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的背景

时间:2024-06-08 05:21:28 炜玲 长恨歌 我要投稿

白居易长恨歌的背景

  《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下面小编整理了白居易长恨歌的背景,欢迎大家阅读!

白居易长恨歌的背景

  白居易长恨歌的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诗的主题是“长恨”。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并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 “六军不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临邛道士鸿都客”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缈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 的分量。 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 今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为此,丁、方二人认为,《长恨歌》并不是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从“诗言志”,“诗传情”上说,丁、方二人之说不无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真实和社会意义以及千百年来的影响而言,不能不说它是历史的记录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至于白氏自身有爱情悲剧的经历,无疑有助于他对李杨爱情悲剧的体察和分析,才使其诗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赋予无穷的艺术魅力。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此外还有我国著名音乐家黄自创作的同名等。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个人背景

  白居易“家贫多故,年二十七方从乡试”,及第为官以前的生活基本上是在动荡不安、颠沛流离之中度过的。在艰难的生活中,他勤学不辍,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以第四名及第。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以“拔萃”登科为校书郎,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的思想体系是儒、释、道三家杂糅,他奉行“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处世原则,二者的矛盾性与互补性构成了他思想的鲜明特征。其中既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懦弱的一面;他有时敢于直谏,为民请命,但有时又安分守己和明哲保身。一方面,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诗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封建王朝中食禄奉公的官吏。黑暗腐败的时代环境与穷困的家庭环境限制了诗人的发展,形成了诗人心理上的灰暗色彩与消极因素;早年长期不顺的境遇、艰难的生活使诗人产生了悲哀自怜的情结;儒家的“入世兼济”与佛道的“出世独善”构成了他思想的矛盾性,并导致了他的双重人格。这就为《长恨歌》的创作提供了特殊的心理情境。

  《长恨歌》实际也是诗人长达十几年不幸爱情的艺术概括。白居易正式结婚很晚,直到唐宪宗元和二年(807)才与杨氏完婚,时年三十六岁。白居易晚婚的原因是他年轻时在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有一个感情甚笃的女子,“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长相思》)。女子名叫湘灵,因为社会门第等级观念,白居易没能和这个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正式结婚,所以两人的爱情是饱含着血泪的。白居易三十二岁那年离开符离,与情人再无相见机会。《长恨歌》写在白居易与杨氏结婚的前几个月,诗人这一阶段的感情是相当痛苦的,因为失去了与湘灵相会的任何可能。当陷入相思痛苦深渊不能自拔时,一旦涉及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诗人的痛苦之情便凭借这个“易传之事”,以“绝妙之词”抒写出来。

  《长恨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当时白居易三十五岁,任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诗叫《长恨歌》,称传叫《长恨歌传》。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中,诗人以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而且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和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感动历代读者。

  从结构上看,全篇可分为三个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第一部分,诗人用三十二句的篇幅来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并讲述了由此带来的荒政乱国的情形以及安史之乱的爆发;从“九重城阙烟尘生”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为第二部分,写杨贵妃在马嵬驿兵变中被杀,以及此后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感情坚定不移;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为全诗的第三部分,写道士帮唐玄宗到海上仙山寻找杨贵妃。

  诗歌开篇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起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诗人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短短七个字就概括了人物的主要特点,确定了情节发展的方向,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倾国”一词,本来指能够使全国人倾倒的美色,但在这里却具有双关意义,诗的第一部分正是写唐玄宗由“思倾国”而导致“倾国”(国家倾覆)结局的。紧接着,诗人用简略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随后,诗人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入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还反复渲染了唐玄宗得到杨贵妃之后在宫中如何纵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如何行乐:“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所有这些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读者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安史之乱的政治悲剧是唐玄宗的荒淫误国造成的,而这一政治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正是白居易所写的这个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长恨”的原因。“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生离死别的一幕。据史书记载,“六军不发”的原因,主要是要杀酿成安史之乱、导致潼关失陷的祸首杨国忠及其同恶。但真正的祸首实际上是唐玄宗,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又因杨贵妃的裙带关系而让杨国忠把持朝政,以致祸国殃民。诗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掩盖马嵬驿兵变的真相,为唐玄宗开脱,而是如实地写出了唐玄宗被逼得“无奈何”,被迫赐死杨贵妃。杨贵妃之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诗人只用了六句诗,就把杨贵妃的死因,死后的情状,唐玄宗和杨贵妃死别时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因为有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

  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伤情,物是人非的种种感触:“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这几句写唐玄宗因思念杨贵妃而夜不成眠,以“夕殿萤飞”再现了唐玄宗当时“思悄然”的环境,以“孤灯挑尽”渲染了唐玄宗孤独愁苦、静默思念的精神状态,表明唐玄宗不仅没有杨贵妃陪伴,而且简直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家寡人了。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结合在一起,在叙事中抒写,反复描摹,反复渲染,使故事具有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来描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故事情节并没有停留在一个感情的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而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入蜀,是在与杨贵妃死别之后,唐玄宗内心是悲哀和酸楚的;还都,“天旋地转”,应该是高兴的事,但一路上,旧地重经,又唤起了许多伤心的记忆,旧恨新愁还是一段段地添上,回到宫里日日夜夜,孤寂冷清,这种思念的情怀就更难排解了。如果没有这段内心世界细腻的描写,没有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就是纯粹的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临邛道士被唐玄宗辗转思念杨贵妃所感动,于是帮助他寻找杨贵妃。“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诗人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后来,道士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杨贵妃过着与世隔绝的仙家生活,很想得知唐玄宗的真实情况,却始终得不到任何消息,现在天子派使者来了,她真是万分惊喜。“揽衣”“推枕”“起徘徊”“下堂来”,几个连续性的动作,把杨贵妃见到使者的急切、知道唐玄宗近况的渴望都表现出来了。诗人让杨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真是“淡处藏美丽,浅处著工夫”(元代方回语)。诗中略去了道士的致辞,而重在写杨贵妃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刻画出一个同样执着于爱情的杨贵妃形象。诗人以这种天上人间心心相印的动人形象,进一步深化和渲染“长恨”的主题。“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用“比翼鸟”和“连理枝”比喻杨贵妃对唐玄宗生死不渝的爱,形象鲜活,生动贴切。诗中的仙境是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苦苦思念、追求的感情生发出来的,它并没有离开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线索,相反,尽管写得虚无缥缈、迷离惝恍,却不曾给人以不合情理的感觉,反而给故事增添了异彩,使它更加宛转动人。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无绝期”和“有时尽”形成对比,不仅凸显了长恨绵绵永无休止的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这一悲剧性结局,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喜欢“大团圆”的模式,尤为难能可贵。

  一方面由于诗人世界观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唐玄宗既是安史之乱的制造者又是所谓的“五十年太平天子”,因此《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也具有双重性,既有讽刺,又有同情。诗的前半部分露骨地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是长恨之因;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玄宗的入骨相思,从而使诗的主题思想由批判转为对坚贞专一的爱情的歌颂,是长恨的正文。同时,在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意,如结尾两句便暗示了正是唐玄宗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但是,诗的客观效果是同情远远超过了讽刺,读者往往深爱其“风情”,而忘记了“戒鉴”。这不仅因为诗人对唐玄宗的看法存在矛盾,而且和诗人在刻画唐玄宗的相思之情上着力更多也很有关系。《长恨歌》前半部分写实,后半部分则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但虚构中仍有现实主义的精确描绘,人物形象生动,使人不觉得是虚构。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融合无间,也都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与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长恨歌的背景】相关文章:

白居易《长恨歌》创作背景03-31

白居易《长恨歌》写作背景04-07

白居易的长恨歌06-02

白居易长恨歌04-16

白居易 长恨歌03-27

白居易的 《长恨歌》04-19

长恨歌 白居易04-08

长恨歌(白居易)04-13

白居易《长恨歌》04-18

长恨歌--(白居易)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