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长恨歌》教学重点及练习
《长恨歌》白居易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文章考题,供大家参考!
《长恨歌》教学重点及练习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讽谕诗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他的闲适诗深受陶渊明的影响。白居易诗风平易通俗,以故为新,变化多端,用常得奇,时称“元白体”。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
二、课文简析:
1、本篇是白居易根据唐玄宗和杨妃的爱情悲剧所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与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互相映衬,各具特色。诗篇可分为四个层次:
(1)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
(2)马嵬生离死别,蜀中伤心断肠;
(3)还都触景生情,回宫绵绵相思;
(4)仙山寻得杨妃,遥寄信物誓词。
2、关于《长恨歌》的爱情主题。
(1)《长恨歌》是白居易的最著名的感伤诗之一,这首长诗通过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
(2)从长诗的结构来看,贯穿全诗的是李杨的爱情。诗的前半部是对杨妃生前与明皇相爱的描写,后半部是表现杨妃死后杨杨对爱情的坚贞和追求。从诗歌整体内容上考察,为了突出李杨爱情,选择和集中了那些最能表现杨杨真诚和专一的爱情情节。全诗用最大的篇幅、最多的笔墨、最深的情感,写他们的结合、分离与怀念。
(3)白居易对历史人物唐玄宗与杨贵妃是赞美、同情大于批评。诗的前半部分的有些内容,虽然含有讽刺或谴责的意思,但这仅是为了交待李杨爱情悲剧发生时的情形,以显示悲剧结局的必然性。所以,这种讽刺或谴责的含意,表现得不显着,客观效果很微弱,它们并没有掩盖全诗的主要倾向,即对李杨遭遇的同情和对他们爱情的歌颂。
3、关于《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长恨歌》在叙事中插入多处景物描写,移情入景,情景交融。
(1)融情于景。如:“黄埃散漫风萧索,支栈萦纡登剑阁。„„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2)触景伤情。如“芙蓉如面柳如眉”,见到“芙蓉”、“柳叶”想起杨贵妃。以此表达唐玄宗内心伤感。
(3)再如第三段对景物的描写,“春风桃季”与“秋风梧桐”。文中极力铺写美景与萧条相映衬,通过两者穿插起来形成强烈的反差,以烘托极度的悲伤。
根据课文,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②“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
③简要概括本诗刻画的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④试结合诗中第二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情感结合起来的?
参考答案:
①从内容上而言,它点明了唐玄宗的好色。从结构上而言,体现了作者构思上的独具匠心。构成了全诗纲领,既提示了故事悲剧的原因,又唤起和统领全诗。
②诗人以此作结,既点明题旨,回应开头,又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同时也给读者留下联想、回味的余地。
③李隆基:既荒淫重色又对爱情真诚执著。
杨玉环:美貌、忠贞。
④唐玄宗在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使感情更进一层
1.《长恨歌》开篇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在整首诗中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 开篇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原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接着写重色轻国的帝王,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终于如愿以偿,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以致酿成安史之乱,这一动乱便导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毁灭。
2.诗中的杨贵妃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提示 在诗中,杨贵妃是一个忠于爱情的美丽女子形象。在仙境中,她已位列仙班,但她仍不高兴,“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她的内心是凄苦、悲怨的,她不能忘记过去的美好爱情。她临别赠给使者一半钗、一扇盒,让他交给玄宗,以表达她坚定不移的信念,“天上人间会相见”,并希望玄宗牢记他们的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些描述充分展示了杨贵妃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3.在诗歌的结尾部分,描写仙境中杨贵妃的形象,采用的是什么艺术手法?
提示 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杨贵妃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了“长恨”的主题。
4.从“闻道汉家天子使”到结尾部分对于刻画杨贵妃的形象和表现长恨的主题有何作用?
提示 ①这一部分中唐玄宗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杨贵妃。杨“闻道汉家天子使”,殷勤迎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了长恨的主题。②此部分极力刻画杨震惊、激动、委屈等心理活动,以及信誓旦旦的爱情告白,突出了杨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是对前文她娇媚恃宠的补充,更加丰富和完善了这一人物形象。
5《长恨歌》作为一首长篇叙事诗字里行间处处充溢着感情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名师点拨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中见景。在作者笔下感情的抒发往往与景物的描写融为一体。马嵬坡兵变后玄宗怀着无限伤感前往西蜀“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在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萧瑟的秋风卷起漫天的风沙天昏地暗这既是实写秋天的黄土高原更是为了衬托玄宗孤寂凄凉的心境可谓虚实相间。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则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玄宗的内心是悲凉的所以他见到的景色也都显得黯淡无光令人伤心欲绝。类似的描写都极富诗情画意有很强的感染力量。
6通读全诗分析诗歌是怎样来表现“长恨”的
名师点拨
1从“重色”说起用“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极力铺写和渲染李、杨之乐反衬后面无穷无尽的恨。
2以“血泪相和流”的死别场面来衬托后面那没完没了的恨。“别”愈痛说明“恨”愈深。
3通过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来表现“长恨”。玄宗奔蜀内心愁惨路经马嵬坡凭吊贵妃初回长安睹物伤情时光流逝思情更长极思不得寄于梦境。
4用浪漫主义手法把爱由人间写到天上从杨玉环思念李隆基的角度进一步渲染两人的忠贞爱情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长恨”的主题进一步深化。
5诗歌的末两句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即“长恨”的主题。
【《长恨歌》教学重点及练习】相关文章:
长恨歌教学模板04-19
《长恨歌》教学反思12-30
《长恨歌》教学设计01-01
长恨歌教学反思12-14
长恨歌教学反思04-16
《长恨歌》参考资料与练习题答案04-17
《长恨歌》教学学案04-20
长恨歌 教案教学设计03-26
《长恨歌》教学资料补充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