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注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江花月夜
【朝代】唐代【作者】张若虚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暗用《楚辞 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13)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16)离人:此处指思妇。
(17)妆镜台:梳妆台。
(18)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9)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20)相闻:互通音信。
(21)逐:追随。
(22)月华:月光。
(23)文:同“纹”。
(24)闲潭:幽静的水潭。
(25)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
(26)潇湘:湘江与潇水。
(27)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28)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29)乘月:趁着月光。
(30)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春江花月夜典故
《春江花月夜》是宋代文学家张若虚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春江之美、花月之夜的壮丽景象。这首诗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的典故源于唐代文学家张旭的《春江花月夜赋》。张旭在赋中描绘了春江的壮丽景色,以及夜晚花朵绽放、月光洒落的美景。张若虚在创作《春江花月夜》时,借用了张旭的意象,将春江、花朵和月光等元素融入自己的诗中,以表达自然美和人生哲理。
《春江花月夜》这个典故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也被广泛引用和模仿,成为了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深邃的情感。
【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释】相关文章: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注释11-30
《诗经》原文及注释03-08
观潮原文及注释09-02
《春江花月夜》的全文及注释09-09
《春江花月夜》注释及解析02-24
蝶恋花原文、注释及赏析10-18
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10-20
浣溪沙原文、注释及赏析03-21
水调歌头·中秋原文、注释11-27
《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