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中的父子情

时间:2022-10-28 15:05:18 背影 我要投稿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子情

  朱自清《背影》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朱自清《背影》中的父子情。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子情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子情

  朱自清的《背影》不以华丽词藻见长,而是以朴实的、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

  一、父子之间的关怀与眷念

  《背影》中令人动容的是在窘境中的父子深情,没有感情宣泄,没有华丽描写,通过质朴的语言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作者刚到徐州时,正是祖母去世,加上父亲事业“交卸”的时候,可谓“祸不单行”,家道中落,以至于给祖母办丧事都要“变卖典质”、四处向人家借钱。但是即使在这种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为了不让“我”难过,特地安慰“我”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我”要回北京的时候,父亲因为“事忙”,本来是不必送“我”的。但是对儿子的爱始终驱使着他对儿子关怀备至:“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最后还是放不下心决定亲自同行,“怕茶房不妥帖”,“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到了车站,送儿子上车后,连忙为儿子“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在这里,对比父子俩的穿着:也许是服丧,也许是由于“颓唐”的“老境”,父亲只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即使如此惨淡,也为儿子做了件“紫毛大衣”,这其中又何尝不包含着浓浓的父爱。在车上,还“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在这里,“我”暗笑父亲的“迂”,觉得茶房的人与他们非亲非故,又是些“只认得钱”的人,拜托他们只是枉费工夫。但是父亲不这么想,他可能也想到茶房那些人不会真正照应儿子,只是出于对儿子的担忧和关心,尽一切努力罢了。

  在描写父亲给“我”买橘子的时候,作者用了颇多笔墨,细致地描述父亲的动作。首先文中说,“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本身就胖,加上“黑布大马褂”和“棉袍”的衣着,已经使父亲穿越铁道有点困难。接着说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至此,一个肥胖老人步履蹒跚、笨拙、艰难的“背影”浮现在我们眼前。此情此景,怎不教人心酸?以至于“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为了不让儿子太难过,还得表现地“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离开时,文中说父亲的背影被人群淹没,“再也找不着了”。一个“再”字,深深体现出“我”对父亲的眷念。在收到父亲的信后,看到父亲在信中虽然“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还要安慰他说“我身体平安”,想到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再看近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即便“老境”如此“颓唐”,还是“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在“晶莹的泪光中”,作者对父亲的回忆永远定格在父亲那“戴着黑皮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上。

  二、父子间的愧疚之情

  朱自清对当时破败的家境有颇多描写,无形中为父亲的“背影”提供了铺垫,在父亲的一言一行中,有的不仅仅是对儿子的爱与关心,更有父亲对儿子的愧疚。不管怎么样,在家境破败这件事上,或多或少都有父亲的责任。所以,他希望通过为儿子多做些事,多关心儿子以来得到儿子的原谅,同时也为了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两个原本很亲密的人如果发生了不愉快,认识到自己错误的那一方会努力付出更多,也会小心翼翼。文中写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也不乏“踌躇”、小心翼翼”,“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当作者劝父亲不必送时,父亲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本来已经说好不送他,并再三仔细叮嘱茶房的人,但后来出于某种程度上的内疚,他还是“踌躇了一会”,最后决定还是自己送儿子。其实,作者自己也提到,“我”当时已经二十岁,北京也去过两三次。在我们看来,这位父亲这样对儿子的关心与爱护即使稍显多事也无可厚非,殊不知,父亲这样关怀备至,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与不安。

  接下来,就是“背影”的出现:“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颓唐”背影跃然纸上。在那轻描淡写的几句对父亲动作的描写里,有的不仅是来自父亲的关爱,同样还体现出父亲的“老境”,从而有了作者的潸然泪下。文章有意对父亲的百般照顾、不厌其烦和 “我”的不理解与不领情进行对比。

  在车上,父亲对儿子百般嘱咐,又拜托茶房的人好好照应儿子。而“我”只是“暗笑父亲的“迂”,认为父亲多事。从文中作者出发前的相送,到在车站买橘子,这其中的父爱曾经让“我”觉得都是做父亲理所当然的情感表露。但是,父亲一次次“颓唐”的“老境”,又让 “我”有所触动从而产生心理活动上的微妙变化,让儿子也有了愧疚的感觉:文章开头“我”从北京到徐州,(当时“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接着发现家境已经窘迫到要“借钱办丧事”。在车上“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到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看到家境的衰败,又想起祖母,心中感到十分悲哀,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在车上看到父亲为他买橘子时笨拙、艰难的动作,当父亲的身影淹没在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作者深深为父亲的“老境”感到心酸而留下眼泪;最后当作者收到父亲的来信,看到“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再次想到父亲的“老境”,终于流下懊悔与内疚的眼泪。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当拥有某种事物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当失去它的时候才感觉到珍贵。当作者想起父亲对自己的种种的好,自己却没有理解父亲对自己的关怀甚至不领情,面对父亲的种种“老境”,深深由“子欲养而亲不待”而自责,同时也为父亲的“颓唐”和无助感到悲哀。

  不难看出,父亲与儿子的内心都是兼具爱与愧疚交织的复杂状态。对父亲来说,事无巨细都需要他挺身而出亲力亲为,因为他觉得内疚和不安,因为他必须全力履行不容推卸的责任,所以他很努力、很认真地做一个好父亲。其实,在这种艰难困苦情况下,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努力,其珍贵之处都是平时所体会不到的。这种代表浓浓父爱的伟大背影,少了浮华,多了朴实,正是作者心中父爱的真实写照。

  朱自清经典散文《背影》背后的父子故事

  《背影》是朱自清最为著名的记事怀人散文,短短千余字道尽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仅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父亲对儿子的爱,实际上包含了更为复杂的情感,而这一切,都要从《背影》背后的父子冲突说起。

  1917年的冬天,对于朱家而言,格外寒冷。已经纳了许多个妾的父亲想要再纳一个姨太太,父子二人因此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朱自清的家庭是清末十分正统的书香门第,老一辈人还有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认为家中的所有事都应该听长辈的,而接受了新思想的朱自清则希望父亲听听自己的意见,两辈人平等交流沟通,新旧思想导致父子二人的矛盾更加激化;更何况,父亲纳妾之事还导致朱自清的母亲被迫离家;父亲借了高利贷,擅自领取朱自清的薪水,此事更导致父亲被撤职,家里花了好些钱才摆平,朱自清的祖母也因此受气离世。父亲的种种行为导致家中发生如此变故,朱自清自然心生芥蒂。祖母的丧事料理完毕,朱自清要返校,父亲要去南京谋差事,这才有了《背影》中父子相别的场景。父亲对于朱自清的关爱并不是建立在父子感情和谐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两人矛盾激化的基础之上,无怪乎《背影》一开始的情境描写十分惨淡了: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这些描写是对真实情境的叙述,是朱自清对过去事情的回忆,他没有大肆抒发自己当时的悲伤,而是在简单质朴的文字叙述中,描写出了家中所遭遇的重大变故,但是,“祸不单行”“满院狼藉”“簌簌地”等词的运用藏不住这些文字背后哀伤的基调,“一半为了父亲赋闲”则藏不住父子两人间尴尬的关系。可以说,朱自清认为,家中的重大变故、“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亲的过错。从《背影》整篇散文来说,这段文字的叙述与后文所叙述的.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心及儿子对父爱的“幡然醒悟”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也使得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显得更为动人。

  那么,朱自清又是如何真正理解父亲,并描写出如此感人的父子之情的呢?

  实际上,《背影》不是即兴之作,而是在时间酝酿与积淀中的产物。1925年,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收到父亲的来信,信中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看后,回忆起八年前祖母丧事之后,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百感交集,悲从中来,完成了《背影》。从1917年到1925年,在车站爬上爬下为自己买橘子的父亲的背影隐约萦绕在朱自清心头,他也在生活的现实中渐渐读懂了父亲。八年间,外出寻职的父亲不仅没有获得任何结果,还病倒外乡被人送回了扬州,长期赋闲。家里经济每况愈下,父亲的身体也没有年轻时强健,如信中所说,有诸多不便。可以说,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父亲都承受了巨大的打击。1920年,长女采芷出生,朱自清自己成为了父亲。朱自清原本就是家中的长子,现在又多了一个父亲的角色,自然肩负起了更多沉重的家庭责任,多年来为生活而奔波辛劳。

  八年,在收到父亲来信的那一刻,这八年来生活的不易、尴尬而充满平实爱意的父子关系以及多年来经历的家庭社会的变化,全都从朱自清脑海里喷涌而出。这一刻,或许是更早之前的某一刻,或许是初为人父的那一刻,或许是与父亲通信的那一刻,曾经对父亲心怀芥蒂的朱自清释怀了。他在脑海中搜索他和父亲之间的沟通,选取了这个心情最为复杂又最令人感动的片段,写成了《背影》。1928年,散文集《背影》出版,朱自清便把书寄回了扬州,两代人在七八年的时间流逝后,获得了真正的心灵靠近: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

  朱自清懂得了父亲的不容易,懂得了父亲与他之间的关系,懂得了父亲对他的爱,也感慨于父亲的老境颓唐。他是真正懂得了父亲:朱自清的阅历,他的身份,他与父亲的沟通交流,让他懂得了自己的父亲,也让他懂得了什么叫“父亲”。父亲是那个要做许多大事又不会大肆在家中宣扬的人,是那个因为自己是家中的支柱而不能发泄自己的情绪、必须“情郁于中”的人,是那个尽管儿子对自己心怀芥蒂,依然只是惦记着儿子、只是给予儿子无私爱意的人。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文章开头的话,让读者们未见朱父其人,先对朱父的背影产生了疑问:分别二年余,为什么只有父亲的背影是最为难忘的呢?儿子与父亲的背影之间有什么特殊的故事呢?其实啊,朱自清脑海中“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是朱自清在火车站记忆点最多的一个意象,他不仅在父亲买橘子时长时间看到了父亲艰难的背影,也目送着父亲的背影进入人群消失不见,并回到座位上流泪,这时的他一定思绪万千,也加深了对父亲背影的记忆。而这个独特的背影啊,不仅承载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也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家庭的悲苦与温情。

  一个家庭总会有无数的坎坷与艰辛,但也总会有家庭的每个成员共同扛起家庭的重担。这个背影不仅是朱父的,也是许多因种种原因逐渐衰败的中国普通家庭的父亲母亲的背影,就算家庭遇到了困难,他们也会给儿女最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背影》也是新旧文化和思想观念冲突之下,中国式父子关系的一种呈现方式。旧式的“父父子子”观念与新式的父子平等沟通的想法,因为最简单、最质朴的父子情而没有了隔阂,化解了尴尬。《背影》烛照着两代人深沉的思想关系,是一代人望着前代人的足迹。

  由此来看,《背影》也是中国人家庭伦理的亲情象征,前一辈人的背影(朱自清与朱父间的父子关系)浓缩成了一个民族文化形象,当我们及以后的一代又一代人站在反思和超越的位置时,我们总能感受到文化的深情和情感的承续——温情而厚重。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子情】相关文章:

读朱自清《背影》中的父子情08-19

《背影》中读朱自清09-21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形象08-31

朱自清《背影》中白描的句子赏析10-21

朱自清《背影》中的白描写法09-14

朱自清 背影09-13

背影 朱自清09-01

朱自清背影09-01

朱自清《背影》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