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答谢中书书》预习测评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首句即照应题目。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出山之意,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
1、陶弘景,字 ,自号 , 家、
2、个体朗读(不少于三遍),把握节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
西日欲tuí( ) 沉鳞jìng( )跃 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五色交辉( ) (2)四时( )俱备
(3)晓雾将歇( ) (4)西日欲颓( )
(5)沉鳞竞跃( ) (6)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4、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2)西日欲颓,沉鳞竟跃( ) 巩固测评:
5、翻译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其中“ ”字点明全文的中心
6、结尾一句有什么言外之意?
7、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中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本文分为几层?写出各层大意
10、模仿第三句,写出你对一、二句的理解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
1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句话在全文中什么用?
1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从什么角度写景的?
13、文中的写景有什么特点?
词句注释
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山川:山河。之:的。
共谈:共同谈赏的。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四时:四季。俱:都。
歇:消。
乱:此起彼伏。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作品鉴赏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虽然平和却很自然,且立意高远;接着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不足五十个字,却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物和动物,各自跃然在目,不绝于耳;形态各异,却浑然一体,鲜活如生。阅读全文,则朗朗爽口,美文丽句脱口而出,顿时吐气如兰。“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归纳之句又回首返顾,使得全文前后呼应,上下贯通。就是最后简短的议论,也是言简意赅,切中文义。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答谢中书书》预习测评】相关文章:
《答谢中书书》课前预习10-04
答谢中书书09-18
答谢中书书08-14
《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是谁09-11
《答谢中书书》中书是何官职06-29
《答谢中书书》教案06-28
答谢中书书教案07-24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12-25
《答谢中书书》教案09-22
《答谢中书书》赏析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