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采薇》的叙事结构及寓意新探

时间:2023-03-28 06:57:41 采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故事新编·采薇》的叙事结构及寓意新探

  《故事新编·采薇》的叙事结构及寓意新探

《故事新编·采薇》的叙事结构及寓意新探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鲁迅先生的《采薇》在文本结构上呈现出复合型文本的特点,一方面,对于历史和传说故事的重复,构成了小说的文化阐释背景和明线;另一方面,新的叙事焦点对“吃”的窘境的关注,构成了小说的暗线,并对明线进行着消解和颠覆。以往的研究对《采薇》这种独特的文本结构鲜有涉猎,这自然影响我们对文本内涵的解读以至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本文对其文本结构的独特性作了新的探索,并进而发掘由此呈现出的新的寓意。

  关键词:鲁迅《采薇》;复合型文本;寓意

  《采薇》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故事新编》。所谓新编之意,即是以旧故事为其背景和蓝本,加以再创造。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序言》中谈到,对于历史小说有两种写法,其中之一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1],而《采薇》正属于此。我们知道,《采薇》的故事梗和主要情节都是典出有据的;而在取史料记载和传说的因由的同时,作者又加以创造性地改编,从而形成了《采薇》独特的叙事结构。用希勒斯·米勒(J.Hillis.Miller)的观点来讲,即形成了一种复合型文本,“任何一部小说都是重复现象的复合组织,都是重复中的重复”[2]。因此,《采薇》一文具有新旧二重文本相互关涉的特点,这种复合性文本形成了双重的叙事线条。一方面,《采薇》是对于历史典故和传说的重复和再叙述,历史典故和传说构成了该篇小说的背景和参照系;另一方面,它又是对于历史蓝本的所谓“随意点染”,是用一种带有戏拟的叙述口吻,打破以往纯正历史叙述下的庄严气氛,从而产生新的寓意,这就是对旧文本的颠覆和离间。

  就以往的研究而言,对《采薇》独特的文本结构涉及不是很多,这自然会影响到对《采薇》文本的解读乃至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本文就此作新的探索,并进一步发掘此种结构模式下所产生的新的寓意。

  一、复合型文本:故事与新编

  伯夷、叔齐的故事在历史上很有影响,而对于他们事迹的评价则莫衷一是。总体看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方面是从正面肯定二人的节义之举,他们坚守正义,耻食周粟,隐退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于山中。这种看法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夷、齐故事本身即成为坚守节义的象征。例如《论语》中就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下,民到于今称之”的感叹,汉代司马迁则作有《史记·伯夷列传》;及至明代的《封神演义》中,有《首阳山夷齐阻兵》一回,叙及二人耻食周粟的事,叹曰:“至今人皆啧啧称之,千古犹有余”。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语境异口同声的赞扬声中,也出现了一些相反的声音。刘向《列士传》载,夷、齐在首阳山陷于困境时:“天遣白鹿乳之。由数日,叔齐腹中私曰:‘得此鹿完之,岂不快哉!’于是鹿知其心,不复来下。伯夷兄弟,俱饿死也。”对夷、齐的形象作了颠覆。而据南北朝时《殷芸小说》的记载,东方朔早就对二人的行为不以为然,“臣(东方朔)闻贤者居世,与时推移,不凝滞于物……天子下,可以隐居,何自苦于首阳”,称二人为“古之愚夫”。唐宋以降,在“疑古”与“案文章”思潮下,对伯夷、叔齐的质疑更是屡见不鲜。及至清代,义士的形象更是遭到了彻底的颠覆,如清初艾衲居士的小说集《豆棚闲话》中有《首阳山叔齐变节》,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无情的嘲讽;甚至有人作打油诗曰:“圣朝特旨试贤良,一对夷齐下首阳。家里安排新雀帽,胸中打点旧文章。当时深自愧周室,今日思吃皇粮。非是一朝思改节,西山薇蕨已吃光”(禇人获《坚五集》卷三引诗)。[3]

  精熟中国古典文化的鲁迅,对伯夷、叔齐的“故事”自然是十分熟悉的,作为对此故事的“新编”,他必将传统的文本纳入新故事的视野。《采薇》一文在基本情节以及话语的使用上与传统故事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但是,语境的不同,带来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新的寓意和内涵,这才是“新编”最具价值之处。

  整体看来,《史记·伯夷列传》作为小说《采薇》的基本故事背景,与小说的情节相互交织,大致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从“开端”来看,《史记》记载:“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4],而《采薇》一开篇即从西伯文王的“养老堂”讲起,“伯夷整天坐在阶沿上晒太阳”,而叔齐则可推知是经常打太极拳的。伯夷、叔齐从抽象的历史念中走了出来,来到真实的凡间,像普通老人一样,喜欢“晒晒太阳”或“打打太极”,这也为整篇小说奠定了“世俗化”的调子。

  从“发展”来看,关键事件乃是“武王伐纣”和伯夷、叔齐的“阻兵申讨”。《史记》中记载了“武王载木主……东伐纣”,夷、齐二人“叩马而谏”的情形:“‘父死不葬,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那么,《采薇》则是其小说化、白话化的版本:打头的木主早已望不见了,于是二人冲到了周王的马前,嚷道:“老子死了不葬,倒来动兵,说得上‘孝’吗?臣子想要杀主子,说得上‘仁’吗?”[5]白话化的叙事手法本身就包涵着对历史文本的解构和侵蚀,严肃而充满道义感的申讨在这里竟然混淆为当众骂街;历史文本中的意义中心被消解,而“新编”的重心则移到夷、齐被围观的尴尬境地。

  故事的高潮部分,乃是表现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的节义之举,《史记》写道,“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小说《采薇》则详尽地表现了伯夷、叔齐因不吃“周家的大饼”而隐居在首阳山的情形:从茯苓的渴望到发现薇可吃的惊喜,更细微到“薇汤、薇羹、薇酱……”,可见“新编”关心的是主人公“吃”窘境,而“义不食周粟”则冻结为一个历史的符号。

  结尾部分,写到伯夷、叔齐的结局。《史记》中载,“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遂饿死于首阳山”。《采薇》则借小丙君之口叙述了夷、齐生前的生活,甚至包括临终前的遗作。由是观之,鲁迅先生以《史记·伯夷列传》为其故事蓝本,又将“故事”的主旨消解于新编的叙事之中,由此产生了新的寓意。同时,小说也涉及到了其他的一些历史文本。例如《采薇》中对于二人的死因所作的补充:是饿死的吗?阿金姐不这么看,大约是叔齐贪嘴想吃鹿肉所至吧。关于吃鹿肉的这段传说也并非空穴来风,刘向《列士传》中就有关于叔齐贪嘴想吃鹿肉的戏虐描写(关于对各种历史文本和传说的引用这里暂不一一列举)。总的来看,《采薇》的情节展开依附于传统文本,但传统文本在新的叙述语境中已不再保持原来的寓意和风格,它们已经退居为背景和底色,转而为其新的寓意服务了。

  细读《采薇》,不仅其整体情节与传统文本相呼应,而且很多细节都是化用传统而来,最终成为对传统话语的悖离与戏仿。例如《采薇》中引用了《尚书》中武王伐纣通告众人的《泰誓》,其所举的旗号是“共行天罚”,意在强调讨伐行为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在后文中,当出走途中的叔齐、伯夷遭遇华山之王小穷奇的搜身时,上演了世上最讲礼节的强盗行为,同时打出了“恭行天搜”的口号:

  “阿呀!”小穷奇吃了一惊,立刻肃然起敬,“那么,您两位一定是‘天下之大老也’了。小人们也尊先王遗教,非常敬老,所以要请您老留下一点纪念品……”他看见叔齐没有回答,便将大刀一挥,提高了声音说道:“如果您老还要谦让,那可小人们只好恭行天搜,仰一下您老的贵体了!”

  既是强盗,却口口声声“遵先王遗教”,即使是行拦路抢劫之实,也要打着“敬老”的大旗,宣称他们是“恭行天搜”。“恭行天搜”的出处显然是对“共行天罚”的戏仿之辞。“恭行天搜”尚且如此,“共行天罚”又何以堪?其反讽的意味不言而喻。再如《史记·伯夷列传》中,司马迁写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是作者在对于伯夷、叔齐的故事的议论,他质疑了此话的可信度——倘若可信,那么像夷、齐这样的“善人”何故被饿死?而在《采薇》中,这句话却成为夷、齐离开养老堂、“不再吃周家的大饼”的心理寄托——老天爷既然眷顾善人,我们出走应该也会有好日子过吧。并且这种心理的寄托可以具体到当他们“不再吃周家的大饼”时,“或者竟会有苍术和茯苓之类也说不定”这样的实惠。

  正是如此,《采薇》的文本结构便呈现出复合型文本的特点来。历史记载的旧故事,是该小说的背景和基础;在此基础之上,《采薇》将历史旧故事加以再叙述,使其进入到新的语境之中。情节的展开也好,语词的化用也好,在新的语境中形成对于原文本的主题的喜剧性偏离。正是这种喜剧性偏离才孕育出新的寓意与内涵来,而文本的复合型结构模式便体现了这种新寓意的形成过程。

  二、“吃”的困境:重复与颠覆

  我们在阅读《采薇》时,若没有历史和传说的故事作为背景,则失去了文化阐释的大语境;同样,若忽视了新的叙述产生的离间效果,就无法品味出新编故事的内涵和意蕴来。《采薇》中,新的故事既是对旧故事的重复与再叙述,同时,它又对旧故事呈现出消解和侵蚀之势。

  众所周知,伯夷和叔齐是谨遵“先王之道”的典范,谈论时事,必称“合不合先王之道”,这是几千年来文化沉积为二人打造的典型形象。鲁迅先生在《采薇》中也没有彻底否认这一点,从头至尾都在强化“节、义”,这是夷、齐二人的“大事”,这条线构成了全篇的明线。但与此同时,每当论及“大事”的时候,文中必又有意无意间与现实生活中的“小事”联系到一起。我们如果将这一系列的“小事”整理起来,发现这些小事也构成了一条线,一条暗线,与“大事”构成的明线并行不悖,并且对明线构成威胁与侵蚀。那么,表一就是对两条线的直观括。

  透过这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尤其是由生活中“小事”构成的暗线条,我们看到,在对原故事的消解中,《采薇》的寓意逐步在文本中凸现出来。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到暗线当中的一系列关键词语:烙饼、粉、大饼、辣、姜汤、核桃、茯苓、清香、饭团、薇菜、鹿肉……这些词语始终与“吃”紧密相关。显然,文章对于“吃”的问题有着锲而不舍的关注,而且总是与“保节、守义”等这般“大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鲁迅先生在对历史的叙事面前,不动声色地将日常性话语贯穿其中,“节义”之大事与“衣食”之小事相互照应、互为表里。我们不难发现,伯夷和叔齐的身上固然有着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的行为和事迹,但却始终无法摆脱生活的困扰,尤其是“吃”的困扰。这便是故事“新编”以后的寓意寄托之所在。

  表1:

  隐居首阳山

  饿死于首阳山

  寻找食物,不识茯苓,改吃薇菜

  无薇可吃,饿死;又传说因贪嘴想吃鹿肉而饿死

  传说周武王要动兵

  武王出发,“共行天罚”

  夷、齐义阻武王

  初入首阳山,义不食周粟

  养老堂的烙饼,一天一天小下去

  不但烙饼小下去,粉也粗起来

  烙××张大饼的功夫

  伯夷怕辣,不肯喝年青太太的姜汤

  武王在养老堂张贴《太誓》

  姜子牙称二人为“义士”

  武王动兵,夷、齐准备离开养老堂

  每个字都写得有核桃一般大

  闻到茯苓的清香,沉沉睡去

  先吃下带来的饭团,才决定践约

  文章一开头,即写道:“伯夷最不留心闲事,秋凉到了,他又老的很怕冷,就整天的坐在阶沿上晒太阳。”这里的“闲事”,乃是叔齐带给他的有关“武王动兵”的相关消息。对于武王动兵这等“闲事”,伯夷的态度是平和的,他劝戒叔齐道:“我看你还是少出门,少说话,每天练你的太极拳的好!”但是养老堂里近来的烙饼“一天一天的小下去了”,却上了伯夷的心,他是透过烙饼小下去一事,揣测“看来却也像要出事情”。到后来,当养老堂里“烙饼不但小下去,粉也粗起来”时,使得伯夷“也很难闲适了”。从“不留心闲事”到“很难闲适”,这里蕴含着伯夷的基本的价值判断,当他觉察到周文王养老堂里的这碗平稳饭快要吃不稳了的时候,才开始着了急,与弟弟叔齐一道关注时局,顶着冬月的严寒到大路上看武王出行的队伍。而伯夷的这种价值观对以他为代表的文化现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无疑是一种反讽和颠覆。

  为了凸现“吃”的独特效果,《采薇》中,我们看到甚至衡量时间的标尺也与食物相关的有趣现象。例如:

  约摸有烙十张饼的时候,(叔齐)这才气急败坏的跑回来,鼻子冻的通红……

  约有烙三百五十二张大饼的功夫,这才见别有许多兵丁……

  大约过了烙好一百零三四张大饼的功夫,现状并无变化,看客也渐渐的走……

  以“烙饼”这个日常化动作作为时间的界定和标尺,当然可以仅仅看作是鲁迅先生的诙谐之笔;而当把它放诸全文,则在更加生动地渲染伯夷叔齐二人的形象之后,意义有了新的所指。

  在传统文化语境中,伯夷和叔齐已成为形而上意义上的礼义道德的象征,而鲁迅先生则还原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特征,“吃”于是成了生存的第一要义。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已不是用天、时、分、秒来计算的,而是像烙饼一样,烙饼的时间长度已经烂熟于心,因此他们是在不断地等待“吃”的过程中消耗生命。以食物制作作为时间标尺,使文中时光流逝的意义变得更加具体化,一方面更生动地说明了“吃”对于伯夷叔齐的重要性和他们对“吃”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则隐喻了生命存在意义的主观性。这种时间方法的运用充分地传达了鲁迅《采薇》一文的主导情绪,凸现了伯夷叔齐二人在追求生存过程中的窘迫境地。

  文中还有许多看似信手拈来的诙谐描写,如周武王于养老堂墙外张贴的《泰誓》钞本,“每个字都写得有核桃一般大”;年轻的太太为伯夷特意端来“八年陈的老姜熬的”姜汤,而伯夷“怕辣”,“一定不肯喝”;准备出走的前一晚,叔齐“仿佛闻到茯苓的清香,接着也就在这茯苓的清香中,沉沉睡去了”……看似闲来之笔,又时时提醒着读者,促使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礼”“隐居首阳山”的动因,已然不是我们印象中抽象的道德观念,而具体、细化到他们每天无时无刻不面临的吃饭问题。

  而将“吃”的刻画推向极致的,还当属“首阳山”隐居一节。鲁迅先生将伯夷叔齐投奔首阳山之后如何觅食和制作食物的细节刻画,可谓到了精细入微、不厌其烦的地步。例如,二人最初尝试吃“松针”的描写:

  但是他(叔齐)立刻平静了,似乎有了主意,接着就走到松树旁边,摘了一衣兜的松针,又往溪边寻了两块石头,砸下松针外面的青皮,洗过,又细细的砸得好像面饼,另寻一片很薄的石片,拿着回到石洞去了……

  他就近了两块石头,支起石片来,放上松针面,据些枯枝,在下面生了火。实在是许多工夫,才听得湿的松针面有些吱吱作响,可也发出一点清香,引得他们俩咽口水。

  伯夷叔齐投奔首阳山,人们往往只关注到这一行为是二人“义不食周粟”的结局;但是《采薇》中鲁迅先生进一步发问:他们不食周粟,那他们吃什么?从尝试吃又苦又粗的“松针”到发现“薇菜”,从吃烤薇菜,到后来的“薇汤、薇羹、薇酱、清炖薇、原汤焖薇芽、生晒嫩薇叶”,都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了解决“吃”的问题上来了。文中前半部分提到,伯夷不留心武王伐纣“这等闲事”,却因为“不但烙饼小下去,粉也粗起来”而“很难闲适”了。到了首阳山后,伯夷因为首阳山上薇菜有了保障,“从此就较为安适自在”了。从养老堂到首阳山,此间的变化,世人冠之以“义不食周粟”的大义;而对于伯夷,却是从“闲适”到“安适”而已!故而,历史文本中抽象的意义和价值观念就在世俗世界的饥饱变化中被彻底解构了。

  再看《采薇》耐人寻味的结尾部分,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村民对此还是怀有些许怜悯心的,但是阿金姐的“贪吃鹿肉”说又让村民们坦然了。“听到这故事的人们,临末都深深的叹一口气,不知怎的,连自己的肩膀也觉得轻松不少了。”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多少是一件高尚、严肃的事,现在却变成了首阳山下百姓聊天、谈笑的资料,“即使有时还会想起伯夷叔齐来,但恍恍忽忽,好像看见他们蹲在石壁下,正在张开白胡子的大口,拼命的吃鹿肉。”这样,不但他们为“节义”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失去了所谓的意义与价值,就连作为常人所历经的生存窘境也不复被人们同情和理解,真正地变成一个故事了。正如钱理群先生就《故事新编》所谈道的:鲁迅的每一篇小说都有两种“调子”:崇高的与嘲讽、荒诞的,悲壮的与悲凉的。两种调子互相消长,形成内在的紧张关系,而且小说后半部分情节都忽然转,把前面的情节颠覆。[6]

  我们对《采薇》进行叙事结构的研究,根本目的在于把握隐藏在小说纷复杂的叙事形式背后的“寓意”。我们看到,伯夷叔齐的形象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已然从历史形而上的大话语中剥离出来,走进了日常性的话语系统中:年迈的伯夷叔齐有着与常人一样饿肚子的窘境,他们身上被赋予的道德仁义的光环也随之消逝。也就是说,“吃”的窘境一直伴随着他们的生活。这正是《采薇》所蕴含的深层寓意。

  三、现实关怀:“寓意”的历史意义

  问题还不止于此。如果进一步追问:鲁迅先生为何在作于他生命晚期的《采薇》中还如此强烈地关注“吃”的问题?则我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去。

  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特点,《呐喊》《彷徨》等前期作品中表现出的忧愤深广与强烈的现实批判性是彰显无遗的。而他后期的作品《故事新编》(8篇中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采薇》作于1935年12月),由于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前期作品差异很大,嬉笑怒骂、诙谐幽默、举重若轻;尤其取材于遥远的历史题材或传说,又“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因而更多地体现出作者心态的从容。正因为如此,研究者便较少关注其中所蕴含的现实关怀与批判精神。而这种理解显然是不够深入的。我们看到,鲁迅先生在《采薇》中依然将关注的焦点最终落到了伯夷叔齐生存的困境上来。人首先得要活着,这其中的窘迫与无奈是谁也无法回避的。同时,“生存”更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常态,因而活着的问题就是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之一。这些问题在鲁迅先生生命的最后时期、在他新编伯夷叔齐的旧故事中依然挥之不去、萦绕于心。这就使得《采薇》与鲁迅先生前期的作品在深层内涵上有着相通之处,其现实批判性自是不言而喻的。

  更进一层说,“吃”的困境所带给伯夷叔齐的诱惑,最终也暴露了他们精神上的窘境,正如文中叔齐质疑伯夷的:“我们可就成了为养老而养老了”!为养老而养老,或者说为活着而活着,即使是伯夷叔齐这样的以追求节义著称的人物也不能免俗,使其所谓的精神追求幻化为历史的托词。我们阅读《采薇》,同主人公以及送姜汤的太太、阿金姐、想象二老吃鹿肉而心安的民众们一起,阅历了“吃”对于特定环境中的人的决定性意义,在对历史话语的揶揄中,在看似嘲讽的语气中,我们不得不面对“吃”的困境这一严肃的话题。尤其是结尾,民众们想象二老吃鹿肉而心安了,读者又何尝不是呢?大家终于可以卸下礼义道德的包袱,摆脱坚守理想与生存现实的尴尬处境。这之中,渗透着鲁迅对于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也只有这位思想的先驱,才如此彻底地撕下了历史叙述中那华而不实的面具。

  收稿日期:2011-02-28

  作者简介:赵晓(1979——),女,四川广汉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50.

  [2] 希勒斯·米勒.解读叙事[M].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此问题可参见刘勇强.一队夷齐下首阳——谈〈首阳山叔齐变节〉[J].文史知识,2004(6).

  [4] 司马迁.史记·伯夷叔齐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2123.

  [5] 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510.

  [6] 钱理群.<故事新编>漫谈[J].钱理群讲学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故事新编·采薇》的叙事结构及寓意新探】相关文章: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04-09

采薇翻译 采薇全文05-16

诗经采薇赏析_诗经采薇赏析04-15

《诗经·采薇》04-14

《采薇》解读12-22

采薇资料06-05

采薇原文05-19

采薇解读12-15

采薇的鉴赏06-10

《采薇》译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