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杜牧《河湟》诗文赏析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杜牧人称“小杜”,并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下面是杜牧的《河湟》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杜牧《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赏析:
此诗旨在讥刺当时的统治者无心国事而只知享乐,表达自己对国家边防的忧虑。前四句感慨宰相元载提出过收复失地的建议,却遭陷害;宪宗李纯在看地图时,也曾感叹过河湟地区的失陷,常想恢复失地,但未及西征,便赍志以殁。后四句写河湟地区的百姓虽然沦为异族臣民,身着戎服牧羊驱马,但却仍然“白发丹心”地忠于汉家王朝。可是当朝统治者对此却无所谓,而只是对“凉州歌舞曲”感兴趣,过着悠闲享乐的生活。
此诗写法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典故影射时事。元载、宪宗、张良、晁错、苏武等皆已作古,而其故事各具内涵。二是转折和对比。前四句在意思上即为两组转折,突出壮志难酬的历史遗憾。后四句是白发心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此“闲人”又与前四句中有安边之志的元载、宪宗形成对比。全诗深寓讽刺之意。
安史之乱爆发后,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东调平叛,吐蕃乘机进占了河湟地区,对唐朝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杜牧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热切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侵侮,因此对收复失地极为关心,先后写了好几首诗,《河湟》便是其中的一首。
河湟本指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这里用以指吐蕃统治者自唐肃宗以来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诗以“河湟”为题,十分醒目,寓主旨于其中,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说:宰相元载对西北边事多所策划,却不为代宗所用,反遭不测;宪宗也曾锐意收复河陇,却不及西征,赍志以殁。这里一连使用了三个典故。“借箸”,用张良的故事。不仅以之代“筹划”一词,而且含有将元载比作张良之意,从而表明作者对他的推重。“衣冠就东市”,是用晁错的故事。意在说明元载的主张和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暗示元载留心边事,有经略之策。杜牧比之晁错,足见对他的推重和惋惜。“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并暗切宪宗好神仙,求长生之术。这里,作者对宪宗被宦官所杀采取了委婉的说法,流露出对其猝然而逝的叹惋。以上全用叙述,不着议论,但作者对河湟迟迟不能收复的感慨却溢于言表。
后四句用强烈的对照描写,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河湟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牧羊驱马”,处境是那样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并没有被征服,白发丹心,永为汉臣。而统治者又怎么样呢?作者不用直书的手法,而是抓住那些富贵闲人陶醉于原从河湟传来的轻歌曼舞这样一个细节,便将他们的醉生梦死之态揭露得淋漓尽致。
此诗前四句叙元载、宪宗事,采用分承的方法,第三句承首句,第四句承次句。这样写不仅加强了慨叹的语气,且显得跌宕有致。第三联正面写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虽”和“尽”两个虚字用得极好,一抑一扬,笔势拗峭劲健。最后一联却又不直抒胸臆,而是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故意以旷达幽默的语气出之,不仅加强了讽刺的力量,而且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余味无穷。这首诗,写得劲健而不枯直,阔大而亦深沉,正如明人杨慎《升庵诗话》所说:“律诗至晚唐,李义山而下,惟杜牧之为最。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这首《河湟》鲜明地体现出这种艺术特色。
【知识扩展】
杜牧的诗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拓展:关于杜牧
杜牧的一生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他出生在名门望族,祖父是宰相,从小生活优渥,年少才华横溢,二十多岁就高中了进士,可谓春风得意。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天赋,没有一点儿大抱负是不可能的。
杜牧当然有经世济国的理想。这从他写的一系列文章可以看出。在《阿房宫赋》中他写道:“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借古讽今的意图昭然若揭,当然也表明了他借以改造社会的目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此时杜牧正游历江南,见到黄莺站在枝头欢快地叫着,江南的村庄被绿水青山所围绕,抬头可见写有“酒”字的旗帜在风中飘扬。然而,杜牧的目的不在于此,关键在下面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不禁想起400年前的梁朝。
彼时梁武帝萧衍意气风发,可这样一位当世豪杰,晚年竟崇信佛教。为了向寺庙筹钱,他竟两次出家,要求官员把他赎回。官员们自然不会吃亏,这些钱转身就摊派到老百姓头上。如此荒唐事,国家如何还能治好呢?梁朝最后灭亡了。
但杜牧显然意不在于此,因为当时大唐皇帝也同样崇信佛教,国家同样动荡。只是,杜牧一番心事终是付之流水,他满腔的才华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安放。所谓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杜牧能如何呢?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叫吹箫”,也许是排除心中的苦闷吧,杜牧此后在扬州纵情山水声色。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以他家庭出身,衣食住行当是不足挂怀。可锦衣玉食的生活,到底是难以排遣内心的落寞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总一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在扬州十余年,恍如一场春梦一样,但梦总醒的时分,杜牧就这样无奈地离开了。
杜牧的诗文似乎是大唐帝国一曲无尽的挽歌,“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公元907年唐朝灭亡,诗的朝代就此谢幕。
【杜牧《河湟》诗文赏析】相关文章:
杜牧遣怀赏析06-09
杜牧赤壁赏析09-30
《赠别》杜牧赏析09-25
杜牧的赠别赏析08-02
杜牧唐诗《赤壁》赏析05-20
杜牧《清明》原文及赏析04-26
杜牧《金谷园》的原文及赏析01-27
杜牧古诗《清明》赏析10-09
杜牧《清明》审美赏析07-02
杜牧山行赏析09-14