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数学趣味故事
数学趣味故事1
许多人有着惊人的心算能力,有的是通过某种速算法而取得的,有的则是天生的。
我们先说说第一种。话说有一天,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生病了,一位朋友去看他,为了给他解解闷,给他出了一道乘法题。
朋友问:29742926的多少?
爱因斯坦很快地说出:8701924!
完全正确!朋友不禁惊讶:你是怎么算得这么快的呢?
经典趣味数学故事《速算奇人》:原来,爱因斯坦用的是一种速算法。他发现74+26=100,所以就先用2930,等于870,而7426=(50+24)(50-24)=1924,把这两个答数接起来,就得了8701924。
我们再说第二种,有些人天生就有着速算的`天才。一百五十多年前,在英国发现了一个叫亨利的10岁男孩,他擅长心算,一位科学家给他出了一道题:365365365365365365乘以365365365365365365等于多少?
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道很难的题,亨利一定算不上来,谁知亨利思索了一会儿,便报出了答案:
1334444491850208566925016658299941583225。
几个大人手忙脚乱地用手算了半天,惊奇地发现:亨利报出的答案完全正确!
不要说是手算,有的时候,一些速算奇人的心算速度是如此之快,就是别人用计算工具,也赶不上。在1944年的时候,电子计算机的创始人冯诺依曼和另两位物理学家费米、范曼在一起加紧原子弹的研制,有时喜欢用计算尺的费米、喜欢用手摇计算机的范曼和喜欢用心算的冯诺依曼三个人同时算一道题,结果总是冯诺依曼最先算完,而且算得准确。费米和范曼都称赞道:冯诺依曼就像是一台惊人的计算机啊!
数学趣味故事2
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指定历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为了减少处死的人数,将2月减少1天,为29天。
数学趣味故事3
瘸腿狐狸卖西瓜赔了本,没钱买吃的,饿得肚子“咕咕”叫,走路直打晃。
老牛走过来,问:“狐狸,你这是怎么啦?”这是怎么啦?”
狐狸看了老牛一眼说:“饿的,两三天没正经吃东西啦!”
老牛一本正经地说:“要想有饭吃,就要参加劳动!”说完老牛干活去了。
“哼,劳动?劳动多累呀!”狐狸眼珠一转说,“嗯,我有个好主意。”
狐狸一瘸一拐地跑到野猪家。野猪家有个大筐,里面装着许多玉米,筐子上面盖着厚布。狐狸说:“野猪老兄,听说这筐 里有许多玉米,能告诉我一共有多少吗?”
“保密!”野猪没好气地答了一声。
“哈哈,在我聪明的狐狸面前,不可能有任何秘密!”狐狸很有把握地说,“我出道题,你算算,我不但能说出你筐里有 多少玉米,连你有多大岁数都能知道。”
“真的.!”野猪觉得不可思议。
狐狸咳嗽了两声,说:“把你筐子里的玉米数乘以2,加上5,把所得的数再乘上50,加上你的年龄,再减去250,把得数告 诉我。”
野猪趴在地上算了半天,最后说:“得1506。”
狐狸立刻说:“你筐里有15个玉米,你今年6岁。”
野猪一摸前脑想,对,筐里的玉米数是15个。野猪一摸后脑勺想,今年自己真是6岁。
“神啦!”野猪从心里佩服狐狸。他问狐狸:“你怎么知道的?”
“算的呀!你算得结果是1506。最左边的两位数15,就是玉米数;最右边的一位数6,就是你的年龄。”
“你太伟大啦!”野猪抱着狐狸亲了一下。
“伟大不伟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我弄顿饭吃,要有酒有肉啊!”狐狸显得十分得意。
不一会儿,野猪给狐狸端上来红烧兔子肉、清蒸鸡、煮老玉米,外加两瓶好酒。狐狸猛吃猛喝,临走还拿走4个玉米棒。
野猪到处宣传,说瘸腿狐狸神机妙算。小猴灵灵告诉野猪说,你上了狐狸的当啦!野猪不信。
小猴说:“你看算式(2×15+5)×50+6-250=15×100+250+6-250=1500+6=1506。玉米数15是你自己写上去的,乘以 100后变成了千位和百位上的数,而年龄6也是你自己写上去的,它变成了个位数。这样一做,把两个数分离开了,一眼就可以看 清楚。”
“好个瘸腿狐狸!”野猪快速冲了出去,追上瘸腿狐狸,夺过玉米,用每根玉米棒在狐狸头上都狠敲了一下。这下可好, 瘸腿狐狸头上添了4个大包!
数学趣味故事4
瘸腿狐狸偷吃了小鸡崽,要打他6下。小熊朝手上吐了唾沫说:“我劲大,由我来打吧!”
小熊抡圆了胳臂,朝狐狸猛揍了5拳,狐狸“扑嗵”一声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四腿乱蹬,奄奄一息。
小熊还嫌不过瘾,说:“你还欠我一下哪!去你的吧!”小熊猛踢了狐狸一脚。
狐狸也算命大,他掉在一棵树杈上,没有摔死。过了半天,缓过气来了。
一只小松鼠,左手拿纸,右手拿笔,在树上边走边说:“哎呀,这数学题可难死了,怎么做呀!”
小松鼠一脚踩在瘸腿狐狸身上,吓了一大跳:“唉呀,树上怎么会有只死狐狸?”
瘸腿狐狸半睁开眼睛,有气无力地说:“你才死了哪!”
“是活的?”小松鼠又吓了一跳。
瘸腿狐狸小声问:“你遇到难题了?我能帮忙吗?”
小松鼠说:“你伤得这样重,还帮我解题,真是好狐狸!题目是这样的:有三棵古树,它们的年龄分别由1、2、3、4、5、6、7、8、9中的不同的三个数字组成,其中一棵树的年龄正好是其他两棵树年龄和的一半,这三棵古树各多少岁?”
瘸腿狐狸说:“这题很容易。不过,我如果帮你做出来,你能帮我一把吗?”
“没问题!救死扶伤嘛!”小松鼠满口答应。
狐狸说:“你用这九个数字中最小的3个数:1、2、3组成123;和最大的3个数字组成789,而123+789=912,恰好是456的两倍。也就是说456正好是123与789和的一半。”
小松鼠高兴地说:“这三棵古树年龄分别是123岁、456岁、789岁。年龄可真大呀!要好好保护这些古树。”
瘸腿狐狸说:“我已经帮你把题算出来了,你帮我从树上下到地面吧!”
小松鼠“吱吱”叫了几声,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好几只小松鼠。大家喊着号子,连拖带拽把瘸腿狐狸拉到了地面上。帮忙的.小松鼠一转眼又都不见了。
瘸腿狐狸对小松鼠说:“我想吃点东西,我可不吃素食。”
小松鼠问:“你想吃什么?”
瘸腿狐狸说:“鸡、鼠共有49,100条腿往前走,请你想一想,来多少只鸡来多少只鼠,鸡我是不敢吃了,只好吃鼠啦。”
小松鼠问:“要吃几只鼠?”
“算算嘛!”狐狸列了个算式:
鼠的只数是(100-49×2)÷2=1(只)
小松鼠惊讶地问:“这1只鼠是不是我呀?”
“就是你小松鼠!”瘸腿狐狸张嘴扑上前去。
生活中出处充满数学的趣味,在这里数学网整理了最新的趣味数学故事:松鼠救命,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快乐中了解数学,爱上数学。
数学趣味故事5
抛硬币是做决定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因为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样,都是50%。但是有趣的是,这种非常受欢迎的想法并不正确。
首先,虽然硬币落地时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即使我们排除了这种很小的可能性,测试结果也显示,如果你按常规方法抛硬币,即用大拇指轻弹,开始抛时硬币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时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51%。
之所以会发生上述情况,是因为在用大拇指轻弹的时候,有些时候钱币不会发生翻转,它只会像一个颤抖的飞碟那样上升,然后下降。如果下次你要选出将要抛钱币的人手上的钱币在落地后哪面会朝上,你应该先看一看哪一面是朝上的,这样你猜对的概率要高一些。但是如果那个人是握起钱币,又把拳头调了一个个儿,那么,你就应该选择与开始时相反的一面。
数学趣味故事6
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读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
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的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数学趣味故事7
北宋的一个夜晚,一家小酒店的老板正和伙计一起堆酒坛。因为近来生意特别好,酒坛自然也就多。老板一边在心里乐,一边盘算着如何发更大的财。他要把酒坛堆得整整齐齐,美观大方,吸引更多的顾客光临酒店。
酒坛堆得非常漂亮,一层一层整整齐齐。酒店门口的招幌迎风飘扬,使人不得不驻足逗留,忍不住想进店喝几盅。酒店老板得意扬扬之际,想数数酒坛一共有多少只。可是,数坛子也并不轻松,老板从前面绕到后面,又从后面绕到前面,刚刚擦干的汗水又冒出来了,伙计们都笑了
第二天。这堆酒坛果然吸引了不少顾客,老板望着酒坛,乐不可支。这时,一位衣冠楚楚的青年书生走了过来,面对酒坛,若有所思。老板心想:我昨天为了数清这堆酒坛,花了很大的功夫,这位青年相貌不凡,我倒要考考他看。
"年轻人,你知道这堆酒坛一共有多少个吗?"老板半开玩笑地问道。
"这很容易,只要你告诉我这堆酒坛最上面的那层一共几排,每排多少个,一共有几层。根本不用数,我马上就知道这堆酒坛的'数目。"年轻人这么说话,显然有十足的把握。
"噢!"老板心想:这位年轻人真会说大话,不妨把他提的条件告诉他,看看他的能耐到底有多大。于是老板爽快地说:
"最上面那层酒坛是四排,每排8个,第二层是五排,每排9个……"
"好了,一共七层,"年轻人打断了老板的话,不加思索地报出了答案,"一共567个酒坛。对吗?"
老板一下子惊得连张开的嘴巴也忘记合拢了。这么快!老板马上把年轻人请进酒店,上茶,敬酒,招待得万分周到。老板真是打心眼佩服这位青年,又是请教姓名,又是讨教数坛的方法。
这位青年就叫沈括。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使他有机会读书,加上他好奇心强,肯钻研,于是他就成了很有才学的人。沈括回答老板说:"我数这坛子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最中间那层共77个,共七层,只要再乘7,最后加上常数28就行了。"
沈括从小对筹算很感兴趣,读了许多数学名著。后来自己写成了一本数学专著《隙积术》,专门研究高阶等差级数的求和问题。沈括数坛的方法就是利用了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的方法,要比单纯地数方便多了。数学上还可能碰到数字更大,项数更多的题目,用这种方法便可一下子迎刃而解。
数学趣味故事8
数学趣味小故事之一:数学天才高斯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数学趣味小故事之二:阿拉伯数字的来源
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是国际上通用的数码。这种数字的创制并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劳。阿拉伯数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公元前3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各地的写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罗门式,它的独到之处就是从1~9每个数都有专用符号,现代数字就是从它们中脱胎而来的'。当时,“0”还没有出现。到了笈多时代(300-500年)才有了“0”。这样,一套完整的数字便产生了。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7-8世纪,随着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饥似渴地吸取古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其科学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学家、旅行家毛卡访问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达,将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曼苏尔(757-775),曼苏尔令翻译成阿拉伯文,取名为《信德欣德》。此书中有大量的数字,因此称“印度数字”,原意即为“从印度来的”。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约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数字,并在天文表中运用。他们放弃了自己的28个字母,在实践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毫无保留地把它介绍给西方。9世纪初,花拉子密发表《印度计数算法》,阐述了印度数字及应用方法。
印度数字取代了冗长笨拙的罗马数字,在欧洲传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对,但实践证明优于罗马数字。1202年意大利雷俄那多所发行的《计算之书》,标志着欧洲使用印度数字的开始。该书共15章,开章说:“印度九个数字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及阿拉伯人称作sifr(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
14世纪时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应用,逐渐为欧洲人所采用。
数学趣味故事9
孙悟空喝牛奶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必须回答对一道数学题。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
孙悟空一看,挠挠头,不一会儿功夫就算出来了,并且喝到了这杯牛奶。同学们,你知道答案吗?试试看。
(答案)
孙悟空很聪明,因为牛奶只有一杯,而每次加的都是水,所以他知道只需要计算所加入水的总量就可以了。而所加水量是1/2+1/3=5/6(杯)。所以应该是喝的牛奶多。
数学趣味故事10
瘸腿狐狸从兔子村一瘸一拐地逃出来。他心有余悸,心中暗道:“真玄呀!差点把命搭进去。”
突然,他发现独眼狼王蹲在前面,一只眼正死死盯着他。“啊,独眼狼王没有死!”瘸腿狐狸心里一惊。
瘸腿狐狸眼珠一转,满面堆笑地迎了上去说:“狼老弟,我正要找把钳子去救你,你……怎么自己出来啦?”
“嘿嘿……”独眼狼王先是一阵冷笑,接着说:“一个小小的铁皮夹子,能治住我独眼狼王?你见死不救,不够朋友,咱们要进行一场决斗,你看怎么斗好啊?”
“这……”瘸腿狐狸知道躲不过去了,他暗打鬼主意。狐狸说:“咱们俩各咬对方一口,怎么样?”
独眼狼王点点头说:“可以,但是,谁先咬谁呢?”
瘸腿狐狸说:“你出个问题考我,我再出个问题考你,谁赢了谁先咬!”
“就这样。”独眼狼王痛快地答应了。他低头想了想,说:“几只狐狸去赶集,半路偷了一窝鸡,一狐一鸡多一鸡,一狐两鸡少两鸡,问有几只狐狸几只鸡?”
“好,好。我们狐狸就有个偷鸡的小毛病,让你抓住编题了。”瘸腿狐狸说,“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1只狐狸分1只鸡时,多出1只鸡来;1只狐狸分2只鸡时,多出1只狐狸来。有4只鸡,3只狐狸。对不对?”独眼狼王点了点头。
“该我出题考你啦!”瘸腿狐狸面露奸笑,他说:“红狼比白狼个大;灰狼比黄狼个大,但比黑狼个小;黄狼比白狼个大;黑狼比红狼个小。让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把这几只狼排排队。”
独眼狼王听得独眼发直,傻呵呵地问:“你说了半天,到底有几只狼我都不清楚。”
瘸腿狐狸得意地问:“认输了吧?”
“认输是认输。不过你先要把答案告诉我!”独眼狼王想弄个明白。
“傻狼!”瘸腿狐狸把嘴一撇说,“总共有5只狼。从大到小排是:“红狼、黑狼、灰狼、黄狼、白狼。你站好了,我可要先咬啦!”
独眼狼王满不在乎地说:“一只狐狸能有多大劲儿?你尽管来咬!”
瘸腿狐狸扑了上去,张开大口用力咬住狼王的脖子。怪了?硬是咬不动!狐狸又用利爪去抓狼王的'独眼。
独眼狼王大叫一声:“好个瘸狐狸,你让我双眼瞎!我饶不了你!”狼王抓住瘸腿狐狸,只一口就把狐狸咬死了。狼王变成了双眼瞎,他痛得到处乱窜,掉进河中淹死了。
两个大坏蛋,一个也没剩。
最新的趣味数学故事:狼狐决斗由数学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趣味故事11
电影导演长颈鹿大叔和副导演小狗熊为拍摄《猴子世界》要挑选会爬树、会走钢丝、会骑马、会骑单车的猴子担任演员。
“据了解,花果山共有40名猴子。”长颈鹿大叔对小狗熊说,“你去花果山丛林仔仔细细调查一下,看有几名会爬树,几名会走钢丝,几名会骑马,几名会骑单车的。”小狗熊连连点头。
“要认真、仔细!”长颈鹿大叔再三叮嘱。
“知道了!”小狗熊嘴上答应,心里却暗暗发笑,“就这么一点儿小事情,还这么唠叨。”
小狗熊三步并着两步跑,直奔花果山。那些神气活现的猴子一听到小狗熊说要选电影演员,一个个争着表演自己的本领,没有一个是什么都不会的。
小狗熊看过一次表演,就登记一次。调查得可认真啦!
小狗熊回来向长颈鹿大叔汇报了:会爬树的有20名会走钢丝的有15名会骑马的'有5名会骑单车的有10名“导演大叔,有一点必须更正:你说花果山共有40名猴子,可是经我调查,应该共有50名。”小狗熊一本正经地说。
“不对头啊!”长颈鹿大叔摇摇头,“我曾经在森林王国查阅过户口簿,花果山上的猴子只有40名,怎么可能多出10名来呢?”
小狗熊不服气:“大叔,20加15、加5、加10,等于50名,难道还会错吗?”
长颈鹿大叔捧腹大笑。“可你却忘记了一点:在计算总数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相加呀。”
“不能简单地相加?!”小狗熊愣住了,伸出手来抓着头皮。
长颈鹿大叔解释说:“比方说,有一名猴子神通广大,技艺全面,他既会爬树、又会走钢丝、还会骑马、骑单车。你在按四个项目登记的时候,都将他分别算了进去,于是他在四个项目中都占了1个名额。这么一来,最后的总数必然会多出3名。猴子嘛,终究是40名,只不过你在计算总数时多算了10名。
“哦,我明白了,长颈鹿大叔!”
“明白了就好!”长颈鹿大叔笑着问:“眼下你打算怎么办呢?”
小狗熊说:“现在我知道了至少有10名猴子具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本领。我再到花果山丛林里走一趟,将一专多能的优秀演员挑选出来!”
“行,这次我跟你一道去!”长颈鹿大叔拍拍小狗熊的肩膀。
数学趣味故事12
小学生数学故事:数的诞生
笨笨和聪聪是同学,又是好朋友,聪聪的爸爸贾伯伯是一位数学老师,经常给笨笨和聪聪讲一些数学故事。
一天,贾伯伯问他们:“聪聪、笨笨,你们知道数是从哪里来的吗?”
聪聪和笨笨都愣住了:“数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天天要数数,天天要算数,可是数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还真的没有想过!
贾伯伯说:“你们现在从1数到成千上万,都不成问题,不过你们知道吗,原始人根本就没有‘数’这个概念,他们只知道‘有’和‘没有’,后来他们知道了‘多’和‘少’,再后来他们才慢慢地明白了‘一个’和‘多个’的区别。”
“那他们算东西多不方便呀!”笨笨说。
“是啊,”贾伯伯说,“在很长的时间里面,人们除了一、二、三之外,就数不出别的数来了。有个传说,一个埃及国王让一个恶鬼给缠住了,要他把全部手指都给数出来。国王好不容易给数了出来,就被看做是天才了呢!”
“哦!”聪聪说,“那笨笨要是在那个时候就更是天才了,它不只能属手指头,连脚趾头都会数呢!”
笨笨狠狠瞪了聪聪一眼,转头问贾伯伯:“那后来人是怎么学会数更多数的呢?”贾伯伯说:“后来,他们就用在兽骨等东西上划杠或者用绳子系扣的方法,来把两个东西一一对应起来。比如说,打来四只兔子,就在绳子上系四个扣子,根据绳子的`颜色、系扣的大小,来代表不同事物的数目。”
“那要是一万,就得划一万道,系一万个扣子吗?”聪聪问。
“是啊。所以这种方法就特别的麻烦。不过,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人类才学会使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数目。抽象符号的出现,就标志着数字诞生了。比如,古埃及人使用一种象形文字做数字符号,而古巴比伦用的是三角形的符号。”
“那我们中国人呢?”聪聪问。
“我们中国人,现在发现最早用的是甲骨文。在四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会用十进制了。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从1到10的全部数字了,不过,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发明的,后来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又传到阿拉伯,再从阿拉伯传到欧洲,再经过演变,最后才成为像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原来这10个阿拉伯数字,还有这么长一段故事呢!”笨笨说。
数学趣味故事13
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就是国际上通用的数码。这种数字的创制并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劳。阿拉伯数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就是他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公元前3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各地的写法不一,其中典型的就是婆罗门式,它的独到之处就就是从1~9每个数都有专用符号,现代数字就就是从它们中脱胎而来的.。当时,“0”还没有出现。到了笈多时代(300-500年)才有了“0”。这样,一套完整的数字便产生了。这就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7-8世纪,随着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饥似渴地吸取古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其科学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学家、旅行家毛卡访问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达,将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曼苏尔(757-775),曼苏尔令翻译成阿拉伯文,取名为《信德欣德》。此书中有大量的数字,因此称“印度数字”,原意即为“从印度来的”。
阿拉伯的数学家花拉子密(约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数字,并在天文表中运用。他们放弃了自己的28个字母,在实践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毫无保留地把它介绍给西方。9世纪初,花拉子密发表《印度计数算法》,阐述了印度数字及应用方法。
印度数字取代了冗长笨拙的罗马数字,在欧洲传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对,但实践证明优于罗马数字。1202年意大利雷俄那多所发行的《计算之书》,标志着欧洲使用印度数字的开始。该书共15章,开章说:“印度九个数字就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及阿拉伯人称作sifr(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
14世纪时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应用,逐渐为欧洲人所采用。
数学趣味故事14
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市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 ”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 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聪明的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二】肚里生虫
数学趣味故事15
古希腊传说中有个叫阿基里斯的英雄,他是一个非常能奔跑的天神。而当时有一位叫做芝诺的哲学家却说:阿基里斯跑得再快,也追不上一只慢吞吞的乌龟。这是怎么回事呢?
芝诺说:让阿基里斯和乌龟举行一场赛跑,让乌龟在阿基里斯前头1000米开始。假定阿基里斯能够跑得比乌龟快10倍,当比赛开始的时候,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这个时候乌龟跑了100米,这就是说仍然在阿基里斯前面100米。当阿基里斯跑了下一个100米的时候,乌龟依旧在他前面10米。阿基里斯再跑10米,乌龟又在他前面1米阿基里斯能够继续逼近乌龟,但他决不可能追上它。小朋友一定会认为,芝诺的话一定有错误的地方:一个跑得快的人怎么可能追不上一只乌龟呢?不过,谁能说出,不对的地方在哪儿呢?
小学生趣味数学故事《英雄追乌龟》:从阿基里斯开始追赶乌龟时,阿基里斯和乌龟二者的`位置算起在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整个过程中,阿基里斯到达了乌龟的新的位置时,乌龟会到达一个更新的位置。于是,在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过程中,阿基里斯与乌龟都会到达无穷多个位置,把每两个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全部加起来,所得到的就是在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过程中他们二者分别跑过的总路程:
阿基里斯跑过的总路程是1+0.1+0.01+0.001+=10/9(千米)
乌龟跑过的总路程是0.1+0.01+0.001+=1/9(千米)
然而芝诺犯了一个错误:他把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位置变化过程和时间变化混为一谈。
阿基里斯在追赶乌龟时所经过的1千米+0.1千米+0.01千米+0.001千米+这个无穷的位置变化过程不需要无限长的时间。10/9千米除与1千米/小时=10/9小时就完成了。在10/9小时之内,芝诺的说法成立,即:阿基里斯每到达乌龟的一个位置时,乌龟又爬到了一个新位置。但是在10/9小时之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如果阿基里斯继续跑的话,他很快就会把乌龟远远甩下的。
【数学趣味故事】相关文章:
趣味数学故事03-11
数学趣味故事03-12
趣味数学小故事12-18
数学趣味故事(实用15篇)03-12
趣味数学小故事15篇(通用)03-12
趣味数学作文09-11
数学小故事03-11
【热】数学小故事03-12
(优)数学小故事15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