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

时间:2024-06-25 19:22:14 好文 我要投稿

埃及金字塔14篇(热)

  埃及金字塔 篇1

  说到“金字塔”这三个字,大家都只知道它高得直入云天。那你们知道金字塔的来源和它的秘密吗?不知道吧。由此可见,我们大家对金字塔了解甚少。那不妨听听我对埃及金字塔的介绍吧!

  埃及的金字塔建于500年前,是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物。埃及金字塔传说是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陵墓,它是用十分巨大的石块而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埃及金字塔的外形像一个“金”字,它是一个最具有美感的四角锥体结构。金字塔,名字中的这个“金”字就是从它的形状而起的。从很远很远的地方看金字塔,它就犹如一个黄色冰激凌呢!

  最大的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人们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据科学家们考证,以前的人们为建成这雄伟壮观的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的时间。要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番景象是古代埃及人们用我少心思和汗水建成的。

  第二大金字塔是第四位古埃及国王海夫拉的陵墓,因而又被称为海夫拉金字塔。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紧紧挨着海夫拉金字塔,据说人面是海夫拉模拟像。长期以来,由于这座金字塔非常潮湿,通风也很差,所以内部的墙壁已经开始裂缝了。人们还是没忘记保护金字塔,经过了两年多的维修,在20xx年7月,海夫拉金字塔又以崭新的面貌供人们欣赏了。

  据说,有一位探索家在门卡乌拉金字塔内还发现一具木乃伊尸体,可惜他在坐船渡大西洋时,木乃伊不慎掉入海底。真是感到非常遗憾啊!

  就连金字塔里的.水都有很大的用途。有一位妇女,她用了塔里的水洗完脸后,大家都觉得她看上去年轻许多了;有几位科学家喝了塔内的水后,都觉得有精神了许多,仿佛返老还童一般;有人用金字塔内的水给小树苗浇了后,几个月就变成了茂盛的大树,好像吃了生长素一样。

  金字塔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等到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我们一起努力吧!

  埃及金字塔 篇2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埃及的金字塔》。课的开始出示埃及金字塔图片及文中第一节中的“角锥形、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等词语,让学生用上这些词介绍金字塔。之后,围绕第一课时学生提的四个问题(金字塔有什么用途?金字塔的外形有何独特之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金字塔为什么举世闻名?)展开教学。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我相机出示了古埃及王朝法老们建造金字塔的资料。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了第三自然段,感受了胡夫金字塔外形的宏伟、结构的精巧,并学习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在解决金字塔如何建造这个问题时,学生从文中描述了解了古埃及人民运石头、垒石头的方法后,我用图文展示了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体会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聪明。之后,我让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谜方面的资料。可能是上课学生比较拘谨,举手的人很少。之后,我多媒体出示了这方面的文字资料。之后,再让学生谈感受,学生感受到了金字塔的神秘。这时,铃声已响了,最后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下午,放心班时,我点评了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之后,我让学生回答课堂上未解决的问题:“金字塔为什么举世闻名?”。不是非常正式严厉的上课,学生比较放得开,有的说:“金字塔举世闻名是因为它的外形宏伟,结构精巧。”有的'说:“因为金字塔历史悠久,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有的说:“因为金字塔建造工程非常浩大,凝聚了许多勤劳聪明的古埃及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有的说:“因为金字塔有许多的谜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原以为他们能说出个一、二点已经不错了,不想学生说了这么多。看来,课堂上学生虽然举手的人较少,但他们在认真地读,认真地听,认真地思,认真地悟,埃及的金字塔给它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想:如果这最后一个问题能在课堂上解决,那整堂课就比较完整了。但随后一想,又释然了,只要学生能感受到,能理解,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无所谓遗憾了。

  埃及金字塔 篇3

  我执教的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一课,。我认真总结和反思了这一课的教学,真是获益匪浅。

  一、重引导。

  教学是师生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成为师生信息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呈现出资源丰富、信息多元的动态特点,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对教师的引导能力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课堂会因为教师善于捕捉信息.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我们教师

  二、炼板书。

  黑板是各个学科共同使用的工具,板书是普遍采用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板书设计和运用的优劣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特别是在教学文言文的“清水课”中,只用口头语言提供听觉信号,对学生接受、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很不够的。为了弥补讲授的不足,我精心设计了板书、副板书,把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性的知识写到黑板上。

  一节课下来,我倒是比较恰当、适时地完成了整个板书,并利用板书引导学生试背了课文,达到了我设计的意图。但是,望着黑板上满满的一片,我觉得“为了板书”好辛苦!是陈老师的话使我豁然开朗:“你去想着板书了,就离不开讲台了。”是啊,偌大的阶梯教室使我和学生的距离倍增,我在“三尺讲台”的范围内进退维谷,教案再熟悉、预设再充分,我都感觉走不到学生中去,原来黑板是无形的手牢牢抓住了我,都是板书惹的祸!

  埃及金字塔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出示烈士陵园塔和海会寺双塔等各种各样的塔,过渡到“金”字,再过渡到金字塔。

  2、板书并交流课题

  说一说从题目中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问题)

  二、朗读课文,感悟重点

  1、自主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还不少,请带着自己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谁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2、学生交流,自主释疑。

  说一说通过朗读,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第一段交流。(播放课件)让学生用第一段中的词语来描绘你所看到的金字塔。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宏伟、精巧和科学建造

  3、找出过渡句,体会其作用。(承上启下)

  4、学习“宏伟和精巧”部分。

  (1)课文哪部分是写金字塔“宏伟而精巧的”?(第3自然段)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句子写宏伟,哪些句子写精巧?

  (3)学生汇报:教师指导朗读

  a、高146米多,相当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指导朗读:我们的教学楼只有四层,你想一想,当你站在比楼高出十倍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楼顶的时候,你怎样看?你会怎么想?同样,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惊叹表达出来。

  b、绕一周走一公里:体会到到金字塔底面积很大,用数学来说明;

  c、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如果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议,惊讶不已表达出来。)

  d、砌合得很紧密,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是怎样结合的?(将石块打磨得十分平整,然后叠放在一起,中间没用任何水泥类粘结物。这样堆砌起来的金字塔牢固吗?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你知道吗?为了保证金字塔永远不倒,古埃及人没用一颗钉子,没用一根木料。因为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的。)

  e、经常10万人,30年:我们驾岭乡约有3万人,你想想十万人是多少?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呢?)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再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5、学习“建造过程”,感受埃及人民的智慧。《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爱如茉莉》说课稿《梅花魂》教案《艾滋病小斗士》 教学详案回望“赏读”:《海伦·凯勒》教学实录劳动的开端第二教时《牛和鹅》教学设计《和氏献璧》教学实录13* 打电话查看更多>>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过渡:如此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这么宏伟这么精巧的金字塔,古埃及人民是如何建造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4、5自然段。

  (1)学生交流汇报:

  运石料——修土坡——移土坡

  感情朗读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画一画。

  读完这一段,你想说什么,想对古代埃及人民说什么?

  三、学习首尾,体会情感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人们是怎样评价金字塔的?请读最后一段。

  1、感受词语(矗立、起伏的黄沙、四、五千年,)解决“傲对碧空”的问题。

  2、思考: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学生讨论)

  3、再读最后一句,体会埃及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四、课堂拓展延伸。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这也是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之一的重要原因;由于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以及它建造过程的艰难与埃及人民的聪明、智慧,它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是当之无愧的。

  课后探究:(课件)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为什么被称为文明古国?

  (2)查找“世界八大奇迹” 的相关资料。

  (3)小秘密:金字塔里存放着法老的尸体——木乃伊,你知道木乃伊是怎么回事吗?

  五、总结升华。

  我们今天不仅了解了金字塔的外形和结构特点,而且更感受了古代埃及人民的聪明和智慧,相信你们通过努力学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来可以在月球或者太空中建造比金字塔更宏伟更精巧的建筑。

  附:板书设计

  宏伟而精巧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埃及金字塔 篇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第三自然段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

  2教时

  14、埃及的金字塔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学习第一段,图文结合,整体感受埃及金字塔的高大、宏伟。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词语,以及金字塔为什么成为七大奇迹之一?

  预习提纲:

  1、自学课文:自学课文(1)读文、质疑、批注;(2)抄词组词、解词;(3)读文、分段、概括段意。

  2、收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材料。

  教学流程:

  读题解题,了解学情——读文,检查字词掌握——读文理清脉络——学习第一段。

  教学步骤:

  一、读题解题,了解学情。

  1、读题,请学生介绍“埃及”、“金字塔”?(教师介绍东方的“四大文明古国”)

  2、第一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通过自学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3、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检查字词掌握。

  1、同桌共同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难读的句子。

  2、指读课文,帮助正音。出示生字,读,注意音形。

  3.找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些词的意思。

  傲对碧空摩天大厦巍然屹立

  4、读习题3中词语,选择其中几个说词语说一段话。

  三、读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同桌讨论给课文分段。

  2、集体讨论。

  第一段:(1自然段)金字塔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2—3自然段)金字塔的用途、名称的由来及构造。

  第三段:(4—5自然段)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

  第一段:(6自然段)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想象这一段语言在你脑海中勾画了怎样一幅画面。生描述。看图感受。再自读,指读,齐读。

  2、.理解“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角锥形”的意思。

  五、作业。

  1、朗读课文,预习下文。

  2、选择三个自己新理解的词语,将意思写下来.

  3、选择习题3中几个词写一段话。

  埃及金字塔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 15 课 ——《埃及的金字塔》第一课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 文。和《秦兵马俑》《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介绍了 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着重描写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 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 赞美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 超人的才干。 整篇课文条理清晰, 语言平实, 描写细致。 常规的教法, 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学习说明方法, 了解金字塔的有关知识, 仅此教学, 学生收获的仅仅是一些说明方法, 并不能真正的走进文字, 走进文章的灵魂,走进金字塔,走进埃及,走进古文明。 我们知道,在 21 世纪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40 分钟的 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仅凭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 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 发展需求。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不仅是时代的要求, 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它给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新课标也明确提出: 语文课程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 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流、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 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 为了实现以上三点教学目标,在设计时,我准备凭借网络平台沟通课 堂内外,将文字形象化、音效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 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力求体现开放性、自主性、实 践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修养。

  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对处于小学高年级学段的五年级学生来说, 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语 文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但由于孩子们没有去过埃及,所 以对金字塔缺乏了解和具体形象的感知, 对文中语言文字的描写很难 在脑海中形象化,课堂容易显得沉闷、枯燥。因此,充分发挥信息技 术与文本的优化整合,从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根据大纲要求,语文 教学的规律以及课文的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与精巧。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 热爱之情。

  二、说教法

  新课标里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 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 上,我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学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 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精确,感受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在紧扣朗读的同时,遵循情感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质疑激趣 法直观演示法使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实、完善起来,以激起学生思想 感情上的共鸣,使其受到深刻的情感熏染。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不应以烦琐地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 金字塔的特点时, 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 悟。力求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

  2、合作探究法。卓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 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阅读理解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在学生理解与感受金字塔的科 学建造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将阅读理解和动手操作相结合,学生 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 更容易理解古代埃及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四、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为了不让课堂显得沉闷,我在一上课就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仿佛 是去埃及观光,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课题后最想了解什么,从而引发 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奠定了基础。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朱熹曾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 理自见得。要理解、领悟文章的语言,首先就要把课文读通读顺。让 学生观看金字塔图片之后,边读边勾画有关句子,从而了解学生领会 和运用文章语言的程度。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化抽象为直观,把数字具体化,体会特点 感受金字塔的特点是本文的重点, 课文在介绍时出现的只是一系 列的数字。这些是抽象的,无画面的,孩子们只能浅层次的、机械的' 告诉我们金字塔高、大,但如何高、如何大、如何宏伟,还体会的不 够深刻、 具体。 于是我抓住了几组数字, 让它们和周围的事物作对比, 将它们具体化。 “146 米、40 层”的高度,和我们普通的住宅楼作对比,相当于 几个叠加的高度呢?学生很快得出“10 个,需要费力的仰头才能看 到顶。”有了这样真实的感受,自然体会到金字塔的高。

  将数字还原成直接的生活体验,学生们仿佛站在金字塔脚下抬 头仰望,仿佛亲自去抱抱巨大的石块,抽象的数字在脑海中形成了具 体的画面。 文中“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 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让学生动手用 手指试一试,引领他们深入体味语言文字,让学生们悟得好,读得 好。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学生在初读课文阶段提出的问题, 有的通过前面的精读品味已经 找到答案,有的还悬而未决。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又产生了 新的问题。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编题,测试学 习的效果, 品尝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走向课外, 走向生活!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简单明了,再现文章的内容。

  以上就是我对《埃及的金字塔》一课第一课时的说课内容,还望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埃及金字塔 篇7

  刚才有一老师评此课说,此课犹如金字塔一样,既有内容之宏伟,又要形式之精巧。我想,我就借这个评语中的“内容”和“形式”之辨入手,也来说说此课吧。

  我们知道,教学有内容、形式之分,文本有内容、形式之分,但是教学内容不完全就是文本内容,它们的关系应该是:

  文本的内容,就是文本所承载的,所欲表达的“意”,包括介绍的事物、讲述的故事、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抒之情,所言之志……

  文本的形式,就是其体裁、结构、语言、味道、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

  教学内容,就是我们所欲传授与习得的东西;教学形式,就是我们采取的方法和流程。

  而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正在于:

  一、过度关注教学形式,无视教学内容;

  二、把文本内容直接当成教学内容。

  用我的一贯的表述方式说,就是教学《莫高窟》时,只教“莫高窟”,忽略《莫高窟》;教学《金字塔》时,偏重“金字塔”,忽略《金字塔》。

  我用加引号来表示其学习内容为文本所指之物,我用加书名号来表示其学习内容为文本本身(尤其是文本形式)。

  我以为,大多数文本而言,学习内容应该是文本本身,而主要不是文本所指之物。而文本本身又有内容与形式这相关联的二者,对大多数教材而言,所学的主要应该是其形式,是其形式如何表达其内容的方式。但这又不能绝对,更不能割裂,不能无视形式乃是具体内容的形式,内容永远是不可脱离精神思想加以理解的内容。

  如对《春晓》或《如梦令》而言,我们固然可以用它们来学“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或另外其它诸如押韵、平仄等语文知识。但是,作为文学经典,其文本本身,其传达的情、意,倒反而是我们首先要教学的内容。相比而言,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倒只是理解这些文本的比较趁手的工具,是第二位的。

  而对《莫高窟》和《埃及的金字塔》而言,学习内容却主要不是向学生介绍“莫高窟”和“金字塔”,而是一种特定的文体表述方式,即说明文的表述方式。

  这一区分不可不察。但这一区分并不表示,上《莫高窟》或《埃及的金字塔》时,就不能有情感,不能延伸一些所介绍之物的另外知识,不能唤起学生对莫高窟和金字塔的神往之情。

  这一区分是强调,B类核心教学目标,既在确定时要准确,又在落实时不能流于形式,走走过场,作为一星半点的点缀,以表示自己的课堂,也关注了知识教学,有工具性。而是必须把注意力的焦点、前景,放在文本的形式上,而把金字塔和莫高窟这两个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当成教学的背景。

  以我们骑自行车为例。学车的时候,我们的注意焦点在骑车本身,我们骑车去某个地方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事实上在那个要去的地方,或者另外的事情上。在这时候,骑车一事只是你注意力的背景,你默会地骑着车。但是你学车的时候,却不可能这样从容。

  把这个比喻移到课堂上,也就是说我们的注意力焦点,就此教材而言,本应该在《埃及的金字塔》这个文本上,而且依据文体,应该主要是其语言形式上,是其结构,以及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当我们把注意焦点放在实物金字塔的时候,面对其宏伟精致我们就难免会上得激情澎湃;当我们把注意焦点放在说明性文本《金字塔》的时候,面对其朴实精确,我们自然就会上得从容清晰。

  举例而言,当我们分析课文“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这句话时,前者会惊叹其高大,啧啧称叹;后者会注意这句话表达的方式,追问“为什么是‘高146米多’,而不是‘很高很高,高得像一座山’;是‘高146米多’,而不是‘高146米’?”

  举我们此刻所坐的小圆厅而言,它是大是小?你若问学生,这是一个说不明白,无法回答的问题。因为它比学生平时所坐的教室大得多,但比我们的大会堂小得太多。所以,这就只能通过比较,通过具体的.数据,才能准确地说明这个问题。这就是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必要性,以及语言的准确性。

  如果我们的兴趣及注意力在前者,我们会抒情地读这几句话,读出它的高大宏伟;如果我们的兴趣及注意力在后者,我们会准确地读这几句话,希望听者能够从容地重现其准确的数据与形象,而不是得到一个感性的、有过多情绪的印象。

  这也就涉及到了课文朗读以及朗读指导的问题。

  词语带着特定的感情色彩吗?我们读一本字典的时候,该不该时悲时喜?该不该见“圣”字而俯首,见“罪”字而谴责?

  就像我在教学《春晓》一诗时,事实我所做的朗读指导,就是在去干净朗读时的感情,要学生做到无情之情,用一种明彻清净去朗读这首诗,而不要把外在的情感贴到文本上去。

  陆老师此课,其优胜处给我们以良多启迪,但是其更大的价值,是它能够启发在座各位思考更深入的一些东西。除上面所说,诸如读厚与读透之时,向外与向内之间,文本结构与课堂结构之间,如何让课堂围绕着一个真实的“思”之问题而展开,都有好多可以探索的东西,这都是陆老师此课,带给我们的贡献。

  总而言之,陆老师此课,如塔之雄伟壮阔而又不失其精巧处。但是我们知道,这一课或还可以上得平实精确而不失形象生动。

  我们孜孜不倦,只是因为我们相信:

  精彩的教研造就教师的精彩;

  平庸的教研造成教师的平庸。

  埃及金字塔 篇8

  《小露珠》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一篇优美的童话。表现了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美丽,她在美化、滋润万物的同时蒸发,牺牲了自己。赞扬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本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我紧扣教学目标、布置学生预习、抓住教学重难点,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在上课开始,首先提出研究主题: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使学生把握研究主题,激发探究问题的热情。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小露珠形成这一抽象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露珠形成了表象,具有了感性的体验,以图促背,陶醉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激起学生强烈地阅读课文的愿望,为学习全文创设良好的意境。

  创设生活化的言语实践情境。引导学生打开生活积累的“仓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让学生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经验,演一演小露珠和小动物们打招呼的情景,把语言交际和理解课文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使学生真正体悟身边之美,领悟到身边世界的可爱与亲切。

  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安排说话练习,想象植物们怎样自己美丽的身姿?思考小露珠快要消失了,为什么还在笑?想象小露珠当时的想法。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体会植物对小露珠的依恋之情。引领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的同时,深入地领悟文本的情境之美、人情之美、精神之美,使学生的思想沉浸、陶冶在文本的思想、情感之中。

  但是课堂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我的语言缺乏感染力,没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情感,没能让他们的情绪被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感染,另外组织学生表演时,在学生的评价之后还应该让学生再次表演,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

  埃及金字塔 篇9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现高为133.5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的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

  第三座金字塔属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被腐蚀。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内部结构倒塌。三座金字塔石块,可在法国国境四周建造一道高三公尺,厚三十公分围墙。金字塔的斜度都是五十二度,每一石块密密相连,休想找到缝隙,连刀尖也都插不进,不得不佩服古埃及的.度量及工程等一些技术。

  胡夫金字塔南侧有著名的太阳船博物馆,胡夫的儿子当年用太阳船把胡夫的木乃伊运到金字塔安葬,然后将船拆开埋于地下。该馆是在出土太阳船的原址上修建的。船体为纯木结构,用绳索捆绑而成。

  埃及金字塔 篇10

  教学目标:

  ⒈认识11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⒋学习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⒉学习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金字塔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七大奇迹吗?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出示幻灯片:1.中国万里长城 2.美国大峡谷 3.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4.埃及金字塔 5.高棉吴哥窟 6.印度泰姬马哈陵 7.意大利比萨塔)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埃及金字塔,领略其雄伟、神秘的独特风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圈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找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⒉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⒈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

  ⒉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⒊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大胆质疑

  ⒈(出示金字塔图片)让我们再来看看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建造起来的令人倍感神秘莫测的金字塔,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⒉学生大胆质疑。

  ⒊师生一起整理质疑问题。

  五、作业

  ⒈读熟课文;

  ⒉收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导入

  ⒈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幻灯片出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⑴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能了解到什么呢?

  ⑵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这样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世界古代建筑中占有的地位呢?把它用 画出来。(第2自然段第1句话。)

  二、深入研读,感受奇迹

  默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从哪些语句中能够感受到埃及金字塔工程的浩大、结构的精细呢?用 画出来。

  ⒈第1自然段:

  看图,图文结合理解:金黄色的沙漠是金字塔的背景,更添苍莽、大气;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写的是数量众多的金字塔的独特外观形状;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现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令人赞叹。

  ⒉第2自然段:

  在世界古代建筑中,金字塔成为七大奇迹之首,原因是什么呢?

  唯有说明它是唯一保存完好的,而且阿拉伯人的俗语也证明了它保存时间的久远,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打磨。

  三、回读课文,总结全文

  ⒈默读全文,画出描写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的句子

  四、作业

  ⒈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

  ⒉制作一张手抄报。

  板书设计

  特点: 外形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 结构精巧 举世闻名

  建造: 运石头 七大奇迹之首

  埃及金字塔 篇11

  听了钱老师的《埃及的金字塔》,受益颇丰。她那紧凑的课堂节奏,扎实的教学,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她在教学第三小节时,每字每句都落到实处,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并渗透了说明方法的教学。

  由于自己接下来也上这一课,就学着上了。但是,上下来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首先,是时间上来不及。尽管我课前有思想准备,我的课堂节奏没有这么快,而且学生没有预习,可能会有些问题。但最后上下来,第三小节根本就来不及讲。那就放到下节课吧。

  第二课时,我基本采用的钱老师的上法。学生也能找到金字塔的高和大,石块的多和重,并通过朗读去深入体会。在讲到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时,学生的问题比较多,像有东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厦高吗?一个车皮是多少?和前面的数字好像对不起来……耽误了一点时间。随后,把高、大、石块多、重用一个词概括起来怎么说,学生很快能说出宏伟,因为一开始就有人提到这个词。学习精巧部分,就不是那么顺利。学生读到下面一段话时,问他们从中感受到什么,有的说金字塔坚固,有的说很难建造,有的说很大……在一番引导之后,才有人找到精巧一词。为了加深理解,我有反过来问他们,从那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它的精巧呢?学生找到“磨得很平整”“砌合得很紧密”“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等词句来理解。这里,重点让学生了解“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是最能形象说明金字塔的精巧的,这也是说明方法的一种——形象描述。最后,再总结一下金字塔的特点——宏伟而又精巧。

  自己觉得是很卖力地上完了课,然而,在批阅了学生的课堂作业后,却发现课堂效率是如此低。作业中出现的'练习,都是课上反复强调的内容,可结果……最让人无法相信的是,“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最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说明了什么,竟填的是“宏伟”,而金字塔的特点是什么两空,填的是“大、高”或“高、宏伟”“大、宏伟”都有,说明他们对其中的从属关系根本就没有搞清。后来,只好把作业发还,把几道题重讲一遍。这样,到后来,还是有几个人没搞清楚。

  分析一下原因,我们的语文作业似乎总存在这样的问题:习题内容上课时都涉及过的,问问答答,都渗透在里面了。可到了作业本上,很多人都不会做了,回想不起来到底是哪个内容了,就张冠李戴一番。还有,就是自己的课堂,总感觉热闹有余,却不够扎实。看上去说的人挺多的,但能静下来深入思考的不多。尤其是几个发言积极的,想到什么就喊出来了,其他同学也就懒得再想。如此一来,那些不动脑筋的人更不动脑筋了,有时连听到哪里都不知道。而那些所谓的好学生,因为急于表现自己,也没有好好思考,总体也得不到提高。看来,改变这样的课堂现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埃及金字塔 篇1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被称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了解了兵马俑的宏伟壮观,感受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无不被其折服,今天让我们走进“世界十大奇迹”之首的“埃及金字塔” ,去探索未解之谜,你们有没有信心?

  2、学生介绍: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3、师:(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4、读好这些词。解释: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过渡:埃及金字塔凭什么能“傲对碧空”呢?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环境显示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起探索的兴趣。)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抓住文中一句关键句,再从这个关键句中找出重点词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2、学生回答,出示过渡句。齐读

  师: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板书 宏伟、精巧、建造)

  3、小结: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过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们介绍,作者想了什么办法介绍的?(板书:举例子)举了哪个例子?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伟与精巧。

  1、出示学习要求: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字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2、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随学生交流相机出示) 重点句: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把埃及的金字塔与家乡的山作回比较感受它的高。 (3)小结: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实在太宏伟了。

  B“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算一算:

  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

  2、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说一说: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我估计,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C、“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1)学生交流。

  (2)看图,了解金字塔结构的精巧,小结说明方法(板书:语言描述) (3)指导朗读

  5、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引读)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为辅助,学生能看到直观的.文字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加深印象,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6、拓展: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建筑物可以形容为“傲对碧空”的? 课件图片

  (我国的万里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犹如一条长龙,备受世界人民的瞩目。

  还有我国的故宫,它气势磅礴,精妙绝伦,据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房屋呢。

  东方明珠塔高约468米 , 悉尼歌剧院构思奇妙,造型独特,气势非凡,傲对碧空。)

  四、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过度: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清朗读第四节

  1、明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4、5小节,找一找文中是怎样介绍金字塔的建造的?

  2、指名回答

  3、感受当时的场面,学生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

  4、小结

  5、小练笔

  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此刻面对金字塔你想说些什么?

  6、小结:因此文章结尾也说——我想它更是全人类的骄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齐读最后一节)

  五、课外延伸,拓宽视野。

  过度:金字塔的确是这样建造的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据说”→不解之谜:

  金字塔的建造是一系列复杂而繁重的工程,根据估计,胡夫金字塔用了260万块石块。假设近万名砌石工人每天能将十块重达十吨的巨石推送上去,也须费时近700年,但事实上,一座金字塔约需二十年即可建成。到底在没任何起重工具的年代,工人如何快速地将石块搬运、砌迭。金字塔的外壁石块都精确地紧贴着,像利用激光切割的一样,甚至连一张名片也插不进去;即使以现代最先进的土木技术也很难以完成。建造金字塔的石块,是以木制的滚轴运送,可是尼罗河流域生长最多的只是棕榈树,而它既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炎热沙漠中惟一的遮阳材料;古埃及人决不可能大片砍伐,而且棕榈树的材质比较柔软难以充当滚木。如果滚轴的确是木制!那么,埃及人很可能利用舰队由外输入木材,然而考古学家至今尚未找到运输木材的船只遗骸。古代埃及人如何把石块雕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宫,石壁光滑,古代埃及人是用什么方法设计并挖掘雕刻它呢?要知道4500年前,那时候人类尚未掌握铁器。据测算大金字塔是由260万块每块重约10吨的石块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历经至少4500年的风吹雨打,其缝隙迄今仍相当紧密,一把锐利的刀也难以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奴隶之手,的确令人难以相信。同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金字塔作为法老(Pharaoh)的陵墓自然实在难以置信,暂且不说这260万块巨石如何采掘,要完成此建筑所需时间长达近700年。如此简单的数字,相信法老都可以算出。他们又为何要建造这个自己无法享用的陵墓呢?

  六、总结课文,深化情感。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点与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让我们去读书,去了解,去探究打开金字塔不解之谜吧。

  板书: 埃及的金字塔

  傲 宏伟 举例子 对 列数字 碧 精巧 作比较 空 语言描述

  建造

  埃及金字塔 篇13

  听完这一课的教研课,向资深老师请教后,自己也试着仔细备这一课,重新整理教学思路,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节奏,在脑子当中数次模拟教学环境来设计教学环节。但上下来过后仍然感觉马马虎虎,教学其中三昧仍不得而知。既然上完课,就需要总结、反思、再运用,如此反反复复,教学方能有所长进。

  第一,设计要有整体观。课文前后形成一个闭环,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徜徉。我在设计时发现“巍然屹立,傲对碧空“是颇值得玩味的两个词语,它们分别指向了金字塔外形与结构上的特点,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的聪明勤劳的古埃及人民。所以问题由此始,也至此终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整体的观念,以一个能提纲挈领、贯穿全篇的问题让学生去寻找为什么,带着问题讨论交流完成后再体会这两个词,自然会有新的领悟。

  第二,设计时教学目标贯彻始终。这应该是与前一点相互制约的。教学目标在心中,大的方向上不会出现问题,但却不是每个环节都能体现目标。而有了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后,我们就能有的放矢。具体到本课中,了解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科学的建造方法是目标中应有的,而体会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却是不好实施的目标,在教学中很容易生硬、死板,造成课堂生成性不足。我在设计时紧紧抓住金字塔“傲对碧空”一词提出问题“当这睦金字塔巍然屹立于埃及的土地上时,谁最自豪?”,学生自然能回答到是埃及的`人民,因为有了前面对金字塔宏伟精巧外观的体会以及对科学的建造方法的了解,得出埃及人民最自豪的结论是水到渠成的。

  第三,学情是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这关系到课堂是生成的还是老师表演提木偶戏。在教学金字塔石块平整紧密到怎样的程度,让学生在文中寻找相关的描述,再一起交流,但实际上连续问了两个学生仍然未能找到,我想这个问题已经很明了,但他们却没有回答上来,应该是我在备课上没有做好预设,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他们对石块需要平整才能砌合得紧密中的因果关系没有明确的意识,也并不清楚要平整的石块才能紧密。课后与师傅交流之后我才明白,需要用双掌作个演示,让学生有个明晰的印象,才能真正体会到紧密这个词的意思。

  埃及金字塔 篇14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课文第一段开门见山,交代了埃及金字塔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第二段具体介绍了埃及的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又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子,采用列数字、作比较、形象描述等方法具体说明,这样使人感受更具体;第三段介绍了金字塔的建造历史;最后点明文章的中心:“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培养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运用课本中的文字和网络里的资源来理解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体会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一般的说明方法带来的好处。

  (四)教学难点

  怎样把网络学习资源和课本文字材料有效地结合起来,有选择地让网络资源服务于课本,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注意力持久,并已初步掌握了上网浏览、搜索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基本处理的能力,但由于学生对于金字塔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金字塔》的学习专题网站。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大且颇有人文色彩的网络环境,使其在图、文、音、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法与学法阐述: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语文教学增强了活力。本课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非线性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把信息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认知环境。让学生从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感受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感受语文网络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创设情境,个性阅读。

  情感具有情景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和感悟。例如在教学金字塔的外形特点时,可以让学生先欣赏网页里的金字塔的图片,在美妙绝伦的图片面前,学生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再品读文中相关的语句,感悟金字塔外形的高大,水到渠成,个性阅读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2、平等对话,品读感悟。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学习者在里面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有平等的权利,不怕说错了别人会笑,学习者能够真正地释放自我,进行充分的`交流。例如学生自己在讨论区留言,交流感受,找到与自己有相同疑问的研究成员。在自学后讨论交流时,让他们把自己整合后的资料和同学交流,对与自己学习内容相同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质疑;同时,网页里的视频资料能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课文的理解也更直观。例如:在金字塔的建造史中,如何垒石块,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FLSH动画说明;如何运石块,可以用网页里的一段视频录象使它形象化;学生在互相的探讨中获得了知识,锻炼了操作能力。

  3、扎实训练,培养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现代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就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

  课文是从外形宏伟、结构精巧和它的建造三方面来说明金字塔的,结构清晰,我想采用块状教学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先要求他们采用读、划、议、思的方法自学,同时,给他们提供三个专题网站的网址,要求他们利用网络资源来补充说明课文资源,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和积累更多的信息,做简单的幻灯片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锻炼他们对信息的取舍、处理的能力;

  4、课外延升,促进发展。

  在“带着小问号走进课堂,带着大问号走出课堂”的教学理念下,我打算让同学在网页的讨论区进行留言,写下自己的课堂收获与更大的疑问,由于网络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训练语言文字,让学生在境中感悟,突破了“思维定势”,使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得到了发挥,使课堂变成了“群言堂”,从而实现人人参与的主动学习场面。要求学生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留言进行回复,参与讨论,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对有关金字塔的一个问题的探究,这样也能开辟现代语文结合网络资源学习的新途径;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网络冲浪,自主探究;

  1、请同学对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采用读、划、议、思的方法自学,我给大家带来了自己制作的一个简易网站,网址是www.zqsx.com/jswy/whf,还有另两个专题网站,请你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注意要用网络资源来补充说明你的课文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上网进行学习,并提供适当的帮助。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由组合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去学习,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更易形成质疑探究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组织交流,内化知识;

  教师根据交流情况,使用苏亚星教学软件进行屏幕转播,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和内容进行补充,激发学生讨论,适时进行朗读指导,给予学生适当评价。同时学生根据独立研究的问题,将相关信息在Word或PowerPoint里进行整合,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课文。

  第一部分:外形。

  重点探讨“举世闻名”是何意?“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观如何?

  引导学生浏览网页照片,指导感悟重点的语句,结合课文用列数据的方法说明生活中事物的特点。

  第二部分:构造

  过渡:外形如此宏伟的金字塔,里面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展示自己在网络学习中的收获,同时向其他同学汇报自己的材料。

  小结:作者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使我们对金字塔外形的宏伟、结构的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三部分:建造史

  过渡:如此精妙绝伦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出来的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自己探究的成果展示出来,不仅能让学生通过交流了解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展示自己所得时,充分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小结:四五千年前,在广袤的沙漠里,几十万埃及的劳动人民耗费了三十多年的心血,创造了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金字塔,此时,你有何感想呢?

  2、对谜一样的金字塔,你还有什么疑惑吗?来,大胆讲出来,邀请同学们和你一起去探秘。

  设计意图:“带着小问号走进课堂,带着大问号走出课堂”,自由交流自己的“大问号”;让同学们在讨论区进行留言,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留言进行回复,参与讨论,永不停息探索的脚步。

【埃及金字塔】相关文章:

埃及金字塔03-27

埃及金字塔反思03-01

埃及金字塔反思(荐)03-01

埃及金字塔反思【热门】03-16

埃及神话介绍03-25

古埃及作文11-13

金字塔作文12-22

金字塔顶作文10-06

【优选】古埃及作文4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