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弘扬传统文化,慎重对待《弟子规》

时间:2024-11-30 02:04:11 弟子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正确弘扬传统文化,慎重对待《弟子规》

  《弟子规》是时代的产物,它值得这样提倡吗?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如何对待《弟子规》呢?

正确弘扬传统文化,慎重对待《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康熙末年绛州(今山西新绛)儒生李毓秀(子潜)编。三百多年来,在国内广泛流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蒙书之一。此书固然有许多可取之处,但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今人应该怎样对待,略抒浅见于后:

  一、时代的产物

  公元1644年,吴三桂叛明,清军入关“定鼎燕京”后,建立了清王朝。新统治者在一些汉族大臣的扶持下,逐渐认识到思想统治的重要性。入关不久,便制定并实行了“表章经学、尊重儒先”。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皇帝亲自到孔子家乡曲阜祭孔,手题“万世师表”,刻石立于孔庙,进一步确定了尊孔崇儒的大政方针。

  明末清初的中国社会,一方面是封建制度日渐衰落,一方面是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作为国内主要意识形态的儒学自然也有两种不同表现。一方面是程朱理学、王守仁的心学,在宋、明官方承认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宣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代表的封建制度是永远不变的“天理”,一切反封建的意识、行为都是“人欲”。另一方面是一些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思想家的进步主张。如王夫之认为“终不离人而有天,终不离欲而有理”。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黄宗羲提出授田养民、工商政本等改革措施。面对着同是儒家学派,却有两种不同理论和主张的现实,清统治者两者相较,认为前者对巩固封建统治有利,于是康熙帝极力推崇程朱理学,他认为“惟有朱子之学,驾乎诸家之上”。又大封朱熹后人,修朱熹坟墓,令李光地修《朱子大全》,还破例地把朱熹请进孔庙大成殿。封建皇帝、封建朝廷既然明确了这一主导思想,封建文人自然依此作起了文章。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和”,儒家的特点是稳定、协调。在社会大动荡、大变节的春秋末年,天下不和,孔子不得志。到了汉代,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建立,儒学便定于一尊。两千年来,新王朝一建立,孔子照例受尊敬,王朝之末社会一乱,孔子思想便受冷落。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统治者为保统治,自然要百姓老老实实。当年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话已说的很清楚,作为封建社会后期,几经改造后的儒学——理学,要求人人循规蹈矩,不许犯上作乱。男子忠君尊上,女子“三从四德”。清军入关后新统治者面对不服从的百姓们“嘉定三屠”、“血洗江阴”武力压服后,又推行“薙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用种种高压手段要百姓训服,当然还要在意识形态上做文章,以造就大量顺民,康熙末年出现的《弟子规》便应时而生了。

  二、旧日的说教

  一篇《弟子规》,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充满了旧日的说教。例如:

  (一)对父母:文中对父母之孝,主要体现了一个“顺”字。不但“父母教,须敬听”,而且“父母责,二代目应承”。不但“亲爱我,孝何难”,即使“亲恶我”,仍然“孝方贤”。父母对自己好、坏,都应听从。一旦发现父母有过,对父母谏诤时,强调和颜悦色(“怡吾色”),还要柔声慢语(“柔吾声”)。父母不听,不仅要哭着劝谏(“号泣随”),父母责打自己也不许有任何怨气(“挞无怨”)。这正是封建社会后期强调的“父为子纲”的表现。《红楼梦》中因为贾宝玉不认真读诗书,其父贾政对他痛打。一面打一面说“我打死你,也不犯法”。贾宝玉只有挨打,决不反抗,与此何其相似?

  (二)对长者:中国古代“五伦”中“长幼有序”是应该的,孔子当年还说过“乡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对老人给予应有的尊重。但《弟子规》中说起年幼人与老年人的关系是却是这样表现的:“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即己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人,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优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依照这些的要求,幼者是个什么样子呢?长者一呼唤,幼者立刻赶到。即使长者不在那里,幼者也要及时赶到。依理说对长者不能称名,依称呼来叫,倒是应该的,但“对尊长,勿见能”却不一定对。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不许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说出对事情的看法,只能唯唯诺诺,一切服从。如果说出与长者不同的看法,就是“见能”、充能,不尊敬尊长,就是说年幼人不许独立思考。在路上遇见尊长,要很快地小步跑过去作揖问好。即使长者不说话,也要恭恭敬敬地后退一步,老实站立。遇见老人下马、下车以示礼貌,当然应该,但要在长者来前或走后一百步都要求站到那里,这种礼貌就太过了。还有幼者在长者面前不能随便坐下,只有长者叫坐,才敢坐下。与长者说话时,声音要低……这样一个儿童、活像一只小绵羊、一个小奴隶,依此方式培养的'孩子,从小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长大以后更是一个顺民、良民,正好符合清朝初年统治者对百姓的要求。正与当前孩子们要有独立思考,有创见的要求相反。

  (三)对社会:人们在社会中生活,随时存在着人际关系,人们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弟子规》中说“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一再强调明哲保身,只顾自己。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看见不合理的事情,不能挺身而出,不是勇敢行为。书中不仅不分好事、坏事,一律视作与己无关,不去多管,还要人们“说话多,不如少。惟其事,勿佞巧”。叫孩子们不要多说话,话说多了会招惹是非。无独有偶的是清朝中期,一位新上任的官员,向长期为官的前辈取经,问起如何能保住官位,步步升迁时,久混迹于官场的老官僚给他六个字的明示:“少说话,多磕头”。综观整个清朝二百多年,凡保住禄位,飞黄腾达者,多是少说话,多磕头。孩子们从小学了《弟子规》,就可得此“法宝”。殊不知此“法宝”正是妨碍人们创见,戕杀人们锐气,起到纵令社会上诸恶横行的不良作用。谁都知道社会上好人多,坏人少,这是自古以来,乃至多年后直到今天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弟子规》的作者却认为“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他认为社会上好人少、坏人多。当然这是站到有钱有势的人角度看待劳动人民说的。文中提到对婢仆要“慈而宽”,是给有婢仆的人家的孩子写的,不是给普通老百姓写的。作者要把有钱有势人家的孩子培养成封建社会中标准的好孩子。在清朝统治的各代均符合朝廷要求的顺民。广大百姓,大量劳动人民的孩子学习它,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三、凑字的文笔

  今日人们所见的《弟子规》是几经修改的作品,此书最初由清康熙时绛州李毓秀写成后,山西浮山儒生贾木斋将原书作过一次修改,并将李编的《训蒙文》改名《弟子规》。同治五年(186年)陕西三原人贺瑞麟又将此书编入他所辑的《西京清麓丛书·养蒙书九种》之中,重新出版。共1080个字,通篇采用三字一句,以合辙押韵的韵文形式出现。这种三字一句,每一小段均押韵的形式,人们喜闻乐见,儿童读起来琅琅上口,易学易记,是一很好的形式,但这一形式不是始于此书,一千年前的《三字经》已有成功的'范例。

  利用合辙押韵的形式当然很好,作者为了用这一巧妙的形式灌输进他的说教内容。却在很多处勉强凑字,硬造名词,不合语法,令人费解。如“居有常,业无变”之“业无变”之业应是祖宗传下来的事业不变更,但与“居无常”联系不起来。“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之“力为具”、“谨为去”更不清楚。“丧三年,常悲咽。居处辨,酒肉绝”一段,“居处辨”既含意不清,这两句又不押韵,只不过凑足三个字而已。“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应是对上要合乎等级名份,对下要与家庭地位相符。一般人不会想到这么多,还要好好解释一番。这么一解释,就失去“通俗易懂”之意了。“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意思是别人问到谁时,应该回答名字,“吾”字和“我”字,不应混淆,应该分开。应该是“要分明”,文中用了“不分明”,不正好相反吗?还有“直谅士,渐相亲”“直谅士”应是耿直信实的士人,“谅”当固执讲,固然也当“信”讲,但那是小信。孔子说“君子贞而不谅”,是说要讲大信,不要讲小信,作者此处用了这个“谅”字,要士人对别人“谅”,只是小信,便能“渐相亲”,显然水平太低,要求不对,这又是明显的凑字之为。“过不规,道两亏”,意思可能是有了过,又不按规则,如果两者加起来,就是两个错(亏)了。这种解释不知是否正确?孔子当年说过“过而不改,是为过矣”[5],即有了过又不改过,又多了一个过。多么清楚,作者的话别人不懂,自己也说不清楚,正是“以已昏昏,使人昭昭”之作。“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己”。这句话显然依据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来,但“即速己”却很难令人理解,好象是自己不愿干的事,快快不干,“即速己”三个字可以这样解释吗?是快快干呢?还是快快不干呢?说起来这么别扭!讲起来这么不通!“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此“理真”显然是“真理”之意,此真理应指儒家学说。这又是为了说明问题凑句造词,颠倒名词之作。

  以上举出多例,说明此文作者为了说明问题,造词凑句,病句累累。作为儿童启蒙读本,孩子们读了这些病句,大大不利于语言训练及写作表达。我国古代的文言文,是很规范的,当时民间的俗语,是很顺畅的。以此别别扭扭的一些句子教育孩子,还让孩子们背诵,很易把孩子引向语言和文字不规范的邪路。

  四、合理的成份

  以上说了许多《弟子规》不足之处,当然它也有些合理的成份,即优点部分。主要有:

  (一)开头两段作为序,用《论语·学而》中孔子的话,确定此话的顺序是:先从家内(孝悌)入手,再到社会上(诚信),再扩大到爱众、行仁,在道德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再学文。这个排列是对的。孔子当年就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的目的首先提高自己的水平。各种水平中,德育在前:即“要成材,先成人。”

  (二)在德育方面,由近到远,由浅入深。尽管是为了培养顺民、培养老实的被统治者,但却要求实行儒家提倡最基本的品德,即仁、义、礼、智、信。要孩子做一个不危害社会的人,力求做到德、才、艺各方面发展的人。例如,提倡对父母讲孝道,尊敬父母,关怀父母,友爱兄弟。对朋友讲信义,与人为善等,都是很应该的。“谨而信”部分提出了一套让青少年循礼守法的规矩,服饰衣冠要整洁,饮食要节制有度,儿童不要饮酒,不要和别人比吃穿,儿童要珍惜宝贵时光,重视向别人学习,以别人的德、才、艺为榜样勉励自己,对培养儿童都有好处。

  (三)文中倡导人间之爱,提出“凡是人,皆须爱,天可覆,地可载。”这一段思想又好,文采又好,充分体现出孔子“仁”的'思想,“和”的理念。它已经冲破个人、家庭的小圈子,达到社会、宇宙的境地,将宋人张载“民胞物与”的思想生动地表达出来。然后再对儿童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例如自己怎样谦恭地立身处世,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用爱心去帮助。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仁德的人等。

  (四)在“学文”方面提的很具体,便于操作。文中不主张死读书,也主张“力行”,学习时,心、眼、口都要到,有问题随时向别人发问,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学习时要加强信心,不要自暴自弃。再具体如写字要端正,书籍放整齐,室内要清洁等,虽为琐细小事,但对儿童却有具体要求,他们才能养成好习惯。这些内容,都是一番正确的要求,应有的说教,都有不少积极意义。

  五、择善而从 经亦求精

  《弟子规》是时代的产物。当时的大气候是封建社会中需要培养封建社会的好孩子。小气候是清朝初年当权者亟须培养俯首贴耳的顺民,它的出现是很正常的。我们持历史主义的观点,对作者决不应苛求、苛责。着眼点应放到今天怎样看待它,利用它。

  在封建社会晚期,作者持着对儿童关怀的愿望,编出一套希望培养好孩子的读本,动机显然是好的,文中有许多可取之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编写时在用词造句上煞费苦心,不遗余力,虽有不足,但也是一番好意,亦可以理解。我们既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要求古人,也不应以古人的要求今天套用。正确的做法仍然是“吸取其民主的精华,剔除其封建的糟粕”。

  五年前,我们五位老教育工作者在网上发表过关于国学诵读的“经亦求精”宣言,就是要读国学中最精华的部分,对原典精选,对蒙书改编。

  大量蒙书是明清以来的产物,均不可避免地打上当时的`时代烙印及作者的阶级烙印。其中精华部分不少,糟粕部分也很突出。如果今天抓到就读,拿来就用,显然不符合今天的教育方针,不符合今天对学生们的培养目标。奇怪的是近几年来,有人说《弟子规》是“中华文化之源”,“《弟子规》代表中华传统文化,读了《弟子规》,别的就不用读了,够用了。”当然不对。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很多,《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内充满哲理,且能指导人们的行为,《三字经》千年不倒,应是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产生于清朝初年的《弟子规》,只是利用孔子思想说了些为人处世之道,不是什么经典,不值得如此抬高。最好的办法还是结合今日的现实,新编出适应现实需要,用以培养社会主义好孩子的蒙书。

  几年前,笔者与国务院幼儿园的老师们合作编成《幼儿规》,经五次修改,被该园作为《国务院幼儿园幼儿行为规范》试行三年,现在正式出版征求意见。希望关心国学及从事国学诵读的老师们、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予以修改,让它真正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好孩子的幼儿读物。

【正确弘扬传统文化,慎重对待《弟子规》】相关文章:

2016弘扬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08-05

端午节弘扬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06-1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09-05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弟子规》竞赛知识题大全10-04

以正确的方式正确的做人散文随笔10-31

弟子规|《弟子规》创造的奇迹06-30

《弟子规》09-22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09-27

弘扬五四精神诗歌05-07

弘扬正能量的诗歌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