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年级寒假数学小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我们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把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上,并且把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下面是五年级寒假数学小报,欢迎参考阅读!
五年级寒假数学小报内容1:如何学习数学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区别
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学生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还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另外,因为数学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便于记忆。
二、数学八环节学习方法
学好数学需要注意抓好下列环节:⑴制订计划,⑵课前预习,⑶认真听讲,⑷及时复习,⑸独立作业,⑹解决疑难,⑺系统小结,⑻课外学习。一个学生只要能够按照这八个环节学习,步步落实到位,那么这个学生就将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成为班上的优秀学生。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
——黑格尔
三、数学四大要素学习法
把数学知识看成是一个系统,那么数学知识结构具有四大要素,即感知、理解、应用、系统化。具体来讲这四大要素具有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⑴感知:感知是数学学习的开始、是基础,一切数学学习活动只有知道了“是什么”,才能进一步地探索“为什么”从而才能理解和应用知识。⑵理解:为了对一个数学结论能够理解,必须明确它的原理,它的来龙去脉。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结论的解释等,都要弄懂搞明白,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事实的原理。⑶应用:数学教材当中,对例题的总结,练习题的解答,及课外作业的完成过程,都是“应用”掌握的过程。⑷系统化:“系通化”指的就是“知识体系”。数学学习材料之间具有种种联系,如果学生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就能达到由此及彼的作用。掌握“系统化”有以下几个作用:知识结构严密化,记忆牢固,思维灵活多样,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因此通过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是十分重要的。
天生的能力必须借助于系统的知识。直觉能够做的事很多,但是做不了一切。只有天才与科学结了婚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斯宾塞
四、要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现在新课程改革在高中如火如荼的展开起来,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过去比较有了较大的'改变,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为综合信息传递,这就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动脑、动手、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注重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公式、定理、结论等。要善于提问,学会提问,“凡是问个为什么”,用自己的问题和别人的问题带动自己的学习,从而达到理解概念,学会证明,领会思想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目的。
五、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意志品质
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解决矛盾的过程,解决一种问题都有一种成就感,但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要有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学习,不断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有了成绩不沾沾自喜,遇到挫折不气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就一定能取得理想成绩。
五年级寒假数学小报内容2:如何考好数学
如何在高考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每个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它对你数学成绩的影响也许是几分、十几分、甚至更多。根据我的观察与分析,以下四方面对考生解答高考数学题应有帮助。
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
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理19题就比理20、理21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五年级寒假数学小报内容3:“说”数学 “做”数学 “悟”数学
一、在互动中“说”数学
单调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活动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好奇心很强的小学生。因此教学中老师可以开展一些游戏、竞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比赛中练“说”,在“说”中发展思维能力。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说思路比速度,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性质、定律进行运算时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如“37+7”,要求学生迅速说出得数,并叙述计算过程。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连续说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路:
A、把37分成30和7,7加7等于14,14加30等于44;
B、把37分成34和3,7加3等于10,10加34等于44;
C、把7分成3和4,37加3等于40,40加4等于44。
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大家说话的方式方法和速度在比赛中提高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比“说”的训练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细心听题,专心看题,认真思考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非常注重让学生在互动中学数学,在课内合作交流,更在课外开展各种小组研究学习活动。活动中学生倾听、质疑、说服甚至争论,他们有时针锋相对,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又为同伴的精彩发言所折服,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分享成功的喜悦。开放、互动的课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大量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发表见解,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合理地补充,及时强调反思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为交流说数学,为探究说数学”,为获取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动手实践中“做”数学
例如《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
A教学:
师:怎样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呢?我们来做个试验。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生拿纸片)。
师:大家看看书上的示意图与箭头所指的方向,跟着老师一起做。我们将这两个纸片完全重合后,把一个纸片旋转过来,再平移到这个位置,然后向上推(生边看书,边跟着老师做)。师: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概括为“重合——旋转——平移——上推”。我们再做一遍。(生再做一遍,并口念“重合——旋转——平移——上推”。)师:现在我们发现这两个三角形形成什么形状了?生:平行四边形。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是什么关系呢?……
B教学:
师: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呢?
我们能否思考一下:
1、我们原来是怎样求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它对我们有帮助吗?2、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呢?对我们有帮助吗?3、用三角形纸片试试看。一张有困难的'话,能用两张吗?(生动手操作。)师: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吗?谁愿意交流一下?……
A老师的教学使学生的动手实践变成了简单地执行老师的任务,变成了一种对书本的模仿与复制,学生只需手的运动而无需脑的兴奋,它的功效将会大大降低。B老师的教学体现了动手必须与动脑相结合,因为动手实践需要一定的思维空间与思维坡度,需要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状态,需要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思维活动。
在我们的课堂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将数学教学过程设计成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的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与过程,获得数学知识的经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在整个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并能很快就进入自主学习的角色。
三、在生活情境中“悟”数学
例如,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我让学生在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4根小棒中任选3根做三角形,看看谁做成的三角形多。学生接到任务后马上动起来。展示时,有学生发现用10厘米、5厘米、4厘米3根小棒或用10厘米、6厘米、4厘米3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进而将围成的与未围成的进行对比观察,从而感悟出要做一个三角形必须是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在新课程实践中,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和只运用某一种学习方式,那样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极其单调的,学习生活是非常贫乏的。我们应积极寻求学习方式的整合,使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目标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中、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得以实现。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生活情境,为基本的学习内容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探索机会,让学生亲自经历“现实题材——提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或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健康而又可持续地发展。
【五年级寒假数学小报】相关文章:
寒假数学小报06-30
数学小报10-20
小报快乐寒假06-24
寒假出游小报06-30
关于寒假的小报06-30
简单的寒假小报06-30
寒假英语小报精选06-30
寒假小报英文06-30
快乐的寒假小报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