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赏析

时间:2020-09-25 13:00:22 短歌行 我要投稿

曹操《短歌行》赏析

  《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短歌行》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曹操《短歌行》赏析

  曹操《短歌行》

  【题解】

  曹操(155-220),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建都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采用乐府古题,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又有所创造,对五言诗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善于以质朴刚健的语言直抒胸臆,无典雅浮华之弊,代表作有《让县自明本志令》等。在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的提倡、带动之下,这个时期的创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光采夺目的一章——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建安文学”。曹操的诗今存二十余首,较完整的散文四十多篇,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本诗选自《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2],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但为君故,沉吟至今[5]。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6]。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7]。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8]。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9]?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0]。

  【注释】

  [1]《短歌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似乎用于宴会场合。

  [2]慨当以慷:“慷慨”的间隔用法。当以,没有实在意义。此句指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

  [3]何以:用什么。杜康,传说中的造酒始祖,一说周代人,一说黄帝时代人,此处为酒的代称。

  [4] 青青子衿: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成句。“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问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念之情。《诗经》原诗后两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为: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使用这种含蓄的话来提醒他们,希望贤才主动来归。

  [5]君:指所思念的人。沉吟,低声叨念,表示渴念。这两句意思是:只因为你的缘故,让我渴念到如今。以女子对心爱的男子的思念比喻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6] 苹:艾蒿。四句引自《诗经•小雅•鹿鸣》,《鹿鸣》是一首描写贵族盛宴热情款待尊贵客人的的诗歌。前两句起兴,意思是:野鹿呦呦呦呦地叫,欢快地吃着野地里的艾蒿。以下各句描写宾客欢宴的场面,这里引用的两句意思是:我有许多尊贵的客人,席间弹起琴瑟,吹起笙乐。诗人引用这几句诗,表示自己对贤才的热情。

  [7]掇:拾取,摘取。一作“辍”,停止。意思是:明月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这不可能,它的运行是永不停止的,如我的忧思永不断绝。

  [8] 陌、阡:都是指田间小路,东西向叫“陌”,南北向叫“阡”。越陌度阡,成语,古谚:“越陌度阡,更为客主”。“枉”,枉驾,屈驾。用,以。存,探问,问候。此处意为客人远道来访。契,投合。阔,疏远。“契阔”,久别重逢。讌,通宴。旧恩,指往日的情谊。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描写贤才既得,喜不自胜,欢乐无穷的情景。

  [9]匝:周,圈。意思是:明月朗朗星星稀,乌鸦向南高高飞。绕树飞了多少圈,不知哪根树枝可栖息。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即是说那些贤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无所适从,不知道投靠到谁的门下。

  [10] 前两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后两句借用典故,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这四句意思是:山不以它的高而满足,海不以它的深而满足。周公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能心悦诚服地来归顺。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决心礼贤下士,希望贤才全部归己,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赏析】

  曹操的《短歌行》,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全诗第一节抒写诗人人生苦短的忧叹。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这一点可从他的《蒿里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得到佐证:第二节抒写诗人对贤才的渴求。第三节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第四节抒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自己的抱负。诗人希望他们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用《管子•形解》中渴求人才的话和“周公吐哺”的典故点明了全文的主旨。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总之,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叹,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 “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三国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得人才者得天下。汉高祖唱《大风歌》也是渴望人才,故说《短歌行》与《大风歌》有相通之处。

  钟嵘《诗品》评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敖器之《敖陶孙诗评》云“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毛泽东说,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这些评价,值得参考。(杜汉华)

【曹操《短歌行》赏析】相关文章:

赏析曹操《短歌行》10-24

《短歌行》曹操赏析05-28

短歌行 曹操赏析09-16

曹操短歌行 赏析07-26

曹操《短歌行》诗词赏析12-26

曹操《短歌行》的赏析11-02

曹操的《短歌行》赏析11-01

曹操:《短歌行》书法赏析09-18

《短歌行》曹操原文赏析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