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年糕作文

时间:2023-10-01 00:05: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打年糕作文【大全14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打年糕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打年糕作文【大全14篇】

  打年糕作文 篇1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临近年关,村上每年都会打年糕,特别热闹,吃个年糕头,讨个好彩头!

  临近冬至,奶奶家到处洋溢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马上到打年糕的日子了!

  到了冬至,寒风凛冽。我坐着车回到了奶奶家。奶奶早早地在门口等着,当然,来迎接我的不只奶奶一人,还有我儿时的宠物狗咪儿。一进奶奶家的院子,便能一声瞥到那巨大的石臼和常年放在里头的'那根粗大的木锤。

  进了屋子,我异常兴奋,稍作休息,便和奶奶一起着手准备打年糕所需材料;先将清洗干净的糯米磨较细的糯米粉,按一定比例加入水,边加水边搅拌,加的水不能多也不能少,略微多些少些,都会影响年糕的口感。然后不停的揉,和和面是相差无己,待糯米粉变为黏乎乎的一团时,便可进入第三步。将和好的糯米粉团,整个放到锅里,下面添一点柴禾,倒一点水,盖上锅盖,用小火蒸着,五分钟打开一次锅盖,待水全部蒸干亦被糯米粉团吸尽,便是出锅之时。刚蒸好的糯米粉团比方才更黏,好奇的我忍不住用手捏了一点。不想它却调皮的黏在我手上,任凭我如何拔,它就是不下来。没办法,我只好把拉出来的长长的一条丝都挑下来,然后用水洗掉。

  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便是“打”!把糯米粉团放到石臼里,便该爷爷上场了:举起大锤头,用力往糯米粉团上砸,一次又一次,砸了大约五十下,用奶奶将糯米粉团翻个身,然后爷爷接着砸,砸了大约三十次,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跑上前去,让爷爷让我打一次。爷爷笑着说:“好,让你打。要用力打呀!”我接过大木锤,举过头顶,大叫一声:“呵!”使尽全身之力,向石臼里的糯米粉团砸去,然后再举起,再砸下,举起,砸下,举起,砸下……重复了近二十次,直至我筋疲力尽。可惜这二十次中,有七八次都砸在了石臼上,没砸到糯米粉团。看来这打年糕,也是讲究技巧的。我把木锤还给爷爷,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又过了好一会儿,打年糕的“壮举”总算是完成了!

  我乘机拿了一小块,撒些糖,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美味!

  打年糕,年年高!

  打年糕作文 篇2

  “打年糕喽,打年糕喽!”在今年的仓前羊锅节上,卖得最火的除了羊肉外,就是手打的年糕。我们村也在元旦期间自发组织了打年糕活动。前一天,奶奶就把米淘好了,晾干后爸爸又把米加工成了年糕粉。

  打年糕那天,可真叫热闹呀!妇女们忙着杀鸡宰鸭,剖鱼洗菜。打年糕是真正的力气活,一定要用丰盛的饭菜来犒劳大家。爷爷他们几个年纪相仿的人负责烧火蒸年糕粉,年糕粉在蒸笼里蒸过后就成了松花糕团。刚出笼的松花糕团又香又软,可好吃了。

  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打年糕的场面:刚出笼的热气腾腾的松花糕团被倒在了石臼里,叔叔举起大木榔头朝松花糕团舂去;大伯在石臼旁弯下腰把松花糕团翻身。你舂一下,他翻身一次,如此循环反复。渐渐地,松软的松花糕团变成了柔韧的年糕。我看得手直痒痒的,也嚷着要试一试。可一举起木榔头,我整个人不由地摇晃起来,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一蒸年糕打好了,就得把年糕用纱布裹起来,放在门板上。然后由两个人用一根大门栓把包着纱布的年糕压扁,直到它成了方方正正的`一块。掀开纱布,大伯用线把年糕割成一块块。边边角角的年糕头,被我们这些孩子讨去吃了。热腾腾的年糕头蘸上白糖,别提有多好吃了!

  打年糕还在继续,我们笑着,闹着,吃着。我希望明年村里还能这样打年糕,也希望城里的小朋友能来这里感受打年糕的乐趣。

  打年糕作文 篇3

  打年糕是我老家那边的年俗之一。最近几年,打年糕的场地都在我老家门口,我可以近距离地去感受一番。

  今年打年糕的时间在腊月二十五。早在前一天傍晚,爷爷就淘好了糯米,不用沥干连夜去碾成粉,总共有三十多斤呢!

  腊月二十五那天一大清早,打年糕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不一会儿,水就烧开了,而另一边,筛粉的婶婶早已利索地在装满粉的.大木盆里挖了几个洞,倒入四、五碗水让糯米粉充分吸收,之后用筛子把粗粉筛细就可以了。

  接着,要把筛细的粉一点一点洒入蒸笼蒸熟。虽然我看不清爷爷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可是他的动作很娴熟,很快,软软的糯米团就出笼了。

  接下去就是最费力气也是最关键的“打”的过程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大伯轮流抡起重重的石锤,一下一下地用力打下去,把它变得更软更糯。我在一边看,但是却使不上劲儿,只能“嗨哟嗨哟”地给他们加油,或者在需要时帮着洒点水进去。

  过了好一会儿,年糕终于打好了,等在边上的两位叔叔赶紧把打好的年糕拉长,“变瘦”,切成小块,放在圆盘里。看到热气腾腾的年糕,我等不及给它们点上红点就偷偷拿起一块美美地吃了起来。

  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我觉得“年”的脚步更近了……

  打年糕作文 篇4

  以前过年时,全村会聚在一起打年糕。

  “都让让,上大家伙了!”一位爷爷扯着嗓子喊道,随后一口石臼被抬了出来,他们将石臼刷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过年了,休闲了一年的石臼终于派上大用场了。

  一切准备就绪,灶火烧得旺旺的,灶上搁着高高的蒸笼,热气腾腾,蒸笼里,是正在用旺火蒸的米粉。“好了。”一位爷爷掀开蒸笼,招呼另一位爷爷来搭手。两位爷爷一起使力,将蒸笼抬起,快步走向石臼。“啪”的一声,蒸笼里的米粉便不偏不倚,落在石臼底。一位爷爷迅速拾起粘在米粉上的纱巾,另一位爷爷端起水盆,在米粉上洒凉水。

  这时,走过来一位拎石锤的爷爷。石锤跟足球一般大,看起来很沉重。爷爷走到石臼边站稳,就抡起石锤,利落地向米粉打下去。随着一声声沉闷的“啪啪”声,米粉越来越柔,越来越韧。十几个回合后,米粉成了一坨大年糕。

  爷爷们把这一坨大年糕抬上桌子,又拉又揉,很快,大年糕成了一条长长的“小路”,爷爷们又拿线,将这条年糕“小路”切成了一块块书本大小的年糕。我们巴巴地望着,小心翼翼地扯了一块切时产生的年糕“边角料”,吹了吹,轻轻咬一口,又软又有嚼劲儿,好吃!

  年糕打完了,分到各个家中,人们便开始捏花式年糕了,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我扯了一块,转眼间就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看着家人们都专心致志地捏着元宝、鱼什么的,我要与众不同。我又拿了一小块年糕,在手中搓,搓成了一条细长的“绳子”,我再将它一圈一圈地绕起来,点了两只眼睛,一条蛇做好啦。我意犹未尽,又扯了一块,这次,我搓成“绳子”把它们拼成了一个“福”字。我对自己的年糕作品十分满意。爷爷端着碗走了出来,用筷子蘸了蘸碗里的红颜料,点在年糕上,也点在我们重新创作的花式年糕上。

  以前过年我们村总会打年糕,可现在,哎,不说了,不说了……

  打年糕作文 篇5

  乡下对我来说是一个好奇又陌生的地方,终于在新年第一天,妈妈带我和妹妹一起去她同事的乡下家做客。

  走在乡间小路上,空气格外清新,一阵阵芬芳的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一路上满眼绿色,花儿五彩缤纷,小路两边的田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番薯,西红柿,辣椒……披着红,黄,绿等各种颜色的外衣,还有几只可爱的大白鹅,有的在“啊——啊——”的叫着,有的在扑扑翅膀,还有的`在你追我赶的跑来跑去……

  来到了阿姨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幢三层楼的小洋房,一走进院子就看到爷爷奶奶在打年糕,这次我第一次看到,心里那个兴奋激动啊!只见奶奶把糯米粉团倒在一个厚重的石缸里,爷爷举起大木锤,大喊一声“嗨哟!嗨哟!”用尽全身的力气打糯米,砸了一次又一次,大概五十下后,奶奶将糯米团翻个身,爷爷再继续打……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让爷爷给我打几次试试看,爷爷把大木锤给我,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打下去,举起,砸下,再举起,再砸下……重复了十五次左右,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其中还有几次砸在了石缸上,看来简单的打年糕还是有技巧的。我把木锤还给爷爷,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完成了,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小块,沾点白糖,塞进嘴里,哇!真是又香又甜又糯,太美味了!虽然我们城里什么时候都能吃上年糕,但还是自己亲手打的年糕是最好吃的!

  打年糕,年年高!

  打年糕作文 篇6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海宁乡下都会有热闹的年前习俗——打年糕。这种活动我是第一次参加,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我来到庆云的远方大伯家,喝上一杯当地待客的有白色锅巴的糖水,又软又甜,太好喝了!这时,大伯把磨好的糯米粉挑回家来。我急忙上前抓了一把,白白的粉末从我指缝里快速漏下去,这就是做年糕的原料了。以前,糯米粉要先放在石臼里,花大力气碾成粉,所以叫“打年糕”。现在是在磨坊里用机器磨,省力多了。

  我用勺子把糯米粉慢慢倒进蒸笼里,装满了四个蒸笼。伯母已经在厨房里把大灶烧得旺旺的,放上蒸笼去蒸。我好奇地在灶膛里加了几把稻草,熊熊大火热得我脸都红了。

  一阵阵香甜的气味直往我鼻子里钻。大伯把蒸熟的糯米粉倒在灶旁的面板上,顿时热气腾腾、饭香扑鼻。我学着伯伯们的样子,拿木板使劲压粉,要压成结实的粉团。我用上全身力气,人都要跳起来了,可大伯还说我压得不够实。压粉不行,我就去帮伯母们切年糕。我拿着刀,用力把年糕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热乎乎的年糕,摸上去怪舒服的。先把年糕搓成长圆形,用拇指把四周磨平整,然后在案板上压成长长的、扁扁的.,但两头还是椭圆形,就像跑道的形状,最后在年糕上点红印子。竹匾里排得整整齐齐的年糕,雪白的身子一点红,真可爱!

  吃了年糕年年高,因为打年糕时太辛苦,所以我吃年糕时觉得特别香甜。我们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打年糕作文 篇7

  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就是看大人们打米糕了……

  习习寒风吹过,钻过树梢,吹红了我的脸,吹干了我的唇。家对面站了一堆人,热闹极了。我心想:一定又是打糕!我一个劲儿地往人群里钻,仗着自己又矮又瘦的优势,一下子就从大人的腿缝隙中钻了过去。

  两个身材矫健的大人站在一个大石头墩旁,但我的目光停在了那块白色的米糕上。石锄不时地在我眼帘中上下蹿跳着,一边的大人挥得特别有节奏,另一边的人便不停地抓一把水,往糕上抹,有时候还会帮米糕翻个身。他们速度特别快,你来我去地应和着。

  随着十几分钟过去,一块米糕也打好了,我跑向外婆,想做第一个吃到米糕的'人。外婆将一个个米糕捏成长椭圆形状地,再小心地放进蒸锅里。

  过了七八分钟,飘来一阵阵大米清香。外婆将蒸锅打开,一片白茫茫的蒸气往扑鼻而来,我大手大脚地从来里面抓了个“大家伙”,一大口上去,就是一半。嗯……米糕不是很甜,而是甜淡恰到好处,香甜软糯的味道不断地在唇齿间徘徊,这筋道的口感像是在嚼好几个口香糖一样。若咬得太大口,含糊在嘴里嚼不动,连话也说不上了。

  长大了,我对打糕的事更感兴趣了,我便“采访”了有打糕经历的外公。

  “打糕为什么要一直抹水呢?水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吗?不能直接到水上去慢慢打吗?”我问。“每次只要热水一点点就够了,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米糕黏在石头上。”外公回答。

  我问:“那打米糕,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外公说:“有呀!两个人配合一定要好,一个忽快一个忽慢,可能就会一个打到对方手上,一个抹在对方石锄上,哈哈!”

  “一直不停地打米糕有什么用吗?不打直接蒸不行么?”我好奇地问。“一直打是为了让米糕变得筋道,更美味可口。这就像做人,你如果不经受千锤百炼,怎么会练成钢?”外公说。

  我最喜欢过年。

  打年糕作文 篇8

  今天,妈妈和阿姨带着我来到了乡下看打年糕。

  我们拿了一筐由10斤糯米和30斤大米组成的“米筐’,来到了年糕厂。

  我们先称米的斤两。然后把米一点一点的倒入一个大机器中,把米磨成粉。机器在运作时,我感觉整个大地都在颤抖。很快, 一粒粒米就变成了“米粉”。米粉通过一根大管子来到了一个盒子里。

  我们拿着盒子,来到了真正做年糕的地方。我们把米粉倒入机器中,还需要把剩下的米粉给刮干净。我刚想站上石头做的台子上,就被负责把米粉装进桶里的师傅给制止了。因为那个地方有刀片,可能会把手给弄伤的。接着,那个师傅在米粉里均匀地洒上水,然后我就看见我们的米粉如“瀑布”般倾泻而出。

  下一步就是把米粉蒸熟了。师傅把放着我们米粉的木桶放到蒸熟的'地方,然后又去接下一桶米粉了。

  我们看着蒸熟的“糕花”再一次被放入一台大机器中。另一位师傅把糕花推入一个洞里,只见两条长长的年糕辫子从机器里出来了,阿姨和妈妈赶紧手忙脚乱地去拿年糕,而我却悠闲地看着一块小刀片均匀的分着年糕。

  拿完年糕,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年糕很烫,咬进嘴里软软的,有点像在吃棉花糖。总之,味道就是很棒啦!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个环节了——把年糕摊凉。把年糕摊凉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年糕粘住。

  打年糕真好玩儿!

  打年糕作文 篇9

  打年糕是我们桐乡的一个传统习俗,听爸爸说,过了腊月二十,在过年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打年糕,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现在有很多人家都偷懒了,直接到街上买年糕过年。但我们家还是喜欢自己打年糕。

  在打年糕之前,我们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奶奶很早就买好了糯米,将糯米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就拿去加工成糯米粉。

  到了约好要打年糕的那一天,我们家、三爷爷家、五爷爷家三家人就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忙活起来。摆放好一个铁灶台,上面放一个大镬子,里面倒满水,镬子上放上一个蒸笼,蒸笼里垫一块纱布,把准备好的糯米粉均匀地在纱布上铺上一层,盖上蒸笼。爷爷在灶里烧起火来,把火烧得旺旺的,直到把蒸笼里的糯米粉蒸熟。

  过了一会,奶奶说:“时间差不多了,该熟了。”爷爷站起身来,把蒸笼掀开,哇,只见一团热气冲天而起,糯米粉的.香气也随着热气弥漫开来。爷爷用筷子在糯米粉里插两下,点点头说:“行了。”说完,爷爷就双手揪起纱布的四角,把糯米粉裹住拎起来,拎到早就摆放好的木板上。

  奶奶开始指挥爸爸打年糕。奶奶说,以前都是她打的,现在她年纪大了,打不动了,就让爸爸继承这项工作。我们这里打年糕也不用工具的,爸爸用双手把糯米粉揉在一起,反复地揉按,挤压,拍打,慢慢地把原来松散的糯米粉揉成了软软的、韧韧的、很有弹性的一团。然后,他再把这一团揉好的糯米粉压扁,拉长,一块年糕就做好了。

  年糕白白的、香香的,很可爱的样子。我们把做好的年糕放进铺在地上的匾里。然后我和弟弟用筷子蘸了红色的颜料,在年糕上面点几朵梅花。白白的年糕,鲜红的梅花,看起来更漂亮了。

  外面北风呼呼,很冷,但是屋里热气腾腾,几家人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热热闹闹的,一点都不觉得冷。爸爸说:“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我们把所有的年糕打好之后,剩下的一点糯米粉就搓成小圆子,放水里一煮,大家蘸着白糖吃了。那味道也很不错哦!

  听说北方过年要包饺子吃,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习俗,我们就是吃年糕。打好的年糕浸在水缸里,可以放很久,过年的时候,祭祀要用。过完年,我们慢慢吃,可以一直吃到元宵节之后呢。

  打年糕作文 篇10

  说起年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快过年了,我们这里有几户人家聚集到一块,要开始打年糕啦!我和奶奶迫不及待地到邻居家看打年糕。

  那儿的人可多啦,大人、孩子、老人都簇拥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聊着年糕。小朋友们蹦蹦跳跳,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充满了好奇心。

  首先是搓粉。只见几位大妈把糯米粉放在扁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这放水很有讲究,放太多不行,放太少也不行。究竟放多少,全凭老师傅们的手感了。原本一粒粒的小颗粒被“凝聚”在一起,真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雪娃娃。

  接下来,就要把粉倒进大木桶里蒸。一个大伯熟练地操纵着,周围的几位大叔忙上去帮忙。有几处粉可调皮了,赖在上面不肯下锅,但最后经不起地震似的摇拽,纷纷滚了下去。一位老爷爷负责把火。这时,人们纷纷转移“阵地”,跑去看老爷爷蒸粉,“年味”和粉混在一块儿,跑进木桶里啦!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粉就蒸好了。大伙儿把充满香味的粉放到一个大碗似的石臼里,准备打年糕了。

  终于等到这一刻了,旁边的大人和我连忙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瞬间。

  只见大伯用手拨了拨粉团,拿起一把大锤子开始打。“咚!咚!咚!咚!”每一下都那么有力,带着浓浓的年味,仿佛是礼炮敲醒了“年”,迎接新年的到来。“咚咚!咚咚!……”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这声音敲进了每个人的心房,告诉大家:新年要来了!

  打年糕是个力气活,每打会儿,就换得个人继续。换人的过程中,一个大叔就马上过去把粉团翻个身,生怕粉团硬了。轮了几个人后,粉团渐渐成型了,变得越来越糯了。大家又急忙把粉团搬到木板上,两人一拉线,粉团就切成了一块一块的。年糕诞生了,香气四溢!

  我们吃着又香又糯的年糕,心里开心极了!它预示着大家新的一年“步步高”!

  打年糕作文 篇11

  有一天早上,我还在睡觉。这时,我听到爸爸在对妈妈说:“今天,我们拿二十斤糯米去请人帮助打成年糕。”我想以前只是吃过年糕,可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打年糕,今天爸爸要去请人打年糕,我正好可以去看一看,见识一下。想到这里,我立刻起床,对爸爸说:“你去打年糕的时候,叫上我,让我也好去看一看年糕是怎么打出来的,好吗?”爸爸点头同意了。我好高兴!

  爸爸扛起米袋,来到了加工年糕的地方。我来到那里,看到两个工作人员在一起密切合作打年糕。蒸熟的糯米粉放在石臼里,一个举起打年糕用的大木杵用力砸石臼里的糯米粉,一个趁他提杵的时候把粉团翻一个身。这两个人配合得真是默契。他们一人翻,一人砸。啊,这打年糕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们把糯米粉打得软软的,打成了一团,接着,他们就把它抬到桌子上。两个人拉住粉团的两端。这粉团越拉越长,等拉到了一定的`长度,他们就停止不拉了。然后,拿出一根线。你可别小看这一根线,它能够把打好的年糕切成方方正正的一块又一块。不一会儿,雪白柔软的年糕就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年糕放进嘴里吃了起来。啊,这年糕真好吃,软软的、香香的,真是太好吃了!

  打年糕作文 篇12

  随着时间的消逝,延续至今的习俗很多都已不在了,但也有些人为了怀旧重新将先前的习俗重温一遍,打年糕”的习俗仍在,但也并不常见,父母便商量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重温一次打年糕”。

  年糕有年高之意,意味着年年高升。我看着父母准备打年糕”的工具,首先是将未成形的年糕制作好,虽然是未成形的,却也需要十余条工序。先将糯米用水浸几天。把淘净的米挑回,放进一个大木桶,在一口大锅的沸水里开始蒸,蒸成米饭后,把水份少许沥干。然后倒入石舀內,再准备一个榔头状的东西,就可以开始打年糕了。我握紧檀木榔头,尝试着掂量了下重量,发现比我想象中的要重很多,怪不得能用来捶打年糕。

  到了春节,挂春联,贴倒福等习俗无不体现出这个节日的喜庆和特殊性,然而我一直期待的只有准备已久的打年糕”,好不容易盼到吃完年夜饭,还没等父母提起,我便直接去将檀木榔头拖了出来,父母也从我脸上掩盖不住的兴奋得知了我的目的,于是期待已久的打年糕开始了。

  我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前抓住檀木榔头。当用力的时候才想起它的重量,我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只能背水一战。奋力举起,还没举过胸前,便只能放下。我又转头看看父母鼓励的目光,就明白了,破釜沉舟,即使没有前进,也没有退路。于是慢慢举起,感觉到了极限高度之后,微微放下一点,用尽力气猛的举起,举到头顶,然后轻松放下。坚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困难总能迎刃而解的。

  打年糕”的习俗是因为当时制作年糕需要应运而生的`工序,因为有了机器,无需人工,现在已经不怎么能看见打年糕”了,这也正好说明了我国现代的科技发展速度之快,让我们感到自豪与骄傲。打糕机,洗衣机等机器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最主要的还是享受习俗带给我们的乐趣,同时学到更多,知道更多。

  欢乐的氛围依然笼罩着我们,在进入梦乡的同时也会明白:这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便是新的开始,打年糕”的习俗既给这一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又给了新的一年完美的开头。

  哦,打年糕!

  打年糕作文 篇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到农历年底,我家就会忙得不亦乐乎,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自然,打年糕成为了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习惯。瞧!农历甘四的早晨,便是这忙碌的开始。

  “打年糕开始咯!”爷爷兴致勃勃地喊了一声。奶奶把早已用机器加工而成的糯米粉用碗均匀地倒在放好白布的.蒸笼里,用柴火把大锅中的水烧开,然后将蒸笼摆放在上面,不一会儿的功夫,香喷喷的糯米便出笼了,整个屋子顿时蒸汽腾腾,这时弄下一些吃,又香又松似乎还略有甜味,奶奶告诉我,这叫糕头,是年糕的一种。 接下来就该爷爷大展身手了,只见四个长板凳架着一块长约2米,宽1米的面板,上面放着菜刀,水盆和干净的抹布,爷爷手拿抹布用水把面板抹湿,用白布裹住蒸熟的糯米,然后使劲地按压。我在一旁看得直入迷。

  不一会儿,一块令人垂涎欲滴的年糕就上了扁。我用花印给年糕纹上红色的图案,这就大功告成了。 随着一蒸笼一蒸笼的糯米蒸熟,年糕就像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小孩子乖乖地躺着,爷爷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兴高采烈地说:“让我试试吧!”说着,爷爷便从手中揉下一团递给我,我在手中抹少许水,搓了几下,捏着年糕,然后学着把年糕翻过来,差点又粘住了,我松了口气,可是,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年糕出现了几条裂缝,怎么办?爷爷见了,笑着说:“你要慢慢地去按压,不能心急。”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慢慢地用力,就像女娲造人似的用心去做,果真成功了!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在大街小巷中,打年糕的场景已经很少见了,不知道多少年之后,还会有吗?

  打年糕作文 篇14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震耳欲聋的声音传进我的耳中,震得床发抖,把我从睡梦中拉出。

  我将脑袋探进“砰砰”直响的厨房。只见奶奶正拿着一个较大的木槌子,用力地敲打着盆中那一团东西。我瞧见这玩意儿,不禁用手指戳了戳它,那可真黏稠。

  “奶奶,这是什么呀,这么黏?”我眨巴着眼睛问道。“哦,孙女,”奶奶用木槌指了指盆中的东西,笑呵呵地答道,“这就是咱们过年时吃的那些年糕呀!今年咱们要亲自打年糕,这才有浓浓的年味嘛。”

  奶奶使尽全身力气向盆中砸了一锤又一锤,那粉团摊在盆中,用槌一打就黏着木槌不放,像极了一个腼腆的小姑娘,总爱黏在别人后头。

  一锤打下去,那面粉团便黏着,越黏越多,越打越费劲。奶奶满额汗水,有些枯瘦的手使劲地敲打着盆中,砸得盆“咚咚”响,砸得整个房间都在震。奶奶说:“这打年糕呀,就得用力,这样打出来的年糕才有劲道,好吃。”不过,这么用力打年糕,不累吗?

  我歪着脑袋,问奶奶。奶奶指着盆中那快成形的面团,擦了擦额头上紧布的'汗珠,对我微笑:“傻孩子,这年糕打得好,尝起来好吃,心里都高兴了,怎么还会觉得累呢?”话音刚落,“咚咚”声又响了起来,房间又震了起来

  望着奶奶劳作的背影,看着累影下那一抹淡淡的微笑。我想,这就是新年中,年糕带给人们的欢乐与喜气吧。

  “砰砰”的打年糕声是新年中美妙的赞歌。那震耳欲聋的声响打开了新年的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