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五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4-03-01 11:26:4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咏史八首·其五原文及赏析

  咏史八首·其五

  左思〔魏晋〕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译文

  晴朗的天空,耀眼的阳光照耀着神州大地。洛阳城皇宫里一排排高耸的建筑,飞檐如同浮云。在一座座高门大院里,居住着许多王侯。自己本来就不是追随帝王以求仕进的人,为什么忽然到这里来游览呢?穿着粗布衣服走出阊阖门去,迈开大步去追赶许由。因都城生活龌龊,所以坭衣高岗,濯足长流,以去尘杂污秽。

  注释

  紫宫:指帝王宫禁。飞宇:飞檐。欻(xū):轻举、急躁鲁莽。被(pī)褐:穿着粗布短袄,喻不慕名利,安于贫贱。阊阖:宫门,泛指京城。许由:传说中的隐士。相传尧让以天下,不受,遁居于颍水之阳箕山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愿闻,洗耳于颍水之滨。事见《庄子·逍遥游》《史记·伯夷列传》。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五首。《咏史八首》写于左思早年,具体写作时间难以断定。仅从诗提供的情况看,大体可以说写在左思入洛阳不久,晋灭吴之前。诗中写到左思在洛阳的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所形成的特有感情。左思是因为他的妹妹左棻被选入宫而举家来到洛阳的。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73年),晋武帝选中级以上文武官员家的处女入宫,次年又选下级文武官员及普通士族家的处女五千人入宫。左思的父亲为殿中侍御史。左思入洛阳的时间,大体可以断定在泰始元年(公元273年)以后。左思来到洛阳,主要是想展示自己的满腹经纶,以期取得仕途上的畅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铺平道路,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左思从谋求仕途所遭遇的种种坎坷、艰难,了解到晋朝的政治腐败,并反映在《咏史八首》诗中。这些诗也不能说是左思居洛阳很久才写成的。诗中有“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其一)句。晋灭东吴,是在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咏史八首》作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以前。

  左思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咏史·其五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咏史》原文、赏析12-18

饮酒·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饮酒·其五原文赏析及翻译12-18

咏史原文及翻译12-18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原文翻译赏析12-18

五美吟·西施原文及赏析02-27

饮酒·其九原文及翻译12-18

绝句原文及赏析12-19

菊花原文及赏析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