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最新教案

时间:2024-10-26 09:00:15 杜甫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杜甫诗三首》最新教案

  教学目标

《杜甫诗三首》最新教案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2.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3.体味杜甫诗歌的风格,学习寓情于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1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草堂有诗魂,诗成泣鬼神。”“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生澜。”由以上诗句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人称“杜工部”。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59岁。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兵车行》《北征》《秋兴八首》等。有《杜工部集》传世。

  2.解题

  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茅屋为秋风所破,即茅屋被秋风吹破了。“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写法上比较自由灵活,形式上以五言、七言、杂言居多。

  3.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写的虽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4.学生听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诗歌。

  5.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诗歌意象、意境,培养语感。

  6.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大意。

  明确:全诗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部分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部分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部分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三、探究鉴赏

  1.诗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秋风破屋──惨;群童抱茅──悲;长夜难眠──哀;广厦庇寒──愿。

  2.诗中哪写词你觉得精妙?为什么?

  明确:“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飞”“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象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自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

  3.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不顾小我、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4.你怎么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明确: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这和杜甫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对他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诗人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寒士”,在这受冻的长夜,诗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甚至说:只要能看到这样的广厦,冻死也心甘情愿。总之,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

  5.“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这里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他真的认为“群童”是强盗吗?他叹息什么?

  明确:这一富有戏剧性的镜头,把诗人焦灼的心情写得形象逼真。杜甫好不容易盖起茅屋,不想无情的秋风竟将屋顶的茅草掀去,这怎不让诗人痛惜万分呢?大风把茅草吹得到处乱飞,诗人要想收集,犹如火后拾炭;何况风还在刮,草还在飞,他又能抓回多少呢?这一风中夺茅的插曲,作者意在表现爱茅如命的心情,而非诬蔑群童“为盗贼”的行为。虽然诗中用了“群童欺我”“忍能对而为盗贼”等带有贬意的语句,可是其中的感情,全出于“惜茅”,而非源于“恨童”。他一叹无情的天公毁了他的安身之所,二叹无知的群童不知他的苦衷,三叹无力衰翁难以重振家业。损船偏遇顶头风,破屋又遭连夜雨,诗人在叹息声中,又迎来了新的灾难。“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环境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如铁的棉被中你读出了什么?“骄儿恶卧”烘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无眠的雨夜,作者想到些什么?

  明确:他先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昏暗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自己黯淡愁苦的心境。“骄儿恶卧踏里裂”,“恶卧”是说小孩子不好好睡觉,不是一般的“睡态不好”。因为“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床上地下已是雨水漫流,秋风秋雨冷飕飕,加上“布衾多年冷似铁”,陈年败絮,又硬又冷,小孩子怎么经受得了,哪里能酣然入梦。他们在那里乱踢乱蹬,陈旧不堪的被里子也给蹬裂开了。“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诗人在想什么?诗人自从社会动乱以来,国家安危常燃烧着他的心,民生疾苦常煎熬着他的胸,使得他经常失眠。如今身在屋内,抬头见天;躺在床上,身边有水,眼看小儿都难入睡,自己又怎能合眼。抚事感时,万念交集,自然通宵不眠了。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颠,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没有遮风避雨的场所,却想到广厦万间寒士俱欢颜,这是怎样一种情怀?

  明确: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由个人遭遇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这是从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四、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五、课后作业

  背诵、默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2课时 《兵车行》

  一、导入

  从古至今,战争都是残酷的。它使城镇变成了废墟,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所以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都给社会和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杜甫的《兵车行》就是一篇古人反战的战斗檄文。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形式自由,音节、格律基本不受限制,句法参差,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杜甫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

  2.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天宝八年(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死数万人。十年(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为补充兵力,朝廷不断征兵,百姓不肯应征,杨国忠(时任宰相)就遣御史分道捕人,到处抓壮丁,甚至连老人和孩子也不放过,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哭声振野。《兵车行》这首诗,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3.学生听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诗歌。

  4.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诗歌意象、意境,培养语感。

  5.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大意。

  明确:⑴送别场面;⑵征夫控诉。

  三、探究鉴赏

  1.诵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明确:征夫出征,亲人送别。

  听觉:“车辚辚,马萧萧”。战车隆隆,战马嘶鸣。

  视觉:“行人弓箭各在腰”,出征的队伍已经整装待发,就要开赴边塞。他们的离开可能就是永远的诀别。这时他们的亲人奔跑前来送行。“耶娘妻子走相送”,“走”。跑的意思,为什么跑?可见出征的人——被抓的壮丁——不能停下脚步和亲人告别,是被迫押赴战场的。“尘埃不见咸阳桥”,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2.“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句话中你认为作者哪些字锤炼得好?

  明确:“牵”“拦”把亲人对征夫的眷恋、依依不舍刻画得很形象。“顿”“哭”准确地表现了送行人绝望无奈痛苦的心情。同时千万人的哭声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些声音的描绘从听觉上给人强烈感受,让人感受到场面的凄惨。

  3.作者认为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下文中有没有直接指出?

  明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行人但云点行频”。

  武皇是汉武帝吗?不是,应该是唐明皇唐玄宗,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手法。作者把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正是由于统治者不断对边疆少数民族用兵,才致使边庭流血成海水,才致使朝廷不断征兵。这里如此大胆地指控,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人形象。

  4.征人从哪些方面具体展现“点行频”所给征人带来的苦难?

  明确:戍边──无休止;家园──尽荒芜;索租──何太急;青海──群鬼哭。

  5.作者在下文二、三两段中又写了道旁过者和行人的对话。他们对话谈论了什么?

  明确:他们的对话进一步具体揭示战争的灾难,说明了士兵服役时间太长,尚未成年的孩子和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被征兵服役,统治者惨无人道穷兵黩武。由于大量男丁服役造成劳动力缺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但是朝廷并没有因此减少百姓的租税,体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

  6.最后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在青海边的古战场上白骨露野、鬼哭凄凄,这样的情景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战争造成了人们反常的心理:“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封建社会(甚至现在有些地方)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这时人们反常的心理说明了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严重的创伤。

  7.诗歌通过触目惊心的画面向我们进行着扣人心弦的诉说,这首诗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湖边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沉郁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8.文章还有哪些特点?

  明确:

  ⑴生动的场景描写。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哭;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⑵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到淋漓尽致的揭露。

  ⑶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第3课时 《旅夜书怀》

  一、导入

  以杜甫晚年的生活图景导入。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旅,旅行、羁旅,夜表示时间,书怀就是抒发情怀。“旅夜书怀”即是诗人于旅途之夜抒写自己的情感、胸怀或怀抱。

  2.写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

  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3.学生听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诗歌。

  4.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诗歌意象、意境,培养语感。

  5.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大意。

  三、探究鉴赏

  1.从首联诗中找一个词来概括其意象特点,为什么这个字最形象?

  明确:“独”。“独”字是诗歌的诗眼,因为这首诗就是表达诗人孤寂之情的。诗中的夜舟、沙鸥都是诗人命运的写照。在阔大的江岸,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摇摆不定,漫漫长夜里只有孤立突出的高高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这番景象无不显出“独”。

  2.颔联中的“星”“平野”“月”“江流”这些意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意象特点。

  明确:低垂的星空,显得原野更加辽阔无边,更加荒凉,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月似乎不堪滚滚东流的大江的压迫一下子涌了出来。写出了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淼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那样的宏伟壮观。用“阔”来概括意象特点。

  3.首联写的是孤舟,写出了孤寂,可颔联却给我们展示了如此雄浑阔大的景象,那是人到底要写的是孤独还是阔大?

  明确:孤独。用了对比,反衬手法。阔岸、平野,大江中的孤舟是何等孤单、何等渺小,这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依的凄怆心情,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小舟的孤单与渺小。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黯淡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

  4.“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这两句诗即景抒怀,运用了反语的表现手法。杜甫确以文章著名,又特别轻视靠文章著名。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诗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能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是他的最痛,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块垒,他可惜自己以文章声望了此终生,他是借诗向世人表明:有谁知道我的志愿并不在文章上面呢?诗人辞去官职也并非因老而多病。杜甫在成都幕府时确年老多病,但杜甫不服老也不辞病,他不能忍受人们以“老”“病”为由排斥轻贱他。表面上说“我的官职想必该是因老病而休吧”!言外之意是:排斥我,使我辞官而去的那些人,心里是明白我辞官的真正原因的。这一联诗抒发了愤懑之情。

  5.“天地一沙鸥”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比喻。作者用悲愤的心情描写了空阔天地间孤影飘零、无一处可为归宿的沙鸥,比喻老病一身、一生都在江湖中飘泊、无处寄身的自己。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一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四、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兵车行》《旅夜书怀》。

  2.预习《春江花月夜》。

《《杜甫诗三首》最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杜甫诗》最新教案】相关文章:

杜甫诗教案09-08

杜甫的诗绝句教案11-07

杜甫的诗11-08

杜甫诗06-03

杜甫的诗07-01

杜甫的诗精选08-21

杜甫诗五首教案范本11-02

杜甫诗两首教案10-11

关于杜甫的诗09-22

杜甫的写景诗09-07

《杜甫诗三首》最新教案

  教学目标

《杜甫诗三首》最新教案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2.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3.体味杜甫诗歌的风格,学习寓情于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1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草堂有诗魂,诗成泣鬼神。”“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生澜。”由以上诗句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人称“杜工部”。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59岁。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兵车行》《北征》《秋兴八首》等。有《杜工部集》传世。

  2.解题

  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茅屋为秋风所破,即茅屋被秋风吹破了。“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写法上比较自由灵活,形式上以五言、七言、杂言居多。

  3.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写的虽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4.学生听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诗歌。

  5.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诗歌意象、意境,培养语感。

  6.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大意。

  明确:全诗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部分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部分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部分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三、探究鉴赏

  1.诗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秋风破屋──惨;群童抱茅──悲;长夜难眠──哀;广厦庇寒──愿。

  2.诗中哪写词你觉得精妙?为什么?

  明确:“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飞”“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象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自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

  3.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不顾小我、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4.你怎么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明确: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这和杜甫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对他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诗人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寒士”,在这受冻的长夜,诗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甚至说:只要能看到这样的广厦,冻死也心甘情愿。总之,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

  5.“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这里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他真的认为“群童”是强盗吗?他叹息什么?

  明确:这一富有戏剧性的镜头,把诗人焦灼的心情写得形象逼真。杜甫好不容易盖起茅屋,不想无情的秋风竟将屋顶的茅草掀去,这怎不让诗人痛惜万分呢?大风把茅草吹得到处乱飞,诗人要想收集,犹如火后拾炭;何况风还在刮,草还在飞,他又能抓回多少呢?这一风中夺茅的插曲,作者意在表现爱茅如命的心情,而非诬蔑群童“为盗贼”的行为。虽然诗中用了“群童欺我”“忍能对而为盗贼”等带有贬意的语句,可是其中的感情,全出于“惜茅”,而非源于“恨童”。他一叹无情的天公毁了他的安身之所,二叹无知的群童不知他的苦衷,三叹无力衰翁难以重振家业。损船偏遇顶头风,破屋又遭连夜雨,诗人在叹息声中,又迎来了新的灾难。“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环境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如铁的棉被中你读出了什么?“骄儿恶卧”烘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无眠的雨夜,作者想到些什么?

  明确:他先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昏暗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自己黯淡愁苦的心境。“骄儿恶卧踏里裂”,“恶卧”是说小孩子不好好睡觉,不是一般的“睡态不好”。因为“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床上地下已是雨水漫流,秋风秋雨冷飕飕,加上“布衾多年冷似铁”,陈年败絮,又硬又冷,小孩子怎么经受得了,哪里能酣然入梦。他们在那里乱踢乱蹬,陈旧不堪的被里子也给蹬裂开了。“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诗人在想什么?诗人自从社会动乱以来,国家安危常燃烧着他的心,民生疾苦常煎熬着他的胸,使得他经常失眠。如今身在屋内,抬头见天;躺在床上,身边有水,眼看小儿都难入睡,自己又怎能合眼。抚事感时,万念交集,自然通宵不眠了。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颠,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没有遮风避雨的场所,却想到广厦万间寒士俱欢颜,这是怎样一种情怀?

  明确: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由个人遭遇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这是从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四、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五、课后作业

  背诵、默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2课时 《兵车行》

  一、导入

  从古至今,战争都是残酷的。它使城镇变成了废墟,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所以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都给社会和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杜甫的《兵车行》就是一篇古人反战的战斗檄文。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形式自由,音节、格律基本不受限制,句法参差,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杜甫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

  2.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天宝八年(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死数万人。十年(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为补充兵力,朝廷不断征兵,百姓不肯应征,杨国忠(时任宰相)就遣御史分道捕人,到处抓壮丁,甚至连老人和孩子也不放过,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哭声振野。《兵车行》这首诗,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3.学生听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诗歌。

  4.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诗歌意象、意境,培养语感。

  5.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大意。

  明确:⑴送别场面;⑵征夫控诉。

  三、探究鉴赏

  1.诵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明确:征夫出征,亲人送别。

  听觉:“车辚辚,马萧萧”。战车隆隆,战马嘶鸣。

  视觉:“行人弓箭各在腰”,出征的队伍已经整装待发,就要开赴边塞。他们的离开可能就是永远的诀别。这时他们的亲人奔跑前来送行。“耶娘妻子走相送”,“走”。跑的意思,为什么跑?可见出征的人——被抓的壮丁——不能停下脚步和亲人告别,是被迫押赴战场的。“尘埃不见咸阳桥”,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2.“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句话中你认为作者哪些字锤炼得好?

  明确:“牵”“拦”把亲人对征夫的眷恋、依依不舍刻画得很形象。“顿”“哭”准确地表现了送行人绝望无奈痛苦的心情。同时千万人的哭声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些声音的描绘从听觉上给人强烈感受,让人感受到场面的凄惨。

  3.作者认为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下文中有没有直接指出?

  明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行人但云点行频”。

  武皇是汉武帝吗?不是,应该是唐明皇唐玄宗,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手法。作者把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正是由于统治者不断对边疆少数民族用兵,才致使边庭流血成海水,才致使朝廷不断征兵。这里如此大胆地指控,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人形象。

  4.征人从哪些方面具体展现“点行频”所给征人带来的苦难?

  明确:戍边──无休止;家园──尽荒芜;索租──何太急;青海──群鬼哭。

  5.作者在下文二、三两段中又写了道旁过者和行人的对话。他们对话谈论了什么?

  明确:他们的对话进一步具体揭示战争的灾难,说明了士兵服役时间太长,尚未成年的孩子和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被征兵服役,统治者惨无人道穷兵黩武。由于大量男丁服役造成劳动力缺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但是朝廷并没有因此减少百姓的租税,体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

  6.最后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在青海边的古战场上白骨露野、鬼哭凄凄,这样的情景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战争造成了人们反常的心理:“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封建社会(甚至现在有些地方)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这时人们反常的心理说明了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严重的创伤。

  7.诗歌通过触目惊心的画面向我们进行着扣人心弦的诉说,这首诗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湖边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沉郁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8.文章还有哪些特点?

  明确:

  ⑴生动的场景描写。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哭;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⑵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到淋漓尽致的揭露。

  ⑶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第3课时 《旅夜书怀》

  一、导入

  以杜甫晚年的生活图景导入。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旅,旅行、羁旅,夜表示时间,书怀就是抒发情怀。“旅夜书怀”即是诗人于旅途之夜抒写自己的情感、胸怀或怀抱。

  2.写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

  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3.学生听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诗歌。

  4.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诗歌意象、意境,培养语感。

  5.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大意。

  三、探究鉴赏

  1.从首联诗中找一个词来概括其意象特点,为什么这个字最形象?

  明确:“独”。“独”字是诗歌的诗眼,因为这首诗就是表达诗人孤寂之情的。诗中的夜舟、沙鸥都是诗人命运的写照。在阔大的江岸,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摇摆不定,漫漫长夜里只有孤立突出的高高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这番景象无不显出“独”。

  2.颔联中的“星”“平野”“月”“江流”这些意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意象特点。

  明确:低垂的星空,显得原野更加辽阔无边,更加荒凉,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月似乎不堪滚滚东流的大江的压迫一下子涌了出来。写出了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淼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那样的宏伟壮观。用“阔”来概括意象特点。

  3.首联写的是孤舟,写出了孤寂,可颔联却给我们展示了如此雄浑阔大的景象,那是人到底要写的是孤独还是阔大?

  明确:孤独。用了对比,反衬手法。阔岸、平野,大江中的孤舟是何等孤单、何等渺小,这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依的凄怆心情,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小舟的孤单与渺小。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黯淡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

  4.“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这两句诗即景抒怀,运用了反语的表现手法。杜甫确以文章著名,又特别轻视靠文章著名。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诗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能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是他的最痛,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块垒,他可惜自己以文章声望了此终生,他是借诗向世人表明:有谁知道我的志愿并不在文章上面呢?诗人辞去官职也并非因老而多病。杜甫在成都幕府时确年老多病,但杜甫不服老也不辞病,他不能忍受人们以“老”“病”为由排斥轻贱他。表面上说“我的官职想必该是因老病而休吧”!言外之意是:排斥我,使我辞官而去的那些人,心里是明白我辞官的真正原因的。这一联诗抒发了愤懑之情。

  5.“天地一沙鸥”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比喻。作者用悲愤的心情描写了空阔天地间孤影飘零、无一处可为归宿的沙鸥,比喻老病一身、一生都在江湖中飘泊、无处寄身的自己。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一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四、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兵车行》《旅夜书怀》。

  2.预习《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