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新年手抄报内容

时间:2024-07-09 23:05:33 赛赛 板报大全 我要投稿

六年级新年手抄报内容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对手抄报都不陌生吧,借助手抄报可以有效培养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什么样的手抄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新年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新年手抄报内容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春节的诗歌

  1、《除夜雪》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2、《除夜》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

  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

  又将憔悴见春风。

  3、《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4、《癸巳除夕偶成·其二》黄景仁

  年年此夕费吟呻,

  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

  枉抛心力作诗人。

  5、《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

  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

  春在千门万户中。

  6、《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春节作文

  春节,顾名思义,应该是庆祝春天到来地节日,是我国乃至华人世界最有影响力地传统节日。从腊七腊八到正月十五,人们都沉浸在节日地喜悦中。那些天南地北地亲朋故旧,不顾山水阻隔,以敬拜父母地名义回家,以亲人团圆地名义回家,相聚在春节里。

  春节地重头戏,要数团年宴了。这一天大人们最为忙碌。厨房里热气蒸腾,煎炸蒸煮飘香,锅碗瓢盆齐鸣;爷爷奶奶刀工精湛,爸爸妈妈厨艺了得。像我这样懒散地人,也要参与收拾屋子,接待客人。而我更期待团年宴地早一点开席,以便大快朵颐。

  下午四点,亲人陆续到齐,一番寒喧之后,论资排辈入席。满桌地菜肴,满杯地琼浆,满满地亲情,弥漫了整个空间。亲人们先拜列祖列宗,又祝福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然后是兄弟姐妹地互相祝福或调侃。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烈,有敬酒地,也有赖酒地,酒杯碰得咣当作响。一顿团年饭,起码要拉扯上一两个钟头才肯罢休。

  亲人们无论喝多少酒,却总忘不了一件事,就是观看中央电视台地“春节联欢晚会”。客厅里人多挤不下,就看卧室地电视、书房地电脑,甚至用手机浏览。当春晚主持人敲响新年地钟声,成千上万地烟花升天燃放,将城市映照得好似一座五光十色地迷幻城。

  除夕过后,便是大年初一了。放眼望去,大街上,车水马龙,小巷中,行人如织,出行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大人小孩,无论在什么地方相遇,都是互道祝福,新年快乐之声,不绝于耳;礼花鞭炮共鸣,震耳欲聋。

  春节,就这样悄然而至,又这样渐行渐远。春节,既然是春天的节日,让我想起不知名的诗句:

  春天何其多,属于你的春天有几何?春天把希望给人,你给了春天什么?

  新年诗句

  1、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2、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3、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姚合《除夜二首》

  4、自然添白发,岂为惜流年。——德祥《除夕》

  5、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6、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7、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袁凯《客中除夕》

  8、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孟浩然《除夜有怀》

  9、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0、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元稹《除夜》

  11、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12、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方干《元日》

  13、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14、大书春帖当桃符,吟对窗前梅一株。——胡仲弓《元日》

  15、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16、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17、一月月相似,一年年不同。——许棠《新年呈友》

  18、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杜审言《除夜有怀》

  19、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20、春色已知回寸草,霜威从此霁寒松。——黄庭坚《次韵元日》

  2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2、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张说《钦州守岁》

  23、紫府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瞿佑《屠苏酒》

  24、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唐太宗《守岁》

  25、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2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7、浅斟浮柏叶,清坐对梅花。——胡仲弓《元日》

  28、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29、直须残腊十分尽,始共新年一并来。——秦观《元日立春》

  30、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李世民《守岁》

  春节美食

  饺子

  饺子,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春卷

  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汤圆

  南方的元宵节庆食品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

  年糕

  年糕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一种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鱼

  过年有鱼喻意年年有余。所以人们还特意不把鱼吃完,留到次日即新年,年年有余,去年的收获多,吃用不完,余到今年都还有,在物质贫乏的古代,这是人们对物质的渴望向往。成了现在的习俗。

【六年级新年手抄报内容】相关文章:

新年的来历手抄报内容01-11

有关新年手抄报内容04-16

新年英语手抄报内容01-31

新年英文的手抄报内容06-08

迎新年的手抄报的内容11-22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03-19

写新年英语的手抄报内容02-07

新年手抄报内容英文版08-24

新年新起点手抄报内容12-27

六年级元旦手抄报内容大全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