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解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描写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这首诗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
冰封的河道,禁锢着波涛的汹涌;
荒凉的气流,腐蚀着惨淡的天空。
八月的大漠,属于风,属于雪,
还属于诗人岑参那挥之不去,拭之不离的苦楚。
如云絮般的哀叹,发思古幽情的感伤,
夹带着别离的心酸,裹住了阴霾的坚实,
编造出风雪的遗憾。
无奈、无奈,满腔的幽怨只能谱成一曲离歌,
凑响在大地,凑响在大漠……
——题记
迷离的烟雾兜起了大漠的荒凉。犀利的北风携着积攒了一年的冷峻,荒败了枯草的结局。八月,大漠的八月拭去了炎夏的记忆,荒诞地飘起了皑皑白雪。僵冷四溢的胡天,白雪弥漫的大漠,一曲离歌,在无言中奏响着。
远古的夜,湮灭了诗人太多断肠的旧梦。塞外边,飞雪天。夏日的天扬起了残冬的雪,飘扬依稀的微雪苍茫了大地,呼啸的寒风荡起了诗人亘古不变的梦幻。是他故土的梨花,有绽开了笑颜么?
伸手捧住那缕白雪的惨淡,皎洁的晶莹,谱写了幻冬的完美,也唤醒了尘封已久春日的回忆。仍是在那离别的初春,仍是在那梨花纷飞、芬芳四溢的时节,离别萦绕的哀伤奏成一曲哀怨缠绵的离曲。带着这些怅惘与迷茫,他带着游子孕育的伤感,踏往前方的遥远……
如今,又是送别友人的时节。
天未老,地未老,但衰败的确实诗人历尽沧桑的心。
白雪飞扬的八月,恰如梨花绽裂的时节,同是离歌,奈何此曲多了那么一些豪迈与壮阔?
暮雪压不下远征的雄浑的士气,寒风吹不倒昂首飘扬的红旗。远方,诗人的挚友在风雪摇曳中渐行渐远,离别的音符在刹那间化为漫天的飞雪,伴随着友人远行……
踏过天山路,将离别哀愁汇成天山上冰封的湖泊。朝东远眺,漫漫夜空,浓浓瑟雪,蓬松的雪地,是否也曾留下故人的思念与祝福?
山路回环,万水千山,寻觅千载,大地也不曾留下故友的身影。那一份牵挂,终究还是要埋葬在厚厚的化雪了。
依依惜别,深深眷念。萌动的心扉回忆着曾几何时那份真挚的友谊。尝着分离的苦楚,诗人望望远方的路,积雪还未来得及磨灭远行的足迹,浅浅的踏痕,是否有属于着分离的苦楚,诗人望望远方的路,积雪还未来得及磨灭远行的足迹,浅浅的踏痕,是否有属于故友的一个呢?
离歌,令人断肠的离歌仍是无情地奏响在天山下的大漠。
诗人独自站立于风雪摇曳中,倾听风雪的低吟浅唱,回味着离别的苦楚。于是才谱出了泣血的千古绝唱——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课后习题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 _, 。”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填2字)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
7、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简称《白雪歌》)可以说是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一首__________ 诗,又是一首__________ 诗,这首诗描绘了当地风雪与严寒,表现了送友惜别的深情。(2分)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请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3分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解读】相关文章: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解读06-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0-20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11-29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10-2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鉴赏09-17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词09-19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08-28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拼音12-27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09-28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赏析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