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文中的信息 (人教版高三)
阅读:2099
《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分析综合”的第一条要求是“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离开对信息的关注,读懂字义、词义和句子意思就毫无意义。“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所作的深化了的进一步分析能力的考查。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人物传记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为表现人物品行的语句,非传记类作品的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为表达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的语句。
二、高考透视——2010湖北
原 弊
[宋] 欧阳修
1.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2.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3.国家罢兵, 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4.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③是说后来的士兵;④是说饥荒时选禁兵的标准,⑥是作者的结论。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参考译文】
1.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他们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农业是首先要考虑的,这是没有弄清统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于农业而不懂得节约用度来爱护农民,这是没有尽到致力于农业的办法啊。
2.古代治理国家的人,统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来互相补充。处于下位的百姓尽力很勤勉,处于上位的统治者使用物资有节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气力,国家不过分浪费,统治者爱护他们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资给统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扰。一位男子的力气,(官府)督促他一定要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一天的用度,(官府)约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种出的庄稼供给官府和百姓,食物都从这里面出来,因而常常有富余的,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年的储备。现在却不是这样,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根据收入确定支出。农民一年耕种打下的粮食供给官府才刚刚够,而农民自己的食物却不超过几个月。严重的,收获的事情刚刚结束,农民只能将簸出来的糠麸或秕稗作为食物,或者采摘橡树的种子、存储菜根来勉强度过冬春的饥荒时节。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灾旱灾,就会纷纷倒下成为饿殍。这样的情况很是可悲可叹啊!
3.国家停止用兵已经33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经百战的人有的老的老死的死现在几乎都没有了,而后来当兵的人不曾听见过战鼓、懂得战阵。生活在没有战事的时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势不能不骄傲懒惰。现在士兵进入兵营,不自己抱着自己东西而让别人抱着;禁兵领取粮食,不自己挑着而雇人挑着。他们的骄纵懒惰就是这样,又怎么愿意冒着辛苦而参加战斗呢?如果能让士兵能承受辛苦而能够战斗,即使损耗农民的利益,这样做也是可以的。但奈何他们只有当兵的虚名,而实际上是一群骄纵懒惰的无用之人啊。
4.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都在田间劳作,农闲的时候就将作战的技能教给他们,现在却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灾年,那么各州郡的官员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招他们去做禁兵,稍差一点低于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记在册作为厢兵。官员招人多的有赏赐,而百姓正处于穷困之时争相投军。所以,一遇上凶年荒灾,那么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这时也说:如果不将他们收留当兵,那么恐怕就会做强盗。唉!只是知道他们某段时间不做强盗,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骄纵懒惰而窃取食物啊。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承担种田的工作,而年老体弱的游玩;现在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游玩,而老弱之人却留守在田地间。为什么相反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间尽力耕作的,有时不免于吃猪狗之食,而一旦离开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终身安乐舒适而享有丰美的食物,那么种田的农民不能不一天天减少啊。所以说有引诱农民离开田地的弊端,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展开全文阅读
三、筛选信息考题陷阱的设置
1、对象错位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几件事情;而题干的要求多为“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项”。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错例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次要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主要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例1 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相互斗争的一组是( )(04湖北卷)
①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
②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③将使与昌宗廷辨之
④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
⑤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
⑥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资治通鉴唐纪》主要记载魏元忠为官正直,得罪了权奸张氏兄弟,张昌宗在太后面前诬告,并以高官贿赂张说作伪证,但最后张说揭露了张昌宗的阴谋。
③句不牵涉到魏、张二人,是太后的做法。⑤句是宋璟的话。⑥句是张说的话。以上三句是他人之行和他人之言,都不符合筛选标准,应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例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组是( )(2005山东卷)
⑥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根据原文“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可知,第⑥句说的吴翁乐善好施之举,而命题人却将它“嫁接”到了周维城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2、方式误导
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既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也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而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筛选是有指定要求的。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不仔细推敲题干要求,而是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作出错误判断。
例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2004全国卷Ⅱ)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仗义执言”意为“为了正义说公道话”,它表明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指定要求是“语言描写”,而第⑥句却是孟尝就任合浦太守后所做的兴利除弊之事,是措施而非所说之话,所以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例4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2005广东卷)
③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⑤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指定要求是“直接描写”,而③句写的是“显宗舅新阳侯阴就”对朱晖志节的赞叹,⑤句写的是“骠骑将军东平王苍”对朱晖品行的礼敬,这两句都是典型的间接描写,显然不符合题干的要求。考生只有审清了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筛选的指定要求,才能排除干扰。
3、混淆标准
题干每一项的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两项。要求考生将分别能体现题干要求的一项选出来。命题者往往故意混淆上下两项的标准,干扰考生。
例5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一组是( )(2006湖北卷《涉务》)
A.品藻古今,若指诸掌 / 出则车舆,入则扶侍
B.肤脆骨柔,不堪行步 / 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
C.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 / 晋朝南渡,优借士族
D.体羸气弱,不耐寒暑 / 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
B项上句是养尊处优;C项上句是指养尊处优的危害;D项上句是指养尊处优,下句是指崇尚空谈,正好与题干要求相反。
例6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先祖“讲究孝道”和“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2007湖北卷《先祖事略》)
A. 事父母诸兄皆得其欢心/岁时勤力治家,人产计口给食
B. 遇诸兄弟门以内,蒸蒸如也/余悉以赈乡里贫乏者
C. 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诸饿者以次受糜,纺其笠于槐,累累如也
D. 颖川公卒,哀毁如礼/遇事慷慨,不避艰险
A项下句不属“乐善好施”;B项上句不属“讲究孝道”;D项下句不属“乐善好施”。
4、偷换主旨
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材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即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是吻合的。而传统美德的内涵博大精深,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命题人也很“看好”这一点,“美德是个筐,事事往里装”,考生往往忽视题干要求筛选的只是“某一种”传统美德,这就陷入“偷换主旨”的筛选误区。
例7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勣刚直守正的一组是( )(2004江苏卷)
②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②句表现了徐勣忠于职守,作风踏实,责任心强,一心为民的良好品德,这显然与题干要求表现的主旨“刚直守正”不合。考生如果无视题干对“主旨”的要求,而是见“美德”就选,就极易陷入命题人设计的误区。
例8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章君办学之义举的一组是( )(2008湖北卷《龙渊义塾记》)
①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
②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
③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④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
⑤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⑥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①属于章君祖辈谋划的内容, ②是章君的困惑, ⑥属于章君传承祖辈美德,是作者议论的话语。这三项不是章君的办学义举。
5、举例错误
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考生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谨防命题者故意用错例。否则,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
例9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2005湖北卷《武技》)
展开余文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①④表现了李超的“年少喜胜”, ③表现了李超学艺三月后的神态,都不是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
例10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 )(2005北京卷)
①吾已诛之矣
根据上下文意,①句中的“之”应指“崔杼之子”。那么“崔杼之子”究竟是不是“不义之人”呢?如果单从“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告之” (之前崔杼与庆封谋杀了齐庄公——景公立)来看,①句似乎符合题意,但如果作进一步分析,考生就很容易发现崔杼之子是受庆封的挑拨才私自争斗起来的,而庆封的险恶用心在于挑起崔杼的家乱,然后借帮崔杼平定家乱之名灭其家族,进而将崔杼逼上绝路,最终达到“代之相”的目的。在这件事上,崔杼之子其实是受害者,而非“不义之人”。考生如果不能洞察这一隐情,就会陷入“就事论事”的筛选误区,对文意作出错误的判断。
6、混淆时空
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阶段,并且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而命题人有时会用“提速”的办法,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导致时空混淆,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
例11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2001全国卷)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①句陈述的是田单使用反间计后,燕王不再信任乐毅,而改用骑劫为将。⑥句主要是表现田单火牛阵的作用。一是火牛着“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从燕军的角度看“视之皆龙文”;二是火牛“束兵刃于其角”,以至燕军“所触尽死伤”。综观上述分析,①句与⑥句这两个句子虽然与田单“兵不厌诈”手段有事理逻辑上的密切联系,但都是表现战术“奏效”阶段的句子,而题干要求表现的是田单“兵不厌诈”的手段,筛选的信息应该是田单“运用”战术阶段的句子,而不应该是战术“奏效”阶段的句子。显然,①句与⑥句是命题人故意混编到“运用”战术阶段中的,自然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例1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2005全国卷Ⅱ)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 ②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⑥廉吏安可为也
从题干要求看,既要有谈笑,又要有讽谏,筛选的信息应该是优孟实施讽谏阶段的句子。
②是讽谏前的准备,③是讽谏的前奏,④未涉及讽谏的主题,均可排除。 ①⑤⑥符合要求。
四、筛选文中信息的解题策略
1.注意陈述主体是否一致。在文言文信息筛选题中,经常存在某些被选文句的陈述主体与题干不一致的情况,而这些文句大多数恰恰是应被排除的选项。因此,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看所选文句的陈述主体是否与题干一致。
2.注意主体关涉的对象是否一致。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与所选文句透露的信息的契合不仅表现在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上,也表现在两处关涉对象的一致性上。
3.明确信息的意义指向。对主体和对象的确认,是为准确筛选信息打下的两个漂亮的外围歼灭战,要最终选出正确答案,还要理解表达信息的概念内涵,明确所要筛选的信息的意义指向。
4.梳理文意句意。对所选文句所在文段大意的准确把握,对所选文句与相邻文句间语意关系的正确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错误选项的干扰。
5.辨明行为、品质与功绩、影响等。有些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与所选文句透露的信息有相符相似之处,但题干要求选出的是行为、品质,而文句反映的却是结果,遇到这种情况要认真辨析。
五、阅读史传类文字,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应理清以下四点:
1.人物。要明白其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
2.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明白其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3.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高考所选的传记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应特别注意这些方面。
六、高考检测——2009年湖北卷
孟 德 传
【宋】苏辙
(1)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2)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公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3)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囊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是( )
A.①既为兵,不获如志 ②惟山之深者往焉
B.①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②须臾,奋跃如将搏焉
C.①一日十病十愈 ②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D.①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②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答案】C
【考点】考查对文言文信息的筛选
【解析】A.项:①信息在第一段:“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句子是说其志向没能实现; B项:②信息在第一段:“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这是孟德介绍猛兽的举动;D项:①说明孟德仍喜欢在山中往来的现状;②信息在第三段:“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是作者的评论,指出孟德“无所顾”的气魄。
【思路分析】考生可将选项与原文对照,稍微读得远一点,就是读一读句子在原文所在的上下句,甚至读一读所在段落或全文,一般不难作答。
参考译文:
孟 德 传
【宋】苏辙
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当了兵,“好山林”的志愿没能够实现。宋仁宗嘉祐年间,戍守秦州,陕西关中名山很多。孟德逃到华山脚下,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十个饼,拿着进了山。自己想:“我是禁军的一员,如今到了这里,被捉住也是死,没吃的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对这三种死,我不再忧虑了,只管向山的深处去呀!”他的饼吃完了以后,采草根树果来食。一天病十次愈十次,呕吐、下痢、腹胀、胸闷,全都出现了。数月以后,吃这些如吃五谷一样平安。因此进山二年不饿。然而多次遇到猛兽,也总是没死。孟德说:“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离我十几步,又停下来蹲坐在那里,迟疑不决,终于俯首贴耳地走了。再试之其它猛兽,前后都一样。”
后来孟德来到商州,他不知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看你不是坏人,好像有道之人。”孟德全部说出了事情的始末,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张安道恰巧作秦州知府,孟德自称有病,得以复员为民。至今仍在各山中往来,也没有其它奇异的本事。
孟德可以说是一个有道之人啊。世上的君子都有所顾惜,所以对有的事仰慕,对有的事畏惧;仰慕畏惧交织心中,虽未必在行动中有所表现,但情绪表现于面色中,旁人一望而知。所以弱者受人侮辱,强者受人讥笑,没有一个是超凡脱俗、独立于世的人。如今孟德心中没有眷念,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虽不觉得,但众人却见到了。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即使同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何足道哉 !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写的《孟德传》寄来了,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对此感到讶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怕自己的人,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这样说这事有或没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这件事。但我又听说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把二个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从山上奔来,二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老虎细看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离去了。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吗?
熊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