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糍粑作文

时间:2023-11-11 16:53:47 好文 我要投稿

[荐]打糍粑作文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打糍粑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打糍粑作文7篇

打糍粑作文1

  一转眼又是岁末了。不大注重形式的城里人还是一如既往地过着“天天像过年”的好日子。我走过热闹非凡的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从我眼前晃过。我那几近麻木的心却突然只剩下一个简单的愿望,再吃一回阿叔阿姑们亲手做的糍粑。

  我在乡下仅仅住过半年。对于城里孩子而言,那里除了山清水秀、牛羊满山的乐趣之外,最诱人的就是那些吃不尽的农家手工食品了。像红薯,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熟或烤着吃,还可以晒成红薯干,炸成红薯片。由于是乡间极普遍的一种农作物,一般各家都有地窖储藏收获的红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但糍粑就不一样。因为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竟成了不可多得的'美味。

  过去乡下过年是非常热闹的,在外的儿孙都会回来欢聚一堂。这个时候,各家才会蒸一桶上好的糯米,用来打糍粑。打糍粑的工作一般都是傍晚开始进行, 当蒸熟的糯米被抬进堂屋,那里已经准备好了打糍粑的石窑,有一面鼓的大小。如白雪一般晶莹的糯米被倒进石窑,清香在屋中散发开来。阿叔们抡起了特制的木棰——柄有一米多长——开始砸向窑内的糯米。山里的冬天格外寒冷,但屋内的气氛却是热火朝天。随着一声声有节奏的撞击声,糯米在木棰的起落中失去了原有的结构,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大块洁白如玉的糯米团。它巨大的黏性使得阿叔们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提起木棰。我的父亲和伯父都是在外地从教多年的老师了,没有参与打糍粑。年轻力壮的阿叔们就脱了棉袄,穿着单衣,仍然挥汗如雨。我也跟在阿姑们身后,看她们收拾好一张又长又大的木板,接过阿叔们打好的糯米团,手脚利索地把它分解成无数个小糯米团。有的包上豆沙,有的什么也不包,压平了,就成了圆圆的糍粑。刚打好的糍粑热乎乎的,可以直接吃。而我因为疑心糍粑里掺进了阿叔们带着咸味的汗水,而不肯第一个尝味。那里,阿叔们又在打另一窑糍粑了。这样反复几个回合,木板上就搁满了成形的糍粑,等冷却以后,它们才变硬,就可以储存了。各家都可以分到不小的分量。糍粑的吃法也很多样,可以放在炭火上烤软,那样的糍粑外壳被烤成金黄,很脆,里面却是松软的,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也可以把糍粑切成小块和甜酒冲蛋一起煮熟,是不错的早餐;若还嫌不够味,索性来个油炸,就成了又香又糯的糯米粑粑……一般糍粑都要吃到春节过后冬季结束的时候。因为一年只打这么一次,所以那一两个月里,糍粑就是能令我们太快朵颐的惟一食品。

  离开乡下以后,每逢过年,还常常能收到阿叔阿姑托人捎来的糍粑。而最近几年,阿公阿婆相继离世,阿叔阿姑也都渐渐老了,他们的晚辈则纷纷走出了大山,奔向外面的世界。打糍粑的热闹场面,不知道是否已成了过去。每天面对着餐桌上的菜肴提不起半点胃口,却深切地怀念起家乡的糍粑来。这个春节,别的不吃也罢,吃不上阿叔阿姑们打的糍粑,才是我最深的遗憾。

打糍粑作文2

  每到春节临近的时候,爷爷都会为家人做上香甜可口的手工糍粑,那滋味真是好极了。

  今天,爷爷又准备开始做糍粑了。首先,爷爷把浸泡过的糯米放进蒸锅里蒸熟,然后拿出来放在一块干净的布上开始使劲揉,爷爷说:“这样子的'揉搓方法可以使做出来的糍粑更有粘性,更加香软可口!”一边揉,爷爷一边又洒了一些水在已经变成泥状的糯米团上,使它能变得更软糯一些。待爷爷把糯米团搓成长条形之后,揉搓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爷爷的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我连忙拿起纸巾为他擦汗,爷爷高兴地笑了。

  爷爷把糍粑晾干之后,切成小块,然后放在油锅里煎至两面金黄,看得我垂涎欲滴、口水直流,我夹起一块糍粑,蘸了糖,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那软糯香甜的滋味久久萦绕在我的舌尖。

  那滋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打糍粑作文3

  假期里,在外公家,有一天吃过早饭,外公对我说:“杨雨溪,你少有来外公家里耍,今天我做糍粑给你吃,好吗?”我一听高兴的差点跳了起来,虽然我吃过糍粑,但是糍粑是怎样做成的,我还真不清楚,今天我可要弄个明白。

  很快,我们准备打糍粑了,外公首先准备好糯米,淘洗干净放在温水里泡上几个小时,糯米泡好后放在一个蒸锅里用旺火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放在一个钢盆里,用木棍反复捣。我和外公开始打糍粑,刚开始捣起来非常轻松,慢慢地捣碎的糯米变得越来越黏稠了,捣起来越来越费劲了,弄的我满头大汗,干活少了的表现。但是我们还是很卖力的'用劲捣,糍粑终于打好了,大家齐心协力地把糍粑从钢盆里拉了出来摊在簸箕上,先还要在簸箕上洒一层米粉,我一看,好大一块糍粑哟!还冒着热气呢!我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糍粑那味真是又香又甜,软糯可口!

  因为我是一个小吃货!

打糍粑作文4

  今年寒假,我和妈妈去湖南老家看望外公外婆。春节时到离外婆家有一千多米的亲戚家打糍粑。

  那天早晨,我被早早叫醒,听说去打糍粑,我很兴奋。一路上呼吸着山村清新的空气,很快就到了亲戚家。

  亲戚对我们这些从新疆远道而来的客人非常热情。早早准备好了工具:两个大木锤,一块中间有深窝窝大石头,两块木板。大人们把提前两天泡好的`糯米蒸熟,每当蒸好一锅糯米,我都会跑过去吃一点。我们再把糯米倒入石窝窝里,用力的砸成糍粑。接着把糍粑揉成糍粑团,当一团团白白的糍粑整齐的摆放在木板上,上面又盖上一块木板,我们几个孩子站在木板上开始压糍粑。欢笑声回荡在小院中。

  香香糯糯糍粑让人流口水。如果在糍粑上放上豆腐乳或者蜂蜜,糍粑就会变得更香更好吃。我不止知道糍粑的做法,还知道糍粑的储藏方法:就是把糍粑放到冷水或冰箱里。

  那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因为我吃到了盼望已久的糍粑。

打糍粑作文5

  寒假刚过几天,我便与妈妈相伴,回到了黄陂老家。恰好赶上了爷爷家打糍粑。

  这是老家的乡亲们“忙年”最重要的一项“忙”。我为自己能第一次赶上这样的“忙年”活动而庆幸。

  打糍粑首先要有个石槽,于是爷爷便叫来同村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喊着“嘿哟。嘿哟”的口号,缓缓地将那足足存放了一年的大石槽给搬了出来。爷爷又端来一大盆水,仔仔细细地把石槽抹干净。爷爷还进屋拿出了几根较粗的木棍放在石槽旁边。

  一股糯米饭的清香从厨房飘出来。“糯米蒸好了!”“哎——来帮帮忙吧!”爷爷对几个邻居高声喊道。

  几位大哥哥立马应声进了屋,都将手放在奶奶准备好的.水盆中洗完手,便顺手拿起木棍。这时爷爷将糯米饭倒入石槽中。

  “好,可以开始了。”爷爷刚说完,围在石槽旁边脸上带着笑意的大哥哥们便卖力地揣起了那团糯米,他们紧紧地握着木棍,喊着“一、二、三”的号子。汗水越来越多,不时有汗水流到他们的下颚,脖子上。爷爷见状,连忙上前接力,让大哥哥们腾出手去脱衣服。

  看着人们热火朝天地打着糍粑,我也被感染,迫切地希望能亲身体验一下打糍粑的乐趣。

  爷爷也许知道了我期盼,将手中的棍子递到了我的手中,于是我便拿起棍子,上前与大哥哥们一起喊着口号,杵起糍粑来。起初我还能跟上节奏,但没过一会儿,我便感觉杵起糍粑越来越费劲,那团糯米饭也被打得越来越黏。不一会儿便紧紧地粘在棍子上,那糍粑就如同橡皮筋一般被我拉得好长好长,好不容易才使这棍子脱离了“沼泽区”,可我又不得不将棍子快快地杵进去……随着我的速度越来越慢,打糍粑的啪啪声被我给拖了下来,变得七零八落,毫无规律可言。

  没多久,那团糯米饭就被打成了一团软软的、黏黏的大团儿了。看着糍粑的雏形已经被打成,奶奶急忙叫停大伙儿,将他们请上椅子休息,奶奶忙着给大哥哥们倒红茶,而爷爷忙着给大哥哥们递烟,还笑呵呵地说:“辛苦了。”

  哥哥们边接烟边说:“没事,没事,这点力气活,小菜一碟。”

  这时奶奶又走进厨房端出一碗黄油,笑眯眯地走了过来。

  “妈妈,奶奶拿着黄油做什么啊?”我好奇地问道。

  “傻孩子,这可是好东西啊,有了它,只要涂在上面就不黏手!”妈妈摸着我的头笑呵呵地说道。

  这时奶奶将黄油涂在糍粑上,伸手将糍粑捏成一个个不大的团儿,分给在坐的每一位,我也不例外。只见大哥哥们拿着这滚烫的糍粑,一会儿拿在左手,一会儿甩上右手,并且时不时地猛咬一口,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尝着,还大呵着气说:“这家伙还挺烫的嘛!”

  “彭大爷,您这么瞧得起我们,改天我家打糍粑也请您去凑凑热闹。”一个大哥哥拍着胸膛说道。

  “好小子,我随叫随到,咋前些时看你还是个瘦小伢,这快就长成又高又壮的小伙子啦!”爷爷拍着那位大哥哥的肩膀,咧嘴笑道。

  这黏糊糊滚烫烫的糍粑啊,将我们与四邻五舍的心连在一起了!闻着这香喷喷的糍粑,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和睦。

打糍粑作文6

  腊月里,妈妈怀念起外婆在世时最爱做的糍粑,她不去街上买现成的,偏要自己做。在外婆那间堆满杂物的房间里,妈妈翻出蒙尘许久的几个木杵和一个圆木槽,细心地把它们洗干净,放在院子里晾干。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兴奋地拉我起床。六点多,天都还没亮,我和妈妈去看昨天晚上泡在桶里的糯米,每粒糯米都泡得肿胀饱满,银白如玉。妈妈把泡好的糯米倒进那个平时很少用到的大木蒸桶,然后再把木蒸桶放到一口大锅上,在柴灶里架起柴火。我问妈妈为何放着方便的天然气不用,偏用这麻烦的旧物件,妈妈只是笑。柴火终于生好,接下来就是等着急死人的柴火把半蒸桶糯米全部蒸熟。

  等啊等,近一个小时过去,但糯米还没有要熟的迹象,我不停地抱怨妈妈:“干嘛不去买,想吃就吃,多方便。”妈妈则说,想吃好东西得有耐心。

  又快半个小时过去,那半蒸桶糯米终于全部蒸熟,膨胀成大半蒸桶糯米饭。爸爸和外公把蒸熟的糯米,倒入圆木槽里,外公、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抡着木杵轮流夯打。打糍粑,就是要趁糯米热着的时候用力打,有点儿“趁热打铁”的意思。圆木槽里的糯米热气腾腾,弥漫着糯米特有的香味,也让人的眼睛几乎看不清目标,但他们三个人总能准确地将木杵砸向糯米团。妈妈还一边唱起歌谣:“腊月腊,打糍粑,打个糍粑月亮大,妈妈让我送家家,家家看到笑嘻哒……”惹得一旁观战的我笑得直不起腰。但看到外公和妈妈严肃的表情,我知道歌谣也是对逝去的外婆的一种怀想,也不禁沉默起来。过了一会儿,我也想学一学打糍粑。我抡起木杵,依着大人的节奏加入。打糍粑,是个技术活,打的时候,手里的.木杵还得有一个旋转的动作,提起木杵时,拉得糯米团滋滋作响。人的身体,前倾、后仰,再前倾、后仰,很有节奏感。如果围着糯米团一边走一边夯打,那简直就是一种舞蹈。这样,动作自然就快不起来――所以要想吃糍粑,得有耐心。

  一开始,我还感到兴味十足,但夯打了十几下就觉得累了。一阵忙乱过后,渐渐把节奏放缓。因为糯米已经被“打”得柔软如泥,具有很强的黏性。我瘫坐在椅子上歇息,继续抱怨他们为什么不去街上买现成的。妈妈仍是笑着说,吃好东西要有耐心。

  等到糯米团捣得均匀瓷实,然后就可以动手做糍粑了。手里抹了麻油,用力将米团拍打捏成圆形,一个糍粑成品就算大功告成。相比之下,我捏的糍粑厚薄不均,也不成形,而外公总能把糍粑拍打得圆圆如月,厚薄均匀。

  三个小时过去了。妈妈把糍粑裹好蜂蜜递给我,我咬下去,软软糯糯的,糯米的清香、麻油的醇香、蜂蜜的甜香,甚至还有木杵的香味,混在一起,别提有多爽,这种味道是外边小吃店卖的油炸糍粑所不能比的。我满意地享受这长时间等待后的美味,一边咀嚼着妈妈的话――吃好东西要有耐心。

  我想,不仅打糍粑如此,世上许多事,也是这个理。你对时间有耐心,才会嗅到生活的芬芳。

打糍粑作文7

  这个春节,我过得可真是丰富啊!我干嘛去了呢?我啊,去打糍粑咯!

  这天,爸妈带我来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就闻到一股香香甜甜的气味,是糍粑的味道!我顺着气味向厨房走去,看见一盘香甜软糯的糍粑,立即垂涎三尺,于是,我伸过手去,刚想拿来,却不料妈妈端起盘子,说:“想吃啊?那要自己动手哦!”我开始不明白妈妈的意思,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是想让我体验一回做糍粑粑的过程啊!

  首先,我把糯米用水浸泡几分钟,然后将糯米倒进电饭锅,烧至米熟透,再将糯米倒进石舀中。接下来这可是力气活,所以我叫来爷爷来帮忙。爷爷费力的举起大木棰,再捶下去,这样的动作持续五六次后,爷爷让我端来一盆水,将木头棰往盆里一浸,我好奇的问:“爷爷,为什么要将棰子沾水啊?”爷爷笑着说:“因为糯米很粘人啊,就喜欢粘着木头棰。”瞬间场面热闹了,欢声笑语不断。爷爷继续他的动作,时不时用手把下面的糯米翻上来,压一压,再翻上来,压一压。之后的半小时爷爷一直重复着这些动作,直到把糯米打成绵软柔韧的状态就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了。

  接下来的这一步,我就是主力了,就是趁热把糯米团揉成一个个像汤团一样的小圆球。我和家人一起做,做着做着,我想玩点新花样,于是我摸了摸口袋,从里面摸出五角钱,包进了手中的.糍粑粑里。呵!那样子,真比其他糍粑粑要丰满得多。瞧!只要把糍粑粑放进印盒,再把印盒底翻出来,用小木棍敲上几下,然后“啪”地一声把糍粑粑倒出来。你看,一个个都不样呢!有的是寿比南山,有的是花好月圆,有的是恭喜发财,各有各的特色。

  最后,我们要开始做特色糍粑粑了。一般情况我们会做成形后,直接在炒过的芝麻堆里滚一圈,然后沾着红糖就可以吃了。今天,我们要尝试糍粑粑的特色吃法,煎,炸,烤都可以,我们选择了其中的油煎糍粑粑。奶奶把粑粑一个个放进烧熟的油锅里,煎到表皮金黄,将糍粑粑盛出。在煎的过程中,爷爷也没闲着,他把几块红糖放进锅,加一点点水,把红糖烧到粘稠状,然后直接给糍粑粑淋上一层红糖“外衣”了。

  开始吃饭了,糍粑粑一端上来,我们就“纷纷出去”夹它个片甲不留,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我包的五角硬币,心想:“这五角硬币会被谁吃到呢?”还没等思索完,就听见妈妈叫了一声,“这硬乎乎的是什么东西?妈,你放了什么东西在里面啊?”我忍不住噗嗤笑出来,说:“妈妈,那是我放的五角硬币,我包的,看来今年你有福气喽!”“哈哈哈……”顿时,整个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真开心呀!

  哦,对了,其实粑粑还有一种吃法,那就是把糍粑粑和米一起泡到洒里面,不久之后,一坛香甜可口的糍粑粑米酒就可以喝了!这还是我爷爷最喜欢的酒呢!

  俗话说得好“拜年拜年,粑粑上前。”过春节吃粑粑已成为我们家的一个习俗了,每个春节都要吃,不然算不上过春节。

【打糍粑作文】相关文章:

打糍粑作文08-14

打糍粑作文04-10

打糍粑作文[精]08-24

[精选]打糍粑作文7篇09-03

打糍粑作文2篇03-28

打糍粑作文锦集(3篇)08-22

煎糍粑作文08-21

关于煎糍粑作文3篇03-12

糯米粉怎么做糍粑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