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地图志
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纪念,让我们顺着“诗圣”的足迹,缅怀这位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巩义东二里瑶湾——出生地
公元712年,杜甫降生于河南巩县东二里瑶湾。此地背依笔架山,前临沃野,嵩、邙对峙,三河(黄河、伊洛、泗河)汇流。杜甫自出生共在这里生活了二十余年,童年的教养和青年时期的游历经历为杜甫成为一代诗圣打下了基础。现存的杜甫故里是一个坐东向西、大门朝南的长方形院落,小青瓦门楼,院内坐西向东瓦房3 间,硬山式灰瓦顶。大门外北侧临街房山墙上嵌有清代洛阳知府张汉草书“诗圣故里”碑。故居路口有碑楼1座,内立清代碑刻,正面楷书“唐工部杜甫故里”,碑楼北侧嵌清代石刻1通,为“唐工部杜文贞公碑记”。杜甫故里于1962年修葺后成立了纪念馆,郭沫若亲书“杜甫诞生窑”和“杜甫故里纪念馆”。
偃师首阳山——婚后居所
杜甫二十岁之后的十年,大部分时间在外游历,脚步遍布今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地。直到30岁,杜甫从山东回到东都洛阳与杨氏成婚,在偃师县城西北首阳山下的尸乡亭附近建了几间窑洞居住下来,这就是常常在他诗中出现的“陆浑山庄”、“土娄庄”、“尸乡土室”。他在这里居住了大约13年,结识了李白、高适等挚友,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和《兵车行》、《丽人行》等一批不朽诗篇。今天的偃师县杜楼村北仍保留有杜甫先祖、晋当阳侯杜预墓和杜甫祖父杜审言墓。另有一处据称为杜甫之墓,墓碑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所立,上刻有“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几字。
陕西杜公祠——求仕之路
杜甫35岁时曾移居长安以图实现求仕之志。他曾长期居住在长安少陵附近,又因远祖杜预本是长安人,所以自称“少陵”、“少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诗集也以《少陵集》命名。然而杜甫仕途坎坷,在长安经历了应诏不第、干谒无门、生活困窘等重重挫折。如今的杜公祠位于长安区韦曲镇东的少陵塬畔。它北倚少陵原,南临樊川,祠内花草茂盛、环境幽雅。杜公祠是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群,山门是仿唐代的砖木结构;院内有五个水泥砌的大花坛,祠院内有三间享殿,殿内供有杜甫泥塑坐像一尊。祠内最珍贵的文物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0年)杜甫写的《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墨拓本,这是现存唯一的杜甫笔迹。展室墙壁上有《唐书杜甫传》、《杜甫年谱》、“杜甫足迹图”、“杜氏世系表”、“杜甫在长安行迹图”等。现杜公祠系清代重修,1960辟为杜甫纪念馆。
羌村杜公窑——避难之地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在杜甫的诗歌创作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对杜甫的生活来说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随着时局不断恶化,杜甫一家随难民逃亡,历尽艰险,辗转逃到鄜州,终于在鄜州西北三十里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羌村,为家属找到居住之地。杜甫携家在此居住了一年多,完成了《述怀》、《春望》、《月夜》、《北征》和《羌村三首》等传世名作。如今的杜公窑坐落在羌村中间。这是一个由三孔砖窑组成的民居,它坐北朝南一字排开。由于风吹雨打和久未修葺,东边的那孔早已倒塌,西边的那孔也裂缝日宽,岌岌可危。中间的那孔虽稍好一点,但外墙内壁和窑顶均已斑驳脱落,无复当年的旧貌了。窑壁上的碑铭已不知去向,窑周围的八株古柏只剩下了枝枯叶稀的三株。
杜甫川——勤王北上
杜甫把家人安顿在羌村之后,听闻唐肃宗在甘肃省灵武即位,便辞别家小,登程北上,去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路过延州(今延安),暂住于延安七里铺。时隔不久,杜甫从延安起程,后来据说到达安塞芦子关时被反贼虏回长安,关进监牢。在狱中,他回忆这次陕北之行,写下了《月夜》、《塞芦子》《望春》、《三川观水涨》、《玉华宫》、《羌村》等名诗。后来延安人民为了纪念杜甫,在此修造了“杜公祠”。宋朝时范仲淹还亲笔题书“杜甫川”三字刻于石崖,今仍完整可辨。近年来,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维修扩建,除恢复重修了原有祠堂、摩崖石刻、楹联外,还新建了亭台、展室、成为国内外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
成都杜甫草堂——难得安逸
在成都生活的时期是杜甫一生中难得的安定时期。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等名篇。杜甫草堂依浣花溪而建,草堂旧址内,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的“少陵草堂”碑亭是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奉节杜甫西阁——创作高峰
公元766年,杜甫告别成都的茅屋,举家移居夔州(今重庆奉节)。在夔州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杜甫完成了四百余首诗,(如著名的《登高》、《秋兴八首》等)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创造了一个艺术高峰。今人将白帝山下观音洞满愿楼改建为杜甫西阁,以为纪念。现在杜西阁唯一的遗址,便是一块残碑和一棵柚树。768 年,杜甫乘船出三峡,一直在荆湘漂泊,直至770年去世。
邙山岭杜甫陵园——息魂之所
对于杜甫去世后究竟陵寝在何处,国内尚有纷争,杜甫陵有八所之多。杜甫在湖南耒阳附近的湘江舟中去世无疑,43年后,又其孙杜嗣业遵其父嘱托,将杜甫灵柩归葬河南。如今巩义市康店镇康店村邙山岭上的杜甫陵园,据说是由偃师首阳山迁回,杜甫的两个儿子宗文、宗武陪葬墓侧,当地群众称“圣人三冢”。墓冢呈漏斗状,高约10米,墓周长约72米。四周遍植冬青和柏树,冬夏苍翠。冢前有石碑两通,高约2米。前碑楷书“唐杜少陵先生之墓”,后碑书“杜少陵墓”。
【杜甫地图志】相关文章:
杜甫《望岳》赏析-杜甫12-23
我眼中的杜甫随笔-杜甫12-23
杜甫登高读后感-杜甫12-20
杜甫名句10-01
杜甫写“诗史”的历史典故-杜甫12-24
地图余光中赏析10-24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2-07
《日俄战争地图》诗词鉴赏07-20
杜甫 《望岳》06-30
黄庭坚和杜甫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