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大全15篇】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1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使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此书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古人的足智多谋,比如说:诸葛亮三气周瑜、诸葛亮建七星坛引东风等,还让我知道了古代军士的英勇善战,比如说:赵云杀进几十万人的,如同入无人之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诸葛亮了,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粹、死而后以,直到临死之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与师爷!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是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2
1.步步为营
三国时,黄忠和严颜攻占太阳山后,黄忠又带领人马向定军山进军。来到定军山,黄忠多次去挑战,定军山的守将夏侯渊就是不出来应战。因为那里地形相当复杂,也离开不清楚敌人的详细情况,黄忠只好安营扎寨住下来。
这时,曹操命令夏侯渊主动出击,并写信告诫,一要刚柔结合,二要有勇有谋。夏侯渊反复琢磨,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他让夏侯尚去引诱黄忠,自己乘机大伏击。结果,黄忠手下的将军陈式果然上了当,被夏侯渊活捉。黄忠很着急,采纳法正的意见,大军队的所有钱物都赐给全军将士,将士们一时间斗志昂扬,决心死战到底。
当天,军队就启程了。每行走一段路程就设下一道营垒,然后又继续向前推进。黄忠行军谨慎,防备又严密。夏侯渊不听张颌劝阻,轻率出击,不仅吃了败战,还伤了部将夏侯尚。黄忠的军队顺利推进到定军山下,夺取了定军山对面的高山。
2.负薪救火
战国时代,魏国老是受到秦国的侵略。魏国的安厘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魏国连连战败。安厘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第四年,秦国更把魏、韩、赵三国的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死兵士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
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厘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厘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厘王本来就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厘王说:“侵略者贪得无厌,你这样用领土、主权,想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者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但是,安厘王不肯听从苏代的话,仍然一味屈膝求和,这样过了没多少年,魏国终于被秦国灭亡。
3.毛遂自荐
在战国的时候,有权有钱的人很喜欢供养一些有才能的人,以增强自己的势力,在有事、需要有人出意见的时候,就让他们策划谋略,替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人被称做食客,也叫门下客。
赵国的宰相平原君势力庞大,家中养了几千名食客。其中有位叫毛遂的食客,待了三年,都没有什么别的贡献,平原君虽然觉得很奇怪,却也没有埋怨,任由他在家中吃住。
后来,赵国的国都邯郸被秦军包围,情势非常危急。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劝说楚王和赵国合作,共同出兵对抗秦国。平原君回家后,准备从食客中选出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前往,可是选来选去只有十九人合格,还差一个人。平原君正伤脑筋,毛遂突然走上前对平原君说:“我是最适合的人选,愿意跟从公子前往。”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在人群中,就好象一把锋利的锥子放在袋子里,立刻就会穿破袋子,显露锋芒。而你在我这三年,却没有杰出的表现,我看你还是留下吧!”毛遂回答:“我是现在才要进入袋子里,不然我这把锥子早就穿破袋子,显露出它的锋利,而且连锥柄都要穿出袋子了。”平原君心想,反正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适合的人选,于是平原君就带着毛遂等二十人赶往楚国。
见到楚王,平原君说明了局势和利害得失,费尽口舌,却都无法说服楚王,同行的十九名食客也没有办法、想不出好点子。正当大家不知到该怎么办才好,毛遂这时候手按宝剑,走到楚王前面说:“大王的性命现在掌握在我的手中!楚国有几百万精兵,然而在上次的战役中却被秦国几万人的军队打败,夺去了许多城池与土地,连我们赵国都替你们感到羞愤。赵国提议两国联合抗秦,是在替你们楚国报仇。”楚王听了觉得毛遂说得有理,再加上毛遂拿着宝剑威胁,就同意结盟,订下和约。并立刻发兵支持赵国,解了邯郸之围。
从此,平原君不敢再小看毛遂,而把他当作上宾招持。
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时代,在赤壁这地方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叫“赤壁之战”。
曹操号称拥军百万,雄居北方,想并吞南方。东吴、西蜀就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北魏。 东吴的统帅周瑜和西蜀的军师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们决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轻敌情绪,采用火攻的作战方案。周瑜用反间计,让曹操杀死曹军中熟悉水战、可以抵挡他们的将领蔡瑁、张允。周瑜又叫庞统假作献计,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
周瑜又打黄盖,让这老将用“苦肉计”去诈降曹操。 实际上,黄盖在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以诈降的方式冲向曹营,发起火攻。
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缺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必须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当时正当隆冬季节,天天都刮西北风。周瑜忧急成病,卧床不起。只有军师诸葛亮心中有数。他自称有个秘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诸葛亮拜访周瑜,把药方写了出来: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四句韵文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周瑜急切地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可以借东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过气象观察,心中就有了办法。他对周瑜说,自己能呼风唤雨,借三天三夜东南风来帮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个土台,叫“七星坛”。诸葛亮在“七星坛”上祈求东南风。
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周瑜就顺利地执行他的火攻计划。东风狂吹,火光冲天,赤壁之役,曹操吃了败仗,从此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势。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扩展阅读:三国演义里面的成语
桃园结义,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草船借箭,三顾茅庐,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
舌战群儒,六出祁山,如嚼鸡肋,三英战吕布,单刀赴会,
得陇望蜀,乐不思蜀,负重致远,出言不逊,兵贵神速,
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坚壁清野,
七步之才,才占八斗,七步成诗,骨肉相残,巢毁卵破,
一身是胆,顾曲周郎,超群绝伦,如鱼得水,如饮醇醪,
髀肉复生,步步为营,偃旗息鼓,空城计,苦肉计,连环计,
欲擒故纵,吴下阿蒙,刮骨疗毒,计收姜维,江东赴会,
吕布戏貂禅,击鼓骂曹,蒋干盗书,走马荐诸葛,愿打愿挨,
张飞赔罪,义放曹操,水淹七军,过五关斩六将,初出茅庐,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单骑救主,横槊赋诗,马跃檀溪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3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
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 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刘禅惊慌不已,一点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表面上装成很顺从,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试一试他。有一次,他请刘禅来喝酒,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触景生情,难过得直掉眼泪。司马昭看看刘禅,见他正咧着嘴看得高兴,就故意问他:“你想不想故乡呢?”刘禅随口说:“这里很快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散席后,刘禅的近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让他放我们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就装着悲痛的样子,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司马昭忍住笑问他:“这话是人家教你的吧?”刘禅睁开眼睛,吃惊的说:“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司马昭明白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备他了。
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延伸
【注音】lè bù sī shǔ
【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解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近义词】流连忘返、乐而忘返、乐不可支
【反义词】狐死首丘、归心似箭、落叶归根、恋恋不舍
【年代】古代
【例句】你到了外国,可不能~,忘记养育你的故乡故土啊!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乐不思蜀点评
刘禅身为一国之主,居然乐不思蜀,甚至连装着想念故乡都装不出来,贪图享乐而志向沦丧竟到了这种地步,实在可气可叹。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理想,而要严格要求自己,志存高远,不懈地奋斗。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老牛舐犊
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位谋士叫杨修。
一次,杨修随曹操出征,攻城不下,便就地安营扎寨。
这时,杨修忽听曹操说道:“鸡肋,鸡肋!”他立刻明白曹操的意思是想要退兵,便和士兵说:“丞相打算退兵了。”这样,全营的人纷纷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曹操巡营时,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吃惊,便向士兵询问原因,才知道是杨修私传军令。
由于杨修平时屡次卖弄小聪明令曹操不满,今次又在自己尚未下令撤退之时私传军令,于是,便以杨修扰乱军心,把他杀了。
杨修死后,杨修的父亲杨彪非常伤心,因思念儿子而日渐憔悴。
曹操问他说:“杨公为什么会这般消瘦啊?”
杨彪叹气说:“我惭愧啊,没有能够像金日磾[dī]一样具有先见之明,现在还有一种像老牛舔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子之心!”
曹操听后。十分感动,不免内疚。
老牛舐犊的成语故事延伸
【注音】lǎo niú shì d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解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指父母怜爱子女
【相近词】 望子成龙、爱子心切、舐犊情深
【反义词】掩鼻而过、深恶痛绝
【年代】古代
【例句】巴人《灵魂受伤者》:“带着原始性的~似的神情,抚着他这神圣的伤痕,高傲地跳动起来。”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老牛舐犊点评
故事中杨修被曹操杀害后,杨彪非常思念儿子日渐消瘦,当曹操问及原因,杨彪只恨儿子还在的时候没有好好爱护他。其实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老牛舐犊一样自然绵厚。也许有的时候过于严厉,但父母都是为了我们好,不要发脾气,去伤害世上最爱我们的人。你回想一下,当你说爱吃某样东西的时候,父母是不是都把东西留给你吃,还温柔的让你多吃点呢?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运筹帷幄
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设酒宴,招待文武官员。
刘邦说:“诸位不要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项羽又是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的呢?”
有两位头领马上回答说:“项羽待人轻慢而且好侮辱人,陛下仁厚而且爱护别人。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征服的地方就分封给大家,跟天下人同事利益。而项羽妒贤嫉能,有功的忌妒,有才能的怀疑,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摇摇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在军帐中出谋划策,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态,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才下的原因,项羽虽然有一位重要的谋士范增,但他却不信任。这就了被我攻灭的原因。”
运筹帷幄的'成语故事延伸
【注音】yùn chóu wéi wò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解释】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近义词】握筹布画、运筹决策 、运筹决胜。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军事、政治等。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运筹帷幄点评
一个人不论再如何的优秀,他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能有一项而专精已是了不起;二、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诚实地接受自己的‘不如’;三、善加利用身边的资源,不仅说的是人,还有物。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卧龙岗。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延伸
【拼音】:sān gù máo lú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例句】: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歇后语】:刘备访贤
【灯谜】:刘备请孔明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真心诚意邀请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三顾茅庐点评
刘备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做事最终必然成功。小朋友们,不管在我们的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不管前面的道路是多么泥泞,任务有多么艰巨,只要我们有毅力、有恒心,最终一定会成功。从故事中也能看出刘备是个懂得尊重人才的人,善于团结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大家各自发挥所长,努力提升自己,使得整的团队的战斗力都得到了提升。联系到我们自己,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其他同学学习。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草船借箭
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东吴大都督周瑜命诸葛亮十日内制作十万支箭。
诸葛亮说:“ 只击需三日。”并立下军令状。周瑜笑诸葛亮是自取灭亡。
周瑜一边吩咐士兵不给诸葛亮准备制作箭的材料,一面让谋士鲁肃偷偷借给他二十条船,每船三十个军士,两边扎上稻草人,听候调用。又叮嘱鲁肃千万别告诉周瑜。
鲁肃又来见诸葛亮,第一天不见动静,第二天也不动。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密请鲁肃到船上。同时,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好,向曹营进发。
此时,江上大雾迷漫,对面看不见人。五更时分,船只接近曹营。诸
葛亮让军士们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周瑜来偷袭。无奈江上雾大看不清楚,曹操只好调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
待草人身上密密地插满了箭,天已放亮,诸葛亮下令收船。
军士们高喊着:“谢谢曹丞相的箭。”高高兴兴地往回走了。
回营后,把箭取下,十万有余。
草船借箭的成语故事延伸
【注音】cǎo chuán jiè jiàn
【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借他人的力量。
【结构】紧缩式
【灯谜】孔明造箭
【歇后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草船借箭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我们要像诸葛亮那样虚心,宽宏大量,心胸宽阔,用自己的智慧证实自己的成绩。而不是像周瑜那样小心眼,小肚鸡肠。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同学比自己成绩好,这时要做的并不是嫉妒他人,而是虚心地学习同学的长处,改掉自己的短处。小朋友们,努力学习哟~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延伸
【注音】wàng méi zhǐ kě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画饼充饥
【反义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年代】古代
【例句】如果不潜心钻研,一心只想走捷径,恐怕是~,无济于事的。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望梅止渴点评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4
曹操献刀
为了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计,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不料却被发现,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随后,便匆匆忙忙逃出董相府,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舌战群儒
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想去投靠东吴,就是孙权。派诸葛亮去做说客。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腹经纶舌战群儒。说得他们个个哑口无言。后来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赤壁大战
曹操大军征吴,准备一举吞灭江东。诸葛亮说服东吴群臣,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利用曹操说客蒋干,行使反间计,又让黄盖用苦肉计诈降,乘风放火,烧尽曹军船只。曹操弃军退走,沿路又被孙、刘两军袭击,八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百人马。周瑜和诸葛亮运用计谋,以劣势兵力击败了优势曹军,取得空前的大捷。
单刀会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不仅应邀赴了宴会,更挫动了吴国的锐气,以脱身,实则以鲁肃为人质,互相敬酒。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席间,轻驾小舟,单刀赴会,提着宝刀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故而,早知是计,便有所准备。熟读兵书,,关羽久战沙场,席间埋伏刀斧手欲杀之。宴请关羽过江到东吴,因此,设酒宴名为招待关羽,实为鸿门之宴,始终不放弃夺回荆洲的想法,。吴国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故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需夺取西川,以立其业,刘备为完成三足鼎立之势。
定军山
本集叙刘备出兵攻取汉中,因战事吃紧,又不调用黄忠上阵,黄忠不服老,孔明使用激将法,使黄忠立下军令状。黄忠又使用骄兵之计,连续攻克天荡山、定军山,斩了曹军大将夏侯渊。曹操自率大军来争,又被黄忠、赵云并力杀退。刘备得了许多地方,自立为汉中王。
水淹七军
本集叙孙权因西蜀拒绝交还荆州,非常愤恨,与曹操结盟,共图荆州。关羽得讯,起兵突击襄阳,杀败曹仁,乘胜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庞德去救樊城。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不料中了庞德的箭。后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就在一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庞德被生擒。威名大震。
火烧连营
刘备率领75万人马杀向东吴。孙权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孙权起用了陆逊。刘备的部队从春天出征直到夏天,也没打败东吴主力,就在树林里安营扎寨了。营寨一个挨一个,连续几百里长。陆逊得知刘备的营寨犯了兵法大忌,就想好了打败刘备的计谋。这天,东南风刮得很猛,陆逊指挥大队人马带着茅草和火种,并分三路,一起杀进蜀营,把蜀军40个营地烧成一片火海,刘备在赵云的.保护下逃到白帝城。
失街亭
司马懿军逼祁山,诸葛亮不知派谁去守,马谡欣然愿往,可诸葛亮怕他没有作战经验,不让他去,马谡苦苦相求,诸葛亮拨给他2万军马,任他调度,派王平为副将,马谡想在高山上扎地,可王平却认为在平地上,马谡不听,给了王平五千人马,自领大军往山上驻扎,司马懿原以为街亭难攻,一听马谡在山上驻扎,大喜,便派人围住此山,截断水粮,山上士兵一冲下来,就用弓箭挡回,士兵们不耐饥渴,打了一阵子都下山投降,马谡惨败,只有王平还坚持了一阵子。
七擒孟获
三国中期,蜀国占据西蜀一带,这时南方孟获作乱。诸葛亮出征南蛮孟获,为了收买人心,七次俘获孟获而又其次将其释放。第七次释放孟获的时候,孟获终于归顺蜀国,诸葛亮平定了南方。
火烧博望坡
三国前期,曹操势力非常强大,统一了北方,接下来就是南下。攻打刘备,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曹操派大将夏侯敦进攻新野。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敦果然中极。大败而归。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5
空城计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素以善于指挥战争而着称。
有一次,魏国得到消息,得知蜀国的战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士兵,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军队前去攻打。蜀国得到魏国的军队正迅速向西城赶来的情报后,从国王到士兵都非常紧张。以一万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蜀国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一个老头在城门前扫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架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音乐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却弹起了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滑的将军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因此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他的军队撤退。成千上万的魏军迅速撤退,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就这样,蜀国的西城没有用一兵一卒就得以保全。这就是诸葛亮有名的“空城计”。
这则按语又讲了两个故事。张守圭接替战死的王君焕,正在修筑城墙,敌兵又突然来袭。城里没有任何守御的设备,大家惊慌失措。守圭说:“敌众我寡,又处在城池刚刚破坏之后,光用石头和弓箭是不对退敌的,应该用计谋。”他让将士们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饮酒奏乐,若无其事。敌人怀疑城中有备,只有退兵。齐祖铤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比张守圭又多一招:等贼兵以为人走城空,不设警备时,突然命士兵大声叫唤,更将贼兵搞得糊里糊涂,只得退兵。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6
1、【单刀赴会】
周瑜死后,刘备为了和吴国重新联合起来,答应孙权等他攻占西川后就把荆州交给吴国。
这时刘备已经很强大了,他的军队很快就攻占了西川。刘备在西川建立了蜀国,派关羽和他儿子关平驻守在荆州。
孙权听说刘备占领了西川,派大使到蜀国向刘备要荆州。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计谋,写了一封信交给吴国的大使,让他到荆州去找关羽。
吴国的大使拿着信来到荆州,却被关羽拒绝了。关羽说:“这么重要的事,我怎么能相信一封信呢?”然后就把大使赶回了吴国。
孙权大怒:“刘备分明就是在捉弄我。”鲁肃出了一个主意:请关羽到吴国来吃饭,趁机把他抓起来,逼迫关羽交出荆州,不然的话就杀死他。
关羽接到邀请信后,笑着说:“我才不怕他们,我一个人去,看他们敢把我怎么样?”
第二天,关羽乘船来到吴国。鲁肃早已经布置好了军队,只要关羽不答应,马上就把他抓起来。
在酒席上,鲁肃笑嘻嘻的提出归还荆州的事,关羽就说:“我今天是来喝酒的,国家的大事我们不谈”但鲁肃还是一个劲儿地提起荆州。
过了一会儿,关羽站起来拉住鲁肃说:“我有点醉了,荆州的事以后再商量吧。”说完就拉着鲁肃向江边走去。
吴国的士兵怕误伤到鲁肃,不敢对关羽下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关羽拉着鲁肃走出去。关羽一直把鲁肃拉到江边才放开手。等吴国军队来追赶时,关羽的船已经开出很远了。
2、【得陇望蜀】
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今甘肃东部)的隗嚣。公元32年,大将军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的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人总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陇:在今甘肃东部,陕西南部;蜀:在四川中西部。现在一般用这个成语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有贬义。
虽然得陇望蜀的典故最早发生在刘秀身上,然而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段和这个成语相关的故事:
曹操已得东川,主簿司马懿进曰:“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曹操叹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刘晔曰:“司马仲达之言是也。若少迟缓,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守关隘,不可犯矣。”操曰:“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
还记得应该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翻的是连环画版的演义。看到这一节后不禁沾沾自喜自己又学到一个新成语,但同时总觉得用在这个地方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那时印象中的曹操是白脸,一个反面人物,那么他怎么会不复望蜀,不贪心呢?
我起初给曹操找的解释是他怕陷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益州。几乎就在这个想法产生的那一刻,它立即被我否定了。原因上面司马懿和刘晔已经替我解释了。
那么就是因为战线太长,因为襄樊和合肥战场的压力了。但这也是不成立的。襄阳曹仁,合肥张辽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而且当时这两线的战事并不是那么吃紧。再说有满宠李典等人的协助和“贼来乃发。”的木夹的指点,即便是逍遥津这样的会战,坚守到救兵到来也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只能是曹操老了。这里的老不是指年龄,不是老骥伏枥那个老,而是一种在于内心的沧桑,厌倦和疲惫。连年的征战特别是赤壁战后破马超灭张鲁这几年这几仗,那颗曾经不已的壮心里的烈火渐渐熄灭了。是的,曹操的心已经老了,没有了如日中天的气势与激情,论英雄的豪情,观沧海的壮志,赋赤壁的雄心,到如今都只剩下了一抹晚照。
逍遥津战后,错过了平西川最好机会的曹操同众官议曰:“此时可收西川否?”刘晔曰:“今蜀中稍定,已有提备,不可击也。不如撤兵去救合肥之急,就下江南。”于是只有退兵,留夏侯渊,张颌守汉中。
3、【兵贵神速】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就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有心想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侣有些官员担心远征之后,荆州的刘表乘机派刘备来袭击曹操的后方。
郭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曹操说:“你现在威镇天下,但乌丸仗着地处在边远地区,必然不会防备。进行突然袭击,一定能消灭他们。如果延误时机,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重新收集残部,乌丸各族响应,蹋顿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属于我们了。
刘表是个空谈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刘备,不会重用刘备,刘备不受重用,也不肯多为刘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远征乌丸,不会有后顾之忧的。还有,你要慎重!”
曹操于是率领军队出征。到达易县(今属河北)后,郭嘉又对曹操说:“用兵贵在神速。现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就慢,如果乌丸人知道我军的情况,就会有所准备。不如留下笨重的`军械物资,部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前进,乘敌人没有防备发起进攻,那就能大获全胜。”
曹操依郭嘉的计策办,部队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乌丸人惊慌失措地应战,一败涂地。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被太守公孙康所杀。
4、【吴下阿蒙】
三国时,吴国有位将领,名叫吕蒙。他一直跟随孙权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国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位吕蒙不愧为英勇的战将,然而,自小未曾读书,所以,文墨没有,行事粗鲁,又全不懂礼仪文饰。大家都呢称他为“吴下阿蒙”。
一次,孙权与吕蒙在一起时,孙权说:“吕将军,你现在与我一起执掌国家大政,应该多读点书,学点历史和文化知识,这样才好。”
吕蒙一听,马上说:“我一天军务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读书?以前,我不读书,不是照样带兵打仗吗?”
孙权笑着回答:“要说忙,你不会比我忙吧?我自渡江以来,就抽空读了《史记》、《汉书》和各种兵书。你更不比曹操忙吧?曹操带兵打仗经常都忘不了读书,越老越喜欢看书。东汉的开国之君刘秀,时常手不离书,这些都是人所皆知的。要说读书与不读书,那可大不一样。书中有很多道理,可以使人聪明;书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给人启示警惕。我治国理政,许多都是从书中受到教育启发的。”听了孙权的这一番话,吕蒙才知读书的重要,从此以后,每天军务再忙,他都要抽一些时间来读书。他还聘请了二位文士,来指导他读书。
开始读书时,吕蒙倒没什么特别感受。渐渐地,吕蒙读出味来,眼界不断开阔,思路日益活泛,才发觉自己以前的许多愚昧无知。于是,越读越有味,后来竟成为一位饱学之士。
周瑜去世后,孙权任命鲁肃为大都督。这位鲁肃是吴国一位名士,学问渊博,读书破万卷。他与吕蒙都在周瑜手下做过事,常戏谑吕蒙,“吴下阿蒙”就是由他叫出名的。
一次,鲁肃到吕蒙的驻军去巡视。空闲时,吕蒙主动与他谈起学问来,鲁肃大感意外。开初,吕蒙是以请教者的身份与鲁肃交谈;不一会,吕蒙提了几个问题,鲁肃都答不上来;后来,鲁肃只有听吕蒙一个人讲的份了。听完吕蒙高谈阔论,引经据典,鲁肃十分惊叹地说:“想不到你这位昔日阿蒙,今日竟学富五车了!本人敬服万分!”鲁肃去世前,推荐吕蒙接替了他的职务,深受孙权的器重。
东吴自立国后,一直想夺回关羽镇守的荆州,但一直没有成功。而荆州一日不夺回,就对东吴有一天威胁。
吕蒙当上统帅后,一面采取各种军事步骤,一面联合魏国,终于使一代名将关羽败走麦城,夺回了荆州。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7
1、三英战吕布
八路讨伐董卓的诸侯在虎牢关被吕布拦截,河内名将方悦,北海武安国先后出战,但都被吕布打败。公孙瓒亲战吕布,眼见吕布要刺中他时,张飞飞马出战,连战50多合,不分胜负。关羽一见,舞刀夹攻,战了30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一见,也来助阵。八路人马都看呆了,吕布最终招架不住,骑马逃了。
2、草船借箭
周瑜听闻诸葛亮早已知晓他借蒋干除去蔡瑁,张允的事,更觉得除去诸葛亮。于是他让诸葛亮在10天内造好10万支箭。诸葛亮听了,笑着说:“军事紧急,哪用10天?3天足矣!”并立下军令状,造不好甘愿受罚。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草船,600多名军士和若干草人,直到第3天五更才趁着漫天大雾,和鲁肃向曹营出发。曹操见漫天大雾,担心出兵会失利,于是命手下朝船放箭。此时诸葛亮正和心惊胆战的鲁肃喝酒。船的一边箭满了,他又把船掉转方向收箭。直到所有草人都密密麻麻的插满箭,他才令船急回,并让士兵大喊:“谢丞相箭!”周瑜钦点完箭后,更是自叹不如。
3、桃园结义
民间俗传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三国演义》第一回:"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后遂为结拜兄弟,共同谋事的典故。
4、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提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齐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齐,死伤无数。魏军逃跑。
5、舌战群儒
刘备欲与孙吴结盟抗曹,但孙吴谋士见刘备兵寡,曹操又强,不敢答应。诸葛亮一人前往孙吴,在大堂上一人驳倒张昭,陆绩,虞翻等谋士,说的他们哑口无言,为孙刘结盟打下基础。
6、单骑救主
刘备被曹操击溃,家眷也失散了,赵云一个人突入曹操大军,夺了青钢剑,连斩五十多员大将,在曹操83万大军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并成功救了阿斗,曹操见赵云勇不可挡,令手下抓活的,赵云借此杀出一条血路,逃出重围。
7、千里走单骑
关羽听闻刘备消息,向曹操告辞,但路途中各关守将却百般阻挠,关羽为过关,连斩了东岭关的孔秀,洛阳的韩福,孟坦,汜水关的卞喜,荥阳的王植,黄河渡口的秦琪,一路护送刘备家眷,与刘备重逢。
8、义释曹操
曹操兵败,带兵逃窜,遇见埋伏的关羽,程昱对曹操说:“关羽重感情,丞相若提及当日旧情,或许还有期望。”曹操于是向关羽提及当年旧情,众人又哭倒在地,关羽不忍,遂放曹军离开,甘受之前与诸葛亮签好的军令状。
9、火烧上方谷
诸葛亮派魏延带兵引司马懿进了布满火药,干柴的上方谷,并点起大火,司马懿被困,逃脱不得,便下马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抱头痛哭,眼看要烧死了,忽然天降大雨,满谷大火都被浇灭,司马懿连忙带军逃离,诸葛亮长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10、马岱斩魏延
魏延趁诸葛亮已死企图夺权,杨仪和姜维抵挡不住,连忙掏出诸葛亮留下的锦囊,看后对魏延说:“你若敢大喊3声谁敢杀我,我们便将汉中拱手让出。”魏延大笑:“不要说3声,便是3万声又有何难!”说完大喊:"谁敢杀我!”话音未落,马岱大喊:“我敢杀你!”一刀,魏延人头落地。原先诸葛亮明白魏延必反,故派马岱做卧底,杨仪和姜维依计,果然杀了魏延。
11、七禽孟获
三国中期,蜀国占据西蜀一带,这时南方孟获作乱。诸葛亮出征南蛮孟获,为了收买人心,七次俘获孟获而又其次将其释放。第七次释放孟获的时候,孟获最终归顺蜀国,诸葛亮平定了南方。
12、空城计
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街亭失手,导致满盘皆输。诸葛亮被迫撤兵,司马懿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疑心有伏兵。调头就撤兵。诸葛亮躲过一劫!
13、白帝城托孤
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悲愤不已,举大军伐吴。誓要“踏平东吴”。不料被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大败,逃往白帝城,忧郁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后事。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14、斩马谡
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十分生气。想起了刘备临死前嘱咐他的话“吾观马谡,言过其实也”。后悔不已。悲痛了斩了立了军令状的马谡。
15、火烧博望坡
三国前期,曹操势力十分强大,统一了北方,接下来就是南下。攻打刘备,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曹操派大将夏侯敦进攻新野。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敦果然中记。大败而归。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
16、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17、失街亭
就是在空城计之前了,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结果反了低级错误。被司马懿打败。蜀军被断了咽喉之路。被迫撤兵。
18、温酒斩华雄
三国前期,曹操发起联军讨伐董卓。董卓的先锋是华雄,华雄是三国第一高手吕布的手下,也是十分勇猛,一连杀了联军好几个大将。联军正愁无人能敌华雄之时,关羽按耐不住请战。可是刘备这时没什么地位,关羽的军衔也小得可怜。于是联军盟主袁绍反对,怕被敌人耻笑军中无人。可是曹操见识过关羽的本事,很赞赏他,于是为他斟酒。关羽说等斩了华雄回来喝也不迟。于是飞身上马冲入敌营,不一会儿就提着华雄的人头回来了,这时候酒还是热的。这就是温酒斩华雄!
19、过五关斩六将
徐州之战刘备战败。关羽经张辽劝说,约法三章暂时投降了曹操。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后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便想去找刘备。曹操为了挽留关羽便挂避客牌对其避而不见。关羽只能不辞而别。沿路上经过了五个关口,守将都不放行,关羽一一杀之。一共六个。最终与刘备会合。这就是著名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20、单刀赴会
赤壁之战之后。三国鼎立逐渐构成。刘备留关羽镇守荆州,主力向西扩张。荆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本属东吴。东吴一向想找机会讨回。鲁肃又献上一计:骗关羽过江赴宴,在宴席上埋伏刀斧手,掷杯为号冲出杀之。便遣请关羽赴宴。关羽明知是计坦然答应!只带了周仓随身为他提刀。席间鲁肃提起索回荆州之事,关羽却绝口不谈,说酒席之间不谈国事。鲁肃再三纠缠,周仓插嘴,关羽借机故作生气状夺过周仓手中大刀,喝退周仓。周仓会意,退出去。关羽假醉,一手提大刀,一手挽住鲁肃手将鲁肃扯到江边。东吴将士怕误伤鲁肃,又摄于关公武力,不敢动手。关云长上船乘风而去。
21、割须弃袍
操起兵三十万,径下江南。权使鲁肃取备,孔明叫备作书于马腾之子马超,令兴兵入关,操不敢下江南。马岱回西凉告马超以叔父马腾等被曹操所杀之事,又接刘备书信,教其入关,便与西凉太守韩遂及马岱,庞德等计夺长安,直抵潼关。潼关一战,曹操大败,又脱红袍,又割髯,又扯旗角包颈,几乎丧命。操欲渡河遏马超之后,超赶操下船,许褚和渭南县令丁斐救操脱险。
22、三顾茅庐
刘备刚出来打天下的时候,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绝顶高手可是屡遭败绩。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军事。直到找到了徐庶!徐庶帮刘备打了几次胜仗就被曹操用计骗了过去。临走时徐庶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诸葛亮就是卧龙先生。于是刘备就亲自去请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直到第三次才见着。刘备向他请教了当世局势并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道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并同意出山。刘备如鱼得水,文武兼得,开始了他统一中国的大业。
23、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灭了吕布之后,请刘备去饮酒。酒席间,曹操就问刘备天下谁称得上是英雄。刘备将孙策、袁绍、袁术、刘表等人一一列举。曹操都说不是。刘备便问他,曹操说:“今日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一听大惊。明白曹操必不能容他。于是以截杀袁术为接口向曹操借兵走人了。
24、隆中对
刘备在所有人都已放弃他的时候找到了诸葛亮。在隆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总结诸侯间的关系,可谓一针见血,未出门而已知天下三分,并为刘备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体系,这在当时是具有绝对的前瞻意义的,而诸葛亮也所以成名。
25、计取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陆逊设计,书骗关羽,让关羽以为东吴无可用之将,放心进攻樊城,而此时,吕蒙进军江陵,陆逊顺江而上,掐断关羽后路,迫使关羽走麦城,使一代名将就此命丧黄泉。此役,陆逊功不可没,并且已显出其本事,强于吕蒙,直追周瑜。
26、火烧连营
关羽死后一年,刘备兴兵攻荆州。陆逊拒敌于夷陵。在朱治兵败,孙桓势危的情景下,以大局为重,不贸然出击,最终大败刘备于猇亭,而此役以火攻,数万破敌70万,彻底打败刘备,巩固了孙权在荆州的统治和自我在东吴的地位。
27、长坂坡之战
罗贯中让长坂坡成了赵云的成名和表演的地方,而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夸张。演义上,赵云闯83万军阵,斩杀敌将53员,七进七出,救出刘阿斗,使刘备当时唯一的儿子保住了性命。而事实上,赵云是闯入曹操先锋3000人的阵里,三进三出,就出刘禅的。
28、百骑劫营
逍遥津战败后,曹操攻下汉中,支援张辽,进军濡须。甘宁选百人,趁曹军新至,立足未稳,夜袭曹营。曹军不备,大乱,甘宁一骑未失,一人未伤,斩敌数十人,伤敌无数,重创曹军,挽回了自逍遥津之败后一向低迷的士气,也让我们见识了甘宁的威力。
29、刮骨疗毒
关羽中了曹仁毒箭,右臂青肿,无法运动。忽然一日,一人驾船而来,此人乃是华佗。华佗查看伤势后说:“要治好不难,只怕将军害怕。”关羽大笑,华佗说:“要立一根柱子,上钉大环,您将手伸入,用绳子系好,然后蒙住眼睛,我用刀刮开皮肉,刮去箭毒,缝好后即可。关羽说:“何须柱环?”关羽一面下棋,一面吃肉,一面理解手术,脸上毫无痛苦之色,手下们却个个心惊。手术结束后,关羽的手即刻好转,华佗对他赞不绝口。
30、乐不思蜀
一天,司马文王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那里很欢乐,我不思念蜀国。”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等到之后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貌。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31、连环计
董卓在长安任意杀戳。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王允分别把貂蝉许与董卓和吕布,使二人猜疑。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卓赶来,大怒。吕布、董卓为了貂蝉而反目成仇,在王允的挑拨之下,吕布最终手刃了董卓。
32、辕门射戟
袁术起兵讨伐刘备,吕布想让两家罢兵,于是让刘关张和纪灵同帐相坐,吕布在辕门放了画戟,说:“辕门离这儿150步,若我一箭中戟,则是天意,两家罢兵!”纪灵想:“料你也射不中!”于是答应。只见吕布弯弓搭箭,一箭射中,纪灵只好罢兵。
33、夜走麦城
话说关羽守住襄阳城,吴魏联合来攻取荆州.东吴吕蒙将战船伪装成商船,精兵扮成商人,骗过烽火台的守兵,夺了襄阳.无奈,关羽只得弃城而走,半夜到了麦城,却被众军围住.最终被捉。
34、三让徐州
曹操派人去接父亲曹嵩和家人,路经徐州,刺史陶谦派一个姓张的去护送曹家人,结果这个张某人有前科,贼心不改,杀了曹家全家,携带私逃。曹操大怒,发兵攻徐州。陶谦请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来相救。孔融请刘备同去救陶谦。刘备遂带领数千人马奔赴徐州。先打了一小仗,暂缓危机,陶谦把刘备迎进城,要让徐州,刘备不干;刘备写给曹操一封信,让他以国事为重。曹操被吕布偷袭濮阳,就卖给陶谦一个人情,撤了。陶谦设宴招待众人,席间又要让徐州。刘备还是不干,陶谦就请刘备屯兵小沛。不久,陶谦病重,临死前让刘备理解徐州。刘备开始不干,之后百姓苦求,才理解徐州。
35、水淹七军
关羽围困曹仁于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和庞德领七支军队去救援。屯兵在山谷中。当时正值秋雨连绵。关羽命人堵住襄江各处水口。等江水高涨时,水淹七军。曹军死伤无数,庞德被斩,于禁被俘。
36、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十分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貌,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十分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那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最终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37、草船借箭
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东吴大都督周瑜命诸葛亮十日内制作十万支箭。
诸葛亮说:“只击需三日。”并立下军令状。周瑜笑诸葛亮是自取灭亡。
周瑜一边吩咐士兵不给诸葛亮准备制作箭的材料,一面让谋士鲁肃偷偷借给他二十条船,每船三十个军士,两边扎上稻草人,听候调用。又叮嘱鲁肃千万别告诉周瑜。
鲁肃又来见诸葛亮,第一天不见动静,第二天也不动。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密请鲁肃到船上。同时,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好,向曹营进发。
此时,江上大雾迷漫,对面看不见人。五更时分,船只接近曹营。诸
葛亮让军士们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周瑜来偷袭。无奈江上雾大看不清楚,曹操只好调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
待草人身上密密地插满了箭,天已放亮,诸葛亮下令收船。
军士们高喊着:“多谢曹丞相的箭。”高高兴兴地往回走了。
回营后,把箭取下,十万有余。
38、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忙,就能够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十分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忙,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卧龙岗。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我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十分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39、吴下阿蒙
三国时,吴国有位将领,名叫吕蒙。他一向跟随孙权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国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位吕蒙不愧为英勇的战将,然而,自小未曾读书,所以,文墨没有,行事粗鲁,又全不懂礼仪文饰。大家都呢称他为“吴下阿蒙”。
一次,孙权与吕蒙在一齐时,孙权说:“吕将军,你此刻与我一齐执掌国家大政,应当多读点书,学点历史和文化知识,这样才好。”
吕蒙一听,立刻说:“我一天军务都忙可是来,哪有时间读书?以前,我不读书,不是照样带兵打仗吗?”
孙权笑着回答:“要说忙,你不会比我忙吧?我自渡江以来,就抽空读了《史记》、《汉书》和各种兵书。你更不比曹操忙吧?曹操带兵打仗经常都忘不了读书,越老越喜欢看书。东汉的开国之君刘秀,时常手不离书,这些都是人所皆知的。要说读书与不读书,那可大不一样。书中有很多道理,能够使人聪明;书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给人启示警惕。我治国理政,许多都是从书中受到教育启发的。”听了孙权的这一番话,吕蒙才知读书的重要,从此以后,每一天军务再忙,他都要抽一些时间来读书。他还聘请了二位文士,来指导他读书。
开始读书时,吕蒙倒没什么异常感受。渐渐地,吕蒙读出味来,眼界不断开阔,思路日益活泛,才发觉自我以前的许多愚昧无知。于是,越读越有味,之后竟成为一位饱学之士。
周瑜去世后,孙权任命鲁肃为大都督。这位鲁肃是吴国一位名士,学问渊博,读书破万卷。他与吕蒙都在周瑜手下做过事,常戏谑吕蒙,“吴下阿蒙”就是由他叫出名的。
一次,鲁肃到吕蒙的驻军去巡视。空闲时,吕蒙主动与他谈起学问来,鲁肃大感意外。开初,吕蒙是以请教者的身份与鲁肃交谈;不一会,吕蒙提了几个问题,鲁肃都答不上来;之后,鲁肃仅有听吕蒙一个人讲的份了。听完吕蒙高谈阔论,引经据典,鲁肃十分惊叹地说:“想不到你这位昔日阿蒙,今日竟学富五车了!本人敬服万分!”鲁肃去世前,推荐吕蒙接替了他的职务,深受孙权的器重。
东吴自立国后,一向想夺回关羽镇守的荆州,但一向没有成功。而荆州一日不夺回,就对东吴有一天威胁。
吕蒙当上统帅后,一面采取各种军事步骤,一面联合魏国,最终使一代名将关羽败走麦城,夺回了荆州。
40、兵贵神速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就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有心想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侣有些官员担心远征之后,荆州的刘表乘机派刘备来袭击曹操的后方。
郭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曹操说:“你此刻威镇天下,但乌丸仗着地处在边远地区,必然不会防备。进行突然袭击,必须能消灭他们。如果延误时机,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重新收集残部,乌丸各族响应,蹋顿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属于我们了。
刘表是个空谈家,明白自我才能不及刘备,不会重用刘备,刘备不受重用,也不肯多为刘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远征乌丸,不会有后顾之忧的。还有,你要慎重!”
曹操于是率领军队出征。到达易县(今属河北)后,郭嘉又对曹操说:“用兵贵在神速。此刻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就慢,如果乌丸人明白我军的情景,就会有所准备。不如留下笨重的军械物资,部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前进,乘敌人没有防备发起进攻,那就能大获全胜。”
曹操依郭嘉的计策办,部队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乌丸人惊慌失措地应战,一败涂地。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被太守公孙康所杀。
41、得陇望蜀
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今甘肃东部)的隗嚣。公元32年,大将军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的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我先回京城去了。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头写着: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人总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期望得到蜀地。
陇:在今甘肃东部,陕西南部;蜀:在四川中西部。此刻一般用这个成语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有贬义。
虽然得陇望蜀的典故最早发生在刘秀身上,然而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段和这个成语相关的故事:
曹操已得东川,主簿司马懿进曰:“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曹操叹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刘晔曰:“司马仲达之言是也。若少迟缓,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守关隘,不可犯矣。”操曰:“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
还记得应当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翻的是连环画版的演义。看到这一节后不禁沾沾自喜自我又学到一个新成语,但同时总觉得用在这个地方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此刻想来大概是因为那时印象中的`曹操是白脸,一个反面人物,那么他怎样会不复望蜀,不贪心呢?
我起初给曹操找的解释是他怕陷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益州。几乎就在这个想法产生的那一刻,它立即被我否定了。原因上头司马懿和刘晔已经替我解释了。
那么就是因为战线太长,因为襄樊和合肥战场的压力了。但这也是不成立的。襄阳曹仁,合肥张辽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并且当时这两线的战事并不是那么吃紧。再说有满宠李典等人的协助和“贼来乃发。”的木夹的指点,即便是逍遥津这样的会战,坚守到救兵到来也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只能是曹操老了。那里的老不是指年龄,不是老骥伏枥那个老,而是一种在于内心的沧桑,厌倦和疲惫。连年的征战异常是赤壁战后破马超灭张鲁这几年这几仗,那颗以往不已的壮心里的烈火渐渐熄灭了。是的,曹操的心已经老了,没有了如日中天的气势与活力,论英雄的豪情,观沧海的壮志,赋赤壁的雄心,到如今都只剩下了一抹晚照。
逍遥津战后,错过了平西川最好机会的曹操同众官议曰:“此时可收西川否?”刘晔曰:“今蜀中稍定,已有提备,不可击也。不如撤兵去救合肥之急,就下江南。”于是仅有退兵,留夏侯渊,张颌守汉中。
42、单刀赴会
周瑜死后,刘备为了和吴国重新联合起来,答应孙权等他攻占西川后就把荆州交给吴国。
这时刘备已经很强大了,他的军队很快就攻占了西川。刘备在西川建立了蜀国,派关羽和他儿子关平驻守在荆州。
孙权听说刘备占领了西川,派大使到蜀国向刘备要荆州。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计谋,写了一封信交给吴国的大使,让他到荆州去找关羽。
吴国的大使拿着信来到荆州,却被关羽拒绝了。关羽说:“这么重要的事,我怎样能相信一封信呢?”然后就把大使赶回了吴国。
孙权大怒:“刘备分明就是在捉弄我。”鲁肃出了一个主意:请关羽到吴国来吃饭,趁机把他抓起来,逼迫关羽交出荆州,不然的话就杀死他。
关羽接到邀请信后,笑着说:“我才不怕他们,我一个人去,看他们敢把我怎样样?”
第二天,关羽乘船来到吴国。鲁肃早已经布置好了军队,只要关羽不答应,立刻就把他抓起来。
在酒席上,鲁肃笑嘻嘻的提出归还荆州的事,关羽就说:“我今日是来喝酒的,国家的大事我们不谈”但鲁肃还是一个劲儿地提起荆州。
过了一会儿,关羽站起来拉住鲁肃说:“我有点醉了,荆州的事以后再商量吧。”说完就拉着鲁肃向江边走去。
吴国的士兵怕误伤到鲁肃,不敢对关羽下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关羽拉着鲁肃走出去。关羽一向把鲁肃拉到江边才放开手。等吴国军队来追赶时,关羽的船已经开出很远了。
43、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东吴大将黄盖欲诈降曹操,为取得曹操信任,周瑜、黄盖表演了一场“苦肉计”。
44、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说的是谋士徐庶有心辅佐蜀汉,却被曹操扣他母亲为人质,迫他归附曹操。他到曹营后,坚决不为曹操出谋划策。
45、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本写蜀国后期将才凋零,不得不以偏将廖化担当大任。此刻用来指缺乏适宜人才担当重任,只得以才具不足的人充任,多用作自谦之词。
46、乐不思蜀——本指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都洛阳,过着豪华享乐的生活,感到十分满足,不想再回蜀中。此刻用来泛指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想回到原有的环境中去。
4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本指魏大将军司马昭专权,图谋夺取帝位的野心世人都明白。此刻用来指野心十分明显,人所共知。
48、赔了夫人又折兵——本指周瑜之计,谎说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吴蜀联姻以抗曹,把刘备骗到东吴扣作人质以索回荆州,而刘备依诸葛亮之计,到东吴竟然得以成婚,并连带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又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此刻用来比喻想占便宜却没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4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本指周瑜计划火攻曹操,一切都已准备好了,只差东风还没有刮起来,不能借顺风放火。此刻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只差最终一个重要条件。
50、身在曹营心在汉——本指关羽在长坂坡兵败后,被迫降曹而心念刘备(代表蜀汉)。此刻指身在别的集团而不忘原先所属的集团。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8
赤壁大战之前,周瑜苦思破曹之计。一日深夜,老将黄盖来到帐中,商议破曹以火攻为好。周瑜说:"我也这样想,所以才留下假投降的蔡氏兄弟,只是无人去曹营诈降。"黄盖自告奋勇,甘愿领此重任。
当夜二人定下"苦肉计"。第二天,周瑜传各路将军帐下议事,命大将们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抗敌。黄盖反对说:"不用三个月,如果这个月能破敌就破,不能破敌,早点投降!
"周瑜听后大怒道:"我奉命督军破敌,你敢动摇军心,推出去斩了。"黄盖骄傲地说:"我是东吴三世重臣,南征北伐时,你还不知在哪呢?"在场的将领们跪下替黄盖求情。
周瑜狠狠地说:"看在众将面上,饶你不死,打一百军棍!"武士们把黄盖推倒在地,没打到五十下,已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几次晕死过去。黄盖的好友阚泽,根据周瑜的'安排,带着黄盖早已写好的投降书前去诈降。
不久,曹操又接到蔡氏兄弟的密信,说只要见到插有青牙旗的船只就是黄盖来投降了。结果在赤壁一战中,黄盖引火船冲入曹营,大江之上一片通红,把曹操用铁链连起来的几千条战船烧成灰烬。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9
明媚的阳光下,那本散发出神秘气息的书,令当时懵懂的、充满幻想的我如痴如醉!皎洁的月光下,又是同样的这本书,一帧帧精彩纷呈的画面,一件件荡气回肠的故事,使我灯火通宵到天明!我疑惑,我不解,我更振奋,更向往……
一个神秘的故事拉开了序幕。
记得,那是一个雪花飘落的时节,大概是因为雪花会让人文采飞扬,遐想连篇吧!于是,我迷上了读书,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我彻底的迷恋上了书——这个文明的使者。也正是从那时起,我才知道了你的存在。
可是,起始我的书架上并没有你,我好生失望。后来,在我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爸爸终于同意给我买,我的书架上也终于多了你的身影,你便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心中的那道彩虹。可刚读了没几天,便觉得乏味了,于是将你丢到一边,不管不问了。记忆中,这好像是从结识你以来,初次没有了你的陪伴,或许,有那么些许的孤寂。
后来,在爸爸的开导下,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也知道了读书是不能光靠兴趣的。于是,你又一次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和最忠实的伴侣,而这一次,我许下的诺言是永远。
或许就在那时,我开始学着去品味你。我曾为董卓的暴行愤恨不已;也为关羽的忠肝义胆拍手称快;我甚至为孔明的逝世而伤心了好几天……。不管是曹操的雄才大略、刘备的“仁政爱民,韬光养晦”、孙权的“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或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司马懿的“胸怀大志,居心叵测”、周瑜的“才华横溢、精明老到”;亦或是张飞的“威猛刚毅,义薄云天”等等,都让我爱不释手,推崇备至,百看不厌。虽然当时的我并不能完全领悟你的内涵,但我已经深深迷恋上你了。
至今,当我重新打开你的崭新的书页,回想起童年的天真和稚嫩,有着些许的歉意,又有着许多不一样的感受和更深的领悟。
或许,没有三国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没有那个时代龙一般的叱咤,没有这个曾经弯弓射日的民族一代兴亡,就无法鸣奏出你的波澜曲折,交响出你的摇弋多姿。我也惊羡于你的荡气回肠,遥想官渡之战,是何等悲凉,惜赤壁枭雄,是何等壮怀激烈。坎坷的征途,挥斥出你王者的风范,霸王的豪迈。
霸王终究是霸王,风光无限,可是,没有小人物的映衬,哪来霸王的风采。小人物默默无闻,既不显耀于朝野,也不闻达于诸侯,但他们却有乐知天命,安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虽没有力拔山河之势,不能指点江山,却可笑看风云;没有运筹帷幄,也不能神机妙算,却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虽没有丰功伟业,也不能一挥而就,却可以平平淡淡。这些虽不惊心动魄,也不感人肺腑,但却是我与《三国演义》最真切、最深刻的沟通了。
我深信,这种沟通还会继续下去,追随你的脚步不会停歇,至少我不会。因为这是历史的挣扎,就让我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在那无人问津的小道上,独自去品味,去思索……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时常浮现于我的眼前,但尘封于我脑海中的却是书中每一个人物对人生的不懈追求与执着。这正是我的需求,我相信读书会伴随着我的每一个朝暮,而我也会在读书中更深刻的理解到人生的真谛。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10
三姓家奴
吕布本身姓吕,父亲早逝,认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丁原待他不薄,倚为股肱。然而,吕布见利忘义,寡情负恩。董卓用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马,一千两黄金,数十颗明珠,一条玉带,便令吕布动了心,杀了丁原,取其首级,投降董卓,拜为义父。天下第一好汉卖身投靠,使奸贼董卓如虎添翼,更加飞扬跋扈起来。
为诛灭董卓,司徒王允抓住这对父子同样好色的特点,设下连环计,将歌伎貂蝉同时许给董卓和吕布,使父子两人陷入争夺美女的圈套。“风仪亭”一折,父子的矛盾加深了。董卓无情,竟向吕布掷戟。而这个吕布,为了一名歌伎,也不惜与义父反目,杀了董卓,夺回貂蝉。这便是“三姓家奴”的真面目。
《三国演义》是一部讲仁义的书,刘、关、张是作家罗贯中极力歌颂的仁义的化身。而吕布,却是袅情绝义、毫无主见的武夫,是刘、关、张的.对立面,作家极力鞭挞的人物。书中,吕布多次被骂为“三姓家奴”。在讲究忠孝仁义、崇尚祖宗膜拜的封建社会,这是最为人不齿的事。三英战吕布时,张飞挺着丈八蛇矛,飞马大战:“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翼德在此!”这是对吕布的人格最大的羞辱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11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人是诸葛亮。因为他神机妙算,曾七擒蛮王孟获,并能驱使六丁六甲之神,而且无人可破他所布的`阵。
下面是讲述诸葛亮的一个故事:
孔明(诸葛亮)曰:“汝欲斗兵?斗将?斗阵法?”懿(司马懿)曰:“先斗阵法。”孔明曰:“汝先布阵。”懿手执黄旗摇飐,左右军动,排成一阵。懿问曰:“汝识吾阵否?”孔明曰:“此乃‘混元一气阵’也。”把羽扇一摇,众兵排成一阵。孔明:“汝识吾阵否?”懿曰:“量此‘八卦阵’,如何不识!”孔明曰:“识便识了,敢打吾阵否?”司马懿唤来三将,嘱咐道:“今孔明所布之阵,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所布。从‘生门’打入,‘休门’杀出,复从‘开门’杀入,此阵可破。”三人杀入蜀阵,只见阵如连城,冲突不出。只见阵中重重叠叠,都有门户,哪里分得清东西南北?三将不能相顾,只管乱撞。喊声起处,魏兵一个个被捆了。
在赤壁之战时,诸葛亮竟然可以算出三天之后会起大雾,利用大雾使曹操损失十多万只箭,还损失了百余艘战船,旱寨、水寨、粮草。还在华容道被关公拦住,跪下求饶才免于一死。
我很崇拜诸葛亮对天文的精通,以及超强的军事才能。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12
今天,我成功地读完了《三国演义》这一篇名著,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卧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13
我读《三国演义》的故事我从小就喜欢读书,说起我最喜欢的书,就是《三国演义》了。记得我上大班时,有一天,我到哥哥家去玩,看见哥哥正在读《三国演义》。回到家,我就苦苦央求爸爸给我买一本《三国演义》。爸爸觉得我太小,看不懂,开始还有些犹豫,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后来只能勉强答应了。
一会功夫,爸爸从新华书店回来了,给我买来了一本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我拿到新书,爱不释手,赶紧翻看插图。我让爸爸读给我听,我听了一章,就迫不及待地要自己开始看。当我看到董卓用兵权欺压百姓,王允用美人计害死了董卓,真是大快人心。
吕布是一位英俊威武,武艺高强的大将,只可惜他为了金钱杀死丁原,又为美色杀死董卓,最后,死在了白门楼。我对三国英雄十分佩服。关云长,手拿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留下美谈。他水淹七军,过五关斩六将,死在麦城。诸葛亮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巧用空城计智退司马懿,七擒孟获,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对刘备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赵子龙手拿涯角枪,胯下绝影马,单骑救主,在曹操八十万大军中七进七出。张飞,手拿丈八蛇矛,胯下爪黄飞电,性如烈火,在长坂坡一人挡住曹操80万大军。甘兴霸带一百人偷袭曹军,没一人受伤。黄忠智夺定军山,斩夏侯渊。三国人物才华横溢。周瑜,乃东吴大将,在赤壁大战中大破曹操。只因气量太小,嫉妒孔明的才华,被孔明三气致死,埋没了一肚子的才华。
曹操用兵如神,计谋多端,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诗人,他的'《观沧海》气势磅礴,是我最喜欢的三国时期的名作。庞统,与孔明合称凤雏卧龙,在落凤坡中了张让的埋伏,被乱箭射死。司马懿与诸葛亮较量了几十年,辅佐曹操统一天下……说起三国人物,我就会夸夸其谈,说个没完没了,妈妈说我是个地道的三国迷。后来,我又读了《三国演义》原著,《三国演义》真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名著。它是我心中永远的名著,激励着我不断地去读书,探索新知识,将来能在我的主场发挥我的作用。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14
句出《三国志吴书十程普传》。
老将程普尝云:“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醇醪即美酒。本来意思是:老将程普曾说,与周瑜交往,如同品饮甘醇的`美酒,自己不知不觉地就被感染陶醉了。
后来也有人用如饮醇醪来形容一个人心胸宽广气量宏大,很值得交往。典故就是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而程普曾经用来形容周瑜的心胸宽广。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15
空城计
诸葛亮由于错用了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城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这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根本无法作战。
诸葛亮稍一沉吟,计上心头,他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赁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然后,虚望前方,安然自得弹起琴来。
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了许久,听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丝毫破绽。
其子和其他将士纷纷要求进兵攻城。可司马懿凝然不动,仍静静谛听。忽然他神色一变,露出紧张模样,忙下令:“后队改作前锋,先锋变为后队,马上撤退!”
西城中的诸葛亮,见司马懿带兵疾忙退去,轻轻长吁一口气,用手拭了额上的冷汗,笑了起来。司马懿得知中计后不觉由衷叹赞:“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03-12
《三国演义》作文11-07
三国演义有感09-07
三国演义作文09-25
《故事里的人生》故事03-10
三国演义经典语段01-11
三国演义作文(荐)11-30
【荐】三国演义作文12-11
(荐)三国演义作文12-23
我家的三国演义作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