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言情词《蝶恋花》《鹊桥仙》《青玉案》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感受《蝶恋花》等词孤独凄清的意境和空虚惆怅的心境,体会作者因“不见所思”引发的伤离愁绪。
2、鉴赏《鹊桥仙》淡而不伤的风格,体会此词从旧题材中提炼出新的主题,道人之所未道,善于议论,在议论中抒情,颇具创新的精神。
3、领悟《青玉案》造语精工,巧用博喻的特色,记忆名句,深刻领会这些名句的意蕴。
教学重点:
1、领悟诗歌“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把握移情于景手法的运用。
2、体会活用前人文句的作用,鉴赏幽深婉约的意境,缠绵多情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古人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伤别离,古人留下了多少让后人唱咏不尽的名篇佳作。
二、推进新课:
1、言情:1)言语之情。指心意。2)谈情说爱或描述男女情爱。 3).抒情。
3、言情词的特色:一是深曲委婉,缠绵悱恻的相思离别之词;二是一些“缘事而发”、“即事名篇”,大胆讴歌纯洁爱情,深刻批判封建礼教的词;三是一些“言近旨远”、“寄慨遥深”之作;四是真挚动人的悼亡之作。
三、学习课文:
(一)、《蝶恋花》
1.作者简介:晏殊 (991—1055),字同叔,谥元献,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自小聪慧,少年以神童应昭,赐同进士出身。仕途显达,官至宰相。他喜欢宾客,乐于引荐人才,爱好文艺。他家常常尽日宴饮,宴必“歌乐相佐”,他的家庭实际就是一个文艺沙龙。据记载,他能诗能文,著作丰富,但对他来说最有成就的是词。现存词130多首,编集成《珠玉词》。晏殊的词,主要承袭晚唐、五代的遗风,多为遣兴娱宾而作,内容比较狭窄,大多是反映士大夫宴游嘉会的生活以及对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感慨。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的作品,是晏殊词另一主要内容。晏殊词的主要成就还是在艺术上。王灼说:“晏元献公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碧鸡漫志》)“温润秀洁”四个字,较准确地概括了晏殊词的艺术风格,而且作者的主张也正是这样。《青箱杂记》载了晏殊这么一段话:“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在这里虽专道“吟咏富贵”,但也可代表他对词的表现手法的主要见解。他常用委婉手法,巧妙地运用景物暗示的能力去表现作品的主题。造语工妙,是晏殊词的一大特色。
2.基本解读:这是一首闺怨词,是一支思妇怀远的情歌。(主旨)
1)“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写景,写思妇居住环境的景物,这是她清晨起来所目睹的景色。“菊”、“兰”,显得高雅,住处种有菊花、兰花,说明她生活在有一定身份的人家。菊“愁烟”,兰“泣露”,早晨的雾气笼罩在菊花上,在她看来像是盖上一层忧愁的烟;兰花上的朝露,在她看来像是相思人洒的相思泪。“罗幕轻寒”,读到下文可知这“寒”是秋寒,但与其说是秋寒,不如说是人的内心的孤单造成的凄寒。“燕子双来去”用燕侣双飞,反衬自己的独处。
2)“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这是思妇追述昨夜因相思而通宵不寐的情形。“离恨”是此词的眼睛,全篇只此两字点题。“明月不谙”,埋怨明月,是无奈,是自怨。“谙”,人格化的写法,月本无灵性,此处赋之以灵性,说月本来应该同情我的“离恨”之苦,可是她不。“斜光到晓穿朱户”,说明整夜没睡,“到晓”即从昨晚到天亮。“朱户”,补写其生活环境,从而暗示其身份。
3)“昨夜西风凋碧树。”思妇的视线又回到早晨的眼前景。“西风凋碧树”,昨晚这庭院里的树还是碧绿的,可经过昨夜一夜秋风的吹打,已凋零不堪了。这里语带夸张,极言西风摧残力之强。这是比喻,用“西风凋碧树”之烈,比喻相思对“我”的煎熬和摧残之甚。
4)“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行为描写,通过行为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相思是“无计可消除”的,“独上”、“望尽”都是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企图借以排解相思而发出的近乎下意识的行为。“独上”照应前面的“燕子双来”和“离恨苦”。“高楼”照应“朱户”,再补写其居住环境。“天涯路”,说明伊人离家很远。这望,并没有什么预定的目的,不是得到什么消息说他可能今天会回来,而仅仅是为了宽解一下相思的痛苦罢了。可是望无所得,反而使相思更加强烈。
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望不可得,那就给他写封信,倒一倒内心深处的苦水,或许会得到某种慰藉,可是他的行踪不定,“山长水阔”,信往哪儿寄 ?无从寄,又加了层痛苦。
6)小结:我国古代艺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突出神似,不大注重形似。这个思妇的身材容貌如何,作者没有给读者作任何审美提示,全由读者自由联想。而她对丈夫的刻骨思念,这种思念对她的煎熬之苦,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其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3.鉴赏要点:
1)体会文人言情雅词的特点。它所表现的是普普通通的离愁别恨,是刻骨的相思。但整个行文都非常含蓄委婉。全篇只有“离恨苦”点题,其余都是间接地暗示出来,让读者思而得之。
2)行文高度凝练而流转自如,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力。或借景抒情,或比喻,或衬托,或拟人,各种手法的运用自然妥帖,没有丝毫刀斧痕迹。通篇章法灵活而结构严整,前后照应,针线细密。例如,对抒情主人翁的身份,没有一个字直接道及,但从她的居处环境及其行为方式,读者自然可以思而得之。而她的居处环境,也没有一句作正面介绍,而是紧密结合她的行为心理的描写来逐步交代出来,处处都给读者留有一定的联想空间。
(二)、学习《鹊桥仙》
1.作者简介:秦观 (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虽然也写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看,他堪称标准的婉约词人。他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左右,但由于这些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名篇佳作不少,历来都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从内容看,秦词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窄,直接表现国计民生的重大题材的几乎没有,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秦观词表现爱情,大多真挚而高雅,不停留在色相的美好、感官的愉悦的浅层描写,而能够揭示出心灵深处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把爱情升华到美的高度来审视。“将身世之感,打并入恋情”,是秦词的又一显著特色。秦观很善于将仕途失意、人生困顿的感慨融会到离情别恨的描写中去。秦观因与苏轼的关系,一进入仕途,就被视为旧党的成员,在新党执政期间,一贬再贬,最后远谪郴州 (今湖南)、雷州(今广东),一生坎坷不平,潦倒失意。这种身世飘零落拓的感慨,常常流露在爱情描写之中。
2,基本解读:这是一首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吟唱对象的情歌。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从汉代以来,流传非常广泛,以这个故事为创作题材的诗歌,古来很多。牛郎和织女都是劳动青年,他们是很恩爱的一对,但是天帝竟然罚他们远隔银河两岸,一年只能在农历七月七日会面一次,而且当夜就要分开。这对仙侣的遭遇多么不幸,多么值得同情。天帝多么恨心,多么令人憎恶。古来关于这个题材的诗歌的主题大都在这些方面,但秦观的这首词却一反传统,不是表现对牛郎织女的同情,而是对他们进行热情的歌颂,从中表达了自己超越常人的爱情观。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这三句是描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情形。“纤云弄巧”,写景,云天之景。这绚丽的云彩,衬托着仙侣的美好相逢。作者还设想,这彩云是织女的巧手绣成的。“飞星”,指牛郎星和织女星。“传恨”,互相诉说长期离别的憾恨。这是“暗度”之后,相逢之时的情形。为适合词律,作此调整。“银汉迢迢暗度”,仙侣慢慢地度过鹊桥幽会,极富仙味。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是对牛郎织女相会的高度评价和颂扬。“金风玉露”,紧扣季节和时间,即初秋的夜晚,同时补一笔景物描写。“金”、“玉”显然带有褒扬和赞美的感情色彩。这冰清玉洁的背景,象征着爱侣心灵的高尚纯洁。词人认为,这对仙侣,尽管一年才能见面一次,但是他们的爱情坚贞不渝,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久不衰,而且恩爱弥笃。这样理想、圣洁、永恒的“仙爱”,相会一次,比凡俗的平庸之爱强得多。
3)下片,写牛郎织女的离别。“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又是热情的赞美。这温柔缠绵的挚爱,就像那迢迢银汉之水既深且长。“如梦”,一是甜美,二是短暂,在此二者兼备。正当他们如胶似漆、难舍难分的时候,他们分手的时间到了。‘‘忍顾鹊桥归路”,哪能忍心回头看那回去的路呢 ?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但是不忍别,也不得不别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爱情的热情歌颂,也是他申明的爱情观。在作者看来,爱情所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最充分最彻底的契合。只要爱得深,爱得专一永久,即使不能朝夕共处,也同样是美满幸福的。
3.鉴赏要点:此词颇具创新精神。从旧题材中提炼出新的主题,道人之所未道。善于议论,在议论中抒情。上片和下片的歇拍两句,都是议论也都是抒情。这些议论,新颖独到,很能启迪人。与此相关,所抒发的情感也显得真挚高尚。
三、青 玉 案
1.作者简介:贺铸 (1052一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官终太平州通判,58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贺铸也是跟苏门关系密切的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贺铸词的风格多样,其中有少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其词集《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又名《贺方回词》。
2.基本解读:这是一支描写单相思的痛苦的情歌。(主旨)抒情主体是男性。他对一位美人极其爱慕,但又揣摸不到对方究竟对自己有无爱意,于是他就被这种单相思折磨得苦不堪言。
1)“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暗用曹植《洛神赋》对洛神的描写。“凌波”,即“凌波仙子”,在此是指抒情主体所倾慕的人。“不过横塘路”,她总是不从我的住地横塘这边经过。“但目送、芳尘去”,我每次都只能用目光送她远去。“芳尘”,她的长裙扬起的芳香的烟尘。饱含赞美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可望而不可即。
2)“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她那美妙的青春年华,究竟要和谁一起度过呢?名花何属呢?她对我有没有意思呢?哎!天才晓得。“锦瑟华年”,化用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月桥花院,琐窗朱户”,描写她的居住环境,华贵而高雅,充满倾慕、爱羡之情。“春知处”,犹言天晓得。但不说天,而说“春”,自然会给人以青春爱情方面的联想。
3)下片浓墨大书单相思的痛苦。“飞云冉冉蘅皋暮”,描绘了一个自吐心曲的处所。这里暗用了江淹《休上人怨别》中“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的情景。曹植《洛神赋》中也有“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的句子。这本来是一个期待伊人到来的幽美高雅之所,曹植就是在这里遇到宓妃的。但是,抒情主人公并非约会,他只是来这里单相思。思不可得,并没有见到伊人的踪影。于是用彩笔来倾诉心曲。“彩笔新题断肠句”,用犹如江淹曾在梦中得到郭璞授予的富于才华的彩笔来写情诗,来倾注令人悲欲断肠的“闲愁”。这里所谓闲愁,就是所谓爱情的痛苦。“若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我这闲愁共有多少呢?回答是:多到无法计量,多到好比广阔平原上的茂密如烟的春草,好比江南暮春时节满城飘飞的柳绵,好比梅子黄时的连月不停的毛毛细雨。这几句,古来备受激赏。作者也因这一名句,而得到时人给予的一个雅号“贺梅子”。那么其妙在何处?概括起来至少有下面几点:一是设喻精当。闲愁是抽象的事物,通过这三个比喻,显得非常形象,非常具体可感,给人以极其鲜明的印象。而且春草、飞絮、黄梅雨都给人以愁丝连绵不断的联想。二是巧用博喻。用多个喻体来比喻同一个本体,称为博喻。博喻是比喻的一种扩展,一种延伸。成功运用博喻,可以更加鲜明更加强烈地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这里的运用是非常成功的。三个喻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的特征,即多到无法计量,而且还在发展变化,越来越多。三是比中有兴。三个喻体都分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景物描写,都是江南暮春时节所特有的景色。因而,它们除了用来作形象的比喻以外,还共同构成了一个春去夏来的境界。而这样的境界,与“闲愁”又非常和谐浑融。在文学作品中,凡是写到爱情不如意的,大都会联想到暮春,从而用自然的春去夏来,比况人的青春易逝。这里也用了这个传统的表现方法。
读到这里,我们非常自然地感觉到抒情主人公的“闲愁”确实多得不得了。但这究竟是一首地道的情歌呢,还是以情歌为载体,别有寄托呢 ?许多人都认为是有所寄托的。但具体寄托了什么,说法不尽一致。我们认为,这样的词就当作单纯的爱情作品来读,也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如果有寄托,词中所描写的美人,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政治理想,其中的闲愁,就是作者执著追求而理想终究不能实现的苦闷。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多情种的失恋的悲歌,实际是士不遇的浩叹。
3.鉴赏要点:言情词的精品。词作把单相思这种人们多少都有过体验而不易说清楚的情感活动,表现得惟妙惟肖,给读者以极深刻的印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造语精工,巧用博喻,最突出的表现是最后几句。
《蝶恋花》教学实录
教学思路:词眼离别苦,时空颠倒,无理极妙。
师:宋朝是读书人的天堂,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写照。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由黄金屋,
生:书中自有颜如玉,
师:猜一猜,这是谁写的诗句?
生:不知道
师:这是宋真宗赵恒御笔亲作,叫《励学篇》,传布天下,这首短短的篇章,迷醉天下多少读书人。十年寒窗人不知,一朝高中天下闻。讲述晏殊的传奇经历,14岁中进士,一路攀升,官至丞相。人称富贵宰相,门生有范仲淹、欧阳修等大佬。
师:“太平宰相”晏殊,他和所有人一样,也有着这样无奈的人生困惑。写过一名句叫无可奈何花落去,
生:似曾相识燕归来。
师:花落,归燕很自然的景物,加了 “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两词,惋惜与欣慰交织一起,蕴涵着一种生活哲理:一切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它消逝,但消逝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重现,生活不会因为一种美好事物的消逝变得一片虚无。写得真好。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首代表作,《蝶恋花》,这首词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和情感呢?
(师生共同朗读《蝶恋花》)
师:读了这首词后,我们似乎看到词的背后站着一个人,一个怎样的人?
生:一个很美丽的女子,想自己的丈夫。
生:是个女子,想的不一定是丈夫,可能是情人。
师:反正有一点达成共识,词中的主人公是女的。她在想人,为何不是男的?
生:整首词基调比较感伤,哭哭啼啼的,情绪很忧伤,是男的不太适合。
师:在古代的乱世,有从军征伐,在所谓的盛世,有徭役摊派,每当自己的丈夫被迫离开家乡,远离自己时,对于很多的家庭妇女来说就成了很大的打击。她们的愁苦是显而易见的,而这就为思妇诗词最初产生提供了素材和依据。
师:哪里可以看出女子的感伤和愁苦?
生: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秋菊笼罩在愁烟中,烟是不会愁的,兰花好像在哭泣,不是兰花在哭泣,而是女子在哭泣。
师:感时花溅泪啊。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啊?庭院中种着兰花,菊花,
生:很敏感,很高雅,有品位。自己就是空谷幽兰,无人欣赏。
生:这里的景物能渲染气氛、塑造女主人公形象。
师:能懂艺术,感情很细腻的女子。那整首词的词眼是哪三个字?
生:离别苦
师:离别对女子的伤害尤其大,女子天生就是生活在感性之中,生活中这么多的忧愁叠加在一起,让人神志有些恍惚,时空观念和一般人不一样,整首词在时空方面很有自己的特点。能不能把词中的时空的词语补充完整?
生:槛菊愁烟兰泣露,前面加上早上的庭院,有露水,有寒烟,时间是早上。
师:你说的很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还有吗?
生:明月不谙离别苦,是晚上,
师:哪一天晚上,地点是
生:昨晚,地点就是女子的闺房,看到了月亮。整夜照着。
师:由早上的庭院回忆昨晚的闺房。还有吗?
生:昨夜西风凋碧树,昨天晚上的高楼所感到的,
师:昨晚是明显的,是高楼吗?
生:也是女子的卧室,闺房。
生:因为后面说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今天早上,否则,在晚上怎么望?
师:由昨夜的闺房又回到今早的高楼,顺着写可不可以?顺着怎么写?(学生自由谈论)为何时空在她眼中是颠倒的呢?
生:倒着写表明一种心境,离别苦的极度伤痛,让一个很文雅的女性的生活该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师:白天不懂夜的黑,时空转换还是围绕三个字
生:离别苦。
师:这样的时空处理是独具匠心的,这是一个容易受伤的女子,离别之苦,太深,太重了,所以第一句中看花好似哭泣,看上去很无理,实际是很有道理的,无理就是有道理。(出示曹雪芹写的《石头记》(即《红楼梦》)第七回里,宁国府资深老仆焦大醉骂主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师: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很不合常理,因为焦大是醉人醉语。“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正活现出焦大的醉态。红白颠倒恰显出大作家的功力。
师:你看最无理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明月不谙离别苦,明月是美好的事物,而女子说不懂我的痛苦,
师:什么手法?
生:拟人
生: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不了解离恨之苦,很自然;既如此,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师:这说明什么?
生: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煎熬的痛苦,
师:怨明月穿户。还有吗?
生:燕子双飞,
师:你能想象燕子双飞的情景吗?(学生回答)
师:我们一般人看到是怎样的心情?
生:很高兴,开心,感到自由。和春天的气息。
师:而这里的女子是
生:不高兴,燕“双飞”更反衬出女子人之“孤栖”。后文中说独上高楼,这里成双成对,而我孤独无依。倍感凄凉。
师:当我失恋时,走过的都是一对一对的,而卿卿我我的男女,我就很不爽。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貌似没关系的句子来读一读?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两者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
师:但这个敏感的女子可能在想,燕子怎么就这样飞走了呢?这是为什么呢?
生:似乎是因为罗幕轻寒,忍受不了飞去。
生:写燕子的感觉,就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寒也是心里的寒意。
师:看似无理实则极妙。还有吗?还有无理的吗?
生:下面是一句很夸张的手法,西风凋碧树,风不可能一夜之间,把树叶吹光,还是绿叶。在秋天,树叶是黄色的,枯萎的。
生:这就是夸张,就是绿叶,风也可以吹干净。是说风的猛烈和强劲,还有女子整个晚上没睡着。
师:凋零的难道仅仅是叶子吗?
生:不,还有我的一颗心。
师:太恐怖吧,太血腥了吧。诗仙李白写过,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超震撼。对女人来讲什么最重要?讲老实话。
生:相貌
师:凋零的是
生:容颜和自己的青春。
师:为何易凋零?
生:离别苦。
师:我们继续讨论有关女子的无理的句子?
生:独上高楼是可以理解的,但天涯路能望尽吗?显然是望不尽的。很无理。
师:要不要望?
生:要
生:望是一种期望,盼望,哪怕是绝望也还是要望。
师:中国古代的女子似乎和望有缘,连天上的牛郎织女也是隔银河相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晓。
师:望断天涯也很无理。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天涯。
师:如果是在现在,我望不到你,我给你发伊妹儿,QQ,加微信,而古人是只能写写信,假如让你写信,会怎样写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讨论交流)(出示两首思妇之作)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槨。
管道昇(1262~1319),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册封魏国夫人,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
(出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两句是说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了,只希望你在外保重。)
师:这就是所谓的彩笺和尺素,一个浪漫似火,一个平静如水。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摇曳不尽的情致。
师:整首词用时空颠倒和无理极妙,写出了敏感、哀怨、深情、执着思妇的离别苦。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范成大《鹊桥仙·七夕》赏析
鹊桥仙·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赏析】:
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才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性爱情。词情营造,匠心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情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牛郎织女似乎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
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质,终于在词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夫妻被迫长期分居。此可断言。天也,你不识好歹何为天?地也,你错勘贤愚做地!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人砖能堪。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现代黑色幽默庶几近之)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范成大之诗,如其著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最后,应略说此词在同一题材的宋词发展中之特殊意义。宋词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多用《鹊桥仙》之词牌,不失“唐词多缘题”(《花庵词选》)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阳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词则旨在“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可见,欧词所写,本是人之常情。秦词所写,乃“破格之谈”(《草堂诗馀隽》),是对欧词的翻新、异化,亦可说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词则是对欧词的复归、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无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来得更为广大。故成大此词,也是对秦词的补充与发展。从揭橥悲剧深层的美学意义上说,还是是对秦词之一计算。欧、秦、范三家《鹊桥仙》词,呈现一否定之否定路向,显示了宋代词人对传统对人生之深切体味,亦体现出宋代词人艺术创造上不甘逐随他人独创精神,当称作宋代词史上富于启示性之一特色。
秦观《鹊桥仙》导学案
【教材分析】
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但大部分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秦观的这首词既没有慨叹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杼,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学习目标】
1、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2、鉴赏本词的情致理趣.
3、 学会从意境角度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朗读,鉴赏本词的情致理趣,当堂成诵。
【教学难点】
鉴赏本词的情致理趣.
【学法指导】
朗读、讨论、点拨.
【预习学案】
1、作者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汉族,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北宋婉约派词人。
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望海潮》、《满庭芳》等。
2、写作背景简介:这首词相传是秦观在为官之前,写给邻村一位名为娄琬的姑娘。可能是命运的捉弄,他最终没有和这位青梅竹马的姑娘成亲,却被迫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子。后来他们有短暂的相遇,离别之后的某个七夕,他写下了这首词,寄托对这女子的思念。
3、学生试读,能够做到准确朗读。
4、文本基本解读《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1]注释:
《鹊桥仙》秦观: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2]
译文:
云彩在天空变幻出千百种奇巧的样式,牛郎、织女守候在遥远银河两岸,每年只在七夕的夜晚相会,可这相逢就如同秋风和露水般的交溶,胜过了人间那些日日相守,却不懂珍惜的人间伴侣。
这刻缠绵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绵绵不绝,这如梦似幻的短暂欢会,却最终还是要结束,牛郎、织女恋恋不舍的各自踏上归去的路,在心中相互劝解:我们的真情已至死不渝,天荒地老,又何必贪求卿卿我的朝欢暮乐?
评解: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传说。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纤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5、在作业本上抄写一遍《鹊桥仙》。
【课堂导学】
一、 导入
七夕,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不知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其中能长久地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则要推秦观的《鹊桥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千古绝唱。
二、强调学习目标(见上文),请学生齐读。
三、【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指名学生朗读(男女各一名,师生共同点评),教师范读一遍,学生自读,学生齐读。
(二)合作探究:
{思考一}“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中为什么是“恨”而不是“爱”?
{分析总结}“飞星传恨”意为那些闪亮的星星正在飞驰长空,仿佛在传递着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古诗十九首》有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在咫尺,能相视,却不能相守,用一个“恨”字,突出了相思之苦。
{思考二}“金风玉露”是什么意思?运用这个意象有什么好处?
{分析总结}“金风”是指秋风,因为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是指白露,“金风玉露”就是指秋风白露。连相逢时候的“风”都如“金”,“露”都如“玉”,可见相聚的宝贵难得。同时,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思考三}“忍顾鹊桥归路”中的“忍顾”一词好在哪里?
{分析总结}这句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和怅惘。我们通常说踏上什么归路,这里不说“忍踏”而说“忍顾”,语意更加委婉,“忍顾”实乃不忍回顾之意,因为相逢太短暂,意犹未尽,不舍分离。可以说,一个“忍”字,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之泪。
{思考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谓是千古名句,它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对此,你有何看法?
{分析总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本人觉得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诚然,两情相悦,又能朝夕厮守,自然很好。因为我们的人生本来就很短暂,在短暂的生命中,谁都渴望与相爱的人朝夕相处,长久的分别对谁来说都是绵长的思念和痛苦的考验。我并非不相信爱情可以跨越时空,只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我们几乎连自己都不能把握,又怎么能去保证他人呢?但是,仅以花前月下朝夕厮守来衡量爱情的真挈与否,这未免显得俗气了。真正的爱情绝不会因两人的分别而损伤毫厘。相反,如果双方貌合神离,同床异梦,那么即使朝夕相处,又有多少幸福可言呢?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秦观的《鹊桥仙》,也许同学们对爱情会有一种全新的不同的看法,
祝福同学们在人生丰收之时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另一半。
(四){师生齐背全词}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1)范词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
(2)秦词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解析】
由于两词的作者的出发点和对待爱情的观点不尽相同,因此两作者的情感迥异:此词感情悲伤,认为见面的欢喜抵不上原来的离愁,随着离别又添了新的离别的悲伤,感情侧重于相见前后的悲伤,只看到了消极的方面;秦词写深沉的爱情,认为感情只要是长久,就不在乎是否日夜相守,是对离别人的劝慰,侧重于表现情感之深,态度积极。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答: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列举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月、风衬托双星相逢,新欢与旧愁的比较。题目已经明确指出手法为“对比、衬托”,使试题难度有所降低,答题指向更加明确。
四、布置作业:课外搜集关于描写七夕的诗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加以赏析。
晏殊《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2分)
(2)“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
(3)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9.(10分)(1)(2分)①拟人;(1分)②清冷(哀愁)。(1分)
(2)(4分) ①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景色萧索;(1分)②暗示主人公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愁苦心境;(1分)萧索之景含有强烈的孤独之情。(2分)
(3)(4分)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1分)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1分)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2分)
陆游《鹊桥仙》赏析
鹊桥仙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作品赏析
【注释】:
陆游这首词表面上是写渔父,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咏怀之作。他写渔父的生活与心情,正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情。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
“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上片结句说,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 ,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
下片头三句写渔父在潮生时出去打鱼,在潮平时系缆,在潮落时归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最后两句承上片“钓台”两句,说严光还不免有求名之心,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看出来。宋人有一首咏严光的诗说 :“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 。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也是说严光虽拒绝光武征召,但还有求名心。陆游因此觉得 :“无名”的“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这词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头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深浅不同。上片结尾说自己心情近似严光,下片结尾却把严光也否定了。
文人词中写渔父最早、最著名的是张志和的《渔父 》,后人仿作的很多,但是有些文人的渔父词,用自己的思想感情代替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很不真实。
陆游这首词,论思想内容,可以说在张志和等诸人之上。显而易见,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牵利绊的俗人的。我们不可错会他的写作意图,简单地认为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
陆游另有一首《鹊桥仙》词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 ,又何必官家赐与!”也是写渔父的。它上片所写的大概是他四十八岁那一年在汉中的军旅生活。
而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夭折以后,回到山阴故乡时作的。两首词同调、同韵,都是写他自己晚年英雄失志的感慨,决不是张志和《渔父》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士心情。读这道词时,应该注意他这个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情。
【言情词《蝶恋花》《鹊桥仙》《青玉案》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鹊桥仙秦观词07-20
《鹊桥仙》秦观词赏析10-26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11-15
秦观 鹊桥仙10-14
秦观的鹊桥仙08-19
经典诗歌:鹊桥仙07-21
秦观 《鹊桥仙》全词翻译赏析09-26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及反思05-11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范文09-12
秦观鹊桥仙翻译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