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赤壁赋》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思辨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2、熟读成诵,感受文辞优美的语言特色。
3、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在临终前写了一首题为《自题金山画像》的诗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于诗中提到的黄州,余秋雨如是评说:“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是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作为苏轼人生的转折,却怎么也抹不掉它留给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目睹了一个正直官员的倒下,也见证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黄州永远是苏轼生命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先后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赤壁赋
二、解题
1、作者及背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
(1)(虽然) 才高八斗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2)(但是)仕途坎坷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3)(却仍)豁达开朗
苏堤(工程师)、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
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2、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3、文体:
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
①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
②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③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④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
⑤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摛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⑥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
三、倾情诵读,涵咏情致
1、 检查预习,正音
壬戌(rén xū) 举酒属客(zhǔ)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歌而和之(yǐ hè) 愀然(qiǎo) 舳舻(zhú lú)
山川相缪(liáo) 酾酒(shī) 横槊(shu)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樽(páo zūn) 蜉蝣(fú yóu) 扁舟(pīan)
扣舷(xiín) 狼藉(jí) 枕藉(jiè) 嫠妇(lí)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 少(shǎo)焉
2、 播放录音,聆听欣赏
3、再放录音,跟读体悟
4、自由诵读,熟读成诵
四、梳理词句,理清思路
1、结合注释,梳理字词句。质疑问难,合作学习。
2、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喜而笑
(乐) —— (悲) —— (乐)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品味鉴赏,合作探究
1、复习导入: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乐——悲——乐
2、 赏赤壁之景,品泛舟情
(1)提示重点字词和句式
(2)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摹这段的秋江月夜图景。
教学预设
作者描写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3)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教学预设:
3、闻啸歌之音,辨悲情
第二自然段作者情感由乐转悲,歌声箫曲似有深意,当细细辨之。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悲又从何而来?
教学预设:
4、听主客问答,悟理趣
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成的悲哀,苏轼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明确:变与不变 取与不取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教学预设:
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理解: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也 精神永存
代代相承
(4)小结: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心灵、启迪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由眼前的水月悟出了“变”与“不变”、“ 取” 与“不取”的道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苏轼的悲情从自然美景中解脱出来,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通达。
三、迁移拓展
1、你认为当时真有一场主客问答吗?
教学预设:
据说苏轼泛舟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陪,但有可能主客问答是虚拟的,是苏轼被贬后思想的两个方面。主客问答是赋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客的苦闷就是苏轼的苦闷,文中的“客”和“我”的对话是从前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进行的一场超时空的链接。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苏子解决了自己的矛盾痛苦,最终升华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
2、金圣叹评价《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称《赤壁赋》是“以江山风月作骨”。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风”“月”是主景,“山”“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和议论。尤其是“月”更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赋中哪些地方提到了月?如何理解“月”的内涵与作用?
教学预设:
《赤壁赋》中有现实的“月”,皎洁柔和;有历史中“月”,古意苍凉;有哲理般的“月”,盈亏而永恒。眼前之月,引发情思;歌中之月,触发联想;变化之月,阐释哲理。月升月落,暗示时间的推移,更伴随着胸怀气度的提升。
四、课堂小结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 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阅读推荐: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赤壁赋》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赤壁赋》一文属文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乃苏轼之传世名篇。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均可视作古代散文的经典。同时,体悟文章的精美高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作者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同时,由于前面已经学习过《阿房宫赋》,对赋体文章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所以要在这些方面加以强化。
三﹑设计思想:
文言文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文言文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文言文教学要重视文言字词的积累和句式的把握,但也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体验作者的人生感受并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竞赛﹑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五、学习难点和重点:
重点
1.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背诵课文
难点
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六、教学方法:讲解法、诵读法、讨论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信仰佛教,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苏东坡传·序》(投影展示)
这里描述的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
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文“三苏”“八大家”“欧苏”,诗“苏黄”,词“苏辛”,书“宋四家”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三、回顾“赋”的文体知识
(随机请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四、检查预习效果:(各组间比赛,男女生比赛,激发学生积极性)
⑴按课本段落,要求四个自然组的学生分别齐声朗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音准,情感变化把握得好。
(听朗读示范录音,正字音,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快慢﹑情感变化) ⑵检查男生对文言字词句知识的把握。
(通假字﹑多义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
⑶检查女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明确各段内容,概括各段段意:(按《优化》提示,可将课本最后一段“客喜而笑”另作一段) 明确: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五、分析第一段:
⑴情景设置:配乐,展示苏子泛赤壁的画面;学生朗读课文。
(说明:文章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秋江夜游图。将学生的思维带进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之中)
⑵本段以写景为主,请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朗读。 写景的三组对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⑶四人小组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用优美的语言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请一个学生描述。
⑷这样的美景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朗读出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乐) ⑸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子法和想象画面法背诵第一段。(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体验)
《赤壁赋》教案3
教学目的:
1.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征,鉴赏音韵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3.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
诵读和鉴赏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设计
在日本的千叶,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这样两个字:虫二。许多人到此不解其意,后郭沫若作了妙解,他说这两个字应分别加上两个边框,读为“风月无边”,是盛赞此地之美的。
而我们今天要鉴赏的《赤壁赋》,就是借咏无边风月而抒怀的。文章的作者是苏轼。
二、展示赏析重点
1.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三、教师范读课文
目标:订正字、词的读音
关注作者感情的变化
四、师生共同解读赏析(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琢磨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清本文的线索。
·解读赏析(重点:第一、三、四段)
第一段: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逐层设疑: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
写得真美!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
正是这美景激发了作者的心旷神怡之情。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再来欣赏一遍。(全体女生读)
·知人论世
以第二段(过渡段)为契机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重点是政治上的坎坷遭遇,为三、四段的情理理解作必要的铺垫。
第三段:情
·歌声和箫声引发了悲情悲意。悲什么呢?悲的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齐读、体会
·学生自己看书思考、分类
·相互借鉴、争辩、质疑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
无枝可依
情英雄安在悲
人生无常
第四段:理(在诵读中理解、品味语言)
·他怎样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呢?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理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这样深奥的道理,远隔千年的描述,今天我们读来并不感到晦涩难懂,为什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补充《定风波》帮助理解。
·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答问吗?
·学生畅谈感受、认知,教师明确:
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
苏轼借此抒怀,有无并不重要。
教师强调: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总评苏轼:展现其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五、赏析构思选材技巧
重点: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明确: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如下图: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情(悲)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教师强调:
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今天我们重读此篇佳作,无论是作者的文学才华,还是他的人格品质,都让我们感到: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六、研究性学习
比较阅读;
苏轼《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记承天寺夜游》
参考篇目: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情(悲)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赤壁赋》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赤壁之战》。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1、题解
(1)关于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2、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牢狱之中。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放课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3、课文正音
属(Zhǔ) 窈窕(Yǎo Tiǎo)斗(Dǒu) 冯(Píng) 棹(ZHào ) 和(Hè)
愀(Qiǎo) 扁(Piān) 藏(Zàng)藉(Jiè)
Ⅱ特殊句式
(1) 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4、研讨课文
问题一:作者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抓文本,请在文中找到相关表示情感的字)
乐-------悲--------喜
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节,注意体会作者的“乐”的情感。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乐心情。
问题二:作者在游赤壁时因何而乐?
观美景而乐。
景具体为:清风、静水、明月、白露、
夜游赤壁的美景图:
在清风和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景中,作者驾一叶扁舟,轻浮水面,任意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赛似仙境。
试想一下,当背负罪名、双脚带上无形镣铐的苏子来到举目无亲的黄州,在抛却了白日的烦忧后见到如此美妙的夜景图,他自是陶醉其中、快乐无比。
正所谓乐极生悲吧,从下文中可见,很快苏子的情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阵阵悲意渐起、渐深、渐浓,一如水中的涟漪正一圈一圈的散开。
③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位客人吹起洞箫,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一下跌落到情绪的低谷,都随着箫声悲伤、痛苦。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②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明确: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歌声:“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便感叹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箫声幽怨凄凉:使长期过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
(六个比喻,箫声的悲哀凄凉);
(3)学习第3节: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其”:代词,代箫声;然:……的样子;
正常语序:其为何然也?翻译:(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安,是宾语,放在谓语“在”的前边了。
意思是:到如今在哪里呢?
②诵读提示
第3节,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
1、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一世英豪,也终为过眼云烟,何况吾辈小卒,命运不济、仕途坎坷,谈何理想、只顾泛舟、喝酒,令人可悲。
2、由江水的浩大、无穷想到人生渺小、短暂 。
3、由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不可得想到理想的无法实现,摆脱不了现实的困境。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走出了悲情、走向了超脱。
问题四:作者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苏子的自解)
(4)学习第4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洒脱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2)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3)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
A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 欲苟顺私情 (假如)
(5)
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②诵读提示
第4节,苏轼的一番话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转折,语速要平缓。
(5)学习第5节: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第四段,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通过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也让作者自己从悲情中走出。)
分析:1、且夫,路标式的词语,分层次的标志。
作者认为“而又何羡乎”针对客的“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而来。
2、从什么角度阐述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变和不变的角度。
变: 不变
水:逝者如斯 未尝往也
月:盈虚如彼 卒莫消长
人:生老病死 代代相传
以水、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子的影响。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3、简言之,客与苏子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
客:(物)无穷 不变 (人)须臾 变化 (片面)
苏:物与人既变又不变 (全面)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第二层:从什么角度论述对待外物的态度?
取与不取的角度。
不取: 非吾之所有
取: 清风明月
苏子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他为客、也为自己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比较:失意文人寄情山水的心境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并非苏子的专利,东晋的陶渊明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寄情山水之乐,苏子与之相同吗?能否作一比较。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真正地厌烦世俗,醉心于山水之中,忘怀世间的纷扰。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苏子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再次告诉了我们:
不仅他懂得释放情怀,寻求精神寄托,而且师法自然,汲取自然的博大、包容之养料,使自己身处困境依然积极有为,奋发前行。
问题六:将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
我们的年龄、我们的阅历,不可能遇上如此迫害,这等不幸,但在我们生活中不乏升学的压力,生活不如意、亲人的不理解等等的困绕,学习了本文后,我们怎么去面对困境呢?寻找排解、倾诉、心理疏导、
关键: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理性地分析问题,以积极乐观之心态对待一切困难。
心中永远相信困难的暂时性,走过风雨过后是彩虹,拥有一盏不灭的心灯。面对困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
豁达的情怀,它能使我们更快地走出人生的低谷。
苏轼在精神上占据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地,成为后人所敬仰。
苏轼太伟大,也许我们今天学不象,明天学不成,后天还有距离,但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不懈追求,那距离不再遥远!
5、写作特点
(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整篇文章的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逢。
《赤壁赋》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文言句式。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3、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学习文言句式。
2、了解情感基调在 主客问答之间的跌宕起伏。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注:①关于乌台诗案 ②此处“赤壁”)
关于乌台诗案
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
元丰二年,( 1079 )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权,代理;里行,见习)何正臣、舒亶 ( d ǎ n ),国子博士(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 4 次上述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不得不下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 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所以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二)、作者介绍: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家的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从而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就明显地留下了庄子影响的痕迹。庄子散文洋恣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苏轼散文也具有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气势,他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苏轼散文还在《孟子》、《战国策》以及贾谊、陆贽等人作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论政、论史的散文,大多笔力雄健,有行云流水之势,因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欧阳修领导的复兴古文运动的主将。
二,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词和断句并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感知。
A、(因为这是一篇散文赋)“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 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B、字词注音:
1、壬戌( rén xū) 10、酾酒( shī)
2、桂棹( zhào) 11、横槊( shu3、余音袅袅( niǎo) 12、渔樵( qiáo)4、幽壑( hè) 13、扁舟( piān )5、嫠妇( lí) 14、匏樽( páo) 6、愀然( qiǎo) 15、蜉蝣( fúyó)7、山川相缪( liáo) 16、无尽藏( zàng)8、舳舻千里( zhú lú) 17、狼籍 ( jí)9、旌旗( jīng) 18、枕藉 ( jiè)C解释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1、分别请学生起来朗读并单独翻译各节。
2、师提示、纠正、补充、答疑、解释重点字词,疏理文意。
内容详解
前 赤 壁 赋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作业:熟读课文,以书面形式把课文翻译一遍。
第二课时:
一,齐读文章,进入鉴赏。
A、把握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B、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作业:试着背诵课文,并感知苏轼的情怀。
第三课时:
大家一起来背诵《赤壁赋》
一,重点字词
1、一词多义
(1)歌
A、扣舷而歌之。(动词,唱。)
B、歌曰。(名词,歌词。)
C、倚歌而和之。(名词,歌声。)
(2)望
A、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
(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克,打下。)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
(4)如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动。)
B、纵一苇之所如。(往,到,动。)
(5)之
A、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B、惟江上之清风。(结构动词,的。)
C、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D、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不译。)
(6)乎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动词,形容词词尾。)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
C、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7)于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助词,表被动。)
C、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8)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9)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10)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11)曾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12)苟
A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 欲苟顺私情 (假如)
(13)虽
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2.通假字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读zhǔ,劝人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盘绕。)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凌乱。)
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尊”同“樽”,酒杯)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同“藉”击空明兮泝流光 ——“泝”同“溯”,逆水而上
3.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可译为“向西,向东”)
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可译为“向东进军”)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
正襟危坐(使动用法)
二,句式和修辞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介宾后置)
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修辞:对偶)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介宾后置)
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句式:定语后置)(修辞:对偶)
⑤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修辞:对偶)
⑥客有吹洞萧者(句式:定语后置)
⑦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⑧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修辞:对偶)
记叙夜游赤壁所见之美、所感之快、所闻之妙,引出下文主客问答 ①“何为其然也?”(句式:宾语前置)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被动句式)
③而今安在哉?(句式:宾语前置)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介宾后置)
⑤侣鱼虾而友糜鹿(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修辞:对偶)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修辞:对偶)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修辞:对偶)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修辞:对偶)
概括段意:
主客问答:(之一)感慨生命短暂,英雄难觅;长江无穷,自然永恒(悲观消沉的人生观)
①而又何羡乎?(句式:宾语前置、反问)
②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修辞:对偶)
③相与枕藉乎舟中(句式:介宾后置)
④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句间关系:假设)
概括段意:
主客问答:(之二)物与我皆无尽也,何羡之有;
清风明月用之不竭为我共食,其乐融融
(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三,[小结]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它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避的情景。文章通过物描写和主客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延伸: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 酒文化(自酿养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 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3、课外阅读作家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分析“东坡境界”。
《赤壁赋》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 “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 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题)
二、简介“赋”的体裁特点
三、简介苏东坡及其在黄州的生活经历
四、指导诵读
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在预习和教读中,宜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诵读中可根据以下要求,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
(1)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
昌苍郎
东空雄
鹿属栗
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
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举酒属(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临江
驾一叶之扁(piān)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五、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讨论题:
(1)第1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2)第2段怎样描写箫声的?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从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讨论提示:
(1)清风、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欢畅,其“乐”之甚。
(2)“怨”“慕”“泣”“诉”---“哀”“凄切婉转”。
(3)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名悦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4)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 。(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
2.齐读课文,体会其语言特点。
(1)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赤壁赋》教案7
教学目标:
1 、通过文中的写景部分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2 、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体味两赋所体现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
对《后赤壁赋》写景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体味两赋所体现的苏轼的不同的情感和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 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 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回答: 《念奴娇赤壁怀古》、 《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 : 回答得非常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遇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课文学习:
一、 听录音,熟悉课文,掌握字词
二、 课文内容学习
1 、 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
2 、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可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两次赤壁之游的具体地点是否一致?观赏的景致是否相同?
观赏点由赤壁之下转移到了赤壁之上;第一次侧重游水、赏月,第二次侧重游山。
2 )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前赤壁赋》)
感受 :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感受: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3 、仔细阅读《前赤壁赋》的`最后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
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
4 、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一种巨大的空幻感油然而生)
5 、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乐→悲→喜
后赋:乐→悲、恐→空(无奈之情)
三、 作业: 写一篇写景的小散文
四、 总结
附:板书
情感变化: 乐→超然物外
悲、恐→敬畏自然
空→人生如梦
《赤壁赋》教案8
课题
后赤壁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3、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4、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
2、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
难点:
1、鉴赏文章奇思遐想的浪漫主义特色
2、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要求消除语言障碍,了解文章大意;赏析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要求:(课前完成)
1、熟读全文,注意栖鹘冯夷蒙茸悄然戛然翩跹等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以及巉的书写
2、借助注释和词典,初步理解文意;查阅成语词典,积累成语不时之需水落石出风起云涌
3、复习苏轼的《赤壁赋》(必修一P96)
4、不懂的地方或吃不准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或讨论
5、思考课文后面的阅读与探讨1、2题,争取自己能独立解决一个问题
二、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正音、释义,疏通文意(同学质疑,提出不会解释、翻译的词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㈠、点名诵读(最好是自告奋勇)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坂bǎn行xng鲈l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二)读第二段(同上),正音、释义
巉chn栖qī鹘h冯png划hu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三)齐读第三段(同上),正音、释义
裳chng缟gǎo戛ji翩piān跹xiān揖yī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2、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
我们先来看一张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
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
分组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再推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
(事先予以必要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注意语境,议论抒情的句子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
游前(1节):乐(优游自在)语调舒缓轻快
游中(2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
游后(3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
四、赏析课文第一段: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尽显初冬景物之神韵:清静、明洁、空灵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地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赏析课文第二段、第三段,从中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比较阅读两篇《赤壁赋》;扩展阅读苏轼《定风波》
教学过程:
一、赏析课文
第二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断岸千尺,夸张手法,明写岸之高,暗写(水之浅)
(2)为什么会有山高月小的感觉?(农历十月,已是初冬,天气清朗,作为参照物的山,就显得格外高峻;相比之下,月亮就显得小了)
小结: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因为上次游赤壁时所见之景是怎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是何等邈远辽阔!现在反差如此之大,作者就不能不生感慨了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另,作者被贬黄州,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在黄州,仍是待罪之身,起居行动还受到监视、管制,心中恐惧的阴影实在是挥之不去,沉痛、悲凉时不时地向作者袭来,所以这正是他艰难的政治处境和惊恐的心理状态的反映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三段: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年少时苏轼读《庄子》曾言: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所讲之理便是他一向心中所向往的且他在黄州期间结交的朋友不乏僧人道士,他也间一、二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
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旷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
小结: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在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处境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就像李白想借助梦游天姥与神仙相聚一样,也像李贺的《天上谣》,把天庭仙境描绘成令人向往的乐土一样,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想怎么样一致的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致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颖的奇思遐想,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3、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二、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一写初秋之物,侧重写江与月;一写孟冬之景,侧重写江月木石
2、游踪不同:前赋侧重泛舟,人不离舟;后赋写了舟游、山游、舟游侧重登壁但相同的是都善于根据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
3、表达方式不同:前赋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后赋以记游为主,重在叙事;同:都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都寓情于物,寓情于景,都寄寓着作者的生活态度
4、所抒情感不同:表达的情趣和胸襟也有不同,前赋表现作者胸襟旷达,不以得失为怀;后赋却借助幽深寂寥的境界,主要表达想出世的思想,有虚无色彩;但相同的是均为被贬之后所作精神苦闷,想寻求解脱
三、全文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四、布置作业:
解决课后练习题
板书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
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
《赤壁赋》教案9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
2、感悟作者泛舟赤壁而流露的情怀。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以“美读”为桥梁进入文章意境,体会情感的波澜起伏;接着以“望”字为立足点进一步“悟读”,从而理解作者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家余秋雨曾说过:“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因为文人墨客往往会在跋涉千山万水时感慨历史人生。大文豪苏轼似乎对赤壁情有独钟,在贬谪黄州期间两次登临便写下了“两赋一词”。“创作就是倾诉,阅读就是倾听”,让我们通过美读和感悟来聆听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寄托的心声。
二、美读——聆听心声
1、教师带感情范读全文(配乐配图)
师:这是一篇文赋,既有诗歌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之致,老师希望能通过范读全文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传达给大家,请同学们在诵读技巧处理及音乐转换中体验一下。
2、思考:作者在泛舟赤壁时内心翻起了怎样的情感波澜?
3、美读以体会感情(让我们在美读中具体体验一下情感流淌的方向。)
(1)师: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寥寥几笔便简洁明快地描绘出赤壁的秋江月色。
①哪几句话是景物描写?江面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边诵边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爽平静——怡然自得)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瀚无边——疏朗开阔)
(月出)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泛舟秋江的心情?(先析后诵)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徘徊)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析:“诵”、“歌”: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凌”:任凭一叶扁舟凌越万顷秋江,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豪迈激越。(强化此心境:“浩浩乎”、“飘飘乎”)
③全班配乐朗诵,体验情景交融(乐曲《高山流水》)
平静——愉悦——豪迈
(2)师:此情此景令人陶醉,禁不住快乐地扣舷而歌,却引出了一曲洞箫,幽咽悲凉(“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如何描写?
动情处……余音不绝,缭绕江面……使人如闻其声,也要凄然落泪……
诵读指导: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学生判断重读字)(指名带感情吟诵,配乐《佛上殿》)
(3)①师:一股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共赏清风明月,泛舟万顷秋江,此乃人生一大乐事,究竟是什么触动了“客”的心弦,从而吹出如此哀怨的乐曲?
触景伤怀:赤壁江月——三国赤壁故事——一代枭雄曹操
②指名诵读塑造曹操形象的语句(注意感情的跌宕)
师:你觉得哪句话最具感染力,能传达内心感慨?
指导:固一世——之雄也,(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
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亦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
全班诵读体会
③师: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反观微不足道的生命,“客”不免发出怎样的感慨?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人生须臾,登仙乏术,无限空虚怅惘无处倾诉,只好借箫声托付给冷清悲风,情感至此已落入低谷,似乎已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
④师:是不是情感再也无法回升?苏子的'哪一句话透露出“柳暗花明”之所在?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在宇宙间生生不息)
师:有“哀”才有“羡”,无“羡”自然也就没必要去“哀”了,至此似乎豁然开朗,最后开怀尽兴,尽得“共适”之趣。
4、小结:情感流淌的如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摇曳多姿。至此,我们已聆听到苏轼(主客)心声,要真正走进文章境界,除了“聆听”外,还得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悟读——理解心声
1、思考:掀起情感波澜,触发主客对答的源头在哪里?还记得幽咽悲凉的洞箫声因何而起吗?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执着的希望
难免有失望
师:“望穿秋水”,望的是什么?你听到歌者的心里话了吗?
赤壁赋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美人”——圣主贤臣、美好理想“渺渺兮”——深沉的情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歌者复杂深沉的情怀无心流露,借助客人的箫声传达,高山流水遇知音,
而引发了主客问答(借助“水”和“月”)
2、披文以理解心声
(1)讨论:主客思考宇宙人生的分歧在哪里?(“变”与“不变”)
各自如何借助“水”和“月”喻理?
分析:(客)由眼前所见长江、月亮——人生与宇宙对照;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永恒、人事沧桑。
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变”)
(主)还是拾取眼前的“水”和“月”说起
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逝,但始终源源不绝;月亮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而月亮仍是千古不变那个月亮。
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超然物外,功名富贵、荣辱得失如过眼云烟,精神自由。(“不变”)
(客)托悲于风,叹息有志无为。
(主)“无穷”江月为“吾生”所享用,“明月清风不用一钱买”,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白发渔樵……)——“客”也解脱忧愁。
板书:吾生须臾
(客)——人事沧桑(变)——托悲于风
长江无穷
望——水、月
逝者如水
(主)——物我无尽(不变)——共适江月
盈虚者如月
(2)师:我们有幸听取了主客间一场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对答,实际上主客对话均作者一人的内心独白(借主客问答以抒情写志乃赋的常用手法)
①这意味着什么?是苏轼怎样的心情写照?
波澜起伏的是苏轼一人的矛盾心情,人事沧桑、物我无尽均是苏轼一人探求的结果。
②你是否理解苏轼在贬谪逆境中寻求的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并非完全的超脱,难免有志无为的苦闷,而又力求在自然美景中超脱,在自然规律中追求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精神境界(老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物图卷中又一个显赫的名字。
(3)师:也许在以“望”为立足点感悟文章在“水”和“月”中融会的“理”和“情”后,我们方真正理解苏轼泛舟赤壁时的心声(共鸣)。
诵读:带着“我理解”的心态诵读第四段,加深领悟。(配乐《渔樵问答》)
四、拓展:结合你学过的诗文,谈谈对中国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看法。
《赤壁赋》教案10
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目标是这样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是新课标的一个突出特点,但积累文言知识不同于积累现代汉语知识,一方面,汉语变迁造成了语言障碍,另一方面,古代社会生活习俗我们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依*背诵,让学生熟读大量的课文来打好基础,以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目的。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文言文教学过程 之中。再者,高中新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
教学设想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必修②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之中《赤壁赋》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应该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本文句式骈散夹杂,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适于美读。全赋4段,537字,背诵有一定的难度,死记硬背之后往往容易忘记,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背诵指导。在抓重点的基础上,化整为零,将较长的文章分成一小块一小块进行记忆,将内容一点点吃下。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 中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 竞赛法、诵读法、讨论法
媒体准备 背景音乐、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与内容
(说明:将学生的思维带进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之中)
(说明:用竞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掌握字词句的知识。)
写景的三组对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心理感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客面对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
归纳:①生命平庸。②人生短暂。
归纳:①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阐发观点。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生是可以永恒存在的。②从物各有主来提出要顺其自然。(说明: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不难,难点是归纳概括主客各自的观点。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
(2)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赤壁赋》教案11
[定位]
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抒情色彩浓烈。这需要学生从语言入手,品味语言,理解文意,欣赏玩味作品的语言特色。
[切入]
1.怎样了解苏轼,读懂苏轼?
课前布置问题“你所了解的苏轼”。本文意蕴深远,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处境,就很难感受到他那种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难理解他矛盾痛苦、听任自然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2.我们刚学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和本文有何一致之处?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文是作者的同时期作品,都展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念奴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时机欣赏江山风月,这亦同《念奴娇》的“一樽还酹江月”。在写法上,两篇文章都注意了景、情、理的交融。因此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有利于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深层次地把握作者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3.读了《赤壁赋》后,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文中作者的心绪有没有变化?作者的心绪变化在文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全文的线索,直贯全篇以此切入,容易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在学生初步感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何在?作者想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探究]
1.了解苏轼
A.学生陈述搜集的材料。苏轼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上颠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
B.背景材料。苏轼被贬黄州。
2.诵读课文,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解读课文。
可围绕作者情绪的变化展开剖析。
A.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第一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B.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第三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D.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E.结尾段感情如何?
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3.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A.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明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B.进一步发问:“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引出赋的特点。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对第二点,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4.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回顾
[探究]
结合具体段落,找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品味感受。
[拓展]
阅读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古》,思考、讨论作者的时空观照。
人生到处知何处?
应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此诗是作者和其弟苏辙的《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②作者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实践要点]
对作品的进一步认识:《赤壁赋》很难说是一篇完全记实的游记散文,而是作者多次游览赤壁后所获得的强烈审美感受的一次高度浓缩和典型化,是作者勇于直面现实的深刻体悟,是对生命和宇宙真谛的大彻大悟,是自然美熏陶提升作者人格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写照。
《赤壁赋》教案12
一、 教学目的:
1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 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 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余秋雨 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2、 题解
A、关于苏轼
“三苏 ” 苏询 苏轼 苏辙
“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苏辛” 苏轼 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欧阳修 曾巩
“苏黄米蔡”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B、苏轼文章的特点
变幻无穷,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像力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C、关于“赋”
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如杜牧《阿房宫赋》
3、 赏析
⑴ 朗诵
正音,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⑵ 学习第一段
这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
⒈划出写景的句字,形成一个整体画面
清风徐来 白露 遗世独立
乐
游(赤壁) 月出
水波不兴 水光 羽化登仙
画意 诗情
⒉景物特点
澄清、幽美
⑵ 学习第二段
这段描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⒈ 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萧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⒈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品 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背诵课文
3.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 学习第三段
⑴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写客的问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甚悲伤
⑵客是如何阐发当是的情怀的?
触景伤情,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3、 学习第四段
⑴本段主要写什么?
本段感情变为喜悦,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⑵作者如何阐述?
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一眨眼就要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存的,应该轻物质重精神,执着于自己不朽的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⑶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学生讨论)
4、 学习第五段
⑴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⑵呼应开头,“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舟出东山”
⑶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第三课时
1、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2山川相繆
3冯虚御风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下江陵
②、歌窈窕之章:
③、顺流而东也: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形容词作名词
击空明兮溯流光
3、名词作状语
东望武昌
4、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5、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
6、渺沧海之一粟
三、文言句式(从文中找出并翻译)
1判断句
故一世之雄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寄蜉蝣于天地,
相与枕藉乎舟中
托遗响于悲风。
(4)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
(5)主谓倒装句:渺渺兮予怀
(6)省略句:举酒属客 (省略主语)
(7)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四、虚词“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根据所在句子的语气可分为:表疑问语气、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乎:吗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根据句意可翻译为“在、对、比、对于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于)
(三)用在句中的表停顿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赤壁赋》教案13
一、导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900多年前赤壁的山水风月引发了宋代著名作家苏轼“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极度自由之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时隔三月之后重游旧地写下的另一篇美文——《后赤壁赋》。看一看,这一次作者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触。
二、文章串讲
文章不长,总共三个小节,首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同时思考每一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正音、评价)
我们说过,古文的学习,首先应该理清文章的大意。请一位同学把第一小节串讲一下。和我们平时的要求一样,读一句,译一句。
注意关键字:望(既望、晦、朔) 坂 薄 诸
(“是岁——不时之须”)分析:对话的文字非常口语化,生活化,扣住题目来看,主要写重游赤壁前的情况,是谁先主动提出——苏轼(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而后呢?友人附兴(举网得鱼),更有妇助雅兴(以待不时之需)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于是苏子和友人携酒与鱼欣然成行。(板书:起雅兴而游 乐)
读这部分时我们的语调应该是欢快的。(齐读这一部分)
(“江流——不可复识”)分析:旧地重游,作者听到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看到陡峭的江岸高峰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的小了。为何如此?水落石出。点明季节,冬天水位低了,礁石露了出来,因而山显得更高了,月亮因为远显得小了。眼前景色似乎分外陌生,才相隔几个月,江景山色已经再也认不出来!本是“山川相僚,郁乎苍苍“,为何时隔三月,作者眼前的景象有如此大的变化呢?一个是季节变化,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心理原因。在前赋中我们讲过1080年(宋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隔两年作者写下了这两篇文章。黄州并不是世外桃园,苏轼在这里过得并不舒心,转眼又是一年,自己一天一天老了,北归的希望一天比一天渺茫,和赤壁一样,我也是尘满面,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了!
想象一下,面对如此景色,他还会不会“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当然不会,那么他做了什么?我们一起看第二小节。(男生齐读)
分析:这一次作者不在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为了解忧,而是亲自登上了赤壁,作者没有李白“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好运,只能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披:分开。《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摄、履、披、踞、登、攀一系列反映此行的路程是十分凶险的,看到的景象是十分险峻,阴森的。这里的描写和作者在《石钟山记》的描写有相似之处。我们看屏幕: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且笑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本来是不甘于江山不可复识而登山排解,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可惜看到的景象却更加让人压抑。联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环境不也是正如冬夜里的赤壁—阴森、恐怖,看不到任何出路前途。更可悲的是这一次夜游,作者没有了可以交流、交心的朋友,出游前凑趣的友人并没有随他一起上山,“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我们戏言“不怕无人喝彩,就怕无人应彩”。苦闷难奈的苏子惟有纵情长啸,可惜只有山谷回应他。此情此景,真令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作者既悲且恐,游兴全无,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同样是任小舟自由漂流,却和前文中“纵一苇之所如”形成鲜明对比。
好,从爬山到回到舟中,这一小节写了重游的经过(板书:历幽景而恐),作者的感情也由乐转悲(板书:悲)
我们再把第二小节齐读一下,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
本是乘兴而来,理应兴尽而返,如今却是兴味索然,难道真要“醉不成欢惨将别”吗?一起看第三小节。(女生读)
好,文章开头两句,承接上文,有两个字既概括了环境,又点明心理特征——寂寥!
接着写了几件事?(讨论 学生回答 )明确:1、夜逢孤鹤2、梦会道士
概括的很好,在我国传统意象里啊,鹤带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 为作者所偏爱,苏子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相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作者是如何逢鹤的?忽然有一东来的孤鹤振翅横江掠过小舟西去。身处如此险峻的赤壁,这只在暗夜独飞孤鸣的鹤是孤独的,弃世而自尊的',可以想见苦闷无人可诉的苏子对于此时飞过的鹤是倍感亲切的。在作者看来,鹤和我都不属于这个地方啊!那么作者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一系列形象化的词写鹤正是为了下文写梦做一个铺垫 ,后作者写了梦中会道士,作者详尽的描写了梦的场景,那么请问这和上文的写鹤有什么内在关系呢?
师概括:我们说鹤和道士的形象是联结的,正如庄周梦蝶,分清是庄周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庄周不重要,鹤化为道士还是道士化鹤也不重要, 关键是作者对鹤和道士的向往暗示作者在精神上已归于高蹈于世外的道士隐者,自由羽化的仙界。
无论对梦还是对鹤作者的描写感觉都是很真实的。但结尾却是“开户视之,不见其处”,何也?
我们知道苏轼一生都是为官的,很显然他是想有所作为的。他还有个号是什么?东坡居士!居士是在家信佛的人。就是在这里取的。而我们刚才讲他对道家又有了迷恋。这看起来很矛盾,人是矛盾的统一体,其实这恰恰正是一个人思想的真实体现。自己梦醒后开窗寻找,夜色茫茫,不仅仅不见孤鹤和道士,连自己的前途、理想、追求和抱负也同样不可求啊!作者以此结尾,真是一笔双关,意味深长啊。不过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前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自在和旷达!
三、拓宽阅读:
文章这种借物抒怀的手法在苏子另外一首词中也有类似的运用。
卜算子。空江孤鸿影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学生分析)
总结分析:词前的小序告诉我们这个作品也是写于黄州,黄庭坚的《山谷题跋》说他“语意高妙,似非吃人间烟火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则不能到。词中有一个和孤鹤相同的形象“孤鸿”,鸿也是我国古代志向高洁,超脱尘世的象征,作者借物比兴,人似飞鸿,飞鸿似人,自己和孤鸿一样无处停留,不仅仅是寂寞沙洲冷,更重要的“有恨无人省”啊!
四、赋文的发展
由此可见,本文的抒情表意带有强烈的自我色彩,苏子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这篇文章是作者坎坷遭遇及旷达性格的生动自白。
文章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异梦来抒情,可以说更象一篇游记,但题目里有一个明显表示文体特征的字——赋。学习《赤壁赋》时我们讲过,赋起源于汉代大赋,苏子的前赋就是以“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传统艺术表现方式来写的,到了后赋,虽然仍有主客相答的影子,但已经趋于浅表,没有任何精神上的交流,而且语言更加散体化,这是苏轼对赋从汉大赋到魏晋骈赋再到唐之律赋,转而变成散文赋的一大贡献。他的文赋既有散文的灵活自然,又有诗歌的情韵意境,登上散文诗的高峰。
五、前后赋的比较
好,苏子的前后《赤壁赋》我们都学过了,虽然地点相同,时间间隔也很短,但我们说两篇之间还是有差异的,讨论一下,概括出来。(提示:我们可以试着从写景或是抒情等某一方面入手)
前 后
清幽,明亮的 水月禅境 秋景 冬景 山鹤幽情 阴森,险峻
主客精神交流 日常生活浅表性
地点江中游 山上游
说理议论 叙事记游
心情旷达物各有主,风月永寸,最后一觉天明,心旷神怡 道士化鹤,气氛神秘,暴露作者消极矛盾的心情
六,同学们说的很好,课后我们可以在周记中继续交流。通过前后文的比较,我们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最后我们再把文章齐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文体特征以及作者感情的变化。预备——开始!
下课!
板书:起雅兴而游 乐
历幽景而恐 悲
逢孤鹤而梦 悟
梦道士而惊
《赤壁赋》教案14
赤壁赋
学习目标:1、学习文言知识
2、体会作者感情,领悟作者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看一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一粟 遗世独立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 水光接天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如此多的成语竟然出自同一篇文章《赤壁赋》,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旺盛。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篇文章。
二、诵读。
1、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走进文本。要求标画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字眼,同时标画出和你产生共鸣或者电到你的句子。
2、学生交流自己标的句子,读给同位听,之后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老师作出点评。同时告诉大家诵读的几个层次: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语法结构、句首句末语气词)——控制语速——融入感情。
3、老师可以给学生示范背诵第二段。
前三个层次只是技术层面的,最后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需要心灵的参与。让我们更加的接近苏轼,走进心灵。
三、感情概况
刚才大家已经把有关情感的字眼标画了。是哪几个词语呢? 乐——悲——喜(考验大家的筛选能力)。
这里有赋的写法: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斗争,或者为了便于表达自己复杂在情感。那么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悲,又为何而喜呢?
四、赏析“乐”
1、作者为何而乐?赏到了美景。如何表达自己的乐?喝酒、吟诵、唱歌。
2、大家选取一句表现“乐”的句子。先解释,之后赏析给同位听。沟通交流。达到悟读。
3、文言知识:纵……凌……:替代法翻译。
3、指导赏析的角度:翻译、内容、字词的表现力(语言)、情感、联想(诗词、东坡其人、自己经历体会)。
老师示范赏析: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写出了喝酒唱歌的场面,一个甚字写出了自己快乐的程度,而扣舷的动作则表现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这让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面的一个场景,一群人围坐篝火旁齐唱“沧海一声笑”,当时看了非常感动,沧海?为何还笑?那种经历江湖一切险恶之后笑看苍生的'心态体现了出来。
4、快乐到一定程度,人们都会唱起来。那么苏轼唱了什么呢?体会唱词,前后四人一起研讨,一个同学按照自己体会的感情读出来,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读析融为一体。
1兮:来自屈原,屈原经常叹息,所以此字要拉长读,属于长叹。
2美人:来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诗,香草自比,美人则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贤臣的代表。对美人什么态度?从悲伤中我们体会出苏轼那种不放弃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还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们要从悲伤的歌声中体会出这种昂扬向上。
写作此文,作者被贬偏远的黄洲做团练副使,相当于被流放,远离都城。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知人论世)
五、赏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来还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从心来。那么,作者悲伤哪些内容呢?在朗读中体会并且赏析,有体会你先别告诉别人,一会儿考考别人。提问要具体。
2、文言知识:渺:渺小。哀:哀伤。羡:羡慕(补字翻译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结构分析(对文: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比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方其……而今安在哉!:
1读出前后情感的变化。最后一个句子重读以表达感慨之情。
2体现了苏轼的什么情感?有钦佩,有羡慕,有悲哀。为何钦佩?因为自己也希望有象曹操一样的功业,强烈的入世思想的体现。
到这里如果文章结束,那就不是苏轼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在这种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从而超越自己,从而也就超越了别人。正如莫泊桑所言: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关键看你如何突围。
六、感悟“喜”
苏轼如何超越了自己呢?他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讨论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1)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回扣了首段,一开始作者本来就沉浸在美景之中的。回归自然,回归纯净,回归自我。
(2)“物与我皆无尽也”如何理解?物是永恒的,但人为何也说永恒呢?
从儒家思想来说,人可以不朽,但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达到三者任何一个,都算作永恒。
从道家思想来说,讲究“一死生”,注意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区别。道家尊崇崇尚自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佛家思想的禅宗:讲究生死轮回,生命完成一次生死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的轮回让人不再感觉生命的短暂。
(3)苟非吾之所有……:轻视物质的东西,轻视有限的时空。《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渡海》:兹游奇绝冠平生。当别人都在关心你到底能飞多高的时候,有个人还在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是友情。
(4)这里的“喜”和开头的“乐”内涵一样吗?区别是什么?
乐:面对突来的美景的欣然反应,未经思考的接受,侧重感官的体验。如同当今很多人登山后的“啊……啊……”。但我们已经看到“乐极生悲”。
喜:是理性思考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解脱,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这里的喜是“喜从悲来”。
七、自我救赎
作者在入世与出世,在积极与消极的斗争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儒释道多种文化的浸润,三种思想完整的融入了苏东坡的内心并达到了和谐与统一。为何会达到这种和谐?作者的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情商比较高。当然情商的来源还是一个人不断的积累。
当年苏轼从海南回内陆,运河夹道千万人观看,他们看的哪里是苏轼,他们的表现只能解释为对文化的敬仰,对一种豁达人生态度的执着,这观摩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延伸我们不可考,在时间的延伸上我们也是观摩者之一。这充分的说明了苏轼的不朽,中国文化的不朽。当年苏轼看到这种情况,他怎么反应?既没有挥手“同志们好”,也没有受宠若惊。他的一句“莫非看杀轼否”,以苏东坡式的豁达与幽默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八:背诵你最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赤 壁 赋
苏 轼
诵读:字音、断句、语速、情感
喜 入世 儒 筛选信息
乐 文化 翻译:替代、补字、结构(对文)
道
知人论世
悲 出世 佛
《赤壁赋》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赋”的文体特点。
2、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意。
3、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读准课文的字音、句读,读出感情。体悟典雅、精美的语言。
2、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读准课文的字音、句读,读出感情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以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引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
赤壁赋的写作正是在苏轼第一处贬所——黄州,此时他45岁。三年前,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变法派、实权派李定等从诗作中断章取义,摘出一些讽刺性诗句,以便扫除旧党,送御史台,即“乌台”受审,所以这个案子叫“乌台诗案”,苏轼在狱中待了四个多月,后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还无权签署公文,不准擅离此地,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四年的黄州生涯,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170多篇散文,尤为著名的是豪放派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二、引导自学(自学内容见学生所用《学案》)
1、自学关于赋的知识。
2、学习了解本文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3、自学本课的生字、生词。
三、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出感情。)
1、教师配乐朗诵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感情变化
壬rén戌xū属zhǔ客窈yǎo窕tiǎo冯píng虚御风桂棹zhào倚歌而和hè愀qiǎo然舳zhú舻lú山川相缪liáo酾shī酒横槊shuò渔樵qiáo江渚zhǔ匏páo樽蜉fú蝣
2、学生练习朗读、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变化
四、学习重点文言词句,疏通文意。
(一)学生自学
1、试口译课文成现代汉语。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3、找出课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词多义等句子。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2、课外阅读有关作者苏轼和本文的资料。
【《赤壁赋》教案】相关文章:
《赤壁赋》教案07-15
《赤壁赋》教案11-17
赤壁赋获奖教案04-20
《前赤壁赋》教案01-04
高中教案《赤壁赋》01-22
《赤壁赋》优秀教案04-27
赤壁赋高中教案04-19
《赤壁赋》优秀教案03-30
赤壁赋 苏轼 教案01-04
《前赤壁赋》教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