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春联作文

时间:2024-02-01 09:01:14 金霞 对联 我要投稿

优秀的春联作文(精选30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春联吧,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春联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的春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的春联作文(精选30篇)

  优秀的春联 1

  今天是书法培训班的最后一节课,老师在前段时间里一直让我们练习写春联,今天就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对联还分:节日联、门联、寿联、婚联……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最多的还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为了能写出完美的春联,先在宣纸上练习一遍。蘸满了墨汁的笔尖,慢慢地、轻轻地在纸上写出“大顺大财大吉利,新春新喜新世纪”,横批:“万事如意”。写完后,我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可一幅写下来,那字如鬼使神差一般,歪七扭八,我十分沮丧。可回想起董必武写的“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这句名言,我便振作起来,全神贯注重新写一幅。不一会儿,一幅端正整洁的春联诞生了!

  爸爸妈妈常对我开玩笑说;“今年家里的春联就让你来写了”,我一定要趁这次机会,写出令爸妈赞不绝口的春联!

  优秀的春联 2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来了!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到晚上,整个城市便灯火通明,烟花爆竹之声不绝于耳。每个人都被这热闹的气氛感染了,心暖暖的,我的心也暖暖的。

  大年初一,春节的第一天。清晨,不过七点,街上便人流如潮,你挤我,我挤他,一番热闹之景,但我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有一个很艰巨的任务——买春联!望着黑压压的人群,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我尝试性地往人群里挤了挤,但人群仿佛像挤满了沙丁鱼的罐头,连根细针都容不下。不出一会儿,我就被强行挤了出来。我站在人群之外,望着那离得远远的大字春联,却只能独自望“洋”兴叹。

  难道要空手而归?这怎么能行!我迅速运转我的大脑,这个不行,那个也……有了——自己写呀!

  我虽没有对联,但我有红纸啊。我跑到卖毛笔的摊位前,因为人们都跑去买春联了,以至于春联摊前门庭若市,其余嘛,门可罗雀,寥寥无几。我征得卖主同意,便拿起一支毛笔,蘸了蘸墨水要写起来。“写什么好呢?”我小声嘀咕,摊主伯伯似乎听见了,笑呵呵地说:“你呀,就写最简单的‘福如东海长如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吧。”我稍稍思考了一下,便点头同意了。

  我笨拙地握住毛笔,缓缓地在纸上写下一个“福”字,我轻放下毛笔,端详起这个字来,写得有些歪了,整个字看起来如同用鸡爪画的鬼画符,惨不忍睹。我稍稍平复了一下我的'心情,仍是认真地往下写了个“如”字。“嗯,这个不错!”摊主伯伯说道。我听得他的鼓励,愈发认真,终是艰难地写完了。总算是写好了!虽然字不如买的春联好看,但这是我自己写的,看起来总有几分特别的韵味,我也是十分满意。

  回到家,我便立刻迫不及待地贴在大门上。春联为春节添了几分浓浓的春意,邻居家的大门上也出现了一副副春联,这春节在春联的装扮下,是那么的诗情画意,年味十足。

  看着这道喜气洋洋的风景线,我也忍不住咧开嘴,笑了……

  优秀的春联 3

  今天是农历二十八,上午我和爷爷写对联。昨天晚上我们就已经准备好了红纸,也找好了字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由于我第一次写对联,所以有些紧张,刚开始写手有些发颤。不过写了几个字后,就越写越好了,字比平常练的时候还好。用了两个小时终于写完了两幅对联,上联:神州春暖山河秀

  下联:华夏龙腾日月新

  横批:龙年大吉

  中间是个大大的“福”字

  这两幅一幅贴在我们家,一幅送给外婆。写对联真好玩,我告诉爸爸妈妈以后我要好好练毛笔字,过年的.时候就不用买对联了,我包了。

  优秀的春联 4

  每到快要春节,老师就会为我们举办一次庆祝活动。每一次的活动都精彩纷呈,今天这次活动同样让人耳目一新。

  活动没开始,同学们就分为了两派。一派是做饺子派,是由女生洗菜和包饺子,男生呢只负责包就行了。另一派则是两位大文豪——谭同学与郭奥,他们负责写对联。分好了,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女生去洗菜了,男生却在一旁玩,大文豪们也在聊着天。突然女生们来了,我们跑到桌子边,把住自己的位置,以防被女生抢掉。我和一位同学本来要去左边的',可被女生挤到了右边。这时左边成了男生的队伍,右边变成了女生的队伍,而我还被夹在女生队伍里。

  大文豪下去买红纸了,买完了上来,老师又叫他们下去买点面条,他们又下去了。老师直皱着眉头,仿佛忘了什么。不一会儿他们上来了,老师又让他们下去。他们就像装在牙膏皮里的牙膏,老师挤一半停一半。

  对联已经写好了两副。饺皮慢慢地少了,最多只剩几张了。老师见了,又吩咐人去买两大袋饺皮。同学们都不想跑了,纷纷到教室里玩。就只有我和其他三位同学镇守在这里,但是这饺皮越包越多。过了一会儿,收饺子的来喽。他一把就把我们四人搭的饺子金字塔给毁了,还挑来挑去的,嘴里还念叨着:“这个不要,要这个。”我的怒气涌上心头,不禁大叫一声:“我不干了!”我便怒气冲冲的去洗手了。

  对联贴好了,饺子也出锅了。虽然我刚才生气,但吃着香喷喷的饺子,那些不快立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优秀的春联 5

  今天是除夕,我和爸爸去贴春联。爸爸告诉我春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上联一般贴在门的右边,下联贴在门的左边,横批贴在门的上方。

  我家春联的'上联是:贺佳节步步登高;下联是:迎新春事事如意;横批:恭喜发财。爸爸先把春联贴上双面胶,我来撕胶布,爸爸先在门框两边贴上了上下联,又在门的上方贴横批。

  爸爸让我站在门口看看贴的正不正。不一会我们就把春联贴好了。

  优秀的春联 6

  写春联,乃苦也,因为今年和往年不一样,换时间(当然),换地点,换人物(只添加了几个人),换事件。地点竟然换到了万达广场,我的天哪,这不是让我这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在书法方面)去献丑么!!而且,还让我们给一些来万达的“嘉宾”写。谁会要啊!……刚刚准备好必备用具,来“看热闹”的都快把书店的门槛踏破了,一位老态龙钟的'爷爷忽然站在我面前,要求我帮他写一幅,这老头挑了一对联,把我吓懵了,妈呀,都是我平时最怕写得平竖直的字!

  没办法,至少他也是我的“顾客”呀!给别人写不同于给自己写,我认认真真地写完,自我感觉还可以,可他不干,不满意挑出了毛病,我不得不暗暗佩服,于是全神贯注地写,笔尖在红纸上留下一道道墨迹,终于,写完了,额头满是汗,这幅字终于得到了爷爷的认可,带着我的杰作走了。接下来我的“顾客”络绎不绝。随着笔峰旋转,我也被逼疯而旋转……手臂像一坨稀泥一样,最后我的“杰作”一张不剩。愿他们收到我的祝福后开心过年吧!

  优秀的春联 7

  腊月二十九,我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帮助爸爸贴春联。所以,我早早地就起来了。或许你会有些疑问,不是二十八贴春联吗?你们怎么会在二十九贴呢?我们也不想“违背”我国流传了五千所的传统呀!可我们没办法,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二十八那天的风实在太大了,就算贴上也会被大风无情地刮跑的。爸爸说要是被风刮跑不吉利,于是就改在二十九贴了。

  马上就要开始这项伟大的工程了,我跑到大门前,盯着门的两边,想象着该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这时,爸爸正在熬一碗类似粥的东西,我问他那是做什么用的,他却神秘地一笑,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你也别闲着,去把春联剪开。”以为对爸爸的了解,在他忙碌的时候,我越是问,他就越不告诉我,所以我只好默默地去剪我的春联了。过了一会儿,我的春联剪完了,爸爸的“粥”也熬好了。听见他在厨房大声喊:“萌萌,快来端浆糊。”原来,爸爸熬的.是浆糊啊!是贴对联用的。

  最重要的工程开始了,我先帮爸爸把梯子搬过来,爸爸的任务是刷浆糊,贴春联,而我呢,只要站在下边看爸爸贴的正不正就行了。

  贴起来也挺快,一会就贴好了,然后又开始贴门神,还有在院子里贴“满院春辉”,在大门旁贴“出入平安”,在水龙头旁贴“川流不息”……

  忙活了大半天,就剩最后一道工序了——贴“福”字。爸爸在墙上抹了一些浆糊,把“福”字反着贴了上去,我连忙说:“爸爸,你贴反了。”可爸爸像没听见似的,照样贴了上去。我很奇怪,就问:“为什么要倒着贴啊!”爸爸嘿嘿一笑,说:“福到了。福到了。倒着贴就说明福到了呀!是个好兆头。”哦,原来还有这种说法呀!我对春联产生了兴趣,专门上网查了些资料,才知道,春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中的新桃和旧符便是春联的原型了。康熙皇帝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春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春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优秀的春联 8

  今天,我见妈妈在贴春联,连忙跑过去,说:“我也来,我也来。”“哦”妈妈回答,“你来看看这幅春联,哪张贴左边,哪张贴右边?”我看了看春联,只见一张上写着“人顺家和万事兴”,另一张上写着“福门吉祥千喜来”。这两张春联读起来不仅声律美,而且对仗美。我想:“千”和“万”,一般“千”在前,“万”在后。于是,我说:“妈,应该是‘福门吉祥千喜来,人顺家和万事兴。’”妈妈觉得有道理,把春联照我说的贴了下来。我又看了一下春联,只见“人顺”对“福门”,“家和”对“吉祥”,“千喜”对“万事”,“来”对“兴”。

  贴完春联,爸爸说:“你再照着春联的结构,另写一幅试试。”“好的”我回答。不一会儿,我说:“人美心美千人喜,勤劳和睦万人爱。”我对照春联的特点看了看:“人美”对“勤劳”,“心美”对“和睦”,“千人”对“万人”,“喜”对“爱”,这幅春联是对的。“好,好”爸爸连连说,“写得真好。”听了爸爸的.夸奖,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真高兴!

  优秀的春联 9

  过新年了,我和妈妈一起贴春联,上联是:“喜居宝地千年旺”,下联是:“福照家门万事兴”。最上面一横排是四个字:“喜迎新春”。

  我和妈妈迫不及待地跑去贴春联。妈妈说:“楼籽妤,你太小了,贴春联够不到的,你就当我的小助手吧!”我高兴地说:“好的,妈妈,我最喜欢当小助手了。”接着我就协助妈妈,帮她拿胶水、拿剪刀,还要帮妈妈按住春联,如果靠妈妈一个人是不行的,否则她一只手按春联,一只手粘胶带是很容易把春联贴歪的。我用手按住春联,妈妈就站在后面边看边指挥我,一会说左边一点,一会说右边一点,一会又说上面一点,我的天哪,老妈的要求真高啊,可把我折腾的。

  恰巧在这时爸爸回来了,我的`救星终于来了!爸爸看到我们正在努力的贴春联,也主动加入我们的春联战队。我们一家三口齐心协力,终于把春联给完整地贴好了。至于中间的倒福吗,实在是贴不下了,那怎么办呢,中间如果就这么空着总好像少了点什么,哦对了,我想起我在超市里买的鞭炮(那是个彩色的挂件),放在这里应该刚刚好,所以我拿来了鞭炮和挂钩,叫爸爸把挂钩粘上,然后再挂上鞭炮。哇,鞭炮挂在这里不仅颜色和谐,还更加增添了喜庆的气氛,真是太棒了!

  这次贴春联真是太有意思了!我的梦想是每天都是新年,这样就可以每天开心快乐!

  优秀的春联 10

  1月25日晚上,绚丽多彩的龙湖九号宴会大厅里特别热闹,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宝之华公司庆新春联谊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我和妈妈有幸观看并参与了这场别开生面的'联欢晚会。

  晚会不大,但座无虚席;节目不是很多,却很精彩,不论是歌曲、戏曲、舞蹈、小品,都是他们公司职工自编自演的,很接地气。联谊会上,有吃的、喝的,还有礼品和奖品,激情互动,气氛热烈,台上、台下掌声不断。特别是滑稽小品《大话西游》节目,诙谐幽默,贴近生活,将晚会推向高潮,全场掌声雷动,震耳欲聋。

  晚会还设立了现场座号抽奖环节,一等奖是价值千元的山地旅行自行车。哇!多么漂亮的自行车呀!我羡慕极了。当我看到爸爸将自行车亲手送到中奖者手中时,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中的照相机,为他们留下那激动人心的瞬间。我和妈妈也获得了一个纪念奖——布艺玩具大熊猫“盼盼”。

  联谊会在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

  优秀的春联 11

  的一天上午,我和们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中天风帆广场,为爷爷奶奶们义务写对联。

  刚开始,围观的人很多,我有些紧张,写的.字有些不协调。当第一副春联被一位老爷爷拿回家时,我顿时就信心倍增了。

  渐渐地我有了点经验:字应随着格子尽量放大,这样的字看上去才高大挺拔,舒展美观。我们写得很认真,博得了大家的一片喝彩。“这些小写得真好!”“你看,这些孩子写的字多有精神呀!”“现在的孩子,真不简单啊!”围观的人你一言我一语,赞不绝口。

  一位老奶奶亲切地对我说:“孩子,你帮我写几幅对联和四个‘福’字。”我信心满满地说道:“奶奶,我这就来写,谢谢您对我的认可!”说罢,我一笔一划地书写起来。

  阴沉沉的,气温继续下降,冻得人瑟瑟发抖。参加写春联的同学大多数都回家了,只有我和另外两个同学还在写。我想:爷爷奶奶们还在寒风中等着,我怎么能现在就回家呢?

  终于写完最后一个笔划,听着爷爷奶奶的夸赞,我的心中一股暖流喷涌而出,这就叫“春联”。

  优秀的春联 12

  2月7日,风和日丽的一天,在书法万老师的盛情邀约下,我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参加了由武进团区委主办,富克斯流行广场承办的20xx新春爱心义卖会——现场写春联、送春联活动。

  一到现场,我就发现那里挤满了人,热闹极了!参与活动的其他同学有的已经做好准备,在现场挥洒下一个个秀美的文字。经过这里的人,或停下脚步细细品鉴,或轻轻议论着哪个字写得比较好,或边看边啧啧称赞……大家热情四溢,这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我赶紧找了个位置,开始了我的创作,准备工作做好后,我就全神贯注地写起来。突然,有一个声音在我身后响起:“这孩子写的字真好啊!”我听了很高兴,回头看了看,妈妈说:“专心点,不要骄傲。”不一会儿,又来了一对父子,只听见爸爸对儿子说:“你看看这个小朋友,看上去和你差不多大,人家写的.字多好啊,你要向他学习。”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在我们写春联的同时,一位主持人在一旁拿着话筒,热情地向人们讲解着活动的主旨,告诉大家只要出一元钱,就可以带走一副自己喜欢的春联,同时也是为公益活动献出一份爱心。人们听了,纷纷慷慨解囊,不一会儿,募捐箱里就堆满了一元、五元、十元的钱,这些钱代表着人们的爱心。

  活动圆满结束了,看着满满的募捐箱,我被人们无私的爱心深深地感动了,我为自己能参加这个活动感到自豪。同时,看着其他同学写的字,我知道自己和他们还有很多差距,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

  优秀的春联 13

  过大年时,家家都有一个习俗——贴春联。

  我们家也年年贴春联,而且每次贴都不会把我这个小帮手给忘了,今年我也想试一试,便央求妈妈让我来贴对联,妈妈半信半疑地看了看我,问我能行吗?我自信地拍着胸脯:“包在我身上!”

  我先拿了一个小板凳,轻轻地踏在上面,拿了一小瓶胶水,均匀地抹在对联的四周,用手小心翼翼地拿着上联的两头;贴在了门框两边,对了,一定要对齐门框,不能把对联给贴斜了,之后我又成功地贴了下联。最后,我又惦着脚贴上了横批,把一个红火喜庆的“福”字帖了上去,寓意着来年福气到(倒)。

  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欣赏着我的劳动成果时,爸爸走了过来,我认为爸爸要大加赞赏地表扬我的时候,爸爸却说:“你这个小马虎,先别得意啦!看看你贴的对联有什么不对劲?”我仔细一瞧,发现了我竟然把上联和下联贴反了。发现错误后,我连忙把上联和下联给揭下来了,换了换位置,看来人可不能不认真而三心二意呀!我又离远看了一下,嗯,成果不错,妈妈在一旁给我贴的对联点了个赞。看着那“福”字,我像吃了蜜一样,心中喜滋滋的。

  爸爸这时又对我说:“淳淳,你知道对联的知识吗?爸爸来给你普及一下吧!对联又称对偶、门对等,是写在纸、布或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诗句,言简意深,平仄协调,结构相同这些都是它的特点。是中文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相传起于五代时候,一般不需押韵。对联的意义繁多,比如咱们家的对联: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就寓意着钱多福多运气多,家好人好事业好,天天有喜事,形容万事如意。

  听了爸爸的一番讲述,我知道了许多关于对联的知识,让我更加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贴对联。同时也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这个道理。看着门上火红而又工整的对联,心中有说不出的甜蜜,嗓子中有尝不完的开心,爸爸在一旁还夸我贴的好,我太喜欢贴对联了。

  优秀的春联 14

  今天是天气晴朗的一天。和顺家园小区举行了“义务写春联”活动。我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了和顺家园门口。

  我找了一个位置。我们的书法老师让家长去排队,领写春联的红色宣纸。不一会儿,爸爸抱着一包红纸回来了。我把红纸铺在桌子上,提起毛笔,写了起来。十来天没有写书法,有些生疏,不过我一会儿就找回了感觉。

  第一幅春联写完了,爸爸高兴地说:“这幅春联留着吧,过年把它贴咱家门上!”我说:“好!”过了一会儿,一位叔叔走过来,给我一叠红纸:“小朋友,给我写幅春联吧!”终于有人找我写春联了!我有些高兴,也有些激动。接过他给我的红纸,开始写起来。有两个人围到我旁边,说:“这字写得不错!”“写得好!”我心中暗暗高兴,很快就写完了两张,那位叔叔拿着我写的春联走了。接下来又有两个人让我给他们写春联。我一直写到活动正式结束。

  这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的书法能力,我们参加活动的学员,也都有很大的收获。

  优秀的春联 15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我和爷爷、爸爸一大早就开始贴起了春联。

  开始我不知道春联还分上联和下联,爷爷告诉了我上联和下联怎样区分,上联最后一个字的音调是第三声或第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第一声或第二声,区分好春联后,我和爸爸开始贴春联咯,先贴上联,上联贴在进门处的左边,我在春联的背面粘好胶水,因为我的个子不够高,爸爸贴上面一节,我贴下面一节,不一会儿春联就贴好了。接下来我们开始贴福字了,爷爷说福字要倒着贴,我问爷爷为什么要倒着贴呢?爷爷说:傻丫头,这是个典故,以前有个不认识字的老大爷过春节的时候把福字贴倒了,小孩子看见了就跟老大爷说:“福”倒了。老大爷笑着说福倒了好,福倒了好。从那以后每家每户都把福字倒着贴。

  今天过的真有意思,不但贴了春联,还增长了知识哦!

  优秀的春联 16

  放寒假了,我天天掰着手指头盼过年。今天是二零零九年的最后天,也就是农历的除夕夜 ,我终于等到了这天的到来。按照我们民间的习俗,过新年都要贴春联的,这寓意着在新的年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奶奶在前几天就准备好了过年要用的东西,比如对联、鞭炮等。

  傍晚,天黑了,我迫不及待地将奶奶在集市里买的大红“福”字和对联拿了出来。贴春联开始了,奶奶首先用擦布把大门的两边从上到下抹了遍,然后在门的两旁涂上了浆糊,奶奶先在左边的.门框边贴上上联,(上联是:春光耀辉满堂春)边贴边问我,是不是贴正了?我站在奶奶的身后,给她做指挥,贴完了上联,奶奶又以同样的方法贴完了下联,(下联是:福星高照全家福)最后在门的上方,贴上了横批。(横批是:春风送福)此时的我,按奈不住兴奋的心情,我急着嚷嚷道:“奶奶,“福”字让我来帖吧!”我学着奶奶刚才的样子,在“福”字反面的四周均匀涂上浆糊,正准备把个角贴上去的时候,奶奶就连声喊停,叫我要把“福”字倒着贴,我好奇的问奶奶,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的呢?奶奶笑着说:古时候的人们,寓意在新的年里福从天降,所以就把“福”字倒着贴了。我听了奶奶的话,才明白了“福”字倒着贴的道理,最后我按奶奶说的把“福”字工工整整地倒贴在门的正中央。哇!奶奶家立即变得喜气洋洋、春意盎然!

  我贴好春联后,远远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体会着那种喜气。转身发现,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大红春联,整条街,不,整个城市都洋溢在那幸福的喜气之中。

  优秀的春联 1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是妈妈从我四岁就开始教我的诗,写得就是过年时张灯结彩的情景。今天腊月二十八,一大早我就慌着贴春联了。

  我和爸爸拿起春联,爸爸仔细地打量着春联。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您在干什么呀?”爸爸笑着回答:“春联分上联和下联,要是挂反了,可是闹笑话的!”说着,爸爸把门打开,小心翼翼地拿起春联和双面胶走到门外,把下联递给我,然后开始贴上联了。我拿起春联发现它的个子可不低,我和它比,唉!不可能吧?它还比我高一头呢!哦不!不是一头,而是比语文书立起来还要高的多!“妞妞!”爸爸叫我。我拿着下联赶快过来。爸爸问我:“要不要也贴一联?”我点点头,赶紧站上小板凳,把春联贴上双面胶,然后对比着爸爸贴上联的'位置贴到门上。“好了,大功告成!”我高兴地叫道。我又拿来了一把高椅子,如法炮制地把上面的横联和福字贴到门上。不过,贴福字时差点出了一点小差错——福字正着贴了。幸好爸爸提示了我,我赶快把它倒过来。“福到啦!”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喊道。

  贴完春联妈妈又讲了关于贴春联的传说,我听得津津有味。中国的传统文化还真是有趣,光是春联就有这么多的说法和讲究呢!

  优秀的春联 18

  春节前夕,我“奉命”要写春联和福字,便在洒满金粉的红纸上飞快地写了起来“向阳花木三春秀,得意马蹄一路风”,写着写着,不经想起一事:为什么要写春联呢?“好像传说中是朱元璋强制要求全国的百姓贴春联的,那就对了,朱元璋是个迷信的人”,我正想着,笔一歪,一个福字写砸了,便不再想了,专心写起春联和福字了。

  写完那“堆积如山”的春联和福字,我坐在沙发上,努力在脑海中搜寻关于春联的历史,许多记忆碎片身我涌来:“太宗曾挂两门神尉迟敬德与叔宝之像”,“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春联的前身是桃木符,桃木符本用在驱灾避邪,后在符上写字,即为春联前身”。我摇了摇头,还是没有头绪,春联的前身是什么,为什么后来简化成春联?春联又是怎么普及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又开始了查证。

  春联的民俗起于宋,盛行于明,据明代文人记载,朱元境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如传说中记载的`“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策行出观。”

  虽然朱元璋酷爱春联,但是第一幅春联却是蜀后主孟昶写的,孟昶在桃木符上题了十个大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十个字开创了春联的先河,自孟昶题桃木符以后,文人学士们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当成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渐渐流传。

  但是到了宋代,“春联”还是被称之为“桃符”的,但对联却不再限于题写在桃木符上了,楹柱上也题,称为“楹联”。宋代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有的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后至明清,就变成了在红纸上题字了。

  原来我笔下的春联有这么大的学问呀!真是生活处处皆学问呢!

  优秀的春联 19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

  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特别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令风靡全国。

  优秀的春联 20

  每到年三十,我们这里都有家家户户贴春联的习俗。这个时候,我都会怀着满腹兴致,满街看春联,这个机会我从没放过。

  和我一起看春联的还有退休教师李爷爷。他告诉我,过年贴春联的习俗,已经流传好多年了,最早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以后人们就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对联的内容,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这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我一边听着,一边和李爷爷观赏春联。浓浓的阳光,温暖的大地,干净的村庄。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节日的欢乐,连空气中也荡漾着喜庆。家家门前可是焕然一新了,光彩耀眼的春联,红红的灯笼,汇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真是户户门前流光溢彩,家家院中飞虹流霞。红的灯笼,红的对联,红的阳光,人们红红的脸庞,让这火红的节日更加火红。

  我看到今年的'春联有些改变,以往大多都是家家户户到集市上联,那些春联大多是发财啊,发福啊,让人看了觉得人好像现代的人就知道挣钱发财。而今年我发现这些内容的明显少了,户户门前的春联都充满着诗情画意,抒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讴歌着当今的大好形势以及对人们生活的警示,让人目不暇接,大饱眼福,受益匪浅,激荡心胸。

  还有些春联是自己编写的呢。我村王伯伯今年自编自写的春联特吸引人:“看村庄处处整洁人心乐,望原野片片新绿阳光美。”内容质朴而不失文雅,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红红的春联眼前闪现着,我的心飞向了明天、

  过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真好!

  优秀的春联 21

  春节快到了,家里的大人们都忙着准备过节了。我也想为家里做些有意义的事,可是能干什么呢?正巧书法兴趣小组的老师在教我们写春联,那我就为家里写几副对联吧。

  爷爷抬起头,摘下老花镜,冲我笑眯眯地说:“写春联?呵呵,不管有钱没钱,来副春联好过年!’慧慧,咱家今年的春联该由你来写了。”“好啊,”看着爷爷笑眯眯的眼神,我还真有点冲动,“来就来。”

  爷爷给我拿来毛边纸,让我先练习,练好了再正式写在红纸上。

  “写什么呢?爷爷?我可不会编对子。”

  “写什么?过年了,写些吉祥的话就行。”

  “吉祥话?”我挠着后脑勺,大脑飞速地转动。“有了!”我拿起笔,蘸满墨汁,在毛边纸上写下八个大字——“健健康康,和和美美。”写好后,我搁下笔,歪着头问爷爷:“爷爷,这样写,行吗?”爷爷仔细看了看我写的'字,不住点头:“嗯,‘健健康康,和和美美。’不错,不错。这‘健’字笔画多,写得细;‘美’字的横画有变化……嗯,写得真不错!”

  爷爷又指了指红纸,对我说:“慧慧,咱家门头宽,你这字呢,还小了点。要不,咱在这上下联中再加几个字,‘健健康康辞旧岁,和和美美迎新春’怎么样?”

  “行!爷爷。您老真是出口成章啊!”

  “哈哈,少拍马屁!那还不是爷爷写得多了,熟能生巧?”

  爷爷帮我裁好红纸,折成八份,我捋起袖子,提起笔来,依着折痕在红纸上认认真真地写下了我生平的第一副对联——“健健康康辞旧岁,和和美美迎新春”。

  这时,小姨家的小表弟冲了进来,见我在写对联,趴在桌边一阵猛看:“哇!慧慧表姐,你的字写得好棒哦!你也给我写一副对联吧。”

  看着表弟那_脸羡慕的样子,我又回头看看爷爷。爷爷也微笑着点点头,我胸脯一挺,大声喊道:“好,就赏你一副吧!来,笔墨伺候!”

  我一边折纸,一边想:“写什么呢……有了!”

  不一会儿,一副对联完成了。望着纸上工工整整的李苦禅名句“鸟欲高飞先振翅,人要上进需读书”,表弟眼一白,恨声道:“坏姐姐!”说完,拎起对联,溜了。

  我要给最喜欢我的外婆写一副春联。外婆身体不太好,当她看到我写的春联,一定会心情愉快,身体一年比一年好。

  我要给叔叔和阿姨写一副春联。每年我过生日,他们都给我买很漂亮很漂亮的礼物,我要用我写的春联向他们表示感谢。

  我要给……我一笔一笔认认真真地写,让春联上的每一笔都带着我的祝福、我的欢乐、我的感激,贴在亲人的新年大门上。

  优秀的春联 22

  在不知不觉中,寒假已经到了,春节也来了。我想,大家都要“总把新桃换旧符”吧!在这里,我就讲讲我是怎么用“新桃”换“旧符”的吧!

  我家的大门上原来贴的是一个红火的“福”,今年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春风春雨春递花香,下联是:龙年龙运龙传吉祥,横批:福满人间。怎么样?喜气吧!可我一个人把它贴上门去可不容易哦!

  可是,我一看,绿色的大门上满是灰尘,像一棵死气沉沉的老松树,和那些绿意盎然的.小松树根本不能比。我想:与其先贴春联,把手弄得脏脏的,还不如先擦一遍呢!磨刀不误砍柴功嘛!于是我就拿来水和抹布,把门擦了一遍,果真亮堂多了。这时我才开始准备贴春联。

  我把春联、剪刀和双面胶拿来,先把双面胶剪成一个个小正方形贴在春联的角上,再把春联贴到门上。可是,我刚准备贴上、下联,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哪个当上联,哪个当下联?可我转念又想:“龙年龙运龙传吉祥”贴在右边当上联,那下联就怎么也配不起来了。那还是让“春风春雨春递花香”当上联吧!于是,这个问题被解决了。

  春联贴好了,我看着崭新的门,心里十分高兴。

  优秀的春联 2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时间老人就把“2020成了“2021在回外婆家的前两天,我和妈妈商量着送什么礼物给外婆。

  对了,家里有墨水,有空白对联纸,也有毛笔,我何不写一副对联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外婆呢。更何况我学过毛笔字,虽然字写得不是很好,但这也是我的心意,也是让外婆对我学习的考核。

  说做就做,把纸铺好,把墨倒好,把笔舔好,就开始了。因为舅妈是做小生意的,所以我们选的对联是“财源广进”,上联“财源滚滚随春到”,下联“喜气洋洋伴福来”,我想舅妈一定会喜欢的。

  这是我第一次写对联,虽然对联纸上有格子,可抓着毛笔的手直发抖,迟迟不敢下笔。妈妈见了,在一旁鼓励我:“崽崽,妈妈相信你能写好的',相信自己吧。万一没写好也没关系,咱们再写一幅就好了。”听妈妈这么一说,我内心的恐惧少了,就鼓起勇气,蘸了蘸墨水,用颤抖的手写下第一笔“竖”。毕竟还是有些功底,写完第一个字,我发现并不难,便接着写了下去。

  点、横、竖、撇、捺,由上联到下联,再到横批,每一个字都写得很认真。我的手不再抖了,手中的毛笔也听话起来,随着我的呼吸时起时落。大概过了半小时左右,这幅对联终于写完了,整体感觉还挺好的。

  接着,我和妈妈开始评对联了。

  我发现上联和横联都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主要出在下联。“喜气洋洋”中的第一个“洋”字竖没写直,向右偏了一点;“伴”字不够饱满,那两竖太长,瘦高瘦高的,有点弱不禁风的感觉。不过,我和妈妈也还算满意,毕竟这还是我第一次写对联嘛。后来送给外婆时,外婆也笑容满面地夸我,还让舅舅第一时间把我的对联张贴起来。

  不瞒你说,通过这件事,我还得到了一些启示:任何事,只要你勇敢面对,勇敢去做,它并不那么可怕。

  优秀的春联 24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在书法班,老师教我们写对联。老师先在一张白纸上写今天要写的对联,用吸铁石吸在黑板上。让我们照着老师的写,我们先在带有米字格的纸上写,等我们练好了,再在老师发的红纸上写。

  我也写了,虽然我第一张写的不好,但我第二张发挥水准了,比第一张写得好。爸爸来接我的时候,我让爸爸看了看我写的字,爸爸说我写的`很好,通过这一次写的字,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做,才能做得更好!

  优秀的春联 25

  我想:“爷爷太好赚啦!写几次就抵我爸爸辛苦一个月的工资,真好!”

  这钱的确很好赚。我曾看过爷爷写春联,写字的时候,并不用花很大劲,一支毛笔蘸点墨汁,在红纸上横竖撇捺潇洒挥毫,或龙飞凤舞,或亭亭玉立。不过前几天我看到爷爷给人写婚联时,遇到了一个很伤人脑筋的问题——纸不上墨。

  纸不上墨的意思就是纸不吸墨,一般来说是纸张太差。那次人家结婚请爷爷写的对联,是贴在门上的,纸张自然没有那么讲究了,毛笔在上面游走,纸就像玻璃一样只在上面留上几点墨汁,没有墨迹。爷爷尝试补墨——在上面补上几笔,但收效甚微,而且影响质量。怎么办呢?爷爷拿来一撮洗衣粉,溶在墨汁里,搅拌搅拌继续写。爷爷说,这能让墨水更好的渗透到纸里去。说着,写了第一个字。可这墨水也渗透的太好了——字因为墨水的过分渗透,都花掉了。哎!这字废了。爷爷说可能是洗衣粉放得太多了,又倒了一些墨汁进去。可是洗衣粉又似乎太少了,字又写不出来了。

  爷爷换了办法,把蘸了墨水的毛笔在肥皂上沾了沾,再写,可效果似乎也不大好,这可怎么办才好呢!爷爷不禁骂了起来:“这破纸!便宜没好货!”(爷爷的'脾气有时不太好)奶奶出了主意:“是纸带油性?用毛巾擦擦。”说罢拿来毛巾对纸使劲擦了又擦,爷爷才半信半疑地开始挥毫。嘿嘿,这次可把问题根治啦!爷爷写得特别痛快,一点问题没有!

  很快,好多幅上好的对联“出炉”了,整整齐齐放在房子里,等晾干后就会变成白花花的银两了。

  优秀的春联 26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了,可我家的春联还没贴呢!春联可是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呀!怎么办?还是我这位“小书法家”来执笔了吧!

  说干就干,我从商店买来一张红纸,裁成大小合适的条状。接着,我又把墙角落的砚台从“冷宫”中请出来,快速地研起墨来。啊呀,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由于我研得太快了,墨汁从砚台中跳了出来,溅得满桌都是,连身上都是了。没办法,只能把桌子擦干净再写了。

  擦完了桌子,可是,新的麻烦又来了:因为刚才的墨汁只研了几下,所以写出来的字淡淡的,而且还很容易变成一个渗开。于是,我又研起墨来。“5、6、7、8……”我摇头晃脑地数着研的圈数。不时还停下,用笔沾点墨,在报纸上试一试浓淡。直到我数到32圈的时候,墨汁的`浓度终于“达标”了。

  我再一次拿起笔写了起来,“嘿,收锋!”第一个字——“东”终于新鲜出炉了。我横看竖看,得意得不得了。

  “万里长征才跨出了第一步,可不能松懈呀!”我暗暗地提醒自己。于是我又认认真真地写起第二个字来……

  就在我的大作快要完工时,“不幸”的事发生了。我那调皮的妹妹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了,撞了我一下。我的手一歪,毛笔偏离了预定的轨道,在纸上画了长长的一笔。完了,我的心血全白费了。我狠很地瞪了她一眼。她做了个鬼脸,迅速跑开了。

  好事多磨呀!重头再来!我袖子一卷,又开始了新的“长征”。

  “哈哈,完工!”我欣喜若狂地欢呼起来。爸爸、妈妈、外婆、舅舅、舅妈还有那调皮的妹妹闻讯都围了过来。

  “东风吹柳绿,春雨润红花。”好!鼓掌!”外婆带头鼓起掌来,抿着嘴直乐呵。爸爸、妈妈忙着把我的大作贴起来。还有“小调皮”也蹦蹦跳跳着搬来一张凳子,说是给贴春联的爸爸妈妈垫脚。

  除夕晚餐,大家都说今年的春节特别有意思!我也这么觉得,因为我发觉我用心写出的春联特别……

  优秀的春联 27

  腊月三十中午,我打扫完老家的庭院卫生。跟正在看书的儿子说:“把你写的对联拿出来,我们贴对子去。”儿子抬起头:“不是贴对子,严格地讲是贴春联。”我一脸愕然。“嗯?这有什么不同?这里面还有讲究不成?”

  看到我一头雾水,儿子卖了个关子:“那是!寒假里我们的书法老师给我们讲过,对联是有分类的: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婚联,给老人祝寿用的'叫寿联,办丧事的对联叫挽联,你说的贴对联太大,应当叫贴春联,明白了么?”“是这样!你书法老师还讲什么了?”看到我一副求知的模样,儿子来劲了:“对联起源于桃符,春联是从桃符演变来的,刻印有门神,为驱邪、招吉、保平安之意,现在绝大多数人习惯贴春联,其实也是门神的一种延续和变异,其用意其实是一样的,现在最多的作用是“祈福”,每逢过年的时间民间用来祈求家庭和美,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非常喜欢对联,在春节时要求所有的大臣都要写一幅对联,并做评比。可是大臣们写的春联没有一幅能让皇帝满意。于是,孟昶亲自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还真长见识了。“”

  我打好浆糊,儿子从包中拿出他写的春联,我们一起把大门两侧的旧春联撕下来,用笤帚清扫了,父亲快步从屋里出来:“你爷俩先等等,先和我去请家先来,之后才能贴对子。”“爷爷,为什么?”“对联要等家里过年的人都到齐之后再贴,因为贴上门神后家里不能再进新人了,要是家里进了新人,门神误认为不是自己家里的人,会降灾星于他,对他来年的运气不利。再一个就是要先把神仙和先人请到家后才能贴门神或贴对联,要是先贴门神,再请神仙和家里的先人回家过年,门神是不让进门的。”“原来如此!”“每年都这样,你忘记了?”于是我们父子三人一起去请家先。

  请回家先之后,我把大门两侧涮上浆糊,准备贴春联。儿子拿出横披,看了一下,对我说:“贴春联首先要找准春联和横批的关系,一般是从右往左,那么春联的上联就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看这一幅:横披是:万象更新,上联就应该是: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是:万水千山尽得辉;再一个看时间先后,你看这幅:‘八骏嘶风传捷报,五羊跳跃展宏图。”在十二属相里面,马在前羊在后,所以上联是:八骏嘶风传捷报,下联是:五羊跳跃展宏图。”“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啊!”没有文化真可怕啊!

  今年这春联贴得,我觉得很没有面子。先是让儿子吐槽,后让老子教育,内心惭愧之余,多了一分欣慰:这老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东西已经渗透到儿子的身上,这也算是传承吧!

  优秀的春联 28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有的贴春联,有的放鞭炮,有的给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到处一片喜气洋洋。当然,我家也不例外。妈妈张罗贴春联,我自告奋勇在后面帮忙。

  妈妈买的圆状的窗花,上面有两条活灵活现的红鲤鱼。正中有一个大大的福字,左右两旁还夹着两组对联,并配着美丽的百鸟图,真是别具特色,让我想起了宋代苏轼的这首《元日》,古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

  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爸爸认真粘贴的背影,我长大一岁了,是个大孩子了,贴春联当然成为我们家三口共同的事。爸爸告诉我,贴春联不是乱贴的,是有讲究的。上联是贴在右边的',下联是贴在左边的,可我还是弄了个反的。

  时间像飞箭,转眼间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一家三口个个都满头大汗。但没有一个人说累的。春联贴完了,我也成了大花猫。但我很高兴,因为我知道了贴春联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及对新年的祝福。

  优秀的春联 29

  今天是除夕,我和爸爸去贴春联。爸爸告诉我春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上联一般贴在门的右边,下联贴在门的左边,横批贴在门的上方。

  我家春联的上联是:贺佳节步步登高;下联是:迎新春事事如意;横批:恭喜发财。爸爸先把春联贴上双面胶,我来撕胶布,爸爸先在门框两边贴上了上下联,又在门的'上方贴横批。

  爸爸让我站在门口看看贴的正不正。不一会我们就把春联贴好了。

  优秀的春联 30

  大年三十,妈妈买回家一对春联和一个漂亮的“福”字,我拿起来一看,哟!这幅春联金光灿灿的,很是气派。我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人顺家顺百业顺,福多财多喜乐多,横批是五福临门。我自信的对妈妈说:“今天就由我来把它贴上去吧!”妈妈将信将疑的看着我:“你行吗?”“看我的吧,保证完成任务!”

  我把春联拿到大门口,找来了一瓶浆糊,妈妈帮我拿了一把椅子。一切准备妥当,我决定先把简单的福字贴上去。喜气洋洋的“福”字拿在手中,我一边放在门的`正中间比划着,一边在目测着门左右的距离,正准备往上贴时妈妈拦住了我:“等一下,你就这样贴上去了?”妈妈笑眯眯的看着我。“难道不对吗?”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妈妈看着我一脸疑惑,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脑袋,接过我手中的“福”字比划起来:“我们经常听到‘福到了’这句话,对吗?所以……?”“所以应该倒着贴!”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就恍然大悟了。“没错,的确应该倒着贴。因为‘福倒’谐音就等于‘福到’嘛,这可是有讲究的哟。”贴好了“福”字,我开始贴春联了。我先把春联反过来平铺在桌子上,打开浆糊瓶,用事先准备好的小刷子在浆糊瓶内搅动了一下,随后小心翼翼的在春联背面上下刷了起来,哪知春联好像不听我使唤似的,浆糊刷到那儿它跟着卷到哪儿,怎么弄也弄不平,还搞得满手都是浆糊。妈妈看到后,拿起另外一张春联,给我做起了示范:“浆糊不能抹的太多,刷子刷上去力度要均匀,不能拖拖拉拉的,不然纸会和刷子黏在一起,而且贴上后也会不平整。”我按照妈妈讲的方法又重新做了一遍,果不其然,这次顺利多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摇摇晃晃的踩着椅子把春联贴在了大门上,总算大功告成了!

  看着这幅包含着美好祝愿的春联,我的心里美滋滋的。这一次贴春联,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做好一件事情,方法和经验的积累还是比较重要的呀!

【优秀的春联作文】相关文章:

贴春联的优秀作文03-15

贴春联作文优秀02-20

贴春联优秀作文12-25

写春联优秀作文500字(精选68篇)02-15

春联的来历及春联故事01-06

经典的春联12-29

贴春联作文06-01

有趣的春联作文03-05

送春联作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