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故事

时间:2024-09-19 09:53:35 晓凤 好文 我要投稿

数学小故事20个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小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小故事20个

  数学小故事 1

  小熊家就在森林学校旁边。每天上学的小动物们都从他家门口经过,十分热闹。

  这天,小兔上学经过他家,往窗户里一看,小熊还在床上打呼噜呢。

  小熊,小熊,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小兔在外面喊,可小熊翻个身又睡着了。不一会儿,小猴也来了。两人好不容易才把小熊叫醒。

  小熊睁开眼睛说:我今天不上学了,以后也不上学了。

  小猴着急地问:你不上学,那你干什么呀?

  我,我,我要开个小店。小熊摸着脑袋说。

  原来,小熊平时上课不专心,经常打瞌睡,成绩不好,觉得上学太累了,太没劲了,因此不想上学了。

  小兔说:这可不行啊!

  有什么不行,说干就干,我马上要进货去了,你们快上学去吧。说完小熊就进货去了。

  到学校放学时,小熊的.小果店已正式开张了。

  小兔和小猴来到小店,他们商量好了要整整这个不爱上学的懒家伙。

  桃子怎么卖呀?小猴问。

  第一筐里6元3公斤第二筐里6元2公斤。小熊说。

  小猴抓抓脑袋说:如果我从两筐拿5公斤,就要付你12元。

  是的。

  那我全买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乘12,144元,是不是? 正是,正是小熊讲。

  于是小猴买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钱,和小兔高兴地走了。

  到了晚上,小熊结帐,算来算去算不对,怎么没赚到钱还反而亏本了呢?又没有其他人来买东西,就小猴一个呀。

  这时,山羊老师来了,来询问小熊今天为何没有上学?小熊把小猴买桃一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山羊老师摸着小熊的头说:正因为你学习不好,才上了小猴的当。小熊惭愧地低下了头,山羊老师又把上当的原因告诉了小熊。

  从此以后小熊每天上课都很认真。因为他知道不学好知识,干什么都不行。

  小朋友们,你知道小熊是怎么上当的吗?小猴到底应付多少钱?

  数学小故事 2

  泰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数学小故事 3

  韦 达

  韦达(1540-1603),法国数学家。年青时学习法律当过律师,后从事政治活动,当过议会议员,在西班牙的战争中曾为政府破译敌军密码。韦达还致力于数学研究,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 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带来了代数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韦达讨论了方程根的多种有理变换,发现了方程根与分数的关系,韦达在欧洲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1579年,韦达出版《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同时还发现,这是π的第一个分析表达式。

  主要著有《分析法入门》、《论方程的识别与修正》、《分析五章》、《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等,由于他贡献卓著,成为十六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

  数学小故事 4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故事梗概:小熊生日会一群小伙伴簇拥着进了屋,大家拿着鲜花,气球,还有玩具,一起奔向小熊,祝你生日快乐。大家又唱又跳,好热闹,真是一个不平凡的生日会啊。

  小羊总是给人一种善良容易受骗的感觉,所以大家都没想过小羊也可以很聪明。不过就有那么一个聪明的小羊,我们就来看看大家心目中这个聪明的小羊的.故事吧!聪明的小羊编故事1一天,小羊在青青的山坡上无忧无虑地吃草。

  一天,一头驴子背着几袋盐走在路上,这盐很沉,可怜的驴子在路上走啊走啊,累的满头大汗,又饿又渴,突然,他听到前面有水的声音,赶忙跑了几步,一看,太好了,是一条小河,他走到河边,痛痛快快的喝了一通,觉得又有了力气,就准备过河...

  数学小故事 5

  从前,有一位农民,带着一条狗、一只兔子和一棵大白菜,来到河边,想要乘船到对岸去。他的小船太破旧,如果把狗、兔子和菜一次全部带上船,就超重了,可能沉船。每次只能带这三件东西里的一件上船。可是,如果离开了农民的`照料,狗要咬兔子,兔子要啃白菜。这位农民能不能利用他的小船,把狗、兔子和菜一件一件地运过河去,并且保持平安无事呢?

  这是非常经典的一个趣味数学知识,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分析下,狗和兔在一起时不能没有人维持秩序,兔子和菜在一起时不能没有人保护白菜。狗和白菜可以和平共处,因为白菜不能引起狗的食欲。那么,就让我们试试下面的运输方案吧。

  先把兔子送过河;回来后,再把狗送过河,把兔子随船带回来;然后再把白菜送过河;再回来一趟,最后把兔子带过河去

  数学小故事 6

  高斯是数学史上少有的天才,很多人认为伟大的科学家和才子都出自于书香门第,家里人可以对他的智力进行较早的开发。可是,高斯的出身却正好推翻了这一论断。高四的祖父是一个朴实的德国农民,父亲也是以种果树为生,母亲则是一个穷石匠的女儿。由于家贫,他的母亲在34岁时才做新娘,而他的父亲这时已经40岁了,父亲根本就没有指望他能读书长学问,也根本不用可能对他进行早期教育。幸运的`是,高斯有一个聪明的舅舅,他是一位心灵手巧的织绸能手,虽然文化不高,但知道许多故事。这位舅舅也十分喜欢高斯,常常通过给他讲故事来教育他。

  高斯的父亲整天忙于自己的事,只要小高斯不哭,他就专心算自己的帐,而小高斯则经常在旁边一声不响地看父亲算账。有一次,还在牙牙学语的小高斯像往常一样聚精会神的看父亲算账,父亲一边算,一边直摇头,算来算去还是算不出一个结果来,过了好久,才自言自语地报出一个结果,父亲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点上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一边准备把答案写下来。可是小高斯却在一旁用小手敲着桌子,不停地摇头,向父亲示意这个结果是不正确的,然后从小嘴中慢慢的说出了一个数字,父亲十分惊异,儿子还不会说话,怎么会报数呢?他突然灵感一现,莫不是高斯说出了自己所计算的正确答案。于是,父亲抱着好奇的心理,重新进行验算,答案竟然和高斯说的一样,小高斯对了。

  父亲高兴极了,逢人便夸自己的儿子还不会说话就会做数学了。

  数学小故事 7

  一天,小松鼠发现他的好朋友小白兔在聚精会神地琢磨什么,于是他问:“我的好朋友!你在这里用心想啥?”

  小白兔说:“我一直在想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可是总找不到答案。”

  小松鼠一听就笑了:“车轮本来就应该是圆的嘛,难道你见过方的`、三角形的可以滚动的轮子吗?”

  小白兔摇了摇头说:“你的话当然不错。可是,只是凭我们的感觉和经验而说,并没有从圆的性质来找出根本原因呀。”

  “那……有了!问山羊爷爷去。”小松鼠想了一个好办法。

  于是,小白兔和小松鼠来到了山羊老爷爷家里。山羊老爷爷问明了来意,用圆规在地上画了一个圆,笑着说:“假如我们拿一根尺子量一量圆周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就会发现,它们都相等。这个相等的距离,叫做半径。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轴安在圆心上,车轴离开地面的距离,就总是等于车轮半径那么长。这样车轮在地面上就容易滚动了。而且你们坐在车子上,将平稳地被车子拉着走。假如这个车轮子是方形、三角形的,从轮缘到轮子圆心的距离各不相等,那么,这种车子走起来,一定会忽高忽低,震动的很厉害。因此。车轮都是圆的。”山羊老爷爷讲了之后,小白兔和小松鼠明白了,他们深有感触地说:“看来,处处离不开数学啊!”

  数学小故事 8

  出入相补原理

  即2ab+(b-a)^2=c^2,化简便得a^2+b^2=c^2。其基本思想是图形经过割补后,其面积不变。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时更明确地概括为出入相补原理,这是后世演段术的基础。赵爽在注文中证明了勾股形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24个命题。例如√(2(c-a)(c-b))+(c-b)=a,√(2(c-a)(c-b))+(c-a)=b,√(2(c-a)(c-b))+(c-a)+(c-b)=c等等。他还研究了二次方程问题,得出与韦达定理类似的.结果,并得到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之一。此外,使用“齐同术”,在乘除时应用了这一方法,还在‘旧高图论”中给出重差术的证明。赵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

  赵爽自称负薪余日,研究《周髀》,遂为之作注,可见他是一个未脱离体力劳动的天算学家。一般认为,《周髀算经》成书于公元前100年前后,是一部引用分数运算及勾股定理等数学方法阐述盖天说的天文学著作。而大约同时成书的《九章算术》,则明确提出了勾股定理以及某些解勾股形问题。赵爽《周髀算经注》逐段解释《周髀》经文。

  数学小故事 9

  蜗牛何时爬上井?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它趴在井底哭了起来。一只癞蛤蟆爬过来,瓮声瓮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太高了,掉到这里就只能在这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过了多年了,很久没有看到过太阳,就更别提想吃天鹅肉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 “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喝足了水,就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着想着,它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在睡觉。它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坚强地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

  你能猜出来,蜗牛需要用几天时间就能爬上井台吗?

  数学小故事 10

  老师说:数字是不会骗人的。一座房子,如果一个人要花上十二天才能盖好,十二个人盖就只要一天,二百八十八人只要一小时就够了。

  学生说:一万七千二百八十人只要一分钟,一百零三万六千八百人只要一秒钟。此外,如果一艘轮船横渡大西洋要六天,六艘轮船只要一天就够了。四杯25度的水加在一起就变开水了!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数学小故事 11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小学生数学故事《0和1》: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数学小故事 12

  一元钱

  小猴、小熊、小狗相约来到街上玩。他们来到超市前一看,一个哈蜜瓜正好30元,于是一人拿10元钱,买了一个瓜。他们刚走出大门,一位营业员跑出来说:“今天我们优惠,只要25元,这是找给你们的5元。”小狗说:“我们分了这5元钱吧!”小熊说:“好!”可小猴说:“这样我们分不完呀!那就一人1元,余下的两块钱再买一包瓜子。”小狗、小熊都说好。

  在回来的路上,小熊说:“我们一人花了9元钱,3人就是3乘9等于27元,又买了一包瓜子,一共花了29元,还有一元钱到哪里去了呢?”小猴和小狗说:“是呀!怎么少了一元钱呢?奇怪?”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一元钱哪去了吗?

  原来,27元里面就含有买瓜子的2元,再加上每人分的一元钱,合起来刚好是30元,一点也没错。

  小学一年级数学趣味题:小兔子开店

  小兔的百货商店今开开业,狐狸买了一瓶酒付了10元,小兔找给他3元。晚上整理一天的收入时,发现狐狸付的10元是假币。小兔一着急,这下可亏大了,大哭起来。其它小动物听到了哭声都跑了过来。

  小熊笨笨说:“赶紧去找狐狸要回亏的钱。大家帮忙算一算,小兔亏了多少钱,再去向狐狸要钱。”

  小猪说:“10元是假的.,找了狐狸3元钱是真的,亏了3元,向狐狸要3元钱。”小狗欢欢一听,说:“错了!10元钱是假的。找了狐狸3元,还给了狐狸一瓶7元的酒呀!所以一共亏了10元(7+3)呀!要向狐狸要10元钱呀!”

  小猴乐乐说:“狐狸的10元钱是假的,小兔就亏了10元,再向狐狸要10元真钱就行了呀!”

  其余的小动物听了小狗欢欢和小猴乐乐的话,一起去狐狸家帮助小兔要回亏了的10元。

  数学小故事 13

  在广袤的大草原,在阴森的狼堡内,大灰狼一家

  小灰灰:爸爸,今天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求尾数为5的两位数的平方的简便算法了。很简便。

  大灰狼:是吗快给爸爸介绍一下。

  小灰灰:比如说15=225;25=625;35=1225。爸爸,你来求45的平方。

  大灰狼:45的平方,45的平方,儿子你就别难为爸爸了,爸爸的手指头根本不够用。

  狼妈妈:儿子,就别难为你爸爸了。你爸爸读书时每次数学考试总是班级第三十名,全班倒数第一。

  大灰狼:你别狗眼看狼低,我还考过一次第一名呢。

  小灰灰:老爸,你好棒哟。

  大灰狼:那次考试排名老师采用升幂排列的方式,我就正数第一了。

  小灰灰:妈妈,什么是升幂排列

  狼妈妈: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小灰灰:爸爸,你还是倒数第一呀!

  小灰灰:求尾数为5的两位数的平方,只需用十位上的数乘以比十位上的.数大1的数,求出乘积后在乘积的后面直接写上25即可。如:求35,先用3(3+1),积为12。在12的后面直接书写25,即1225。又如:求65,先用6(6+1),积为42。在42的后面直接书写25,即4225。

  大灰狼:奥,我明白了,比如求85,就是8乘以9得72,在72后面直接书写25,即7225。也就是说,85=7225。

  大灰狼:哎,当初都是因为我太调皮了,不然我一定是狼界的数学家,最少不至于是倒数第一名。

  数学小故事 14

  说的是两百多年以前的一段小故事,一位9岁小孩的数学天才使他的'老师大吃一惊。

  1787年,在德国一所乡村小学的三年级课堂里,数学老师出了一道计算题:

  1+2+3+4+5+…+98+99+100。

  把100个数一个一个地加起来,这件事让三年级的小同学来做,是一种考验。

  不料,老师刚说完题目,班级里的一位学生,名叫高斯,就把他写好答案的小石板交上去了。

  起初老师毫不在意。这么快就交来,谁知道写了些什么呢?

  小学生数学故事:全班只有一个人做对:后来发现,全班只有一个人做对,就是这位飞快交卷的高斯。

  高斯解答的方法更使老师惊讶不已。

  高斯把这100个数从两头往中间,一边取一个,配起对来,1和100,2和99,3和98,…,共计配成50对,每一对两个数相加都等于101,因而原式=101×50=5050。

  这种算法虽然不是小高斯首创,但是事先谁也没有教过他。在两百多年前的德国,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在大学里讲授,叫做等差级数求和。即使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等差级数求和也要到高中数学课里才系统地学习。当年只有9岁的高斯,出身农户,家境贫寒,居然这样勤于动脑,善于动脑,使老师无比欣慰和深受感动。老师名叫彪特耐尔,特意到大城市汉堡买来数学书,送给高斯看,并且请自己的年轻助手巴特尔斯对高斯多多关照。

  后来呢?

  后来高斯继续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中作出许许多多重大贡献,被称为“数学家之王”,和阿基米德、牛顿齐名。高斯是数学史上一颗光芒永恒的天王巨星。

  数学小故事 15

  活动课上,黑熊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好!”小动物们齐声回答。“请你们每位准备两张小纸条。”黑熊老师清了清嗓子说。小动物们不知道黑熊老师要他们做什么游戏,一个个兴奋的眼睛发亮,很快都把小纸条准备好了。

  黑熊老师环视一下全班同学,说:“请你们在两张小纸条上分别写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写好后,两手各握一张。不要给我也不要给你身边的同学看。”

  小动物们不久前刚学过关于奇数和偶数的知识,不一会儿,大家都完成了黑熊老师提出的要求。“听着,”黑熊老师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你们各位都请将右手中的数乘2,左手中的数乘3,再把乘积相加。不要算出声音来。”

  等小动物们一个个都算好了,黑熊老师又叫算出得数是奇数的`小动物们排成一队;得数是偶数的排成一队。小动物们都站好了,一个个感兴趣地看着黑熊老师,猜测着它下以步要它们做什么。

  “好了!”黑熊老师指着得数是奇数的那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奇数。”

  它又指着另一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偶数。”

  两排小动物们摊开手掌一看,可不是,黑熊老师猜得完全正确。

  小动物们惊奇极了,忍不住纷纷问道:“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

  黑熊老师于是分析道:“奇数×2=偶数奇数×3=奇数,偶数×2=偶数偶数×3=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左手是奇数时,奇数×3是奇数,奇数+偶数(右手中的偶数×2),结果是奇数。而如右手是奇数时,奇数×2成偶数,偶数+偶数(左手中的偶数×3),结果是偶数。

  这就是最后结果与左手中数字奇偶相同的原因,也即我这个猜法的根据。”

  小动物们恍然大悟……

  数学小故事 16

  代数学这个词,是从拉丁文来的,不过它最早的源头是阿拉伯文。因为发明这个词的人是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模。

  花拉子模大约生活在1400年前,出生在波斯北边的城市花拉子模,所以他的名字也叫这个。据说他出生于一个商人的家庭,所以有机会跟着父亲的.商队到处游历。他到过阿富汗、印度好多国家,后来定居在巴格达,所以,他对这些国家的科学都非常了解。后来,他担任了阿拉伯王朝的官员,对天文、地理、数学都很精通。

  花拉子模生活在阿拉伯王国最强大的时代。那个时候,阿拉伯正在不断对外扩张,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个大洲。中国的史书上把它叫做大食国。大食国吸收外国的文化,把希腊、波斯和印度的书籍都翻译成阿拉伯文。所以,阿拉伯科学家就有很多可以研究的资料。花拉子模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代数学的。

  花拉子模写了一本书,叫做《代数学》。他在这本书里讨论了方程的解法,第一次给出了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还把方程的解叫做根。这个说法一直用到现在。

  趣味数学故事《代数的由来》:后来,这本书传到欧洲。有个叫罗伯特的科学家把它翻译为还原于对消的科学,也叫做方程的科学。这就是拉丁文里面的代数学。这样,欧洲的数学家们也了解了代数的知识,后来还有许多人不断地去研究它。

  在中国,代数学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1859年,那个时候还是清朝。中国数学家李善兰和一个英国数学家一起,翻译了一本英国的代数学方面的书,当时就定名为《代数学》。李善兰还指出了,所谓代数学,就是用符号来代表数字的一种方法。

  花拉子模的《代数学》这部伟大的作品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数学小故事 17

  如果你不会背1、2、3……你该怎么数数?

  在我们的祖先认识数字以前,原始人采用把珠子和铜币逐个相比的方法来判断珠子和铜币哪一个多。这个朴素的“一一对应”原理仍是我们今天数数的方法。所不同的是我们不必再把实物与实物进行比较,而是把实物与自然数的整体{1,2,…,n}进行比较。比如,当我们数5个珠子时,实际上是把它们分别与1、2、3、4、5一一对应而数出来的。

  这一思想,被数学家康托成功地用来比较无穷集合的大小:如果两个集合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则这两个集合的元素就一样多。

  康托的有关无穷的概念,震撼了知识界。

  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不到30岁的康托向神秘的无穷宣战。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

  天才总是不被世人所理解。康托的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攻击甚至谩骂。有人说,康托的集合理论是一种“疾病”,康托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是“疯子”。

  来自数学权威们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神经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医院。他在集合论方面许多非常出色的`成果,都是在精神病发作的间歇时获得的。真金不怕火炼,康托的思想终于大放光彩。1897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的工作?“可能是这个时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

  数学小故事 18

  笛卡尔是法国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兴趣很广泛,取得了很多成绩,比如哲学、物理学、数学等等。我们今天就说说他的数学成就,就是他对解析几何学的贡献。

  笛卡尔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丧母,父亲非常溺爱他。他身体不好,父亲就和学校商量,每天早上晚点儿起床,好多休息一会儿。后来,笛卡尔就养成了在床上沉思的习惯。据说,笛卡尔的许多发现都是早上在床上思考得到的,这里面就包括解析几何。

  有一次,笛卡尔生病卧床。这又是他思考问题的好时机。身体躺在床上休息,脑子可没闲着。这些日子,他正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扰着:代数里面的方程啊什么的都是抽象的,而几何里面的图形却是很直观的,要是能把数和形结合起来,在代数和几何之间架设一座桥梁,那该多好啊!可是,这座桥在哪里呢?在哪里呢

  突然,他看见屋顶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儿,蜘蛛又顺着丝爬了上去,在屋顶上左右爬行。

  小学经典数学故事《从蜘蛛想到的》:笛卡尔看到蜘蛛的表演,突然大受启发。他想,可以把蜘蛛看作一个点,他在屋子里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用数字,把蜘蛛在某一个时刻的位置表示出来呢?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再加上地面总共可以交出三条直线,如果把地面作为起点,把交出的三条直线作为三个数轴,那么空间中任何一点的位置,不就可以在这三根数轴上,找到的三个对应的有顺序的数字来表示了吗?

  传说未必可信,但是笛卡尔的功劳是不容怀疑的。1637年,笛卡尔出版了《几何学》这本书。在书中,他把坐标系引入了几何学,将几何和代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此,很多抽象的代数问题和繁复的几何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后来牛顿把这门数学分支命名为解析几何学。

  数学小故事 19

  从前,有个名叫伊凡的国王,他有一个既聪明又漂亮的女儿。国王想:“公主已经长大,应该替她招一个附马才对。”于是,国王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发布消息:“国王要从全世界的年轻人中,选出最优秀的人,做公主的附马。聪明能干的人,快到皇宫里参加竞选啊!”这个消息传遍了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邻国的王子和有钱人家的小伙子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来到皇宫里。而穷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羡慕地小声议论:“我们这么穷,公主是不可能嫁给我们的.,还是不要想了。”只有牧羊人奥利奥一点也不灰心,他决定要去试一试。

  他们来到皇宫里后,国王给这些年轻人出了许多难题,题目有弹琴、下棋、射箭……奥利奥在一群穿得十分神气的候选人中间显得很土气,但每一项测验奥利奥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以他和一名邻国的王子,一个大臣的儿子被留了下来,接受公主最后的考验。

  公主说:“我要嫁一个聪明的人,我的幸运数是一个两位数,谁能保证在9次之内猜中的话,我就嫁给他做妻子。”

  大臣的儿子急忙说:“这个简单,让我先来吧!”“是15吗?”公主摇摇头,“是47吗?”公主摇摇头,“是32吗?”公主又摇了摇了头,“是83吗?”公主还是摇了摇头……

  邻国的王子说:“那让我来试试,是10?”“是11?”“是12?”“是13?”“是14?”……但公主一直在摇头。

  奥利奥想了一想,然后问公主:“这个数比55大吗?”公主摇了摇头,奥利奥又问:“比33大吗?”公主点了点头,于是奥利奥接着问:“比45大吗?”公主又摇了摇头……

  小朋友,你认为谁在9次之内猜中公主心中想的那个两位数的可能性大呢?为什么?

  你愿意和身边的小朋友做一做这个游戏吗?那就试一试吧。

  数学小故事 20

  欧拉是18世纪最优秀的数学家,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1707年4月15日,欧拉诞生于瑞士的巴塞尔。小时候他就特别喜欢数学,不满10岁就开始自学《代数学》。这本书连他的几位老师都没读过,可小欧拉却读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事后再向别人请教。1720年,13岁的欧拉靠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巴塞尔大学。这在当时是个奇迹,曾轰动了数学界。小欧拉是这所大学,也是整个瑞士大学校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

  欧拉大学毕业后到了俄国的首都彼得堡。在他26岁时,担任了彼得堡科学院的数学教授。1735年,年仅28岁的欧拉,由于要计算一个彗星的轨道,奋战了三天三夜,最后用他自己发明的新方法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过度的工作,使欧拉得了眼病,就在那一年他右眼失明了。疾病没有吓倒他,他更加勤奋地工作,写出了几百篇论文,大量出色的研究成果,使他在欧洲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在他59岁时,仅剩的一只左眼视力衰退,只能模糊地看到物体,最后双目失明。但是工作就是他的生命,他决心用加倍的努力,来回答命运对他的挑战。眼睛看不见,他就口述,由他的儿子记录,继续写作。欧拉凭着他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在黑暗中整整工作了17年。

  1783年9月18日,在不久前才刚计算完气球上升定律的欧拉,在兴奋中突然停止了呼吸,享年76岁。欧拉生活、工作过的三个国家:瑞士、俄国、德国,都把欧拉作为自己的数学家,为有他而感到骄傲。

【数学小故事】相关文章:

数学小故事03-11

【热】数学小故事03-12

趣味数学小故事12-18

数学小故事【热门】08-12

(热)趣味数学小故事03-15

趣味数学小故事【精华】03-12

(优)数学小故事15篇03-11

【集合】数学小故事26个08-22

(实用)数学小故事15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