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乡愁》阅读练习
《乡愁》阅读练习1
①留住美丽的乡愁,首先要保护传统村落。村落是人们的发源地,即便是城里人,往上数好几辈,也是村里人。这样乡村就寄托着人们的乡愁,对于城里人来说,看着万亩良田,能够让他们暂时远离水泥,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对于根在农村的人来说,回到乡村,跟自己的亲人亲戚朋友团聚,既能享受亲情,又能舒缓一下自身的压力。
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描绘的村落。现实中,却是另一幅场景,“这村里站着最后一座房子,荒凉得像世界的最后一家。”有价值的传统村落消失的快速,着实令人心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乡村都没了,我们还到哪里去找“乡愁”?如此说来,传统村落的消失,从小的方面看,是让人们失去“乡愁”的寄托;从大的方面看,就是截断我们民族“思乡”这一文化根脉。
③留住美丽的乡愁,就要建设好乡村。古村落的纷纷消失,与农村贫穷,人们受不了而纷纷逃离不无关系。这就促使我们要提高乡村生产和获得收益的条件,确保经济来源,才能激发年轻人务农的积极性,人们才能留在村里,实现“就近城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乡村建设中注入现代物质文明元素,与美丽的自然生态相融合,从而实现新的理想的美丽乡愁——屋外,青青的山脚下,篱笆上缠绕着美丽的花儿;屋旁,清澈的溪水流过,渴了可以直接掬一捧来喝;屋内,卫生间、厨房现代设施一应俱全,与城市生活并无区别。
④农村人有钱了,盖新房是不可少的,但盖的跟城里无区别,钢筋水泥小洋楼,千户一型,连贴个楹联的梁柱都没有,有的只是物质上的华丽光鲜,这样似曾相识,毫无个性,缺乏文化内涵的建筑,也就缺乏让人记在脑中,留在心头的独特价值了。冰心在《我家的对联》中说到:“‘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些挂在梁柱上的好对联,孩子们天天眼里看着,口里念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于他们人格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其效果决不在‘言教’和‘身教’之下!”因此,留住美丽的乡愁,还要在乡村建设中提升文化内涵。
⑤白沙鸥,黑耕牛。秋雨春风,花树满山丘,少小欢声追蝶路。乡关万里载乡愁,从此乡愁绕心头。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本来延续的.命脉;留住美丽的乡愁,就是要留住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文根据冯骥才有关访谈等资料整理)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文章从哪几方面阐述怎样才能留住美丽的乡愁?请简要概括。(6分)
3.本文引用精当,请找出一处并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
1.(3分)留住美丽的乡愁,就是要留住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或:我们要留住美丽的乡愁。)
2.(6分)(1)要保护传统村落;(2)要建设好乡村;(3)要在乡村建设中提升文化内涵。(或:留住美 丽的乡愁,首先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美丽的乡愁,就要建设好乡村;留住美丽的乡愁,要在乡村建设中提升文化内涵。
3.(4分)示例一:选文第②段引用了陶渊明 的诗句(1分),并与“现实中传统村落不断凋敝”比较(1分),有力地突出了“保护好传统村落,才能留住美丽的乡愁”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2分)。
示例二:选文第②段引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名言(1分),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保护好传统村落,才能留住美丽的乡愁”的道理(或:保护传统村落对留住美丽乡愁的重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3分)。
示例三:选文第④段引用了著名文学家冰心的话(1分),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在乡村建设中提升文化内涵,才能留住美丽的乡愁”(或:提升文化内涵对留住美丽乡愁的重要性) 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3分)
《乡愁》阅读练习2
舌尖上的乡愁
①无论怎样的匆忙,不管聚散与悲欢,纯粹的美食伴随着每天三次舌尖上的提醒,总会让我们停下脚步,围坐一起,味不分咸淡,菜不分南北,在酣畅火热或孑然一身中,孜孜不倦的追寻每一口美食。这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每个不同的角落,即使用化学式分析分解食物的构成,想看出其中的端倪,却无法参透真正的美味。我们只能用舌尖体会,感受着生命中的最新鲜味道。
②美食对于中国人,似乎总是凝结了精神和肉体上的二重享受——古朴的食材承载着血亲之间的取舍关联。它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灵魂深处的涤荡和牵引。虽然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乡音跟味觉,就代表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
③我是抵挡不住这种味道的诱惑的,抑或是“好吃不懒做,能吃不体宽”的缘故,这种熟悉而顽固的味道,让我对家中美食的喜好更是欲罢不能。
④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真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这些感受与经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父母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不过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舒适睡上一觉。
⑤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去菜场买来最好的肋排,配以笋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烈油烹之,文火炖之,巧搭成一锅营养均衡、鲜嫩爽口的佳肴。尝一口,齿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会忘却的记忆。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让我清楚地看见妈妈系上围裙,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一碗鲫鱼汤。几尾野生的鲫鱼,撒上几滴鲜奶,几片豆腐,文火慢炖,就可以熬成一锅靓汤。抛些提神的香菜,翠泽的葱花,肉质细嫩,汁液浓郁。
⑥而所有的美食,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火候和手感。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妈妈懂得美味需要耐心的等待,也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只有妈妈最明白自家胃口,她所挑拣的新鲜香菇肉质肥厚,伞盖匀称,剪去蒂,洗净放置竹篮里,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香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这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
⑦眼见妈妈辛苦劳作奉献精彩的烹饪过程,我会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品尝着来自妈妈创造的美味。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我那时虽然不懂什么叫人生厚味,却知晓了家中美味。等一切的辛劳换来一顿喷香的饭菜,家人围坐一起的时候,沉甸甸的.爱融聚在一锅美味之中。朴素,而有力量的幸福,是回荡在舌尖的福报。
⑧滚烫而粗糙的甜蜜,储存在心底的思念和期盼,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了那一饭一粥皆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慢慢熬煮煨炖,用一生的时光盛好等待。
⑨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的归属吧。
(本文略有删改)
11.填空:本文的文学体裁是 A ;以第 B 人称的口吻来叙述;段5和段6中画线
句分别运用了 C 和 D 的表达方式。(4分)
12.段③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13.段④中的“这些感受与体验”在本段具体指代什么?(2分)
14.谈谈段⑦“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这句话中,两个“厚味”的不同含义。(2分)
15.文章以“舌尖上的多愁”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乡愁》阅读练习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你可能误解乡愁王鼎钧
算命的先生说,我的八字是“伤官格”,不守祖业。他说的“不守祖业”有两个解释,一是败家,一是漂流。我家毁于两次战争,无家可败,只剩下漂流这一个选项了。
流亡是一种首尾不相顾的生活,像一条线。在我生长的那个社会里,线缠成球,后来这个球散开了,这根线弯弯曲曲拉长了。于是“丁公化鹤,王子求仙”这样的故事就产生了,甚至“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这根线最后也许能像马蹄铁,两端遥遥相望,可是再也没法连接起来。
流亡也有它的哲学。哲学解释生存,流亡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需要解释,有需要就有发明。流亡也有它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在历史中,每个人都只是一枚随波的落叶”,没错,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原乡、异乡,都是为叙述方便而设的名相。
“是否是一种悲凉?”是的,如果你在作诗。
“叶落了还无法归根”,这是常态。你观察过没有,一棵树,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落叶粘在根部的泥土里。你观察过没有,树根能杀死杂草,裸露一小圈土壤,吸收水分,就是这一小块圆形的湿地粘住了一些落叶,让落叶化为春泥。
“故乡”这个词对您意味着什么?我说:“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如果见过中国人的家谱,你可以发现家谱就是家族的流浪史。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东来说”“西来说”,都说明曾辗转迁徙。你可以说,人类根本没有家,自从亚当夏娃失去乐园,人类都在地上漂流。你也可以说,天空是一个大屋顶,人从这间房子到那间房子,从这个院子到那个院子,可谁也没离开这个大家庭。
这里有一个南美洲来的人,他是印第安人的后裔,他相信他的祖先从蒙古迁到阿拉斯加,生儿育女,某一代迁到北美腹地,某一代迁到南美,经过与异族通婚生下他这样棕色皮肤的子孙,他又移民回到美国,现在他的孩子到荷兰去发展,可能在那里永久定居。“处处非家处处家”,可以说很凄凉;“大丈夫四海为家”,也可以说豪迈壮烈。这就是哲学问题,流浪的人会选择自己的哲学。
那么,乡愁?是的,乡愁。我觉得很多人误解了这个名词。当初,青年人接受了巴金和易卜生的暗示,奋勇出走,本来义无反顾。后来反省了,怀乡是反省的一种方式,对当初鲁莽的论断、轻率的决绝、盲目的追逐,隐隐有忏悔之意。许多美好的东西流失了,此情可待成追忆,他用“故乡”当做符号来代表。
怀乡,温柔而有情味,这是人性的觉醒,文学的伏脉。无可避免,他美化故乡,如此一消胸中块垒。人情之常:“同样一个城市,住得愈熟,愈觉得小。同样一条路,走得愈熟,愈觉得短。同样一本书,读得愈熟,愈觉得薄。同样一项技巧,使用得愈熟,愈觉得容易。”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个地方,隔得越久,越远,越觉得可爱。
请恕直言,非常遗憾,有人把乡愁当做我们的弱点。游子还乡,乍见亲人,互相拥抱痛哭,上了电视镜头,街谈巷议,都说这人在外面落魄了,如果混得好,何致如此伤心?富贵还乡,哪一个不是高视阔步?同胞,我朝思暮想的同胞,怎么会有这种看法?我们中间到底隔着什么,彼此相视有如异类?
今日何日,乡愁已成珍藏的古玩,无事静坐,取出来摩挲一番。乡愁是我们成长的年轮,陷入层层包裹。乡愁是我们的奢侈品,不是必需品。乡愁无可骄傲,也绝非耻辱。乡愁是珍贵的`感情,需要尊重,不受欺弄。流亡者懂得割舍,凡是不能保有的,都是你不需要的。乡愁迟早退出生活,进入苍茫的历史兴亡。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自己的八字属“伤官格”,然后写自己的家毁于两次战争,只能流亡,是为了说明算命先生的预言准确。
B.作者并不认为“丁公化鹤”“王子求仙”“穆王南征”是神话,而是发他人之所未发,将其视作对流亡生活的理解。
C.文章通过“南美洲来的人”讲述祖先的迁徙和孩子的人生规划,说明漂泊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不一定意味着悲伤。
D.作者认为将乡愁理解为我们的弱点,理解为游子在他乡的落魄,固然是误解;理解成“一种反省的方式”也是误解。
5.请简要概括作者对故乡和家的理解。(6分)
6.本文语言典雅齐整,请以最后四段为例,从词句选用、句式结构、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6分)
答案:
(二)(本题共3小题,15分)
4.C(3分)
5.(6分)
参考答案:
故乡只是描述流亡状态的名相;故乡不过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对家的态度无论是悲凄还是豪迈,皆只是对流浪哲学的选择;故乡可能是一种美化了的记忆。
评分标准:每点2 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6.(6分)
参考答案:
①选用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块垒”“街谈巷议”“高视阔步”“相视有如异类”“摩挲”等有古诗文色彩的词句,格调典雅。
②句式上整散结合,多用整句,具有典雅齐整之美。
③修辞上多处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多个“同样……”,显得齐整、典雅。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 6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乡愁》阅读练习4
【诗歌天地】
读余光中的《乡愁》,完成后面12—14题。(5分)
乡愁小时候 后来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1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组是(1分)
(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B、我在∕外头C、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D、新娘∕在那头
13、诗中的数量词和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我的回答: 。
14、放飞思绪,跪在母亲坟头前,诗人会想些什么呢?请用简短语言写出此时诗人的想法。(2分)
我的想象:
参考答案:
12、B
13、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同时构成全诗音韵美。
14、略
《乡愁》阅读练习5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1、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中。
浅浅的 窄窄的 小小的 矮矮的
2、这首诗把乡愁比做什么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
4、诗中的“海峡”指的是 。
答:诗中的“海峡”指的是台湾海峡
5、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子是(B )。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乡愁》阅读练习6
乡愁诗人与运河
① 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② 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萦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③ 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
④ 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墓碑上的字是鲜红的,老人恭恭敬敬奉上香,献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在天之灵的长辈。
⑤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⑥ 老人是余光中。
⑦ 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道线竖一道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运河的一起搏动。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⑧ 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湖的前面是海。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⑨ 一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情感灰烬会时时复燃呢?
⑩ 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过一个村庄、同喝过一条运河水、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在抒发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迷藏啊,有的小伙伴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睁开眼,小伙伴们却是不见了,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经物是人非了。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里凝结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那时的余光中只有19岁,正是长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营养。
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凭借浑黄而睿智的大运河水,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在运河边的老屋里,他掀开井盖看着清冽冽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一阵尘埃在指间随风而落,说这如何盖得住50多年的乡愁啊!他端起运河水泡出的茶,不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
曾有人问及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中华文化总会发挥它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
怎么不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伸出舌头,二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诗人余光中如是说。
1.诗人余光中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寻根寄情。请把他在故乡的主要行踪或活动补充完整。(2分)
坟地 → 河堤徜徉 → 抒怀
2.文中诗人睹物生情:询问运河的流向,想到血脉相连宝岛台湾;端起运河水泡的茶,闻到熟悉的血统气味……这样的联想在文中还有,请再找出一处。(2分)
3.做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本文语言隽永,内涵丰富,请参照下面示例,从②③两段中精选一个语句加以品味,做成一张读书卡片。(4分)
读书卡片 编号001
篇目:《乡愁诗人与运河》
作者:冯光辉
摘句: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品味:既点明特定的时间地点,又隐含了水与人的特殊关系。“黏稠”体现关系之密不可分,“沉沉”表现思绪之厚重绵长。读书卡片编号002
篇目:《乡愁诗人与运河》
作者:冯光辉
摘句:
品味:
4.第⑩段中写到诗人“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请结合全文谈谈两个“惆怅”的不同含义。(2分)
5.文章引用《乡愁》一诗,有什么作用?(可以从情感、主题、结构等方面作答,写出两点)(3分)
6.文章结尾处,诗人把自己比作运河里的一滴水,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答案:
1. 凭吊老屋(2分。每处1分。意思接近即可。)
2.例如:看着清洌洌的井水,想到一汪日月潭;看到老屋墙上飘落的`尘埃,想到50多年的乡愁;看到横跨运河的洽盛桥,想到构建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大桥。(2分)
3.例如:①摘句: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品味:表达了乡愁诗人“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沧桑感。“一百米”突出小路之短,“一走就走白了头发”突出岁月易逝、人生易老。②摘句: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品味:“挂”字形象表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有牵挂的情思,有坚毅的信念,有殷切的期待……(4分。摘句2分,品味2分。摘句:摘出值得品味的精彩语句,得2分;摘出有点品味价值的语句,得1分;摘出其他语句,不得分。品味:整体品味得较好或者对关键词语理解比较深刻的,得2分;一般得1分。)
4.前者是指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后者指目睹故乡物是人非的落寞(或指一辈子颠沛流离的愁绪;或指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忧虑)。(2分)
5.使文章思乡怀国的情感更加浓郁(或渲染了思乡怀国的情感,增加文章感染力和抒情性);以《乡愁》诗照应题目中的“乡愁诗人”,使主旨更加鲜明;引出诗人余光中。(3分。答出1条,得2分;答出2条,得3分。
6.“一滴水”的比喻寄托了诗人对祖国故土的赤子之情、报效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土统一民族团圆的坚定信念(3分。答出1条,得2分;出2条,得3分。)
《乡愁》阅读练习7
余光中《乡愁》初中现代诗阅读题及答案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学者评论说《乡愁》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词美,请思考它们美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枚、张、方、湾”这些量词用得美吗?美在哪里?请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美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时间词美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愁》阅读练习】相关文章:
快速阅读练习12-19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12-07
《孙长卿》阅读练习04-28
文言文阅读练习11-30
(精选)快速阅读练习4篇12-19
洪烛《春野的馈赠》阅读练习05-04
《乡愁》作文12-13
乡愁的作文08-09
《崔杼弑其君》阅读练习及答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