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

时间:2023-11-04 23:20:4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

  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有心脏病的人不适合做这项运动,运动还能帮我们甩掉赘肉,饱满的状态更利于我们去积极迎接生活,运动锻炼也是有很多方法的,现在分享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技巧。

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

  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1

  1、休息

  休息能减缓肌肉酸痛的现象,并可慢慢促进血液循环,能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并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营养的供给与修复,使之恢复正常。

  静态伸展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痉挛肌肉的恢复。对酸痛局部进行静态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种伸展练习有助缓解痉挛。

  2、拍打按摩

  对酸痛局部进行按摩,使肌肉放松,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有助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当然也可以进行自我放松治疗,一般以颈背、四肢为主,头部和胸腹为辅,具体手法是:

  捶打腰背:双手握成空拳,轻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双肩、后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时,注意背部宜轻,下肢可偏重。

  推拿腿部:从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内侧及前外侧反复推拿。

  抖动双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松并抖动,同时可进行踝关节的上下左右环形活动。

  分推印堂:用双手拇指从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阳穴,反复8~10次,每次之间停顿5~10秒钟,然后五指分开,由前额发际推擦至百会穴5~6次,反复操作30次,每次间隔5~10秒钟。

  按揉胸腹:从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复20次;并从左至右环形推揉腹部,反复做20次。

  3、热敷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加速肌肉酸痛的缓解和恢复,尤其是配合轻微的伸展运动或按摩,将更能加速消除延迟性肌肉酸痛,促其恢复正常。

  怎样避免运动后酸痛

  1、热身运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就像是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或低负荷的重量训练,将能使肌肉活动部位的关节放松,加速血液循环,并要适当地伸展活动肌群。

  2、循序渐进运动的负荷、运动的时间要采用渐进式的.方式逐渐增加,不要超过个人的能力范围。

  3、避免离心性收缩从事不熟悉或不常从事的运动型态,特别是从事反复离心肌肉收缩运动时,更容易发生肌肉酸痛的现象,所以应该避免离心性收缩的运动。

  4、避免过度运动不少人平时很少运动,偶尔运动一次,要把自己累得不行才觉得“过瘾”,这样难免第二天腰酸腿疼,所以不常运动的人要注意运动时适可而止。因为一次大量运动不但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对身体有害。

  5、放松运动。从事激烈运动后的放松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配合活动部位的伸展,可促进循环,可有助于减缓甚至避免肌肉酸痛的发生。

  6、规律性运动运动贵在长期坚持,且有规律性,如此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身体耐受性,减少肌肉酸痛的发生。

  安全运动小常识

  1、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不可大量饮水

  剧烈运动时,体内盐分随大量的汗液排出体外,饮水过多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甚至还会发生肌肉痉挛现象。由于运动时,需要增加心跳、呼吸的频率来增加血液和氧气,以满足运动需要。而大量饮水会使胃部膨胀充盈,妨碍膈肌活动,影响呼吸;血液的循环流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不仅不利于运动,还会伤害心脏。

  此外,大量饮水会使胃酸浓度降低,影响食物消化。长期大量运动后饮水容易得胃病。

  2、进餐后不宜运动

  进餐后需要较多的血液流到胃肠道,帮助食物消化与养分吸收,如果这时参加运动就会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碍胃肠的消化,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疾病。体弱者进餐后血压还会降低,称为餐后低血压,外出活动容易跌倒。长期餐后运动容易得盲肠炎。饮酒后不可进行游泳等运动项目。

  3、在不适当的地点运动会带来伤害

  由于运动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呼吸从外界摄入大量新鲜氧气,以满足健康的需求,故运动前一定要选择好地点,以平坦开阔,空气新鲜的公园、河滩、体育场等处最佳。

  4、不要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运动

  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心理的锻炼。当你生气、悲伤时,不要到运动场上去发泄。运动医学专家的解释是:人的情绪直接影响着身体的生理机能,而情绪的变化又产生于大脑深部,并扩散到全身,在心脏及其他器官上留下痕迹,这种痕迹将影响人体机能的健康。

  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2

  腰背部是人体一个很重要但又容易受伤的部位,就算专门针对该部位进行训练也应当注意训练负荷以及速度。

  仰卧起坐的动作不标准、腰背部借力太多会导致腰痛,所以,大家做仰卧起坐的时候双手不要抱头,放在耳侧即可。时候意念一定要在腹肌。建议做完一组后增加拉伸的动作,例如下腰,有利于腹部肌肉增长。

  从肌肉锻炼的角度来说,仰卧起坐的锻炼部位是上腹部,之所以你腰背受的刺激很大,主要原因可能是你身体下放的幅度太大。

  其实仰卧起坐基本上是在中间稍靠上不到60度的区间内运动,这样对腹部刺激连续,能够减少惯性运动的比例,对腹部练习更有效。放下来的时候上背不要接触地面,上去的时候不要使用爆发力,身体不要过于后仰,另外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腹肌,这样就能减少腰背受力。

  传统的'仰卧起坐动作是不正确的:躺在地上,屈膝,双手抱头,把整个上身直直地抬起,使双肘接触膝盖。

  这样运动主要是大腿根部的肌肉在用力,而不是腹肌,长此以往会导致体态的变化,并由此产生腰背部的肌肉劳损。同时,由于力臂相对较长,它会对腰椎造成很大的压力,当力竭时,我们会下意识地用双手使劲抱头,无形中加大了颈椎损伤的机会,还会减弱腹肌的训练效果。

  要想尽可能的减少运动过程中所造成的肌肉损伤,在运动之前就应该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这时候可以进行一些肌肉拉伸的活动,或者是进行慢跑,高抬腿等等活动,然后在运动结束之后也可以做压腿活动,尽可能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

【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相关文章:

如何避免跑步后的小腿肌肉酸痛05-01

左臂肌肉酸痛的原因05-01

练腰部两侧肌肉酸痛该怎么办04-26

如何解决肌肉酸痛的问题04-25

缓解男人爬山后肌肉酸痛方法04-26

眼睛酸痛疲劳怎么办05-01

腰部肌肉拉伤怎么办04-30

跑步小腿长肌肉怎么办02-25

全身肌肉运动的小方法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