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

时间:2024-10-02 09:28:57 板报大全 我要投稿

小学生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小学生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又到了一年仅有的一次清明节,每及此节,我和爸爸总会从自己家骑车赶到老家去给我爷爷上香,想到今日又能去看爷爷,心中不免有几分喜悦,可又不免惆怅伤感起来。去坟场的半路,渐渐下起了小雨,连着心里那份伤感更不是滋味了。

  爷爷在我六岁那年就去世了,可我总忘不了他对我的好,爷爷虽然看起来很严肃,但对我还是很好的,三个孙子孙女中,爷爷最疼我了,有好吃的总忘不了我,有好东西总招呼我爸爸去拿给我,小时候总喜欢把我架在他脖子上,至今还有一张相片纪念那一时刻,那时的爷爷和我两人脸上都洋溢的欢乐。可就在我五岁那年爷爷得了一个很重的病,奶奶,妈妈和婶婶轮流给爷爷守夜,总怕爷爷一不小心就会离我们而去,也是格外小心,不敢睡去,当爷爷难过的时候或想晚上起来,她们总会扶他起来,可两个弱女子的力气也不够大。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婶婶毕竟还有工作,当他们不在的时候,就只有奶奶一人在照顾爷爷了,一个七旬老人要照顾比他重许多的人,可不是很吃力吗?可不仅仅是这些,当爷爷半夜气喘得紧的时候,奶奶就知道不他不行了,不过这时候奶奶不会急着去找医生,他知道找医生就来不及了,她的老伴得靠她去救,此时奶奶就会抱着比她身体重很多的爷爷在院子里跑起来,天知道那有多累,每当爷爷气顺了奶奶才停。当我们不在的时候,都不知道奶奶这样过多少回。

  终究爷爷还是撑不过那个春天,去了。全家上下弥漫着一股悲伤,庄重的气氛。送爷爷走的那天,淅淅沥沥的下着下小雨。我们一行人披麻戴孝,那是我虽然小,可是当我得知爷爷走的时候,也悲伤异常,浑浑噩噩的,送行的或者会有不是真心哭的,可是我记得那时的爸爸真真切切的哭了,真可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爸爸与爷爷的父子情深可没有半点虚假。爷爷,还是,进了火葬场。

  回忆结束,早已到了坟场,我熟悉的来到爷爷坟前,为他烧纸,就算爸爸这般刚毅之人也还是不觉红了眼眶。

  回家的路上,照旧还是下着细雨,四月的雨冰冷刺骨……

  “又是一年芳草绿”,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到了。我们中国人都会回老家扫墓、祭拜和踏青。

  大家知不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呀?如果想的话就认认真真地听吧!关于清明节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重耳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重耳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后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饿晕了,大臣里有一个叫介子推的忠臣,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后给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后来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来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来逃进了绵山上。重耳为了让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烧山让介子推自己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并没有看见介子推出来,进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亲抱着一棵树已死去,树上有个洞,里面的衣服上写着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后来重耳把绵山改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为清明节。听了这个传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吧!

  我们每年都去祭拜祖宗,今年也不例外。清晨,我们全家人开着车前往汉寿扫墓,到了汉寿,我们直奔太奶奶的坟墓前。路上爷爷说着太奶奶的生前故事,太爷爷死的早,太奶奶一个人辛辛苦苦养大了爷爷他们几兄妹……这时,大家的眼睛湿润了,我这个小小男子汉眼泪也快爬了出来。

  来到坟墓前,爷爷点燃蜡烛和香。我们排着队伍准备磕头,当爸爸磕头时,心里好像一直想着以前太奶奶非常疼他的情景,嘴里还默默地说着一些祝福的话。轮到我磕头了,我心里描绘着太奶奶慈祥的面容,我双手合十,希望太奶奶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幸福,保佑我将来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

  扫完墓,我们往回走,这时心里的沉重没有了,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欣赏着春天的景色,金灿灿的油菜花望不到头,到处都是黄;柔嫩细长的柳条随风飘动,像小女孩的头发在风中飘舞,我们摘下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春天真美!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个节日是对祖宗们的一种尊敬与怀念,现在也成为了亲人团聚的节日,希望能世代相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爸爸妈妈,我爸爸妈妈听了害怕极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时候听到鞭炮声就怕了。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几个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早上,当我揉开惺忪的睡眼,爬起来后,站在院子里。凝望着未来的日子,一点一滴成为现在。院子里的杏树,已经伸出了院墙,一朵又一朵,一片一片包裹着嫩粉的内心。也许是因为刚刚睡起,总觉得哪杏树与腊梅有几分相似。空气中,弥漫着芬芳。天空万里无云,纯净的蓝色洗刷了一切。整个人,都融于这如水的景色中。

  中午时分,太阳早已气喘吁吁地爬上天空,当头对我们笑。仿佛它每呼出一口气,地面就要升高一度,天空也好像被镀了金。

  也许,在这乡下,最美的,莫过于傍晚。西方的天际,只剩下火红的一片,太阳的脸庞已被染成了红色。人们家的房顶,炊烟已袅袅而升。一缕缕饭菜的香味,飘入人们的心田,也温暖了人们的心儿。远处连绵的山峦起伏着,可是却觉得它好像被一层淡淡的雾气所笼罩着,依稀看不清它面容,却觉得它更美了。那一层薄雾,不就是它的面纱么?不给人们最完整的它,却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近处,这杏花树仿佛比早晨少了一份纯白的梦。偶尔,几片白色的花瓣悠然地飘下来,旋转着,纷飞。毫无声息,也许在下一秒再看它的时候,就已经少了些什么。空气中好像又多了一丝丝幽幽的淡雅的香味。她像一位婀娜的少女,翘起惑人的兰花指,而地上铺的一层稀疏的雪白,不就是她的裙襟?也许,她不甘心呆在这小院的一角,于是,她开始拼命的展现自我。结果,她成功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由衷地感叹,如果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这里,他们也一定会因为这一份执着的努力而流露出一跳感动的心溪……

  几只鸟儿,在不远处的电线上嬉闹着,像是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一般,奏出了一支动听的歌儿。蓦然回首,看到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上,一团密密麻麻的黑色。太阳公公回家了,鸟儿们,是不是也该回到母亲的翅膀下了?

  一丝丝清凉,拂过脸颊,西方那天边,也渐渐暗了下来,一切都回归了开始的宁静,随着夜晚的来临,轮回着……


《小学生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生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相关文章: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03-25

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04-08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10-13

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08-19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04-01

漂亮的清明节手抄报内容04-01

初中清明节手抄报内容08-02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04-07

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大全08-07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04-08

小学生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小学生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又到了一年仅有的一次清明节,每及此节,我和爸爸总会从自己家骑车赶到老家去给我爷爷上香,想到今日又能去看爷爷,心中不免有几分喜悦,可又不免惆怅伤感起来。去坟场的半路,渐渐下起了小雨,连着心里那份伤感更不是滋味了。

  爷爷在我六岁那年就去世了,可我总忘不了他对我的好,爷爷虽然看起来很严肃,但对我还是很好的,三个孙子孙女中,爷爷最疼我了,有好吃的总忘不了我,有好东西总招呼我爸爸去拿给我,小时候总喜欢把我架在他脖子上,至今还有一张相片纪念那一时刻,那时的爷爷和我两人脸上都洋溢的欢乐。可就在我五岁那年爷爷得了一个很重的病,奶奶,妈妈和婶婶轮流给爷爷守夜,总怕爷爷一不小心就会离我们而去,也是格外小心,不敢睡去,当爷爷难过的时候或想晚上起来,她们总会扶他起来,可两个弱女子的力气也不够大。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婶婶毕竟还有工作,当他们不在的时候,就只有奶奶一人在照顾爷爷了,一个七旬老人要照顾比他重许多的人,可不是很吃力吗?可不仅仅是这些,当爷爷半夜气喘得紧的时候,奶奶就知道不他不行了,不过这时候奶奶不会急着去找医生,他知道找医生就来不及了,她的老伴得靠她去救,此时奶奶就会抱着比她身体重很多的爷爷在院子里跑起来,天知道那有多累,每当爷爷气顺了奶奶才停。当我们不在的时候,都不知道奶奶这样过多少回。

  终究爷爷还是撑不过那个春天,去了。全家上下弥漫着一股悲伤,庄重的气氛。送爷爷走的那天,淅淅沥沥的下着下小雨。我们一行人披麻戴孝,那是我虽然小,可是当我得知爷爷走的时候,也悲伤异常,浑浑噩噩的,送行的或者会有不是真心哭的,可是我记得那时的爸爸真真切切的哭了,真可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爸爸与爷爷的父子情深可没有半点虚假。爷爷,还是,进了火葬场。

  回忆结束,早已到了坟场,我熟悉的来到爷爷坟前,为他烧纸,就算爸爸这般刚毅之人也还是不觉红了眼眶。

  回家的路上,照旧还是下着细雨,四月的雨冰冷刺骨……

  “又是一年芳草绿”,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到了。我们中国人都会回老家扫墓、祭拜和踏青。

  大家知不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呀?如果想的话就认认真真地听吧!关于清明节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重耳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重耳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后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饿晕了,大臣里有一个叫介子推的忠臣,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后给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后来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来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来逃进了绵山上。重耳为了让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烧山让介子推自己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并没有看见介子推出来,进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亲抱着一棵树已死去,树上有个洞,里面的衣服上写着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后来重耳把绵山改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为清明节。听了这个传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吧!

  我们每年都去祭拜祖宗,今年也不例外。清晨,我们全家人开着车前往汉寿扫墓,到了汉寿,我们直奔太奶奶的坟墓前。路上爷爷说着太奶奶的生前故事,太爷爷死的早,太奶奶一个人辛辛苦苦养大了爷爷他们几兄妹……这时,大家的眼睛湿润了,我这个小小男子汉眼泪也快爬了出来。

  来到坟墓前,爷爷点燃蜡烛和香。我们排着队伍准备磕头,当爸爸磕头时,心里好像一直想着以前太奶奶非常疼他的情景,嘴里还默默地说着一些祝福的话。轮到我磕头了,我心里描绘着太奶奶慈祥的面容,我双手合十,希望太奶奶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幸福,保佑我将来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

  扫完墓,我们往回走,这时心里的沉重没有了,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欣赏着春天的景色,金灿灿的油菜花望不到头,到处都是黄;柔嫩细长的柳条随风飘动,像小女孩的头发在风中飘舞,我们摘下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春天真美!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个节日是对祖宗们的一种尊敬与怀念,现在也成为了亲人团聚的节日,希望能世代相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爸爸妈妈,我爸爸妈妈听了害怕极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时候听到鞭炮声就怕了。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几个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早上,当我揉开惺忪的睡眼,爬起来后,站在院子里。凝望着未来的日子,一点一滴成为现在。院子里的杏树,已经伸出了院墙,一朵又一朵,一片一片包裹着嫩粉的内心。也许是因为刚刚睡起,总觉得哪杏树与腊梅有几分相似。空气中,弥漫着芬芳。天空万里无云,纯净的蓝色洗刷了一切。整个人,都融于这如水的景色中。

  中午时分,太阳早已气喘吁吁地爬上天空,当头对我们笑。仿佛它每呼出一口气,地面就要升高一度,天空也好像被镀了金。

  也许,在这乡下,最美的,莫过于傍晚。西方的天际,只剩下火红的一片,太阳的脸庞已被染成了红色。人们家的房顶,炊烟已袅袅而升。一缕缕饭菜的香味,飘入人们的心田,也温暖了人们的心儿。远处连绵的山峦起伏着,可是却觉得它好像被一层淡淡的雾气所笼罩着,依稀看不清它面容,却觉得它更美了。那一层薄雾,不就是它的面纱么?不给人们最完整的它,却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近处,这杏花树仿佛比早晨少了一份纯白的梦。偶尔,几片白色的花瓣悠然地飘下来,旋转着,纷飞。毫无声息,也许在下一秒再看它的时候,就已经少了些什么。空气中好像又多了一丝丝幽幽的淡雅的香味。她像一位婀娜的少女,翘起惑人的兰花指,而地上铺的一层稀疏的雪白,不就是她的裙襟?也许,她不甘心呆在这小院的一角,于是,她开始拼命的展现自我。结果,她成功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由衷地感叹,如果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这里,他们也一定会因为这一份执着的努力而流露出一跳感动的心溪……

  几只鸟儿,在不远处的电线上嬉闹着,像是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一般,奏出了一支动听的歌儿。蓦然回首,看到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上,一团密密麻麻的黑色。太阳公公回家了,鸟儿们,是不是也该回到母亲的翅膀下了?

  一丝丝清凉,拂过脸颊,西方那天边,也渐渐暗了下来,一切都回归了开始的宁静,随着夜晚的来临,轮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