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
活动目标:
1、在情景中幼儿自然习得儿歌,感受游戏的快乐。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有文明礼貌的习惯。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直接进入情景
师:有那么多的客人来到我们的家里来做客,我们可以怎么来接待我们的客人呢?(幼儿讲述)
2、说说你会给客人准备些什么菜呢?
二、儿歌理解
1、你们说了那么多的好吃的菜来招待我们的客人,让我也来给客人准备些好吃的菜。(师边示范儿歌边进行操作)
2、提问:我给客人准备了些什么菜?是怎么烧的呢?(引导幼儿来数一数,荤素的合理搭配)
3、今天来了那么多的客人,他们也要来尝尝这些好吃的菜,你们会做这些菜吗?(在情景中幼儿进行儿歌的学念)
三、延伸
1、请客人来尝尝我们好吃的.菜(引导幼儿与客人进行交流)
2、你们的客人喜欢吃什么?我们可以和客人一起去菜场买些他们喜欢吃的菜。
活动反思:
童谣的琅琅上口的节奏感给幼儿带来了快乐的情绪。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动动小身体,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能用动作表现词汇:眨一眨、闻一闻、嚼一嚼。
二.活动准备
1.会眨眼的布娃娃一个。
2.教学挂图。
三.活动过程
1.出示会眨眼的布娃娃。
师:请小朋友观察布娃娃哪个部位在动呢?怎样动?
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的身体中哪个部位也会在动、也会跳舞呢?
2.出示挂图。
引导幼儿看看、再次说说、挂图中小朋友的身体哪个部位在跳舞,并邀请小朋友配上动作表现出来。
3.欣赏儿歌。
教师完整的朗诵儿歌。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好听的儿歌《我的身体会跳舞》。请欣赏!
4.学习儿歌。
(1)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师:这一回,我请小朋友一起来表演。
(2)请幼儿配上肢体动作表现儿歌内容。(重点引导幼儿表现“眨一眨”“闻一闻”“嚼一嚼”。)
师:这回老师的要求不一样哦,我们要加上我们美美的动作一起来朗读这首儿歌。
5.幼儿分组表演。
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和了解到身体中的哪个部位会跳舞。回家后,请小朋友考考爸爸妈妈,好不好?
附:我的身体会跳舞
眼睛眼睛眨一眨,
鼻子鼻子闻一闻,
嘴巴嘴巴嚼一嚼,
小手小手拍一拍,
屁股屁股扭一扭,
我的身体会跳舞。
教学反思:通过会眨眼的布娃娃直观形象的展示,对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会激发孩子对于这节活动的兴趣点和亢奋点。幼儿会很认真地观察布娃娃眨眼的动作,同时也会情不自禁地促发孩子模仿布娃娃眨眼的动作。这样的导入为整节活动气氛开了一个好头。出示挂图,邀请幼儿配上动作表现出来这个环节,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想表演,秩序和常规有点乱。教师要想想怎样控制、把握好老师与幼儿互动时的有序进行。但这个环节的学习,幼儿可以非常准确、容易地达到这节活动的学习目标。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十分形象地用动作表现词汇:眨一眨、闻一闻、嚼一嚼。有了之前这些环节的铺垫,幼儿学习儿歌更易懂、易掌握。分组表演始终处于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也很喜欢,所以能将活动的兴趣一直延续到活动结束。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3
一.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
2.培养语言的节奏感。
3.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 手的图片。
2.《小小手》儿歌。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手的图片。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
(2)手怎么才可以发出声音呢?
2.请幼儿用手发出声音,例如拍掌、搓手、用手拍自己的身体、与小伙伴互相拍拍手等。
3.教师引出儿歌,并配合儿歌的节奏,加上上述的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用一首好听的儿歌,加上我们的动作一起和小手一起玩。好不好?
4.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加上动作)
5.幼儿跟着教师念儿歌,配合儿歌的节奏并且加上动作。
6. 与幼儿讨论:
(1)如果我们的`小手受伤了,手还能跟我们玩吗?
(2)那小朋友要怎样保护这双手呢?
四.教师小结
小朋友要保护这双小小手,首先我们爱它,怎样爱呢?勤洗手、洗澡、剪指甲、不 要触碰危险的东西,这样我们的小手才会乐得笑哈哈!
附:
小小手
小小手,小小手,
一只左来一只右,
它们是我的好帮手,
我会保护这双手。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4
目标:
1、初步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
2、能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诵儿歌。
3、感受儿歌的'美并对儿歌充满喜爱。
准备:
1、小图片:雪花、蝴蝶、小水滴2、演示贴图一张3、儿歌《小雪花》(附后)过程:
一、引出雪花的故事让幼儿展开想象引导语:"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北方开始下雪啦!
雪花在空中飞啊飞,飞成了白蝴蝶。
落到娃娃的手心里,变成了小水滴。
水滴轻轻告诉娃娃,我从天上来的。
跟着娃娃一起走,一起去找春天。"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回忆提问:
(1)雪花在空中飞,像什么?
(2)雪花落到哪里变成了小水滴?
(3)雪花为什么变成了小水滴?
(4)水滴轻轻说什么?
(5)最后雪花跟着娃娃一起去哪?
三、教师边朗诵儿歌边演示贴图导入语:小朋友,看看图说一说雪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儿歌1、 教师边指图边带领全班幼儿朗诵。
2、 请能力强的幼儿带上动作朗诵。
五、结束活动全班幼儿站起来和老师一起边表演边朗诵。
附:儿歌《小雪花》
雪花飞啊飞,飞成白蝴蝶。
落到手心里,变成小水滴。
水滴轻轻说,我从天上来。
跟上娃娃走,一起找春天。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5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明白排队、下楼梯要守纪律。
2、认识汉字:大白鹅、小黑鸡、小动物、排队、下楼梯、守纪律。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词卡、儿歌字卡。
2、动物头饰各式各一个、大图片一幅。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学习儿歌。
1、出示动物头饰,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作神秘地说:“今天我请来了几个朋友,看看谁来了?”出示的小动物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大白鹅!”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大白鹅”说“哦!原来是大白鹅。”引导幼儿指读字卡。
教师说:“看看我请的朋友还有谁?”出示“鸡、狗、猫”的`图片,作简单的自我介绍。
2、引导幼儿观看图片。
老师:“今天,看小动物们来和我们玩一个什么游戏?”观看图片,并引出词“小动物、排队、下楼梯、守纪律”。
3、请幼儿先听儿歌录音,再跟老师一起指读儿歌。
4、请幼儿戴上头饰边表演边念儿歌。
二、游戏:跟着字宝宝走。
老师和小朋友念:“字宝宝字宝宝走走走,这宝宝回头我不动。教师出示字卡(大白鹅、小黑鸡、小动物、排队、下楼梯、守纪律)让幼儿认读。小朋友根据教师出示的词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童谣的琅琅上口的节奏感给幼儿带来了快乐的情绪。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6
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边编儿歌中间的部分。
3、体验参与表演的乐趣。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1、借助手指游戏,让幼儿猜猜谁到班上来做客。
2、教师以故事情景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儿歌的内容:
(1)小蚂蚁走呀走,肚子很饿了,它看到了什么好吃的.?
(2)小蚂蚁走呀走,肚子很饿了,它又看见了什么?
(3)以同样的方式了解后面的儿歌内容。
3、幼儿跟着图片一起学念儿歌。
4、幼儿一边表演一边念儿歌。
5、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对话部分的内容“蚂蚁还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呢?”鼓励幼儿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讲述出来。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尽情的用动作表现并及时的加以引导,使他们在相对自由、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在玩乐中学习儿歌。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7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学习字词“静悄悄”“横冲直撞”
2、培养幼儿良好的行走、坐姿、唱歌的习惯,萌发幼儿向好样学习。
3、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里动物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图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理解儿歌内容。
1.今天很多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来听我们上课,还有很多的小动物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动画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刚才都看到了那些小动物?(出示图片:小花猫、小螃蟹、小白鹅、大青虾、百灵鸟、小乌鸦)
2.听一听,儿歌里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教师示范儿歌)
3、请幼儿用“”“”表示出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小花猫做的对?
(1)小花猫是怎么走路的呢?(轻轻的、没有声音)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静悄悄”和老师读一遍“静悄悄”,小花猫走路脚步轻轻静悄悄!你们会静悄悄走路吗?请小朋友来走一走(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
(2)那小螃蟹又是怎样走路的呢?(横着走、小花猫挥舞着它的大钳子横着走)我们也也已也用一个词来说“横冲直撞”,和老师读一遍“横冲直撞”那小螃蟹横冲直撞走路好不好,(不好)不要学那小螃蟹横冲直撞真糟糕。
(3)重复: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不要学那小螃蟹横冲直撞真糟糕。
2、请幼儿用“”
“”表示出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小白鹅坐的对?
(1)谁来说一说小白鹅是怎么坐的。
(坐的很好、很端正、很直)那老师这样坐对不对呢?(对)老师挺起了胸膛坐的很直,那小朋友一起来学学大白鹅坐,看谁学得好得,挺起了胸膛,精神好的。
(坐着要学小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
(2)那大青虾又是怎样坐的(坐的弯弯的,驮着背,弯着腰老师边做动作)我们小朋友如果坐在小椅子上的时候像大青虾一样,那长大以后就会变成驼背,那能不能向大青虾学习(不能)不要学那小螃蟹驼着背儿弯着腰。
(3)重复:坐着要学小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不要学那小螃蟹驼着背儿弯着腰。
3、那百灵鸟和小乌鸦是怎么唱歌的,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百灵鸟和乌鸦的声音,让幼儿判断哪个声音好听?用“”“”表示出。
(1)百灵鸟唱歌的声音怎么样?(好听)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美妙,和老师读一遍美妙!那我们唱歌的'时候要学百灵鸟用美妙的声音唱歌呀!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
(2)那刚才小乌鸦唱歌的声音怎么样!这种声音好听吗?小乌鸦张开嘴巴哇哇乱叫,声音很难。不要学那小乌鸦张开嘴巴哇哇叫!
(3)重复: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不要学那小乌鸦张开嘴巴哇哇叫!
二、学习儿歌
1.看图,教师完整朗诵。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学好样)完整的把儿歌的名字说一遍。
2.看图,教授儿歌。
你们想学念这首儿歌吗?那小朋友轻轻的跟着老师一起来念儿歌吧!
3.以比赛形式继续激发幼儿学念儿歌的兴趣。
三、活动延伸
1、我们应该向儿歌里的谁学习呀!(对我们走路要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坐着要学大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
2、我们班也有很多好样我们学习,你们想想我们班上的那个小朋友学习、学习他的什么好样呢?(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校的好样!)在我们身边好友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样!大家去想一想、看一想,下次再告诉老师。
活动反思:
孩子年龄尚小,并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怎样做才是最好。要让孩子明白这些就需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好的榜样。为此我设计了《学好样》这一活动。
首先提问导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而形象生动的课件帮助幼儿更容易的了解了儿歌,播放课件同时也学习了重点字词“静悄悄”“横冲直撞”“糟糕”“美妙”等,使幼儿对儿歌的内容基本掌握并理解了;最后辅助动作让幼儿重复念儿歌,来加深对儿歌的印象。通过学习儿歌萌发幼儿向好样学习,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规则意识。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8
教案目标:
1、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发准"生"、"装"等字音。
2、运用听说游戏的方法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3、感受丰收的喜悦。
教案准备:
1、金黄色的大披风一件;筐子一个。
2、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
3、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的头饰。
教案过程:
一、了解儿歌中的角色,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身穿大披风,披风下藏着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扮成要生宝宝的'秋妈,提问:我是秋妈妈,我的肚子里有什么?幼儿猜测。
二、教师边表演边朗诵儿歌,初步欣赏、感受儿歌内容。
念到"秋妈妈肚皮大"时,双手做表示大的动作,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
念到"生下许多果娃娃"时,做表示许多的形体动作。
念到"苹果、梨子和香蕉"时,从披风下拿出苹果、梨子、香蕉放在筐子里。
念到"还有石榴和葡萄"时,从披风下拿出石榴、葡萄放在筐子里。
念到"哎呀呀,哎呀呀装呀装不下"时,将从披风下拿出的水果放在筐子旁边,表示水果满的放不下。
三、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并练习发准字音。
秋妈妈肚皮大,她要干什么?(纠正发音:生)秋妈妈生下了哪些果娃娃?这么多果娃娃能装得下吗?(纠正发音:装)四、教师幼儿边玩游戏边学习朗诵儿歌。
教师分配角色,扮演"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的幼儿带头饰藏在老师的披风下面;扮演"筐子"的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
教师带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做游戏。
四、幼儿交换角色表演。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9
活动目标
1.学做三明治,获得品尝自制食物的乐趣。
2.尝试利用自己的经验改编儿歌。
3.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方形。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儿歌《三明治》
2.吐司、火腿片、黄瓜片、果酱、沙拉、奶油、叉子、盘子、奶油刀。
活动过程
开头:和孩子们讨论三明治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们说一说“你吃过三明治吗”“三明治里都有什么东西呢”
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的提示,讨论如何制作三明治。
制作活动:
------帮助幼儿逐一认识制作材料,如吐司、火腿等。
-------请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三明治(制作的前要提醒孩子洗手,请孩子们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
创编活动:孩子制作完后,请他们根据自己制作的三明治编一首歌,可以改变原歌词,例如“三明治,张开嘴,嘴里含一片小黄瓜”
活动反思
儿歌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儿歌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节奏感,帮助幼儿掌握发展语言的.方法。小班年龄段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以多种言语活动为手段,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0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儿歌,能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
2、能大方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同学是谁。
3、愿意主动地认识班上的小朋友。
活动准备:
儿歌图片一张。
图意说明:
幼儿上学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好朋友一起学习、玩游戏了!
在上这个活动前,老师可以请幼儿说说看,他都会和好朋友做哪些事情呢?
看看图,好朋友可以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云,可以一起聊天说笑,可以一起放风筝,可以一起在大自然里奔跑,能够有好朋友一起陪伴,是一件多么快乐美好的事情啊!
活动过程:
㈠、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可以自己设计动作,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教师先念一遍之后,再提问:
1、小朋友,你喜欢念儿歌吗?(选几位幼儿一起念《和你在一起》的儿歌)
2、小朋友,你喜欢交朋友吗?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都做些什么事呢?
3、我们现在请几位小朋友来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请几位幼儿上台,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位新朋友,并说说对方的'优点,以及喜欢他的理由)
㈡、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欣赏幼儿用书中的画面。提问:
1.小朋友,说说看画面中的小朋友正在做哪些事情呢?
2.你们喜欢做这些事情吗?会不会想和朋友一起做呢?画面中的小朋友都很开心,你们可不可以像画面中的小朋友一样,互相友爱、开开心心地玩游戏呢?
㈢、教师将事先裁好的书面纸片给每个幼儿发一张。
提问:小朋友,你知道要怎么认识新朋友吗?如果让新朋友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会不会更加熟悉呢?
㈣、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片上,然后贴在自己人的胸前,开始播放儿歌。提问:
1.小朋友,请大家去认识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你觉得应该要怎么做呢?(教师也贴上名片,示范给幼儿看,如何认识新朋友)
2.小朋友认识新的朋友之后,可以怎样和新朋友一起玩呢?
㈤教师总结活动。提问:
1.因为是新学期的开始,所以适应幼儿园生活和认识新朋友是很重要的,今天,小朋友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呢?
2.请大家围成两个圈圈(外圈和内圈)外圈和内圈的小朋友面对面。我们一起边念儿歌边跳舞吧!
㈥字词句教学:学习写自己的名字。
活动评价:
1.能正确地念唱儿歌、做动作。
2.能大方地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1
一、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学念儿歌。
2、鼓励幼儿大胆地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幼儿学过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刀布》
三、活动过程:
1、以手指游戏导入课题。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手心手背》。
(2)老师和幼儿一起复习手指游戏《乒板儿》。
2、引导幼儿学习新的手指变化。
(1)引导幼儿先伸出一个手指头,想一想可以变成什么?
师:“我们先伸出一个手指,动一动,想一想,象什么?”
启发幼儿伸出食指一弯一伸,变成“毛毛虫”,然后学说: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2)引导幼儿依次伸出2个、3个、4个、5个手指头,玩一玩,做一做,分别变成“小白兔、小花猫、花蝴蝶、大老虎”。
(3)指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3、完整学念儿歌。
(1)鼓励幼儿能跟着老师一起大声地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
(2)引导幼儿在朗诵最后一句的时候,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有趣。
4、创编儿歌。
(1)师:“一个手指头还能变成什么?”(请幼儿想、说)
(2)以此方法创编2个、3个、4个、5个手指头的儿歌句子。
(3)老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内容来跟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5、结束活动。
师:“我们的手指还可以变很多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编、玩玩。”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2
活动目标:
1、知道儿歌的名称,学念这首儿歌。
2、幼儿能向小青蛙学习,游泳不怕水。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过程:
出示青蛙,引起幼儿兴趣。
――它是谁?它有什么本领?
欣赏儿歌
――教师边念儿歌边放
――为什么说小青蛙的胆子大?
――它是怎么跳下水的?
游戏――跳水
――幼儿学做小青蛙(每个人站在自己椅子上往下跳)
讨论:
我们怎么像小青蛙学习?
附:跳水
小青蛙,胆子大,跳水游泳都不怕。
“扑通”一声挑下水,心里乐的笑哈哈。
活动反思:
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活动始终以动静结合融入的形式展开,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实践中接受。所以孩子们整个活动很积极,效果很好。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3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读汉字“好”,能在众多的汉字中找出“好”。
2、通过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挂图一幅,爸爸、妈妈的图片各一,“女儿、儿子”字卡各一,字卡“好”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出示爸爸、妈妈图片,问:爸爸妈妈手里牵着谁呀?(爸爸妈妈中间放着“儿子”字卡)看看他们的表情,谁能用一个词说说?(高兴)
2、“女儿”字卡蹦蹦跳跳地来到他们之间:又来了谁呀?(女儿)他们有了一个乖儿子,又来了一个乖女儿。瞧,他们多高兴呀!爸爸、妈妈笑得合不拢嘴了,还一个劲儿地说:“好、好、好。”
3、出示字卡好,让幼儿辨别,知道“女”和“子”合在一起念好,并认读。
二、引导说词、说句
如:(今天的动画片)好看、(这首歌)好听、好象、妈妈炒的菜)好香、好天气、(蜂蜜)好甜、(醋)好酸、(炒菜的时候盐放多了)好咸、(下雪天)好冷、(开水)好烫……
三、引导观察挂图,学习儿歌
1、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谁和谁好?你怎么知道的?
(1)藤儿和瓜儿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2、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完整地朗诵儿歌。
四、找字宝宝,巩固对新字的认识
出示儿歌,让幼儿把“好”字圈出来。
附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儿好。
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活动反思:
活动让幼儿理解不仅人类有自己的好朋友,其他动物和植物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欣赏儿歌《谁和谁好》,使幼儿理解谁和谁好,他们是怎样好的。在此基础上学习儿歌,体会意境。整个设计紧扣主题,课堂中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厚。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的中间部分。
3、激发幼儿参与情境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音乐《蚂蚁搬豆》,小蚂蚁头饰一个、字卡槽一块
2、小图片:蚂蚁(六张)、饭两(张)、抄青菜、一双竹筷、问号(三张)
3、实物:白米饭一碗、一碟抄青菜,一双竹筷
4、拱门四个,篮子四个,纸球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入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
一、情境游戏逗蚂蚁,引起幼儿的兴趣。
1、喊一喊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来玩游戏,猜猜它是谁?
师:谁能把它喊到身边来?(蚂蚁来呀来)
(另一位老师扮演蚂蚁躲到一边摇摇头)
师:蚂蚁不肯过来,我们要想一个办法逗逗它,拿什么来逗它呢?(引导幼儿用"蚂蚁来呀来,我请你吃苹果/香蕉······)
2、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师:看,李老师给蚂蚁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出示实物饭、菜、筷子)
师:这是什么?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青菜)什么筷子?(小木筷)
(引导幼儿一起来逗蚂蚁)
幼:蚂蚁来呀来。
(师扮演蚂蚁摇头):嗯,不来不来。
幼:来吃饭,快快来吃饭。
师(扮演蚂蚁):什么饭?
幼:白米饭。
师:什么菜?
幼:炒青菜。
师:什么筷?
幼:小木筷。
师(扮蚂蚁来到餐桌前做闻一闻并吃得很香的动作,然后眉头一皱):吃不完,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扮演蚂蚁边搬东西搬念儿歌"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师:小蚂蚁搬东西的时候,说了什么?("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3、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学习儿歌。
师:老师把逗蚂蚁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教师出示小图片,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师:这里有一只蚂蚁,你们也来逗逗它(引导幼儿看图完整朗诵儿歌2遍)
5、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蚂蚁躲在洞里(拱门)一组在拱门对面扮演逗蚂蚁的.人。两组一问一答表演。
三、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称
1、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再请蚂蚁来做客,还可以准备些什么饭菜?
幼:红豆/蛋炒饭/扬州炒饭/白米饭/黑米粥……
幼:炒菠菜/红烧肉……
(教师引导幼儿将新的饭菜名编到儿歌里,大家一起念。)
2、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还可以编编新的儿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玩这个游戏。
附:儿歌《逗蚂蚁》
蚂蚁来呀来,
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白米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小竹筷。
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教学反思:
《逗蚂蚁》这首诗歌节奏明显、内容浅显,短小精练又生动活泼。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分成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产生兴趣,通过猜一猜:“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一起来做游戏,猜猜它是谁?”。用猜想形式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再通过喊一喊,逗一逗,设计了游戏情境“逗蚂蚁”,引导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理解儿歌内容,并熟悉儿歌句式“ 蚂蚁来呀来”。第二环节我改变了以往单一模式的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这个环节中,我抓住了儿歌中的“哼哟哼哟搬得欢”,启发幼儿分别对“哼哟哼哟”与“搬得欢 ”进行联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儿对蚂蚁体型小、力气小的印象:二是发挥了移情作用,让幼儿明白有了好东西与他人分享是快乐的事。在试上时,情况并不乐观,出现幼儿对儿歌感兴趣,但是一到游戏环节出现混乱的景象。
主要原因是幼儿不知道哪些是问哪些是答。因此我设计了让幼儿带着“哪些是问的”这一问题听儿歌。并在分配角色时,教师用“请”的手势作为提醒,帮助幼儿理解。小小的一个手势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学习中并进行表演,小班幼儿年龄小,较容易进入游戏情境,但主动性往往不够,因此我设计了让沈老师带领参与,教师的参与起着一种示范,又能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第三环节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由于创编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此作为延伸活动,让幼儿在课后跟好朋友、家长进行互动。
由于是精选的活动,因此我觉得在课的设计上都很好。但是在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还有待优化(如:我引用了“蚂蚁老师”逗得台下一片欢笑声。课后,师傅说原话可以改为“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我们请他们来当蚂蚁”更恰当)。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5
一、活动内容:
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初步感知哄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2.探索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蜗牛睡觉。
3.注意与同伴协调一致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蜗牛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将装饰好的纸箱套在录音机上,扮“雷公公”,录有雷声的.磁带。
2.一张大蜗牛图片,若干张小蜗牛图片。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教师怀抱“小蜗牛”,导入话题“我们的小蜗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该睡觉了。”接着表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2.幼儿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1)幼儿产生请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蜗牛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
教师放录音,提问:“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蜗牛吵醒了,我们一起来请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用请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蜗牛哄睡着。”最后,与幼儿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蜗牛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教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教师号召全体小朋友跟诵儿歌。“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声音要保持一致。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样请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服,又不会吵醒小蜗牛。
3.幼儿人手一只“小蜗牛”,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师:这次,雷公公真的听见小朋友的话啦!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蜗牛睡觉呢!
4.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蜗牛送到小床上,让小蜗牛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
附儿歌
《不要吵醒小蜗牛》
雷公公,雷公公,
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蜗牛在睡觉,
不要吵醒小蜗牛。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儿歌03-08
小班教案 | 小班语言水果歌的活动案例02-28
(通用)幼儿园小班儿歌03-09
《开着卡车去看外婆》小班语言活动05-03
水果宝宝去旅行小班语言活动02-27
(集合)幼儿园小班儿歌15篇03-09
小班语言:爸爸的呼噜12-18
经典儿歌童谣07-16
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