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长恨歌课件
王安忆《长恨歌》也许源于“此恨绵绵无绝期”,也许受启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流”,但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部让人感慨万千的作品。
教学设计说明
华夏民族是一个善感的民族。在落花流水中我们感慨逝去的年华;在清风明月间我们悲吟难酬的壮志;在消逝与永恒里我们咏叹生命的长恨。古人习惯于在诗歌中寻找这存在的声音,而今人亦可在小说中聆听到同样的悲鸣。
《长恨歌》也许源于“此恨绵绵无绝期”,也许受启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流”,但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部让人感慨万千的作品。屋檐上四处张望的鸽子、里弄间咿咿呀呀的留声机、阁楼上垂着流苏的碎花窗帘,一种浓郁的怀旧情绪从文中流淌出来,那是历史的跫音,又似上海的情怀。
选择《长恨歌》是因为有感于这种怀旧情绪。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有益补充和拓展,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选好的作品,无疑是教学的捷径。选择小说一是因为它更直观可感,二是因为一部优秀的小说应该具有诗的魅力,而《长恨歌》正是这样的作品。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人情、人性,让学生可以在别人的故事中历炼自己的人生。
课堂实录
导语:
这里有华丽的旗袍、洁白的鸽子、潮湿的空气、连绵的雨、繁华的夜。上海的里弄走出了王琦瑶,故事由此拉开了序幕,今天让我们随王安忆女士的笔走入上海这座城市,走入上海的故事,共同来吟唱《长恨歌》。
我知道班级已经有几位同学读过这篇作品,下面请这几位同学来完成表格的填写,让我们共同来熟悉故事。
(多媒体展示表格)
时
间
|
地
点
|
女
主角
|
男
主
角
|
关系
|
礼物
|
|
上海闺阁
|
王琦瑶
|
|
|
纯真的爱
|
|
李
主
任
|
|
|
||
解放
后
|
|
康
明
逊
|
女儿的父亲
|
|
|
|
|
真诚的帮助
|
|||
八
十
年
代
|
平
安
里
|
|
女儿的朋友
|
|
|
长
脚
|
|
|
学生:作品的开始时间是四十年代。
学生:王琦瑶的一生始终在上海度过。从闺阁走出,来到爱丽丝公寓,再走进平安里,最终消亡在平安里摇曳的灯光下。
学生:我认为将“纯真的爱”和“真诚的帮助”作为礼物送给王琦瑶的人是程先生。他也是作品中唯一懂得爱的人。
教师:你的分析很透彻。
学生:80年代出现在王琦瑶生命中的男人是老克腊。王琦瑶爱上了自己女儿的朋友,甚至为了挽留他的爱想把自己珍藏的一匣黄金送给他,因此我认为他送给王琦瑶的礼物应该是一种对爱情的幻想,很美,但也很残酷。
教师:是啊,她只是被短暂的幸福迷了眼,她只是有些虚荣有些轻浮,经不住虚幻美的诱惑,于是现实狠狠的给了她一巴掌。
学生:作为女儿的朋友的长脚他与王琦瑶的关系很简单,为了那盒黄金,他勒死了王琦瑶,所以他与王琦瑶的关系应该填生命终结者。(笑)
学生:我不同意,我认为杀死王琦瑶的是她自己,长脚只是一个执行者罢了。
教师:读书就要有个性的见解,很好。
学生:李主任是王琦瑶悲剧命运的始作俑者,作为上海要员的他如果不保养王琦瑶,那么也许王琦瑶就嫁给了程先生做一个幸福快乐的平凡女人了,所以他送给王琦瑶的礼物应该是残酷的命运。
学生:我来说说康明逊,在作品中他是真正与王琦瑶两情相悦的男人,他是王琦瑶女儿的父亲,可是他也是一个自私、懦弱的人,他爱却不敢承担责任,相反王琦瑶却比他更勇敢,没有怨恨,一个人抚养女儿。所以他送给王琦瑶的礼物既是一个女儿,也可以说是人性的自私。
教师:在《长恨歌》中,她就这样信步而来,带着少女的青涩,一脚踏进了诱惑的世界,站在本不属于她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注定是悲剧的戏。李主任也好,程先生也好,结局就只有残酷。生活本来就是如此,你给它以浮华与虚荣,它便还给你空虚与坎坷。
教师:大家谈得很精彩,让我们对故事情节,人物命运,有了大体的认识,那么这节选修课让我们共同去体味这部出色的作品吧!
关于作者:
提问:请同学们以关键词的形式介绍作者?
学生:我的关键词是“上海” 王安忆 1954年3月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定居上海。1987年应聘上海作家协会专事写作至今。她几乎一直生活在上海,所以她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上海色彩。我还看过她的《启蒙时代》,也是以上海为背景的,所以我认为王安忆有“上海情结”
教师:你说得很好,就象贾平凹有商州情结、陈忠实有陕西情结、迟子建有鄂温春情结一样,对乡土的热爱是作家创作的内驱力。
学生:我的关键词是“女作家”。王安忆的作品有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我记得有关的评论是这样说的“在王安忆的这一系列小说中,我们读到了内在的舒缓和从容” 。我觉得那是一种女性的气度。
学生:我的关键词是“母亲”。 她的母亲是现代著名小说《百合花》的作者茹志鹃,所以我觉得在文学修养上王安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她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教师:你的意思是“虎父无犬子”吧(学生笑), 确实王安忆对文字的敏感是产生于婴儿期的,那对文字特有的感受能力和驾驭能力使她的作品多了一分华丽与圆润,也使她成为当代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
学生:我的关键词是“茅盾文学奖”。它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所有获奖作品的艺术水平都很高,《长恨歌》是第五届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王安忆是当代作家中的佼佼者。
教师:大家对王安忆的认识很全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文字。
投影展示:王安忆的《长恨歌》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深入上海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抒写了一位四十年代平民出身,美丽善良而又柔软的女性不幸的一生和悲剧的命运。——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
教师:这段颁奖词肯定了王安忆的艺术成就,下面我们就从“上海”和“女性”两个角度来阅读作品的选断《围炉夜话》,寻找上海的“蕊子”!
提问:请大家默读作品找出文中体现上海特色的语句!
学生:(读原文)严师母无限感慨的说:要说做人,最是体现在穿衣上,它是做人的兴趣和精神,是最要紧的。
上海是一个精致的城市,它的审美倾向就是华丽,所以上海人关注精致的生活,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对服装的重视,小海作家张海玲不是说“生活是一袭华丽的袍子嘛,将生活比作服装,这也许是上海的特色吧。
老师:精致、理性、冷静是人们历来对上海人的文化品味的定位。
学生:(读原文)他们的白天都是打发过去的,夜晚是悉心过的。
上海有夜都之称,相信“夜上海”这个名称大家一定不陌生,霓灯初上,歌舞升平是上海的一种怀旧情绪。这段故事发生在1957年,此时,上海也失去了旧有的繁华之夜,但悉心的过夜生活,这到底是上海的文化气息。
学生:刚才姜珊的回答提醒了我,文本一开头写到“这是1957年的冬天”。1957年冬天也就是说快到了1958年大跃进时代了,此时中国的政治可以说如火如荼,可是小屋中的几个人却只关心零食、衣服,说着“最最闲来无事的闲话”,做着一些简单的游戏,“挑棚子”“九连环”“七巧板”,这些都体现上海小市民的自私与封闭。我认为王安忆在以一种平静而琐碎的口吻,陈述上海市民生活的底子,它隐约透露出一种担忧,一种批判。
老师:你在读小说的过程中没有忘记情节所处的时代背景,这说明你是一个会读小说的人。人是不可能离开她所处的历史背景而独立存在的。
学生:文中出现了很多食品,如“糖年糕,炒春卷,核桃仁,炒栗子,糯米圆子,酒酿。它们都是甜食,这也体现了上海的特色。我读过汪增祺先生的散文集《五味 》,正如汪先生说,饮食也是文化,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体现了不同人情风味。
学生:(读原文)吃是做人的里子,虽也是重要,却不是像面子那样,支撑想全局,作宣言一般,让人信服和器重的。
在一个将“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竟然认为穿衣比吃饭更重要,我想也只有上海才会生成这样的怪胎。
教师:鲁迅《上海的少女》写到,“在上海生活……如果一身旧衣服,公共电车的车掌会不照你的话停车,公园看守会格外认真地检查入门券,大宅子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所以,有些人宁可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须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腿上的折痕天天有棱角”。
老师:大家谈得都很到位,作者在“围炉夜话”这一情节中并没有告诉我们王琦瑶的小圈里的人交谈的内容,但她其实却比直接的记叙告诉了读者更多的东西,这也许就是静水流深,雪落无声的境界吧。
提问:《长恨歌》中有大量这样的文字写弄堂、流言、闺阁、爱丽丝公寓、邬桥、平安里,这些上海的标签构建了故事的风骨,那么这细碎的描写是闲笔吗?
学生:我觉得作者的设计是刻意的,那一曲长恨歌,必须在上海的弄堂中悄然响起,也必须结束在弄堂里摇曳的灯光下。它对人物的命运起到了暗示的作用。
学生:我也认同宋爽的观点。在王安忆的笔下上海是一道浮华与荒凉交织的世界。弄堂、流言、留声机,爱丽丝公寓、华服、钻石…..开场大篇幅的叙写上海的真实生活,将王琦瑶的出场常渲染成惊艳,仿佛上海的全部美与丑在此距焦。
学生:我想王安忆在讲故事的同时,也在向读者揭示“为何上海会是个如此令人着迷的地方?”这里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大世界,这里是一个衣香鬓影的温柔乡。上海滩是是滩,它的文化特质就是开放,它可以容纳一切,也可以消融一切,高尚的、真诚的、卑微的,肮脏的、被黄浦江的浪头,激碎在岸边。它的魅力是它的纸醉金迷,是它隐藏着神秘弄堂,更是抑郁复杂的人心和繁杂的生活。
老师:人是特殊环境中的人物,这是小说吸引力的集中体现。
学生:我认为文章中关于上海特色的介绍其实也是在交待本文的文化背景。一个关注面子比关注里子更多的地方,才会产生这么多光怪陆离的人!表现波澜不惊的王琦瑶,每天来混吃食却又人骨子里瞧不起严师母、王琦瑶这群人的混血儿“萨沙”等,这些怪胎出生在上海滩,是如此的恰当,甚至是很和谐的。
老师:你的观点很好,老师也认为环境描写是塑造人物性格的关键。
刚才大家一致认为文中对上海文化特色交待是极其重要的!就像巴黎圣母院之于扎西莫多,沙皇统治时代之于安娜卡列尼娜。环境、文化、心理造就了一篇成功的小说,读《长恨歌》我们不仅感慨于故事,那种关于上海的苍凉与落寞时时敲击着我们的心。
提问:将历史、城市作为作品的底色是本文的一大亮点,那么你觉得《长恨歌》还有那些突出的艺术特色呢?
学生:我认为王安忆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即苍凉。苍凉的爱情,每一个给王琦瑶的爱情幻想的男人最后带给她的都是残酷。里弄里的风景是黯淡、氤氲的,人物的命运是在无望中挣扎,上海的女子把眉毛涂黑,涂上朱红的唇膏,深色的胭脂,然后把泪掩藏。
老师:张爱玲说,执子之手是最悲哀不过的诗句,因为牵手之后便是放手。苍凉和寂寞是繁华的上海女子真正的“底子”。
学生:王安忆则是冷酷的',《长恨歌》中没有爱情。李主任对王琦瑶是一种占有的欲望,康明逊、长脚体现了男人的猎艳心理,而程先生对王琦瑶的痴迷则更多是一种对不可能得到的事物的不甘心态。所以王琦瑶不会幸福,必将走向死亡。
教师:你的视角很新颖,你可以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动笔写一写,也许会得到更多的启示。
学生:我想谈谈语言特色。作品中的语言多用对比和意象叠加的手法来营在造氛围。(读原文)“在后弄的黑洞洞的窗户里,不知哪个就嵌着这样纯洁无瑕的梦,这就像尘嚣之上的一片浮云,恍饶而短命,却又不知自己的命短,还是一夜复一夜的”。 “黑洞洞的窗户”,“纯洁无瑕的梦”,“短命,却又不知自己的命短的云”,这样的文字大量地出现在小说中,意味深远。平安里、闺阁、里弄、流言、摇曳的灯光,这些意象始终回荡在《长恨歌》中。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王安忆运用了纯叙述的语言风格。我们节选部分的文字只有一句对话,其他的文字即使是人物的语言也是一个人的独白,如(读原文82页,最后一段,略)。用王安忆自己的话说是:“《长恨歌》的叙事方式包括语言都是那种密不透风的,……”
学生:王安忆作品风格是精雕细琢的华丽。她不同于男性作家如鲁迅的犀利,她们有着女性作家独有的温情,即使是批判,也能从文字的间隙中寻找她深沉的爱。
学生:我觉得王安忆的《长恨歌》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生活的片段一个接一个扑面而来,黯淡的意象层层堆积,我们就这样被她轻易地带回到旧时光中,或许快乐,或许悲伤。我觉得王安忆的小说也有这种感觉,表面平淡,低色却是荒凉。
教师:李碧华评价张爱玲时说,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这样一位女子。那么听了你的评价,我想说文坛不会寂寞,这样的女子不只一位。赋予荒凉以色彩,只有这样的女子能达到此种艺术境界。
自五四运动以来,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她们风格迥异,下面让我们做一个拓展训练,请大家以“我喜欢——————,我亦欣赏————。”为形式仿句,谈谈你喜欢的其他女作家与王安忆的风格差异。
学生:我喜欢王安忆的繁复,我亦欣赏冰心的淡雅。
学生:我喜欢王安忆的对于爱情的冷静和透彻分析,我亦欣赏三毛的为爱走天涯。
学生:我喜欢安意如的古典情怀,《当时只道是寻常》的追忆,我亦欣赏王安忆的上海情结,《长恨歌》歌不尽哀伤的无奈。
学生:我喜欢王安忆的真实,我亦欣赏林徽音的温暖。
学生:我喜欢萧红的自然天成,我亦欣赏王安忆的精雕细啄。
有人说比较是最好的阅读方法,今天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更坚信这句话了,鉴于时间有限,很多同学还没有发表看法,那么让我们课下以作业的形式继续交流吧。
作业:
查找资料写一篇文学短评《我谈《<长恨歌>》
结语:
将人文关怀与城市文化融为一体,透过故事,解析历史进程,细腻而又不失大气,王安忆用《长恨歌》再次诠释了经典的内涵。希望同学们课后用心再去读《长恨歌》,有更多的收获。
感想
文学是浩瀚的海,多想有一日驾一叶扁舟,携二三知己,提清酒一壶,穿行于唐风汉雨之间,观诗之壮美,品词之妩媚,悟人生之真谛。
今天,选修课的设置让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翻开教材,扑面而来的有古韵悠悠的经典名著,有至情至深的纯美诗歌,有质朴厚重的历史散文,有动人心魄的优秀小说,甚至有刀光剑影的武侠江湖。文学的殿堂原来如此宽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选修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选修课正以海纳百川的姿态为所有的学生打开了文学之门。
道家云,“至法乃无法”。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应是“雪落无声”“静水流深”。教师不刻意去指导学生,不再做海上航行的舵手,而是做与学生共同畅游的观光者。在选修课上,让“交流”成为主旋律,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探讨”成为选修课的灵魂,以求索精神去探寻作品的精髓,人生的要义。让“比较”成为选修课的风格,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让“拓展”成为选修课的延伸,在拓展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
【王安忆长恨歌课件】相关文章:
王安忆《长恨歌》说课稿12-01
长恨歌 (王安忆小说)11-18
评 王安忆《长恨歌》11-14
王安忆长恨歌教学反思11-02
王安忆长恨歌的赏析09-27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11-11
王安忆长恨歌经典语录05-31
长恨歌 王安忆读后感05-27
长恨歌 (王安忆小说)相关介绍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