,好好描,真佩服为我们在梳篦上作画的老师们!

  常州梳篦作文 17

  “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常州)特产,花开并蒂。”这首名谣所唱的就是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篦(木梳、篦箕的总称)。

  起初,我对梳篦比较陌生,没有太多的了解,只知它是常州的特产。所以,每当我经过“篦箕巷”,心中对梳篦好奇便更深了一层。这个周末,我有幸寻访常州“篦箕巷”中比邻皆是“梳篦店”,便大开眼界,对这些宫梳名篦那可是赞不绝口、爱不释手。

  “篦箕巷”中的一家店——“梳香门第”吸引了我的兴趣。跨进仿古的厅堂,我立刻那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梳篦吸引住了。首先映我眼帘的就是那对“蝶恋”梳。听工作人员说,这对梳篦的灵感来源于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最后说道,这对爱人双双化蝶,同飞共舞。这对梳篦也正是寄托了着美好的情感,寓意着“双碟比翼飞”。这对梳篦不仅寓意好,做工也十分精细。它的篦齿细密均匀,绘画也很精美,双碟栩栩如生,翅膀的色彩十分绚丽,其间镶嵌了颗颗碎钻。其他的梳篦也同样的巧夺天工。你瞧,那急性子的“齐天大圣”,那肥头大耳的“猪八戒”,那各种神情的“脸谱”,那美若天仙的“仕女”,就连《红楼梦》中病怏怏的“林黛玉”都满面春光、神采飞扬呢!这些梳篦都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我面前,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令我眼花缭乱。

  我轻轻抚摸着梳篦,感到十分光滑细腻。它色呈土黄,质感精美。我听说,梳篦如今已是常州人送礼的首选,因为它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而且还能够因刺激头皮神经,而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呢!这些梳篦可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其中制作木梳需28道工序,制作篦箕却要72道工序。在制作过程中,它不仅采用了雕、描、刻、烫、镶嵌等传统技法,有的还加上了常州的独有工艺:掐丝珐琅和留青刻竹,具有独特的风格。无怪乎人们常说:“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蓖第一家。”

  我买下了四大美女中的貂蝉的梳篦。端详着手中精妙绝伦的梳篦,那些历史的画卷恍惚一页一页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我似乎看见了梳篦的过去与现在,不得不被这历史所折服。如今,梳篦已不仅是一种梳头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一份艺术品。它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着,收藏着,欣赏着……

  我踏着那篦箕巷那布满苔藓的青石板道,怀念着这流传千古的“非遗”梳篦,感受着这龙城的历史悠久,一切都在空气中蔓延着,酝酿着,慢慢的散开……

【常州梳篦作文】相关文章:

常州梳篦作文09-08

“非遗”梳篦作文07-30

游常州作文09-15

常州天宁寺作文08-22

常州之旅作文09-02

常州恐龙园作文09-29

常州恐龙园作文03-11

常州恐龙园的作文11-15

游常州恐龙园作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