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有感

时间:2024-10-01 14:23:35 弟子规 我要投稿

读《弟子规》有感通用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弟子规》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弟子规》有感通用15篇

读《弟子规》有感1

  晚上,伴着习习凉风,我翻开了《弟子规》,映入眼帘的是“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样一句话。细看底下的注释,我看到了这句话的意思: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猛然间我想了“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古话。

  躺在床上,思绪随着凉风飞呀飞,飞到了西晋这个时期,我看到了年轻时的阮咸。虽然他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也很平常。但是他在有钱人面前却泰然自若,一点也不自卑。六月六日这一天,每一个都把自己的衣服拿到太阳下面晒。阮咸也不例外,他根据当时的风俗,也把自己的衣服晾起来,路上看见阮咸晾晒自己的旧衣服,都来观看。但阮咸一点也不在意,他认为:富贵不是可以夸耀的资本,贫寒也不是耻辱,人活着是否有尊严关键在于他的德行和学识。

  思绪不再飘飞,回到了现在的生活。我看到了在一个幼儿园门口,一个小女孩竟然对他的同伴说送自己上学的父亲是她们家的司机!可笑可悲的背后是深深地思考:我们的社会怎么啦?我们的孩子怎么啦?讲究物质的奢糜与攀比竟让纯真的孩童至此!试想一下,假如都以现在的.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么10年后,20年后,甚至10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变成怎么样的人呢?到时候吃穿的攀比又将如何呢?无数的问号在我脑海中回荡,久久不能散去……

  多亏了这本《弟子规》,他提醒了我们,他唤醒了我们,他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了我们将怎样做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读《弟子规》有感2

  《弟子规》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家里的这本是五年级时爸爸送我的。

  里面的.《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等我都可以背的滚瓜烂熟,它也给我日后的生活、学习都带来不少帮助。它用最简单的话阐述了最重要的道理:它教育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行为谨慎,言语诚信,相处平等,亲近有德。

  《在家》

  在家要善事父母,心中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在生活中不与父母顶嘴、吵架,体谅父母、热爱父母、尊敬父母,最重要孝敬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对父母最好的礼物。

  《在社会》

  在社会上要顺从长上,能够事兄长行为谨慎,不可放逸,谨乃护神符。言而有信,信用是成功阶梯的第一步,与朋友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爱人者,人恒爱之!“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在社会上如果人人都这样,何愁没有文明社会?何愁没有和谐家庭?人人让一步,社会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在学校》

  亲近老师,尊重老师,以师事之,要跟她学习道德学问,仁者无敌!好好学习有益的学问,文以载道。读书时,如果心中有疑问,就要随时请教,以免越积越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能亲人,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亲近品德高尚的人们,你会发现,原来社会不是冷酷的,还有阳光,只是以前没有发现。用心感受,用爱奉献,得到的会是整个世界的关心和爱护!

  这些道理让我受益终生。道德,让社会更美好!文明,让城市更清洁!在生活中彬彬有礼,别人会对你刮目相看,文明一小步,道德成长一大步!这是社会中人人都该重视的,是每个人文明行为的标准。生活不是缺少真理,只是缺少发现。

读《弟子规》有感3

  晓雾将歇,清风徐来,我迈着轻快地步伐来到学校。

  当我轻轻拿起那本薄薄的《弟子规》时,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大声朗读里面的每一节,每一个字!却发现有好多的内容,令我惭愧。我已上初二了,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小女孩了,理解能力已提升,怎么会再看不懂这《弟子规》的内容呢?

  我羞愧?书上说的规矩,我究竟做好了哪一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面对《入则孝》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平时爸妈叫我,我总是慢慢地回应,即使让我做个简单的事,我总是先皱着眉跟父母唠叨一番,才不情不愿地干。我做的不对吧!父母教我,我还发疯似的说他们烦的,他们有时就骂了我两句,我都会想离家出走。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他们温暖的大手紧握你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暖和的怀抱;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的讲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你们发现过吗?他们头上已悄悄爬上岁月的痕迹——因我们而生——那一丝丝银发?

  想着,想着,我鼻子酸酸的,接着往下读,《弟子规》还告诉我们,与兄弟姐妹要友好相处,懂得珍惜光阴,讲诚信,有爱心,仁德兼备?

  我不敢再读下去了,也不敢再看一眼,惶恐之中把《弟子规》合起来。我扪心自问:我哪一点儿符合《弟子规》的要求呢?忏悔的同时,反复思量自己。我一定要做好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良久,我又轻轻拿起《弟子规》,认真地读了起来。

  就从今天起,就从这一秒起,让我们认真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把她作为我们一生言行的准则。

  请大家跟我一起高声朗诵《弟子规》吧!

读《弟子规》有感4

  《弟子规》是一本凝聚了中华美德的书,“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母每天为我们操劳、奔波。如今他们银白的发丝,无情地占据了他们的头发;脸上一条条的皱纹,在他们脸上筑成一条条横沟;手上长满了老茧,变得粗糙。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我们怎能不知感恩回报呢?

  回忆小时候,从只会在襁褓中哭泣,到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住宿,我们都经历过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光着脚丫子在地上学走路,体会着父母细心的指导,第一次哭着在学校上课,内心却想着父母来陪伴我们;第一次拿到学习成绩,望着父母欣喜的笑容……这无数个第一次,也许已经被我们慢慢地淡忘了,但是在父母的脑海里却无法抹拭。无数个第一次,父母悄声无息地在其中倾注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爱。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遇到挫折时,是谁鼓励我们,给予我们信心?遇到伤心事时,是谁安慰我们,让我们振作起来?遇到难题时,是谁帮助我们,使我们度过难关?是父母,是一生都在为我们操劳的父母,是连琐事也会为我们担心的父母,是投入了无数爱在我们身上的父母。

  父母的心,有时严厉如法官、有时温暖如太阳、有时慈爱如大地;父母的心是为了我们、父母的.爱是为了我们,父母的汗水是为了我们。因此,我们应该付出自己的孝心,孝顺自己的父母。如果我们现在不尽一份孝心,一份能力,那么等到晚了,后悔就来不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是父母工作累了,为他们端上一杯温开水;孝,是放学归来,亲昵地说声“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孝,是每天空闲之时,为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孝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只有付诸我们的行动,才能报答我们的父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装扮,才显得静穆安祥;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家庭。因为有了亲情的滋润,才显得平和温馨。而孝是绽放在亲情里的一枝最美的花。让只会索取的我们,付出行动报答我们的父母,让他们感受我们炽热的心。

读《弟子规》有感5

  是怎样邂逅它的呢?

  早就听闻它的大名。那天,在电视上看到几个学术专家在争论青少年该不该读它,我对它产生了好奇;那次去书店,在书架上看到它,就随手那么一翻,不经意的一瞥,我就不由自主爱上它。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编,它与《三字经》一样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其中讲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一部试图揭示人生成长规律的书。如果我们能够按照《弟子规》上一些基本原则去做,那么就会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为社会所认同的人。

  《弟子规》中一共有七则内容,按“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个方面讲述了该如何处事做人的道理,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以德为先。平时对人对事的点滴感悟都在《弟子规》中都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

  由于这个学期学业忙碌,所以我只读了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章——《博爱无疆》,这一章篇幅虽短,但却给了我许多启迪。

  这一章的开篇就提到了“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是的,对待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每一民众,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充满爱护之心,都决不存在私心,不论好与坏、贫与贱,都一视同仁。就像今年三月发生在日本的地震,地震之后,中国放下了以往与日本的各种矛盾,派出救援队帮助日本救灾。虽然国内有许多不理解的声音,但是许多普通民众还是先出了自己的爱心,向日本慷慨解囊。的确,日本曾在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曾在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但是那是他们的先辈犯下的过错,为什么要用他们先辈的过错来惩罚他们呢?难道一些刚出生的孩子也对我们构成了威胁?更何况,在汶川地震时,日本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像《弟子规》中说的那样,“怨欲忘、抱怨短”,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但应该忘记仇恨;只有正视过去,才能开创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与许多人一样,当听到日本地震的消息,我同样拍手称快;可是,当看到《弟子规》中的箴言,我明白了: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作为同类,我们应该报恩忘怨,在大灾难面前同舟共济、偕手共进,世界真的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还有“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搅”。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人有事,忙的没有空闲,就不要去打扰他;对方身心很不安定,我们就不要用闲言碎语干扰他。我想,做人不也是这样吗?我觉得生活中有些人有事无事总是爱表示以下对别人的“关心”,可是他们的“关心”却让别人难为情,让别人的心理负担加重,我们应该知道“忽略”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关心。

  中国人是很讲人情的,遇到别人有事出于关心询问一下是一种礼数。但有些人却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别人的家长里短的一种好奇,然后歪曲事实到处去宣扬,以此提高自己在这一小圈里的威信,他们的做法却给别人的心里埋下阴影,让别人觉得特别反感。所以,有时对别人多一点“忽视”,不是冷漠,而是关注,别人还可能因此感激你。

  以上这些做人的道理在《弟子规》里都能找到。今天,我就读到了“爱众”这一部分,以后我会把剩下的读完,在读到的弟子规中,我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后我要按照《弟子规》中的准则去做,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读《弟子规》时,就像在与古贤对话,在聆听圣人的教诲;读完之后,我们就会受到一场人生的洗礼,就会得到心灵的启迪,从而使自己的气质得到一次更深层次的升华。

读《弟子规》有感6

  记得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学校的老师要求我们必须熟背弟子规,当时的自己学习成绩也很好,背书对于我来说是件小事。至今弟子规还能朗朗上口。但是当时的自己根本就不知道里面的真谛。最近给两岁的儿子买了个点读机,想着让他从小熏陶一下我们的国学,然后我也就跟着一起跟读了,现在的我才真正感受到里面的精华。现在的我才体会到我们的国学是有多么的经典。为人父母的我现在才能更加透彻的理解里面的好多东西。“首孝悌”百善孝为先,在没有结婚特别是没有小孩之前。自己真的有点幼稚和任性,对于父母的唠叨觉得烦,觉得爸妈管得太多了,妈妈的话太多了,有些时候甚至还会发火。慢慢的自己成家了,并且有了小孩,才发现父母把我们养大是多么的不容易,特别是自己一个人带小孩的第一年里,爱人不在身边,什么事情都要自己面对,把自己所有的爱和耐心都给了孩子。也才明白了我爸妈当时把我们姐弟三带大是多么的不容易。不仅如此,孩子成长的这两年里爸妈给了我巨大的帮助,自己不仅要带孩子还要上班,都是妈妈帮着我伴着我。孩子有什么事情,妈妈都会说:没事,有我尼,去休息吧,明天还要上班的。‘’每一次回家爸爸都要把家里好吃的、我爱吃的统统带给我。每一次车的'后备箱都是装得满满的,带着他们的关心和爱启程。他们一辈子都在为我操心。我怎么能不孝敬他们啊。

  父亲是位农民,一辈子都在为我们奔波。但是在教育我们的过程中父亲能把弟子规的精华诠释得那么好。“首孝悌,次谨信”,父亲从小就教导我们要尊重长辈,关爱兄弟姐妹,家里的姐弟三人长大都特别的听话,从来都不会因为争抢什么东西而打架,只会是吃在最后的一个人吃的最多,因为前面的孩子都会想着给后面的多留点,所以父亲这辈子是成功的,虽然苦了累了一辈子,但是把我们都培养得很好。现在的自己工作第七个年头了,和同事都相处得很融洽,因为要做一个诚信友善的人。别人也才会与你亲近。这是做人的真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做到弟子规里的各项规则的话那我们的社会就将是一个和谐文明诚信友善的社会!

读《弟子规》有感7

  接触弟子规已经有五年多时间,不过一直都不落实,只是教小孩读,也不去理解里面的内容。因为我一直以为,自己语文水平不高,也没办法给小孩解释太多,只要教会孩子读,等她长大,她自然会明白里面的道理。其中因为要生第二个小孩,所以没坚持读下去,浪费了很多时间。自年10月份左右吧(时间不是很记得)。

  我进了明德国学中心这个群,在群里我虽然不常聊天,但我常常会关注群里的信息,有些热心的朋友会发一些有益的网址出来,我都会点来看看。就这么不经意,我进了传统文化(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网站。在里面我看了几个老师分享的故事,给我人生很大感染和推动。

  以前自己是比较任性的。小时候只要妈妈骂一下,我就会躲起来,让妈妈找不到,让她着急。结婚后,老公对我很好。每天三餐都是他在煮,买菜的活也是他包。

  但因为自己的脾气不好,还会经常吵架。感觉老公不能干,老拿他跟别人比。搞得自己也无心教育孩子。现在大女儿也学到我的大噪门,只要妹妹拿她的东西,就会大叫起来,从来不会让着妹妹。自从看了传统文化视频后,我才感觉到自己错得太离普啦。自己再来对照弟子规里的话“父母责,须顺承”而我自己不但不顺从地接

  受,还偷偷的`躲起来。老公对自己这么好,不但不会感恩他,还埋怨他,你说这样的家,有幸福吗?很荣幸的是我现在学习了传统文化,让我现在改变了很多,从以前每天和老公吵,减少到我现在两个月都不会吵一次。以前一年就只打三四个电话给爸爸妈妈,到现在每个月都会打两个或三个电话回家,让父母安心,现在跟爸妈的感

  情也加深了很多。有时忙,我没来得及打电话回家,妈妈就会来电话,问怎么这么久没电话,没事吧!可想而知,父母以前对我们是多么担心呀。

  今年回家过年,都给爸妈和公婆带了礼物。之前问他们想要我们带些什么,他们都说不用啦。你现在是有家的人啦,要养小孩,小孩读书都要钱。只要你们都健康平安回来就好。但是,她们收到我们的礼物时,看得出来,他们真的很开心。举例说:“自从我买了这件衣服给公公,他穿上衣服,感觉很合身。所以他就每天都穿着这件衣服,不舍得脱下。虽然以前也有买给他,但因为不够用心,买回去的都不是很合身,所以他都没穿。”

  我要感谢中国传统文化,是他让我认识到什么是对错,让我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所以我要加倍孝敬父母,让他们放心。

读《弟子规》有感8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对你来说可能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是对我来说它是一盏启明灯,时时刻刻叮嘱着我做人的道理。它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来自《弟子规》这本书。

  我的性格很倔强,总惹父母生气。有一次我和妈妈顶嘴,她说一句我还一句,气得她掉下了眼泪,晚饭也没吃。我却坚持自己没错,拒不认错。最后还是爸爸出面,给我讲了很多道理,又劝了妈妈我们才和好如初。《弟子规》中讲到“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看到古人都是这样孝顺父母的',我感到很惭愧。想起每天天不亮爸爸妈妈就起床为我做早饭,每天接送我四趟,晚上陪我学习,陪我练琴,满足我各种各样的需求,而我却总是让他们生气伤心,这是多么不应该啊!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要把这些美德代代相传,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读《弟子规》有感9

  所以这本书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读的。这本书以孝悌仁爱勤谨信义为核心,具体列举出了做子女或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行为规范,概括了历代对童蒙的要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弟子规》中,第一条的内容就是“入则孝”,由此可以看出《弟子规》非常注重感恩教育,入则孝”条目有六层意思,讲的都是在家里与父母相处时的角色规范。听父母话,接受教诲,照顾父母起居,让父母安心,不任性,不藏私,满足父母心愿,不讲条件,父母有错误时,用委婉的方式规劝、精心侍候病中父母,办丧事要心存哀戚、合乎礼节,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感恩”这两个字出发。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都告诉我们要感恩父母,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之情。读了这本书,以前的我觉得对父母已经非常孝顺了,但对照书中所说,才发现自己做得并不是很好。就拿《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来说,这短短的12个字就告诉我们,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在这一点上,现实生活中的我就做得很不好。有时爸爸妈妈叫我的名字让我去做事,喊了好几遍,我才慢慢地答应一声。做事时也总是慢慢吞吞,父母催了好几遍才加快速度把它做完,为此父母说了我好几遍,我都不当回事。读了这句话,我很是羞愧,以后一定要把这个坏毛病改掉,因为这不仅是对父母的不尊敬,也是对父母不知道感恩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知恩图报的故事。在玉树大地震期间,当救援人员把一位被困12小时的小姑娘从废墟中救出来时,小姑娘对救援人员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们,打扰你们,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你们!”小姑娘在生死存亡之时,还具有一颗感恩的心,实属让我们敬佩!花瓣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花朵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骏马在麦绿的草原奔驰,舒展着一幅动人的画面,那是骏马对哺育它草原的感恩。读完《弟子规》,感恩之心在我的心中扎根,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感恩,那就要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从言行到行动,在快乐成长中同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读《弟子规》有感10

  中华文化长河连绵不断,熠熠生辉。在那文化长河中有一颗耀眼的明星,那是曾经的那个时代所传诵的,它就是《弟子规》。教导着一代代人学孝,向善,治身。

  “学习《弟子规》,将文化落地为文明。”这是曾经那个《弟子规》世界推广者的共同心愿。于是乎,每一次与《弟子规》的相遇都是文化的盛典,每一次都是激情的飞扬,每一次都是智慧的激荡,每一次都是心灵的碰撞。

  《弟子规》,让我学会做人。

  作为一个有孝心的人。

  “孝心好比大树下面的根须,它决定着树的成长高度。”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接纳,不能尊重,不能理解,不能信任,不能善待,如何与他人相处?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什么是善恶?什么是黑白?什么是对错?谁告诉你?

  你的`父母。

  对未成年人来讲,父母的教诲就是价值标准不容怀疑,学会倾听,从听父母的唠叨开始。

  做一个友善的人。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与家人和睦相处不搞“窝里斗”,许多家庭是“窝里”斗给斗毁的,许多单位是“窝里斗”给斗垮的,许多团队是“窝里斗”给斗散的。“窝里斗”是自己人的相互残杀。越是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窝里斗”。俗话讲:“争则乱,乱则衰,衰则灭,灭则亡。”

  做一个有才能的人。

  “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学习主要是一个能力。学习一个人上升的阶梯。学习是一个人持久的实力。学习就是知行合一的能力。要学习好,不自信不行。高中的教育涉及到多方面。有位校长曾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人生是波谷相连的。有山峰就有低谷,有高潮就有低潮,有开始就有谢幕,有开始就有谢幕,有月圆就有月缺,有春天就有冬天,有车水马龙也有门可罗鹊。

  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任何时候不管遭遇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

  “子孙虽愚,经不可不读,费经费论,治安败坏根由。”《弟子规》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世代传承。

读《弟子规》有感11

  读一本好书,你会融入到美丽、善良、淳朴、真诚和快乐之中,让人们的心在时间的见证下折射出本身的光彩、高雅的气质和不卑不亢的风骨,在寻觅美的真谛的同时,去找回心灵的高尚和纯真。胸怀坦荡地送走每一个黄昏,迎接每一个清晨。岁月依旧,情怀依旧,一本好书,墨香醉心头……

  阅读是一种心境,在经典中聆听高山流水、花开花谢,畅想海阔天空,沐浴明媚的阳光,冲淡忧伤与惆怅。阅读为我们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使我们的心灵鲜活起来。

  流星在夜空无声的划过,成了灵魂深处最美的瞬间。生命的夜空定有颗颗耀眼的明星,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直到生命旅途的结束,那便是知识,便是文学,便是经典。

  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的《弟子规》。《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古时起中国就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从大汉王朝到大唐帝国;从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到复兴盛世的当代中国,历史的巨轮无声的向前滚动着,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而谈到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我首当推崇《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何,首当其冲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这与当代是大不相同的。几乎凡是古之贤人的传记,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这样一句“性至孝”,可见“孝”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据。在古时候,即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假如你不孝,同样会被世人所不齿。北宋有官员名叫李定,为谋高官厚禄瞒母丧不报,其行为实属大逆不道,为世人所鄙夷。古人是很重“孝行”的,因此说“首孝悌”。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孝顺,他的内心才会有感恩,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信则不立”。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短短千余言为后人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真有春秋笔法之遗风!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在这个以利为主的物质社会就像吹进一阵轻风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孰不知这就是人的本性呢?!这大概也就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一本本经典让我们成长,看懂人生中的花开花落,我已停不下成长的脚步。

读《弟子规》有感12

  在放假期间,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熟读《弟子规》。其实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挺乏味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我真的看不懂。第二,是书中没有相应的注解,很难读懂其中的内容,于是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姐姐,姐姐让我先静下心来,帮我一句句的解读,通过姐姐的帮忙,我渐渐的对这本书有了兴趣,我大概的了解了其中包含的内容,这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是约束儿童的行为,明确道理的规范读本。这本书无论是在孝悌,行善,日常行为等方面都给予了正确的解说。主要是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事,摒弃不良行为。

  全书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孝悌".这简单的三个字,蕴含了丰富的道理和内容。不管是父母,还是师长还是兄长,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孝敬。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这些大自然的现象,不就是在给我们做最好的示范吗。假设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对自己的家人都不爱,我们又能指望他做成什么大事呢?何谈爱国呢?何谈爱社会呢?从小爱到大爱,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行为轨迹。“首孝悌”可以说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回想自己的过去,对父母总是态度不好,也许那句话说得很对,对越亲近的人我们越会忽视对方的感受,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慢慢的改正,成为父母的依靠。

  其中书中"衣贵洁,不贵华"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深,我本身就不是追求华贵的人,不爱攀比,希望自己的内心过得舒服就可以,人与人之间比得越多了就越不幸福了,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可以了,无需高档、华丽,更不能互相攀比,看谁的衣服及用具贵重、奢华,这都是不正确的行为。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本来就是父母的负担,如果还要要求穿着华丽的衣服,实在是没有必要,学生还是学习、学业为重。

  "过能改,归于无",对于我们自己所犯的错误,要勇敢的'承担,这样才能更好的改正,如果对自己的错误不放在认知的态度上,我相信是很难改的,知错能改的才是好孩子啊。

  还有书中的"不如人,当自励"当我们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加油,不要盲目的自卑,而是要自我激励,这样才能更好的进步,就像是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学习成绩赶不上别人了,这时候,我们应该要做的就是分析自己所存在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认真的读书,给自己以鼓励,相信未来一定是会更好的。

  《弟子规》这本书,我还会细细的品读,不急不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的思维更加的宽广了,思考问题的方向也可以从多方面思考了。

读《弟子规》有感13

  读了《弟子规》第五页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这是什么意思?

  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继续往下看,我看见了注释:“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这样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关键在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突然,我猛然醒悟:因为爸爸妈妈是生我养我的人呀!我的'血管里,流的不仅是父母的血,更是父母的爱!换句话说,父母就是我,我就是父母,只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身体里罢了。既然父母就是我,那么我自己让自己做的事,我还会偷懒吗?所以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于是,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父母当作自己去看待,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充满爱,充满孝。

读《弟子规》有感14

  小时候,妈妈教我背《弟子规》,那时候的我就像顺口溜那样一下子就背出来了,但里面的意思,我却不懂。上小学了,老师教我们背《弟子规》,还耐心的给我们讲意思,那时的我,似懂非懂。上六年级了,我自己钻研《弟子规》,这时的我,不仅背得熟,还懂得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是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流传,众所认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是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是一些光辉的、就有永恒价值的精品。书可以让我们陶制性情,涵养气质,培养人格智能有着;替移默化的作用。

  《弟子规》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无知的儿童,变得知道尊敬长辈,老师,关爱小朋友……

  《弟子规》里面的每一句话都使我受益匪浅。而感受最善的则是出则悌这一篇章。其中“兄道友,弟道恭,”给我的感受最深。原来,我经常和弟弟抢电视,抢零食,抢玩具,经常闹得不可开交。而读了《弟子规》后,我就做什么事都让着弟弟,而弟弟也对我十分尊重。

  记得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看我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弟弟又哭又闹的说他要看动画片,我不想给他,为什么都要让着他呢?可转念一想,《弟子规》里面谦让比自己小的孩子,于是,我说:“给,你看吧!”弟弟兴高采烈地拿着遥控器,脸上突然从阴转晴了。还巴结的说:“姐姐真好,姐姐真好!”我心想:原来谦让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而“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让我得到了家人们的.夸奖和赞赏,也让我养成了尊老爱幼的好习惯。原来我不管是吃饭还是做别的事,只想着自己,可看了《弟子规》后,我在做各种事的时候,都让这长辈,和小辈,它们都夸我懂事了,长大了,成为了一个懂得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的大女孩儿了。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弟子规》这本书正是证实了这句话。让人类的品性在道德中升华,让生命变得更具有价值!

读《弟子规》有感15

  早在几年前,妈妈就买了《弟子规》给我看,当时的我年幼无知,不懂其中的道理,只觉得漫画书很好看,漫无目的地随手翻看了几下。现如今,老师领我们深入走进了《弟子规》,学校发了《弟子规》读本,我已经被她深深迷住了,也终于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其意:作为一个学生,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其次要做事谨慎,为人真诚,讲究信用。看到这不仅让我很惭愧,想想惜日的自己是多么不成熟,作为学生我在学校没有认真学习,做事粗心马虎,在家更没有好好听从父母的教导,曾经还把妈妈给气哭过,真是太不应该了!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其意:父母的教导,必须恭恭敬敬地听从;父母的训斥是有道理的,必须虚心地接受。而我却常常把父母的话当耳边风,吹过算了,一只耳进,一只耳出,从不放心上。做错事要受到父母的批评,我便会很不耐烦,甚至还会顶嘴,有时还会满嘴谎话为自己辩解,真是无地自容!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其意:长辈如果站着,我们绝不可以坐,当长辈坐下来了,吩咐我们也一起坐时,我们才可以坐下来。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交礼节。而我却从一为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每次吃饭我都是第一个坐下端起碗来自顾自地吃饭,有时看到喜欢的菜就全部夹在自己的碟子里,不给家人留一丁点,真是太不懂礼貌了!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其意:兄弟朋友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操心,和睦了,父母就少了一份担忧,就等于孝敬父母了。可是想想在家里总是为了一些吃的、用的跟妹妹争吵不休,常常闹得全家鸡犬不宁,惹得父母火冒三丈。爸妈一天工作已经很劳累了,我却还要惹事生非,这样的.行为,真是太没良心了!

  再读《弟子规》,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做人要讲究信誉,诚实善良;做人要谦虚谨慎、文明礼貌……是啊,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将来怎么能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呢?再读《弟子规》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想在今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以《弟子规》为准则,时刻鞭策自己,去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读《弟子规》有感】相关文章:

读弟子规有感04-15

读《弟子规》心得03-04

【热门】读《弟子规》有感02-04

【荐】读《弟子规》有感02-04

读《弟子规》有感【荐】02-04

读《弟子规》有感【精】02-04

读《弟子规》有感【推荐】02-04

读《弟子规》有感【热门】02-04

【热】读《弟子规》有感02-03

【精】读《弟子规》有感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