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复习纲要

时间:2024-12-05 14:34:32 飞宇 答谢中书书 我要投稿

《答谢中书书》复习纲要

  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一、重要字词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俱:都

  2、晓雾将歇 歇:消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坠落。 竞跃:争着跳跃。欲:将要。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4、未复有能与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二、重点翻译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课文理解

  1、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①“美”字 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 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

  5、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

  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6、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文学常识

  1. 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文学家,被尊为“山中宰相”。他一生历经宋、齐、梁三朝,博学多才,著述颇丰,作品多展现山川自然之美与道家出世情怀,《答谢中书书》便是其写景小品文佳作,彰显他对山水由衷热爱与精妙体悟。

  2. 文体:“书”即书信,是古人一种实用性文体,用于亲友间互通消息、交流情感、分享见闻感悟等。本文是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在尺牍间描绘山川秀色,借景抒情,超越日常寒暄,蕴含深厚审美意趣与人生哲理。

  重点字词释义

  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之”,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共谈”,共同谈论。

  2.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山峰耸入云霄,清澈溪流能看见水底。“入”,耸入、插入;“见”,同“现”,呈现、看见。

  3.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河流两岸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五色”,古代以青、黄、赤、白、黑为五色,这里泛指各种色彩;“交辉”,相互辉映。

  4.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林木,翠绿竹子,四季长存。“青林”,青葱林木;“四时”,四季;“俱”,全、都。

  5.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薄雾将要消散时,猿猴、飞鸟此起彼伏鸣叫。“晓”,清晨;“歇”,消散;“乱鸣”,此起彼伏、杂乱鸣叫。

  6.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鱼儿争相跳出水面。“欲”,将要;“颓”,坠落,这里指太阳落山;“沉鳞”,指水中潜游鱼类,因鱼身披鳞,故称;“竞跃”,竞相跳跃。

  7. 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实”,实在;“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众生所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都城,即仙境。

  8.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康乐”,指谢灵运,东晋至南朝宋时文学家,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与”,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其奇”,指山川奇异景色。

  重点句子翻译

  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2.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清澈的溪流能看见水底。河流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猿猴、飞鸟此起彼伏地鸣叫;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4.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宋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内容理解

  1. 景物描写层次与特色:

  开篇总领全文,点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奠定全文赞美山川基调。接着按空间与时间顺序描摹景致:先写山水静态之美,“高峰入云”极言山之高耸巍峨,“清流见底”凸显水之澄澈纯净;再绘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林间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色彩明艳、生机盎然,尽显大自然色彩与生命力之美。

  随后转入动态描写,“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捕捉清晨山林由静谧到喧闹瞬间,猿啼鸟鸣为山林添灵动活力;“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刻画黄昏夕阳下鱼儿嬉水跳跃画面,动静结合,让山水鲜活起来,宛如世外桃源,呈现出朝暮各异、动静相生的山水全景图。

  2. 情感主旨:字里行间满是作者沉醉山水、怡然自得之情,对自然美景高度赞誉。文末提及谢灵运,既暗示眼前山川绝美可与谢灵运笔下景致媲美,又流露出知音难觅、叹赏无人的遗憾,期望与友人共享自然奇景、共悟山水意趣,蕴含对高雅脱俗生活境界的追求。

  艺术手法

  1. 动静结合:文中多处巧用动静结合手法。如静态“高峰”“石壁”“青林翠竹”搭配动态“猿鸟乱鸣”“沉鳞竞跃”,静态景物显沉稳大气,动态描写添活泼生气,动静互衬,使画面张弛有度、富有韵律,全方位展现山水灵动之美,避免单调刻板。

  2. 色彩渲染:“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巧妙运用色彩词渲染,勾勒出五彩斑斓、明艳绚丽视觉效果,仿若一幅浓墨重彩山水画,强化景色感染力,凸显山川瑰丽多姿,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色泽之美。

  拓展延伸

  1. 与同类写景文比较:与吴均《与朱元思书》相比,两篇皆为南朝写景骈文佳作。《与朱元思书》侧重富春江奇山异水描写,以水之“清”“急”,山之“高”“险”突出自然野性豪迈;《答谢中书书》在描绘山水秀丽同时,更重朝暮、四时景致变化与动静搭配,且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借谢灵运典故抒情,增添文化底蕴与悠然情致。

  2. 对后世写景创作影响:其精致细腻、动静相宜写景手法,为后世山水游记、写景散文创作提供范例。后世文人写山水多借鉴其时空结合、动静互衬技巧,追求情景交融境界;文中蕴含热爱自然、追求闲适意趣理念,契合中国人崇尚自然、寄情山水文化传统,滋养历代文人审美情趣与创作取向。

【《答谢中书书》复习纲要】相关文章:

答谢中书书复习纲要06-24

答谢中书书复习重点11-07

《答谢中书书》考试复习点08-14

《答谢中书书》复习题05-26

答谢中书书教案及复习题10-14

答谢中书书复习教案(精选12篇)10-21

答谢中书书09-18

答谢中书书08-14

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讲义06-18

《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是谁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