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和四要素

回答
瑞文问答

2021-08-28

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和四要素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溶解度的计算公式:m(溶质)/m(溶剂)=s(溶解度)/100g(溶剂)

扩展资料

  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需强调和注意的是: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

  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衡址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标准,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

  只有以上四个要素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没有意义,说法也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