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高一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10-31 11:51:23 赤壁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赤壁赋》高一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高一语文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赤壁赋》高一语文说课稿

  一、说设计理念:

  新大纲既肯定了语文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的人文性。因而古代散文的教学要注重积累、诵读、感悟和熏陶,使学生在积累相应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接受古代名篇全方位的感染,提升学生的感悟品质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说教材理解:

  《赤壁赋》这篇课文是苏教版高一年级,这篇文章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以苏子与客“泛舟赤壁”写起,先后展示了客人们游赏尽兴而“扣舷高歌、以洞箫而和”,客人关于“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悲观失落的感受以及苏子对同一哲学命题的乐观豁达的看法,文章最后收于宾主尽欢“不知东方之既白”的畅达痛快之中。行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样的文章让人不忍释手,读之遍觉“天高地阔,洒脱旷达”;读之便觉有文化的精灵在不知不觉间便潜入到人内心最柔软最深刻的去处。读罢能使人顿觉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对得失对爱憎对顺达对逆境有了更深刻更坦荡的认知。

  三、说目标设置:

  1、知识目标

  (1)重点字词梳理

  (2)了解文体特点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能力目标

  ⑴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

  ⑵把握优美意境,理解深邃命题。

  ⑶美读赏鉴结合,追思文豪风采。

  3、情感目标

  用辨证的思想看待生活,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

  ⑴理解积累文言知识

  ⑵理解作品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⑶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人生境界。

  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说学生学情:

  高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所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再加上和其他同学的相互探讨,关键时刻老师的及时援手,他们具备读出这篇文章的精妙处的基础和能力;但另一方面这篇文章学生能感觉到美但到底因何而美却不一定感觉清晰,并且这篇文章所表达的这种哲学思索对于相对单纯的高一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甚至在少数同学的心中还会激起相反的看法。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五、说教法学法:

  充分预习——多遍诵读——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发散思维——读写结合

  多遍诵读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不断深化细化,分组讨论自主探究体现学生的合作,以学生来带动学生,使大家共同进步,发散思维训练学生良好灵动的思维品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是一种双赢的训练方式。

  教师的意义在密切关注,必要的时候予以关键的引导,导演学生活动,使每个个体的学生都能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

  完成知识目标1重点字词梳理、2了解文体特点、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师生合作研讨为辅

  相关资料链接:

  1、了解作者。

  2、乌台诗案。

  3、本文写作背景。

  4、关于赋的特点。

  5、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落实文言知识积累目标。

  6、训练诵读注意读音、节奏,以读来带动知识积累,培养对文章的初步感觉。

  7、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文言知识体系的构建。

  ⑴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大意,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商量解决。

  ⑵翻译重点语句,注意词句的特殊用法

  8、课堂检测,巩固落实。

  一)、一词多义、重点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二)、翻译重点句子

  9、板书安排:板书重点文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第二课时内容

  完成能力目标1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2把握优美意境,理解深邃命题和情感目标

  1、导入以对苏东坡的评价导入,他既是少有的大才子,又是众名家公认为拥有最完美人格的中国文人。他是伟大的,也是可爱的。

  2、整体感知

  让学生整体诵读一遍,在读的时候展开思考,考虑问题,在尊重学生阅读接受的客观过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的基础上完成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的目标

  A、以段落为单位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写了怎样的场景?

  B、每个场景中所传达出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形成板书:

  场景情感基调

  一、泛舟赤壁图乐

  二、悲歌吹箫图悲

  三、客发悲慨图戚

  四、苏子劝慰图乐

  五、宾主尽欢图喜

  3、深入研讨,该环节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解决“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带动学生对文章的深入具体理解和把握意境。

  文章所展示的五幅场景体现出情感呈现“乐——悲——戚——乐——喜”的起伏变化,再读课文,探究为什么乐?——为什么转悲?——为什么戚然?——为什么又转乐——为什么喜?

  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把握优美意境,深入理解情感的任务。

  问题总结:各小组选中心发言人发言总结。

  一乐为美景良时游赏之乐:眼前风月水柔和之美

  二悲为君主遗忘不遇而悲:

  三戚为功业成空人生短暂而戚:历史风月水苍凉之美

  四乐为乐观旷达拥抱自然之乐:哲理风月水达观之美

  五喜为尽洗愁情纵情欢乐之乐:眼前风月水自然之美

  文章中情感的变化是和“风、水、月”的意象紧密相连

  在具体感受意境的基础上把文章的意境浓缩为“风月水”的特定内涵。

  4、探究发散:⑴对于客人的这种“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悲观的看法和苏轼对同一问题的乐观达观的看法你是怎样认识的?(此问题在于引导学生自己的思考,来加深对文章的深意的理解,对苏轼思想的豁达达观的进一步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认识到苏轼的观点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即可。并且也可打开思维,锤炼自己的思想。

  ⑵文中的主客对答是真的在苏东坡和客人之间发生的一场谈话吗?

  以上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讨论,交流、汇总。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备注:(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一则主客问答形式是赋体传统的形式,二则好似此苏与彼苏在意气相斗相合、自说自话,正是如此,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郁结苦闷,就在这轻松的对答中得以消解缓释。这其实是作者一种心理调适,人生的痛苦经过哲学命理的达观而被超越。)

  5、课堂总结:明确强调本文情景理相融合的优美深邃的意境。

  6、三读课文,结束本课时学习。

  第三课时内容

  完成目标3美读赏鉴结合,追思文豪风采

  1、美文美读,齐读课文一遍,找出每段中比较有感觉比较喜欢的句子来加以赏析评价。

  教师点拨:赏析评价语言的方法。

  (可以注意从外在形式和表达意境两个方面入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发言总结。

  示例: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赏析文字。

  这两句写水面上清朗静美的特点,用“清、徐来”写出风的清新柔和,用“不兴”传达水面波澜不起,坦荡无垠的特点。

  2、神往心知再读课文,立足原文,发挥联想和想象,抓住一些关键场景,把“泛舟赤壁图”以散文的优美细腻笔触表现出来。注意描写的技巧(写景和写人),把当年的大文豪的风采展示出来。突出环境、人物活动来再现当年赤壁游赏的乐趣。

  教师点拨描写的技巧

  (写景要注意空间的变化、远近的安排、感觉的转换、细节的安排、动词形容词的选择、实写虚写的安排等;而写人则要注意运用动作、肖像、语言、神态、心理、环境的衬托等。)

  3、交流展示:让几个同学读一下自己小创作。

  结语:《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3、课下作业,再读《赤壁赋》,结合相关资料链接,自己深入思考感受,完成小文章《跨越时空的纪念——说苏轼》。

  相关资料链接: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略

  林语堂《苏东坡传》略

  苏轼与《前赤壁赋》略

  从《愚溪诗序》、《赤壁赋》中看柳宗元和苏轼略

  对苏轼和《前赤壁赋》的一些认识和理解略

  七、说板书设计

【《赤壁赋》高一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赤壁赋》说课稿(精选10篇)10-16

《赤壁赋》说课稿10-24

赤壁赋说课稿10-30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08-22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反思05-31

《赤壁赋》说课稿件08-10

《赤壁赋》说课稿(精选21篇)08-25

高一语文《赤壁赋》知识点解读09-19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2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