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短歌行》9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短歌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短歌行》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背景,掌握基础知识,背诵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人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读辨体
1、播放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
2、正如歌中所唱,三国时期,风起云涌,英雄辈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曹操,他“外定武功”,统一中国北方,是一位指点江山的英雄;他“内兴文学”,开启建安风骨,是一位畅抒胸怀的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雄诗人”曹操的诗歌作品《短歌行》。
3、解题:“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而“长歌”“短歌”都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名称,根据歌词音节长短进行划分。一般而言,长歌热烈奔放,短歌低吟短唱。那曹操想借《短歌行》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通过诵读来进行把握。
语文教案:《短歌行》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
引句、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二、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此期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和理想。其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建安诗歌的这种杰出成就和特色,形成后来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传统。
代表作家:“三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中成就最高者是王粲。女作家蔡琰(字文姬)。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生大声自读全诗读时要尽量以“曹操的身份”来朗读
2、指明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3、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的内容
4、解题: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
《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四、品鉴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
1.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忧)
为何而忧?(小组交流合作诗人忧愁的原因)
明确:忧;忧人生短暂;人才难求;功业未就。
(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2.如何抒忧?——梳理诗意,并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确:
手法: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借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师:作者在此感叹什么?
情感:光阴易逝、人生短暂。
第二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确:
手法:运用典故。(重点)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以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还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那么是人在此借古人之语,抒发的是自己的何种情怀呢?
(补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出自《诗经.子衿》,原句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言外之意即“贤士们呀,即使我不去寻访你们,你们怎么就不能主动给我个音讯呢?”)
情感: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明确:
手法: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意即:天下的贤士们呀,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情感:求贤不得之忧。
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确:
手法:①以“乌鹊”无枝可依类比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言外之意即“我就是你们所要寻求的明主,不要再犹豫徘徊了,赶紧来投奔于我,我助你们实现你们的人生理想,你们助我实现统一大业”。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情感:功业未就。
小结:
全诗着眼点:忧(人生短暂、求贤不得、功业未就),全诗落脚点:志(一统天下)。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但我们不能因此沉溺其中,更要因忧愁而迸发出巨大生命能量,在朗朗长空留下我们光辉灿烂的痕迹!
五、总结:《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同时也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在诗歌的最后也坦诚的向世人展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全诗前面部分写的沉郁悲凉,后面部分写得慷慨激昂,作者的情感有低沉也有起伏更有高亢集中地体现了建安时期“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传世的千古名篇对于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来说,曹操的那种珍惜时间、积极上上的精神,真诚坦荡的胸怀以及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
六、布置作业:1、预习《归园田居(其一)》
2、完成课后练习一3
3、课后练习三填在书上
语文教案:《短歌行》3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所流露的情感和人生态度,正确评价诗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说到曹操,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毁誉参半。易中天是这样评价曹操的:可爱的“奸雄”: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妍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人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短歌行》来认识曹操。
2、写作背景
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锁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意下抒发了自己立志统一中原的雄心斗志,不禁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大败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诗却被广为传唱。
3、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4、题目解说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5、层次结构
全诗可分为四层:前八句为第一层,诗人慨叹人生有限,抒拨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次八句为第二层,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嘉宾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求才若渴的心情;再次八句为第三层,写对贤才的仰慕,想象贤士到来,畅抒情谊;最后八句为第四层,写贤才择主和自己希望搜揽人才以完成统一事业的宏伟抱负。
6、全文分析
1、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那么诗人的心中究竟在“忧”什么?请用意象或原文诗句回答
明确:(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2、这几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那么“朝露”和“明明”的本体是什么?由此可看出“忧”
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1)作者把人生比作“朝露”,忧的内容是人生短暂、时光易逝。
“朝露”:早上的露水,太阳升起,便转瞬即逝,所以用此意象来表达人生短暂之情。
(2)作者用高高明月,不可掇,来比喻人才难求。忧的内容是“人才难求”。
3、作者要找什么样的人才呢?又将以何种态度对待人才呢?用原文诗句回答
明确:(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用典,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原指姑娘思念情人,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用典,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诗句,凝练生动地描写出对待人才的态度。
用典作用:(1)委婉表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
(2)诚少语辞之繁累。
(3)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4)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四、布置作业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短歌行》。
2、课后练笔:《我眼中的曹操》。
语文教案:《短歌行》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背景,掌握基础知识,背诵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人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辨体
1、播放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
2、正如歌中所唱,三国时期,风起云涌,英雄辈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曹操,他“外定武功”,统一中国北方,是一位指点江山的英雄;他“内兴文学”,开启建安风骨,是一位畅抒胸怀的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雄诗人”曹操的诗歌作品《短歌行》。
3、解题:“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而“长歌”“短歌”都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名称,根据歌词音节长短进行划分。一般而言,长歌热烈奔放,短歌低吟短唱。那曹操想借《短歌行》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通过诵读来进行把握。
语文教案:《短歌行》5
教学目的:
1、了解曹操其人其诗
2、理解曹操在诗中流露出的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深沉情感
教学重点:曹操深沉复杂之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人物
教学设想:
1、通过简介诗人(注意历史上之曹操与文学作品中之曹操之差异),进而解读本诗;
2、以“忧”字为切入点,结合当时史实、本诗创作背景及诗歌本身加深学生对曹操的思想情感的理解;
3、反复诵读,以诵读增进学生对诗歌之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备受争议的人物,比如说古代的秦始皇、成吉思汗,近代有李鸿章、康有为等,而最受争议的莫过于曹操了。
二、解题:
1、关于曹操:
①由学生先说他们心目中之曹操
②教师补充介绍(结合课件,注意历史上之曹操与文学作品中之曹操之区别,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短歌行》走近曹操,体会他深沉的感情。
2、短歌行:什么叫短歌?《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投影展示)
三、全诗整体赏析:
1、学生反复诵读,读懂字词,了解大意,不懂的提出来,师生一起解决。
2、学生谈对本诗的初步体会,互相交流,然后发言。
重点理解
教师(提问):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投影展示)
教师结合创作背景及史实进行简析(不再单独介绍创作背景,把它融入到诗歌的理解中去):
关于「短歌行」的创作时间及创作背景,历来有不同的解释。通常的看法,认为这首诗歌当作于赤壁之战以后,由于曹操在军事上的失利,统一事业受到严重的障碍,因此,他感到年华易老,壮志难酬,所以发出了「人生几何」和「去日苦多」的感慨。
明确: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2、结合课件具体赏析:
第一节: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曦。”(曹植《赠白马王彪》)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明确: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
第二节:这一节八句中只有两句是作者自己写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浑然天成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哈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3、通过诵读进一步体会诗歌中深沉的情感。
四、总结:全诗以“忧”字贯穿始终,人生苦短之感慨、人生忧多乐少之喟叹:曹操之忧,亦是永恒、普遍之忧;渴求贤才、功业未建之忧:曹操作为政治家个人之忧。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五、延伸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
语文教案:《短歌行》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颠覆曹操作为奸臣逆贼的形象。
2、背诵诗歌的第一小节。
3、分析作者的忧思之情。
过程与方法:1、多朗读,从朗诵中感知诗歌的意思。
2、捉住能表现作者心情的字如“忧”,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
2、培养高中的独立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
美读法、讨论法、启发诱导法。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吗?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什么样的形象?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这样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现在同学们看这幅图片,只这是京剧中曹操的形象,同学们曹操的脸有什么特点?白色的。那位同学知道京剧中白色代表什么类型的人。代表的是阴险奸诈的人。
展示 《观沧海》的幻灯片。
二、学习文本。带着对曹操诗歌的这种感受,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另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短歌行》。
1、朗读,先让学生朗读一遍,从朗读中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对诗歌的`把握如何?
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别人是如何朗读短歌行,注意感情的轻重舒缓。
预设: 在让学生听完朗诵之后再读一遍。
小结朗读:同学们读得很流畅,但感情把握不到位,这是因为诗歌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所以对于它所表达的情感可能把握得不够到位,那我们就深入地了解一下诗歌,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出作者心情的是什么词?
预设回答:忧
2、范仲淹登岳阳楼的时候为国为民,发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代丞相的情怀,那同学们看一下曹操他忧的对象是什么?
先不着急回答,我们说这首诗总共有两段,但是我们还可以把这两段分为四节,所以我们先来齐读第一节(从开头至唯有杜康)女生读一句,男生读后一句,我们先把这一小节读一下,从中看作者“忧”什么?
预设:忧的是人生苦短。
同学们是如何看出来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愁来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啊,在诗中曹操是如何来解决的愁苦的?
预设: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里的杜康代指的是什么?酒。这说明曹操是想借酒消愁了,那酒能不能真正的消解愁闷呀。
预设:不能,那你认为什么才能消除曹操的愁闷。
预设。“是人才。”
→你从哪句中可以看出是人才?
“青青子衿,忧忧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句诗是出自哪儿的?展示幻灯片,补充《子衿》的下一句。指出曹操的用意是:渴望人才的投靠。所以作者的第二层忧是什么呀?
幻灯片展示:贤才难得。
那同学们想一下,作为领导人,怎么样才能吸引人才呀。
预设:给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
→那曹操给那些人才怎么来保证
预设:“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小节:所以从这节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有忧愁,了解作者的感情,现在请同学们,我们再把前面的朗读部分,我们合起来读一遍。女生读前一句,男生读后一句,注意把握情感。读完之后,到后两句在合,全班一起朗读。
预设:同学们说一下,是不是比前面进步,很好,值得鼓励。
小导入:中国诗歌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情感都是贯穿其中,那我们在往下学习作者的忧思之情是如何贯穿到下文中的。
让一个学生来朗读一下下半节。
→哪个同学能不能和我们说一下第二节首句中的明月作者用意何在?是不是真的像上天去摘取天上的明月呀。
预设:是用明月来喻指人才,指出人才难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反复地歌咏着渴贤之忧啊。
但接下来作者却写到了什么?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哪个同学来说一下这句是表明什么的。
人才来归顺曹操了,那人才都来了,曹操还忧什么?
三忧功业未就。
→对人才的忧思,贯穿了全文,但第二节有一处是作者写作者的欢喜之情的,是因为人才来和他交心,来归顺他了。同学们看是哪句?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那人才都来了,作者还忧什么呢?
三忧功业未就。
小结:所以人才的忧思,人生的苦短,都是因为功业未就,因此曹操为了自己的功业,他又对哪些人才伸出了橄榄枝?曹操是如何说的?
预设:“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那些在三国鼎立的情况下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贤才们。
→ 这里曹操站在那些贤才的角度去虑及他们的前途,把贤才的煎熬变成当成自己的煎熬。这里曹操换位考是替贤才担忧之外,他是否还有另一层意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用了两个典故,一周公自喻,说明自己有周公一样对待人才的心,有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所以我会重用贤才的。
小结:1、曹操说歌以咏志,那这首诗曹操抒发自己的忧思之愁是为了表明什么志向?
招贤纳士,统一天下。
2、中国崇尚一句话:“文如其人。”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你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
总结:幻灯片展示。
播放电视剧《短歌行》主题曲,引入到曹操英雄的形象。
背诵。
课堂总结:曹操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民间文化上,都是以奸臣、逆贼的形象示众,但从我们的文学作品里我们还是能看出曹操他是一个有志向、有追求的英雄。所以同学们看文学一定要以事实为根据,学会从文学作品中去分析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语文教案:《短歌行》7
[教学目标]
1、识记曹操的生平概况,识记“行”这一诗歌体裁的特点
2、能以本诗为例,初步了解曹诗“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风格
3、初步明确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按照这些方法基本读懂本诗,初步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为培养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做准备
[教学重点]
本单元在新教材中是第一个古代诗歌单元,本诗篇幅短小,又编排在单元的最后一课,因此本诗教学自然就承担了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任务引领学生首先要读懂“这一首”,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教学中兼顾诵读,力争让学生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曹操这首代表作“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特色
2、曹操在历史上和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极其复杂,教学中将避免在人物形象评价上的争议,而将学生的精力引导钻研文本,进而力争合理而多元地阐释文本中的艺术与人物
[教学方法]讲解、点拨、诵读、讨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要学生集体背出《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后简述故事——
《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代重兵把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但是,也有人说曹诗不好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当天夜晚,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词就是今天学的《短歌行》
二、初步感知
1、一读诗歌:教师配乐诵读然后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在检查学生对补充注释后,讨论“朝露”、“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乌鹊”四个意象的内涵(强调:“乌鹊”在文中解释为“乌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视为吉祥鸟)
教师强调:高中生读诗要学会“鉴赏”什么是“鉴赏”?“鉴”是鉴别,说的是“好不好”的问题,要求我们读懂诗歌;“赏”是欣赏,说的是“为什么好”“好在哪里”的问题,要求我们学会评价诗歌
3、二读诗歌:指定一名学生诵读,然后讨论思路——提问:全诗围绕哪个字写的?
(要求:力争区别出四个层次不同的感情:一层:忧伤读得低沉,缓慢二层:期待读得平稳,悠扬三层:喜悦读得高亢,轻快四层:自信读得果断,坚定)
(明确:全诗围绕“忧”字展开,分别写了“忧的原因”“忧的方式”“忧的.对象”“忧的解脱”)
三、探究主旨
采用逐步“瘦身”法,引导学生找“诗眼”
(明确:第一次压缩成四句,每层保留一句:
参考答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再次压缩成一句:
参考答案: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板书“诗眼”〉)
四、个性解读
1出示南朝钟嵘的片面评价(钟嵘在《诗品》中把曹操诗歌评定为下品,并评价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曹操的诗古雅质直,很有悲壮苍凉的句子)
2列举两首代表作,体会“于悲凉之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风格
①将《短歌行》句子重新排序,然后与原诗作比较,讨论其优劣
(幻灯出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②由古代评论家的评说引出教师自己的评价意见
(★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卷五中分析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二中听歌,一厢心中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
★刘勰《文心雕龙》:诗中多写悲凉,“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
○师生新解:
(1)其有多首代表作在结构上具有类似特点这种回环曲折,似短似连的结构,是诗人内心矛盾、痛苦、彷徨又坚定等复杂状态的生动体现,沉郁顿挫结构本身便是“梗慨而多气”的又一反映
(2)吴淇将曹诗回环曲折说成饮酒场合所致,失之片面;
(3)锺嵘将曹诗归入下品之说已经被否定,而且“古直”之说也不够精当:曹诗语言率真可以说“直”,但布局谋篇上并不“直”……)
③学生尝试评价本诗与诗中的曹操简介曹操概况
(幻灯演示:目前学界对曹诗歌的权威评价,学生齐读学界评价)
(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并朗诵:招贤才咏慷慨悲凉成千古绝调诉宏愿展文才武韬乃一代英豪)
五、练习巩固
这首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很值得欣赏(见下表归纳),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角度加以鉴赏(字数100字以内)背诵这首诗歌
欣赏角度
显著特色或类别
表达方式
议论(言志)与抒情有机结合
语言
简约含蓄
写作手法
衬托用典起兴
修辞手法
双关引用比喻设问
结构
意识流结构似断似连回环曲折
语文教案:《短歌行》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曹操的《短歌行》。曹操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他曾经在三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尽管人们对他的评价不尽相同,有“英雄”、“奸雄”和“枭雄”之别,但不争的事实是——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他是一个大气磅礴,慷慨激昂的诗人。大家在初中学过曹操的什么诗?哪些诗句曾经深深地震撼过你?
2、比较鉴赏
请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剪辑,同时给学生布置两个思考练习。(1)剪辑中曹操所吟唱的《短歌行》与课本上的《短歌行》有几处不同?
(2)剪辑当中的曹操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3、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问题预设:①首先从文本的不同文字入手,理解其字面的不同意义。
②接着讨论不同文字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③最后明确两个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曹操的不同心境。(说明: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适时引导。如:“掇”和“辍”分别是什么意思?“掇”和“辍”分别造成了什么表达效果,从中我们又可以体会什么不同的心境呢?分别讨论完两个文本的三组不同之处后再对曹操的心境进行全面的总结概括。教师应引导学生要结合文本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既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又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4、深入探讨
教师引导问题预设: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大体感受到了曹操的“忧思”,现在结合原诗进一步明确:①曹操有哪些“忧思”?②曹操是如何解忧的呢?
换角度思考并讨论:从贤才们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体会他们看到这首诗的感受,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的内涵和魅力。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品味曹操礼待贤才的诗句,体会曹操良苦用心,以达到培养学生结合文本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小结: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鉴赏,学生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明白曹操在诗中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求贤之心,也表明了对贤才的礼待,更表现着一种感人的力量。可以说,这首诗本身就是在为求贤做着努力。
5、总结提升
(1)探讨诗歌的感情基调
请学生结合诵读自由发表看法,教师作有效引导,但不限制学生的答案,鼓励个性化的解读。
阅读参考:慷慨激昂。
6、个性解读
此环节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丰富对本诗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品评鉴赏能力。
7、作业与拓展
讲解作业要点并板书:
短歌行
曹操
忧 解忧
人生苦短——>只争朝夕
贤才难得——>招纳贤才
功业未就——>天下归心
语文教案:《短歌行》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曹操诗歌的特点及艺术风格。
能力目标:掌握诗中用典修辞手法及豪放风格。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忧”而发奋、慷慨激昂的情绪;学会珍惜时间,树立远大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揣摩诗人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难点:鉴赏诗中用典、比兴及引用等具有特色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不知不觉又是冬季,让人想起毛泽东的《沁园春o雪》中的句子(师生共同背诵)自信之感由此可见,但是他似乎忘记了历史上还有一个人,也是能文能武的,他就是曹操。
二、知识交流(学生完成)
曹操文才武略: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是三国时候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年三十举孝廉,以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他实习“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了北方。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曹操又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的启示,不仅为建安文坛的领袖,而且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三、整体感知
1、背景介绍: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权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2、学生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语调,读出慷慨之情。试读,互相点评。
3、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大意,教师进行相关点拨,找到诗眼。
4、学生思想并讨论诗歌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可分为四层:前八句为第一层,诗人慨叹人生有限,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次八句为第二层,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嘉宾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求才若渴的心情;再次八句为第三层,写对贤才的仰慕,想象贤士到来,畅抒情谊;最后八句为第四层,写贤才择主和自己希望搜揽人才以完成统一事业的宏伟抱负。
四、具体研习重要诗句:
1、提问: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的思想感情?
明确: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苦短之叹。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积极昂扬的精神。
2、提问: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
明确:这四句借用《管子o形解》中的话和周公“一沫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史记o鲁周公世家》的故事,来说明诗人自己一方面感到生命易尽,一方面则更加激励他及时建功立业的思想,渴望有更多的有才能的人来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把自己认为很有表达特色的句子画出来。
4、品析所画出的句子并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自由发言。
明确:
(一)引用成句,不露痕迹。“青青子衿”二句,引自《郑风o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形容思念不已。“悠悠我心”后面原有的诗句还有“纵我不在,子宁不来?”本意是传达女子对情人哀怨和企盼的.心情。这里作者暗用这两句诗意,比喻热烈期待所求贤才的到来。“呦呦鹿鸣”四句,引自《小雅o鹿鸣》,本意是写宴会上主人殷勤待客的盛况。这里表示对贤才的竭诚欢迎。这些成句由于注入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显得古朴深成、自然妥贴。
(二)诗歌采用连串的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如“明明如月”二句,以明月不可掇停,喻得不到贤才的不可断绝;“乌鹊南飞”中以乌鹊喻指贤士;“绕树三匝,何止可依”则喻指贤士急于寻找可供依托的明主。诗歌以乌鹊的形象,寄予贤士尚在徘徊择主之意,流露出诗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诗末“山不厌高”四句,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又以虚心对待贤才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五、探究综合,迁移评价
曹操评价:英雄还是奸雄
1、也就是这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槊唱《短歌行》。(观看电影片段——曹操吟唱《短歌行》)
2、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曹操是一个奸诈、阴险、嫉妒的人。
3、面对这截然不同的评价,你是如何有什么看法?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字数100字左右,写得比较有激情。(交流)。
示例:曹公,人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你登高必赋,且多慷慨悲凉之句。景仰你,是因为你有一位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敬佩你,更是因为你是人生的斗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吟哦你的诗句,磨砺着我万千豪情。
六、拓广积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卷首词)面对这个在历史大浪中的弄潮儿,你还能想起哪些他写的诗句,让你心潮澎湃,久久不息?
例如: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积累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及酒这个字的诗词,张贴到班级博客:
七、知识拓展
豪放风格:创作视野较广阔,气象恢宏、雄壮。
练习:屏幕投影一些名句,学生判断其风格是否属于豪放。
八、课文小结:
不论何时,人才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座各位同学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我相信少年强则中国一定强!
九、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并默写。
【语文教案:《短歌行》】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短歌行》11-26
短歌行语文教案11-08
语文版《短歌行》教案04-20
高中语文短歌行教案12-14
短歌行语文教案10篇11-08
语文教案:《短歌行》(9篇)11-27
短歌行语文教案(10篇)11-08
《短歌行》教案04-19
短歌行教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