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答谢中中书》

时间:2024-09-15 23:40:28 答谢中书书 我要投稿

教学反思《答谢中中书》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教学反思《答谢中中书》,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教学反思《答谢中中书》

  完成本课教学后,,我觉得以下几方面实施得还可以:

  1、从读题开始,让学生读出疑问,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2、利用由已知到未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过的文章:《三峡》,原因是这篇文章中有些语句的句式、内容、意境等有相似之处,可以让学生理解古代文章的传承与发展,以激发学生学习古代名篇的兴趣。另外,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朗朗上口,富有诗意。

  3、利用配乐、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学与音乐,文学与美术,有着一定的渊源。好的文章,可以是一首优美的音乐,也可以一幅奇妙无比的图画。而本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而本文从内容看,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

  所以本文我利用课件的形式,找了一些山水图片,并找了一首古曲,学生在乐曲声中齐读、自读,在朗读声中有不少学生和着音乐摇头晃脑,一副陶醉在其中的模样。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悟能力。

  4、挖掘文本不流于表面,深入挖掘作者的思想。

  我在教“晓雾将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磷竞跃”时,不是仅仅让学生停留在“这里是以动写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的理解上,而是让学生深入挖掘,这里的‘乱鸣”是一种嘈杂的声音吗? 有些学生就说了,这是一种随意的声音。我就趁势引导,作者在这里是不是只是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大自然的随意的和谐的声音呢?同时我利用多媒体屏示“陶弘景”的介绍以及他自己写的两首诗,让学生明白,作者刻画这种真实的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的这种声音不是为了名、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的情怀:淡泊名利,喜欢真实的洁净的大自然,自己居身其中的欢快愉悦悠然自得的心情。

  5、利用信息技术但没有抛弃传统教学中好的方法

  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读出情味儿,从而体味古人的情感。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成效只有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肯定离不开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掌握了些什么。有人曾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来概括现在文言文教学的极端。当教师努力落实文言知识的时候,课堂成了语法分析课;而当教师极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时,教学又有浮于表面之嫌,语文课又变成了政治课。如何合理处理两者关系?所以,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可以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己来质疑,其余学生来释疑。这样学生的参与度更高,积极性更强,重点文言词也更落实。教师也可从繁琐的解说中解脱出来,仅仅在学生无法释疑之时指点迷津。

  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教师不要贪多求全,要舍得舍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按照传统的教法,《答谢中书书》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景佳句,体会作者的心境;把握作者的情感……但在45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如本课教学设计抓住一个关键点:赏美景,悟雅情。

  总的一点感觉,公开课是对自己平时教学的一个总结。得与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论。但我记忆很深刻的一句话是:作为教师,你上的每节课都是公开课!没有哪节课是隐秘的!

【教学反思《答谢中中书》】相关文章: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11-28

答谢中书书 教学反思08-14

《答谢中书书》的教学反思09-04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09-29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10-18

《答谢中中书》教学案例及反思10-18

《答谢中书》教学反思8则08-31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5则11-18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精选11篇)07-18

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9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