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特重我头轻——在北岛诗中寻访遇罗克
阅读:1046
背叛了什么?背叛了真理,真理是什么?真理是一个27岁被枪决的年轻人至死都在坚决捍卫着的东西。
从未谋面的博客友珠海半夏先生是我的同龄人,有一次,一位读者在他的博客留言版上留言说:
“我和爸爸刚才都读了你的大作,写的很好.照片也很不错,爸爸叫你少发表点不满的言论,爸爸说你把家乡也说的很美。”
我留言到:
“恩,什么时代了都,还是遇罗克那时代啊!?说啥了说,也不反动也不色情,老兄,俺支持你!~”
于是,引发了关于遇罗克的回忆。半夏写了一篇名为《谁还记得他——一组历史老照片》的文章,回忆了遇罗克和他绝不平凡的短暂的一生。
不过,那篇文章可能图片太多,没能贴成。那么,我来一篇无图的,温柔的,在秋天,我个人,再读他的生平时,四十岁的人,还是和年轻时读他的介绍时一样,心情激荡,久久不能平静。当年,我在新华书店看到北岛的诗时,站在那儿,读着读着就热泪盈眶的情景也还历历在目。可是,一晃,有没有过去了20年呢?
我们现在正在走向更开放和谐的社会,为了明天,为了让人们知道,曾经有一个年轻人,为了真理,曾经无悔地献出了生命。在行刑前,他和监狱里的难友们一起,热烈地唱了一夜的歌。他们用歌声互相激励,他们慷慨赴死。今天我们随时可以看到的美好的蓝天,阳光和清风,树林和音乐,他不能再看到,再听到了。我们在替他过着美好的生活,我想要自己永远地记住他:
以下是半夏先生的原文节选:
“1970年3月5日,北京工人体育场,有一个青年因写了一篇题目为《出身论》的反对血统论的文章,被处死刑,随即被执行枪决。这个青年就是——遇罗克。
由于在狱中遭受非人折磨甚至连大小便都不准用马桶,三月的北京虽还春寒料峭,但这位带着眼镜的青年的身上仍然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气味,在红卫兵和‘革命群众’狂热的怒吼声中,他被拖了下去,押往刑场,时年27岁。
遇罗克的母亲王秋琳女士,抗战前留学日本,后来成了北京著名的女界实业家。他的父亲遇崇基先生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解放后在华北电业管理局任工程师。
1980年,遇罗克得到平反,是啊,党和国家都为他平反了不是吗?!
他在狱中的诗作《赠友人》在当时广为流传:
攻读健泳手足情,
遗业艰难赖众英。
未必清明牲壮鬼,
乾坤特重我头轻。 ”
如果你经历过那个年代,你就会知道,“血统论”是怎样残害着无数的年轻人。如果你的祖父是地主或者资本家,你生下来就低人一等,是黑五类的后代,就不可能享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权利。在“血统论”甚嚣尘上的时候,遇罗克勇敢地站了出来,指出了一个在现在看来已是基本常识的道理:人人生而平等。然而他为他的自由的言说付出了代价——他的生命。
送上北岛为遇罗克写的诗:
《开始或结局》——献给遇罗克
北 岛
我,站在这里
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
为了每当太阳升起
让沉重的影子象道路
穿过整个国土
悲哀的雾
覆盖着补丁般错落的屋顶
在房子与房子之间
烟囱喷吐着灰烬般的人群
温暖从明亮的树梢吹散
逗留在贫困的烟头上
一只只疲倦的手中
升起低沉的乌云
以太阳的名义
黑暗公开地掠夺
沉默依然是东方的故事
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
默默地永生
默默地死去
呵,我的土地
你为什么不再歌唱
难道连黄河纤夫的绳索
也象崩断的琴弦
不再发出鸣响
难道时间这面晦暗的镜子
也永远背对着你
只留下星星和浮云
展开全文阅读
我寻找着你
在一次次梦中
一个个多雾的夜里或早晨
我寻找春天和苹果树
蜜蜂牵动的一缕缕微风
我寻找海岸的潮汐
浪峰上的阳光变成的鸥群
我寻找砌在墙里的传说
你和我被遗忘的姓名
如果鲜血会使你肥沃
明天的枝头上
成熟的果实
会留下我的颜色
必须承认
在死亡白色的寒光中
我,战栗了
谁愿意做陨石
或受难者冰冷的塑像
看着不熄的青春之火
在别人的手中传递
即使鸽子落到肩上
也感不到体温和呼吸
它们梳理一番羽毛
又匆匆飞去
我是人
我需要爱
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
度过每个宁静的黄昏
在摇篮的晃动中
等待着儿子第一声呼唤
在草地和落叶上
在每一道真挚的目光上
我写下生活的诗
这普普通通的愿望
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
一生中
我多次撒谎
却始终诚实地遵守着
一个儿时的诺言
因此,那与孩子的心
不能相容的世界
再也没有饶恕过我
我,站在这里
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
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倒下的地方
将会有另一个人站起
我的肩上是风
风上是闪烁的星群
也许有一天
太阳变成了萎缩的花环
垂放在
每一个不朽的战士
森林般生长的墓碑前
乌鸦,这夜的碎片
纷纷扬扬
《宣告》---献给遇罗克
北岛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的弹孔里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是的,我要永远地记住,这个才华横溢,坚定勇敢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