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学实录[通用]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
师:伴随着这优美的古筝乐,我很激动的开始了和我们高二(13)班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同学们,你知道听到的这是什么音乐吗?……有一首诗闻一多读了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也有人说这首诗“孤篇压全唐”,这就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走进优美的春江花月夜,把这节课变成我们共同陶醉的审美盛宴,好不好?!
但要欣赏品味美,首先要有双能发现美的——耳朵!
不同形式的艺术之美往往具有通感的作用,美妙的音乐与诗歌能通过听觉渗透到心灵的深处,激起情感的波澜,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幅画面,引发视觉的审美享受。下面我为大家朗读《春江花月夜》,你可以跟着用心轻轻默读,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去听,无论我读的怎么样,都请你打开心扉,让用心感受诗歌,置身其境,用心感悟,看看诗歌能在你的脑海中投下那些优美的画面。
老师伴乐朗诵……
二、整体感知
师:诗歌优美婉转,意境动人,请你闭上眼睛回味,看谁能描述一下诗歌在你脑海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发言(提示:选取了那些自然之景?每个景色可不可以加上修饰语?)
生:春、江、花、月、夜
师:那一个意象贯穿全诗?
生:月
师:有没有变化?
生:夜月初生、孤月高悬、落月西斜
师:抒情主人公呢?
生:月下徘徊,思绪万千。(幻灯)
师: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特色就是借境抒情,情景交融,对于诗歌的欣赏我们要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幻灯)
很显然,作者笔下的景不仅美丽而且富有变化,缘景明情,就是根据景的特色去感悟诗人情的特色,而景的变化可能就预示着情的变化,这节课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品赏作者笔下富有动态的诗境,并感受随着景的变化,诗人情感的走向。下面就让我们想象自己也置身那优美的春江之畔,皓月之下,花林之边,感受诗人的那时而清悦,时而低回的情绪。
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夜月初生
师:诗歌是在一个怎样的画面中展开的(看前四行),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歌开头的画面。(提示:找出意象,简单组合,重构画面)
生: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开满了鲜花、长满了碧草的原野,升腾的水气中带来阵阵芳香,月光照射在开满鲜花树林上,像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所有的花儿都变成白色的了。
师:江水婉转春潮涌动月色如霜花林怎么样?艳丽?……我们学过的文章中有人月色下的花朵植物比做什么?
生:刚出浴的美人——花林沐月
师:诗人面对这样一幅图景,感情应该是怎样的呢?先不要直接说出来,哪位同学用朗读来表现出来?读前四行。
学生试读评析
师:你读感情的是?
提示:喜悦、高亢,因为面对的景是富有生机之景:季节——春之勃勃;月潮共生——气之朝朝,还有美丽的花林诗意点缀。
范读、合读。
2、孤月高悬之宇宙人生
师:在这美妙迷离的春季月夜,诗人临江而立,看月共潮生,初生之月渐渐……(升起),很显然,诗人笔下之景富有动态,我们来看诗的4-8行,诗人的眼中的景象(月)发生了怎想的变化?
生:初生的月亮渐渐升起,挂在半空,如霜的月色变得更加皎洁明亮。
(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语言组织的更有美感)
师:很好,不过注意我说的是诗人的眼中,所以你一定要注意作者的用词,除了更高更亮,诗人还强调说月是……孤月!
师:那谁能从诗人眼中之景的变化入手结合4-8行,谈谈随景的变化又引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思绪?
生:空旷的天地之间,孤月照孤人,很自然引发了诗人关于宇宙人生的思考:宇宙无穷,人生短暂。
师:是什么情绪?伤心?悲哀?还是其它?
通过对比,引发学生思考
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面对“宇宙之大、品类之盛”说“信可乐也”,但想到“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人生短暂时,发出的感慨是——“生死亦大亦”“岂不痛哉”的无可解脱的悲哀。
还有找到解脱的苏轼:面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发出“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旷达之语
那么面对宇宙无穷,同样想到人生短暂的张若虚找到解脱没有?
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想似。虽然个人生命短暂,但代代相传无穷无尽,让人欣慰。
虽然有无奈,但却站在超越个人的人类高度找到了安慰,哀而不伤。
师:能不能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读起来应该是:平缓而绵长
示范,合读。
3、孤月高悬之深沉思恋
师:诗人在这长江滚滚、朗月孤照之下,除了思考人生与宇宙的命题还引发了什么思绪?
生:思念
师:是的,自古以来,文人骚客总是把月与思念紧紧联系在一起,因为月的圆缺,因为月光的纯净朦胧,夜晚伫立,素月斜照,情何以堪(幻灯)?请读诗的9-12行哪位同学能用语言描述的方式吧诗人月下思念的情景再现一下?
生:白云随风悠悠飘走,面对悠悠江水,就更使人生发出不堪忍受的强烈的离愁别绪。皎洁的月光之下,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想象家乡的伊人楼上望月生愁,楼上徘徊月光所到,如她的愁绪弥漫,无可寄托。
师:从哪些词中你感受到了这种浓浓的思念呢?
生:男子:悠悠、不胜、女子:徘徊、卷、拂。
师:这一部分的抒情主人公究竟是谁?究竟是男子思念女子,还是女子思念男子?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以上两组问题可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重置顺序或分解,并把学生可能出现的对谁在思念不清的问题凸显出来,从而导出虚与实的问题)
师:象这样自己思念别人写成别人思念自己的写法古诗词中长有。
类比举例:柳永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对面着笔,使感情一份变成了两份,强化了思念离愁的浓度,类似的还有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师:思愁如此深重,诗人有没有想办法解脱呢?又解脱了没有?
生:借月传情,鱼雁传书,当然不能实现:“此时相望不相闻,原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师:很好哪位同学通过朗读9-14行把这种低回哀怨的离愁和有情而不能传达的无奈表现出来?
学生试读,评价指导,合读。
4、落月西斜
师:一轮孤月引发了诗人无限又无可解脱愁绪,青春的美好、生命的温度面对离别总显得那么无助,而月满人圆、月传人情本就是个善意的千载谎言,任他万般柔情,那清冷的素月怎能温暖梦醒之后的凄寒!
情到深处,无言可表,无论梦境还是现实作者只能把无尽的孤寂寄托于自然之中,我们来看诗歌的最后四行,作者通过写哪些景物来寄托情感。
生:花落闲潭(梦境)虚实相生
春尽月落
归路遥遥意味悠悠
(无奈希望羡慕思情悠悠)
(重在品味意味之悠长,以美读来带动学生情绪,读出悠悠之味。)
四、拓展训练
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该诗:“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探究:你认为诗中有憧憬吗?如果有,诗人在憧憬什么?你认为诗中有悲伤吗?请谈谈个人看法。
(幻灯)
春潮涌动、月共潮生欣赏良辰美景赞美自然
孤月高悬思索宇宙人生积极人生
抒发离愁思念讴歌爱情
西斜落月渴望归去团员表达希望
哀而不伤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分析欣赏了这首优秀的诗作。诗人临江而立,面对眼前之景,发出了动人的吟唱:即使是伤感与无奈也是源自于思念,源自于对生命中美好东西的追寻及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可谓哀而不伤最后再让我们伴着这优美的音乐共同吟诵这首《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春江花月夜》教学实录02-04
春江花月夜教学实录08-01
《春江花月夜》教学实录04-20
《春江花月夜》教学实录【优选】07-24
《春江花月夜》教学实录3篇05-30
《春江花月夜》实录03-23
《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04-0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学实录(通用9篇)04-19
《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12-28
劝学教学实录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