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堂教学实录,欢迎大家分享。
课堂教学实录 1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穷人》,板书课题。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说说作者是谁?
生:托尔斯泰,他是俄国伟大的的作家,
师:以前我们读过托尔斯泰的什么作品?
生:《跳水》。
师:他虽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压迫的农奴。本文写的是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穷人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也和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的穷?
师:预习过课文的同学,(师出示课件):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请同学把主要人物写在黑板上。板书(桑娜渔夫)
师:开火车读课文,老师检查你们预习课文的情况,读的时候是否能读准字音,边听边想,托尔斯泰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师:课文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的什么?浏览课文,看谁能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生:(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师:你能用几个字来概括对穷人的印象?
生:(善良)板书:善良
师:那么他们的善良表现在哪些地方?请把你最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写几句自己的感受。
生读感悟批画。
师:默读第一部分,你能用一个什么字来概括他们的家境吗?
生:(穷)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的穷?
生:
师:你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生:觉得他们可怜,很同情他们。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你同情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生读,师评价,从你的同情的语气里我感受到你也是个善良的孩子。
师:桑娜一家如此贫穷,可还毫不犹豫地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回来后她想了些什么?把有关语句画出来,体会体会。
生谈感受,师重点点拨的句子: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我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
师:你从省略号体会到了什么?
生:
师:表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内容时断时续。桑那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面对家庭现实,内心充满了矛盾。她的思绪既不连贯,也没有了条理。她想到了丈夫抚养自己5个孩子的艰辛,现在又多了2个孩子,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这是哪一处?生:(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我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师:可能是有什么声响使桑那以为丈夫回来了,然后又判断出不是丈夫回来了的一处是?
生:(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师:还有自己对自己的责怪的省略:明明知道丈夫养活5个孩子够苦的了,为什么还要抱他们回来呢?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生:
师:接着她猜测丈夫会打她,但是她一点也不后悔,心理反倒安定下来的省略是哪一处?
生:谁让我这么做了?既然已经抱回来了,就由他打吧?自己受点皮肉不算什么,只要这2个孩子有了着落,我挨打也值得了,我也心甘情愿了。
师小结:由矛盾到平静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对表现桑那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表现出了她对西蒙一家的关心和她善良的品质。(板书:善良)
师:说到省略号课文中还有几处,请勾下来体会体会。
生:1古老的钟嘶哑地敲响了10下,11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这里的省略号表示略去古钟敲打的次数,表明丈夫在大风暴的天气出海打鱼,深夜未归,为了着丈夫的安全,桑那内心十分焦急。衬托出了她等待丈夫焦急的心情。
生: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我不在家,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表示对打鱼时不幸遭遇的情景的省略。他刚从海上惊险回忆中回过神来,注意力就转移到了旗子身上。
生:桑那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省略号表示结巴,欲言又止,桑那听了丈夫的问话,非常紧张,原想说出抱回孩子的事,但是又顾虑重重,所以说话吞吞吐吐,在紧急中用缝缝补补敷衍过去。
师:小结: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标点符号也是不可忽视的.。
师:出示课件:怎样才能读好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和她与渔夫的对话?
师:出示课件:描写桑娜忐忑不安心情的部分,读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语调。她想的部分中有四个带问号的句子,要读升调,句末向上扬;有三个带叹号的短句,要读降调,句末向下降;有五个省略号,表示桑娜思绪的断断续续,读时中间应稍有间歇。其次要注意重音,如够、受、揍活该也好等都要读得稍重,加以强调。
师:同学们刚才体会课文时感悟到桑那善良的优秀品质了,下面请勾出描写渔夫品质的句子,体会体会。
生:得把他们抱回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从这句话中看出,渔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孩子同死人呆在一起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充分体现了渔夫的美好心灵。
生: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不仅同意把孩子抱来,而且催促桑那把孩子抱回来,怕孩子醒来看到母亲死去的惨象。渔夫完全为着孩子着想,至于自己生活负担如何,完全没有考虑,看渔夫的心地多么善良。
生: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回到现实中一想,我们的日子的确很苦,如今又添了2个孩子,真是雪上加霜,日子真难熬啊。从熬字可以看出,渔夫过着苦日子,但是很坚强,想带了7个孩子战胜困难,度过难关。足以说明渔夫和桑那一样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师:在抱回孩子的这这件事上,桑那和渔夫事先商量了吗?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叫什么?(不谋而合)说明了穷人和穷人的心是相通的。是的,抚养这2个孩子成人是不简单的,这中间要要消耗他多少精力、体力乃至生命,为了帮助别人,他和桑那宁愿自己受苦受累,桑那和渔夫多么善良啊。
师:再浏览课文,你认为作者在表达上注意了什么?
生:(语言、动作、神态、标点符号)
师: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想把人物写活,把文章写生动,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正确使用标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课堂教学实录 2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现在是课前三分钟活动时间。请轮到今天登台的同学上来。
生: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朗读一篇短文,它的题目是《生命无草稿纸》。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
的确,平常的日子总会被我们不经意地当作不值钱的“废纸”,涂抹坏了也不心疼,总以为来日方长,平淡的“废纸”还有很多。实际上,这样的心态可能使我们每一天都在与机会擦肩而过。
记得有一则谚语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过河,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帽子己在那边,你别无选择,只能想方设法地过河。正是有了“逼迫”,人才会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兵家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也是这个道理。
生命并非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实践。生活也不会给我们“打草稿”的时间和机会,人们一页页漫不经心或全心全意写下的“草稿”,都会成为人生无法更改的答卷。
(大家静静地享受这美文……)
师:确实,生命并非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实践,希望我们能过好、过充实每一天。请大家用掌声感谢这位同学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精神享受,谢谢。
师: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学习课文第10、11段,理解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师: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第10段。(两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进行朗读)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点评一下刚才三位同学的朗读。
生:我认为三位同学朗读得不错,语气上能够体现出掌柜和酒客对孔乙己冷漠,体现酒客对丁举人的敬畏,特别是读到“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时声音颤抖更能体现对丁举人的敬畏。
师:好,点评得不错。
师:(出示幻灯片)现在我们围绕着第10段,完成下列问题。形式是分组进行抢答。
生:我们回答第二题:“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这句话透露了丁举人的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从上文可以知道,孔乙己不是大盗,只是小偷,偷的仅仅是书呀、纸、笔之类的小东西,他去丁举人家偷东西也只是偷小东西,而丁举人把他抓住后打一下也就罢了,可是却打了大半夜,而且打折了腿,可见丁举人的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师:说得太好了,给点掌声鼓励。
生:我们小组回答第一题:“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透露了丁举人是一个有权有势,凶狠霸道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从“竟”字可以看出,孔乙己会偷到丁举人家去是自己发昏,出乎大家的意料。还有“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丁举人的敬畏之情。
师:分析得好!
生:我们组回答第三题:酒客与掌柜的对话,反映了当时人心之冷漠,侧面写孔乙己的遭遇,丁举人的残忍,心狠手辣。
师:现在仅剩第四题了,哪个小组能回答这个问题?
师:这问题由老师来回答:正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置孔乙己于死地,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当时科举制度造成了两种读书人,少数爬上去的成为残酷的压迫者,多数爬不上去的成为悲惨的牺牲品。读书人为追求功名而苦读经书,不过是拿经书作为敲门砖,一旦爬上去,就根本不讲仁义道德,就是残酷的统治者。因此,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是尖锐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
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11段的内容。我们还是来进行分角色朗读,一位同学扮演孔乙己,一位同学扮演掌柜,一位同学读陈述部分。
师:三位同学已经朗读完课文,请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难为那位同学,这么一个阳光男孩,要读出孔乙己那饿得有气无力的语气,我觉得他们读得相当不错。
师:这位同学的点评很好,而且使用了一个很时尚的词“阳光男孩”。
师:下面我们研读第11段。上一段我提出问题大家思考回答,这一段由大家来研读、质疑、剖析。研读这一段要能说出记叙的几个要素,还要能运用比较阅读法,将此段与孔乙己第一次出场的情景对比着研读。下面属于我们的自由学习、发问、讨论时间。
师:时间到,等一下同学们把自己四人小组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先请第7小组的同学说出本段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生:时间——中秋过后的一天的下半天;地点——咸亨酒店
人物——孔乙己、掌柜;事件——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形。
师:再请第4小组的同学找出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时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比较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情景。
生:我们小组制作了一张表,通过投影机就可以展示。投影机展示。
师:请同学们想想孔乙己前后两个细节动作描写的动词“排”、“摸”各自好在哪里?请一位男同学来表演一下。
一男生上台,用九个硬币作道具。表演“排”字时,只见他把九个硬币一个一个仔细地摁在桌上成为一排,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表演“摸”时,他分别从四、五个口袋里摸了很久才凑齐四个大钱放在桌子上。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现在大家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排”和“摸”这两个动词好在哪里了。“排”体现了孔乙己在只花四文钱的短衣帮面前的得意炫耀的神情。“摸”体现了孔乙己生活每况愈下,穷困潦倒的情形。下面我们开始质疑。
生:请问“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除交代时节气候外,还有什么作用?
生:写晚秋的凉意,给孔乙己的末路更增加一种悲凉的气氛。
生:写小伙计“靠火”和“穿棉袄”有何用途?
生:说明天气寒冷。
生:我来补充,说明天气寒冷,反衬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的凄凉。
师:补充得好!
生:掌柜一见孔乙己即讨债,仍然和平常一样取笑,这体现了什么?
生:表现掌柜的唯利是图。
生:表现掌柜自私冷漠,毫无同情心,看见孔乙己这样了还只关心他的钱。
生:通过孔乙己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怎样的性格?
生:可以看出孔乙己爱面子,自欺欺人,迂腐麻木。明明腿是被打断的,却硬说是跌断的。
生: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哪一个词最能体现人心冷漠,社会无情?
生:“笑”字。
师:我们的讨论、质疑到此结束。老师来总结一下,第10、11段这两段文字,先从侧面描写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的遭遇,再从正面描写孔乙己身残气微,不复聊生的惨状。孔乙己到了这个地步,赏柜等人仍然拿孔乙己来取笑,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更表明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相当不错,希望以后再接再厉。
师:下面布置今天的作业:完成课文练习二、三题。
(下课)
课堂教学实录 3
第一课时
师:(指名读)请注意文中带点的字,如果换成括号里的字,有什么不一样?
生1:我想在黑板上画图区分“悬”与“浮”的差别。(指着简笔图解释)“悬”是说明太阳没有*近海面,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而“浮”说明太阳下面的边缘已接触到海平面。“悬”还表明这轮太阳置于天与海之间,无所依托,静静地悠闲地停泊在半空中。
生2:“下沉”显得很有力量,慢慢地压下来,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与力量。“下落”显得速度很快,“刷”地一下就下来了。夕阳落下去是有个过程的。“下沉”比“下落”更准确,更有力量。
生3:“挨”是*的意思,若即若离;“碰”表示太阳与海面完全接触。“挨”让人感到亲密,“碰”让人觉得生硬。如果换用“碰”字,我似乎还听到了“轰”的声音,而太阳落下去的过程是静静的,毫无声息的。
师:同学们的分析得真深刻,体验得很到位。这就是作者用词巧妙之处,每用一词都是十分讲究。给读者以无限的品味与咀嚼的空间。结合刚才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教学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言与思维是同构共生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直觉、理解和感悟能力。通过语言的训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言语的积累与感悟。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在特定的语境里,学生在言语经验与心理机制的积极作用下,“潜心会文”,通过换词辨析,细细推敲,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与精妙,同时,他们还感觉到了词语的“份量”、“温度”、“音质”与“可亲近性”。这些都是“如水在口,冷暖自知”鲜明而生动的语感积淀。
一、探究阅读,人化自然
【片断点击】师:长时间地看这一轮落日,觉得眼前的这轮落日何止只像一只大红灯笼,看着看着,这轮落日仿佛有了一份生机,有了一份情意。还记得李白的《送友人》吗?里面有这么一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小黑板出示后半句)“故人”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在作者眼里,这位“故人”是怎样的一位朋友?
生1:是个孩童。
生2:是一位跳水运动员(还有学生欲言又止)。
师:孩童也好,跳水运动员也好,既然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她总该有自己的相貌、个性和动作吧。读读这些语段,小组讨论讨论,想想,落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童?又是什么样的跳水运动员?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们讨论无章可依,便及时叫停。强调要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在认为有意义的词句上做上记号,发表见解时做到有根有据。二次讨论气氛和效果明显好转。)
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1:太阳像一位乡下的野孩子,在外面疯玩了一整天,临下山时,还是野劲十足。
生2:我觉得太阳是冬天里的一位小姑娘,而且还有点害羞。不知是冻的,还是羞的,涨红了小脸,正低着头,摆弄自己火红的蝴蝶结呢。
生3:我认为此时的太阳多么像一位心底善良、纯真的儿童呀,在告别白天的时候,还把最美丽的色彩留在人间,把世界装点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生4:作为跳水员,夕阳入海时“水波不惊,悄然无声”,说明她是位技术高超的运动员。她的身材肯定非常苗条,如果身材肥胖臃肿,入水时就会溅起很大的水花,谈不上优美和赏心悦目了。
【教学点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活用诗句,赋予古诗句以全新的意义,教学流程顿觉峰回路转,眼睛为之一亮。太阳不仅仅是一只悬在海与天边缘的红灯笼,而成了可亲可感的人。学生们的思路骤然畅开,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依托小组讨论,学生利用自己的认识、经验构建起了个性鲜明的太阳形象:即使是跳水员,那也是一种饱含着情意的美的形象。“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已不再是简单的物性的山,而是可以充满人性的可以对话的知交。同样,三亚落日也不应就是对照与审美的对象,而成了物我合一,情思交融的美的载体与象征。
第二课时
【片断点击】师:显然,被落日感染的不仅是作者,就连蔚蓝的大海与天空也被她的笑颜感染了。(在用蓝粉笔板书的“大海”与“天空”两个词的边缘勾上几道红边。“大海”与“天空”的中间部分皆用红粉笔书写。板书如下)
天空
像红灯笼
三亚落日像孩童
像跳水员
大海
师:面对此情此景,万语千言,唯有一声感慨。(出示小黑板: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生:(女生读――男生读――齐读。学生读得十分投入。)
优美的音乐响起,伴着海浪涌过的涛声,海鸥声声的鸣叫显得空灵悠远。一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教师事先给她的一篇习作《感谢这一切》。
【教学点评】“教学是一门艺术,因为旨在求美。”令人过目不忘的往往是教学的细节之美。教师的板书独具匠心,蓝粉笔板书着“大海”与“天空”,而和夕阳有关的词语居于中间,用红粉笔书写,给蓝色的“大海”与“天空”镶上红色的边沿,图示着“感染”的意义。物物相映,交相生趣。人置于其怎能不深受感染。三遍朗读,环环相扣,一咏三叹,情真意切,这是作者由衷的慨叹,又何尝不是师生内心情感的自然流淌呢?这时,学生已身处在情感的“高原地带”,任何片言只语的表达都已显得累赘而空洞。《感谢这一切》的作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欣赏这一切,传递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不应该是颐指气使、目空一切的霸主,而应用一种敬畏挚爱的心灵匍匐于“大地”之上,小心呵护着神圣的美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此处得到有力的落实。
【整体评价】《三亚落日》有多种教学思路。有的侧重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亚落日美轮美奂的画卷;有的侧重于朗读训练,以读的训练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有的侧重于课文叙述结构的分析,从“落日”“日落”两个层面体味作者观察的细致、表达的逻辑……
这堂课的特色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领略到三亚的美景,更要让学生真正走进情境之中,揭示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这一课题,引起学生内心的震撼与思考。“头顶的星空和心头的道德法则”都应该是让人心怀敬畏的。教者的这种价值取向或隐或显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决定了这堂课立意的高远。
新课程的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有人说,过去的课堂教学是“一讲到底”到后来的“一读到底”,发展到新课程理念下的“一悟到底”。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这都是不足取的,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强调个性化阅读的同时,我们仍可以立场坚定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双基”。本课体现在特定的语境里进行字词的替换比较,就是明证。
关于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今,获取信息的手段快捷而又多样。如何把静态的知识开发为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做到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本课链接的两份材料,都是学生的习作,因为是来源于学生,所以学生觉得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又是文本的,真情的表达、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未尽之言,释放与提升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另外,把学生的经验也纳入到课程资源的范畴之内,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深度的对话,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披文入境,运用经验世界的种种表象,填充与丰满教材的空白处,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解读。从课程资源的视角反观教材,教师将获得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实践启示。
课堂教学实录 4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言入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燕子》这一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抓住了燕子外形和动作的特点,通过细致描写,写出了燕子的`活泼可爱。今天咱们再认识一种鸟,它的名字叫翠鸟。
(看翠鸟图片)师:“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板书课题)我们一起和它打声招呼吧——生齐读课题。
师:它长得漂亮吗?那谁能来夸夸它?
师小结:那现在我们就赶快去看看作者笔下的翠鸟吧!
二、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2、指名上黑板听写生字、词,其他学生课堂听写本上听,集体评改。
三、精读课文,重点品悟
(一)学习外形
1、总体感知
指生读文,思考: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汇报:漂亮、可爱。(师相机板书)
师:从哪儿能看出她漂亮啊!生找原文读。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能把这只小小的翠鸟描述的如此漂亮的?
师:羽毛都有哪些颜色?
师:正是因为他的身上有这么多的色彩,所以作者要说它的颜色——(色彩鲜艳)那谁能想到人们为什么把他叫翠鸟吗?
2、具体感受翠鸟外形特点:
师:看来他的名字和他身上的羽毛颜色有关,你真聪明!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出示:小巧玲珑)来,读一读。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师:课文中是说谁小巧玲珑啊?从哪儿看出来的?(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师:我们来看看图片,翠鸟的体型真的是——(小巧玲珑),在这段描写中,你还喜欢那些句子?你认为这些句子好在哪儿?(打比方的句子;当成人来写;把翠鸟写得非常可爱)也能看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同学们实在是太棒了。
3、引导观察写作顺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翠鸟的外形的?
小结:写作的顺序很重要,顺序清晰明了,读者读起来就感觉顺畅、舒服。希望大家在日常的习作中要注意写作的顺序。小作者能按一定的顺序对翠鸟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形象细腻的描写,才把这样一只活泼、可爱的翠鸟描写得如此生动,仿佛翠鸟就站在我们的面前。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动作敏捷过渡:翠鸟不仅漂亮而且机灵,还擅长捕鱼。
1、指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翠鸟捕鱼的情景?翠鸟又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师:你是从哪些词或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师:还从哪儿能看出翠鸟的动作迅速?(结合课后句子比较教学)
3、指导朗读。
4、讨论:这两段写出了翠鸟捉鱼的本领,它与前面的外形外形描写有什么关系呢?出示图片及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导生边听边看
5、师小结:正是由于翠鸟在外形上具有上述的特点,它在抓鱼时才会如此的敏捷、迅速。可见作者在写这篇课文很有心,写翠鸟的外形时就已经考虑到了动作描写,这样就做到了前后呼应,融为一体,希望大家学会这种写作方法。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翠鸟不仅美丽而且机灵,老师真想捉一只来饲养,大家说老师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生充分说。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不错,小鸟跟我们人类一样生活在地球上,它也有它自己生活的权利,她也需要自由,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而伤害它们,希望大家要好好地保护它们,跟他们和平相处,跟他们交朋友,这样我们的地球才会越来越美丽……
【板书设计】
外形 颜色鲜艳真可爱
5、 翠鸟 生活习性 叫声清脆 爱疾飞 喜爱捉鱼
迅速本领高
课堂教学实录 5
教学目标:
1、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学习重点为: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在四个概念中,分析是基础,只有完成对课文的具体认识和透彻的理解之后,才可能对课文的一些问题或方面形成自己的看法,即做出评价。这评价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和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有了对课文的看法,也就清楚了课文的哪些地方有助于丰富和提高自己,使自己的阅读、鉴赏、写作以至思想水平得到发展,这种有目的的学习课文就是借鉴和吸收。
2、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并迁移到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教学设想:
1、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意识。
2、以情驭教,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背景: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中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课后要求学生尝试分析课文,自设自答个人认为是对课文理解最有代表性的三个问题,并确定一个作为代表性问题,以供下节课交流。另外,思考从词汇、句式、写法等方面你又有哪些借鉴?
教学情景:
[上课铃响起,老师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师生互致问候。]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就是我们要学会什么?
生:(齐答)分析评价和借鉴吸收。
师:对,目标还很明确吗,(笑声)那好,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要分析评价作品的前提条件,这条件是什么?
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自信地回答)
师:不错,可要准确地把握课文,还离不开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也就是还要了解作者的一些相关情况和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本节课我们从整体把握开始,哪位同学愿意把前一节课中你所了解的整体内容给大家说说?
[众多学生举手,择其一提问]
生:从整体上看(顿一下),作者共五次写了与黄鹂相关的事。具体是:
1)童年时迷恋捕鸟,却没有见过黄鹂。
2)抗战时期,见到了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的黄鹂,但它“一闪而过”。
3)病中,在青岛,见到了黄鹂,可惜被吓得飞走了。
4)逛鸟市时,看到羽毛焦黄、神气凄惨的被玩弄的黄鹂。
5)江南太湖,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
在这之后,作者还写了自己对这些事的独特认识:“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和“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鼓掌]
师:的确让人高兴,王星同学的发言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课文的总体内容,而且还把作者在文中的启示“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命状态”也给揭示出来。但这还仅是阅读文章的`开始,在这基础之上,要进入分析评价文章阶段。接下来,根据课前的准备,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你分析课文时个人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以及你的看法。(并在题目后注上姓名以便交流)
[五分钟左右之后,开始学生互评和老师简评。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略有调整。]
生:(问):文章第一段说迷恋黄鹂,却没有具体来写黄鹂,这是为什么?
(答):这该是为下文具体写黄鹂埋伏笔、作铺垫,同时也不设悬念的作用。
(学生评):文似看山不喜平,采用这种写法比直接说更能看出文章的变化,同时也更能
吸引读者兴趣。
生:(问):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写看似与黄鹂无关的海鸥?
(答):为了说明在恶劣的环境中再美好的事物也将被扼杀。
(学生评):上文写了黄鹂被吓飞了,还不能表现它的悲惨命运,用海鸥的死来反面衬托。
(学生评):应该是反面铺垫,说明作者对此类人的深恶痛绝。另外,用海鸥的死去,来表达自己对黄鹂不能理解朋友间的高尚友情的惋惜之情。
(学生评):作者还借以暗示实际生活中的某种迫害。
(老师简评):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
生:(问):文中为什么说:“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所在”?
(答):因为在这里黄鹂才能展示它的全部美丽,才能发挥它的极致。
(学生评):这与我的问题“为什么我在江南才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江南有春雨、彩虹、朝霞,这里美好的一切才是黄鹂的真正家乡。
(学生评):这里并没有把它的全部美丽具体写出,更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具有断臂维纳斯那样的残缺美。(掌声不断)
生:(问):倒数第四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排比句式,有什么好处?
(答):用排比句式,有助于集中而又鲜明地展示适宜黄鹂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更有利作者表达那种美好的感情。
(老师简评):这里涉及到修辞的作用。
生:(问):作者爱黄鹂,可不什么不买下鸟市里那只可怜的黄鹂来放生,放它回自然?
(答):一方面作者当时可能尚未找到适合黄鹂生长的地方,买下它后仍可能会死去,另一方面作者若买下黄鹂则有可能反而助长了捕鸟人的捕鸟之风,也将有更多的黄鹂受害。
(学生评):因为鸟市里的黄鹂,让人看不到它的极致,给人只有凄惨之感,故不买。
(学生评):因为笼中鸟并不是作者追求的那种自由的达到极致的鸟,它仅是一只悲惨的鸟,故不买。
生:(问):文中倒数第三段和倒数第四段能否颠倒一个顺序?
(答):不能。因为倒数第四段中的景物描写紧扣上段中的“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句展开的,衔接紧密,并且自然引出“极致环境中发挥极致美的黄鹂”,继而才能进一步阐述它们生活环境的美。
生:(问):第十五段最后一句:“只挂着契诃夫为他们写的褒词就够了”中的“褒词”用得是否恰当?
(答):恰当。在这是作者正话反说,讽刺了中年人的丑陋行径,表达了作者对中年人的厌恶的态度。
(学生评):这“褒词”饱含作者对中年人的“瞧不起”,是含有轻蔑讽刺的味道。
生:(问):第14段中有“能在兴头儿上照顾旁人,这种品质不是很难得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这与下文第10段中“朋友的高尚情谊,……”相照应,也表现了作者对鸟儿飞走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生:(问):在第四段开头为何用了“终于”?
(答):原因一作者对自己会生病的事早有所料。原因二让读者去想象不明说。
生:(问):为什么说黄鹂的啼叫是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
(答):因抗战时期民族正处于危难关头,黄鹂富有生机的啼叫能激励人们寻求光明和希望。
(学生评):补充一点,此时的黄鹂虽然“羽毛鲜丽,声音诱人,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但它却只能“迅若流星,忽隐忽现,一闪而过,想多看一眼也难”。这也正说明了只有江南太湖优美的环境,才是黄鹂的安居乐业之所在,即人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他的极致。
师:同学们的自问自答,以及相互点评,有理有据,可见大家都对课文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从另一方面说思考也正是掌握文章的开始,而在思考中有问题时,我们可以……?
生:与作者对话。
师:(高兴地)对,通过刚才几位站板同学的问题,老师也发现你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这种方法。你们看,刚才大家的评价涉及到文章的内容主旨、写法结构和语言修辞,而这也正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分析评价,当然,那要正确评价文章的前提是什么?
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师:说得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现代文阅读的练习或考试中都不要忘了这一点。接下来我们来完成“积累工作”,交流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关黄鹂的文章,谁先说?最好能背出。
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是唐朝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诗句。
生:“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是宋朝晏殊《破阵子》中的诗句。
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很显然,黄鹂以其形态清丽,叫声婉转深受古代诗词大家的青睐,它几乎约定俗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在这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罗列,请同学们把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诗句,抄到黑板报学习园地里,以供交流积累。乐意吗?
生:(兴奋地大声说)乐意!
师:根据单元要求,本节课还有一件大事还没完成,是什么事?
生:借鉴吸收。
师:好的。接下来,我就来看看同学们都“吃了”吸收了些什么东西?
生:我特喜欢:“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句式工整,色彩明丽,很有境界。我仿写了一句:“人生的成功,是要伴着荆棘、坎坷;人生的辉煌,是要伴着汗水和欢乐。”
生:我也仿了一句:“他们的成功,是要伴着汗水、拼搏;他们的腾飞,是要伴着毅力和信念。”
生:我仿的是另一句:“这里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这里鲲鹏水击三千里的羽翼,这里大漠长河遥远的思念,使我领略到了诗中色彩斑斓的梦,这是一种享受。”
生:(掌声不断)
师:看来同学们不但会“吃”,而且还“吃”出其中的味道:句式、内容、文采都学得非常到位。
黄菁:老师,我还积累了一些词汇,并把它们扩展成一小段话。
师:(兴奋地)说来听听?
生:天地间,风儿穿林打叶,行云流水,激昂高亢。谛听,又似十面埋伏的古战场,马嘶人喊。忽地又一道亮光划破云层从半空中直劈下来,几只停栖在电线杆上的鸟儿也受惊远
飏,乌云动摇了,龟裂的大地即将受一场暴风雨的洗礼。
师:果然不错,充满动感。其它同学还有吗?
生:看我的。(大家都笑了)接受着生活的磨砺与岁月的洗礼,我们的羽翼日趋丰满,我们盼望着能带着梦想远飏。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高傲地遨游于天际,但只要我们努力,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的优点,展现我们的极致,生活便没有遗憾。谛听生活奏起的乐章,努力便是音符。
生:(又是掌声不断)
生:老师,我的借鉴与别人不同。
师:是吗,那交流一下可以吗?
生:好的。我认为文章的开头对没有见过的黄鹂这件事,不是简单的叙述,而是通过具体的描写,借“无论……还是……,不在……不在……”句式写出,使文章生动形象,这种写法很值得借鉴。还有文章中的一些排比句式,读起来也是相当有节奏感的,这都是可以借借鉴的。
生:老师,我也说一下。
师:好的,听听宇洋同学见解。
生:我倒认为本文中揭示主旨时用的“水到渠成,点到为止,若隐若现”的写法,更是耐人寻味的,下周我就想用这种方法写一篇周记。
师:说得好,我等你把周记写好,到时我很乐意成为你的读者。(笑声……)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我们的交流先到这里。在这我们小结一下:同学们的借鉴涉及到词汇的积累、句式的仿写、修辞的运用,还有文法的学习,这一切都可称之为:借鉴吸收,也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从课文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生:(点头同意)
师:接下来我布置一下作业,每位同学应该经常地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自己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下周的写作课里,我等待同学们的极致发挥。
生:发挥极致。
[铃声起,师生互道再见,下课。]
课堂教学实录 6
一. 教学目的:
1. 把握文章人物的个性、语言。
2. 了解故事线索,学习作者安排故事情节的手法。
3. 学习作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纯朴人性之美。
二.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文中所传达的情感。
三. 课时安排:
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纯真的时光。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童年有什么样的回忆呢?是不是有很多开心的事情发生呢?
生:(齐声)是。
(台下很多同学都在回忆,有的说小时候喜欢爬树,有的说最喜欢去游乐园玩,有的说小时侯没有作业很开心…… )
师:同学们的童年真的过得丰富多彩。但你们肯定没有到过田地里拣麦穗的经历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现代女作家——张洁写的《拣麦穗》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了解张洁吗?
生:她是著名的女作家。
师:对。她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散文集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板书张洁作品)
师:张洁作品的创作主题都是围绕着“人”与“爱”展开的。那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她这篇描写童年的散文,一同来感受她细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吧。
师:现在先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线索。 (同学阅读课文)
师:好,刚才同学们阅读过课文了,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复述故事。
(老师点名请一位同学)
一生:故事是说有一个小女孩想嫁给一个买灶糖的老汉,后来老汉死了,小女孩很伤心。
师:概括得很好,很精简。但是文中就只有小女孩和老汉吗?
生:不是,还有姑娘们和二姨。
师:那有没同学要再补充故事的?
(一女生举手)
师:好,那请这位同学再复述故事吧。
一女生:故事是开头写了一群姑娘们在拣麦穗,再讲小女孩也拣麦穗。因为她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后来老汉死了,小姑娘很伤心,在柿子树下哭。
师:好。补充得很好。那么大家再想一下,姑娘们和故事的情节有什么关系呢?
生:(思考)
师: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文中一开始就写到了姑娘们干什么了?
生:拣麦穗。
师:拣麦穗干什么呀?
生:把麦穗卖了就可以备嫁妆。
师:哦,原来拣麦穗就是为了备嫁妆。那么小女孩拣麦穗也是为了备嫁妆了?
师:那这样一来我们就清楚了,文章开始就写到姑娘们拣麦穗就是为了引出小姑娘的故事。那接下来我们都来当一回导演将这个故事拍成电影好吗?
生:好(很兴奋,注意力都集中起来)。
师:拍电影我们首先要安排好故事的场景、人物、和人物的动作表情。这篇课文我们可以分为四个场景。那现在我们分四个小组,每个组负责一个场景。
第一组同学
生1:首先第一个场景是姑娘们在拣麦穗。
生2:地点是一望无际的金色田地。
生3:姑娘们弯着腰在田地里拣麦穗。
师:哦,那姑娘们拣麦穗是什么表情呢?
生:开心的、兴奋的、伤心的(学生的回答不同)
师:这样说来她们的表情都是比较复杂的。其实她们拣麦穗的时候是一边拣一边想事情的。课文中一连用了好几个“想”。那她“想”什么呢?
生:想嫁人。(笑声)
师:没错,她们是想拣麦穗卖钱备嫁妆。那么她们对结婚应该是充满了幻想。结婚时应该是很开心的吧?
生1:不是。
生2:因为她们嫁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人。
生3:她们出嫁时很伤心。
师:那她们怎样做?是起来反抗吗?
生:不是。她们“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
师: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学生台下讨论)
生1:她们很惨。
生2:她们为什么不反抗?
师:很好,有同学问她们为什么不反抗。有没有同学可以回答的?
生1:是封建思想束缚。
生2:性格懦弱。
生3:她喜欢的人不喜欢她。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有创意。其实她们所处的农村思想应该比较保守,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她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从她们的“依依顺顺”又可以看出她们的性格还是比较柔顺。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个场面比较悲伤。我们在处理剧情的时候,可以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它表现出来。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蒙太奇吗?
生:一种电影的表现手法。
师:当我们在描述一个主题时,我们可以将一连串相关或不相关的镜头放在一起,以产生暗喻的作用,这就是蒙太奇。我们通过蒙太奇就可以表现出姑娘们拣麦穗时的心态了。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安排第二个场景。请第二组同学来给大家演示他们拍的电影。
(学生很兴奋)
第二组同学
生1:第二个场景是小女孩和二姨的对话。
生2:刚开始先给这个小女孩先来个特写镜头。
(学生议论“特写镜头”)
生2:(继续)这个小女孩很天真、很可爱。 她一边拣麦穗,一边追赶着蚂蚱和蝴蝶。
师:很好。这同学懂得利用拍电影常用的特写镜头来表现小女孩的形象。那接下来呢?
生3:可以看到是一群农村妇女在田地里劳作。 她们看到小女孩也拣麦穗就跟她开玩笑。
生4:二姨“贼眉贼眼”问小女孩为什么拣麦穗,她说要备嫁妆。然后二姨又问她要嫁给谁。
师:为什么二姨的表情是“贼眉贼眼”的?这可以看出这包含作者什么感情?
生1:厌恶。
生2:二姨喜欢开玩笑,所以小女孩不喜欢她。
师:那小女孩怎么回答二姨的话呢?
生:卖灶糖的老汉。因为他有糖吃。(笑声)
师:那接下来由第三组同学跟我们描述第三个场景了。
生1:第三个场景出现了卖灶糖的老汉。
师:课文中是怎样描绘他的?
生1:“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尽显旧时遗风的.齐颈白发,便在剃得如半个葫芦样的脑袋后面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师:课文这样描绘有什么特点呢?
生1:很形象、生动。
生2:很传神,把人物写活了。
生3:栩栩如生。她描写老汉的皱纹,不是单纯的描写它多,而是很形象的描绘出它在脸上的分布。写他的白发,是写到它的“齐颈”,“在剃得如半个葫芦样的脑袋后面”,“忽闪着”。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贴切,而且越来越深入。作者的文笔是很细致、形象、生动。正是通过这么细腻的描绘,我们对老汉的外表就很熟悉了。拍电影时,我们就可以将一个这样的老汉搬上屏幕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小女孩和老汉的对话了。他们讲了写什么呢?
生2:做媳妇的事。
师:你们觉得老汉真想小姑娘当他媳妇吗?
生:不是。
师:那为什么老汉还是很疼小女孩。每次见她都带小礼物给她呢?
生:因为老汉没有亲人。
师:对,老汉是一个孤苦伶仃的人,那他对小女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1:像对小孙女的爱。
生2:他对小女孩的爱很纯朴、真挚,不求回报。
师:那小女孩对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依恋他。像对亲爷爷一样敬爱他。
师:小女孩对老汉很依恋。那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生:她很关心他,每次他回去小女孩都回送他。并一直望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小女孩还很担心有一天,他会早自己而离开这个世界。
师:那结局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设计最后一个场景。第四组的同学准备好了吗?
第四组同学
生1:首先画面出现了冬日雪地里的小女孩和一棵柿子树。
师:为什么呢?通过课文我们知道老汉最终是离开了。最后情节不是应该出现一个办丧事的镜头吗?
生:(思考)
师:大家想想,如果单纯是一个大家去奔丧、哭丧的镜头的话,这个故事是否太过悲伤了?而在场面的最后是出现了冬日雪地里的女孩子和一棵只结了一个火柿子的树,那场面是否没那么悲伤了?
生:是。女孩哭着望着那个火柿子,但眼神充满着希望。
师:我们应该怎样来拍摄这个镜头呢? (学生讨论很激烈)
生1:我们可以给女孩的脸一个大特写。
生2:我们可以拍女孩子注视着树上那个“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的火红柿子。
生3:我们还可以逐渐的拉近镜头,专门拍摄女孩的眼睛。
师:为什么要拍她的眼睛呢?
生:她的眼睛很明亮,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女孩的瞳孔,看到了那个火红的柿子。 这样结局就不会太悲惨。而且还可以带给我们希望。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精彩,很有创意。看来我们的同学以后都可以当导演拍电影了。大家看,这样的的结尾就和文章想表达的感情吻合。而且这样拍还可以给观众一种余韵未了的感觉,我们的情感也一直持续着,跟小女孩一起回味这种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师:今天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都当了一回导演,大家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那么我希望同学们回去再仔细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二道题。下一节课我们会继续学习课文,细细品位作者细腻传神的语言。
师:下课!
生:谢谢老师!
教学后记:这一节课,以拍电影的形式来分析课文,学生的兴趣比较浓,能较积极融入课文中来,快速的把握课文的整体脉络,同时还能抓住文中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体会文中所传达的情感。师生的配合都很有默契,老师的主导地位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体现。
在具体的教学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能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另一方面,也注重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着力创造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课堂环境,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学生合作拍电影的形式,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探究学习,既能让学生更深入把握课文,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挥了学生个人的创造力。而这一节课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通过对文中人物形象、性格的剖析,使到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纯朴的人性美和世间诚挚的真情,使他们受到了情感熏陶,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是一次新的尝试,能体现新课标“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当然 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还不是很成熟,有待研究、改进。
课堂教学实录 7
时间:20xx年4月12日
地点:北师大天津附中高一13班
师:刚才和几个同学聊天时提到了朱光潜,我很吃惊,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这么一位美学大师。(有生笑)你笑什么呢?
生1:笑他们孤陋寡闻。
师:这么说……好,请你给他们上一课。
生1:朱光潜是一位美学大师,《谈美书简》是他的代表作。
师:你读过《谈美书简》吗?
生1:没有。我这本《三国演义》后面说这是高中生应该读的一本书。(生笑)
师:不要笑,他那本《三国演义》是高中生必读书系列中的一本。你能主动读课外书是很好的习惯,而且还能注意到封底的书目,大家应该向他学习《谈美书简》将作为同学们的暑假阅读书。还有谁了解这位美学大师的更多情况?
生2:好像您曾给我们说过他的一句名言,是什么“出世”和“入世”的。
师:“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2:应该是淡泊名利,认真做事吧。
师:你说得不错。朱先生的这句话也应该成为当今世人的处世准则。物欲膨胀,功利至上,很多人的心浮躁了,缺少踏踏实实做事的精神。朱先生是一位美学大师,一生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读他的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严谨认真。请大家查字典,解释“咬文嚼字”。
生3: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师:这不是个好词儿,贬义。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拿起笔,快速读课文,看一看朱先生是怎么理解“咬文嚼字”的,划出相关内容。
(生读7分钟)
师:哪个同学来?
生4: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师: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种……态度,什么样的态度?你来。
生5:(翻书)“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生:谨严)是“谨严”。
师: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具体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以后阅读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在朱先生看来,“咬文嚼字”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咀嚼揣摩呢?
生6:炼字。
师:具体说说。
生6:他举了郭沫若修改台词的例子。
师:怎么改的?
生6:“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师: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大家读一读,比较比较。
(生读)
生7:好像改后的句子更痛快。
师:感情更强烈。其实这是句式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比如,假如有个同学就是你自己吧惹父亲生气了,你父亲要赶你出去,他是怎么说的?
生8:什么也不说。(生笑)
生9:滚出去!
生2:一边去,别让我看见你。
师: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层次,他们的语言是不同的。只要注意观察,细细推敲,就一定能找到最恰当需准确的语言。哦,朱先生也举了“推敲”的例子,谁能谈谈你读了朱先生的“推敲”后的感受?
生10:原先一直以为用“敲”比“推”好,现在知道了用“推”也可以。
师:关键要看当时的情境。大家再把这段文字“推敲”一下,说说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些?(投影《题李凝幽居》)
(生看书,读诗约3分钟)
生1:这首诗我不太懂。应该是贾岛去拜访李凝,怎么多了个和尚。是不是李凝是和尚?(生笑)
生11:“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我也不明白。
师:读诗需要联想和想象,这也是朱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强调的一点。他认为,要想准确运用语言,或者准确理解诗文的内容,必须“善用联想”。看起来大家对这首诗的字面意思还不太理解,要“推敲”就不太容易了。高二有两个单元的古诗鉴赏,希望大家能通过学习走进诗歌鉴赏的大门。我今天只想强调一点,读诗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将诗句之间的空白加以填充,使平面的文字立体化。
生2:我有些明白了,贾岛是走动的。
师:对,诗歌中的“我”有时是定点,比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生:一行白鹭上青天。)有时是移动的,如这首诗。说下去!
生2:他去拜访李凝,可李凝不在,他就回来了,并说改天再来。
师:你说得不错。首联是贾岛来的途中所见,颔联是到了李凝家门,颈联是归途中所见,尾联是抒发感慨。
生12:这个“僧”是谁?
师:我理解应该是贾岛自己。贾岛早年因家贫出家为僧,后还俗。贾岛到了李凝家门口,门关着,他就“推”或者“敲”。
生12:没有寺庙?
师:我认为没有。
生12:“推”好还是“敲”好?
师:这要看李凝与贾岛的关系如何了,你到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的宿舍用不着敲门吧?或者“推”而不开才改为“敲”。
生12: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朱光潜对“推敲”的理解是错误的?
师:谈不是错误。也算是一家之言。一千多年人们都认为“敲”比“推”好,而朱先生能不为所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不迷信古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位名人说过,怀疑是创新的开始。这才是关于“炼字”的例子。“咬文嚼字”还包括哪些内容?
生13:李广射虎。
师:准确地说应该是对“李广射虎”这段文字的删改前后的咀嚼。用了什么方法?
生13:比较。
师:谁和谁比较?比较的是什么?
生13:《史记》与《史记辨惑》的比较,比较字数多少。
师:这谈的是文字的简和繁的问题。文字是否精炼,不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应该以能否准确表现事物特点、准确表情达意为根本。司马迁的文字确实做到了刘勰所说的“字不得减”,王若虚的删改使原文的“味”全没了。古人有“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两种用笔的方法,什么时候“泼”,什么时候“惜”,大家应该有所启发,以后写作时下笔可要斟酌一番。
师:为了使读者对“咬文嚼字”的阐释具体清晰,朱先生举了三个例子。大家再动动脑子想一想,写作文尤其是写说理文举例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14:这三个例子是三个方面,是说“咬文嚼字”的三个方面。
师:句式、繁简、推敲词语的确是语言表达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而且这三点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问题,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具体到写作比如写议论文需要举例,应该注意几个例子的“角度”问题。
生15:举例能不能是层层递进的?
师:当然可以,不只举例如此,文章的层与层之间也可是如此安排:不同角度或层层递进。
生15:原来我们老师说过议论文举例应该是在文章中间,在分析论证的时候才举例,可课文一开始就举例,这好像不太规范吧?
师:你说说朱先生为什么先举例呢?
生15:我说不好。
师:哪位同学知道?
生1: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那时的人都知道,这叫“一字师”的故事。从人们熟悉的例子入手,人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师:很好,大家记住“一字师”这三个字,这也是“咬文嚼字”。从人们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出话题,这也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写法。朱先生还批评了写作上的一种现象叫――
生:套板反应。
师:套板反应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生16:写美人都是“柳腰桃面”,……好多。
师:都是陈词滥调。现在很多人说话或写文章也常常落入“套板反应”的俗套,有的同学写作文也避免不了“套板”,重复着人云亦云的话语,重复着“公共语言”。有人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叫“失语”,而“集体失语”是很可怕的。想一想,你以前作文中有过“套板反应”和“失语”的情况么?
(沉默)
师:不好意思说。自我反省需要勇气,课下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文。看看朱先生是怎样评价“套板反应”的。
生:“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
师:怎样才能避免“套板反应”呢?
生:“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师:文章应该是“作”出来的,不能老是“走熟路”。时常有学生问我,写作文有没有窍门,作文怎样才能得高分。我常常不知怎样回答。因为他们所期待的“窍门”绝不是我所要说的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多读多练、提升情感,他们希望我给他们一个“公式”,像做数学题那样往里一套,答案出来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套板心态”。按照“公式”写出来的作文是不可能得高分的。我想,大家还是应该记住朱先生的那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做什么不要太急功近利,认认真真做应该做的事。阅读鉴赏、写作文也如此,不要期望有什么捷径。
请大家再读《咬文嚼字》,我想应该会有新的启发的。
(生读4分钟,下课铃响)
课后感言:
有听课者评价说,课上得还算生动,但就是“浅”了些,基本上停留在语言表层意义的理解上。此言有一定的道理。《咬文嚼字》是一篇知识性的小论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筛选文中主要信息并能做出理解评价,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能迁移到以后的阅读写作实践,就是最大的收获。
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筛选信息、理解评价、迁移应用。
自我感觉这节课的亮点有二:一是对“推敲”进行了“再推敲”,让学生明白,敬重大师但绝不匍匐在大师脚下,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习作是否有过“套板反应”,强化学生写个性文的意识。当然,如果课时够用,再用一节课能对文章做深层次探究,并做“咬文嚼字”的迁移训练,似乎更为理想。
课堂教学实录 8
组织教学: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有这麽多的老师到我们六中做客,大家高兴吗?那麽,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好吗?
师:自古以来,雪以其洁白轻盈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留传的诗篇,这些诗风格迥异,涵义深远,它们有的壮丽雄浑,如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有的奇异秀丽,如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而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境界大开,让人回味无穷。关于咏雪的诗文,还有许多,同学们已在各小组做好准备,现在,请你们把各小组最精彩的拿出来开个咏雪展示会。
生:“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生:“明月照积雪,朔风颈且哀。”
生:我介绍一下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生:东方虬的《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生:雪是冬的意象,雪是这个冬季特有的风景,雪是这个星球上最纯粹的语言,雪是冬的灵魂。
生:六月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师:同学们背了这么多关于雪的古诗文,你知不知道早在东晋时期还有一个关于咏雪的故事,被编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这节课共分四个教学环节(一)朗读课文(二)疏通文义(三)质疑解疑(四)拓展延伸。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个环节朗读课文,找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注意点评。
生:朗读课文
生:这个同学朗读得不错,但是我觉得人物的语气、语调把握还不够师朗读,找学生点。
生:让我妄加评论一下,老师读得挺好,但是我认为“公大笑乐”速度宜快一些。
师:同学们看文中有三句问答或对话,你认为宜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第一句疑问的语气,第二句宜活泼,第三句应该用肯定的语气。
师:让我们用这样的语气齐读。
师:下面,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需四个人,旁白、太傅、胡儿、道韫。
生: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环节疏通文义,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不懂的字、词句。
生:儿女、雪骤、未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生:儿女即子侄辈。雪骤即雪下得急了。未若是不如的意思,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亦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师:请同学们看这段文章的翻译文字,但其中有错误之处,请找出并改正。
生:寒雪日不是一个冬天而是一个下雪天,儿女不是儿子女儿而是他的子侄辈,差可拟不是差多了,而是差不多。雪下的紧了,应该是雪下的急了。
生:不是急,就应是紧。因为紧是指雪下得不仅急而且密,而急只能表现一方面的意思。
(生齐读)(生尝试背诵课文)(限定时间)
师:下面老师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检查一下同学们背诵课文翻译课文的情况,那就是要求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这篇课文用文言文现代文两种形式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生表演)
师:我们学习文言文,不能仅陷于疏通文义,而要将自身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古文的精华,领悟其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思想启示,从而提高自身得人文素养。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生:下雪天为什麽不干别的,而要谈论诗文?
生:太傅听完后,为何哈哈大笑?
生:撒盐和柳絮哪个比喻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就这些问题讨论,重点讨论撒盐和柳絮哪个比喻好?
生:我回答**同学的问题,因为谢太傅的家庭是一个诗礼之家,所以在下雪天也谈论一些高雅的诗文。
生:我回答**同学的'问题,因为太傅觉得道韫说得太好了。
生:我回答**同学的问题,我觉得柳絮比盐好,因为盐与雪只是颜色相似,比作柳絮却生动地表现出雪纷纷扬扬的样子。
生:我认为“盐”和“柳絮”各具特色,用“盐”是突出“雪”的洁白和可溶化性的特点,而“柳絮”则用来体现“大雪”那种轻盈柔美的姿态。
生:我认为“盐”比“柳絮“好,因为“盐”是颗粒状的,它的形态与雪相似的,而“柳絮”却是片状的。
生:我认为“柳絮”比“盐”好,当雪随风而舞时,用柳絮最恰当,它能传达出一种如诗似画的感觉,而盐却不能够表现这一点。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谈的很好,想不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胡儿将雪比成盐,是就物质的特点而言的,他抓住了物体的物象。(板书)而聪明的道韫将雪比成柳絮,简洁中透着高远的内涵,一语道出雪的意韫,既抓住了物象,又抓住其意象,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板书)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同学们能背诵出来吗?
师生:碧玉妆成一书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特别是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千万条柔软的柳枝像是垂着的绿丝带,随着春风,轻轻地飘荡。闭上眼睛,我们又会感到那随风而舞的柳絮似片片飞雪,时而碰碰你的鼻尖,时而钻到你的衣领,啊,简直太意了,真不愧是春的使者,给我们带来多少春的气息呀!
师:中国文学讲究含蓄之美,讲求意蕴,历代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令任回味的诗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赏析。
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把北风比作春风,把挂满枝头的雪花比作梨花,在冬天却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
师:“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作者用拟人手法,白雪像一卫爱美的姑娘,在冬天也要把庭院的树装扮得如春天般美丽。
师:请看柯岩的《初雪》,“昨天,我做梦了,梦见漫天飞雪,那么急,那么密,可我怎么也抓不到手里……今天,你真的到来,可我一点儿也不敢碰你,怎么你,你——比梦更美丽”这首诗写出了雪的轻盈,其中“比梦更美丽”写出了雪如水晶的玲珑剔透,写出它如梦似幻的美。
师:沙鸥的《新月》,“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画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作者架一艘月之舟,在故乡的梦中来了,故乡,我是多么想念你呀?
师:下面我们也来试着说,一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
生:树枝间新透出叶芽,稀疏琐碎地点缀着。
生:蔚蓝的天上,桃色的云,徐徐伸着懒腰,似乎春眠未足,还带着惺忪的睡态。
生:我也来助兴,我做了一首诗《蹂柳》“娇姿柔媚念今朝,轻丝细纱酷似涛。拂颊入匣深人心,婉婉萎美同携照。”
生:《飞雪》“八月飞雪为何所,青松俏立傲雪涛。北风卷枝雪絮跑,晶山连绵似银条。簇异雪花顶山娇,地平雪三尺高,万景齐在冰雪罩,大雪纷飞九天飘。”
师: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从同学们的文章中,说明同学们以能悟透意蕴二字,那么,能不能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心得和感受?
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生:一种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
师:同学们见解独到,思想深刻,关于这一类的文章,老师作了一个总结,再给大家介绍一篇,用这种方法回家自学。
关于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初步感知课文(朗读)——初步理解课文(疏通文义)—深入理解课文(质疑解疑)——拓展延伸(内容、主题、学习态度、方法、个人修养)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以前源。
师:同学们能不能设计出比老师更好的作业?
生:根据《咏雪》一文的优美语句,细细体会,自己创作或编写一段文字。
生:可以根据书中介绍的方法阅读更多的古文。
生:《咏雪》一文讲的是道韫这个聪明的少年,那么就请同学们回去找一些聪明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
师:同学们想的很好,你们可以回去自主选择一种作业完成。
课堂教学实录 9
(多媒体出示画面,音乐)
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
作家朱自清就曾经这样描写雨,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起:
(多媒体出示语段)
生(读):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由朱自清的文章引入课文的学习,既是课外阅读的引导,又创设了情景,为学习课文奠定了情感基础。我们看到,在这样的氛围当中,一开始,学生就比较投入。
师:这个地方的雨,是祥和安宁的雨。而有一个地方的雨却是优美动听的,孩子们,想亲自去感受感受吗?
生:想。
师:好,咱们今天就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丽,起:
生:山雨。
师:赶快打开语文书101页,自己小声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读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读课文。
师:自己小声读,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请你再一次读课文,这一次边读边想,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
生:再读课文。
“读”的引导一直是一个难点,姜老师对“读”的指导体现了方法的指导,体现了层次的提升。
师:好(示意暂停),孩子们,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初次游览了雨中的山林,这样吧,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姜老师到山林中走一走吗?
生:好!
师:那谁先来带姜老师去看看山雨刚来时的情景?
(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段。)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读得很流利,谁能像她那样带姜老师接着去听“雨”的声音?你和着第二组的同学来读。
(出示二——五自然段)
第二小组学生读。
师:这么长的几个自然段,你们读得如此流利,真了不起。有没有同学觉得比他们读得更好?
生:有!
师:你和着第三组的同学带着姜老师一起去感受山林的颜色。开始吧!
(多媒体出现课文六七自然段)
生读。
师:你们读得很认真,很有色彩地读这两个自然段。姜老师很欣赏你们认真学习的精神。哪些孩子愿意向他们学,认真地读,带姜老师去欣赏雨后的山林呢?(生举手)这样吧,愿意的.孩子,咱们一起来!
(多媒体出示课文八——十自然段。)
生读课文。
师:叮——咚——叮——咚—— 好听吗?注意,课文这儿有一个破折号。孩子们都觉得“叮咚”的声音很好听,可姜老师觉得孩子们的朗读更好听!
读得入情入境——这是临场老师真切的感受。为什么会这样?老师的简洁而有力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到此时,课文的整体感知已经达到三遍,个别学生甚至更多。我们可以注意到,老师对于每一次朗读所提的要求在发生着变化,层次性体现得比较好,学生越读越有味,而不是机械地重复。
师:听到如此动听的声音,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沉默。
师:不着急,请你带着这个感受,把你喜欢的地方,再美美地读一读。自己读完以后,再到四人小组中去,交流交流,听听小伙伴们的意见。赶快开始吧!
(多媒体显示)
学习建议:
1、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2、带着这种感受,选择你喜欢的地方,美美地读一读。
3、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听听小伙伴的意见。
生读,小组交流,教师关注并参与。
师:(示意暂停)好,哪些孩子喜欢山雨刚来时的情景?我请个孩子来读,其余的孩子认真听。(指读书的学生)把你们刚才的感受用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一组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我感受到了,雨是悄悄地来了,它刚来时的声音怎样?哪个组的孩子喜欢这时候的山雨?你们接着读二三自然段。
生(小组)读。
师:沙拉拉,沙拉拉——从这儿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再读。(再抽一学生朗读)
生读。
师:(激动地)沙拉拉的雨声并没有结束,它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响,越来越清晰起来……
谁想接着往后读?(请一小组学生读)
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谢谢你把这神奇的雨带到了我们这儿!谢谢你们,让我们一起来侧耳倾听吧!
(多媒体展示下雨的情景,伴着清脆的雨声。)
师:那个组的孩子能够把优美动听的雨声变成朗读声来告诉我们?(请一组学生读)其余的孩子边听边感受。开始吧!
生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师:在你们读的时候,我也在幻想。我幻想着我现在就是一滴雨,我任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上、树叶上、绿草上弹奏着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稍停)孩子们,闭上眼睛,和姜老师一起来幻想吧!
(播放音乐)
师:配乐范读(第五自然段)。
师:睁开眼睛,赶快告诉姜老师,你刚才都幻想了些什么呢?
生:我幻想了自己是一滴雨,像一个个小手指,在树叶上叮铃叮铃地响着,我觉得实在太好听了。
师:你的想法和姜老师一样,还有吗?
生:我还幻想着山雨把每一个岩石,把每一片树叶都浇湿了。
师:真是太神奇了,还有没有?
生:我还幻想着,当山雨落在每一片树叶,每一片绿草的时候,不知道他有多开心!
师:太美了!孩子们,姜老师真想走进你们的幻想中!这样吧,美美地读,带姜老师走进你们的世界。
(播放音乐,出现课文第五自然段)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配乐,深情地)这真是奇妙而令人向往的雨啊!然而,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它能改变山林的颜色!雨中的山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个组的同学喜欢?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抽一个组的同学)你们读。这样,孩子们,咱们还是闭上眼睛,让他们以优美动听的声音带我们去看山林的颜色。开始。
生: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师:请坐。孩子们,睁开眼睛,你刚才都看到了哪些颜色?
生:我看到了一个画家在画布上画上了一幅山景,上面有五颜六色的颜色,仿佛这儿的颜色在画家的调色盘里也不是那么完全。我还看见了山上的雨变成了各种颜色,有墨绿色呀等等颜色。
师:那哪一种颜色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火一般的红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这是在阳光下,那么在雨中那种颜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绿色。
师:绿得怎么样
课堂教学实录 10
第 一 课 时
师:同学们,有人说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你喜欢天上的繁星吗?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你的心情怎样?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我们先看一组关于星空的图片,然后请同学们说说。
(教师播放图片)
(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
生:我想到的是牛郎织女。(有生笑)
生:我想起了女娲补天的神话。
生:我想起了钢琴奏鸣曲《星空》
……
师:(高兴地)同学们的想像太丰富了,懂得也很多。你们知道吗?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别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想听听他的感受吗?
生:(齐)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随巴金先生去看繁星,并听听他的感受。
(生兴致很高)
我们先听一遍朗读录音,请同学们边听边划出难读难写的词语。
(教师放朗读录音)
(学生边听边划词语。教师巡视)
师:(出示加点字)录音听完了,请哪位同学读一读这样几个字:摇摇欲坠 半明半昧 模糊 霎眼
生:老师,我来读。zhuì mèi (停了一下)mú shà
生:老师,第三个字应该读mó
师:对,这是一个多音字,“模样”的“模”读mú。再请大家讨论一个问题:课文几次描写繁星美景的?又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议论,纷纷有同学举手)
生:我觉得是三次描写。一次是“从前”,一次是“三年前”,一次是“如今”,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
生:老师,我认为是四次描写,还有一次是“有一夜”。
师:(故作思考)嗯,两种意见,哪一种正确呢?
(学生议论,片刻有同学举手)
生:老师,“如今”“有一夜”都是作者在赴法国留学的邮船上看星空的情景,可以看作是一次描写。
师:有道理。那这两段内容算不算重复?
生:不重复。一个是看整个星空,一个是看巨人星座。
师:你说得很好,很善于动脑筋,这在写作上就叫“泛写”与“特写”。(边说边板书)现在大家自由地读一遍课文,再作深入地思考:作者三次写看星的情况和感受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读课文。有学生边读边用勾画圈点法标示关键词句。教师巡视)
师:好,课文读完了,每个小组再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小组热烈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答疑)
生:我来说说我们小组的意见。作者“从前”在家乡,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星”;“三年前”在南京的“一个静寂的夜”,作者看到的是“星群密布的蓝天”,并且“认识了一些星星”;而如今,作者看到的是“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生:老师,我想补充他们小组的意见。
师:当然可以。你说。
生:我们要注意作者特写看巨人星座的情况。“我”“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师:补充得很好。那么作者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呢?
生:“从前”,“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三年前”,“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如今”,“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师:你能发现这些感受变化的特点吗?
生:……
师:同桌之间可以探讨一下。
(同桌议论,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作者第一次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第二次想像成和朋友谈话,第三次想像成睡在母亲的怀里。
师:嗯,那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生:我觉得感受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深入。
师:回答得很好。那为什么会这样?哪位同学谈谈。
生:老师,我想会不会跟年龄有关系?
(有学生笑)
师:(鼓励的目光)没关系,声音大一点,自信一点,把你的观点表达出来。
生:(继续)因为年龄大了,他懂得就多,观察、思考就深入一些了。
师:同学们说有没有道理?
生:(齐)有。
师:给点掌声,鼓励他一下。
(掌声响起,学生显得更兴奋)
那么,除了年龄原因还有其他吗?
生:还有作者的人生经历。作者写这篇文章已离开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心里充满着留恋,作者这时已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更有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说到这,不由得生掌声再次响起)
师:说得太好了,老师都被你们的理解感动了,原来作者的感受里包含了这么深刻的思想。
请同学们将这些句子齐读一遍,再次体会一下其中的情感。
(生齐读)
师:作者随着自己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有了对星空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我们每位同学的阅历都不相同,当你在某个夜晚面对星空时,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再次放映星星闪烁的夜空,设置情境)
(生开始写。教师巡视直至下课,并布置下堂课交流所写内容)
第 二 课 时
(上课,师生互相致礼)
师: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巴金三次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还让大家写了自己望星空后的感想。现在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三分钟,开始。
(小组内,同学们热烈地交流自己的作品。老师参与小组的交流并发表看法)
师:好,时间到。现在请三个小组各推荐一篇在全班交流。
生:我们小组先来。
(生读)小时侯,我总喜欢独自一人看星星。星星看上去像钻石,一闪一闪的,我便认为星星就是钻石,人们所用的钻石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我好想把自己变成一只小鸟,每天晚上飞上天啄一颗钻石。长大后,我才知道,星星并不是钻石,而是亿万颗恒星。至于星星会眨眼,是因为星星发出光进入地球村时,被大气层给折射了。
(同学们给以热烈的掌声)
生:(读)思绪总爱流浪,穿过时间的界限,来到茫茫的海上,飞越群山峻岭,奔向心灵的故乡,偎依在明月的身旁——
假若让我祈祷,我祈求做一颗微不足道的恒星,探索人间的大好风光。
假若让我祝福,我祝福天下所有人都如夜间的繁星一样,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假若让我选择,我将把人间的美好写在天空中,展示人性的美。
……
朦胧中,一切都在梦境,星的脸又是那么的近,那么的让人动心。好怕梦醒,就剩星星的那串余音……
(学生掌声)
生:(读)仰望星空,享受黛蓝色。那种美丽不可用言语来形容。瞧,那是一种高层次感的黛蓝色,像舞女的水袖裙,飘渺轻逸。忽然间,带动宝石的光泽,裙角飞扬,飞向无限的远方。有时候,也会感觉那是立体的空间,虽然没有实在的触摸得到的具体感受,但那一双双忽近忽远,忽闪忽灭的眼睛,似乎在行走,似乎在寻找着它们的归宿,似乎也要将你带到它们中间飞行,自由翔驰,去探索无限的可能性。那真像一群探险家在无边无际的宇宙里挖掘宝藏……
(学生掌声)
师:好,三个小组都汇报完了,我们请同学们作评价。哪位同学勇于发言?
生:我认为三位同学都写到了自己看星空的感受,第三位同学想得比较奇,像什么“像舞女的水袖裙,飘渺轻逸”“立体的空间”,比喻比较新,但整个内容听不懂,太朦胧了。
生:第二位同学写得比较虚幻,不过语言还是很美的。结尾好像有点悲观。
生:第一位同学写长大后对星星的.认识与小时侯不同了,说明他的知识增多了。听起来像童话,还告诉我们知识。
……
师:同学们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说得很有道理。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描写与巴金的描写作个比较,看看我们与作家有没有共同的地方,或者看看我们还缺少点什么。
请同学们在比较之前先读一读巴金看星空的三个片段,然后可以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片段,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好,同学们刚才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比较了自己和巴金的描写,那么,你们有哪些发现呢?请同学们来谈谈。
生:巴金在描写星空时,不仅仅写眼前景,还由眼前景想到其他的东西。
师:能不能具体地说说?
生:比如作者写海上看繁星的时候,就产生了种种奇妙的感受:星空越来越低,星星越来越近,它们正对“我”友好地眨眼,同“我”小声地说话,于是,“我”回到了童年,成为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微笑着,沉睡着……
师:说得很好,你知道这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吗?
生:……
生:(抢着)老师,这是用了联想。
师:对,但你说得还不够全面。作者由实写到虚,运用了联想和想像写景状物。(老师边说边板书)(同学做笔记)你们的描写里有这种手法吗?
(有许多同学摇头)
好,同学们将这些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
生:老师,我们这一组在比较之后还有一个发现。
师:(饶有兴味地)嗯,说说看。
生:巴金在描写时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所以他的语言比我们更形象、生动,更有情趣。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齐)同意。
师:那我们看看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我”眼睛模糊了,看星星就好像萤火虫在飞舞,很生动有趣。
师:分析得很细致,你的描写有比喻手法吗?
生:有。(给大家深情地朗读)“我托着下巴,凝望着星空。星儿闪烁着,眨着眼,好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蓝蓝的天幕上,为宁静的夜晚又增添了几份神韵。”
(生鼓掌,老师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写得同样出色。哪位同学再说说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用了拟人,如“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把星星当作人来写。
师:说得对,在作者的眼里,星星有了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好像走近了“我”,同“我”交谈,“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你也这样写了吗?
生:没有。
师:(微笑着鼓励)没关系,下一次可以尝试。还有一种修辞手法,大家发现没有?
(生纷纷举手,师指名一同学回答)
生:作者还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如“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师:对。我们来分析这句话的特点。
(同学之间议论)
生:我觉得这句话有气势有感染力。
生:这句话写了多种感觉,有触觉、听觉、幻觉。
生:这句话能表现出海上夜的柔美、宁静。
……
师:同学们分析问题很全面,很善于动脑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我也有一个发现:刚才大家的分析基本都集中在课文第三段,看来这一段的表达最丰富、最精彩。我们是不是尝试背诵这一段?
(生要求准备一下)
师:好,我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
(生自由准备三分钟后,齐背)
师:同学们,我们和作家巴金一同体验了看星星后的感受,我们还从作家那儿学到了许多方法,收获真不小。其实,我们看过自然界许多事物,像太阳、月亮、大海等等,看了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情,这样那样的感受。现在我们就用刚学到的作家写事物的方法再进行一次语文活动,“看大海(月亮、太阳、蓝天……)”看谁写得快,写得精彩。
(生纷纷动笔,师巡视)
(下课收上所有同学的练笔)
教后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因此,我们与学生一起阅读课文,研习课文,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方式,训练学生形成终身受用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通过感知作家在文中的情感世界,来调动学生的经验世界、想像世界,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语文教学便真正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遵循这样的思想,在教学时我把握住了作家感受自然时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引导学生去认知,去感悟,并在语文活动中作积极、有效地实践;学生在体验文本和自我体验的实践中,既有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又有合作探究的行为。课堂教学始终在自由、民主、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附“看大海(月亮、太阳、蓝天……)”语文活动小练笔。
(一)瀑布的联想
滔滔汹涌之水从悬崖之巅飞泻而下,像一柄柄寒光闪闪的利剑从千仞之上直插水潭,激起的一团团白色水雾,像腾空而起的蘑菇云,裹着似玉的水珠飞向天空,尔后向下徐徐飘洒。这瀑布的雄伟姿态给我更多的是一种启迪:与其庸庸碌碌的苟且偷生,不如像瀑布那样在大千世界里闯荡,在逆境中拼搏奋起,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化作珠粉玉末撒向大地,把瞬间的光彩留在人间。
(二)残雪
初五的广场上,雪已零落成泥,留着深浅不一的脚印。在广场周围,背阳的树杈上,还有残留的雪,像是披着破棉絮的叫花子。是的,残雪并不美丽。
一阵微风吹来,我能感觉到我睫毛、眼瞳甚至血液里,都注满了雪的英华,注满了天空与森林的气息,仿佛这就是身体的一部分。我想此时此刻,所有的生灵都将感受到雪气的清爽,都有了雪聪灵的气质,都有了天空的襟怀和森林般永驻的青春。
然而,雪终究要消逝。但她已作好赴死的准备,当云破日出的时候,雪就微笑着坐化了,她要去感化沙漠,灌溉农田。
太阳步步高,我分明听见了雪的声音:“我不悲伤。”
课堂教学实录 11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穷人》,板书课题。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说说作者是谁?
生:托尔斯泰,他是俄国伟大的的作家,
师:以前我们读过托尔斯泰的什么作品?
生:《跳水》。
师:他虽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压迫的农奴。本文写的是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穷人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也和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的穷?
师:预习过课文的同学,(师出示课件):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请同学把主要人物写在黑板上。板书(桑娜渔夫)
师:开火车读课文,老师检查你们预习课文的情况,读的时候是否能读准字音,边听边想,托尔斯泰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师:课文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的什么?浏览课文,看谁能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生:(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师:你能用几个字来概括对穷人的印象?
生:(善良)板书:善良
师:那么他们的善良表现在哪些地方?请把你最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写几句自己的感受。
生读感悟批画。
师:默读第一部分,你能用一个什么字来概括他们的家境吗?
生:(穷)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的穷?
生:
师:你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生:觉得他们可怜,很同情他们。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你同情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生读,师评价,从你的同情的语气里我感受到你也是个善良的孩子。
师:桑娜一家如此贫穷,可还毫不犹豫地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回来后她想了些什么?把有关语句画出来,体会体会。
生谈感受,师重点点拨的句子: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我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
师:你从省略号体会到了什么?
生:
师:表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内容时断时续。桑那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面对家庭现实,内心充满了矛盾。她的思绪既不连贯,也没有了条理。她想到了丈夫抚养自己5个孩子的艰辛,现在又多了2个孩子,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这是哪一处?生:(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我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师:可能是有什么声响使桑那以为丈夫回来了,然后又判断出不是丈夫回来了的一处是?
生:(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师:还有自己对自己的责怪的省略:明明知道丈夫养活5个孩子够苦的了,为什么还要抱他们回来呢?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生:
师:接着她猜测丈夫会打她,但是她一点也不后悔,心理反倒安定下来的省略是哪一处?
生:谁让我这么做了?既然已经抱回来了,就由他打吧?自己受点皮肉不算什么,只要这2个孩子有了着落,我挨打也值得了,我也心甘情愿了。
师小结:由矛盾到平静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对表现桑那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表现出了她对西蒙一家的关心和她善良的品质。(板书:善良)
师:说到省略号课文中还有几处,请勾下来体会体会。
生:1古老的钟嘶哑地敲响了10下,11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这里的省略号表示略去古钟敲打的次数,表明丈夫在大风暴的天气出海打鱼,深夜未归,为了着丈夫的安全,桑那内心十分焦急。衬托出了她等待丈夫焦急的心情。
生: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了、、、、、我不在家,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表示对打鱼时不幸遭遇的'情景的省略。他刚从海上惊险回忆中回过神来,注意力就转移到了旗子身上。
生:桑那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省略号表示结巴,欲言又止,桑那听了丈夫的问话,非常紧张,原想说出抱回孩子的事,但是又顾虑重重,所以说话吞吞吐吐,在紧急中用缝缝补补敷衍过去。
师:小结: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标点符号也是不可忽视的。
师:出示课件:怎样才能读好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和她与渔夫的对话?
生:
师:出示课件:描写桑娜忐忑不安心情的部分,读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语调。她想的部分中有四个带问号的句子,要读升调,句末向上扬;有三个带叹号的短句,要读降调,句末向下降;有五个省略号,表示桑娜思绪的断断续续,读时中间应稍有间歇。其次要注意重音,如够、受、揍活该也好等都要读得稍重,加以强调。
师:同学们刚才体会课文时感悟到桑那善良的优秀品质了,下面请勾出描写渔夫品质的句子,体会体会。
生:得把他们抱回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从这句话中看出,渔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孩子同死人呆在一起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充分体现了渔夫的美好心灵。
生: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不仅同意把孩子抱来,而且催促桑那把孩子抱回来,怕孩子醒来看到母亲死去的惨象。渔夫完全为着孩子着想,至于自己生活负担如何,完全没有考虑,看渔夫的心地多么善良。
生: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回到现实中一想,我们的日子的确很苦,如今又添了2个孩子,真是雪上加霜,日子真难熬啊。从熬字可以看出,渔夫过着苦日子,但是很坚强,想带了7个孩子战胜困难,度过难关。足以说明渔夫和桑那一样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师:在抱回孩子的这这件事上,桑那和渔夫事先商量了吗?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叫什么?(不谋而合)说明了穷人和穷人的心是相通的。是的,抚养这2个孩子成人是不简单的,这中间要要消耗他多少精力、体力乃至生命,为了帮助别人,他和桑那宁愿自己受苦受累,桑那和渔夫多么善良啊。
师:再浏览课文,你认为作者在表达上注意了什么?
生:(语言、动作、神态、标点符号)
师: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想把人物写活,把文章写生动,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正确使用标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课堂教学实录 1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播放音乐《长城长》,学生展示收集资料。
歌曲中唱的是哪里?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近——长城,了解——长城(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音乐渲染的情境中交流资料,容易使得孩子产生直观而美好的理解,感觉长城不是那么遥远,为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88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提示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谁愿意站起来为大家放声朗读这篇课文?
上游生一人一段,正音。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流利,并且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习惯很好。接下来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读了一遍课文之后,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交流)长;高大坚固。
师:如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长城,你觉得应该选哪一句?
师出示最后一段。
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快速在文中画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设计意图】初读梳理框架,全面感受长城的特点,对培养学生读书及思考的有序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及时鼓励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是对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提醒。
三、细读品味道,积累语言。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谁先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
1、交流第一段。
生:第一段(读)“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略)全长13000多里。”我读了这句话,体会了长城的长。
师: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多长?
生:13000多里。
师(课件展示):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你知道有多长吗?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来,读出你们的惊叹。谁来读,就读描写长的这一句。
生读。
师:我们的操场一圈有二百五十米,而要走完长城相当于围绕操场跑上26000圈。长吗?来,再读。
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来,全体男生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通过具体数字更能让孩子清楚体验到长城的长,使教学目的性更强也更有效。
师:请看,这是一张长城远景图。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有什么特点?生:弯弯曲曲
师:你们看,顺着山势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峰,他就直上云天,遇到峡谷他就俯冲直下,……这样的姿态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蜿蜒盘旋
师:非常正确!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多美呀,多有气势啊,谁愿意来读读第一段,就读出这种美,这种气势。(抽读)
【设计意图】此处也是借鉴其它优秀案例,“蜿蜒盘旋”一词处理巧妙,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理解并运用了词语,巧妙降低坡度,吸引孩子的兴趣,同时也体验到长城的另一种美。
师:美中有气势,来,同学们一起读。
师:这样美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2、交流第二段。
师:我们继续交流,文中还有哪里可以说明长城是个奇迹?
生: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上铺着……
师:是呀,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而且可以五六匹马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坚固。
同时作者在这一段还介绍了长城的构造。
师:请同学们细细的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圈画出来(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
生: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垛子、射口、瞭望口和城台。
师:(课件出示长城近景图)老师这里有一幅长城的近照,这就是高大坚固的长城。谁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呢?
生1指着图片给大家介绍了长城的垛子、射口和瞭望口、城台(射口和瞭望口介绍错了)
其他(摆手):不对不对。
一生:瞭望口是大的,好用来看的……
师(引导看课件):这是——射口,这是——瞭望口……
是的,知道他们的作用就能从图上找到答案。
你们能说出其它几处具体的作用吗
生:寮望口是打仗时用来瞭望和射击用的。
城台是屯兵用的,也可以在里边休息。
师:那么怎样做才能减少伤亡呢?
生1:在上面的瞭望口进行观察可以随时发现敌情,当敌人进攻时,躲在城墙后面,在下面小的射口进行还击比较安全。
生2:士兵们可以在城台里休息整顿,不管哪边有敌情都能够快速跑过去,比在山上跑来跑去的方便多了。
师:说的太好了,同学们,长城就是这样用他那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像长城这样巧妙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当你知道这些得时候,你想说点什么?
生1:古代劳动人民真聪明!
生2:他们太了不起了!
师:是啊,像长城这样“长”而“高大坚固”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在以此由衷地赞叹:这样……(最后一句)
【设计意图】以上循序渐进,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理解,智慧的火花碰撞,很自然地理解了设计的巧妙,整个过程生成自然。
3、交流第三自然段。
师:千年的岁月,千年的沧桑,长城以它无言的雄姿伴着青山依旧,成千上万的人,登上了长城,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们想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可以一边读一边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
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谁起来交流一下?
生:“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那么重的石头抬上去,太艰难了!”
师:是的,同学们,你们谁知道修筑长城的`年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
生:科技非常的不发达,而且那时是古代,得靠人力来把砖和用的东西运到山上去。
(课件出示):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指导读出艰难。
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生交流。
师:具体说说你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不容易和艰辛?(一步一步、陡峭、数不清、两三千斤重)
师:同学们知道两三千斤有多重吗?相当于咱们三年级三班全体同学孩子的重量的总和。
生:(惊奇)啊!
师:在当时科技非常落后的时代,要把这些数不清的巨大的条石,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陡峭的山岭,你想想看,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呀?
生:要付出汗水。
生:得需要很长的时间……
师:是的,再想象一下(范读),还有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烈日下的汗水;还看到了皮鞭……
生:我看到了有人不小心摔下山崖,头破血流……
师:同学们,你们能读出这种艰辛和不易吗? 指读
师:尽管困难重重,可长城还是修筑成功了,那是一种怎样的劳动,透过这段文字,你再穿越时空的隧道去看看、想想,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段话(配乐)。师范读
生:有人在皮鞭狠毒的抽打下死了,一些年老体衰的人实在支撑不住,就倒下了,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生:我想到孟姜女的故事……
【设计意图】在音乐渲染的中进行范读,引导想象,活跃了思维,启迪了灵感。对于教材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是不言而喻的。
师:是的非常感人,这种劳动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日复一日,长年累月,这样的故事也不止一个两个,而是当时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当时修筑长城的人十之八九一去不回,与父母妻儿生离死别,身心的痛苦不是我们能够体会的,但是相信在座的爸爸妈妈一定有更深的感触——(家长们眼含泪光)
无数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让我们怀着对他们的崇敬再来读读这两句,(齐读最后两句)。
师:这样的城墙举世无双,这样的雄伟工程世界少有,这样的艰巨工程靠人力完成,历史罕见,这样的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绝无仅有。这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齐)结晶。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
四、总结升华
(配乐播放长城各方位资料图)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用血汗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这笔光辉灿烂的遗产。万里长城万里遥,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万语千言。就让这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交流一下!
生:长城太伟大了!
生:我爱你,伟大的人民!
师: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出示课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登上了长城,他情不自禁的赞叹道——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法国总统密特朗这样说过: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美国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此处借鉴优秀案例,加深了孩子对长城知名度的了解,更加能够感悟出长城的伟大、民族的伟大)
师:让我们和作者、和世界伟人一起赞叹:
(齐读最后一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长城的敬仰之情,一起为我们的长城,为我们的民族骄傲、自豪:
(齐)我爱长城!我爱中华!
课后反思:
这时家长开放日家长来参与听课所执教的一节课。总体来说由于对教材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效果是不错的。
由于学生年龄阅历造成的理解力,知识面的深度与广度,及文本本身与现实在时空上距离,要让学生直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是比较难的。我想到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直观课件拉近距离,再就是教师要以情激情,使得文本、教师、学生之间情意相连。通过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适时地补充资料,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准确把握;另外我将朗读的训练结合到观察,联想,赞美等几大主线,通过循序渐进的理解朗读,学生的情感逐渐鲜活厚实起来,想象也非常丰富。从全班同学跃跃欲试的发言中,我看到了,听见了,也感受到了大家成长的喜悦和为民族,为长城自豪的情感。
原本以为旧教材中属于五年级重点的《长城》,拿到三年级来上有一定难度,但是从课堂反馈看,学生能够掌握并理解,而且思维的活跃性,语言表达的感人化和高年级的孩子相比显得更加纯真而自然。好几个家长在课下纷纷说:现在知道语文课的魅力了,我自己也得好好学学了……感觉这次开放课堂比较成功,不过欠缺的是应该尽量给学生查阅一些视频资料,而由于时间仓促,我在准备方面仍显得不够充分。如果能够加上长城各个方位的录像及古代人民修筑长城的影视视频,会更大程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理解。
课堂教学实录 13
[前言]
在上《匆匆》前,一直苦恼。《匆匆》是六下第三单元“让真情在笔尖流露”的第1课,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语文要素:体会课文是怎样表达情感的;习作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情感是虚的,时间也是一个很虚的概念,朱自清先生用时间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抒发内心的愁绪……思考多日,我仍不知如何教才能落实语文要素。直到走进课堂,依旧迷糊。也许是教学相长,又或许是语文老师突然之间的灵感,在课堂中,竟然有意外的收获,有顿悟的感觉,上得酣畅淋漓。申明:随堂课,连堂两节上完,没有课件,原生态。
[实录]
一、初读,读叠词。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读课题。
生:匆匆。
师:什么意思?
生:很忙,很快。
师:可为什么你们读的时候,却没有忙和快的烦躁感呢?
生:因为是叠词。
师:有道理,小孩子就喜欢用叠词,吃饭说成“吃饭饭”,喝水说成“喝水水”,索拥抱说成“要抱抱”,又娇又美。课文中有很多叠词,请朗读课文,圈记叠词。
生朗读,圈记。
师:说说,课文有哪些叠词?
生:斜斜默默白白头涔涔泪潸潸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
师:读一读这些词语,有什么感觉?
生:优美。
生:柔和。
生:有音乐感。
师:你们的语感真好。如果全文只用一两个叠词,这个优美、柔和的音乐感可能不那么强烈,而用了多个叠词,这种优美的音乐感就很明显了。我们试着将这些句子读一读。
师: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经典散文《春》,也有同样的语言现象,我们一起看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师:谈谈感受。
生:有“欣欣然”“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轻悄悄的”“软绵绵的”,读起来琅琅上口。
生:这些叠词让人感觉很生动,很优美。
师:你们的感受,呼应了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语言优美自然。往后你们读散文,要留意词句方面的用心。
二、再读,读内容。
师:课文讲什么匆匆呢?
生:时间,日子,光阴,岁月……
师:散文看上去有点儿“散”,实际上也是围绕中心分几个意思来写的。《匆匆》围绕“时光匆匆”,写了几个意思?再读课文,圈记每个段落的关键词句,进行梳理概括。
生:第1段,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会一去不复返呢?
生:第2段,八千多日子从我手中溜去。
生:第3段,日子是怎样溜去的。
生:第4段,时间匆匆,我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生:第5段,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看上去很散,细细梳理出来,有层次,有逻辑。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文章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生:首尾呼应。
师:是的,是“首尾呼应”,但《匆匆》这篇课文的首尾呼应比别的文章的首尾呼应更加意味深长。我们来读读两个呼应句,开头:
生: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会一去不复返呢?
师:开头是一个问句,问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会一去不复返呢?再读结尾句: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会一去不复返呢?
师:结尾还是这个问题。这个首尾呼应,真是绝了。谁想到了其中之“绝”。
[生自发讨论]
生:说明这个问题,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
师:了不起的发现,开头就问,问到结尾,却没有答案。这说明什么?你们想到了哪个词?
生:徒劳无功。
师:联系课文内容,从发问开始,一番思索叩问,却徒劳无功,又回到了开篇的问题——
生: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说明时间又浪费了。
生:这样的首尾呼应,又印证了一次时间的白白流逝。
师:对吧,这就是匠心独具之处。所以,没有语文思维,就读不出精妙的语言技巧咯。
三、又读,读情感。
师:散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就是借时间的流逝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凭你们的直觉,你们感受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生:难过,忧伤,哀愁……
师:要找准散文的情感,我们可以分三步走,由易到难。第一步,直接找情绪词。赶紧圈记。
生:叹息。
生:头涔涔、泪潸潸。冒汗,流泪,说明很着急。
师:非常好。第二步,找直接抒情的语句。找到了直接抒情的语句,就等于走进了作者的内心。
生: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一连串的问题,表明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恐慌。
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作者因为没有留下痕迹而自责,“白白”则表示有些不甘心。
师: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是读散文的高手呢,怎么找得就这么好说得又这么准呢?给你们上课,我竟没有觉得你们是学生,仿佛你们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在一起聊散文呢。“留下痕迹”是什么意思?
生:有所作为。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师:那“赤裸裸地回去”,也就是代表——
生:到死了,也没有一点成就。
师:这真是一件恐怖的事。这话,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
生齐读: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师:找准散文情感的第三步,就是找其中的'景与事。仔细读这篇文章,我觉得朱自清先生真是高手,这时间与时间流逝摸不着看不见,但在他笔下,有形有体,可触可摸。课文有两个句子一个段落可以代表“时间匆匆流逝”,再读课文,找出来。
生: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师:哪个词代表时间,哪个词代表流逝?
生:轻烟是时间,吹散是流逝;薄雾是时间,蒸融是流逝。
生: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师:时间是?流逝是?
生:针尖上的一滴水,流逝是滴在大海里。
生: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时间是太阳,流逝是轻轻悄悄地挪移。
师:找准了这些句子,我们就能精确捕捉作者的情感了。轻烟、薄雾、针尖上的一滴水、太阳,想想这些景物喻体的特点,你就能发现作者的情感了。
生:轻烟,薄雾,都是很轻很朦胧的事物,容易消散,抓不住,也无法收藏,代表时间易碎、易逝,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情感。
生:轻烟,被风一吹就不见了,时间也是如此,在不经意中就流逝了,因为不经易,更让人觉得恐慌。
生:薄雾,初初的时候,觉得有很多很多,但太阳一照,就无影无踪了,就像我们平时觉得还有一大把一大把的时间,可有时候算一算,其实时间也只有那么多,而且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减少。所以,我觉得作者在这里,除了伤感,应该也有后悔之意。
师:太棒了,就是这样,抓住这些景物喻体去品,我们就能品出丰富的情感。虽然朱自清先生在创作时,可能并没有思考这么多内容,这也许只是他文泉涌动自然而然的笔触,但这个笔触,恰恰代表他的潜意识。刚好今天,被你们读出来了,他若有知,定会喜悦。
生:一滴水读不出多少情感。但是八千多日子的流逝如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到大海里,不得不让人感觉害怕了。
师:害怕,非常妙的解读。我们算一算,八千多日子,大概是多少岁。
生:二十多岁。
师: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多岁,三个四个,基本不会有五个。一生的时光,就如三四滴细小的水滴,滴一下,二十几个年头不见了;再滴一下,年过半百了;又滴一下,人生薄暮了;再滴一下,与世长辞了。怎么样?有什么感觉?
生:心惊肉跳。
生:太可怕了。
生:人生如此短暂。
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要好好珍惜时间。
师:你们的感觉,就是作者当时的感受呀。八千多日子,明明那么长,可是回望的时候,却如一滴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水,无声地消逝在时间的洪流里,除了害怕,还有——
生:伤心,痛苦,惋惜……
师:他的内心是复杂的,有害怕,伤心,有痛苦,惋惜,让我们带着这复杂的情愫齐读:
生齐读: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生:太阳,我们每天都身处太阳之中。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在时间之中,但是,我们却没有好好珍惜它,我觉得把时间比喻成太阳,传递的是作者自责。
师:这一点,我可从来没想到过,但你想得又是这么好。我要谢谢你。你启发了我,身在时间之中,却没有珍惜。我们想啊,朱自清先生是个作家,读书写作,他每天肯定做了;他是一个民主战士,投身社会变革如讨论、集会、游行等事情,他肯定也做了。如果照这个句式,把这些写下来,他会怎么写?
生:读书的时候,日子从翻动的书页中溜去。
生:写作的时候,日子从沙沙的笔尖消逝。
生:思考时,日子从紧皱的眉眼间飞过。
生:讨论时,日子从碰撞的思想中闪过。
生:游行时,日子从激愤的呐喊中跃过。
师:同学们写得真好。放在原文,也有朱自清先生的味道,可他为什么不这么写?
生:我发现了,作者一天的时间里,做的都是起床、洗脸、吃饭、睡觉等事情,都是一些俗事。时间用在俗事上,才叫浪费。他要写的是没有珍惜时间的意思。
师:所以,他自责啊,他的时间,就这样溜去了——
生齐读:于是,洗手的时候……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师:这一段的结构也很有意思。这一段写的是一天的时间,从早写到——
生:写到晚。
师:再读读。
生:写到第二天早上。
师:对,从早写到第二天早上。为什么要从早上写到第二天早上呢?
生:因为晚上睡觉了,没什么好写的。
师:我们试着从创作意图想想,创作肯定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为作者的情感服务的。
生:我知道了。从早上写到第二天早上,第二天的日子重复第一天的日子。
生:对,我觉得这样写给人日复一日的感觉。
生:八千多日子,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
生:很明显,这样的结构,让作者的忧伤更加忧伤了,自责更加自责了。
师:聪明,循环的表达形式加深了忧伤的程度和长度。
生:我还有不同看法。我觉得他很矛盾。太阳一般象征着希望和美好。我觉得作者把时间比喻成太阳,表明他尽管伤感、焦急、自责,但他依旧向往美好。
师:你的发现,让我想起了《朱自清传》里的一句话:现在看不清,将来望不见,既不愿随波逐流,又无力逆潮而上,真是痛苦极了。那时候的他,太想为苦难的中国谋求到阳光了,他尝试了,却没看到成效,他如此向往美好,但美好那么遥远,所以他又如此痛苦。他的心情是矛盾的。
师:这个矛盾点,在课文的其他句子中也有体现,是哪一句?
生: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师:说明什么?
生:不虚度光阴。
生:这一生要有所作为。
生: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人世间,不能白来一趟。
师:尽管自责、愧疚、忧伤、惋惜、无奈,但内心最想说的,却是:
生齐读: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师:和你们一起读散文,真是一种享受。是你们,让我读懂了朱自清先生的心。读散文,重在读出作者的情感。今天,我教了大家三种读情感的方法,谁来总结。
生:第一步,找文中的情绪词;第二步,找文中的直接抒情句;第三步,找文中的景与事。
师:反过来说,我们要表达情感,可以像朱自清先生这样——
生:用情绪词。
生:直接抒情。
生:将情感放在景物里。要注意,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情感有相似点。
四、拓读,丰角度。
师:时间流逝,很多人惆怅、叹惋,但也有人心态积极,大家课后去阅读林清玄的《与时间赛跑》,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如果文言基础好的,还可以读读苏轼的《前赤壁赋》关于时间流逝的经典语段。阅读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抓住景物的特点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去感受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课堂教学实录 14
学习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1.出示电话机图。问: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电话机的价格吗?(请几生交流,师作必要的提醒)出示价格。
2.出示取暖器图。问:它的价格接近(板书:接近)300元,你觉得它的准确价格可能会是多少元?(同学们发言),出示价格。
3.师:妈妈准备买一部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300元够吗?
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呢?(出示课题)
那么你能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几百元吗?(突出这两个词。同桌讨论思考的方法,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4.请学生交流估算的方法。
根据第2个学生回答,出示板书。(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5.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估算这道加法题目的?(可以看加数分别接近哪个整百数,再把这些整百数相加。)
6.看来,知道哪个数接近几百,对于我们的估算是非常重要的。
A.出示其余商品,请3个学生分别说说各接近几百元。
B.出示P45/1。(让同桌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7.出示试一试1,估计一下,买一台电话机和一辆自行车,大约需要几百元?(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估算了两道题目,得到了两个算式。但老师对这两个算式还是有点不大满意,你知道老师对哪里不满意吗?问:这里用等号行不行?(学生各抒己见,体会以前所学习的符号都不能表达大约等于的意思,需要重新用一个新的符号。)
9.出示现在人们所用的'符号。问:你觉得,人们为什么要用它来表示大约等于呢?(让学生体会既有等于的意思,又表示不完全相等)
10.师:介绍名称.读法。写法(学生跟老师书空)。读算式。
11.师:刚才我们已经估算出大约是800元。那么如果妈妈带了800元钱,能买回这两件东西吗?试一试2(点到即止)
12.出示试一试3:800元可以买回哪些东西呢?(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然后集体交流。)板书3个算式
13.交流后小结:方案有很多,只要它们的总价比800小就可以了。你会很快地估算两个数的和比几百大或是比几百小吗?
14.出示P46/4.5(学生独立做在书上,集体交流订正)
15.出示P46/6(约等式的书写,学生写在作业纸上,交流:买什么,算式。)
16.师:估算有趣吗?连小蝴蝶也来了。
我应飞到哪一朵花上呢?(选1题说说想的方法即可)
增加302+□1题
17.师:估算还十分有用呢!
出示P47/5春游图。
问1:学校要为每个同学准备1份点心,大约要准备多少份呢?
问2:食堂阿姨已经准备了200份,大约还要准备多少份就够了呢?
18.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估算。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估算,估算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我们以后再一起学习,好吗?
课堂教学实录 15
一、导入话题
师:很多同学都喜欢读小说,在这里老师先送给大家一句话,这是我读小说的一点感受(幻灯):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
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今天我们学是选修课“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篇富有激情的小说高尔基的《丹柯》,学习的话题是“小说的主题”。
二、梳理情节,探究主题
师:先提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小说都有主题?
生1:不是。因为有一类小说是以故事为目的的。
生2:这一类小说因该也有主题的,只不过它的主题意识是“不自觉也不明确的”。
师:对,这是知识短文中的话。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但有的是以故事为目的的,像现在许多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就属于这一类,它的主题故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这一类小说多适于娱乐;相比较而言,以表现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更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让你边娱乐边思考,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思想,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升华了我们的人生境界。《丹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那么,小说的主题哪里去找呢?
生3: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发现。(下面学生插话:还有环境)
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解读这篇小说的主题。我们先请一位同学复述以下故事情节。
(指名简要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师:这是一篇关于英雄的悲剧,“英雄”是小说一个重要的母题,向大家熟悉的《老人与海》、中国的《西游记》等等都是。读这类小说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英雄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可以说没有困境就没有英雄。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族人的困境。
生4:前面是阴森恐怖、看不到光明的森林,后面是强大的敌人,他们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师:分析得好。后面是一条坦途,但等待他们的是奴隶的命运;前面是一条自由之路。但是却令人畏惧。我们再来看丹柯的困境。
生5:丹柯不但有与族人一样的困境,更有族人们忘恩负义的指责和死的威胁。
师:很好。那么,面对这样的困境,族人们和丹柯又将何去何从呢?我们来关注人物的言行。在这里老师要送给大家第二句话:于反常处见精神!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面对困境时的异乎常人。小说的看点、看小说的乐趣全在反常之处,咀嚼这些地方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咀嚼之下,小说的主题也会呼之欲出了。
请大家探寻的主要人物丹柯在困境下的的不同寻常之处,看看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内涵。
生6:一个是当族人们在森林阴森恐惧的压迫下,开始犹豫、退缩甚至想回去当奴隶的时候,丹柯站出来,呼吁“林子是有尽头的”,并勇敢地挺身而出,成了全族的领路人。还有一个是当大雷雨降临,族人们疲乏透顶、勇气全失,迁怒于丹柯,抱怨、指责,甚至要弄死他的时候,丹柯却还是“愿意搭救他们,把他们领到一条容易走的路上去”表现了无私博大的爱。
生7:前面还有一处,丹柯领着大家向前走的时候,族人们开始抱怨丹柯,但他“还在他们面前走着,他快乐而安详”, 在族人们怯懦的对比下,更表现了丹柯的自信、坚毅。另外就是丹柯掏出心的那一段,掏出自己真诚的燃烧着的心,振奋了族人们的精神,引领他们走出困境。
师(插话):在这里高尔基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极尽想象和夸张,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相信读了这篇小说后,这一幕将会久久地留在大家的心中。老师把这一段来朗读一下,请大家闭上眼——这样才能更好的感受丹柯给自己的心灵带来的冲击和震撼。
(教师范读丹柯掏出心来片段,学生闭上眼感受。)
师:请大家慢慢张开眼,告诉我,你看到了怎样一个丹柯?
生5:他自信勇敢、具有牺牲精神。
师:族人们也是勇敢的,但他们的勇敢是为自己,而丹柯的勇敢是为了集体,是一心为公。
到这里小说主题也呼之欲出了。高尔基借丹柯的形象在歌颂怎样一种精神?
生5:歌颂了丹柯一心为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
三、主题的多元解读与个体化感悟
师: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完成了对主题的解读,而通常我们的阅读也就结束了。但是问题没那么简单,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把主题直接说出来,而要编这样一个故事,让我们费神来解读?哪位同学用知识短文的相关知识来回答。
生7:形象大于思想,寓思想于故事,一方面增加了阅读趣味,另一方面更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使得小说模糊多义,充满各种解释的.可能性。
师:在这里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第二句话就是: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所以,小说的主题概括出来了,我们的阅读欣赏其实还远没有完成。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我们应当再进一步深入,从多元的角度和个性化感悟的角度来欣赏领悟。
有人说,丹柯在处理自己和族人的关系上也有问题,他没有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和光明,从而理解自己,齐心协力把大家带出森林。你同意这一想法吗?(学生赞同)这就是多元化解读小说主题。
刚才我们是从主人公丹柯身上理解小说的主题的,那么换一个角度,我们从族人身上作品又传达出了怎样的思想呢?
比如:如何对待英雄?如何保持人的尊严?
生4:对英雄应当理解、尊重、感恩、爱护.
生8:无论境遇怎样恶劣,都要保持人的尊严,否则人就会变成小说所描写的“野兽”和“狼”了。
师:谈得好,多元化解读固然有意思,但是仅仅停留在分析理解上,还不是我们读小说的目的,读小说,探寻小说主题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个体化的感悟,这样才能使我们在阅读小说中获得有益的人生营养。
生活阅历、价值观念的不同,每个人感悟到的东西也会不同,这就是小说主题的个性化感悟。巴金说,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一个作家的感悟。
下面大家从下面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谈谈你读了小说的感悟(幻灯):
1、从丹柯想到自己:我若遇到像他一样的困境?
2、从族人想到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丹柯那样的人?
给大家三分钟准备。(学生准备)好,大家自由地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生2:从丹柯面对困境和委屈无怨无悔、不惜牺牲,我想到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不管如何困难,都不能丧失信心,要相信“一切都是有尽头的”!(学生笑)
生7:我喜欢打篮球,拿到球特别喜欢个人表演,但从丹柯的故事中我感到一个团队需要有一个核心,打球不能各自为政,要多向主力队员提供好的传球,而且要积极掩护他们,保护他们不受对方的伤害。(学生鼓掌)
师:想得很好,大家的掌声说明了一切。
生9:丹柯的悲剧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团队的领导不懂得发动群众,让别人理解你、支持你,那么很可能只会落得个孤军奋战的悲剧。
师: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先交流到这里,课外大家可以专门开一个班会,深入谈谈学了小说后的个人感悟。
小说主题的解读和感悟有着一个巨大的精神空间,这才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正是这样,伟大的小说才会有恒久的生命力。
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希望大家多读好的小说,让作品深刻的主题不断提升我们,引领我们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四、作业:拓展延伸
师:布置两个富有挑战性的作业:
(一)马克西姆.高尔基是笔名,俄语中的意思是“最大的痛苦”。 有人说,从《丹柯》中可以窥视到高尔基的“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你同意吗?
(二)在原作中,作者借作品人物说了这样一段话(幻灯),读了这段话,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02-29
《坐井观天》课堂教学实录03-12
《雨后》课堂教学实录03-13
绝唱课堂教学实录03-13
《匆匆》课堂教学实录03-13
《风筝》课堂教学实录03-13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04-13
鲸的课堂教学实录03-12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