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前赤壁赋》中有乐吗?
引导语: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有乐吗?我们一起来阅读下文学习了解。
《前赤壁赋》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比较重要的文言篇章,然而,多年来对于《前赤壁赋》的讲解不尽人意,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以苏轼的情感由“乐——悲——乐”这一线索展开的,我认为,这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情感是分离的,与苏轼的精神世界是分离的。透过文本的内部结构,从文章的艺术形式来分析,用乐来概括解释苏轼的情感是不准确的,《前赤壁赋》没有乐。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建功伟业的理想被中断,个人价值的实现被毁灭,在这种悲惨的遭遇下,苏轼与客泛游于赤壁之下,心情必然是悲伤苦闷的。而且苏轼游赤壁不只是一次的游,他为什么三番五次的游览一个地方,这就不得不承认赤壁在苏轼的心中一定占有非同小可的地位。我们知道苏轼不仅写过《前赤壁赋》 还写过《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可以说他的文章形成了以赤壁为题材的系列,一提到赤壁我们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曹操大败周瑜的历史事件和周瑜的英雄壮举,在今天很多影视作品也是以赤壁作为背景来展示英雄形象的。这说明,赤壁已经成为主宰历史事件的文化符号。诗人作家的情感以一般的语言符号是难以表达的,所以他们选择某种客观同构物作为承载他们情感的媒介,于是形成了艺术符号。因此,赤壁成了作者表达情感的艺术符号性的象征。在赤壁,发生过许许多多的英雄壮举,苏轼正是在这个背景意义之下,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在了赤壁上,把自己被毁灭的英雄梦想投射在了周瑜的英雄壮举之中,这样推断,赤壁就成了他英雄梦想的思想感情的艺术符号。所以,与其说苏轼的赤壁情结,不如说他的英雄情结,表面写的是赤壁,其实是以他的英雄梦为前提的,在赤壁上,他所投射的是自己的英雄情结。既然赤壁是他理想抱负的艺术符号,显然他游赤壁是在英雄情结的驱动下进行的,但英雄时代仅属于一去不复返的过去,作者带着对过去的怀念再次重游赤壁,怀念的滋味只能是苦涩的忧郁的惆怅的,不可能是乐的。
苏轼赤壁泛舟,出口吟诵的不是别的,而是“明月之诗”“窈窕之章”,可见,苏轼当时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所表达的情感是相通的。明月之诗和窈窕之章都出自于表达月下怀念美人的爱情诗《诗经·陈风·月出》,当然,对于刚刚失去理想抱负的苏轼来说明月和窈窕显然象征的不是美人,而是苏轼的理想。而第二段中所描写的歌曰“渺渺兮予怀,望美人之天一方”与之相呼应,仍然和诗经中表现的思念美人有关。明月,窈窕、美人都是美好的事物,可望而不可及,和理想一样,满怀抱负却无处施展,满怀理想却无处释怀,所以此处的美好事物都被作者赋予了理想的象征意义,表达对理想的怀念和感怀。看似苏轼游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轻松自然的环境之中,有着“飘飘欲仙”外化感受,其实看似逍遥,实则无奈。内心的苦闷是自然景物无法安慰的,他绝不会像李白那样纵情山水,沉醉其中,对于有忧国伤己的苏轼来说,越是美好的景物就越会引起他对往事的追忆和怅惘,因此,怀念理想的歌唱和情绪是悲凉的迷茫的。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很多人认为《前赤壁赋》表现乐的情感就在如此,但我认为这是对《前赤壁赋》表面意思的望文生义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美丽的自然景观未能消除苏轼内心的愁苦,而下文“倚歌而和之”的歌词“渺渺兮予怀,望美人之天一方”的情绪亦是悲凉的,其洞箫的声音更是“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唱着这样歌的人情绪不可能是高兴的,“饮酒乐甚”中的乐只是表面上喝酒的一种状态,一个乐字不足以说明作者的内心就是畅快的,哀怨的箫声已经传达出苏轼的情绪是幽怨的,是不自由的,不畅快的。
当我们依旧沉浸在苏轼错综复杂的情感之中时,他又把自己放逐到一个新的世界,又开始形成一种新的真理概念。如果说前两段作者为失去理想而空虚和悲哀,后三段苏轼又深深的陷入了“破茧成蝶”的矛盾痛苦之中,使文章的悲伤情调得到了升华和超越。
《前赤壁赋》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在山水背景无法消愁而又在哀怨的洞箫声中引出哀思情绪之后,作者又巧妙的运用了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作者游赤壁时的心理活动过程。文中的“客”与“苏子”看似两人,实则一人,《前赤壁赋》不是苏轼客观游览的纪实,而是主观情感的虚设,主客这种虚设的对话方式,才是作者此时此刻内心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首先,他在客人的言论中提到两位英雄人物——曹操、周瑜,这又呼应了本文开头所说的苏轼对于赤壁的特殊情感,因为对周、曹这些英雄人物的仰慕才会念念不忘,又借客人之口,提出了一个悲剧性的问题,赤壁是多少英雄豪杰叱咤风云的地方,曹操,统一北方,又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醨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周瑜,雄姿英发,立一代伟业,而今安在哉?英雄不能永存,功业也不能长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又何在?客发出了这样的悲剧性的疑问,实际上是作者对自己内心的拷问。从这样的拷问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苏轼被贬黄州,身处人生逆境的苏轼胸中还是怀抱着一颗不甘沦落的心,要建功伟业的心,但是理想和现实是矛盾的,满怀抱负却无处施展。虽然一句“而今安在哉”引出了“哀吾生之须臾”,吾生渺小宇宙无穷的矛盾是不可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事实和矛盾,只有把这种遗憾的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了。
在内心进行了一番挣扎之后,苏轼又以主人回答的形式,紧扣水和月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江水日夜流淌,但一直都是无穷无尽。月亮有圆有缺,但它始终没有增减。这就是“变”中有“不变”。可见,从事物变化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物与我皆无尽也”,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分析可见,苏轼的世界观并非完全超然的对待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努力的从自然界中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于这种变与不变的客观事实,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只能接受,此时貌似是作者说服了自己,其实内心仍然是挣扎的,别无选择的选择让他只能在宇宙万物的变与不变中寻求自我安慰,承受着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的无奈。现实无法改变,我们只能寄情山水,于是“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只有清风、明月、声音、景色,和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可是这种闲置与归隐又有什么区别呢?身为知识分子,不能为国效力,却实同隐士,这种仕与隐之间对立的尴尬处境又使苏轼的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焦虑,表面上他是在劝说客人,其实不过是他内心痛苦的转移,报效祖国的紧迫感和仕宦而如同隐士的的痛苦郁结在心中,承受着重新选择人生方式的灵魂矛盾和纠葛。貌似解脱,而在内心深处则是隐藏着无奈和苦涩。
主客之间的对话其实都是苏轼个人的,是他此时此地矛盾心情的真实反应,因而赋中苏子劝说客人,实际上是苏轼对虚拟的另一个自己的折服,他对客人的劝慰,究其实,不过是对自己的劝慰。如果说主客获得了暂时的欢愉,“喜客而笑”,而“不知东方之既白”不知不觉的态度再次使作者陷入了茫然之中,理想虽然美好,但美好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酒醒后,还是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综上所述,《前赤壁赋》没有乐,如果非要说苏轼泛游赤壁后的情感是乐观的洒脱的,那也是作者的故意放纵,以求内心的解脱,是一种被迫的豁达,游赤壁只是通过外部行为来获得内心解脱的方式。我们解读文本,不应该从外围解读,而是要深入到文本内部,抓住文本形式。《前赤壁赋》没有乐,而是到处充满了慨叹的声音,处处流露着失去理想后的悲哀与苍凉,和道别理想重新选择的矛盾与纠结。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悲的,没有一处乐,无论是赤壁、明月、美人、客的箫声,还是主客对话,都是为内心写实服务的,它所传递的情感没有一处是乐的,却处处表达着苏轼内心的痛苦、怅惘、茫然之感。
【《前赤壁赋》中有乐吗?】相关文章:
苦中有乐,梦中有歌散文10-25
《前赤壁赋》教案08-16
《前赤壁赋》鉴赏02-23
前赤壁赋译文09-09
《前赤壁赋》经典赏析10-10
《前赤壁赋》教案10-16
《前赤壁赋》鉴赏10-18
《前赤壁赋》教案10-20
前赤壁赋赏析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