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时间:2024-06-11 18:49:29 好文 我要投稿

(精品)《安塞腰鼓》教学实录5篇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篇1

  一、导课

(精品)《安塞腰鼓》教学实录5篇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

  师:看了以上这组关于安塞腰鼓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黄土高原很雄伟,安塞腰鼓扮演的局面很壮美。

  生2:击鼓的后生舞蹈很美很有激情,充溢力量。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

  二、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这篇课文的录音,将自身感受深刻的地方做上记号。(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并扫除生字障碍,自主体验,自主鉴赏。

  3、初步分析课文:

  师:我们来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来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特点。

  生1:都是写静的。

  生2:其实也都有声音,开头“丝溜溜的南风……”,结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生3:这叫以声衬静。

  师:对了,这就是以声衬静,以声衬静的手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早有运用,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文章的第二局部是描写的重点,我们来看看作品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安塞腰鼓的?

  生1:从舞蹈美、鼓声美、后生美、舞姿美四个角度来写。

  生2:“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反复出现,是文中写安塞腰鼓艺术的分水岭。

  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回答的非常好,这么有气势的文章,我们最好用什么方式来把它再现出来呢?

  生齐答:读。

  三、朗读品味

  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朗读品味阶段。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将自身喜爱的段落朗读一遍,交流一下。

  生:我喜欢的是课文的第七自然段。(生有感情朗读)

  师:哪位同学愿为这位同学的.朗读来打个分,点评一下。

  生:我认为可以打75分。她朗读的感情很充分,很投入,但她读快了,不够流畅,也没有读出重音。

  师:你的点评很到位,抓住了重点,可否把你喜爱的那一段来读一下?

  生:我喜爱的也是这一段。

  (生读。注意了重音、停顿,很有感情,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师:朗读得非常好,还有哪一位同学来读?

  生1:我读的8至13自然段,我觉得这组排比段写得很有气势。

  生2:我给她的朗读打85分,因为我觉得她的朗读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时间短了点,还有“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和“是挣脱了……的那么一股劲”的句子朗读的时候激情不够,声音应逐渐升高。

  师:好的,你有没有勇气来示范一下?

  (生读,读完全场热烈的鼓掌。)

  师:很好,你的点评一下子就掌握住了问题的关键,非常中肯,读得也非常投入。最后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生:我读的是23至27自然段,我喜欢这里写的变幻的舞姿的美。

  (生读,赢得学生热烈的掌声。)

  生:我给她打90分,因为她声音响亮,流畅,感情充分,读出了安塞腰鼓的力量美。

  师:为什么不打满分呢?

  生1: 因为还要努力,还有进步的空间嘛。(众笑)

  生2:我给她打70分。(众皆愣)因为我觉得朗读不是靠声音来取胜的,真正好的朗读要走进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文章的主旨才干读好。刚才她的朗读声调一直很高,很激昂,但没有读出抑扬顿挫来,表示不出安塞腰鼓的变幻多姿的美。

  (师带头鼓掌,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你的点评太精彩了。是啊,只有走进文本,掌握文章主旨,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才是读好文章的关键,谢谢你的点睛一评。下面请你们根据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将自身喜欢的段落大声的朗读出来,再一次体会安塞腰鼓的壮美。

  四、小结

  (再一次出示多媒课件,让学生增强对安塞腰鼓的认识。)

  师: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文化。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秀美的山河,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化,都令我们无比的自豪。让我们最后来齐读课文。(生齐读课文)

  五、安排作业

  1、课后搜集安塞腰鼓的资料。

  2、熟读课文。

  【简评】

  这是《安塞腰鼓》第一课时的课堂实录,是我今年四月二十二日上的一节公开课,大家评价不错。现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就教大方之家。

  1、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这节课是围绕“读”来进行的,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和课文录音,通过“读”来体会安塞腰鼓的激昂的气势,雄壮的局面,感受课文所表示出来的美。

  2、充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图片和课文录音,先烘托一下课堂的气氛,然后让学生自身来读,相互之间打分、评价,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在这一活动中提高自身对课文的认识。

  3、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堂课中,学生不在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参与学习,主动的进行交流,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适时的加以点拨和评价,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感受新理念带给他们的快乐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篇2

  一、导入?

  同学们,看过安塞腰鼓表演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那磅礴的气势——

  (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短片)?

  感觉怎么样?请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1:气势磅礴

  生2:豪迈

  生3:震撼

  生4:酷毙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安塞腰鼓艺术形象?

  师:现在我们来朗读课文。老师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第7—27节由同学们集体朗读,要特别注意读出安塞腰鼓表演时的气势和力量,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快。做一下准备活动:抬头,挺胸,运气,大声喊“——嗨!——嗨嗨!”?

  (投影课文朗读网页;师生配合朗读全文)?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表达了作家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板书)这是作家的评价。刚才我们看了短片、读了课文,现在大家自由发言,说说你所感受到的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生1:我觉得安塞腰鼓好在表演时壮阔、豪放、火热的场面

  生2:好在隆隆隆隆的沉重的响声

  生3:好在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生4:我觉得好在它的表演能激起人们丰富的想像

  师:是啊!安塞腰鼓表演场面壮阔,鼓声沉重,动作有力,高潮迭起,确实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好的艺术不仅以独特的形式感染人,更能以内在的精神打动人。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安塞腰鼓的精神内涵??

  生:(讨论、明确)“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师:安塞腰鼓表现的就是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雄浑气势和强盛力量!安塞人打腰鼓,打的就是这股劲!(板书“生命之劲”)(投影“安塞腰鼓之劲”资料)?

  (生齐读资料内容)?

  三、品读美句感受文中排比句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师: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带来的??

  生:排比

  师: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根据所在的位置看它们可以分为几个类别。每一类中挑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仔细品味,准备读给大家听

  生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是句内型排比

  师:三个“了”之间层层递进,要读出越来越“狠”的语气。(指导生再读)?

  生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是句间型排比

  师:排比中又含有比喻,句式整齐工整,要读出明快的节奏。(指导分男女声部齐读)?

  生3:“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是段间型排比

  师:三个“使人想起”层层推进,如同一个个念头在人脑海中闪过,要读出此伏彼起的交错感。(指导分两大组重唱式齐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大量排比的运用,对描写场面、表达情起了什么作用??

  生:较好地渲染了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磅礴气势,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安塞腰鼓强烈的赞美之情

  师:(板书“气势、激情”)这样看来,课文的语言好不好??

  生:好!?

  (师板书“好一篇痛快文字!”)?

  四、解读难句:合作探究,领悟文中写意语句的内涵?

  师:这篇“好文字”中,同学们也会遇到意思不明朗、不太好懂的句子,先在4人小组内提出来,合作探究一下,看能不能解决一些。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难句,交由全班讨论

  生1:“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师:可以由个人想到民族,想想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

  生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师:穿的是“农民衣着”,吃的是“红豆角老南瓜”,说明后生们的生活多么贫穷

  生3:“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师:“鸡啼”,是新的一天的开始,预示着新生活的希望。在黄土地上贫穷地生活着的安塞人,为什么还能将自己的腰鼓敲得这么响?因为他们躯体里涌动着旺盛的'生命力量,更因为他们骨子里充满着新生活的强烈渴望!因此,当安塞腰鼓表演“戛然而止”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得到升华,人们不由得用新的眼光认识这个世界,看待眼前的生活:落后是暂时的,

  贫穷也不可怕,只要生命在有力地搏击,就一定会迎来新生活的曙光!?

  朗读这3小节,要放慢语速,舒缓语调,读出在寂静中沉思,读出对新生活的展望。哪位同学尝试着读一遍?大家可推举一位。(生朗读第28—30节)?

  师:让我们闭上双眼,静静地聆听——你听到那“一声渺远的鸡啼”了吗?那“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在20年后的今天,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五、创意展示?

  师:一起来看新浪网上的一则消息——安塞腰鼓将成注册品牌,哪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

  (生朗读消息)?

  师:今天,有着20xx年历史的安塞腰鼓正走出黄土高原,在中华大地乃至海外更广阔的土地上敲响!“安塞腰鼓”品牌,也将通过现代媒体的宣传,吸引人们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现在,你有一个展示才华、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安塞腰鼓”品牌准备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打广告,做宣传,请你为它拟一则广告词。(板书“一个广告创意”)?好的广告词内容上要能展示品牌的特色,语言形式上还要有点技巧。如“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特色是护肤,句式上整齐顺口,“早晚”意思还双关。(板书“特色;技巧”)如果你的创意被采用,你将收到安塞县文化局的请柬,特邀你到黄土高原,现场观看安塞腰鼓表演。想不想去?

  那就让小脑筋转起来吧!这些图片也许能激发你的灵感——(投影安塞腰鼓表演图片)?

  (生边观看图片并思考、创作)?

  师:现在,以4人小组为单位交流作品并初评,选出本小组内最有实力的一则作品交给老师。(投影各小组初评出的学生作品,并以举手表决方法评出全班最佳创意)?

  六、体验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抓住“好”这个话题和课文展开了对话,那就是:好鼓,好文,好创意!同学们,我们学语文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面对一篇美文,我们应该联系生活,读出自己特有的感受,产生独特的体验,这样的阅读才是一种精神享受!今天,我们就尝试来一个“实话实说”型的课堂结尾:请各位同学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你从《安塞腰鼓》中读到的感受或体验,话题是“从《安塞腰鼓》中,我读到了……”。注意,一定要“实话实说”!?

  (生交流各自的阅读体验)?

  师:从《安塞腰鼓》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很多。可以读到陕北农民豪迈粗犷的威猛个性,可以读到中华民族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量,可以读到改革开放锐不可当的迅猛势头,还可以读到伟大祖国光辉灿烂的美好前程……从《安塞腰鼓》中,老师读到的是:人,活得要有一股劲!这劲,是上进心,是源动力,是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习上,要有

  一股猛劲;工作,要有一股能劲;事业上,要有一股牛劲!有劲的生活,才是痛快的生活!同学们,对不对呀??

  生:对!?

  师:最后,让我们伴随着安塞腰鼓的鼓点,一起大声呼喊:“嗨!嗨嗨!”?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篇3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将在作家刘成章的带领下,欣赏来自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投影“安塞腰鼓简介”)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xx年以上历史。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表演,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着陕北高原农民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1986年荣获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

  ——

  大奖。1995年陕西省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腰鼓之乡”。

  师:请大家看注解①,课文发表于1986年,正是安塞腰鼓获得大奖的那年。同学们看过安塞腰鼓表演吗?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它那独特的氛围——(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短片)

  师:感觉怎么样?

  生1:气势磅礴。

  生2:震撼人心。

  生3:惊心动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安塞腰鼓艺术形象。

  师:我们来朗读课文。开头和结尾留给老师,课文的主体部分第7—27节请同学们集体朗读。注意特别要读出安塞腰鼓表演时的气势:节奏要明快,声音要洪亮。一起来做一下准备活动:抬头,挺胸,运气,大声喊——“嗨!—嗨嗨!”

  (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表达了作家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板书)它每出现一次,又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生1:我觉得第1次出现主要是赞美安塞腰鼓表演时壮阔、火烈的场面。

  生2:第2次出现是在赞美安塞腰鼓隆隆隆隆的沉重的响声。

  生3:第3次出现是赞美充满力量的动作和舞姿。

  生4:第4次出现是赞美安塞腰鼓表演能激起人们丰富的想像。

  师:看来同学们已初步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形象,它场面壮阔,鼓声沉重,动作有力,高潮迭起,确实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从根本上说,安塞腰鼓好在它“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股劲,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因此它是“生命之劲”(板书)。

  师:安塞人打腰鼓,打的就是这股劲!(投影“安塞腰鼓之劲”资料: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齐读每句的最后两个字,要读出“劲”来!

  三、品读美句:感受文中排比句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师: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带来的?

  生:排比。

  师: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根据所在的位置看它们可以分为几个类别。每一类中挑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仔细品味,准备读给大家听,并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

  生1:我喜欢“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这是段与段间的排比,写出了安塞腰鼓表演的热烈场面。

  师:三个“愈捶愈烈”层层推进,表明安塞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随着鼓点的此伏彼起,人们的思想也在腾飞。这个排比,要读出此伏彼起的交错感。(指导全班分两个声部重唱式齐读:前一声部读到上句最后一字时,后一声部即起读下句)

  生2:我喜欢“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是句与句之间的排比,写出了安塞腰鼓表演开始时壮阔的场景。

  师:排比中每句又都含有比喻,句式整齐工整,要读出明快的节奏。(指导全班分两个声部唱和式齐读:前一声部读前半句,后一声部读后半句)

  生3:我喜欢“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是句子内部的排比,写出了安塞腰鼓表演的力量。

  师:从内容上来看,三个“了”之间强度层层递增,读时语气要越来越强烈。(指导全班再读体会)

  生4:……

  师: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大量排比的运用,对描写场面、表达情感起了什么作用?

  生:较好地渲染了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磅礴气势,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安塞腰鼓强烈的赞美之情。

  师:这真是好文配好鼓——(板书“好一篇激扬文字!(气势、激情)”)

  四、解读难句:合作探究,领悟文中写意语句的内涵。

  师:这篇“好文字”中,同学们也会遇到意思不太好懂的句子。先在4人小组内提出来,合作探究解决一些;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难句,提交全班讨论。

  (生分小组讨论,师参与小组讨论并答疑)

  小组1:“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是什么意思?

  师:旗是军旗,马是战马。这是想起了雄壮的古战场。

  小组2:“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不好懂。

  师:这是由黄土高原想到中华民族,想到祖国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

  小组3:“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他写的是“鼓”,为什么又写“鸡”呢?

  师:对呀!他不但写了“鸡”,还写了“球”呢!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你们提问的表达方式也很有趣。这也是别的小组共有的一个疑难问题:课文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

  老师问大家三个问题。一是“鸡啼”预示着什么?(新一天的开始,也可理解成新生活的开始,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二是安塞人的生活怎么样?(穿的是“农民衣着”,吃的是“红豆角老南瓜”,生活贫穷、艰苦)三是贫穷、艰苦地生活着的安塞人,为什么还能将自己的腰鼓打得这么响?因为他们的躯体里涌动着强劲的生命力量,更因为他们的骨子里充满着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课文的结尾暗示我们,安塞人的渴望能不能实现?能!“另一个星球”,是全新的世界;“渺远的鸡啼”,是全新的生活!

  朗读课文结尾的3小节,语调要平和,语速要舒缓,要读出在寂静中的'沉思。哪位同学尝试读一下?

  生:(朗读第28—30节)

  师:我想,应该为这位同学的朗读鼓掌!她读出了对新生活的展望。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静静地聆听——你听到那“一声渺远的鸡啼”了吗?那“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在20年后的今天,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五、创意展示。

  师:一起来看新浪网上的一则消息(投影)——哪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

  生:(朗读消息)“安塞腰鼓”将成注册保护品牌/闻名国内外的腰鼓之乡安塞县,近日向有关部门申报注册“安塞腰鼓”。届时,“安塞腰鼓”将成为安塞县新的经济产业。/安塞县是全国有名的文化大县,安塞腰鼓更是闻名天下。全县有5万多农民会打腰鼓,有20xx多农民靠出外打腰鼓表演赚了钱,年创收入百万余元。安塞县现有民间艺人6000多人,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全年在外靠传授腰鼓技术和表演赚钱。为了将这项民间产业做强,安塞县委、县政府投资将安塞腰鼓等民间艺术在国际互联网上滚动宣传,并争取参加重大国际、国内活动的表演,提高知名度。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目前,该县已准备好有关材料,近日内将上北京,申报注册“安塞腰鼓”的知识产权。

  师:腰鼓,正使安塞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理想;“安塞腰鼓”品牌,也将通过现代媒体的宣传,吸引世人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现在,你有一个发挥创造力的好机会:“安塞腰鼓”品牌准备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做宣传,请你为它拟一则广告词——(板书“一个广告创意”)

  好的广告词内容上要能明确品牌的特色,语言形式上还要讲点技巧。如“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品牌特色是护肤,语言技巧是句式整齐顺口,“早晚”意思还双关。(板书“明特色、讲技巧”)如果你的创意被采用,我想,安塞县文化局将会发给你请柬,特邀你亲临黄土高原,现场观看安塞腰鼓表演。想不想去?那就让小脑筋转起来吧!

  这些图片也许能激发你的灵感,我们边看边想——(投影安塞腰鼓表演图片)

  (生边观看图片并思考、创作)

  师:现在,以4人小组为单位交流作品并初评,选出本小组内最有实力的一则作品交全班展评。

  (实物展示台展示各小组作品并简评。学生作品附后)

  师:同学们的精彩表现让老师特别有劲为大家写上这个“好”字!(板书“好”及“!”)请大家修改好自己的作品,大胆地把它发出去!知道怎么找地址吗?上网搜索——输入关键词“安塞县文化局”,点击,相关内容全来啦!如果真能去安塞看腰鼓,别忘了带上同学和老师一起去!

  六、体验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抓住“好”和课文展开了对话,那就是:好鼓,好文,好创意!同学们,学语文又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面对一篇美文,我们应该联系生活,读出自己特有的感受,产生独特的体验,这样的阅读才是一种精神享受!课后请各位同学以“从《安塞腰鼓》中,我读到了……”为话题交流一下各自的阅读感受或体验。

  从《安塞腰鼓》中,老师读到的是:人,活得要有一股劲!这劲,是生命力,是上进心,是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习上,要有一股猛劲;工作上,要有一股能劲;事业上,要有一股牛劲!有劲的生活,才是最有希望的生活!最后,让我们伴随着那激情燃烧的鼓点,再一次大声呼喊:“嗨!—嗨嗨!”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篇4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安塞腰鼓

  生:听说过

  师:谁来介绍

  生:是一种大型民族艺术。有两千年历史

  师:说的真好,谁来补充

  生:可以有千人参加,气势磅礴

  师:补充得恰到好处

  师:是大型的民族艺术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陕北作家给大家带来的读

  师:大家看过安塞腰鼓吗?今天,让我们跟这画面体会安塞腰鼓的那股子劲。

  (看画面,听课文)

  师:同学们,听完课文朗读,你们有什么感受,谁来说一说

  生:我感受到安塞腰鼓振奋人心

  师:好的,还有吗

  生:我感受到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不愧是陕西第一鼓

  师:磅礴的气势,说的好

  生:安塞腰鼓给人刚劲豪放的感觉

  师:用的好

  师:大家心中的感受各不相同,请带着你们这样的感受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生:(自由读)

  师:请看大屏幕,出现六个生词,自己读

  生:一起读

  师:读得好,同学们,这些生词里有六个生字,这些字的笔画比较多,能记住这些字的笔画吗?请大家完成书后的描红表

  师:同学们的字写得非常漂亮,让我对大家更刮目相看,再看大屏幕,这些生词认识吗?

  生:认识

  师:请大家一起读,但读完你要告诉我从这些词中感受到什么

  生:齐读

  师:什么感觉

  生:非常激动

  师:说的好

  生:激昂

  师:你的脸都红了,看来十分激愤。

  师:这些词都是用来描写什么的?

  生:安塞腰鼓

  师:难怪作者在文中写道“好一个安塞腰鼓!”文中类似的写法还有吗?找到了吗?

  生:十四小节。

  师:有两个感叹号,只要读一句

  生:十一节

  师:好的

  生:文中的第八节

  师:还有吗

  生:第六小节,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师:让我们一起带着激昂的情感来读一读

  生:(激昂地读)

  师:这腰鼓究竟好在哪呢?

  师:请大家自己读课文,找出这安塞腰鼓究竟好在哪里。

  师:找好了吗?谁来说

  生:第七小节

  师:大声读出来

  生:读

  师:你读得非常好,你发现没有,在你读得这段有许多相对的词

  生: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

  师:大家一起读

  师:谁能读好这一段

  生:(读)

  师:多有气势啊,我们一起来读

  师:你们的朗读让我想到,落日照大旗,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到了千军万马在奔腾

  师: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安塞腰鼓还好在哪里?

  生:文章第十五小节

  师:你读得很流畅,你的朗读还欠缺点什么

  生:气势

  师:气势和力量

  师:你愿意请你的同学和你一起来读吗?

  生:

  师:请两个同学和他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真有力量

  师:在这段文字里哪个词让你最能感受到力量?

  生:叹为观止

  师:有力地读

  生:叹为观止

  师:一齐读。有力量,哪一个词感受到气势?

  生:每一个

  师:为什么

  生:有四个每一个

  师:还有吗?

  生:呼呼作响,

  师:为什么?

  生:因为舞姿只能看到,却发出了声音

  师:你们的读让我感到战栗

  师:知道什么是战栗吗?

  生:沉浸在其中了

  师:是的',我们一起来读,体会战栗。

  生:读

  师:多么有力的朗读阿!多么有力的安塞腰鼓啊

  师:好一个安塞腰鼓

  生: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接着说,安塞腰鼓还好在哪里

  生:第十小节

  师:读

  师:你读得非常好,大家看看这一节

  师:这鼓声不但回荡在牛皮面上,还回荡在哪?

  生:回荡在人们的心中

  师:你们的心中有着鼓声吗?

  生:有

  师:好的,一齐读!

  师:这是隆隆的鼓声,这是隆隆的气势,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还有吗

  生:还有第十小节

  师:我们一起来读

  生:

  生:

  师:你们的读,读出了气势,读出了磅礴,大家还想看看安塞腰鼓吗?

  生:想!

  (看录像)

  师:好看吗?

  生:好看!

  师:安塞腰鼓好看,文中的描写也是精彩绝伦。你能仿照书上的写法也来赞美咱安塞腰鼓吗?开始,写在材料的空白处。

  生:雷鸣一样是振奋的鼓声

  生:巨浪一样是疯狂的呐喊

  师: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同学们,在文中这四句话反复出现,为什么反复地出现呢?

  生:(思考)

  师:大声地读一读

  师:什么感觉?

  生:感觉就是心潮澎湃

  师:请四位同学读

  师:真有力量,想读吗?分组读

  生:第一组读

  生:一二读一二三组读,全班读(气势渐强)

  师:让我们再一次发出感叹吧!

  师:同学们,我们能看到这样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我们该感谢谁呢?

  生:感谢黄土高原

  师: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

  生:安塞腰鼓

  师:还要感谢谁?

  生:北黄土高原养育的后生们

  师:没有他们,就没有?

  生:安塞腰鼓

  师:下节课,我们一起再来认识苍凉辉煌的黄土高原,还有朴实可爱的后生们。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篇5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诗《黄河颂》吗?今天我们朗诵其中一节,请看(出示幻灯),应该记得我们学这首诗的时候进行了分角色朗诵,男生领诵是谁呀?

  生:刘家豪。

  师:刘家豪,请起。

  师生(分角色齐诵):男领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男合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女合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男合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女合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师:由此,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同样,在这古老的黄河流域,在这黄土高原,还有一种土生土长的、体现了生命与力量的独特的文艺方式,那就是安塞腰鼓!(多媒体投影:课题安塞腰鼓 )

  师:我们先来欣赏几张画片,来感受一下安塞腰鼓表演时的情景。(出示四张图片)早读,我们已经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现在翻开课文,请问同学们读后感受如何?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生1:我觉得这篇课文写得很激情,有强烈的节奏感,让我身临其境。

  师:很激情、有节奏感、身临其境,回答得真准确,还有没有呢?

  生2:这篇课文用了大量的排比、反复,让我似乎感受到了隆隆隆隆的声音。

  师:你听到了隆隆隆隆的声音,她的描述真是非常成功。有谁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疑问吗?

  生3:好一个安塞腰鼓你觉得重复吗?

  师:是不是啰嗦,我们说文字尽量精简不要罗嗦,在这篇文章里重复了几次?

  生4:三次。

  师:是不是啰嗦?

  生5:不是,因为这里是用了反复,它使语言有了不一般的韵律,形成了一种回环的气势,所以可以很亲切的表现安塞腰鼓的节奏感。

  师:回环的气势,表现了安塞腰鼓的节奏感。回答得很好,还有没有人补充?

  生6:我觉得还起到了直接赞美的作用,

  师:你觉得反复的出现,充分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生7:我觉得这三个反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

  师:画龙点睛。刚才你提的这个问题,这几位同学给你回答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继续问。

  生8:文中提到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是打不得安塞腰鼓,为什么在哪儿就打不得腰鼓呢?。

  师:问得很好,这里写安塞腰鼓,干嘛要扯到多水的江南呢?是不是离题了?

  生9:这里实写江南多水,没有空地打鼓。

  师:是吗?是不是实写?多水就没有地方打鼓?我们的礼堂里一样可以打鼓呀?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看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生10:经不起表演。

  师:难道说江南的土地都是玻璃的吗?

  生11:江南的水更多表现的是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的元素是粗犷,是生命力量的对比。

  师:这种理解真是很完美。我就不说了,她说得比我说得好。还有没有疑问?

  生12:在书上第124面第9段,我不明白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一句什么意思?

  师:第9段,找到没有?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抒情散文,要善于联想、想象,我想问一下,你读到这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你想象到了什么?

  生13:我想象到了古战场。

  师:古战场,古战场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生14:有些人在舞旗,有一些人在骑马。

  师:给人的感觉是?

  生15:很多人一拥而上。

  师:很多人一拥而上,战死沙场,因此给我们感觉格外的

  生16:豪壮。

  生17:激壮。

  师:悲壮。因此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产生丰富的联想。你看: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产生的联想是非常的

  生18:豪壮、悲壮。

  师:因此它借豪壮悲壮的古战场,给人丰富的联想,来写谁?

  生(齐):安塞腰鼓。

  师:这个时候安塞腰鼓给我们的感觉是

  生19:豪壮、悲壮。

  师:这就是借一种形象突出另一种形象,便于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因此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不能仅读文字,要有丰富的

  生:(齐说)联想和想象。

  师:才能品味出文章的

  生(部分说):韵味。

  生20:我想问文章第1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段话为什么这样写?

  师:它写的作用是什么?有没有人来试着回答的。我想请没有举手的同学试着答一下。赵敏华。

  生(赵敏华)21:因为这一段用了排比的修辞,形容安塞腰鼓的豪迈、壮烈的情景。

  师:豪迈、壮烈的情景。我还想问一下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他们想挣脱什么、冲破什么、撞开什么?

  生(赵敏华)21 :他们想撞开那种寂寞的情景。

  师:寂寞,黄土高原上给人感觉还有什么?

  生22:贫困。

  生23:压抑。

  师:这些生龙活虎的后生们,他们要挣脱这一切的羁绊。

  生24:我想问文章的最后一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句是什么意思?

  师:我还不想请别人回答,我问你:在文章前面都写的什么内容?

  生24:安塞腰鼓是壮烈的、豪壮的、火烈的。

  师:在文章28、29、30段,这三段里有一个关键的词,请你们把它找出来。

  生(部分):戛然而止。

  师:再找。

  生(大部分):寂静。

  师:这28、29、30段整个给人的感觉是

  生(齐):寂静。

  师:前面写的是豪壮的,突然变得寂静,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一下子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安静的气氛。听到了鸡啼,感到了安静,这叫什么写法?

  生26:反衬。

  师:怎么衬?以动写静。欣赏一个句子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一种是形式上,还有一种是,渺远的鸡啼为什么不说狗叫呢?

  生27:因为鸡啼代表的是黎明,而他们安塞腰鼓是要冲破旧社会的封建思想,贫苦,这样衬托了他们打完了腰鼓后心中的感觉。

  师:黎明的到来,新的希望。答得很好。这从哪一个角度回答的呢?

  生28:意境。

  师:意境,内容。因此欣赏一句话一般从两个角度:一种是从意境,内容;一种是从写法。刚才说到鸡啼代表着黎明,给人以希望。写法上是

  生29:以动写静。

  师: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沉寂下来的安静,迎接新的希望的到来。

  (这是本文的第一个教学环节,老师意在创设一种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争论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师:通过这样的阅读,我们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同学们你们认为作者写安塞腰鼓想表达什么思想?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1:表达对黄土高原上生命、力量、活力的赞颂。

  师:表达对生命、力量、活力的.赞颂,在文中哪一段里可以看得出来?

  生2:在第18段。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耗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能释放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我觉得在这里可以感受出作者对农民生命力的赞扬。

  师:请坐。在18段里,她觉得歌颂了生命的力量。

  生3:赞颂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比如,我们的民族是豪放的。

  师:你在哪一段里找到的?

  生3:第1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第16段: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

  师:我想问一句,这里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生3:坚毅不屈、蓬勃向上、积极进取、而且集聚着生命力。

  师:回答得很好,请坐。

  生4:还表现了安塞腰鼓独特的美、阳刚的美。是在第7自然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还有紧接的句子,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里歌颂了安塞腰鼓独特的

  生5:美

  师:这叫做我们中国特有的外国没有的民间艺术。歌颂了黄土高原上这种特有的民族艺术。

  生6:我想赞颂了对生命奔腾的感情,表达了他们要挣脱、冲破、撞开那种黄土高原的困倦寂寞。

  师:好像和第一个一样,表达对生命的渴望,对力量的表现。记得刚才在质疑的时候,有位同学提到第19段,在歌颂谁呀?

  生7:黄土高原。

  师:要记住黄土高原是生育了安塞腰鼓这种艺术的沃土,所以作者也深情地赞颂了黄土高原。尽管它贫瘠、落后,但是却孕育了这么奇丽的艺术之花。这篇课文表达的意思先暂时理解到这,每一个人的理解都有它的合理之处,但最后我们要概括起来看一看,哪一个理解更能总括全文。整篇文章让你感受到的更多地是哪一种理解?这篇文章既然写得这么深奥,写得这么好,我们一起朗诵一遍。

  生(齐读全文):

  (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一一板书:)

  是生命力量的体现

  是民族精神的再现

  是民族艺术的精髓

  (这是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自主探究文章主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师:好,读得很好。这篇文章写得这么大气淋漓,写得那么带劲,它运用了一种很成功的修辞手法,你感觉用得最多的是哪一种?

  生(部分):排比。

  师:我们集中地精读第7段至第12段,请找出你喜欢的排比句,仔细品味,试着给我们读一读。

  生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你喜欢这组排比句,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1:根据形容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节奏来读。

  师:节奏,我听到了这个词。你听骤雨/一样,旋风/一样,句子很短,都是两个节奏,我们读的时候,节奏要快一些。我们来试着读一下,读得要节奏感要强一些,明快些。这一段写的是安塞腰鼓的鼓点变幻多姿,变得很快,语速要快还是慢?

  生2:快。

  师:对,如果慢,鼓点就没劲啦。我们来这样读,男生一句,女生一句。男生先读,开始。

  男女生分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很清脆,很好听。你们觉得节奏感,快感读出来了没有?

  生3:没有。

  师:没有,你觉得毛病出在哪呢?

  生4:我觉得读得虽然很整齐,但是读得比较相同,没有大起大落,节奏感不强。

  师:变化,节奏感还不够鲜明。我们再来读一下,注意节奏感再强一些。

  (指导分男女生再齐读)

  师:节奏感是强烈些,但我觉得速度还是不够快。因为鼓点是一个接一个,我们读得很斯文、很稳。回去再练。你还喜欢哪一句?

  生5:我喜欢第12段: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我觉得这一句话强调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和火烈,也写出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憨厚的品质。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5:要强劲有力,突出鲜明的节奏感。

  师:要读得强劲有力,排山倒海。排比句语速要快,一句比一句快。

  生(齐读):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生6:我觉得1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也很好。

  生7:我欣赏第9至11段。

  师:我们刚才在欣赏第9至11段的时候,它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悲壮的联想,想到了古战场,想到了沙场秋点兵,我们读的时候,感情要

  生8:豪放,悲壮。

  师:我们用重唱式,曾经给大家教过。分两大组,这一大组先读,这一大组紧跟,开始。

  生(两大组重唱式齐读):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师:好,掷地有声。刚才是段与段的排比,层层扑过来,给人丰富的联想。我发现第7自然段第一句是不是排比句?

  生(部分):是。

  师:三个词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意思相近,语言整齐,构成了排比。这叫句内排比。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

  生:激情。

  师:一句比一句要狠。

  生(齐读):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师:读得确实是没命了。不要命的在那儿捶鼓。

  师:这篇课文排比句用得非常成功,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让我们不得喘息,充分地把安塞腰鼓那种不可遏止的对生命和力量的追求、那种渴望再现了出来。今天回去的任务是(出示幻灯片):

  模仿课文的排比句,仿写句子。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一个令你难忘的场面,如精彩的足球、篮球场面;激越的舞蹈场面;激动人心的晚会场面;感人至深的救助场面

  还可以是听的,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再现对命运的挑战。字数一百字,多一点更好。下课。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12-18

安塞腰鼓作文02-11

安塞腰鼓仿写03-03

安塞腰鼓仿写【精华】03-03

安塞腰鼓作文15篇[合集]02-11

安塞腰鼓作文15篇(实用)02-11

安塞腰鼓仿写汇编【15篇】03-03

《比尾巴》教学实录12-18

前方教学实录03-07

《检阅》教学实录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