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写作特点
简析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分析其写作特点,用于丰富自己的写作手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篇《背影》写作特点的简析。
《背影》写作特点
1、结构精美:
作者善于捕捉瞬息间的生活感受,以“背影”为线索,选取的材料均归汇于“背影”这一焦点上。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浓缩了父子之间难以言喻的感情,是慈父爱子的象征。
作者不惜笔墨,对父亲的背影做具体细致的刻画,表现的角度新颖独特。父亲的背影是儿子经常见到的,但作者选取的不是平常的背影,而是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典卖借钱、家境衰败的情况下,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自己买橘子的那个背影。这个背影,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它既是父亲形象的素描,又是他精神的写照,还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父亲肥胖而吃力的“形”,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老境颓唐、心情忧伤的“神”,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怜惜、怀念,全都凝聚在这个背影里了。
文中四写“背影”:开头设疑——点出背影,造成悬念,使浓重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中间叙事——望父买橘,刻画背影,令人备受感动,热泪潸然;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离情别绪,催人泪下;结尾思念——读父来信,浮现背影,照应开头。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穿一气,浑然一体。
2、在叙事和描写中进行抒情:
整篇文章的抒情气氛是很浓的,但作者并没有用浓墨重彩去着意渲染。本文所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连串细小的事情:奔丧、送行、看行李、讲价钱、拣位子、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等,但作者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动作,用朴实的语言直抒胸怀,表达父子间的感情。如写父亲“攀”“缩”“倾”的爬月台的动作,父亲赤诚的爱子之心、儿子的无限感动,都融合在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之中了。又如父亲买橘回来,离开前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当父亲的背影找不着时,“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些叙述、描写中都饱含感情。有时作者也直接抒情,如“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了我的自责、追悔之情。“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3、人物描写突出行动:
行动描写是描写人物、塑造形象至为关键的环节。本文全力塑造了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父亲的形象,但作者写父亲的语言仅仅是平淡简短的`寥寥四句,他并没有描述父亲的焦灼与忧愁,以及父亲的劳累与辛苦,而是主要写父亲的行动,如“……(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通过看似琐碎寻常,实则生动典型的行动塑造、刻画人物。因此,使得父亲的形象血肉丰满,呼之欲出,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4、语言朴实无华且蕴含深情:
本文是在感情如潮的情况下命笔成文的。但作者表达这强烈的感情却没有浓墨重彩地着意渲染,而是以白描的手法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用如叙家常般朴素平实、通俗晓畅的语言,描绘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与思念之情。如写“我”的悔恨自责——“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写“我”的动情落泪——“看到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我的泪又来了”……字里行间饱含深情,思念之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显得格外自然、真挚、感人。又如写父亲“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中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次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枝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为儿子上火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的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背影》写作特点】相关文章:
朱自清《背影》写作特点09-24
背影写作特点分析07-09
朱自清《背影》散文主题和写作特点分析09-11
《背影》写作特色06-20
《背影》的写作背景11-13
《背影》的写作背景10-07
背影写作材料分析09-11
《乡愁》写作特点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