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

时间:2024-11-03 11:11:24 赤壁赋 我要投稿

关于《赤壁赋》教案范文合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赤壁赋》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赤壁赋》教案范文合集5篇

《赤壁赋》教案 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把握词类活用;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感悟语言运用上骈散结合的妙处,能够全文背诵;

  4、学会懂得与自然、与他人、与文字等多种交流方式,释放胸怀,提高自身修养。

  【重点难点】

  1、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正音

  壬rén戌xū 属zhǔ客 冯píng虚御风 愀qiǎo然

  窈yǎo窕tiǎo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旌旗jīng

  舳zhú舻lú 横槊shu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尊 蜉fú蝣

  2.对照注释,找出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通“缭”)

  3.知识了解

  学生参看《成才之路》“资料园地”

  二、诵读文章,整体感知

  1、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2、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一、(1)月下泛舟乐

  二、(2~3)吊古伤今悲

  三、(4~5)阐述哲理乐

  四、精读1——2段,背诵、积累、感悟、体会。

  三、研习文本

  1、第一段

  ①自由诵读第一段,本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讨论

  明确: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分组讨论第一段所写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并给第一段文字所描写的画面起个名字。

  讨论

  明确:《赤壁夜游图》,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

  ③小组研究背诵策略

  指导层次理路。首句点题,“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写景、议论的依托。次写泛舟所见景象,而以风、水、月为主,为下文“苏子曰”一段张本;写景用虚实相济之法,先实后虚,虚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乐”字。

  2、第二段

  ①第一段写的是“乐”,第二段写的是“悲”,那么是什么东西促使这一情感转化的呢?

  明确:客人悲凉的箫声

  ②舷歌之后,赋中又写了客吹洞箫之声。课文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讨论

  明确:

  写箫声:苏轼借助夸张、想象、比喻,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把洞箫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渲染箫声的悲凉。

  ③从开篇处到第二段末,赋的情感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箫声起,悲意生。从开篇至此处,情绪变化正是由欢乐转为悲哀。

  ④本段对歌声和箫声的描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讨论

  明确:承上启下。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⑤小组探讨背诵策略。

  指导: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棹兮兰”“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

  层次理路。“乐”字承上。由“乐”而“歌”,歌词暗写苏子胸襟,为下文“苏子曰”一段作烘托。以下写箫声,为“客曰”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苏子“问客”。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精读3—5段,背诵、积累、感悟、体会。

  1.第三段

  ①诵读本段,客的这一段话很富于感染力,能真切地打动读者,说一说为什么达到这种效果?

  讨论

  明确:景:悲凉苍茫

  情:悲观失望

  理:人生短暂

  语言:骈散结合,感染力强

  ②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你能举出几句这方面的诗句吗?

  A、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D、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③这一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④各组背诵,探讨背诵策略。

  指导: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

  层次理路。苏子问乃承上启下语。“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问“而今安在哉”──这是主要的一问,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着眼与曹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

  2、第四段

  ①苏子对人生的积极乐观是怎样一步一步导出来的?

  明确:水与月的特点→水与月的启示→启示后的做法。

  ②你怎样理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明确;逝者如斯——未尝往

  盈虚者如彼——未消长

  变——不变

  一瞬——无尽

  不要抱怨,让人生变得充实有意义

  ③各组研究背诵策略。

  指导要点

  句法。以散句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风……用之不竭”这一段用骈句。

  层次理路。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说明“变”和“不变”的.道理,客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因而生“哀”与“羡”;知其“不变”,则何哀何羡?后以“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与清风之无主,可以自娱,以“而吾与子”照应上文“况吾与子”。

  3.第五段

  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这样写暗示什么?

  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指导要点

  本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结,最后两句意味隽永,主客“自在”之态跃然纸上。

  二、全文鉴赏

  1.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板书设计

《赤壁赋》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目标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学生活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诵读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导入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作者背景及解题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详见下文.),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 的。

《赤壁赋》教案 篇3

  一、导入

  师:你了解多少关于苏轼的事。(2分钟)

  1、北宋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四川人

  2、诗词文赋书画样样精通

  苏轼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显著,与黄庭坚齐名,人称“苏黄”

  在词的创作上表现更加突出,与辛弃疾一同开创了豪放词风,人称“苏辛”

  在散文创作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在书画方面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齐名,在当时被称为四大书画家

  3、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真可谓是旷世奇才!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这位旷世奇才的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请两位学生分别读第一、第二段,教师泛读第三段,全体学生齐读第四、五段。(5分钟)

  三、

  师:文中提到的赤壁是在宋朝的黄州,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这个地方,本文是苏轼在被贬期间所作。黄州景色优美,有诗云:“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1082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苏轼同朋友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写下了这篇《赤壁赋》。那天夜游赤壁时,苏轼的心情如何呢?现在,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寻找文中反映作者夜游赤壁时,情感变化的词语,触摸作者的情感流程。

  明确:乐甚——愀然——喜笑,喜——悲——喜(3分钟)

  四、寻风月、解风月、读风月

  师:作者因何而喜,缘何而悲呢,又为何由悲转喜呢,一切都源于风月。

  有名家如此点评《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金圣叹,《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林云铭

  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全文紧扣山水风月展开描写议论,我们不妨以此为切入点,顺着“喜——悲——喜”的情感轨迹,走进《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1、浏览默读全文,找出文中写风月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5分钟)

  文字赏析后,可全班朗读。

  明确:

  第(1)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江面多么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

  补充: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2)段: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

  第(3)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第(4)段: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第(5)段: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文中所写的有关风月的句子有什么不同?(15分钟)

  举例比较不同: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分析:

  问:第一句中的月有什么特点,说明作者的心情如何?明确:由景生情。

  问:第二句中的月表明客人怎样的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明确:由情入理。

  问: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阴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在这句话中,作者对月又做了怎样的思考?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明确:水月是不值得人羡慕的。

  总结:本文最大的一个写作特点就是:情景理交融。

  问:那么作者写月是这样的,由景生情,由情入理。那么,写清风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例子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明确:

  第一段和第二段关于风月的描写是纯景物描写,并由景生情。

  在第一段中几乎都在写风月,展现空阔、瑰奇、壮美的景色,处在如此境界,自然心情舒畅,此处的风月描写乃“乐甚”之由。

  在第二段中由于高兴而高歌,故而有了这歌咏风月之辞,江水澄明,月光浮动,面对如此浪漫的良辰美景,难怪东坡会联想到美人,美人比君,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情感也进而由“乐”转“悲”。不想又引出了一段如怨慕,如泣如诉的袅袅之音。

  第三段风月的描写激发了联想,并由情入理。

  第三段的风月是历史之月,由眼前的风月联想到曹操当年志得意满,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进而想到江水无穷,人生须臾,自己渺如沧海一粟。抒发要摆脱现实,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人生理想。

  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风月引发了古今人物的对比,宇宙无穷和人生须臾的感慨,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的叹息,悲苦和哀怨也便由此引发。

  第四段风月的描写阐释哲理。

  先是由水月引发出变与不变的思考。由此得出结论,水月是不值得人类羡慕的。

  然后苏轼找到了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拥抱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

  苏轼在被贬的困境中,并没有心灰意冷,走向消沉,并不忘时时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可见他旷达的胸怀,乐观的处世态度。

  也正是这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让客人“喜而笑”,第五段最后的喜不是回到了情感的原点,而是在原来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提升,是大彻大悟的喜悦。

  五、结语和作业:

  风月引发情思,风月触动心灵,风月激发联想,风月阐释哲理,风月预示人生。风月让整篇文章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有悲、有欢、有喜。“风月”在古代文学作品也是很常见的意象,请同学课后去查找有关“风月”的古代文学作品,并想想这些作品中的“风月”有什么内涵和作用。

  板书

  赤壁赋

  心情变化:乐——悲——乐

  写作特点:情景理交融

  人生态度:旷达乐观

《赤壁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

  2、感悟作者泛舟赤壁而流露的情怀。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以“美读”为桥梁进入文章意境,体会情感的波澜起伏;接着以“望”字为立足点进一步“悟读”,从而理解作者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家余秋雨曾说过:“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因为文人墨客往往会在跋涉千山万水时感慨历史人生。大文豪苏轼似乎对赤壁情有独钟,在贬谪黄州期间两次登临便写下了“两赋一词”。“创作就是倾诉,阅读就是倾听”,让我们通过美读和感悟来聆听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寄托的心声。

  二、美读——聆听心声

  1、教师带感情范读全文(配乐配图)

  师:这是一篇文赋,既有诗歌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之致,老师希望能通过范读全文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传达给大家,请同学们在诵读技巧处理及音乐转换中体验一下。

  2、思考:作者在泛舟赤壁时内心翻起了怎样的情感波澜?

  3、美读以体会感情(让我们在美读中具体体验一下情感流淌的方向。)

  (1)师: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寥寥几笔便简洁明快地描绘出赤壁的秋江月色。

  ①哪几句话是景物描写?江面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边诵边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爽平静——怡然自得)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瀚无边——疏朗开阔)

  (月出)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泛舟秋江的心情?(先析后诵)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徘徊)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析:“诵”、“歌”: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凌”:任凭一叶扁舟凌越万顷秋江,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豪迈激越。(强化此心境:“浩浩乎”、“飘飘乎”)

  ③全班配乐朗诵,体验情景交融(乐曲《高山流水》)

  平静——愉悦——豪迈

  (2)师:此情此景令人陶醉,禁不住快乐地扣舷而歌,却引出了一曲洞箫,幽咽悲凉(“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如何描写?

  动情处……余音不绝,缭绕江面……使人如闻其声,也要凄然落泪……

  诵读指导: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学生判断重读字)(指名带感情吟诵,配乐《佛上殿》)

  (3)①师:一股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共赏清风明月,泛舟万顷秋江,此乃人生一大乐事,究竟是什么触动了“客”的心弦,从而吹出如此哀怨的乐曲?

  触景伤怀:赤壁江月——三国赤壁故事——一代枭雄曹操

  ②指名诵读塑造曹操形象的语句(注意感情的跌宕)

  师:你觉得哪句话最具感染力,能传达内心感慨?

  指导:固一世——之雄也,(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

  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亦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

  全班诵读体会

  ③师: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反观微不足道的生命,“客”不免发出怎样的感慨?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人生须臾,登仙乏术,无限空虚怅惘无处倾诉,只好借箫声托付给冷清悲风,情感至此已落入低谷,似乎已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

  ④师:是不是情感再也无法回升?苏子的哪一句话透露出“柳暗花明”之所在?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在宇宙间生生不息)

  师:有“哀”才有“羡”,无“羡”自然也就没必要去“哀”了,至此似乎豁然开朗,最后开怀尽兴,尽得“共适”之趣。

  4、小结:情感流淌的如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摇曳多姿。至此,我们已聆听到苏轼(主客)心声,要真正走进文章境界,除了“聆听”外,还得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悟读——理解心声

  1、思考:掀起情感波澜,触发主客对答的源头在哪里?还记得幽咽悲凉的洞箫声因何而起吗?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执着的希望

  难免有失望

  师:“望穿秋水”,望的是什么?你听到歌者的心里话了吗?

  赤壁赋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美人”——圣主贤臣、美好理想“渺渺兮”——深沉的情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歌者复杂深沉的情怀无心流露,借助客人的箫声传达,高山流水遇知音,

  而引发了主客问答(借助“水”和“月”)

  2、披文以理解心声

  (1)讨论:主客思考宇宙人生的分歧在哪里?(“变”与“不变”)

  各自如何借助“水”和“月”喻理?

  分析:(客)由眼前所见长江、月亮——人生与宇宙对照;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永恒、人事沧桑。

  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变”)

  (主)还是拾取眼前的“水”和“月”说起

  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逝,但始终源源不绝;月亮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而月亮仍是千古不变那个月亮。

  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超然物外,功名富贵、荣辱得失如过眼云烟,精神自由。(“不变”)

  (客)托悲于风,叹息有志无为。

  (主)“无穷”江月为“吾生”所享用,“明月清风不用一钱买”,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白发渔樵……)——“客”也解脱忧愁。

  板书:吾生须臾

  (客)——人事沧桑(变)——托悲于风

  长江无穷

  望——水、月

  逝者如水

  (主)——物我无尽(不变)——共适江月

  盈虚者如月

  (2)师:我们有幸听取了主客间一场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对答,实际上主客对话均作者一人的内心独白(借主客问答以抒情写志乃赋的常用手法)

  ①这意味着什么?是苏轼怎样的心情写照?

  波澜起伏的是苏轼一人的矛盾心情,人事沧桑、物我无尽均是苏轼一人探求的结果。

  ②你是否理解苏轼在贬谪逆境中寻求的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并非完全的超脱,难免有志无为的苦闷,而又力求在自然美景中超脱,在自然规律中追求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精神境界(老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物图卷中又一个显赫的名字。

  (3)师:也许在以“望”为立足点感悟文章在“水”和“月”中融会的“理”和“情”后,我们方真正理解苏轼泛舟赤壁时的心声(共鸣)。

  诵读:带着“我理解”的心态诵读第四段,加深领悟。(配乐《渔樵问答》)

  四、拓展:结合你学过的诗文,谈谈对中国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看法。

《赤壁赋》教案 篇5

  [定位]

  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抒情色彩浓烈。这需要学生从语言入手,品味语言,理解文意,欣赏玩味作品的语言特色。

  [切入]

  1.怎样了解苏轼,读懂苏轼?

  课前布置问题“你所了解的苏轼”。本文意蕴深远,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处境,就很难感受到他那种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难理解他矛盾痛苦、听任自然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2.我们刚学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和本文有何一致之处?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文是作者的同时期作品,都展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念奴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时机欣赏江山风月,这亦同《念奴娇》的“一樽还酹江月”。在写法上,两篇文章都注意了景、情、理的交融。因此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有利于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深层次地把握作者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3.读了《赤壁赋》后,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文中作者的心绪有没有变化?作者的心绪变化在文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全文的线索,直贯全篇以此切入,容易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在学生初步感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何在?作者想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探究]

  1.了解苏轼

  A.学生陈述搜集的材料。苏轼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上颠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

  B.背景材料。苏轼被贬黄州。

  2.诵读课文,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解读课文。

  可围绕作者情绪的变化展开剖析。

  A.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第一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B.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第三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D.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E.结尾段感情如何?

  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3.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A.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明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B.进一步发问:“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引出赋的特点。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对第二点,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4.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回顾

  [探究]

  结合具体段落,找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品味感受。

  [拓展]

  阅读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古》,思考、讨论作者的时空观照。

  人生到处知何处?

  应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此诗是作者和其弟苏辙的《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②作者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实践要点]

  对作品的进一步认识:《赤壁赋》很难说是一篇完全记实的游记散文,而是作者多次游览赤壁后所获得的强烈审美感受的一次高度浓缩和典型化,是作者勇于直面现实的深刻体悟,是对生命和宇宙真谛的大彻大悟,是自然美熏陶提升作者人格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写照。

【《赤壁赋》教案】相关文章:

《赤壁赋》教案07-15

赤壁赋教案06-12

《赤壁赋》教案07-06

赤壁赋高中教案07-16

前赤壁赋教案09-24

《赤壁赋》优秀教案07-19

赤壁赋 苏轼 教案09-19

《后赤壁赋》教案09-01

高中教案《赤壁赋》09-11

《前赤壁赋》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