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白发

时间:2024-02-29 17:55:39 好文 我要投稿

奶奶的白发(常用15篇)

奶奶的白发1

  《奶奶的白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教育少年儿童要孝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课文很简洁易懂,旨在让学生认识到长辈为晚辈付出的精力和心血,懂得要尊重长辈。

奶奶的白发(常用15篇)

  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第二自然段中奶奶的第一句话,让学生认识到长辈为晚辈付出的心血。为突破重难点,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理解奶奶的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的意思。学生能够从“一半……一半……”中感悟出奶奶的白发是长期为儿子、孙子操劳的结果。然后从奶奶的表情“笑着”去体会奶奶虽然操劳辛苦,但丝毫没有生气责怪的意思,接着说说,这时“我”低下了头,可能会想些什么?奶奶发现了“我”的异常,表现出对“我”的疼爱。接下来,通过“我”的问话和奶奶的表情、动作,感受“我”的天真可爱,对奶奶的孝敬之心和奶奶的欣慰之情。

  课文内容即将结束,这时,我问学生:除了奶奶,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在关爱着我们,时时为我们操心,你能感受得到吗?

  虽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他们的回答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生1:我妈妈整天为我操心,因为我的'字写得不好,妈妈每天都要耐心地把我作业本上写得不好的字擦掉,让我重写,经常会陪我很长时间。

  生2:我在学校生病不舒服的时候,爸爸不管在哪里,只要一接到我的电话,总是很快地赶到学校,接我去看病。

  生3:我的爷爷很关心我,爷爷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但是每天都来接我放学。

  生4:我妈妈很为我操心,因为我成绩不好,妈妈把工作辞了,一心来照顾我,辅导我的学习。

  生5:我们只要双休日到爷爷奶奶家,他们一定会做很多好吃的来招待我们。

  ……

  孩子们人小心不小,他们用自己灵动的心去纪录下生活中感动他们的点点滴滴,也许他们说的,现在还做不到,还会继续让很多人为他们操心,但只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他们也会让周围的人像课文中的奶奶一样,“操心并快乐着”。

奶奶的白发2

  知识目标:

  ⒈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要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奶奶的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⒈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相机为“发”正音)

  ⒉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

  二、读中感悟

  ⒈多媒体出示课文并伴有音乐,老师范读,小朋友听后说说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⒉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⒊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发、半、怎、跟等。

  ⒋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话,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话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⒌多媒体出示我和奶奶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感情。

  ⒍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和老师一起评一评:

  ⑴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⑵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邀请几对同桌来读,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三、入境悟情

  ㈠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⒈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⑴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老师边说边用多媒体出示文中插图1和奶奶的话)

  ⑵指名读这句话。

  ⑶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

  ⑷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注意奶奶说话时的表情。

  ⑸小结:奶奶为了我和爸爸十分操劳,才有了这满头白发。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小朋友充分想象,体验“我”当时的情感)

  ⒉体会第二处重点句:

  ⑴多媒体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相关句子: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⑵指名读句子,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体会。

  ⑶指导读好这句话,可加进我说话时的动作,同时体会我的`天真以及我对奶奶的关心。

  ㈡演练整篇对话。

  ⑴小朋友,你们能像刚才一样,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对话演一演吗?

  ⑵先请小朋友分角色在小组里演一演,别忘了加上动作和表情,老师也参与表演。

  ㈢小结:老师边总结,边出示多媒体课件

  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教后反思:

  1、利用多媒体课件优化了课堂教学,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并使教学直观化,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提高了教学效率。

  2、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3、注重情感目标的实现,课标中提出“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本课教学的情感目标正是“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几个。读给同伴听听,告诉他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2.出示自己认为难记的字,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帮助记忆。

  3.学生仔细观察“怎”和“兴”的写法后,按笔顺先在书上描红,而后写在习字本上。

  学生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1)“怎”是上下结构的字,上窄下宽,横画间的距离要韵称。写“心”字底,关键是写好卧钩。

  (2)“兴”是“八”字底,“八”字的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⒋剩下的字,请小朋友看清字形,记住笔顺,然后认认真真地写。每个字都先在书上描红,再在习字本上写两遍。

  三、课外延伸

  1、照例子填空:

  奶奶的头发 (雪白雪白)

  地里的小草( )

  满山的枫叶( )

  晴朗的天空( )

  天上的星星( )

  2、实践活动:小朋友,为了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再那么操劳,不再很早就生出白发,让我们回家后就帮着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吧!并且请小朋友以《我帮××做家务》为题练习说一说,重点说做了一件什么事,怎样做的,有什么感受。

奶奶的白发3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本课拟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两幅课文插图;轻音乐磁带;写字软件;生字卡片等。

  一、激情导入

  1.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相机为“发”正音)

  2.老师: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

  3.指导读好课题。

  二、读中感悟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小朋友听后说说指导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好奇、吭声、怎么、抬起头等。

  4.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画,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画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5.同捉分角色练读对话,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情感。

  6.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好老师一起评一评:

  (1)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2)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邀请几对同桌来读,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三、入境悟情

  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1)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a.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老师边说边出示文中插图1和奶奶的话)

  b.指名读这句话。

  c.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

  d.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注意奶奶说话时的表情。

  e.小结:奶奶为了我和爸爸十分操劳,才有了这满头白发。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小朋友充分想象,体验“我”当时的情感)

  (2)体会第二处重点句:

  a。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相关句子: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b.指名读句子,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体会。

  c.指导读好这句话,可加进我说话时的动作,同时体会我的天真以及我对奶奶的关心。

  2.演练整篇对话。

  (1)小朋友,你们能像刚才一样,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对话演一演吗?

  (2)先请小朋友分角色在小组里演一演,别忘了加上动作和表情,老师也参与表演。

  (3)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棒。师生一起担当评委,并给优胜组颁发奖品。

  3.小结:

  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四、自主识字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几个。读给同伴听听,告诉他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2.出示自己认为难记的字,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帮助记忆。

  3.媒体先后出示“怎”和“兴”的写法,学生仔细观察后,按笔顺先在书上描红,而后写在习字本上。

  4.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学生观察并评价,最后达成共识:

  (1)“怎”是上下结构的字,上窄下宽,横画间的距离要韵称。写“心”字底,关键是写好卧钩。

  (2)“兴”是“八”字底,“八”字的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5.剩下的字,请小朋友看清字形,记住笔顺,然后认认真真地写。每个字都先在书上描红,再在习字本上写两遍。

  五、实践延伸

  小朋友,为了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再那么操劳,不再很早就生出白发,让我们回家后就帮着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吧!并且请小朋友以《我为**做家务》为题,向别人介绍你所做的事。

奶奶的白发4

  课题

  《奶奶的白发》

  课时

  第二课时

  执教

  匡 燕

  日期

  4.15

  教学标知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能力让学生学会在读中感悟,在入情入境的欣赏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积淀语言,并引导学生围绕关键句理清前因后果。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入情入境的欣赏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由己及人,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要点

  预期达成目标

  一、揭题、复习词语:

  1、板书课题:奶奶的白发。指导读好课题。

  2、读词语:

  指着 笑着 抬起 头发

  爸爸 为什么 怎么啦 傻孩子

  二、精读训练:

  第一自然段:

  1、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想我向奶奶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奶奶的白发》 教学设计

  2、 过渡:小孙孙指着奶奶的头说什么呀?

  (1)我的头发黑黑的就是特别特别怎么样?(出示:黑黑的)

  特别特别黑叫黑黑的,哪特别特别红叫什么呀?特别特别绿呢?特别特别亮呢?

  那奶奶的头发是怎么样的呢?(出示:雪白雪白的)

  填空:春天的小草( )

  满山的枫叶( )

  晴朗的天空( )

  (2)指导朗读。

  (3)课文中的我是怎样问的?(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

  ▲好奇?你有什么词意思跟它相近吗?(感到奇怪)

  (4)我跟奶奶的头发差别这样大,难怪我会好奇。现在你们每个同学都是这院子中的小朋友,你能好奇地来问一问这满头白发的奶奶吗?(练读、指名读、齐读)

  第二自然段:

  过渡:小孙孙这么天真好奇的疑问,奶奶怎么回答的?

  1、奶奶指着自己的白发说——

  出示重点句: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板书 一半是你爸爸给的

  一半是你给的

  ▲指导朗读:先试读,再指名读,学生自评。(表情:笑着说)大家学着老奶奶说话的样子试着说说看。

  2、 当我听了奶奶的话后,我怎样啦?(教师示范)

  你们也学着演一演,也来体会体会小作者的心情。

  ▲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下了头,没有说话?他心里会想些什么?使你想起了什么事?

  3、奶奶为了我和爸爸,操碎了心,头发变白了。这里的“一半…一半…”你理解了吗?换词?

  4、填空:奶奶您真 !我 。

  5、师小结:知道了奶奶的头发都是为你和爸爸操心变白的,文中的小孙孙可难受了,低下了头,你呢?让女生做奶奶,男生做我,读读演演。

  6、过渡:奶奶看见心爱的小孙孙心里不好受,好心疼呀,连忙安慰小孙孙说?

  ▲哪位小朋友来当奶奶,安慰小孙孙?(指名读,学生自评。)

  7、过渡:见奶奶又为我操心了,我不禁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

  ▲各位小孙孙们,自己对奶奶说吧。(练说、指名说、学生评价。)

  8、如果你就是课文中的那个小朋友,联系自己的实际,想想为了不让奶奶操心,以后我们该怎么做呢?(小组讨论、指名说。)

  9、过渡:奶奶听了,有什么反应?(抚摸、笑)

  ▲奶奶并没有回答我白发能不能变黑,只是笑了,那她的头发会变黑吗?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

  课文中奶奶和小孙孙一老一少的对话很有趣,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

  1、听课文录音。

  2、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对话分角色演一演:男生——“我”;女生——奶奶;老师——提示语。

  四、总结延伸:

  1、小结:同学们,为了让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再那么操劳,不再很早就生出白发,相信每个小朋友以后都知道该怎么做了。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棉鞋里的阳光》。

  2、相信你们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加强语感的铺垫,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

奶奶的白发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会读本课1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法

  一、激情导课: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指名回答:奶奶、“我”,)他们在一起谈论什么?(奶奶的白发)

  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奶奶的白发》

  预期效果:只要大家积极动脑,乐于倾听,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民主导学:复习字词

  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任务一

  任务呈现: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自主学习: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内容。

  展示交流: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写到了奶奶的白发,请轻轻打开课文读一读,找一找。

  1、生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汇报:雪白雪白(板书)

  (1)指名读词,相机评价。

  (2)指导读词:读这个词,你好像看到了像什么一样的白色?

  你能读出来吗?通过评价激励朗读,体悟词意:很白很白,全白了。

  3、师:奶奶的头发真白呀!那文中“我”的头发呢?

  (1)指名汇报,相机出示:黑黑的。

  (2)通过评价,指导读出黑得发亮的感觉。

  4、引读:“我”的头发——

  奶奶的头发——

  (1)师:这一比呀,我们发现祖孙俩头发的差别真是太大了!难怪文中的“我”觉得很奇怪,想不明白,却又很想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好奇”。(课件显示变色字体)

  (2)有什么让你也觉得好奇的事吗?指名结合生活实际说,师相机引导。

  (3)对这些充满好奇的事儿,我们该怎么办?(交流,小结:不懂就问、仔细观察、看书、上网查资料……)

  (4)文中的小孙孙“我”跟你们一样,对不明白的事儿充满了好奇,谁来学着小孙孙好奇地问一问?(指名读,适时评价,相机指导加上表情、动作等。)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奶奶是怎么说的?

  1、师范读: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一半……。”

  2、听了奶奶的话,你明白了什么?(指名交流)板书:一半……一半……

  3、创设情境:(音乐起)让我们把时光的镜头拉回到三十多年前,那时候,奶奶的头发也是黑黑的。后来,爸爸出生了,奶奶一天天把爸爸抚养长大,煮饭、洗衣、上班、干活,还要操心爸爸的身体和学习、工作和家庭。渐渐地,奶奶的头上有了白发。后来,我又出生了,奶奶又在忙些什么呢?(指名说,适时评价:奶奶真辛苦)

  4、一天天、一年年,奶奶的头发越来越白,最后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怪不得奶奶会说:这白发,一半……,一半……。(引读)

  5、奶奶真了不起,为了两代人的成长操了这么多心,忙白了头发,真辛苦!可奶奶的心里难过吗?(不难过)你能从那个词里读出来?

  (指名回答:笑着说)就请你笑着读一读吧。(再指名读,评价)

  6、虽是辛苦的,却是快乐的,奶奶对爸爸和我的爱是无私的,这恩情比海还要深,比山还要高,这就是“情深似海、恩重如山”。(齐读)

  7、听了奶奶的话,我——,没有——。(引读)

  此时,我低下头,一句话都没有说,我可能在想些什么呢?(引导说话)

  8、看到为爸爸和我忙白了头发的'奶奶,我的心里很难过。奶奶发现了,连忙说:“怎么啦?……?……,奶奶……。”(引读)

  9、此时,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了什么?(1)指名说,评价:多懂事的小孙孙!

  (2)指导朗读,适时评价。(表情,动作等)

  (3)引导齐读: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心疼地说——

  10、时光不会倒流,奶奶的白发也不会再变黑了,但看到小孙孙如此懂事,奶奶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出示: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1)引读

  (2)指名读,适时评价。

  (3)这是充满爱的抚摸,这是洋溢着幸福的笑。让我们一起读:奶奶……,笑了。

  11、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孩子们,你们又想为你们的奶奶做些什么呢?(引导说话,酌情表扬和评价)孩子们,听了你们的诉说,老师不禁想到了我的奶奶,可惜她已经离开了人世。老师真的很羡慕你们还能有好多好多和奶奶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关爱奶奶,不再让奶奶操心,好吗?

  12、分角色朗读,重温爱的故事。

  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这是一个爱的故事。让我们伴着音乐的旋律,再次走进这爱的故事吧!女生读提示语部分,男生读小孙孙的话,老师读奶奶的话。(音乐起,分角色朗读)

  任务二

  任务呈现:孩子们,你们读得真好!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写“指”“半”“怎”。出示生字,指名读自主学习:学生识记字形,分析结构,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和关键笔画。

  展示交流:

  (1)示范写,生书空说笔顺。

  (2)生练习在习字册上写字,师巡视辅导,及时纠正坐姿。

  检测导结:

  目标检测:

  1、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在生字本上书写“指”“半”“怎”。

  结果反馈:同桌互查、互评。

  反思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具设计: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奶奶的白发

  雪白雪白

  一半一半

奶奶的白发6

  一个人,在他年老的时候,都会长出白发,我奶奶也没能例外,她也有了一头的白发,但是这头白发却是我弄出来的。

  奶奶这个人平时广结善缘,从来没什么烦恼,所以到了60多岁了,也还是满头乌发,让邻居的老人羡慕不已。但自从爸爸去了南京以后,奶奶就肩负起了照顾我的重任,她也比平常忙了许多。因为一件事,她失去了那乌黑发亮的头发。

  那是一个平常的早晨,我一睁开眼睛,就感到一阵强烈的头痛,然后就晕倒了。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我已经挂上了水,奶奶还站在我的身旁。

  “奶奶,我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

  “你只是发了一点小烧,很快就会好的。”奶奶安慰我说。

  那天晚上,我迷迷糊糊地听见奶奶和医生说话:“我孙子发了这么高的烧,明天会不会好啊?”

  “会的!”那个医生说道。

  第二天早上,我一大早就醒了,醒来后,我摸了摸头,刚想喊“我退烧了”,却发现有一只手正在握着我的手,是奶奶。她趴在我的床边睡着了。咦,奶奶怎么了,原先的黑发竟然变成了一头银丝!看着奶奶的白发,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痛,奶奶会变成这样,都是为我这几天发的烧和那一天我的'冲动。

  我的逆反心理很强,经常和奶奶辩嘴。有一天,我因为一件小事离家出走了,当然我没胆子走远,其实只是到我一个好朋友家玩,我在他家睡了7天才回来。那些天,奶奶吓坏了,四处找我,后来知道我的行踪了,可我就是不肯回去,她只好干着急。想到了那些不孝的行为,我忍不住失声哭起来。

  就在这时,奶奶醒来了,她用粗糙的大手为我擦去泪水,说:“孙子,乖,要坚强,奶奶这点累算不了什么。你爸爸把你交给我,我就要照顾你,没事的。”

  我停止了哭,但泪水却不断往外流。

  我们赞颂母亲,因为她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赞颂父亲,因为他给了我们爱;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赞颂我们亲爱的爷爷奶奶,因为他们也是在无私的奉献给我们他们全部的爱呀。

奶奶的白发7

  本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教育少年儿童要孝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心。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奶奶的白发是雪白雪白的。第二自然段写的是祖孙两代人围绕“白发”展开的对话。课文叙述简洁,富有情趣,适合朗读。课文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根据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新理念及本课教材、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

  一、图文对照,理解语言

  本课针对课文内容配有两幅插图,插图精美,创设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儿童情趣。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哪一幅图上的内容。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把插图与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引起学生的想象。

  二、小组合作,拓展说话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心。现在的学生都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疼他们,为他们***心,小孙孙们都认为理所当然的,是长辈们应该做的。如何让小朋友体会奶奶的辛苦呢?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奶奶为我们做了哪些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奶奶***劳的事。讨论后,我让学生相互交流,随机点拨,是呀,奶奶为我们***心这么多,头发能不由黑变白吗?这样,本课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扎实地进行朗读训练,体会人物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课文写的是祖孙两代人围绕“白发”展开的对话。指导朗读时,要注意人物说话语气和内心感情的变化。教学设计时,我逐一出示人物的语言,先让学生读一读,想象人物说话的表情和语气,通过读读,评评,再读读,体会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在细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读好全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朗读基本成熟后,我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分角色朗读,同桌相互合作,探究,进一步体会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再让学生找个好伙伴演一演,学生个个兴致勃勃,演得像模像样。

  最后,让学生把尊重长辈的思想感情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布置学生回家后帮助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奶奶的白发8

  《奶奶的白发》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教育少年儿童要孝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文中有一段情节:当“我”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此时的“我”内心思绪万千,课文中没写,需要孩子们去体悟。我觉得如果孩子没有完全理解奶奶的话,没有理解我为什么低下头,那是很难说出真实的心理话的。

  联系生活,理解奶奶说的话的意思。没有任何的铺垫,未必所有的孩子都能理解奶奶说的话中的“一半、一半”的意思,让孩子们读了这句话之后,启发孩子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自己的奶奶是个怎样的人,平时在家是最辛苦的一个人吗?都干些什么?孩子们纷纷举手告诉我自己的奶奶很勤劳,有的说自己的奶奶负责接送他们上学放学,有的说自己的奶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全家人的早餐了,有的说自己的`奶奶包了所有的家务,等等。显然,通过联系生活,已经将孩子们感情的闸门打开了,在他们口中,他们的奶奶和文中的奶奶一样辛苦,一样疼孙子。接着,我总结了一下:是呀,照理说,爸爸已经成家了,奶奶可以彻底休息了,可是奶奶还没闲着,她还在照顾着你们,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话,现在你能体会它的意思了吗?孩子们又读着这句话,陆续举起了手,表达着内心的理解。这次,理解的孩子多了起来,他们知道,奶奶的白发是长期操劳的结果:一部分是为自己的儿子操心,一部分是为小孙子操心。

奶奶的白发9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精读课文,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来体会长辈为后代的成长付出许多艰辛和劳累,懂得从小要孝敬长辈的道理。

  2、学习生字:玩,记忆字形,在比较中明字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正确朗读。(带拼音)

  指着 一半 怎么 说着玩 抬起头 让你操心 还会

  吭声 傻孩子 望着 操心 抚摸

  2、去拼音指读

  3、回忆上节课提出的三个问题。

  (1)出示问题指读。

  (2)表扬善于思考勇于提问的三个同学。

  二、围绕疑问,精读课文。

  (一)奶奶的白发是怎样的`?

  1、学生自由读文,找出有关词语。

  2、出示:雪白雪白。

  A、说说什么叫“雪白雪白”?

  B、读好这个词,强调十分白。

  3、课文中“我”是用什么语气问奶奶呢?

  A、理解“好奇”指很奇怪,很新奇,想知道原因。

  B、出示句子,用好奇的语气读好“我”说的话。

  C、出示画面,为画面配话、(练习背诵)

  (二)奶奶的头发为什么变白呢?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原因。

  2、具体说说我是怎样让奶奶操心。

  3、除了为我操心,奶奶还会谁操心呢?

  出示句子:“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A、指导读句子。

  B、说说奶奶为爸爸操过什么心?

  4、小结:爸爸小时候让奶奶操心,长大后还让奶奶操心。

  她现在又要操孙子的心。所以奶奶的白发变成雪白雪白的了。

  5、出示: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

  A、什么叫“没有吭声”?

  B、“我”为什么低下头,不吭声,心里在想什么?

  C、师:多懂事的孩子,一起读好这句。

  (三)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

  1、出示小作者的话:

  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读出疑问的语气)

  2、讨论说理由。

  3、针对学生分歧引导学生领悟:我们虽然不能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但我们可以使奶奶高兴,快乐,经常保持愉悦的辛勤。

  4、师:如果我是奶奶,你们如何让奶奶高兴呢?

  学生各抒己见。

  5、出示最后两句话: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A、奶奶听了我的话,做了什么?

  B、理解“抚摸”是疼爱地摸着我的头。

  C、读好这一句。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游戏:逗长辈笑。

  (教师扮演奶奶表演为孙女倒水,帮孙女盛饭,刷碗,腰酸腿疼等情节,请学生演孙女(子)如何让奶奶高兴。)

  四、写字指导

  1、分析字形,怎样记忆

  2、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3、反馈学生的书写,进行评议。

  4、口头组词,明字义。

  5、选词练习:星期六 我们一家吃 ( )早饭,就去公园游( )。

  五、作业布置: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奶奶的白发10

  流年辗,花儿凋落了,烟火落幕了,虬枝停止蔓延了……我渐渐长大,然而,那些看着我长大的人却与時渐老。看着她脸上一道道被岁月雕刻下的皱纹,我真想用手去抚平;看着她头上那一根根被岁月染白的发丝,我真想用笔去涂黑,永不褪色……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之际,我回乡下看望了久违的奶奶。刚下车,我心中那股蕴藏已久的喜悦倏地涌上心头。我怀揣着亢奋的心情跑进奶奶的房间,刚要张口叫奶奶,却欲言又止。奶奶躺在床上睡着了,我走到床边,不忍心吵醒奶奶,于是仔细地端详着奶奶慈祥的容颜……

  彼时,奶奶醒了,奶奶的睡意一直很浅,我知道那是小时候带我时烙下的毛病。奶奶睁开那由于岁月的蹉跎而深深凹陷下去的眼睛,嘴角上扬了起来,说:“孙女,我的乖孙女……”,我哽咽地叫了一声:“奶奶!”。随即,奶奶用长满茧子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发,语重心长道到:“我孙女的头发真是又黑又顺,真像奶奶以前的头发……”。我听闻,鼻子立马酸涩了起来,那一瞬,我真想用笔涂黑奶奶的白发。

  奶奶用手牵着我走在那棵伴我走过童年的老榕树下,在奶奶的手心里,我又找回了童年那熟悉的温度。我和奶奶一并在榕树下的一张长满青苔的石凳上坐了下来,奶奶语重心长地为我讲述我的童年时光。我站起来,为奶奶捶背,顷刻间,我发觉奶奶的背远不如以前那样直了。阳光的照射下,奶奶那一头刺眼的白发又走进我的眼帘,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抬起手轻轻的摸着奶奶的`白发,就像小时候奶奶摸我的头发一样。“是啊,奶奶的头发全白喽……”,那一瞬,我真想用笔涂黑奶奶的白发。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犹如蜡烛慢慢燃尽……,我又要回到我那朝夕相处的城市去了。我坐在车上,摇下车窗与奶奶道别,每次离别奶奶总离不开那一声叮嘱:“要好好学习啊,不要和奶奶一样只能当农民。”您显得语无伦次。我的泪水早已充斥着整个眼眶,但我努力不让泪水流下,因为我要把微笑留给您,把快乐留给您,任凭只是参杂着泪水的微笑……

  车渐行渐远,每次离别你总是目送着我们离开,反射镜里我看到了您伛偻的身躯,还有在那风中凌乱了的白发,那一刻,我真想用笔涂黑您的白发!

奶奶的白发11

  《奶奶的白发》这一课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

  上完这节课,觉得在教学生字方面还是上得比较轻松的,学生也能够按着老师的要求认真写字,下面就重点讲讲我对本课生字的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让学生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本节课中,我并不是只由我一个人一味地讲解,而是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分析、选择记忆字形的方法,学生们有的用部件法记生字,有的用猜谜法记生字,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有的用熟字稍作变化记生字等,在满足了他们急于实践的心理渴求的基础上,再让每个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牢固掌握生字的记忆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在识字中表现得积极、热情、独立、自主,他们完全成为识字的主人,整堂课紧凑、有序。这样的识字教学由枯燥变得有趣,由单一变得多样,识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我想,久而久而之,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自主识字的习惯。

  另外,在这教学片段中,我着力启发学生想象,抓住“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启发想象“我”沉默不语的原因,继而想象此时此刻“我”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启发引导,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长辈为后代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艰苦和劳累,我们要孝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的这一道理。

奶奶的白发12

  【原文】

  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奶奶说:“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字词学习】

  字:指、笑、吭、玩、抬

  词:雪白、操心、抚摸

  【重点句子】

  1、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2、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3、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ǒuzhǐyíbànzěnme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抬()高()爸()

  指()亮()爷()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ǒuzhǐyíbànzěnme

  (手指)(一半)(怎么)

  二、比一比,再组词。

  抬(抬高)高(高兴)爸(爸爸)

  指(手指)亮(漂亮)爷(爷爷)

奶奶的白发13

  今天学习《奶奶的白发》这一课。在导入时,我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在娓娓的叙述中,把孩子们带入了情境:夏天到了,院子里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象闪亮的珍珠,向日葵在阳光下张开了笑脸.小花猫躲在树荫下,吐着舌头.奶奶和孙子坐在小院里,一边乘凉,一边说着话,他们在说什么呢?想知道吗?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接着,让孩子们初步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也是本学期训练的重点,所以,在孩子们读了课题后,有的孩子问到了:.为什么奶奶的头发是白的呢?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把问题放在哪里,告诉他们下节课解决.

  今天学习了《奶奶的白发》,回顾这篇课文,有几点感受:

  一、情境教学法。

  用语言描绘情境,有图画再现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心智,启迪他们的思维。因此,在导入时,我采用了讲故事导入的形式,结合插图,用语言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使孩子们有了想迫切了解课文内容的愿望,为后面流利的读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入境悟情。

  这篇课文叙述简洁,富有情趣,一一篇朗读的好材料, 也是一篇思想教育的好材料。

  因此,在第二课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如男女生比赛读,师生读,生生读,在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体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同时,让他们借助插图,回忆自己在所熟悉的生活,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把课堂学习与家庭生活衔接了起来,将生活的经验运用与课堂上, 加深了学生的体验,碰撞了学生的.心灵。孩子们纷纷说出了在家庭中长辈为自己所付出的辛劳,如:生病了还为自己做饭,妈妈不在家时送自己上幼儿园,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陪自己睡觉等等。

  三、演练结合。

  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又分角色表演了课文,大家对从表演者的动作和表情上做了评价,充分发挥了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孩子们在演一演、评一评、说一说中更真切地体会到了长辈对自己的爱,为后面的实践延伸做了铺垫。

  四、实践延伸

  社会是个大课堂,让孩子在生活中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才能让他们学会做人。

  孩子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深刻体会到了长辈为自己所付出的 辛劳。孩子们都明白白发是不能变黑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他们变的健康、快乐 、年轻。在课堂上我们共同指定了孝敬长辈行动指南,孩子们积极喳喳说了二十多条,有陪长辈散步,给长辈捶背,帮长辈叠衣服、、、、、有几个孩子还说到了以前不听长辈的话, 惹他们生气,以后再也不会了。

  行动指南虽然说的很好,但是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我们随时督促和矫正。因此, 本周的日记我就给他们布置的是我为家人、、、、、,本周末将根据收上来的日记和电访进行评比, 评出孝敬之星。

奶奶的白发14

  每天下午放学时,我们学校的校门口就站满了来接孩子的爷爷奶奶们,每当这时我就想起了我的奶奶。

  在我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奶奶因为生病去世了。记得那天妈妈接我回家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伤心地哭。爸爸告诉我奶奶“走了”,虽然那时我还不太懂奶奶“离开”的真正含义,但我似乎感觉到奶奶已经不能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于是,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至今,奶奶离开我们已经快五年了。可我依稀记得奶奶的样子:齐耳的短发、白净的脸庞,嘴唇上方有一颗明显的黑痣,据说那是有福气的`人才会长的。听妈妈说,以前我最喜欢吃街上饭店里的小馄饨,挂念它嫩滑的皮子、可口的菜馅、鲜美的虾米汤,隔三差五就会吵着要奶奶带我去吃。奶奶呢,有求必应,总是二话不说,推着自行车带了我就走。可是,每次奶奶都只买一碗馄饨看着我吃。她总是用塑料的小勺舀起一个馄饨,吹了又吹才慢慢送到我口中。看着我吃得香喷喷的样子,奶奶笑得乐开了花。等我的小肚子吃得撑圆了,她才把碗里剩下的几个吃了。奶奶虽然非常节约,但是对我的爱一点也没有节约!

  如果我的奶奶还在世,我多么希望她也能像其他同学的奶奶一样,在我放学的时候等在校门口接我!奶奶,我好想念您!您在天堂也想念您的孙子我吗?我真想快点长大,当个神奇的魔术师,争取把您再变回来……

奶奶的白发15

  背景介绍:

  新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学科中,语言文字是工具、是载体、是躯壳,而它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则是其本质与灵魂。正如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说道:“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打开教材,股股浓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让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感受着浓浓的人情。《奶奶的白发》就是其中一篇令人心动情往的好课文,它含蓄尽致地表现了老一辈为后辈人所付出的艰辛、劳苦,也不着痕迹地表露了小辈对长辈的尊重、理解、关心。篇幅虽短,却给人以寻绎难尽之感,值得我们有表及里地细细品味。

  教学片段1:“情感的课堂”——走进“奶奶的白发”

  师:为什么我们的头发是黑黑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请小朋友们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寻找答案读一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在朗读过程中,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师:奶奶说的这句话,你能听懂吗?

  生1:奶奶经常为爸爸和我操心,所以头发就慢慢变白了。

  生2:奶奶年纪大了,还要为我们做事,很辛苦,所以头发就越来越白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的奶奶为你和爸爸做了哪些事?操了哪些心呢?

  生1:奶奶把爸爸养大,要工作赚钱给爸爸买吃的、穿的,供爸爸上学,还要教育爸爸。

  生2:爸爸小时候生病了,奶奶会很着急,送爸爸去医院,在旁边陪爸爸。

  生3:奶奶也为我做了很多的事,每天早上给我做早饭,送我上学,中午接我放学,下午又要送我上学放学。

  生4:奶奶还给我缝衣服。

  生5:奶奶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总是给我吃,做什么事都想到我。

  ……

  师:是呀,你们的一举一动,你们的一言一语,你们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奶奶的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们、为你们的父亲变白的。当奶奶说了这句话后,小孙子可难受了,低下了头,没说一句话,这时我在想什么呢?

  生1:我一想到奶奶的头发是为我操心才变白的,我就感到很难过。

  生2:我想起了以前做的许多让奶奶生气的事,觉得自己太不懂事了。

  ……

  点评:学生的生活感受对于课文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的生活体验并非一个问题扔下去就会有丰富的生活联想,完全要靠教师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要引导学生走进情境,说出心里话,道出真情。

  教学片断2:“开放的课堂”——演绎“奶奶的'白发”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奶奶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此时此刻,你想对奶奶说些什么?

  (开头:我就是小孙子,我想对奶奶说:——)

  生1:奶奶操劳了一生,真辛苦啊!

  生2:都是“我”不听话,让奶奶操够了心,今后我要做个听话的孩子。

  ……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动人。从你们天真的述说中,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你们已经长大了,相信奶奶听到你们说的话后一定会很高兴的。课文中奶奶和小孙子一老一少的对话很有趣,让我们再把整篇课文来读一读,看谁的朗读能打动观众。

  (学生在自由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对同学的朗读进行品评,说说同学的朗读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不足)

  师:同学们读得真动听,如果能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就更感人了。文中有两幅插图再现了课文中一部分内容,图上还有什么没画,如果你是一个小画家,你要画一个怎样的画面?先仔细地想一想,然后把你所要画的画面,用你的表演展示给大家看。

  (注意文本的完整性、扩展性。第一次表演后,可以联系课文内容,从人物说话的语气、动作、脸部表情的变化、内心的感情变化等方面来评论,然后进行第二次表演。)

  点评: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注意了文本的完整性、扩展性,利用好文中的插图,图文对照,创造想象,真的做到活化课文的语言,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教学片断3:“交流的课堂”——感激“家人的付出”

  师:除了奶奶,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在关爱着我们,时时为我们操心,你能感受得到吗?

  (虽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他们的回答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生1:我妈妈整天为我操心,因为我的字写得不好,妈妈每天都要耐心地把我作业本上写得不好的字擦掉,让我重写,经常会陪我很长时间。

  生2:我在学校生病不舒服的时候,爸爸不管在哪里,只要一接到我的电话,总是很快地赶到学校,接我去看病。

  生3:我的爷爷很关心我,爷爷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但是每天都来接我放学,风雨无阻。

  生4:我妈妈很为我操心,因为我成绩不好,妈妈把工作辞了,一心来照顾我,辅导我的学习。

  生5:我们只要双休日到爷爷奶奶家,他们一定会做很多好吃的来招待我们。

  ……

  点评:孩子们人小心不小,他们用自己灵动的心去纪录下生活中感动他们的点点滴滴,也许他们说的,现在还做不到,还会继续让很多人为他们操心,但只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他们也会让周围的人像课文中的奶奶一样,“操心并快乐着”。

  简要评析:

  学生情感素养的丰富,思想和情感的发展,需要用同样的思想与情感来滋养与陶冶。阅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语言文字的过程,更是学生领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着的情感的心历过程。

  (一)读读、评评,悟亲情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体会老一辈为后辈付出的操劳,懂得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这种体会与感悟是无法通过讲授与灌输获得的。“新大纲”提出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使自己与文中人物心灵相通,相互融合。所以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通过让学生交流“生活中奶奶是怎样为爸爸和

  我操心的”来激起学生的生活经历,感受奶奶抚养爸爸的艰辛和对我的疼爱,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感悟和内化这份祖孙亲情。

  本课所蕴含的朴实真切的祖孙之情是需要在不断地朗读中感悟、品评与体会,从而融入于学生的生活之中的。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请学生边听边评,说说同学的朗读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不足。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从被评价者转换为评价者,调动学生参与课文教学的主动性,而且使学生在相互评价中更加完善、丰富彼此的情感。例如: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一句话虽然说出了奶奶的白发是因为长期为儿孙操劳的结果,但却没有丝毫责备之意,语句满含风趣,慈祥与宽容。在朗读中,就不能把这句话读成责怪与抱怨的语气。又如,奶奶见我不吭声,又说道:“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这里的“傻孩子”饱含了奶奶对小孙子的疼爱、理解之情,并不是真的说自己的孙子很傻,这种感情的体会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感悟到。读读、评能使情感得到相互补充,从而促使其情感的相互生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把课文给读活了:读出了奶奶对小孙子的疼爱,读出了小孙子知道奶奶的白发是为自己和爸爸操心而来时萌发出的愧疚,最后由愧疚转为对奶奶的关怀,并且希望通过不让奶奶操心,让奶奶的白发变回黑发的美好心愿,文中的形象也随之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此时,浓浓的祖孙亲情已溢满文中的字里行间。

  (二)演演、说说,道真情

  新课程推崇“整合”,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整合,强调“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强调“听、说、读、写”的整合。编演课本剧则可以将这些“整合”得到整合。在这一独特的演绎过程中,学生必须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从而将陶冶人情与社会交往的工具性,完美而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学生充分感悟体会奶奶与小孙子浓浓的祖孙情之后,让学生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学生兴趣高涨,把奶奶慈祥的笑容,痛惜的抚摸以及小孙子天真可爱、懂事乖巧表现得活灵活现。在一句句“奶奶,您辛苦了”,“奶奶,谢谢您”的真挚童言中,我已能感受到学生已把文中的祖孙之情已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最后,在回忆家人对自己的操心后,更加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孩子们一颗颗感恩的心也油然而生。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对来接送自己的爷爷奶奶表现得更有情有义了,不再像过去一样,把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好认为是理所当然而视若无睹,也不再对爷爷奶奶随意地发脾气了,浓浓的祖孙亲情溢满了学生的生活。

  语文教学不仅要育人以知,更要育人以情、育人以魂。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不仅是掌握知识过程,更是感悟语言文字所饱蕴着的真情与美丽的过程,从而在学习语文中,学习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

【奶奶的白发】相关文章:

奶奶的白发02-28

[热门]奶奶的白发15篇02-28

白发的作文07-28

白发亲娘作文04-30

白发的作文[推荐]10-08

拔白发作文02-18

黑发与白发作文12-11

妈妈的白发作文12-11

白发情缘作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