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时间:2024-03-03 23:51: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

  刚进广商的时候,我便收到整整一个文件袋的资料,里面有一份是介绍我校图书馆的,上面列出了一个推荐书目的表格,列表的第一项便是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乍一看,这个题目就非常吸引我了。我相信,这个问题肯定可以将千千万万的在校大学生甚至毕业生问得个个哑口无言,包括我在内。刚过了一个学期,我还有足够的时间来重新完善自己这四年大学生活的规划,我不想过一个茫然的、没有目标的、碌碌无为的大学,不想毕业后像众多泛泛之辈一样在人头涌涌的招聘会为了三餐而忙得焦头烂额。因此,我决定利用漫漫寒假的时间,认真地把这本书一字一句的啃下来,进而再完善一下自己的大学规划。

  下面,我就选择给我启发最深刻的几个方面来谈谈吧!

  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是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是的,在现今社会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提高自己全方位的素质和技能。

  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我们的尊重和肯定。在大学期间,我们都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不会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被动的记忆能力已经上升为了主动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是一个合格大学生最最本质的特征!社会所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

  但要注意的是,为了让自己拥有全面、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前提便是需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做到怀疑并不难,但是如果怀疑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渊博的知识,怀疑就将堕落成一种玩世不恭。没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不会凭空产生,就算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也无法将这种能力付诸现实的.工作之中。

  对于教材和其他书籍中的观点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加以学习,不能认为书上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同时,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观点也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要敢于怀疑、善于怀疑。事实上书上的观点或者老师讲授的观点都可能只是学术界对某一个问题的很多种观点中的一个,在这些有争议的观点中做出任何取舍,必须要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过程。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肤浅或者深刻,但是,我觉得大学生有理由让自己更有深度,也有理由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大学生不但应该接受系统的思维训练,具备独立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而且应该用思想的深度来将自己和非大学生区别开来。虽然大学生越来越普遍,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知识精英阶层,如果这个群体的人集体性地淹没在了肤浅,浮躁和低级趣味里,那谁来思考更深刻更宏观的问题呢?要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以下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第一,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

  读大学,必先读大师。“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不但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还能做到文以载道,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是知行统一的典范。听课和听讲座都是一种与大师进行思想对话的重要方式。

  读大学,除了读大师,最重要的便是读图书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四年没有安心在图书馆好好看过几本书,那就绝对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大学。去图书馆借书还需要有个取舍的标准。虽然借一本书并不会浪费我们任何钱,但是浪费的时间可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的。对于那些肤浅的纯粹是炒作的图书最好是敬而远之。而且在图书馆借书不要太过功利,不要以为只有跟考试相关的书籍才值得一看。

  读大学,还要学会“读同学”。“读同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读大师”和“读图书馆”的延伸。读高中的时候每个学生侧重的学科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是,读大学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精力却可能放在截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老师那里获得知识,同学之间的交流自然也就相当于间接地从别的老师那里获得了知识。积少成多,我们也就学到了更多知识。

  二、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刚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真的有点被吓到了!因为这个与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日夜叮嘱的绝对不可以逃课背道而驰。不过当我一点一点看下去之后,发现作者说得很有道理。虽然其中也有作者的一些较片面和偏激的言辞,不过有些地方真的值得我们去仔细斟酌。

  作者列出了逃课的三大理由。

  1,老师水平良莠不齐,很多老师唯一的本事就是误人子弟。有些老师上课的时候只是一字一句地把别人写的书念出来,而且年复一年。大学的围墙纷纷倒下,学术和商业之间的藩篱也轰然倒塌。大学纷纷变成了出售文凭的工厂,大学老师纷纷变成了出卖学术良知的商人。如果你发现你的老师是这样的人,那就赶紧逃课吧,别把宝贵的青春用来记无聊的笔记了。浪费一个笔记本不要紧,但是浪费的光阴却永远也要不回来了。

  2,教学方式陈旧落后,填鸭式教学唯一的作用就是扼杀精英。“填鸭式”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在中国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随着大学扩招而得到了加强。上至清华北大,下至每一所专科院校,无不是老师在台上读讲义,学生在台下做笔记。在课堂之上,老师是绝对的中心,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少之又少。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广商的老师还是做得挺不错的,我们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还是挺多的。

  3,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课程唯一的作用就是浪费青春。作者认为,公共课除了英语、体育和计算机,其他的好像基本上都没什么用。他并不是说必须用就业之类的功利性指标来衡量大学课程的价值,更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光荣、正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当你和几十几百个人同时挤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照本宣科,你是不是能够用这些时间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呢?

  但是要注意的是,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几门公共课倒是要认真对待了。除了公共课之外,专业课同样有很多无聊的课程。不过这些课程是否逃课还要看老师而定:如果老师照本宣科,那当然溜之大吉;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会讲授很多最新的思想和观点,就算教材过时了也是应该认真去听的。不过,在判断一门课程是否有价值的时候不能太过功利,目光不能太短浅。事实上很多目前看来没用的东西以后就会觉得非常有用了。

  三、恋爱:花开堪折方须折

  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人绝对不会是因为跟对方恋爱很有用才跟他一起的,所以,因为恋爱有用或无用而鼓吹或反对大学生恋爱都是一件荒天下之大谬的事情。爱情不是计划出来的,真正的爱情往往是在不经意的瞬间出现的。因为它具体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无从可知,所以爱情不需要任何的计划。有些时候我们真的不能不相信缘分。属于你的,远隔千山万水他都会来到你的身边;而不属于你的,就算站在你的对面,你也未必注意到他的存在。也就如人们所说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见面手难牵”吧。

  所以,感情是不可以勉强的。我们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一些无法预计的事情,还是乖乖地等待缘分的到来吧。

  这本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原有的对大学生活的一些想法和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本书,真的值得一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2

  大学,是一个什么样的憧憬?

  大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大学,成就的是未来

  读大学多读书多思考锻炼能力,学生干部不一定非当不可,不成为兼职学生,学习为主,兼职为副,职业生涯规划现在开始,专业不一定需要对口,有明确的兴趣爱好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管理综合型能力,发掘自己的职业兴趣,“我们为了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总是需要先做很多非常不愿意去做的事,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坚持下来”。

  报考双学位不如自学感兴趣的专业时间多和效率高,大学好坏不重要能力实力才重要,专业是否对口并不重要,要争取在感兴趣的领域精通,专门热门与冷门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自己要成为一个热门的人。

  逃课不是绝对的错,如果你逃课所造成的价值大于你这节课的课堂价值,那么逃课是值得的,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阅读要快、准,能够抓住有用的信息,并且还需要批判性的阅读,多读,多想,多写,多改。

  英语要学,但不用太强求于是否拿到证书,招聘工作并不是大部分都需要有这些证书,能力更重要并且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技能,不需要盲目考证,要结合自身职业规划需要,“我用一麻袋的'钱上大学,换来了一麻袋的证书;毕业了,我想用这一麻袋的证书去换钱,却发现连一个麻袋都买不起”。

  从低层做起,起点低并不代表什么,关键在于起跑后的努力,输在起跑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起跑线上就认输了,让兼职与职业规划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学最重要的是学习而不是挣钱,不要因为已经堵上的70%而无视尚未堵住的30%,就算社会流动的管道只剩下一丝缝隙,也总有机会从这条缝隙中穿越而过,要向眼前的那点光前进。

  “人能一之,己十之;人能十之,己千之”,认定要做的事情,如果别人付出一倍的努力能够做好,而我却不能,那我就付出十倍的努力;如果别人付出十倍的努力能够做好,而我却不能,那我就付出一千倍的努力。

  学会妥协,妥协不等于懦弱,它在某些时候甚至接近于勇敢,妥协不等于认输,暂时的下蹲只是为了将来可以跳得更高,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3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沉入了深思。进入大学也快一年了,可是从未去思考过:进入大学,究竟要做些什么,究竟要学些什么,应该怎么做,才能怎样做才能拥有更多的能力来适应以后激烈的工作竞争。而且这一年似乎都是在蒙混日子,有时候真的感觉好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该往哪走……

  而且,说实话,进入大学后, 相比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然而看书的时间还相对减少了。即使拿起教科书以外的书来翻阅,也很少看什么有营养的书。而这一本书也是经人推荐才去看的。但是给了我无限的感想。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中涉及了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恋爱,人际交往,兼职等一系列关于大学生的事。而这些内容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引导我们如何读大学。并且书中最强调的一点是:大学生一定要有系统分析能力,大学生的思想一定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是作者开篇提出的一个关于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的观点。我很认同作者的这个观点。()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成为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非大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实践专业方面的能力,同样可以达到大学生的标准。大学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思想深度。一个人思想的深度,对这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对主观意识的发展,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和把握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这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对你的思想深度的发展和变化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读大学,我们究竟读什么呢?以下是我看完这本书所得出的结论:

  第一:学会思考。想法决定活法,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大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知识体系构建的黄金期,这个时候的积累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通过思考,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及大学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然后不断去实施。

  第二:学会学习。学历不能代表能力,文凭不能代表水平,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大学时,我经常告诫学弟学妹一定要学会学习,首先把专业知识学好,日本战略管理之父大前研一在《专业—你唯一的生存之道》中也反复强调了专业的重要性;除了学好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如延边大学得天独厚的韩国语学习氛围,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交流等等资源;还要抱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适应大学,学习如何和同学、朋友、老师相处……

  第三: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准!这是我进入公司后最深刻的感悟。大学期间,一些学生过于关注学习成绩,而缺乏社会实践,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操作技能,当遇到问题时,不知如何去解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说,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就。可见,一个人的成功最需要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问题的能力又源自于思考、学习及实践的综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思考、学习,再加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4

  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沉入了深思,《读大学 究竟读什么》读后感。进入大学也快一年了,可是从未去思考过......刚进入大学难免会感觉到一些迷惘,因为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已经被实现了,所以,一时失去航向的我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此时该干什么。《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一本书的书名,我就觉得我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果然......在书里面,作者向读者们概括的说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首先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我很赞同作者的一句话“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因为前者的人格才是独立的,独立的人格理应比一切都更重要”。

  回想我们走过的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我们已经被剥夺了多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啊?现在我们到了大学,虽然我们还不能说是完全摆脱了过去的那种教育模式,但至少在大学里,我们多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我们让中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那就太可惜了!我们就没有资格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并将其有效的付诸实践,不断的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按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要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另外,我们要见微知著。要善于思考身边的那些看上去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另外,作者在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作者身边现实的生活。这些生活在作者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比任何一个权威的案例都更为生动而真实。虽然你可能梦想着成为比尔·盖茨之类的风云人物,但是,你将来更大的可能只是成为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这些平凡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毕业时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然后挤着公交车上下班,接着盼望老板给自己升职、加薪,最后,你在某个恰当的时候选择自主创业“请原谅我无法让你摆脱这种平凡的模式,我所能做的,只是让你在这条平凡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坚实。”所以,如果你也是一名大学生,请读一读这本书吧!也许这本书不一定能改变你什么,但是它却会告诉你一些你并不了解的东西。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5

  当我们在超市里随心所欲地购物时,当我们在饭店里觥筹交错时,当我们成群结队地奔向网吧时,我们是否问过自己的良心:这样做,对自己、对亲友意味着什么。

  世界上有多少事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堕落,明明在午夜梦回时空虚得无以复加,却还是在清晨醒来的时候带上面具开始新一天那自欺欺人的生活。我们能够依赖父母的时日不多了、能够如此单纯平静地生活的时日不多了、能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的时日不多了。当我们收拾行装准备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们的羽翼是否已经丰满,我们是否能够在无垠的天地间自由的飞翔。

  对于每一个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来说,难免会感觉到一些的迷惘。因为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已经被实现了,所以,一时失去航标的我们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于是,在我们刚入学的时候,我的助理班主任就向我推荐了一本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他说,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们的目标会变得明确一些,也可以开始知道自己应该在大学干点什么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把书买了回来,并且细细地把它品尝了一遍。

  书的封面显得比较朴素,而且如果不是我的高中班主任的强力推荐,我想,我看到它的书名就不会去读它,可能因为这样我就会与一本好书失之交臂。这本书还有一个小标题叫"一名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这个标题给了我这样一个感觉:25岁就做了董事长肯定很了不起了,既然他有意出一本书来特地地给大学生忠告,而且还让我们的班主任觉得有必要推荐给我们,那么这些忠告应该句句都是金玉良言了。这就是我对着本书的最初感觉,后来也发现,的却如此。

  这本书比较简要地概括了在大学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想法,而且作者以一个第三者、过来人的角度比较客观地给了大学生一些忠告,对于其中的一切问题我是有比较深的感触的。综观全书,他让我明白了:在大学要尽早地给自己做好定位和规划,为自己将来的就业作好铺垫工作。作者开门见山,向读者们概括的说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首先要学会思考。其实又何止在大学里要学会思考,依我看来,一个不会思考或者一个自以为会思考的人是绝对不会获得成功的。我很赞同作者的一句话"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因为前者的人格才是独立的,独立的人格理应比一切都更重要"。我们已经被迫接受了十二年的'填鸭式教育,已经不知道被剥夺了多少独立思考的空间,现在我们来到了大学,虽然还不能说我们完全脱离了那种教育模式,但最少在大学里,我们多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那么我觉得,我们就没有资格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呢?我觉得第一,我们要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

  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与现实的土壤。按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要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我们要博览群书,充分利用好大学图书馆这个优良的资源。而且我们看书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与本身自己的专业,要多看一些其它方面的书,尽量地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对于我们将来就业也是有好处的。另外,我们要见微知著。每天都有很多小事从我们的身边悄悄溜走,可是,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这些看上去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人生规划的问题。作者认为,每个人毕业以后大致有这么三条路可走:仕途,商界,学术。作者让我明白了,一个成功的人生应该有及时的定位和深思熟虑的规划。首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和长短处。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为自己选择一条合适自己的光明路。最后,我们就应该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培养自己的能里。想做官的就要培养自己有审时度势的能力,要能察言观色、见微知著,否则在官场恐怕很难做出一些不适当的判断。做学术的就应该有开放的胸怀、容忍的气度、自由探索的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秉持理想的坚持不懈。在商场打拼的就应该有灵活多变的思维和善于抓住机会的能力,而且要有足够的勤奋,努力就会有结果,但不一定是好结果。

  能够在读大学之初就读到这本书我觉得是一种幸运,它可以让我少走许多弯路,让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有效"的事情。真的,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6

  这个题目很吸引人,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刚升上大学的大一学生,一直很迷茫,空闲的大学生活是我一度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虽是迫于上交作业,才想起这本书来,但刚一开始读便被吸引。很快地,就把这本书读完了。口语化的语言似与作者面对面谈话,紧贴于现实,描述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现状,并能准确指出问题所在,令人受益匪浅。

  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区别是什么?不仅仅只是一本毕业证那么简单,也并非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书中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学跟技校也就没什么不同了。若大学生只是掌握书上空洞的内容,那大学生的技能可能不如于一名经验丰富的技师。所以,大学生真正要学的是教材上那些知识和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需要的是系统分析的能力。教材上的东西当然要学,但这只是前提和基础,最关键的是还要进行自主性学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得到系统的思维训练。

  大学生有理由让自己让自己更有深度,也有理由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要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第一,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书是良师益友,读大学,必先读大师。大师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不但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知识,还能做到文以载经,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是知行统一的典范。以书会师,延伸自己。而若没有对现实的关注,如果自己的视野只局限于自己的利益范围之内,那他只会被这个社会孤立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我们要善于见微知着,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看上去似乎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在三岔路口,为了避免犹豫不决,尽量少走弯路,一开始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矢志不渝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因此,人生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至关你重要的事情。我们在仔细权衡自己的动机并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之后,再审慎地做出选择。

  书中还提及专业问题,作者认为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劝诫我们:你只是你自己!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如果你行,别人只会肯定你一个人,不会说你们学校的都很行;如果你不行,别人只会对你一个人摇头,不会一棍子将你们专业的人全部打死。所以,请不要以为自己学校有名或者专业热门就自以为是,也不要因为自己学校不好或者专业冷门就灰心意冷。古人云,天道酬勤。天道未必酬一切勤,但是天道绝对只酬勤。换句话说,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只有努力才可能有结果。哪怕你的专业热得发红发紫紫得发黑,你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后才能取得成功。

  读大学,不是在大学里读书的意思。在大学,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来充实自己,读的是有深度的书、社会、大师,学的是知识基础上的、超越技能的系统分析能力。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7

  进入大学,相比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然而看书的时间还相对减少了。即使拿起教科书以外的书来翻阅,也很少看什么有营养的书。对于大学生适合读什么书,自己也感觉很迷茫,最近有人介绍《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虽然书中许多观点与现在人们的思维背道而驰,让许多人难以接受,但我不得不说它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中涉及了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恋爱,人际交往,兼职等一系列关于大学生的事。

  “爱情是永恒的”这一直是文人骚客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此书也涉及到了这一方面。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花开堪折方须折”,“爱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越是寂寞,越要警惕爱情,花开堪折方须折,莫让鲜花败残枝”这其中一句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可以说这两者是处于相对位置的。每一次不管是课堂之上,还是课堂之外,往往同学们都对此讨论的很激烈。大学恋爱真的是可以“快餐式”来形容,他们可以认识几天就拍拖,也可以相处几天就结束。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互不了解的人怎能相处长久呢。我想说的是:恋爱不是寂寞的借口。

  其中书上谈到的逃课问题,作者是这样说的,“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读大学,关键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逃课没有错,但是不要逃错课;英语角绝对不是学英语的地方,为了英语丢了专业,那就舍本逐末了。书中提出了更雷人的观点: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当我看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就开始思考:难道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不逃课、不迟到)都是错误的吗?同时,作者讲到要注意逃课的策略,要逃课,但是不要逃错课。同时,不但要逃课,而且要让老师给高分。很多大学课程唯一的作用就是浪费青春,一定要自主性地学习,不要让老师牵着你的鼻子走。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大学要注重学习的方法,也就是思维模式,我们经过了十多年的学习,一些知识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但是思维方法,分析能力我们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这就是要求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不要一直追求成绩的高低,读死书即使在每年期末都拿到奖学金,即使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以后在用人单位却平凡至极。

  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系统分析的能力,当然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应该培养自己观察力,洞察力,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已经是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了,我们仅仅学习别人的知识,那样只会永远走在别人的后面,永远没有自己的事业。换句话说,创新很关键,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当然这应该是建立在观察力的基础上的,平时就要多想问题,一些细微的小事里面也许蕴藏着大的道理与智慧,学会见微知著。

  大学中的各种证书到社会后也不近有用,过四六级,计算机三级,也许还有许多类似的证书。当然,过四六级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所需,抑或说是必须,但是其他的东西我们能记住多少呢?或许到了社会都会忘记。四六级证书只是一个敲门砖吧,口语应该比书面的东西更重要。计算机,当今社会,应经把它称作是第三只手了把。

  大学里面还有个关注的就是做兼职,找一份业余的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但能锻炼自己,而且可以为家里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也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读大学,就是在读人生,找准自己的方向,培养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学,更需要丰富思想,将思想根植于现实,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我看了这本书后很是感触,将我这个幻想青年拉回了现实,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不要再停留在那幼稚的年代,我们应该感受到压力还有责任。来自社会的压力,还有一份家的责任。大学生读什么究竟读什么,除了专业技能,还有各个方面就是让你适应在社会中如何更快的转换角色。

  读大学要掌握学习能力,思维的方法,系统的逻辑思维才是真正重要的。至于大学里的爱情,有没有无所谓的,因为我们还年轻,有些事情还不懂怎样理智的去处理,尚且爱情是等待来的,不是计划制造就能成功的。大学,看似美好的时光,其实也就不过如此吧,不过一定比工作以后要好,所以还是要好好珍惜即将逝去的大学生活。作文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8

  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些问题: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究竟是什么?读大学,究竟又是读什么?

  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拿起听诊器给病人看病,可是,很多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积累若干年经验以后,也可以成为医生……

  所以,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学跟技校也就没有什么两样了。而且就专业技能而言,大学生肯定还比不过技校生,因为技校厨师专业的学生第一节课可能就要学切菜,而假如大学开设了厨师专业,肯定要用两年时间来研究厨师的社会使命、职业道德、历史演变、阶级属性和学术分类。

  那大学生究竟凭什么区别于技校生并进而区别于一切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张小姐写的关于自己毕业求职经历的文章:

  大学临近毕业,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而我又属于运气最差的那类。

  第一次,有家电器公司通知我面试,出门前打扮得太久,加上路上堵车,结果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工作人员扬起手上一堆报名表对我说:“小姐,你不适合做员工,适合做老总。”

  第二次,我素面朝天地提前来到一家礼仪公司,工作人员摇着头对我说:“注重仪表是对别人的尊重,你在学校没学过吗?”

  几天后,一家英国公司的招聘广告让我重新打起精神。公司对形象没什么要求,我也很准时地到了应聘现场。考官给每个人发了一张试卷,上面只给了一道看起来简单的题目:英国每年买几个高尔夫球。没有其他数据,要求在45分钟内完成。

  看到这个无厘头的题目,我几乎傻眼了。可仔细一想,发现这道题不是要我答出一个确定的数字,而是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

  所谓的“英国买”的数量与市场需求有关,市场需求与人口有关。英国有多少人口,这个我脑子里要有数。可以假设其中最有可能打高尔夫球的50岁至45岁之间有多少人。为了使数据精确,我还在答题纸上写明了如何进行抽样调查。写完步骤后,我再假设这些人当中经常打的有多少人,这些人估计每年要用多少球,其他的人会多久打一次,需要用多少球。这些数字加起来就是英国总的市场需求。最后我写下一组数字,并满意地交了答卷。

  一个月后,我收到这家公司的录用通知。

  张小姐第一次面试因为迟到而失败,第二次又因为仪表而被拒绝。守时和注重仪表都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断定张小姐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我们不应该用做人的标准来作为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

  张小姐第三次面试的时候证明了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实力。那道题目考查的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那么大学生的优势便凸现出来了。张小姐在大学期间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不会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她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被动的记忆能力已经上升为了主动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是一个合格大学生最本质的特征。

  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我们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都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9

  此书一出,横扫大学。我一直好奇,究竟这本书有什么魔力,让那么多大学老师和学生趋之若鹜。于是,我下定决心买下了这本书。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困扰了我整整一年。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内心一片清明。尽管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我不敢苟同,即使我亦有过切身的感受,但它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得文凭,学技术。大学生与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而在于面对问题时,他们是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还是主动分析,独立思考问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们都爱把大学比喻成小型社会。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它是我们进入真正社会的过渡场所。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在读大学的时光里,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让自己充实起来,努力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去实践。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各种适应社会所需的生存能力,为我们的将来奠基,并且,大大减少工作后犯错的概率。

  大学,我们开始面临一些重要的抉择。仕途,商界,学术,走到人生的三岔路口,我们该何去何从?修双学位,考研,留学,找专业对口的工作?人生路该怎样走?逃课,恋爱,勤工俭学,面对大学生活的诸多问题,我们又将如何应对?我想,这本书定能给你合理的答案。比如,许多人对于专业与工作的困惑,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政治,但他最终却从事了与专业毫无干系的商业工作。他说,一个人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并不取决于他所学的专业和所在的学校,而取决于他个人的内在素质。他把每个大学生都放在了社会平等的舞台上,让我们懂得如何将自身条件最优化,以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点:要想成功,就得随时做好各种准备,否则,机遇摆在你面前,你也抓不住。

  成功的道路大多是曲折的,但求职的道路,是有捷径可走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做不谙世事的初生牛犊。职场潜规则,中国社会的潜规则,这些,我们必须理解并积极探索。要想融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又保持自己的原则,出淤泥而不染,就得把自身从本质上脱胎换骨。

  大学之道,每个人都能走出不同的感悟。我很庆幸,在大一时就读了这本书,它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让我明白了大学的意义究竟何在。总的来说,读大学,读的是知识与能力,读的是智商与情商,读的是激情与梦想,若想大学的青春无悔,我们还得构造好自己的蓝图,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0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我把宝贵的时间都献给我的学习和生活,我也不会留下任何遗憾而自责。

  ——题记

  今天的我有点郁闷,有点无聊,有点寂寞,有点空虚,总想找点事来打发时间,所以我就信手拿起一本《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书来读。本以为又是一本说教的,枯燥的书,但后来才发现,这本书并不是我想的那样,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下定决心读完它。

  这本书以朴实,真挚的语言向我们介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读什么,感人肺腑,使我受益匪浅。书中给我的感触是:要养成善于思考,见微知著的习惯。其实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只要留心观察处处都有奇迹发生,文章的主人公就是那种善于思考,留心观察的学者,即使是一个小广告,一则新闻,他都不会放过,仔细观察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一次,宝洁公司推出6款洗发水,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肯定认为没什么奇怪,6款就6款啊!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主人公却提问,为什么宝洁公司不集中精力做一个洗发水品牌?这些品牌之间有什么联系?带着这些疑问,他开始有意识观察宝洁的广告,通过日积月累,他对宝洁的产品很熟悉,日后到宝洁公司面试,他一举成功。其次,我学到“买一送一”的促销思维运用到求职招聘的过程。“买一”就是做到术也有专攻,精通自己的专业,“送一”就是发展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特长作为分卖品免费赠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想起在书上学到了许多,但是在现实中什么也没有学到,不禁鼻子一酸,泪水就这样顺流而下。

  进入番职已有半年多,时间来去匆匆,回忆起失去的青春才猛然想起,自己一直以来都是那样的颓废,1800多个日子已从我的手中溜走,像针线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泪潸潸。想起自己深陷颓废的沼泽地里许久,丧失了生活的.斗志,放弃了奋斗的目标,但是一直都无动于衷,放任自己,任其自流,使自己在颓废中学习,在颓废中生活,在颓废中交友,在网络中沉迷。。虽然知道颓废正一步一步的吞噬自己,但是自己就是不想改变现状,所以搞得自己每天都过行尸走肉的生活!但是自从看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以后,我受益匪浅,给了我阴暗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和光明,让我深深了解到,失去的青春,抱怨也无济于事,为有现在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个个方面的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为自己的青春书写绚丽的一笔。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很快就过去!颓废的日子就要结束,接下来就要整理情绪,收拾心情,制定目标,然后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只要努力过,奋斗过,执着过,我想即使失败了,我也无怨无悔!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1

  九月,一个儿童欢乐喜庆的海洋,一段少年激扬文字的岁月,同时更是一条毕业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人生事业的起跑线,一个起始站。在这个九月的季节里,无数的大学毕业生,或从容,或坚定,或迷茫,或无奈地走出了曾经一度被忽略的校园,走上了他们终究要去的复杂繁华的社会。此后,又将有一批批高中优秀毕业学子怀着神圣期待的心情走进了神往的大学。上届大一的新生迈入了大二的行列,大二学生或许却被冠以了毕业生的头衔。就这样,一切按着自然规律运行着。

  那么我们这群大学生如何才能按照自己的规划顺利运行:去学一个好专业,拿一个优异的成绩,找一份体面地工作,赢得一份甜蜜完美的爱情?暂时抛下这个问题,我先和大家,特别是大学生们一起走进“专为我们写,专写我们”的`经典著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从走近到走进,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而本书作者覃彪喜,却在书的开篇只用了“其实,我是一个大学生”仅9个字,就似乎让读者实现了从观众到主角的地位的转变。当作者进而谈及“当所有的人都不把大学生放在眼里,你不妨用这句话来维护最起码的尊严。进而用一个大学生所应有的标准要求自己,顽强进取,不懈追求,最终成为时代的主导者。”时。我们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的震撼!对,就是这样一句话,这就是当代大学生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这就是大学生的时代精神,祖国的希望所在。然而更令我们庆幸自豪的是现在还远不及“所有人都不把大学生放在眼里”这种恶劣环境,我们更应该有理由相信:顽强进取,奋勇拼搏的我们,理应而且必会成为时代的主导者。

  “草木可以在校园里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得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就是作者这看似伤感话语,却让我们这些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不得不去思考: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关于这个“欲说还休”,说不清却不得不说的问题,此书中作者也给了我们温馨的解答:读大学,必先读大师。读大师就是要向老师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去,并在课前课后尽量抓住与老师交流的每一个机会,不断学习。其次,除了读大师,最重要的便是读图书馆。图书馆是一方圣地,在那里,可以接触到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感受到书香的气质!

  读大学,选对专业,学好本领自然就似乎成了我们重要的“赌资”。我很赞同覃彪喜作者的观点:“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在当代,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肆意侵虐的今天,“一业不专”肯定找不到工作,但“只专一业”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是大学生们,在“专一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专几业”……人生是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我想属于我们的那杯“茶”现在该是苦的时候了。相信吧,苦尽甘来!

  作者说,他给我们讲的这些,只不过是他给我们上的几道菜。而我,也只是点了几道我自己喜欢的小菜,还有许多的美味等待我们一起去品尝!如果我们只吃菜,肯定解决不了我们的饥饿。因此,在菜上来了的同时,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践,从现在起,马上去捕捉自己的“猎物”——适合自己的大学计划,职业设想,人生憧憬。“凡事预则立”。相信自己,不断努力,现在赢在大学,将来赢定一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2

  踏入佛大的校园,体验大学的生活已有大半个学期了。在这个不长不短的日子里,面对学校安排的课程,身为大一新生的我,彷佛什么也没有学到。反而对大学的生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在迷茫中,闲来的时候,我看了这本《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书。也对我在大学的看法有所感悟。

  当初,寒冬腊月,手脚不能屈伸的时候,我想着心中美好的梦想坚持不懈;当初,酷暑难耐,汗流浃背的时候,我为着美好的梦而在题海中争渡。但是,经过高考及填报志愿后,我得知自己进入了佛大。我的心被一股低落的情绪所占据。

  低落的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以师兄为身份的作者向我讲述了他在大学的体会。他面对别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满地都是”的时候,能底气十足地说“我是一个大学生”。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却不能自信地说出这句话。更说不出“我是佛大的学生”这句话。

  无独有偶,在佛大中有许多学生都像我一样有这份自卑感。相信这份自卑感大部分是源于我就读的是佛大,这不上不下的学校。以及我认为自己的未来已经由读什么大学决定这种人生观。随着我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懂得了作为大学生的我要在大学学什么。大学不是技校,我除了能学习一门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一种思维,一种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使我感到了一丝的欣慰。至少,我是和一般的技工有所区别。但仍然不能消除我心中的自卑。

  随着我对这本书的进一步阅读,以及在佛大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我的人生观也许不是正确的,我的这份自卑感也许是庸人自扰。在我看的这本书中列举出大量的例子证明了名牌大学生中也所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作者还道出一个本质:你所就读的大学再有名气,校园再美,硬件设施再齐全……到了毕业的时候,你什么也带不走。也就是说,你唯一可以带走的就是你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东西。从另一个侧面来讲,如果要学习的东西相同,在哪间大学都是一样的。

  我尝试接受作者的观点,改变自己的学习观、人生观。后来我发现,自修的时候,有很多人都是专心致志的.:课余期间,也有很多同学拿出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阅读;佛大的社团活动是那样的丰富充实。每个人都好像相当享受这种生活并期待着未来。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看到的是河滨校区残破的校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自卑感在此生活。

  观点上的改变,使我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佛大。

  此刻,我不得不相信,学习观、人生观、世界观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套用书本的话就是人生观、世界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作者与书本的观点不谋而合,而经过我的亲身体验,我觉得学习观、人生观、世界观影响着人的学习、生存方式,左右人的情绪,决定人的未来。

  因此,我更加觉得人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对于像我一样就读在佛大或类似大学的人来说,面对各名牌大学,我们不必产生自卑感。因为名牌大学毕竟只占少数,而各名牌大学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端正态度,积极地去看待。其实,名牌大学和我们的差别就只是他们基础比我们好一些。而这些差距完全可以通过四年的学习补上。对于一般技校的学生,我们也不能沾沾自喜,看不起别人。同样地,我们与他们的差别只是我们的基础比他们好一点。四年之后谁优谁劣,无人知晓。所以面对他们,我们要端正思想,时刻处于一种紧迫的状态,催自己奋发向上。

  可见,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性,尽管我之前早已定下的人生观因各种原因而根深蒂固,我也尝试着去改变它。通过树立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乐观的人生态度,用积极进取的目光去对待问题,来正确地把握人生,领悟人生的真谛。

  从上文,我得出了正确的人生观对人一生的重要性。而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但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相信通过以往的实践经历早已定格在一个人的心中,要去改变它是多么的困难。虽然人生观难以改变,但是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还是可以的。一个人的态度可能会受一首歌的影响,也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发生转变。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应从态度做起。

  我有一个同学也是考进了佛大,但是他觉得他读的专业太冷门而对他专业的课程吊儿郎当。还经常向我抱怨。正是因为他对自己专业的态度一直处于抗拒消极的态度,所以他感受不到大学的美好。专业冷门,就意味着将来没有前途吗?在我读的这本书中正好持相反的观点。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换另一种眼光、态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其实只要我们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我们反而不难看出就读的专业冷,进入学术圈则更加可以大展身手,冷门专业比热门专业更容易获得成就。况且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也不是和自身的专业对口。

  所以,因为就读一间不太理想的大学,或者因为专业太冷而处于一种消极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端正我们的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端正我们自身的态度做起,我们须做到认真。需要每一件事都认真地去完成。不要因为就读的学校不理想,或专业太冷门而对学业漫不经心,吊儿郎当,甚至处于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这样不但不利于学习生活,还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发展。

  其次,我们还须做到务实。用这本书的说法就是我们要充实地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所选择地去学习。不要以为社团活动安排的满满的就叫充实,也不要以为用所有的时间来学习就是好。脱离实际,盲目学习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乐观和进取也是端正我们态度的一大要素。就如上文所说的,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差距只是他们基础比我们好,读冷门专业比读热门专业更能大展身手。相信以这种乐观、进取的心态去面对读大学,我们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向前迈进。

  这本书,作者以一个师兄的角度,将自己如何去读大学的经验用相当亲切的话语告诉我,结合这几个月来我在佛大的学习生活,我的思想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也使我明白到人生观,人生态度的重要性。而我自身的自卑感也消除了不少。

  用积极上进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指导自己,我们的每一天都有新开始,我们会越发觉得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看了这本书,我的收获相当丰富。我相信它将指导我将来更好地去学习,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3

  今天,读完了覃彪喜先生的书,这位80年代初出生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忠告实在是让很多人折服,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读后感。

  读过一遍,说句实话,书,真的是要读百遍才能领悟其含义的,但是,这一遍却是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如果强把覃彪喜先生的观点硬拉到我的这点感悟中,我未免也显得太过山寨,因为我现在留在脑海中的散在观点实在是难以整合的太好太完整。

  我首先记住的一点是读大学,不能死读圣贤书,生活中就应该有点大学生的样子,不要一出门被别人问道是不是高中生什么的就感觉到年轻真好(这里表示我无限的怨念…),大学读不出气质来是不行的,在公交车上,是不是在闲暇之时思考一些和专业有关的和就业有关的小问题,你注重哪方面,你就应该多往哪方面想想,或者退一万步讲,你现在根本不知道以后到底要干什么,那么,你就可以多观察生活,多找一些和自己专业方面有关的现象,这个年龄,不是说在车上我们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就无比的自豪,当然,没有素质的除外,我们要更进一步的是考虑怎么去对待这种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现象,虽然不是我们能解决的,但是,审时度势的去想一下就好,因为,大学了,思想真的是应该成熟了。

  大学里,覃彪喜先生曾经把逃课问题设置为单独的一条忠告,逃与不逃,他说的很复杂,惭愧的是,我有时候分不清哪些讲师误人子弟,哪些又是有真材实料的,逃课的`选择性也差了很多,以前,即使逃掉了,也不是做有意义的事,现在在我看来,大学生逃课的是两个极端,很会学习的和很不会学习的,浪费时间的课程,分析过的和懒得分析的其实是一个结果,就是不去上课,这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以后,人家是董事,那你,可能就是社会上的小混混。其实逃课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你究竟懂不懂察言观色,你是不是知道老师的性格,是不是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去在不同的课堂上给老师留下不一样的好印象。说到这里就是太深奥了,这点其实对于我们医学生来讲不是很适用,医学真的是多多益善,补充越多越好,所以,尽量不要逃课,也不要再逃课时跑去网上谈情说爱或者是在游戏里厮杀。

  这里牵扯的网络又单独成论,在这里,覃彪喜先生列举了个大网络IT精英短时间内积累的财富(当然,也包括狗曰TX麻花腾的),位居首位的盛大网络的陈天桥积累的百亿财富让人垂涎,他的在线游戏《传奇》相信很多人不陌生,书里指出这些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着超出常人的经济头脑,这是一个层面,但是,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是谁给他们创造了亿万财富,是我们这些网虫!没错,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是养尊处优的大学生!点卡,道具,时装,哪个网吧门口不是贴的满满的,网游害人啊同志们,我们每天都在骂麻花,但是这场看似赌博的战争,受害的是我们大学生,网络是虚拟的,覃先生露骨的说了,你聊天,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最后,甚至和网友见面,开房,上床,得到的是什么,读后感《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读后感》。在网络的世界里,大学生是最容易沉沦的一族,家人离得远了,没有办法管你了,不用自己赚钱,在网络上,你可以是美女,倾国倾城,你可以是帅哥,风流倜傥,你可以腰缠万贯游戏币,你可以和虚拟的人物爱的死去活来,但是现实,你什么也不是。大学生啊!离开网络吧,现实是我们应该处的环境,广交朋友,拓宽人脉,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你可以成为职业的网游手,但是,这就和给别人当小姐的大学生一样,做不过十年的,岁月不饶人啊,谁都希望有个安稳的家。

  在大学的校园里,很多人都是希望和美女恋爱,很多人都是幻想和帅哥牵手,摒弃社会的压力,纯粹的恋爱似乎说的过去,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不是一场外貌战役,一旦话不投机,那么战争双方都会受伤。大学恋爱,和其他的很多事一样是一把双刃剑,爱来爱去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也只能自己把握,缘分天注定,覃彪喜先生当年的阿甘精神给我很大的启发,不要急于恋爱,因为那个人出现的时机可能还未到。

  最后我深有感触的是对于考研的观点,考研,不能不考也不能一味的考(这话怎么那么别扭…),其实就是说因专业不同,因人而异,究竟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你觉得自己的能力怎样,当然能力是建立在正视自己的前提下,不能自卑也不能不谦卑,身边好多同学有的信誓旦旦考研,有的则是想早日工作,其实我说句实话,学医的,特别是临床的,不考研除非你术业有专攻,这个特别的专业,不考研是不容易找到这个专业的工作的。我认为不论家境怎样,考研如果是自己的意愿,那就勇敢的走下去,借来的债迟些再还也没什么的。如果有的同学不喜欢学医学,那么大可试着考别的研究生,太难?但是自己选择的路怎么会觉得厌倦呢?

  说到这里就好了,覃彪喜先生的很多忠告都给我很大的启发,但是,我能说出来的只有这些,因为鄙人实在是能力有限,但是,我认为我的理解,已经可以让自己走一段路了。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4

  在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这前,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究竟读大学要读什么呢?大学已经是一个不同于高中的概念了,我们不能再依赖在父母的身旁,我们来到陌生的城市,没有父母在身旁约束我们,我们更加自由了,也更加放纵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加上经历了艰苦奋斗的三年高中,自己在大一的第一学期确实在迷茫中度过了。整天就是在社团工作,还天真地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很充实,每天都在忙,即使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的是是什么。记得有师兄跟我说我把学习和社团工作粉末倒置了,确实是这样了。没有学习,写作业,那罪恶感还远远比不上没有做好部门的工作。

  记得这本书上有这样的一句话:当大学踏出校门以后,就很难再像大学毕业以前一样读书了,一方面是因为生活奔波,没有足够的心情和时间;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了良好的.学习的学习环境,没有了安静的图书馆和明亮的教室,没有了可以和你一起讨论问题的同学们了,读后感《《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覃彪喜老师的这句话提醒了我。我一直就喜欢把不想做的事延后,告诉自己还有时间,以后再作吧,就是这样的自我安慰,然后就把事情放到要以后再作。覃老师提醒了我,没有那么多的以后了,不能总是这样的角度来想问题的。今天的事情要今天毕,这是小学生都懂的问题啊!就像在看书这方面吧,自己就是不喜欢看书的人,但是太长时间没看书心理又不踏实,自己老是自我安慰地说,别怕啦!现在是打好基础的阶段,先学学其他的,看书的话以后还有的是时间,不仅有以后三年的大学时间,还有毕业后出来工作的时候,看书的时间和机会还多得是,不用着急在这一时。我要好好珍惜四年大学的时间,多看些书,多学点东西。

  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是,它不是一本传统的就教读者怎样成为一个在校好好学习的乖学生。覃老师告诉我们: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是没什么两样。确实是这样的,虽然说我们在大学有四年这么长的时间,但是时间不好好把握也是很快就溜掉的。做为一名大学生了,我们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我们可以跟据自己判断哪些课是有用的,不如英语之类的,我们必须去好好认真的上课,哪些是完全没必要,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做更多对我们有意义的事情,学习更多的。

  能够在读大学之初就读到这本书我觉得是一种幸运,它可令让我学习到不少课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实用性的东西,也让我少走许多弯路,让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些事。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5

  在大二的时候读过这么一本书,我感觉我是不是后悔晚了一年或者更早去读这本书呢,我觉得里面的东西就算不能代表全部人的观点和价值观,但也充分的展示了现在的大学和现在的社会,一些人之常情和糜烂的东西。

  大学本事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但却很多时候都车水鱼龙,纷杂的东西很多,这就是中国教育和中国青少年的思想和其他欧洲一些青少年的思想,我没有崇洋媚外的意思,我只是认为,在中国我们辛辛苦苦读了10几年书,天天在家长和老师的鞭笞下面去学习,很少人是真正的喜欢自己学的东西的。而很多人考上了大学则认为大学是一个可以放松的地方,而天天无所事事,不想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来提高自己。在国外则不是这样的,他们的思想是大学是一个接近于社会的地方,是更要去学习的地方,所以他们大部分都会很认真的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其他的东西。这是我要告诉大家的。

  幽静的校园里一对对情侣亲密的牵手走过,喧闹的网吧中一只只网虫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空荡的教室里总会有孤单苦读的身影,寂静的图书馆中总是座无虚席,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究竟会教会我们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知道,走进大学并不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我们虽然成为了大学生,但还只是复杂多变社会中的一个普通人。如果颓废的`度过四年,一样会被社会抛弃,在走出校门后一无所有,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只有永不懈怠的学习才会无愧于那些逝去的青春,只有目标坚定的努力才会为日后的辉煌奠定基础!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知道,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我们该如何抉择!该怎样规划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大学不是技校,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门专业,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我们不能再拘泥书本,而是要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才会不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与非大学生区别开来,才不愧为一名大学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知道,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不怕专业冷门,只怕学艺不精。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你在这个领域确实学有所成,你就一定能利用你在这个领域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也许我们只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但我们一样可以在学习中了解、喜欢、热爱这个专业,一样可以让它成为你成功的桥梁!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知道,在大学里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不要羡慕他人的富贵,那不过是在父母庇护下昙花一现的幸福,不要盲目的追随他人的步伐,也许考研并不是我们的出路,走自己的路,在不懈的努力中,在孤单的拼搏中,我们终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

  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质,塑造适于自己的性格!

  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度,打造忠于自己的人气!

  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概,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大一的生活也许有些新奇,但我们已懂得四年应如何度过;也许有些忙碌,但我们已懂得在大学应学些什么;也许还不太适应,但我们已懂得应如何对待生活!

  读大学,要读出的内涵很多!让我们在书中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读大学,要读出其中的真谛!让我们在书中读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相关文章:

读是什么作文08-01

我们究竟怎么了作文11-06

读为什么是抚松有感05-12

推荐5到6岁的孩子读什么书11-22

究竟是谁变了作文04-29

读为什么薯条这么迷人有感03-06

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09-08

真正抗癌的方法你究竟知道多少05-01

你的家究竟在哪里作文07-27

读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有感05-17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

  刚进广商的时候,我便收到整整一个文件袋的资料,里面有一份是介绍我校图书馆的,上面列出了一个推荐书目的表格,列表的第一项便是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乍一看,这个题目就非常吸引我了。我相信,这个问题肯定可以将千千万万的在校大学生甚至毕业生问得个个哑口无言,包括我在内。刚过了一个学期,我还有足够的时间来重新完善自己这四年大学生活的规划,我不想过一个茫然的、没有目标的、碌碌无为的大学,不想毕业后像众多泛泛之辈一样在人头涌涌的招聘会为了三餐而忙得焦头烂额。因此,我决定利用漫漫寒假的时间,认真地把这本书一字一句的啃下来,进而再完善一下自己的大学规划。

  下面,我就选择给我启发最深刻的几个方面来谈谈吧!

  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是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是的,在现今社会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提高自己全方位的素质和技能。

  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我们的尊重和肯定。在大学期间,我们都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不会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被动的记忆能力已经上升为了主动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是一个合格大学生最最本质的特征!社会所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

  但要注意的是,为了让自己拥有全面、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前提便是需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做到怀疑并不难,但是如果怀疑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渊博的知识,怀疑就将堕落成一种玩世不恭。没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不会凭空产生,就算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也无法将这种能力付诸现实的.工作之中。

  对于教材和其他书籍中的观点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加以学习,不能认为书上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同时,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观点也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要敢于怀疑、善于怀疑。事实上书上的观点或者老师讲授的观点都可能只是学术界对某一个问题的很多种观点中的一个,在这些有争议的观点中做出任何取舍,必须要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过程。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肤浅或者深刻,但是,我觉得大学生有理由让自己更有深度,也有理由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大学生不但应该接受系统的思维训练,具备独立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而且应该用思想的深度来将自己和非大学生区别开来。虽然大学生越来越普遍,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知识精英阶层,如果这个群体的人集体性地淹没在了肤浅,浮躁和低级趣味里,那谁来思考更深刻更宏观的问题呢?要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以下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第一,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

  读大学,必先读大师。“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不但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还能做到文以载道,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是知行统一的典范。听课和听讲座都是一种与大师进行思想对话的重要方式。

  读大学,除了读大师,最重要的便是读图书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四年没有安心在图书馆好好看过几本书,那就绝对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大学。去图书馆借书还需要有个取舍的标准。虽然借一本书并不会浪费我们任何钱,但是浪费的时间可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的。对于那些肤浅的纯粹是炒作的图书最好是敬而远之。而且在图书馆借书不要太过功利,不要以为只有跟考试相关的书籍才值得一看。

  读大学,还要学会“读同学”。“读同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读大师”和“读图书馆”的延伸。读高中的时候每个学生侧重的学科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是,读大学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精力却可能放在截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老师那里获得知识,同学之间的交流自然也就相当于间接地从别的老师那里获得了知识。积少成多,我们也就学到了更多知识。

  二、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刚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真的有点被吓到了!因为这个与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日夜叮嘱的绝对不可以逃课背道而驰。不过当我一点一点看下去之后,发现作者说得很有道理。虽然其中也有作者的一些较片面和偏激的言辞,不过有些地方真的值得我们去仔细斟酌。

  作者列出了逃课的三大理由。

  1,老师水平良莠不齐,很多老师唯一的本事就是误人子弟。有些老师上课的时候只是一字一句地把别人写的书念出来,而且年复一年。大学的围墙纷纷倒下,学术和商业之间的藩篱也轰然倒塌。大学纷纷变成了出售文凭的工厂,大学老师纷纷变成了出卖学术良知的商人。如果你发现你的老师是这样的人,那就赶紧逃课吧,别把宝贵的青春用来记无聊的笔记了。浪费一个笔记本不要紧,但是浪费的光阴却永远也要不回来了。

  2,教学方式陈旧落后,填鸭式教学唯一的作用就是扼杀精英。“填鸭式”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在中国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随着大学扩招而得到了加强。上至清华北大,下至每一所专科院校,无不是老师在台上读讲义,学生在台下做笔记。在课堂之上,老师是绝对的中心,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少之又少。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广商的老师还是做得挺不错的,我们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还是挺多的。

  3,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课程唯一的作用就是浪费青春。作者认为,公共课除了英语、体育和计算机,其他的好像基本上都没什么用。他并不是说必须用就业之类的功利性指标来衡量大学课程的价值,更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光荣、正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当你和几十几百个人同时挤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照本宣科,你是不是能够用这些时间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呢?

  但是要注意的是,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几门公共课倒是要认真对待了。除了公共课之外,专业课同样有很多无聊的课程。不过这些课程是否逃课还要看老师而定:如果老师照本宣科,那当然溜之大吉;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会讲授很多最新的思想和观点,就算教材过时了也是应该认真去听的。不过,在判断一门课程是否有价值的时候不能太过功利,目光不能太短浅。事实上很多目前看来没用的东西以后就会觉得非常有用了。

  三、恋爱:花开堪折方须折

  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人绝对不会是因为跟对方恋爱很有用才跟他一起的,所以,因为恋爱有用或无用而鼓吹或反对大学生恋爱都是一件荒天下之大谬的事情。爱情不是计划出来的,真正的爱情往往是在不经意的瞬间出现的。因为它具体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无从可知,所以爱情不需要任何的计划。有些时候我们真的不能不相信缘分。属于你的,远隔千山万水他都会来到你的身边;而不属于你的,就算站在你的对面,你也未必注意到他的存在。也就如人们所说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见面手难牵”吧。

  所以,感情是不可以勉强的。我们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一些无法预计的事情,还是乖乖地等待缘分的到来吧。

  这本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原有的对大学生活的一些想法和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本书,真的值得一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2

  大学,是一个什么样的憧憬?

  大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大学,成就的是未来

  读大学多读书多思考锻炼能力,学生干部不一定非当不可,不成为兼职学生,学习为主,兼职为副,职业生涯规划现在开始,专业不一定需要对口,有明确的兴趣爱好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管理综合型能力,发掘自己的职业兴趣,“我们为了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总是需要先做很多非常不愿意去做的事,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坚持下来”。

  报考双学位不如自学感兴趣的专业时间多和效率高,大学好坏不重要能力实力才重要,专业是否对口并不重要,要争取在感兴趣的领域精通,专门热门与冷门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自己要成为一个热门的人。

  逃课不是绝对的错,如果你逃课所造成的价值大于你这节课的课堂价值,那么逃课是值得的,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阅读要快、准,能够抓住有用的信息,并且还需要批判性的阅读,多读,多想,多写,多改。

  英语要学,但不用太强求于是否拿到证书,招聘工作并不是大部分都需要有这些证书,能力更重要并且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技能,不需要盲目考证,要结合自身职业规划需要,“我用一麻袋的'钱上大学,换来了一麻袋的证书;毕业了,我想用这一麻袋的证书去换钱,却发现连一个麻袋都买不起”。

  从低层做起,起点低并不代表什么,关键在于起跑后的努力,输在起跑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起跑线上就认输了,让兼职与职业规划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学最重要的是学习而不是挣钱,不要因为已经堵上的70%而无视尚未堵住的30%,就算社会流动的管道只剩下一丝缝隙,也总有机会从这条缝隙中穿越而过,要向眼前的那点光前进。

  “人能一之,己十之;人能十之,己千之”,认定要做的事情,如果别人付出一倍的努力能够做好,而我却不能,那我就付出十倍的努力;如果别人付出十倍的努力能够做好,而我却不能,那我就付出一千倍的努力。

  学会妥协,妥协不等于懦弱,它在某些时候甚至接近于勇敢,妥协不等于认输,暂时的下蹲只是为了将来可以跳得更高,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3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沉入了深思。进入大学也快一年了,可是从未去思考过:进入大学,究竟要做些什么,究竟要学些什么,应该怎么做,才能怎样做才能拥有更多的能力来适应以后激烈的工作竞争。而且这一年似乎都是在蒙混日子,有时候真的感觉好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该往哪走……

  而且,说实话,进入大学后, 相比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然而看书的时间还相对减少了。即使拿起教科书以外的书来翻阅,也很少看什么有营养的书。而这一本书也是经人推荐才去看的。但是给了我无限的感想。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中涉及了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恋爱,人际交往,兼职等一系列关于大学生的事。而这些内容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引导我们如何读大学。并且书中最强调的一点是:大学生一定要有系统分析能力,大学生的思想一定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是作者开篇提出的一个关于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的观点。我很认同作者的这个观点。()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成为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非大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实践专业方面的能力,同样可以达到大学生的标准。大学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思想深度。一个人思想的深度,对这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对主观意识的发展,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和把握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这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对你的思想深度的发展和变化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读大学,我们究竟读什么呢?以下是我看完这本书所得出的结论:

  第一:学会思考。想法决定活法,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大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知识体系构建的黄金期,这个时候的积累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通过思考,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及大学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然后不断去实施。

  第二:学会学习。学历不能代表能力,文凭不能代表水平,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大学时,我经常告诫学弟学妹一定要学会学习,首先把专业知识学好,日本战略管理之父大前研一在《专业—你唯一的生存之道》中也反复强调了专业的重要性;除了学好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如延边大学得天独厚的韩国语学习氛围,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交流等等资源;还要抱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适应大学,学习如何和同学、朋友、老师相处……

  第三: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准!这是我进入公司后最深刻的感悟。大学期间,一些学生过于关注学习成绩,而缺乏社会实践,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操作技能,当遇到问题时,不知如何去解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说,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就。可见,一个人的成功最需要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问题的能力又源自于思考、学习及实践的综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思考、学习,再加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4

  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沉入了深思,《读大学 究竟读什么》读后感。进入大学也快一年了,可是从未去思考过......刚进入大学难免会感觉到一些迷惘,因为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已经被实现了,所以,一时失去航向的我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此时该干什么。《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一本书的书名,我就觉得我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果然......在书里面,作者向读者们概括的说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首先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我很赞同作者的一句话“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因为前者的人格才是独立的,独立的人格理应比一切都更重要”。

  回想我们走过的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我们已经被剥夺了多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啊?现在我们到了大学,虽然我们还不能说是完全摆脱了过去的那种教育模式,但至少在大学里,我们多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我们让中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那就太可惜了!我们就没有资格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并将其有效的付诸实践,不断的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按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要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另外,我们要见微知著。要善于思考身边的那些看上去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另外,作者在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作者身边现实的生活。这些生活在作者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比任何一个权威的案例都更为生动而真实。虽然你可能梦想着成为比尔·盖茨之类的风云人物,但是,你将来更大的可能只是成为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这些平凡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毕业时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然后挤着公交车上下班,接着盼望老板给自己升职、加薪,最后,你在某个恰当的时候选择自主创业“请原谅我无法让你摆脱这种平凡的模式,我所能做的,只是让你在这条平凡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坚实。”所以,如果你也是一名大学生,请读一读这本书吧!也许这本书不一定能改变你什么,但是它却会告诉你一些你并不了解的东西。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5

  当我们在超市里随心所欲地购物时,当我们在饭店里觥筹交错时,当我们成群结队地奔向网吧时,我们是否问过自己的良心:这样做,对自己、对亲友意味着什么。

  世界上有多少事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堕落,明明在午夜梦回时空虚得无以复加,却还是在清晨醒来的时候带上面具开始新一天那自欺欺人的生活。我们能够依赖父母的时日不多了、能够如此单纯平静地生活的时日不多了、能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的时日不多了。当我们收拾行装准备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们的羽翼是否已经丰满,我们是否能够在无垠的天地间自由的飞翔。

  对于每一个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来说,难免会感觉到一些的迷惘。因为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已经被实现了,所以,一时失去航标的我们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于是,在我们刚入学的时候,我的助理班主任就向我推荐了一本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他说,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们的目标会变得明确一些,也可以开始知道自己应该在大学干点什么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把书买了回来,并且细细地把它品尝了一遍。

  书的封面显得比较朴素,而且如果不是我的高中班主任的强力推荐,我想,我看到它的书名就不会去读它,可能因为这样我就会与一本好书失之交臂。这本书还有一个小标题叫"一名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这个标题给了我这样一个感觉:25岁就做了董事长肯定很了不起了,既然他有意出一本书来特地地给大学生忠告,而且还让我们的班主任觉得有必要推荐给我们,那么这些忠告应该句句都是金玉良言了。这就是我对着本书的最初感觉,后来也发现,的却如此。

  这本书比较简要地概括了在大学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想法,而且作者以一个第三者、过来人的角度比较客观地给了大学生一些忠告,对于其中的一切问题我是有比较深的感触的。综观全书,他让我明白了:在大学要尽早地给自己做好定位和规划,为自己将来的就业作好铺垫工作。作者开门见山,向读者们概括的说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首先要学会思考。其实又何止在大学里要学会思考,依我看来,一个不会思考或者一个自以为会思考的人是绝对不会获得成功的。我很赞同作者的一句话"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因为前者的人格才是独立的,独立的人格理应比一切都更重要"。我们已经被迫接受了十二年的'填鸭式教育,已经不知道被剥夺了多少独立思考的空间,现在我们来到了大学,虽然还不能说我们完全脱离了那种教育模式,但最少在大学里,我们多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那么我觉得,我们就没有资格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呢?我觉得第一,我们要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

  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与现实的土壤。按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要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我们要博览群书,充分利用好大学图书馆这个优良的资源。而且我们看书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与本身自己的专业,要多看一些其它方面的书,尽量地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对于我们将来就业也是有好处的。另外,我们要见微知著。每天都有很多小事从我们的身边悄悄溜走,可是,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这些看上去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人生规划的问题。作者认为,每个人毕业以后大致有这么三条路可走:仕途,商界,学术。作者让我明白了,一个成功的人生应该有及时的定位和深思熟虑的规划。首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和长短处。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为自己选择一条合适自己的光明路。最后,我们就应该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培养自己的能里。想做官的就要培养自己有审时度势的能力,要能察言观色、见微知著,否则在官场恐怕很难做出一些不适当的判断。做学术的就应该有开放的胸怀、容忍的气度、自由探索的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秉持理想的坚持不懈。在商场打拼的就应该有灵活多变的思维和善于抓住机会的能力,而且要有足够的勤奋,努力就会有结果,但不一定是好结果。

  能够在读大学之初就读到这本书我觉得是一种幸运,它可以让我少走许多弯路,让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有效"的事情。真的,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6

  这个题目很吸引人,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刚升上大学的大一学生,一直很迷茫,空闲的大学生活是我一度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虽是迫于上交作业,才想起这本书来,但刚一开始读便被吸引。很快地,就把这本书读完了。口语化的语言似与作者面对面谈话,紧贴于现实,描述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现状,并能准确指出问题所在,令人受益匪浅。

  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区别是什么?不仅仅只是一本毕业证那么简单,也并非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书中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学跟技校也就没什么不同了。若大学生只是掌握书上空洞的内容,那大学生的技能可能不如于一名经验丰富的技师。所以,大学生真正要学的是教材上那些知识和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需要的是系统分析的能力。教材上的东西当然要学,但这只是前提和基础,最关键的是还要进行自主性学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得到系统的思维训练。

  大学生有理由让自己让自己更有深度,也有理由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要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第一,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书是良师益友,读大学,必先读大师。大师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不但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知识,还能做到文以载经,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是知行统一的典范。以书会师,延伸自己。而若没有对现实的关注,如果自己的视野只局限于自己的利益范围之内,那他只会被这个社会孤立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我们要善于见微知着,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看上去似乎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在三岔路口,为了避免犹豫不决,尽量少走弯路,一开始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矢志不渝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因此,人生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至关你重要的事情。我们在仔细权衡自己的动机并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之后,再审慎地做出选择。

  书中还提及专业问题,作者认为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劝诫我们:你只是你自己!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如果你行,别人只会肯定你一个人,不会说你们学校的都很行;如果你不行,别人只会对你一个人摇头,不会一棍子将你们专业的人全部打死。所以,请不要以为自己学校有名或者专业热门就自以为是,也不要因为自己学校不好或者专业冷门就灰心意冷。古人云,天道酬勤。天道未必酬一切勤,但是天道绝对只酬勤。换句话说,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只有努力才可能有结果。哪怕你的专业热得发红发紫紫得发黑,你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后才能取得成功。

  读大学,不是在大学里读书的意思。在大学,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来充实自己,读的是有深度的书、社会、大师,学的是知识基础上的、超越技能的系统分析能力。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7

  进入大学,相比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然而看书的时间还相对减少了。即使拿起教科书以外的书来翻阅,也很少看什么有营养的书。对于大学生适合读什么书,自己也感觉很迷茫,最近有人介绍《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虽然书中许多观点与现在人们的思维背道而驰,让许多人难以接受,但我不得不说它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中涉及了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恋爱,人际交往,兼职等一系列关于大学生的事。

  “爱情是永恒的”这一直是文人骚客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此书也涉及到了这一方面。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花开堪折方须折”,“爱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越是寂寞,越要警惕爱情,花开堪折方须折,莫让鲜花败残枝”这其中一句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可以说这两者是处于相对位置的。每一次不管是课堂之上,还是课堂之外,往往同学们都对此讨论的很激烈。大学恋爱真的是可以“快餐式”来形容,他们可以认识几天就拍拖,也可以相处几天就结束。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互不了解的人怎能相处长久呢。我想说的是:恋爱不是寂寞的借口。

  其中书上谈到的逃课问题,作者是这样说的,“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读大学,关键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逃课没有错,但是不要逃错课;英语角绝对不是学英语的地方,为了英语丢了专业,那就舍本逐末了。书中提出了更雷人的观点: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当我看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就开始思考:难道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不逃课、不迟到)都是错误的吗?同时,作者讲到要注意逃课的策略,要逃课,但是不要逃错课。同时,不但要逃课,而且要让老师给高分。很多大学课程唯一的作用就是浪费青春,一定要自主性地学习,不要让老师牵着你的鼻子走。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大学要注重学习的方法,也就是思维模式,我们经过了十多年的学习,一些知识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但是思维方法,分析能力我们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这就是要求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不要一直追求成绩的高低,读死书即使在每年期末都拿到奖学金,即使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以后在用人单位却平凡至极。

  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系统分析的能力,当然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应该培养自己观察力,洞察力,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已经是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了,我们仅仅学习别人的知识,那样只会永远走在别人的后面,永远没有自己的事业。换句话说,创新很关键,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当然这应该是建立在观察力的基础上的,平时就要多想问题,一些细微的小事里面也许蕴藏着大的道理与智慧,学会见微知著。

  大学中的各种证书到社会后也不近有用,过四六级,计算机三级,也许还有许多类似的证书。当然,过四六级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所需,抑或说是必须,但是其他的东西我们能记住多少呢?或许到了社会都会忘记。四六级证书只是一个敲门砖吧,口语应该比书面的东西更重要。计算机,当今社会,应经把它称作是第三只手了把。

  大学里面还有个关注的就是做兼职,找一份业余的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但能锻炼自己,而且可以为家里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也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读大学,就是在读人生,找准自己的方向,培养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学,更需要丰富思想,将思想根植于现实,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我看了这本书后很是感触,将我这个幻想青年拉回了现实,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不要再停留在那幼稚的年代,我们应该感受到压力还有责任。来自社会的压力,还有一份家的责任。大学生读什么究竟读什么,除了专业技能,还有各个方面就是让你适应在社会中如何更快的转换角色。

  读大学要掌握学习能力,思维的方法,系统的逻辑思维才是真正重要的。至于大学里的爱情,有没有无所谓的,因为我们还年轻,有些事情还不懂怎样理智的去处理,尚且爱情是等待来的,不是计划制造就能成功的。大学,看似美好的时光,其实也就不过如此吧,不过一定比工作以后要好,所以还是要好好珍惜即将逝去的大学生活。作文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8

  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些问题: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究竟是什么?读大学,究竟又是读什么?

  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拿起听诊器给病人看病,可是,很多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积累若干年经验以后,也可以成为医生……

  所以,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学跟技校也就没有什么两样了。而且就专业技能而言,大学生肯定还比不过技校生,因为技校厨师专业的学生第一节课可能就要学切菜,而假如大学开设了厨师专业,肯定要用两年时间来研究厨师的社会使命、职业道德、历史演变、阶级属性和学术分类。

  那大学生究竟凭什么区别于技校生并进而区别于一切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张小姐写的关于自己毕业求职经历的文章:

  大学临近毕业,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而我又属于运气最差的那类。

  第一次,有家电器公司通知我面试,出门前打扮得太久,加上路上堵车,结果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工作人员扬起手上一堆报名表对我说:“小姐,你不适合做员工,适合做老总。”

  第二次,我素面朝天地提前来到一家礼仪公司,工作人员摇着头对我说:“注重仪表是对别人的尊重,你在学校没学过吗?”

  几天后,一家英国公司的招聘广告让我重新打起精神。公司对形象没什么要求,我也很准时地到了应聘现场。考官给每个人发了一张试卷,上面只给了一道看起来简单的题目:英国每年买几个高尔夫球。没有其他数据,要求在45分钟内完成。

  看到这个无厘头的题目,我几乎傻眼了。可仔细一想,发现这道题不是要我答出一个确定的数字,而是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

  所谓的“英国买”的数量与市场需求有关,市场需求与人口有关。英国有多少人口,这个我脑子里要有数。可以假设其中最有可能打高尔夫球的50岁至45岁之间有多少人。为了使数据精确,我还在答题纸上写明了如何进行抽样调查。写完步骤后,我再假设这些人当中经常打的有多少人,这些人估计每年要用多少球,其他的人会多久打一次,需要用多少球。这些数字加起来就是英国总的市场需求。最后我写下一组数字,并满意地交了答卷。

  一个月后,我收到这家公司的录用通知。

  张小姐第一次面试因为迟到而失败,第二次又因为仪表而被拒绝。守时和注重仪表都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断定张小姐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我们不应该用做人的标准来作为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

  张小姐第三次面试的时候证明了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实力。那道题目考查的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那么大学生的优势便凸现出来了。张小姐在大学期间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不会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她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被动的记忆能力已经上升为了主动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是一个合格大学生最本质的特征。

  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我们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都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9

  此书一出,横扫大学。我一直好奇,究竟这本书有什么魔力,让那么多大学老师和学生趋之若鹜。于是,我下定决心买下了这本书。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困扰了我整整一年。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内心一片清明。尽管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我不敢苟同,即使我亦有过切身的感受,但它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得文凭,学技术。大学生与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而在于面对问题时,他们是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还是主动分析,独立思考问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们都爱把大学比喻成小型社会。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它是我们进入真正社会的过渡场所。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在读大学的时光里,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让自己充实起来,努力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去实践。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各种适应社会所需的生存能力,为我们的将来奠基,并且,大大减少工作后犯错的概率。

  大学,我们开始面临一些重要的抉择。仕途,商界,学术,走到人生的三岔路口,我们该何去何从?修双学位,考研,留学,找专业对口的工作?人生路该怎样走?逃课,恋爱,勤工俭学,面对大学生活的诸多问题,我们又将如何应对?我想,这本书定能给你合理的答案。比如,许多人对于专业与工作的困惑,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政治,但他最终却从事了与专业毫无干系的商业工作。他说,一个人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并不取决于他所学的专业和所在的学校,而取决于他个人的内在素质。他把每个大学生都放在了社会平等的舞台上,让我们懂得如何将自身条件最优化,以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点:要想成功,就得随时做好各种准备,否则,机遇摆在你面前,你也抓不住。

  成功的道路大多是曲折的,但求职的道路,是有捷径可走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做不谙世事的初生牛犊。职场潜规则,中国社会的潜规则,这些,我们必须理解并积极探索。要想融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又保持自己的原则,出淤泥而不染,就得把自身从本质上脱胎换骨。

  大学之道,每个人都能走出不同的感悟。我很庆幸,在大一时就读了这本书,它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让我明白了大学的意义究竟何在。总的来说,读大学,读的是知识与能力,读的是智商与情商,读的是激情与梦想,若想大学的青春无悔,我们还得构造好自己的蓝图,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0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我把宝贵的时间都献给我的学习和生活,我也不会留下任何遗憾而自责。

  ——题记

  今天的我有点郁闷,有点无聊,有点寂寞,有点空虚,总想找点事来打发时间,所以我就信手拿起一本《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书来读。本以为又是一本说教的,枯燥的书,但后来才发现,这本书并不是我想的那样,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下定决心读完它。

  这本书以朴实,真挚的语言向我们介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读什么,感人肺腑,使我受益匪浅。书中给我的感触是:要养成善于思考,见微知著的习惯。其实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只要留心观察处处都有奇迹发生,文章的主人公就是那种善于思考,留心观察的学者,即使是一个小广告,一则新闻,他都不会放过,仔细观察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一次,宝洁公司推出6款洗发水,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肯定认为没什么奇怪,6款就6款啊!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主人公却提问,为什么宝洁公司不集中精力做一个洗发水品牌?这些品牌之间有什么联系?带着这些疑问,他开始有意识观察宝洁的广告,通过日积月累,他对宝洁的产品很熟悉,日后到宝洁公司面试,他一举成功。其次,我学到“买一送一”的促销思维运用到求职招聘的过程。“买一”就是做到术也有专攻,精通自己的专业,“送一”就是发展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特长作为分卖品免费赠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想起在书上学到了许多,但是在现实中什么也没有学到,不禁鼻子一酸,泪水就这样顺流而下。

  进入番职已有半年多,时间来去匆匆,回忆起失去的青春才猛然想起,自己一直以来都是那样的颓废,1800多个日子已从我的手中溜走,像针线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泪潸潸。想起自己深陷颓废的沼泽地里许久,丧失了生活的.斗志,放弃了奋斗的目标,但是一直都无动于衷,放任自己,任其自流,使自己在颓废中学习,在颓废中生活,在颓废中交友,在网络中沉迷。。虽然知道颓废正一步一步的吞噬自己,但是自己就是不想改变现状,所以搞得自己每天都过行尸走肉的生活!但是自从看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以后,我受益匪浅,给了我阴暗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和光明,让我深深了解到,失去的青春,抱怨也无济于事,为有现在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个个方面的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为自己的青春书写绚丽的一笔。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很快就过去!颓废的日子就要结束,接下来就要整理情绪,收拾心情,制定目标,然后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只要努力过,奋斗过,执着过,我想即使失败了,我也无怨无悔!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1

  九月,一个儿童欢乐喜庆的海洋,一段少年激扬文字的岁月,同时更是一条毕业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人生事业的起跑线,一个起始站。在这个九月的季节里,无数的大学毕业生,或从容,或坚定,或迷茫,或无奈地走出了曾经一度被忽略的校园,走上了他们终究要去的复杂繁华的社会。此后,又将有一批批高中优秀毕业学子怀着神圣期待的心情走进了神往的大学。上届大一的新生迈入了大二的行列,大二学生或许却被冠以了毕业生的头衔。就这样,一切按着自然规律运行着。

  那么我们这群大学生如何才能按照自己的规划顺利运行:去学一个好专业,拿一个优异的成绩,找一份体面地工作,赢得一份甜蜜完美的爱情?暂时抛下这个问题,我先和大家,特别是大学生们一起走进“专为我们写,专写我们”的`经典著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从走近到走进,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而本书作者覃彪喜,却在书的开篇只用了“其实,我是一个大学生”仅9个字,就似乎让读者实现了从观众到主角的地位的转变。当作者进而谈及“当所有的人都不把大学生放在眼里,你不妨用这句话来维护最起码的尊严。进而用一个大学生所应有的标准要求自己,顽强进取,不懈追求,最终成为时代的主导者。”时。我们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的震撼!对,就是这样一句话,这就是当代大学生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这就是大学生的时代精神,祖国的希望所在。然而更令我们庆幸自豪的是现在还远不及“所有人都不把大学生放在眼里”这种恶劣环境,我们更应该有理由相信:顽强进取,奋勇拼搏的我们,理应而且必会成为时代的主导者。

  “草木可以在校园里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得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就是作者这看似伤感话语,却让我们这些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不得不去思考: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关于这个“欲说还休”,说不清却不得不说的问题,此书中作者也给了我们温馨的解答:读大学,必先读大师。读大师就是要向老师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去,并在课前课后尽量抓住与老师交流的每一个机会,不断学习。其次,除了读大师,最重要的便是读图书馆。图书馆是一方圣地,在那里,可以接触到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感受到书香的气质!

  读大学,选对专业,学好本领自然就似乎成了我们重要的“赌资”。我很赞同覃彪喜作者的观点:“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在当代,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肆意侵虐的今天,“一业不专”肯定找不到工作,但“只专一业”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是大学生们,在“专一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专几业”……人生是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我想属于我们的那杯“茶”现在该是苦的时候了。相信吧,苦尽甘来!

  作者说,他给我们讲的这些,只不过是他给我们上的几道菜。而我,也只是点了几道我自己喜欢的小菜,还有许多的美味等待我们一起去品尝!如果我们只吃菜,肯定解决不了我们的饥饿。因此,在菜上来了的同时,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践,从现在起,马上去捕捉自己的“猎物”——适合自己的大学计划,职业设想,人生憧憬。“凡事预则立”。相信自己,不断努力,现在赢在大学,将来赢定一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2

  踏入佛大的校园,体验大学的生活已有大半个学期了。在这个不长不短的日子里,面对学校安排的课程,身为大一新生的我,彷佛什么也没有学到。反而对大学的生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在迷茫中,闲来的时候,我看了这本《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书。也对我在大学的看法有所感悟。

  当初,寒冬腊月,手脚不能屈伸的时候,我想着心中美好的梦想坚持不懈;当初,酷暑难耐,汗流浃背的时候,我为着美好的梦而在题海中争渡。但是,经过高考及填报志愿后,我得知自己进入了佛大。我的心被一股低落的情绪所占据。

  低落的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以师兄为身份的作者向我讲述了他在大学的体会。他面对别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满地都是”的时候,能底气十足地说“我是一个大学生”。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却不能自信地说出这句话。更说不出“我是佛大的学生”这句话。

  无独有偶,在佛大中有许多学生都像我一样有这份自卑感。相信这份自卑感大部分是源于我就读的是佛大,这不上不下的学校。以及我认为自己的未来已经由读什么大学决定这种人生观。随着我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懂得了作为大学生的我要在大学学什么。大学不是技校,我除了能学习一门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一种思维,一种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使我感到了一丝的欣慰。至少,我是和一般的技工有所区别。但仍然不能消除我心中的自卑。

  随着我对这本书的进一步阅读,以及在佛大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我的人生观也许不是正确的,我的这份自卑感也许是庸人自扰。在我看的这本书中列举出大量的例子证明了名牌大学生中也所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作者还道出一个本质:你所就读的大学再有名气,校园再美,硬件设施再齐全……到了毕业的时候,你什么也带不走。也就是说,你唯一可以带走的就是你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东西。从另一个侧面来讲,如果要学习的东西相同,在哪间大学都是一样的。

  我尝试接受作者的观点,改变自己的学习观、人生观。后来我发现,自修的时候,有很多人都是专心致志的.:课余期间,也有很多同学拿出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阅读;佛大的社团活动是那样的丰富充实。每个人都好像相当享受这种生活并期待着未来。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看到的是河滨校区残破的校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自卑感在此生活。

  观点上的改变,使我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佛大。

  此刻,我不得不相信,学习观、人生观、世界观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套用书本的话就是人生观、世界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作者与书本的观点不谋而合,而经过我的亲身体验,我觉得学习观、人生观、世界观影响着人的学习、生存方式,左右人的情绪,决定人的未来。

  因此,我更加觉得人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对于像我一样就读在佛大或类似大学的人来说,面对各名牌大学,我们不必产生自卑感。因为名牌大学毕竟只占少数,而各名牌大学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端正态度,积极地去看待。其实,名牌大学和我们的差别就只是他们基础比我们好一些。而这些差距完全可以通过四年的学习补上。对于一般技校的学生,我们也不能沾沾自喜,看不起别人。同样地,我们与他们的差别只是我们的基础比他们好一点。四年之后谁优谁劣,无人知晓。所以面对他们,我们要端正思想,时刻处于一种紧迫的状态,催自己奋发向上。

  可见,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性,尽管我之前早已定下的人生观因各种原因而根深蒂固,我也尝试着去改变它。通过树立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乐观的人生态度,用积极进取的目光去对待问题,来正确地把握人生,领悟人生的真谛。

  从上文,我得出了正确的人生观对人一生的重要性。而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但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相信通过以往的实践经历早已定格在一个人的心中,要去改变它是多么的困难。虽然人生观难以改变,但是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还是可以的。一个人的态度可能会受一首歌的影响,也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发生转变。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应从态度做起。

  我有一个同学也是考进了佛大,但是他觉得他读的专业太冷门而对他专业的课程吊儿郎当。还经常向我抱怨。正是因为他对自己专业的态度一直处于抗拒消极的态度,所以他感受不到大学的美好。专业冷门,就意味着将来没有前途吗?在我读的这本书中正好持相反的观点。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换另一种眼光、态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其实只要我们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我们反而不难看出就读的专业冷,进入学术圈则更加可以大展身手,冷门专业比热门专业更容易获得成就。况且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也不是和自身的专业对口。

  所以,因为就读一间不太理想的大学,或者因为专业太冷而处于一种消极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端正我们的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端正我们自身的态度做起,我们须做到认真。需要每一件事都认真地去完成。不要因为就读的学校不理想,或专业太冷门而对学业漫不经心,吊儿郎当,甚至处于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这样不但不利于学习生活,还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发展。

  其次,我们还须做到务实。用这本书的说法就是我们要充实地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所选择地去学习。不要以为社团活动安排的满满的就叫充实,也不要以为用所有的时间来学习就是好。脱离实际,盲目学习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乐观和进取也是端正我们态度的一大要素。就如上文所说的,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差距只是他们基础比我们好,读冷门专业比读热门专业更能大展身手。相信以这种乐观、进取的心态去面对读大学,我们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向前迈进。

  这本书,作者以一个师兄的角度,将自己如何去读大学的经验用相当亲切的话语告诉我,结合这几个月来我在佛大的学习生活,我的思想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也使我明白到人生观,人生态度的重要性。而我自身的自卑感也消除了不少。

  用积极上进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指导自己,我们的每一天都有新开始,我们会越发觉得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看了这本书,我的收获相当丰富。我相信它将指导我将来更好地去学习,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3

  今天,读完了覃彪喜先生的书,这位80年代初出生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忠告实在是让很多人折服,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读后感。

  读过一遍,说句实话,书,真的是要读百遍才能领悟其含义的,但是,这一遍却是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如果强把覃彪喜先生的观点硬拉到我的这点感悟中,我未免也显得太过山寨,因为我现在留在脑海中的散在观点实在是难以整合的太好太完整。

  我首先记住的一点是读大学,不能死读圣贤书,生活中就应该有点大学生的样子,不要一出门被别人问道是不是高中生什么的就感觉到年轻真好(这里表示我无限的怨念…),大学读不出气质来是不行的,在公交车上,是不是在闲暇之时思考一些和专业有关的和就业有关的小问题,你注重哪方面,你就应该多往哪方面想想,或者退一万步讲,你现在根本不知道以后到底要干什么,那么,你就可以多观察生活,多找一些和自己专业方面有关的现象,这个年龄,不是说在车上我们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就无比的自豪,当然,没有素质的除外,我们要更进一步的是考虑怎么去对待这种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现象,虽然不是我们能解决的,但是,审时度势的去想一下就好,因为,大学了,思想真的是应该成熟了。

  大学里,覃彪喜先生曾经把逃课问题设置为单独的一条忠告,逃与不逃,他说的很复杂,惭愧的是,我有时候分不清哪些讲师误人子弟,哪些又是有真材实料的,逃课的`选择性也差了很多,以前,即使逃掉了,也不是做有意义的事,现在在我看来,大学生逃课的是两个极端,很会学习的和很不会学习的,浪费时间的课程,分析过的和懒得分析的其实是一个结果,就是不去上课,这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以后,人家是董事,那你,可能就是社会上的小混混。其实逃课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你究竟懂不懂察言观色,你是不是知道老师的性格,是不是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去在不同的课堂上给老师留下不一样的好印象。说到这里就是太深奥了,这点其实对于我们医学生来讲不是很适用,医学真的是多多益善,补充越多越好,所以,尽量不要逃课,也不要再逃课时跑去网上谈情说爱或者是在游戏里厮杀。

  这里牵扯的网络又单独成论,在这里,覃彪喜先生列举了个大网络IT精英短时间内积累的财富(当然,也包括狗曰TX麻花腾的),位居首位的盛大网络的陈天桥积累的百亿财富让人垂涎,他的在线游戏《传奇》相信很多人不陌生,书里指出这些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着超出常人的经济头脑,这是一个层面,但是,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是谁给他们创造了亿万财富,是我们这些网虫!没错,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是养尊处优的大学生!点卡,道具,时装,哪个网吧门口不是贴的满满的,网游害人啊同志们,我们每天都在骂麻花,但是这场看似赌博的战争,受害的是我们大学生,网络是虚拟的,覃先生露骨的说了,你聊天,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最后,甚至和网友见面,开房,上床,得到的是什么,读后感《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读后感》。在网络的世界里,大学生是最容易沉沦的一族,家人离得远了,没有办法管你了,不用自己赚钱,在网络上,你可以是美女,倾国倾城,你可以是帅哥,风流倜傥,你可以腰缠万贯游戏币,你可以和虚拟的人物爱的死去活来,但是现实,你什么也不是。大学生啊!离开网络吧,现实是我们应该处的环境,广交朋友,拓宽人脉,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你可以成为职业的网游手,但是,这就和给别人当小姐的大学生一样,做不过十年的,岁月不饶人啊,谁都希望有个安稳的家。

  在大学的校园里,很多人都是希望和美女恋爱,很多人都是幻想和帅哥牵手,摒弃社会的压力,纯粹的恋爱似乎说的过去,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不是一场外貌战役,一旦话不投机,那么战争双方都会受伤。大学恋爱,和其他的很多事一样是一把双刃剑,爱来爱去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也只能自己把握,缘分天注定,覃彪喜先生当年的阿甘精神给我很大的启发,不要急于恋爱,因为那个人出现的时机可能还未到。

  最后我深有感触的是对于考研的观点,考研,不能不考也不能一味的考(这话怎么那么别扭…),其实就是说因专业不同,因人而异,究竟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你觉得自己的能力怎样,当然能力是建立在正视自己的前提下,不能自卑也不能不谦卑,身边好多同学有的信誓旦旦考研,有的则是想早日工作,其实我说句实话,学医的,特别是临床的,不考研除非你术业有专攻,这个特别的专业,不考研是不容易找到这个专业的工作的。我认为不论家境怎样,考研如果是自己的意愿,那就勇敢的走下去,借来的债迟些再还也没什么的。如果有的同学不喜欢学医学,那么大可试着考别的研究生,太难?但是自己选择的路怎么会觉得厌倦呢?

  说到这里就好了,覃彪喜先生的很多忠告都给我很大的启发,但是,我能说出来的只有这些,因为鄙人实在是能力有限,但是,我认为我的理解,已经可以让自己走一段路了。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4

  在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这前,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究竟读大学要读什么呢?大学已经是一个不同于高中的概念了,我们不能再依赖在父母的身旁,我们来到陌生的城市,没有父母在身旁约束我们,我们更加自由了,也更加放纵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加上经历了艰苦奋斗的三年高中,自己在大一的第一学期确实在迷茫中度过了。整天就是在社团工作,还天真地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很充实,每天都在忙,即使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的是是什么。记得有师兄跟我说我把学习和社团工作粉末倒置了,确实是这样了。没有学习,写作业,那罪恶感还远远比不上没有做好部门的工作。

  记得这本书上有这样的一句话:当大学踏出校门以后,就很难再像大学毕业以前一样读书了,一方面是因为生活奔波,没有足够的心情和时间;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了良好的.学习的学习环境,没有了安静的图书馆和明亮的教室,没有了可以和你一起讨论问题的同学们了,读后感《《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覃彪喜老师的这句话提醒了我。我一直就喜欢把不想做的事延后,告诉自己还有时间,以后再作吧,就是这样的自我安慰,然后就把事情放到要以后再作。覃老师提醒了我,没有那么多的以后了,不能总是这样的角度来想问题的。今天的事情要今天毕,这是小学生都懂的问题啊!就像在看书这方面吧,自己就是不喜欢看书的人,但是太长时间没看书心理又不踏实,自己老是自我安慰地说,别怕啦!现在是打好基础的阶段,先学学其他的,看书的话以后还有的是时间,不仅有以后三年的大学时间,还有毕业后出来工作的时候,看书的时间和机会还多得是,不用着急在这一时。我要好好珍惜四年大学的时间,多看些书,多学点东西。

  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是,它不是一本传统的就教读者怎样成为一个在校好好学习的乖学生。覃老师告诉我们: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是没什么两样。确实是这样的,虽然说我们在大学有四年这么长的时间,但是时间不好好把握也是很快就溜掉的。做为一名大学生了,我们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我们可以跟据自己判断哪些课是有用的,不如英语之类的,我们必须去好好认真的上课,哪些是完全没必要,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做更多对我们有意义的事情,学习更多的。

  能够在读大学之初就读到这本书我觉得是一种幸运,它可令让我学习到不少课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实用性的东西,也让我少走许多弯路,让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些事。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15

  在大二的时候读过这么一本书,我感觉我是不是后悔晚了一年或者更早去读这本书呢,我觉得里面的东西就算不能代表全部人的观点和价值观,但也充分的展示了现在的大学和现在的社会,一些人之常情和糜烂的东西。

  大学本事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但却很多时候都车水鱼龙,纷杂的东西很多,这就是中国教育和中国青少年的思想和其他欧洲一些青少年的思想,我没有崇洋媚外的意思,我只是认为,在中国我们辛辛苦苦读了10几年书,天天在家长和老师的鞭笞下面去学习,很少人是真正的喜欢自己学的东西的。而很多人考上了大学则认为大学是一个可以放松的地方,而天天无所事事,不想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来提高自己。在国外则不是这样的,他们的思想是大学是一个接近于社会的地方,是更要去学习的地方,所以他们大部分都会很认真的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其他的东西。这是我要告诉大家的。

  幽静的校园里一对对情侣亲密的牵手走过,喧闹的网吧中一只只网虫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空荡的教室里总会有孤单苦读的身影,寂静的图书馆中总是座无虚席,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究竟会教会我们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知道,走进大学并不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我们虽然成为了大学生,但还只是复杂多变社会中的一个普通人。如果颓废的`度过四年,一样会被社会抛弃,在走出校门后一无所有,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只有永不懈怠的学习才会无愧于那些逝去的青春,只有目标坚定的努力才会为日后的辉煌奠定基础!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知道,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我们该如何抉择!该怎样规划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大学不是技校,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门专业,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我们不能再拘泥书本,而是要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才会不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与非大学生区别开来,才不愧为一名大学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知道,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不怕专业冷门,只怕学艺不精。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你在这个领域确实学有所成,你就一定能利用你在这个领域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也许我们只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但我们一样可以在学习中了解、喜欢、热爱这个专业,一样可以让它成为你成功的桥梁!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知道,在大学里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不要羡慕他人的富贵,那不过是在父母庇护下昙花一现的幸福,不要盲目的追随他人的步伐,也许考研并不是我们的出路,走自己的路,在不懈的努力中,在孤单的拼搏中,我们终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

  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质,塑造适于自己的性格!

  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度,打造忠于自己的人气!

  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概,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大一的生活也许有些新奇,但我们已懂得四年应如何度过;也许有些忙碌,但我们已懂得在大学应学些什么;也许还不太适应,但我们已懂得应如何对待生活!

  读大学,要读出的内涵很多!让我们在书中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读大学,要读出其中的真谛!让我们在书中读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