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宿府》译文鉴赏及赏析

时间:2024-09-09 19:25:56 海洁 杜甫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杜甫《宿府》译文鉴赏及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宿府》译文鉴赏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宿府》译文鉴赏及赏析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译文

  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

  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

  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

  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

  注释

  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梧:一作“桐”。

  炬:一作“烛”。

  “永夜”句:意谓长夜中唯闻号角声像在自作悲语。永夜:整夜。自语:自言自语。

  中天:半空之中。

  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犹辗转,指时间推移。

  关塞:边关;边塞。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伶俜(pīng):流离失所。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

  “强移”句: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幕,原是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以求暂时的安居。强移:勉强移就。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

  赏析

  此诗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

  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清代方东树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而造句之新颖,也非同一般。七言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三个停顿。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

  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夜角声”,引起诗人许多感慨。“风尘荏苒音书绝”,就是那许多感慨的中心内容。“风尘荏苒”,指战乱延续的时间很长。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风尘荏苒”,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关塞”句紧承“中天”句。诗人早在《恨别》一诗里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好几年又过去了,诗人却仍然流落剑外,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时的心情很复杂,用两句诗无法写完。于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意蕴深远。

  尾联照应首联。作为幕府的参谋而感到“幕府井梧寒”,诗人联想到《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那个鹪鹩鸟来。“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他从安史之乱以来,“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那饱含辛酸的“伶俜十年事”都已经忍受过来了,如今却又要到这幕府里来忍受“井梧寒”。用“强移”二字,表明他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而是严武拉来的。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诗人自我解嘲。诗人一夜徘徊徬徨、展转反侧,心中并不安宁。

  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飘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前六句具体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最后两句虽写“栖息一枝安”,但仍然是为他辗转流离苦闷。总之,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十年飘泊辗转,诗风沉郁。

  名家点评

  《瀛奎律髓》:此严武幕府秋夜直宿时也。三、四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同一声调,诗之样式极矣。

  《唐诗品汇》:刘云:上、下沉着(“永夜角声”二句下)。

  《汇编唐诗十集》:八句皆对,韵度不乏,非老杜不能。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虞伯生曰:第二联雄壮工致。当时夜深无寐独宿之情,宛然可见。唐陈彝曰:“悲自语”二字,说“角声”,妙,妙。妆点联法,在“荏苒”、“萧条”四虚字。唐孟庄曰:好不能看,方见其苦。周珽曰:孤衷幽绪,低徊慨切。

  《杜臆》:“永夜角声悲”、“中天月色好”为句,而缀以“自语”、“谁看”,此句法之奇者,乃府中不得意之语。……余初笺将三、四联“悲”、“好”,连上为句法之奇。今细思之,终不成语。盖“悲”、“好”当作活字看。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八句终有拙意。许印芳:八句对。八句收到“宿府”,回应首句,法律细密。晓岚以词语之工拙苛求古人,吾所不取。冯舒:三、四之高妙,亦不在于声调。

  《杜诗详注》:朱瀚曰;“一枝”应“井梧”,“栖息”应“独宿”,格意精妍。

  《杜少陵集详注》:此秋夜“宿府”而有感也。上四叙景,下四言情。首句点“府”,次句点“宿”。角声惨栗,悲哉自语;月色分明,好与谁看:此“独宿”凄凉之况也。乡书阔绝,归路艰难;流落多年,借栖幕府:此“独宿”伤感之意也。玩“强移”二字,盖不得已而暂依幕下耳。”

  《唐诗贯珠》:此诗对起对结,而气自流走。

  《唐宋诗醇》:多少心事,于无聊中出之,字字沉郁。

  《读杜心解》:“独宿”二字,诗之眼。“悲自语”、“好谁看”,正即景自伤“独宿”之况也。“荏苒”、“萧条”,则从“自语”、“谁看”中追写其故。而总束之曰“伶俜十年”,见此身甘任飘蓬矣。

  《历代诗法》:写“独宿”之境,真主悲惋。令人想见其枕上踌躇,不能成寐。

  《岘佣说诗》:“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悲”字、“好”字,作一顿挫,实七律奇调,令人读之烂不觉耳。

  《唐宋诗举要》:吴北江曰:“永夜”二句皆中夜不眠凄恻之景,而不明言,故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独宿”。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宿府》译文鉴赏及赏析】相关文章:

杜甫《宿府》全文及鉴赏08-14

杜甫《宿府》诗词赏析06-25

杜甫唐诗《宿府》原文赏析03-14

《宿府》诗歌鉴赏07-07

杜甫宿府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唐代05-03

杜甫《月圆》译文及赏析09-23

杜甫《宿府》阅读答案2篇02-16

杜甫《后游》译文及赏析10-14

杜甫《登高》译文和赏析10-24

《佳人》杜甫译文和赏析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