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二泉映月作文

时间:2025-01-07 10:45:00 诗琳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聆听二泉映月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聆听二泉映月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聆听二泉映月作文

  聆听二泉映月作文 1

  这是一个潇潇雨夜,我坐在窗边,倚窗而望,数着窗外的小雨滴。这时,从隔壁传来一阵熟悉的乐声,哦,是隔壁的孙伯伯在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着,听着,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一位戴着墨镜,穿着长马褂,头戴一顶灰色的帆布帽的'盲人背着二胡,拄着拐棍,正在沿街卖唱,他是阿炳啊。

  我静静地聆听着《二泉映月》,起初,琴声平稳而沉重,仿佛是阿炳在向世人诉说着他那坎坷的一生。旋律充满了忧伤。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阿炳把自己对旧社会的不满全倾诉出来。我仿佛看到了阿炳正遭受达官贵人的欺压。他们逼着阿炳为他们弹唱,他不从,却遭受了一顿又一顿的毒打。但他并没有屈服,打了又爬起来,继续编唱词批判他们。阿炳从不吃白食,不接受施舍,靠卖艺为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自强不息、敢于同命运抗争的阿炳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想:在那个年代,不只阿炳一个人受欺压,有许许多多的劳苦大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接着,乐曲又慢慢弱下来了。阿炳似乎在沉思。他仍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他相信,总有一天世界会变好。

  听完这首曲子后,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阿炳虽然经历了苦难的一生,但他仍然队生活充满了希望。一个失去了用明亮眼睛看世界的大师,却用二胡的弦完整地抚摸世界。他给我们后人留下的,不只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铮铮铁骨。

  聆听二泉映月作文 2

  当我的二胡老师朱老师给我讲完《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的故事后,我就有一种想听《二泉映月》的冲动。于是,我上百度搜出这首曲子,细细的欣赏着,沉醉在了音乐中……。一开始,曲子委婉缠绵,一个苦难的故事拉开最初幸福的帷幕。缓慢又舒适的音乐将我带到了二泉边。在月光下,小阿炳倾听着师傅的教诲,这是多么幸福的日子啊!渐渐地旋律越来越高,开始了凄凉的故事。我好像看到了憔悴的阿炳,戴着墨镜,拉着二胡在街头流浪。他的师傅已经去世了,他也双目失明了。此时,寒风吹乱了他的头发,雨淋湿了他的衣服,他的内心开始彷徨。

  接着,曲调更高了,从凄凉转入悲愤。阿炳把所有说不出来的苦融入到了旋律中,向我们倾诉不公平的'现实,不平等的命运!我看见他在呐喊,在反抗!北风呼啸,那泉水中的月亮也因此变得惨淡无光。

  高潮过后,乐曲变得恬静柔美,阿炳似乎进入了憧憬。是的,无论怎样的苦难都不能改变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二胡的痴迷,对家乡的想念……

  从音乐在悲欢离合的旋律中结束了,阿炳用弓和弦把他的一生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在音乐声中感受到了阿炳的内心,好像也经过了一次圣洁的洗礼。

  我终于明白《二泉映月》是不朽的千古绝唱,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二泉映月》享有“天下第二泉”的美称。

  聆听二泉映月作文 3

  初听《二泉映月》,那是在两年前。

  那时,我正学拉二胡,老师给我示范拉了一遍《二泉映月》。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让我不禁想到了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渐渐地,旋律升腾跌宕,悲怆凄切如涛如雨。在悲凉的曲调中,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叹息、倾诉和呐喊的声音已经跳出了音符,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苦难和抗争,听着、听着我居然有想要流泪的感觉。

  今天,我也用二胡拉起了《二泉映月》。我与琴声融为一体了,琴声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阿炳那个年代,看到了江南的小巷,青石板泛着如血的余辉,阿炳的身影被斜斜地,长长地拖在石板路上。他一身青衫,手执二胡,背挂琵琶,咿咿呜呜地拉着。走上前,我似乎握住了阿炳那双饱经沧桑的大手,我感受到了他的.苦难,他内心的呐喊与抗争。

  阿炳,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中年因患眼疾,久治不愈,最终双目失明。从此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他在黑暗和痛苦中挣扎,尝尽了人间心酸,饱受了磨难和坎坷,但他人穷志不穷,坚强不屈地与命运作抗争,终于铸就了流传千古的《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便是在阿炳双目失明后,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之时创作的,他动人而不媚俗,张扬而不轻狂。曲子的开端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阿炳在向我们讲述他一生苦难的遭遇。 那哀怨、愁绪、如泣如诉的旋律,仿佛心灵的倾诉。他在倾诉着那个年代所承受的苦难与心灵上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述着充满心酸而坎坷的一生。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底迸发出愤怒至极的呐喊声,那是他对命运的抗争,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仿佛阿炳在默默地倾诉着……

  如今,《二泉映月》已经不仅仅是一首乐曲,它代表着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它蕴含了一种中华民族不甘屈服、昂然向上的精神。当我感到疲倦时,当我感到孤独时,听着这首《二泉映月》,我感到了无比的快慰,感谢阿炳带给我们的无价之宝,让我们带着对阿炳的崇敬与感动去聆听《二泉映月》,细细品味乐曲中那一个个不凡的音符。曲终人尽,只有那袅袅的乐声轻轻地回旋在无锡灰蓝色的上空,久久不散。

  聆听二泉映月作文 4

  美妙动听的小提琴;抑扬顿挫的钢琴;悠扬婉转的笛子;情意悠长的古筝;厚重回响的腰鼓;调皮活泼的口琴,回味无穷的风琴……在这些乐器中,同学们肯定会有喜欢的乐器吧,也只会想起这些吧!但是我不会,我第一想起的不是这些,最爱的也不是这些,大家猜猜,我喜欢的乐器是什么?也许它已经被遗忘了吧!嘻嘻,让我来说吧!是二胡!你们也许会惊讶,也许会嘲笑,没什么好想的,我并没有说错!

  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的主人,一位可以将它的特质淋漓精致展现出来,并热爱珍惜懂得、了解它的'人,而二胡也不例外,它的主人生活并不美好,甚至很凄惨,他不能看到自己心爱的乐器,但他了解它,珍惜它,热爱它,即使看不到,但对二胡的热爱并不有过黑暗,心心相通,他仍然可以将二胡的特色表现出来,让毫无特色的快要被遗忘的乐器又再次站了起来,这次他震撼了所有人,让他和这二胡永远刻在我们心中,他就是——阿炳!

  阿炳,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但谁又能真正的走进他的世界,去了解他呢?!阿炳拉的曲子很好听,但谁又可以真正的走进他的音乐,聆听他的心声呢?!其实我们只要仔细的,稍微放点心思去听,就可以从中读到,听出太多的感情,有倾诉,有悲哀,有抱怨,有哭泣……这哪是一个单纯热爱音乐的人写出的歌,他分明就是把二胡当成了一本日记本,一个朋友,一个伴偶……无声的倾诉化成了有声的倾吐,阿炳的歌声往往能带动人心让人沉醉。

  早年因交友不慎患上了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唯一的亲人也离开了人世,再加上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这更是使他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度过一天又一天,可是还是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往事如烟,这些往事使他的心不禁颤抖起来,而拿起二胡,将自己的想法化作音符拉了出来,音乐连绵起伏,升腾跌宕,委婉时让人安心,高昂时让人震撼,也许有太多的抱怨。拉着拉着,他的倾诉变化成了一串串音符,一串音符又化为一篇日记,他将自己的心情映在了这串音符上,记在了这片日记里,又刻在了这首永垂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

  其实,阿炳的愿望非常小,非常单纯,单纯到不含一点杂物,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她用如泣如诉的二胡曲倾吐对人生的追求,表达他对命运不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不管生活怎样穷困潦倒,不管命运多么坎坷,只要信念在,一切都在,让我们向这位民间艺术家致敬。我们要学习阿炳坚持不懈的精神!

【聆听二泉映月作文】相关文章:

聆听的作文07-29

聆听的作文[精选]08-09

聆听历史作文09-24

聆听的主题作文08-16

聆听的作文【集合】10-27

聆听作文10-28

聆听岁月作文11-08

【优选】聆听的作文10-20

聆听心声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