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杜甫《天末怀李白》讲解
《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诗作。全诗情感真切深挚,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天末怀李白》讲解,欢迎阅读!
杜甫《天末怀李白》讲解1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①,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喜人过④。
应共冤魂语⑤,投诗赠汨罗⑥。
【注释】
①天末:犹天边;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④魑魅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
⑤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
⑥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评析】
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永王 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 还。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屈原 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
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
杜甫《天末怀李白》讲解2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
投诗赠汨罗。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的写作,大致与《梦李白二首》同时。诗中设想李白已到汨罗江边。
前四句应题目中的天末,从自己方面写,后四句应题目中的怀李白,从李白方面看。前四句明写秋天(凉风、鸿雁、秋水),后四句明提文章(文章、投诗)及诗人屈原(冤魂、汨罗),不仅描写有中心,就是取材也相当集中。
凉风起天末, 诗人推己及人,想到了李白:
我这里已是秋风飒飒,那么身为逐客的友人,在这悲凉的`秋日,究竟意如何呢?诗人无法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于是想到了惟一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的书信。但是江湖秋水多,山高水阔,这一句中包含着对鸿雁几时到的否定性回答。诗的前四句由凉风写起,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最后归结到江湖秋水多。这一句不仅说明对收到书信的不抱希望,而且以秋水多暗示李白前途坎坷,从而引出了以下四句。
五、六句对李白横遭不白之冤表示愤慨。文章憎命达所表达的是激愤,是不平;魑魅喜人过所表达的则是指斥,以及对友人的叮嘱。七、八句中的冤魂、汨罗由文章、魑魅而来。屈原也是千古文豪,但最后的结局却是放逐江湖,投水而死。屈原与李白的遭遇不正是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最好说明吗?共语、投诗反映了这两位诗人的遭遇有极其相似之处。冤魂指屈原,投诗指李白。屈原已逝,不说凭吊,而说共语,不说赋诗祭汨罗而说投诗赠汨罗,这样不仅把屈原写活了,而且以屈原如果有知,应当同李白诗歌相交的假设,来加强李白遭遇的悲剧性质。
杜甫《天末怀李白》讲解3
作品简介
《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诗作。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全诗情感真切深挚,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
作品原文
天末怀李白⑴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⑵?
鸿雁几时到⑶?江湖秋水多⑷。
文章憎命达⑸,魑魅喜人过⑹。
应共冤魂语⑺,投诗赠汨罗⑻。
词句注释
⑴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⑵君子:指李白。
⑶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⑷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⑸命:命运,时运。文章:这里泛指文学。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⑹魑(chī)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过:过错,过失。这句指魑魅喜欢幸灾乐祸,说明李白被贬是被诬陷的。
⑺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从永王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
⑻汨(mì)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白话译文
凉风飕飕从天边刮起,不知此时你心境怎样。
鸿雁捎的消息何时到?只恐江湖秋水多风浪。
文采卓绝薄命遭忌恨,山精水怪喜吞过路人。
相比你会与屈原共语,投诗汩罗江诉不平事。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前二首诗中的怀疑总算可以消除了,但怀念与忧虑却丝毫未减,于是杜甫又写下《天末怀李白》表达牵挂之情。
作品鉴赏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一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这样,“应共冤魂语”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读杜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英汉对照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TO LI BAI AT THE SKY SEND
Du Fu
A cold wind blows from the far sky....
What are you thinking of, old friend?
The wildgeese never answer me.
Rivers and lakes are flooded with rain.
...A poet should beware of prosperity,
Yet demons can haunt a wanderer.
Ask an unhappy ghost, throw poems to him
Where he drowned himself in the Milo River.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杜甫《天末怀李白》讲解】相关文章:
杜甫《天末怀李白》赏析03-16
杜甫唐诗天末怀李白11-18
杜甫《天末怀李白》译文及注释12-27
杜甫《天末怀李白》唐诗鉴赏12-22
天末怀李白赏析12-27
天末怀李白赏析9篇12-27
天末怀李白赏析(9篇)12-28
天末怀李白赏析(精选9篇)12-29
天末怀李白赏析(汇编9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