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 1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2、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绘本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重难点:
通过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团圆、》幻灯片,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谈话导入
今天郭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我的图书,看看封面上我的旁边都有谁?一家人在干什么?我睡在哪里?你有没有在爸爸妈妈的中间睡过?是什么感觉?
二、阅读绘本,理解体验
1、在第一页上你看到了谁?爸爸为什么不在家?你猜一猜爸爸到哪里去了?
2、爸爸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我看见爸爸的表情是怎样的?爸爸为什么用胡子渣我的脸?爸爸抱起我,我为什么吓得大叫起来?如果你的爸爸出差很久回来了,你看到爸爸什么表现?
3、当我吃到包着钱币的'汤圆后、心情是怎么样的?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为什么爸爸看到我吃到了包着硬币的汤圆比我还开心呢?
4、当大春给我看他的大红包时,你猜猜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我不觉得大春的大红包稀奇,却要把我的硬币拿给他看?
5、爸爸让我跟他一起去屋顶,看不到远处有什么,你会怎么表现?当爸爸看到我看不见远方的东西时,你猜一猜爸爸会怎么做?你被爸爸高高的举起过吗?是什么样的心情?
6、堆完雪人打完雪仗后回到家一摸口袋,什么找不到了?我的心情怎样?你猜一下我会怎么做?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着急的表情。为什么我这么在乎这枚硬币?
7、爸爸要走了,我的心情怎样?爸爸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话,你猜一猜爸爸说了什么?为什么我不要爸爸给我买洋娃娃,却把硬币给了爸爸?
三、配合音乐,重温故事
活动结束:爸爸要走了,我把硬币送给爸爸,因为这是一枚代表好运的硬币,这枚硬币会给爸爸带来好运,保佑爸爸平平安安的早点回来跟我和妈妈团圆。
活动反思:
第一次尝试绘本教学,没有经验,也没有太多的范本可以借鉴,只是摸索。
绘本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孩子们对绘本阅读的兴趣,而不是但存的喜欢听故事。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提高孩子们阅读的能动性。因此,我选择了内容较简单,较适合中班孩子的绘本阅读《团圆》,这节课上下来,有满意之处,也有很多的不足。
较满意的地方是:
在活动过程中一共提到了七大问题。每一个问题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小问题。能在许多的小问题里面找到一个重点问题引导孩子讨论猜测进行提问,让孩子真正的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去体验微妙丰富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介绍封面时,引导孩子,你在封面上都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第一页上只有我和妈妈,爸爸到哪里去了?一方面培养了孩子敢想敢猜的学习精神,另一方面也给故事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让孩子对故事的情节充满了好奇,有一睹为快的欲望。
不足的地方是:
提问问题时语言不够简洁,有些啰嗦。
今后的我一定会积极探索,也希望大家给予指点,共同交流,集思广益,真正有效的上好绘本阅读课,让孩子在经典阅读中获得快乐,在分享交流中感受童趣,感悟人生!
活动点评:
《团圆》是一个温馨且又有些伤感的经典故事,它吸引了孩子们,同时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从故事中,孩子们知道了父爱的温厚,硬朗,以及给自己的安全感。也知道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日子多么的甜蜜,可一年里爸爸只有春节才能回来一次,初见爸爸时,“我”怯怯的不肯走进,乃至吓得大哭,为了让孩子理解“我”与爸爸的陌生感,郭老师设计了启发性的提问:我为什么吓得大哭?如果你的爸爸出差很久回来,你会怎么样等等,尤其是那枚珍贵的小小的好运硬币,从失而复得的惊喜到“我”又将其送给出远门的爸爸,这里面包含着多少的牵挂,又传递了多少祝福。
郭老师在活动中有效提问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并结合生活的实际,让孩子们表演,体验主人翁“我”的心情,整个活动过程层次清晰,各环节过渡自然。应注意的是:再提问时再精炼些就更好了。
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 2
活动目标:
1.通过与同伴、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庆新年活动,体验亲情、友情和师生情。
2. 感受过新年的快乐。
3.知道新年是我们的传统佳节,过了一年我们又长大了一岁,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召开班级家委会、布置教室环境等。
2、音乐和制作卡片材料。
3、饺子皮、饺子馅、碗、筷子、电磁炉等。
4、新年小礼物
5、幼儿自带水彩笔
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4日下午4:30 (如果家长还未下班,可等下班后过来)
活动过程 :
各位家长、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今天来我们大一班和我们一起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我们送走了快快乐乐的20xx年,明天我们就要迎来崭新的一年。我在这里代表我们班的全体老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 团团圆圆自做餐
各班级家委会小组带领幼儿做汤团、包饺子活动。
家长、教师带领孩子一起参与到包饺子、下饺子、品尝饺子的活动中,感受集体活动带来的亲情感、成就感。
2. 甜甜蜜蜜送祝福:
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贺卡,利用废旧材料和彩纸,制作新年贺卡。和朋友交换贺卡,送上新年祝福语。
3. 快快乐乐亲子游
游戏《看谁猜的对》和学习《数九歌》。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心,每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喜欢穿什么等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就是想考验一下各位家长,看您对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了解。
4. 喜气洋洋舞起来
家长和孩子在快乐的乐曲中共同跳起欢乐的舞蹈。
5.送上新年的礼物。
附:《数九歌》
一九二九,滴水勿流;
三九四九,铰开捣臼;
五九四十五,树头叫鹁鸪;
六九五十四,笆头出嫩枝;
七九六十三,破衣两头甩;
八九七十二,黄狗摊阴地;
九九八十一,外婆磕一跌。
注:数九从冬至日起,冬至进九,表示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 3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2、了解地球的灾难及简单的原因。
3、愿意为保护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收集过关于地球灾难的故事、图片等资料并初步了解原因。
2、关于地球灾难的图片若干。
3、将各种资料和图片制成展板。
4、地球仪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地球仪,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地球仪)
“小朋友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星球上吗?” (地球上)“
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这个地球仪一样是圆圆的,除了我们人类,地球上还有什么?” (动物,植物)
教师小结:
地球上不仅生活着我们人类,还有各种动物,植物也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
2、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交流、了解地球的灾难。
(1)“人类,动物、植物都快乐地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上有许多灾难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伤害和威胁,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那些灾难。 ” 教师出示海啸、地震、雪灾、干旱等图片,让幼儿观察。 “海啸、地震、雪灾、干旱这些灾难是自然灾难,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免的。但是有些灾难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想想如何来避免灾难的发生。 ”
(2)教师出示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冰川融化等图片,让幼儿观察。 “这里的森林怎么了?动物会怎么样?”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类乱伐树木)“这里的河流怎么了?水里的鱼会怎么样? “看看图上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这样?“幼儿讨论、交流。
(3)“森林没有了,水变黑了,空气被污染了,人类会怎么样,动物会怎么样?” (会生病、生命受到威胁)
教师小结:
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乱伐树木、乱扔垃圾、排放废气、污水,造成森林变小,水土流失,水域和空气被污染;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胁。
4、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如何保护地球。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为了让人类、动物、植物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地球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幼儿自由讨论。
如:不乱扔垃圾,不往河里排污水,不向天空排废气,节约用水,多植树,把垃圾分类处理等。 “怎么让大家都了解地球的灾难,都去保护地球呢?” 教师出示图片、资料,引导幼儿制成展板。 “我们可以把这些图片制成展板让大家都来参观,让大家知道保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 ”
5、体验活动:给垃圾分类。
“小朋友看这里有许多垃圾,但这些垃圾并不都是没用的,有的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如废纸可以捣成纸浆后做再生纸,碎玻璃可以加工后再做成玻璃瓶、玻璃杯。回收垃圾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保护资源,是保护地球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现在请小朋友给垃圾分类吧! ”
教师出示两个垃圾桶,让幼儿分类。
“幼儿园里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垃圾,我们带着垃圾桶去回收垃圾吧!
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 4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各色各样的菜肴,表现年夜饭的丰盛。(重点)
2、自主舔画餐具,表现热闹的年夜饭的场景。(难点)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美术活动用手。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以过家家导入。
1、引导幼儿回忆:你过家家的场合?
2、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桌旁。了解每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这餐饭叫什么饭?(年夜饭)
3、观察图片,请幼儿说说桌上有什么菜,它们看上去怎么样?
4、我们再来学一学吃年夜饭时的样子吧!引导幼儿用手做剪刀状当坐筷子,夹菜、说说祝福等场景。
二、学习画年夜饭的制作。
1、教师示范讲解:根据幼儿的讲述,示范画各种菜肴的简笔画。先画菜,然后用封闭线条把菜肴圈起来,表现“装盆子里的菜”。
2、好丰盛的一桌年夜饭啊!大家团团圆圆过个年吧。
三、幼儿创作“团团圆圆年夜饭”。
1、引导幼儿翻开活动材料《美术》第2页进行操作,教师提醒幼儿回忆你家过年夜饭上有什么菜?
2、幼儿耐心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面清楚,不要太糊)
3、活动结束幼儿相互欣赏和介绍桌上的菜肴,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 5
通过毛毛的视角向我们诉说春节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温情而朴实的语言洋溢着幸福的气息。“一枚好运硬币”——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团聚的重要,生活的无奈,及爱的力量。
设计意图:
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家人恣意释放亲情、享受亲情的日子——它实际上已经成了“团圆”的代名词。然而对于每天和父母朝夕相处的孩子来说,怎样理解团圆的含义,感悟浓浓的`亲情?绘本《团圆》,通过毛毛的视角向我们诉说春节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温情而朴实的语言洋溢着幸福的气息。“一枚好运硬币”——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团聚的重要,生活的无奈,及爱的力量。绘本中毛毛跟爸爸的一系列活动,也让幼儿对春节的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期盼自己与家人的春节。
活动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春节的习俗。
2.能够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形式理解绘本故事,感受团圆的意义。
3.感受过年时家人团聚的快乐,增进家人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绘本《团圆》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观察封面,引导幼儿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心情。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图画部分。
提问:这一家人正在睡觉,他们是怎么睡的?
你有没有在爸爸妈妈的中间睡过?那是怎么样的感受?
小结:爸爸妈妈的共同陪伴,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爱。一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美好的感觉。
二、讲述绘本,了解毛毛心情变化的原因,感受“团圆”的意义。
1.爸爸回来了
提问:你看出了家里有什么变化?爸爸回来抱起了毛毛,毛毛的表情怎么样?你觉得为什么毛毛和爸爸不亲近?
小结:原来是爸爸很久没有回家,毛毛觉得爸爸很陌生。
2.和爸爸在一起
提问:毛毛和爸爸一起做了什么事?包汤圆时爸爸放了什么?打完雪仗发生了什么事?毛毛的心情如何?为什么毛毛那么在乎这枚硬币?
小结:爸爸的到来给毛毛带来了快乐和温暖,毛毛很珍惜和爸爸在一起的每一天。
3.爸爸要走了
提问:毛毛看起来心情怎么样?为什么?毛毛对爸爸说了什么?为什么毛毛那么在乎好运硬币,却给了爸爸?
小结:爸爸的离开让毛毛失落而无奈,她将自己最珍爱的好运硬币送给了爸爸,希望它给爸爸带来好运,期盼爸爸平平安安地早点回来陪伴她,和家人团圆。
三、重温故事,初步了解春节的习俗。
1.教师帮助孩子们梳理故事。
提问:故事里,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做了什么?(理发、贴春联、包汤圆、穿新衣、放鞭炮、舞龙灯)
2.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的风俗和活动,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呢?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知道的事情。
小结:春节有很多的风俗和习惯,比如:贴福字、剪窗花、包饺子、吃年夜饭、拜年、放烟花、赏花灯、逛庙会等等。
3.我心中的春节。
提问:过春节的时候,你想跟家人怎样庆祝?想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些什么呢?
小结: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到这个时候,人们不管在哪里,都会回到家人的身边,和家人团聚。过年的时候要说吉祥话,更要感谢为你辛勤付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投放幸运币包进超轻黏土里,玩猜猜幸运汤圆的游戏。
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 6
一、教学内容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第一课时《团团圆圆过中秋》。
二、教材分析
让学生了解一些中秋传说、中秋习俗以及与月亮有关的知识,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感受借月思亲的情怀,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三、学情分析
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二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的社会风俗知识知道的不多,知识面还比较窄,对实际生活的中秋节了解不是很多,只限于知道要吃月饼,没有感受到中秋的月圆也代表着人的团圆等深层次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和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
(二)过程与方法
在相互交流中展开学习,在活动中体会亲情和友情、思念和团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珍爱亲情、友情,积极、愉快地生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和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
2、在相互交流中展开学习,在活动中体会亲情和友情、思念和团圆。
难点:
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珍爱亲情、友情,积极、愉快地生活。
六、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传统故事、中秋习俗、描写中秋或月亮的诗歌
2、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方法
讲授、回忆、谈话、讨论等
八、课时
1课时
九、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猜谜语,引出中秋节
(1)出示谜语月团圆,人团圆,
家家户户笑开颜。
吃月饼,看花灯,
全家赏月聊聊天。
让学生猜一猜。
(2)师生谈话:秋天有哪些节日?你印象最深的节日是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感受中秋阖家团圆的'幸福快乐,体会浓浓的亲情。顺势导入本课的主题——团团圆圆过中秋,并板书课题。
点评:本课采用了谜语导入的方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引导学生走进秋天,并从秋天众多的节日中直接引出印象比较深刻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在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时候,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出中秋节是团圆节的话题。导课生动,过渡自然。
(二)开开心心话中秋
(1)关于中秋,你都知道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传说等,每组派代表发言。
(3)教师提问:同学们,想知道祖国各地、各民族在怎样欢庆中秋吗?(播放视频。)
(4)拓展: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哪些过中秋的习俗呢?
点评:通过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小组交流,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有关中秋节的知识,使其加深认识,感受人们祈盼团圆、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在了解当地习俗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欣赏祖国各地、各民族欢庆中秋的场景,使学生不仅可以感受中秋节的热闹、团圆和快乐的氛围,还愿意亲近、认同和传承我国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三)团团圆圆品中秋
(1)古时候,漂泊在外的游子常以描写月亮的诗词来寄托他们的思乡之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与月亮有关的诗歌,并播放古筝名曲。)
(2)赛一赛: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歌呢?
(3)写一写:中秋节赏月以诗会友是必不可少的。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写两句有关月亮、中秋节的诗或者儿歌。
(4)体会了中秋节的快乐和诗情画意之后,我给每一个学生准备了一份礼物——一块月饼,让学生一起品尝月饼,感受幸福。
点评:通过赛诗会和品月饼,教师创设了一个班级庆中秋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品味中秋。品味的层次也是由浅入深,最初是品味中秋节的快乐和诗情,学生在欢快的节目表演中不仅感受到了快乐热闹的气氛,更领悟到了中秋节这一传统文化节日所蕴含的情感和人文情怀。其次是品味中秋节的香甜和幸福。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打开奖品,感受老师带给大家的惊喜,然后让学生尽情地品味,细细地感悟,在品味中感受月饼的香甜,以及全班一起过中秋的幸福和快乐。
(四)敬老爱老过重阳
(1)说一说: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从交流中引出“重阳节”。
(2)读一读:阅读教材,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3)提问:重阳节这一天,我们有什么风俗习惯呢?人们会做些什么呢?
(4)拓展:这一天,你会为家里的老人做些什么呢?怎样表达你的敬老爱老之心呢?
点评:重阳节又叫“敬老节”,这一节日不像中秋节那样受到广泛关注。因而,老师需要在导入上花点心思,这样教学才会顺利。鉴于多数学生对重阳节不了解,通过教学,我们让学生能够了解重阳节的时间、来历、风俗习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重阳节敬老爱老的感情,并能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在平时也能尊老爱老。?
十、板书设计
团团圆圆过中秋
中秋节八月十五
资源文件列表:
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 7
教材分析:
《中秋与重阳》一课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里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主要目的为发展和继承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开展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开发其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此文前面的三篇课文分别是《假期有收获》《周末巧安排》《欢欢喜喜庆国庆》。《中秋与重阳》一课,团团圆圆过中秋,通过中秋节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以及人类探索月球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秋天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重阳节。通过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习俗,引导学生体会到老人的辛劳,从而尊重老人,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助老活动。
(二)学情分析:
本教材的教育对象是二年级学生,我所任教的班级小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农村小学生生活在比城市更浓庆祝中秋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对中秋节习俗有一定的理解,但是了解地不深入,他们热爱科学,但缺少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实践机会。因此本课针对以上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有关中秋节的常识、人类探索月球的知识,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要突破重难点,教师应当课上创设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关于中秋节的风俗,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了解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和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民俗传统文化的渊源流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情感;通过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课时计划
1课时。
中秋与重阳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渗透盼望祖国统一的教育,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2、行为与习惯:
尊老敬长是社会文明行为的体现,小学生要从小尊老敬长,奉献爱心。
3、知识与技能:
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了解习俗中的科学道理,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一些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学会在了解、收集风俗习惯的社会活动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秋天里另一个重要的节日——重阳节。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和有关中秋的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教学难点:
1、学会在了解、收集风俗习惯的社会活动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活动准备。
2、探索月球的相关信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有很大的困难,教师通过录像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
教学准备:
1、制作关于月亮的多媒体动画和嫦娥卫星升空的视频。
2、学生课前收集关于中秋传说、风俗习惯和与之相关的诗文,以及秋天里其它的传统节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画月亮,知中秋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说一个请你们来猜一猜。
"时而弯弯像小船,时而圆圆像玉盘。"
你看见过什么样的月亮?能画出来吗?(请同学上黑板上画)
月亮是一位有魔法的仙子,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根据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农历。哪一天的月亮最圆最亮?这是什么节日?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赏明月、话中秋(板书),说说和中秋有关的话题。(板书:中秋节)
[设计思路]:本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猜谜语引出月亮的话题,通过画月亮,使学生感知月亮形状的不同,初步感知中秋节,为下一环节“聊习俗”做好铺垫。
二、讲传说,聊习俗,话团圆
1、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传说中吧。
2、播放《嫦娥奔月》故事视频。
3、中秋节祭拜月亮这个风俗一直沿传至今,那同学们是否知道中秋节其它的风俗习惯?(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收集成果:吃月饼、赏月)
4、向学生介绍月饼的来历以及其它的中秋节习俗。(课件出示图片)
5、同学们,你们每年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吃团圆饭,赏月,吃月饼,尝水果……)
[设计思路]:故事,对儿童最富吸引力,中秋的传说也是耳熟能详,但课堂中配合着多媒体动画再听,就更生动了。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聊聊习俗,在这样一个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着中秋的美好和快乐。
三、中秋诗会
1、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赏月对诗会友是必不可少的。漂泊在外的游子常以月亮的诗词来寄托他们的思乡之情,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吧。
2、课件出示诗词,体会古诗词的优美。
3、思亲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中秋,在我们和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时,可还有很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不能回家团聚。你知道有哪些人吗?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4、盼统一
(1)中秋佳节,人盼团圆,国也盼团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香港、澳门都已经和祖国妈妈团聚在一起了,台湾却离家多年还没有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有许多台湾同胞在深切的思念着大陆的亲人。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2)此时,你又想说些什么?
(3)我们共同期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圆。
[设计思路]:本环节的设计是想通过古诗词中的悠悠深情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由思亲的诗句引导学生联想到在各自岗位辛勤工作的人们,再通过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由人圆想到国圆,发自内心的呼唤台湾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
四、月球揭秘
1、刚才我们了解了中秋节的.传说,品读了中秋的诗词,同学们说一说,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月亮上到底是什么样子?(请同学汇报课前查阅的关于月球的知识)
2、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于月球的探索。(课件展示月球和人类首次登月的照片,播放嫦娥三号成功发射视频。)
[设计思路]:此环节通过课件展示月球和人类首次登月的照片和播放嫦娥三号成功升空视频,培养科学意识,渗透登月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了解重阳
1、下面老师有一首诗想送给大家,想听吗?(课件出示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一天的事情吗?
3、介绍重阳节 重阳节的由来
[设计思路]:通过一首唐诗引出重阳节,使学生了解重阳节及其来历。
六、重阳节——老人节
1、请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收集的关于重阳节的含义及风俗。
2、结合教科书第十六页的画面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在老人节这一天,准备为老人做些什么?
[设计思路]:此环节旨在使学生学会在了解、收集风俗习惯的社会活动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秋天里另一个重要的节日——重阳节。
七、小讨论——尊敬老人,平时我们怎样做?
1、请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身边老人的需求,课上讲讲老人的需求主要有哪些?根据老人的年龄状况、身体状况,考虑老人需要哪些帮助等。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尊敬老人,平时我们怎样做?尊老敬长是社会文明行为的体现,小学生要从小尊老敬长,奉献爱心。
3、尊敬老人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敬老歌,做一个懂得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好孩子。
[设计思路]:此环节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的情感。
八、结束语:
同学们,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幸福,收获了快乐,懂得了感恩。最后,老师也想送给大家一份美好的祝福,祝福大家月圆人圆事事圆,祝福大家学习进步,梦想成真。
九、板书:
中秋与重阳
中秋节:八月十五 幸福团圆
重阳节:九月初九 老人节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课件制作较精美,因此能够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持久的作用。直观形象的画面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秋节的热闹、美丽。
2、教学环节构思上比较新颖,以猜谜引出月亮的话题,通过画月亮,使学生感知月亮形状的不同,初步感知中秋节,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继而了解中秋知识,感受中秋的气氛;讲传说,聊习俗,话团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一家人是怎么过中秋的?逐步深入,进一步感受中秋家人团聚的欢乐,了解家乡中秋风俗。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中秋风俗。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由人圆想到国圆,发自内心的呼唤台湾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然后拓展知识部分用一首古诗引出重阳节,使学生了解重阳节及其来历并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的情感。
3、课堂语言的机智还不够。在学生回答精彩之处没能及时引导,使它生成提升为课堂亮点。这就要提升自我的素质,练就调控课堂语言的本领。
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 8
一、活动目标:
1、认识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它的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对中秋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的认识
难点:对中秋节的认识
三、活动准备:
1、触碰一体机、电子白板、有关中秋节的相关电子图片、flash动画、PPT。
2、准备月饼、水果、贺卡
四、活动过程:
1、猜谜语导入(使用触碰一体机,ppt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圆圆形状花样多,水果口味任你挑。中秋佳节都爱它,一口一口把它咬。(打一中秋食品)
学生:月饼(出示月饼电子图片)
月饼是中秋节人们爱吃的食物,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中秋节吗?中秋节人们又做哪些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教师讲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播放flash动画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间的一天,所以叫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播放flash动画,激发幼儿兴趣,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一起欣赏人们怎样过中秋节。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地方的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使用ppt播放相应中秋节图片资料:中秋节的习俗
4、大家一起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中秋节这天人们最爱吃月饼,我们大家也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请幼儿各自介绍带来的月饼,然后大家一起分享美味的月饼。
(2)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等歌曲,并与同伴、老师一起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运用ppt帮助教学,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5、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给父母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
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中秋团圆的文化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加深与亲人间的情感交流。
【行为与习惯目标】
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提升生活经验,拓展视野,养成正确对待中秋节的良好行为习惯。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身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创设法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节日传统文化含义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理解中秋团圆的文化内涵。
【难点】
感受中秋节团圆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通过朗诵儿歌进行导入:“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悠悠,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并且提问,这首儿歌描绘了哪个节日的景象呢?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同学们都知道这首儿歌描绘了中秋节的景象,那么中秋节是不是与儿歌中所描绘的一样呢?今天老师与同学们在课堂上一起过一次中秋节。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我们这样过中秋
1.中秋的日期
【活动一】看日历找中秋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手中的日历,找一找什么时候过中秋节?并用铅笔圈画出中秋节的日子。
同学们在日历上圈出中秋节的日期农历八月十五。
教师提问:那么中秋节,为什么是在这个日期?我们为什么叫它中秋节呢?
教师通过讲授补充阴历阳历的相关介绍“农历是我国特有的历法也叫阴历,我国的农历是根据月亮的变化规律制定的。从前的人们经过长时间的认真观察发现月亮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亮从缺到圆再到缺经过的时间差不多有三十天左右,所以就规定这段时间为一个月。而一年有四季每一个季度包括三个月,每年农历的七月、八月、九月三个月是秋季,八月在秋天的中间,八月十五在八月的中间。而中秋节的中表示中间、秋表示秋天,八月十五在秋天的中间,所以这个节日叫中秋节。”配以板书
【过渡】知道了中秋节的日期,我们去看看中秋节大家都在做些什么?
2.中秋的习俗
出示教材上购买月饼、全家赏月、点亮灯笼、海外华人过中秋的图片,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图片画面。
教师总结: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图一呈现的是爸爸带着儿子去超市购买月饼。图二显示的是一家人团圆在船舱内赏月共渡中秋。第三个图爸爸妈妈带着孩子点亮圆圆的灯笼,企盼团圆。图四是海外华侨通过击鼓的方式欢庆中秋。我们可以通过买月饼、赏月、挂灯笼的方式来庆祝中秋节,也可以通过击鼓等其他方式来欢度中秋,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都表达了人们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景。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家庭过中秋时都会有哪些活动?
学生回答:全家一起吃月饼赏月,看中秋晚会等。
【过渡】看来同学们的中秋节都十分欢乐愉快,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过中秋呢?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
二、中秋节团圆夜
【活动二】情境创设体会团圆
播放“嫦娥奔月”动画片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们体会情感,如果你是后羿,看着自己的亲人远离自己会是怎么样一种心情?
学生回答:难过、悲伤、思念。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看到家人远离自己会伤心难过、悲伤痛苦、思念不已。
教师活动:请同学阅读教材15页的故事,概述并且思考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度过中秋节。
学生概述故事:全家为了迎接爸爸回家过中秋,精心准备,可爸爸很晚才回来,好在最后还是全家团圆一起赏月吃月饼。小主人公是既开心又担心爸爸不能回来,并且希望以后中秋都能全家团聚。
老师再次提问:通过嫦娥奔月的故事与书本上的故事,同学们再次思考人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以前后四人小组展开五分钟讨论。
根据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总结出:因为一些事情,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一家团圆的去过中秋,与亲人分离异地的感觉是孤独的,充满思念;全家团圆过中秋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期盼,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对于合家团圆的美好期盼,而中秋的月亮格外圆,月饼也是圆圆的形状、甜甜的口味,既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与体现。
【过渡】同学们理解了中秋节所蕴含的美好情感,那么我们秋天还有没有其他的节日?这些节日又有什么特点呢?
三、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1.重阳节
【活动三】欣赏图片感知重阳
教师通过讲授法展示重阳节名字的由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因为中国古代把九看做阳数,九月九日是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节。
教师展示重阳节登高赏菊的图片,引导同学思考重阳节的习俗。
同学们回答: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欣赏菊花的习惯。
2.秋天不同民族的的特色节日活动
教师:其实,秋天,很多地方还会举行一些有特色的节日活动。(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7页的图片)这两幅图片向大家展示了什么节日呢?
学生回答:苗族的赶秋节、藏族的望果节。
教师再次提问:他们的节日有哪些特色的活动?
学生回答:苗族过赶秋节时,人们聚在一起打秋千,唱歌跳舞,还推选秋老人祝福大家。藏族过望果节时,人们一起围着田地打圈,庆祝丰收,还举办热闹的藏戏表演,射箭等活动。
【过渡】秋天的节日包含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很多大诗人就写过关于秋天节日的诗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笔下的秋天节日是怎么样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通过多媒体展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师请同学朗读诗歌并体会情感。师生共同总结出,古诗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及美好祝愿。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同学们以开火车的方式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拓展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中秋节,知道了中秋节的习俗与美好寓意,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搜集重阳节蕴含着哪些美好寓意。
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 10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能够大胆地对家人过中秋时可能发生的故事进行想象,并能够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知道庆祝中秋节的相关习俗。
材料准备:纸、水彩笔、蜡笔、水粉颜料、水桶。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师:我们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你想和你的家人怎样过节呢?
2.出示中秋节人们庆祝的`画面
重点:引导幼儿结合相关的知识经验,对自己的家人庆祝节日的方式进行想象。
3.向幼儿说明作画要求
(1)自己选择绘画工具进行绘画。
(2)可以自愿结组进行合作绘画。
4.幼儿分组绘画,教师个别指导。
循环播放中秋节的庆祝照片,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作品欣赏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制作成图书,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关于中秋节的绘画故事。
【幼儿园大班《团圆》教案】相关文章:
(推荐)幼儿园大班《团圆》03-11
团圆佳节作文07-12
盼团圆作文11-05
团圆的味道作文01-30
合家团圆的作文08-18
关于团圆作文10-12
团圆果作文01-05
团圆作文范文12-12
月圆人团圆作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